【 奇幻遠距蒙特梭利(四):手動建構數學概念 】
蒙特梭利的數學教育真的是相當的驚人,幾乎在每個微環節都跟我們家長們血淚經歷的傳統數學教育完全相反,也因此為娘的只能不停地撿下巴。
從九個月大就是蒙特梭利北鼻的小札克,今年夏天就要轉九歲了。一方面因為知道蒙特梭利教育是幾十年在實驗室中觀察培養出來的最符合人性的科學教育法,我因此充滿信心,加上學校老師幾次提醒家長千萬不要在家裡教捷徑,導致不想秧苗助長的媽媽拿令箭樂得在家翹腳省事。小札克一路八年蒙特梭利上來,在防疫居家遠距教學之前,我們在家還真的從沒管過他數學的事。小札克從來沒在家裡寫過任何練習題,我從來沒陪他練背過乘法表,學校也從來不給回家作業。
這次難得的遠距教學,終於讓我見識到多年來蒙特梭利教育一點一滴培育出的小札克的數學腦有多奇妙!
幾個蒙特梭利教育的大特色,像使用身體的運作與活動去強化學習、使用教具讓抽象概念具體化、每個小概念都要知其所以然才會前進到下一步等等,在數學教育上仍然是面面俱到。
在最初級的數學概念建構上,串珠教具展現出『1』是一粒珠子,『10』是十粒珠子的一條串珠、『100』是十排十粒串珠的正方型板子、『1000』是十塊100正方型板子合出來的正方體。正方形的板子隱藏了ten squared(十平方)的概念,果真是個square。每一邊長都是十粒珠的正方體也隱藏了ten cubed(十立方)的概念,果真又是個cube。
然後藉著個位數蒐集到十顆就要去換一條十粒的金色串珠,金色串珠蒐集到十排就又要起身去換一塊百粒珠的板子,板子蒐集到十片就要再跑去換一個千粒珠的正方體,孩子們開始建立出進位的概念。
孩子們使用了觸感、視覺、身體的運作等多重感官去細細感受這些抽象的數學概念,有了圖像記憶與肌肉記憶,一千與一的幾何數量差別變成理所當然的事。
等這些『個十百千萬』的基礎數量與加法進位的概念建立好後,又有同樣數字同樣顏色的串珠串在一起的超級長鍊教具。孩子們把長鍊擺出來,一顆顆地去數,再去標註倍數的地方。
舉例來說,如果是「eight chain」(八鍊)的話,孩子們從第一顆珠開始數到8就放上8的標籤,並且記錄8x1=8,數到16顆就放上16的標籤並且記錄8x2=16,就這樣慢慢地一直數一直標到好幾百顆去。乘法的抽象概念與數量感藉此完全具體化。
孩子們專注地數珠子,慢慢地完成一個個的標記,並且用筆記錄下來,常常要花個幾天才會完成這麼大的任務。這工程充滿挑戰性與滿足感,每次兩少爺完工後總是相當興奮驕傲地向我們報告。
把數量感建立好之後,進階一點的數學教具開始用不同顏色去代表不同位數。寫著「1」的個位數小牌子是綠色的,「10」的十位數牌子是藍色的,「100」的百位數是紅色的。「1000」的千位數又回到綠色,然後不同位數就這樣綠藍紅綠藍紅地循環下去。這三個顏色代表的不同位數會一直沿用到之後小學六年更進階的許多數學概念上。
使用這樣的教具,加上「交換」進位的概念(十個『1』的綠牌可以換一個『10』的藍牌,以此類推),從這邊開始孩子已經可以做到千位數的加減乘除。兩少爺五六歲時就已經很熟悉這些技巧了。我之後會放上兩少爺用自己在家製作的同樣『郵票遊戲』(stamp game)教具拍攝的教學影片,敬請期待!
同一時間,老師也介紹了不同顏色代表一到九這些個位數字的串珠。像紅色一顆珠的「1」串珠、綠色兩顆珠的「2」串珠、粉紅色三顆珠的「3」串珠等等。這些代表不同數字的串珠顏色,也會從幼兒班三年開始一直沿用到整個小學六年。
北鼻麥在幼兒班開始用彩色串珠練習加法與乘法。兩條咖啡色的「8」串珠,等於一條金色的「10」與一條紫色的「6」串珠。孩子一顆一顆地數,再去交換進位。這個我稍後也會放上北鼻麥示範教學。😆
在這個階段介紹的種種數學概念,都彷彿是在介紹簡單基本的事物道理般。像加法就是把珠子或牌子放在一起,遇到十個就交換成一個『10』串珠或『10』牌子去進位。減法就是把它「拿走」、乘法就是「同樣數字重複加很多次」、除法就是把手上的珠子牌子「分一分」這樣。
在概念建構的很穩固之前,老師並不會把這些任務打上「加減乘除」的標籤。北鼻麥的四位數減法做了這麼久,到這次遠距教學才發現原來那個就是所謂的『subtraction』(減法)。孩子們練習教具的時候,也都有著慢慢處理手上操作的工作、努力完成挑戰的態度,從沒寫過練習題或練習卷。
其實這中間還有好幾個我只聞其名不知其詳的數學教具,都是朝著建立超穩固的基礎數學概念的方向走。因為不知道很多其他教具的仔細用法,所以兩少爺腦中到底裝了什麼高深莫測的東西,我真的都不太清楚。
又因為他們完全不背乘法表也不太熟『加減乘除』的標籤,所以偶遇無聊親友故意來個『考考你』時,他們大部份時候都答不上來,總是會尷尬一番。
一直到這次陪讀小札克近三個月,才發現到他的蒙特梭利數學腦真的好厲害喔!
小札克對乘法挑戰熱愛得很。之前提過在剛開始委靡不振的遠距自學時期,我為了激勵他而在家自製了蒙特梭利小學教具的乘法板與彩色串珠。這個暗藏幾何概念的乘法板上,不同的位數就是從小就很熟的同樣的綠藍紅綠藍紅顏色在循環著。小札克在我們乘法板完工後的第一件事,就是給自己出了個大挑戰25,637,842,349 X 987,654。
雖然小札克從沒背過乘法表,在學校常常做乘法圖型(pattern)的塗畫遊戲,又從小一直數珠子不知道數了幾千串。像在這個十一位數乘六位數的乘法板挑戰上,小札克就必須分別做六十六次個位數的數珠子乘法與進位的練習。
我在一旁沈默觀察著,發現他大概有三四成的乘法表已經因為熟能生巧而能直接記住答案了。其他還沒記住的,有時候他會喊著『I know the pattern!』努力冥想幾秒就想出來了。就算要數珠子,他也很少需要去一顆顆慢慢數,通常會靈活地把手上串珠交換成其他數字以便進位來快速數出答案。
舉例來說若是遇到6x4+9的話,乘法板格子上放著四條紫色的『6』串珠與一條深藍色的『9』串珠。若是北鼻麥應該仍然會一顆顆去數,小札克卻已經會很快地把深藍色的『9』串珠交換成兩條黃色的『4』串珠跟一顆紅色的『1』串珠,再把那兩條黃色『4』與兩條紫色『6』串珠合併成20。又再把一條紫色『6』串珠交換成兩條粉紅色的『3』串珠,然後把一條『3』串珠、一個『1』串珠跟最後一條『6』串珠合併成另一個10,這樣可以很快地看出答案是三個10加一串『3』。
在這樣一個大挑戰上要細細做的練習功夫還真是多到讓人咋舌!不過也因此讓我見識到蒙特梭利數學建構出的靈活性與概念流動性,處處充滿驚喜。
老師得知小札克在家興奮做乘法板大工程,也打蛇隨棍上地馬上跟他來個一對一的Zoom lesson傳授新工夫,教他乘法板用法上更進階的『紀錄部分成果』(record partial products)。
小札克得到新工夫,馬上又來給自己另一個大挑戰785,629,649X358,754,邊做邊使用直式乘法去紀錄部分成果。
其實在他們學校,正常人使用乘法板頂多都在練習三四位數乘兩三位數吧。等到很熟悉乘法板的基礎運作法之後,老師會介紹另一個進階的幾何乘法教具pegboard(釘板)。這個幾何乘法教具同樣使用綠藍紅三色去代表不同的位數,不過這次是讓孩子拿綠藍紅的珠子放到釘板上,拼出一個像乘法板的格式。
我在遠距教學之前完全沒見過這個功力高深的釘板教具,因此首次陪小札克看老師的教學錄影時,我大呼驚奇不停跟著做筆記,小札克在旁淡定說他早就知道了。所以底下照片裡會有媽媽書僮的筆記。🤣
我們在家直接拿之前用來做彩色串珠的Perler beads的釘板與珠子來做釘板教具的替身。這個Perler beads也未免太好用了吧!之後我們又一起看了老師使用同樣的釘板教具去解平方根的教學影片,使用同樣的綠藍紅珠子搭回一個正方形去找平方根,實在是太奇妙好玩了!!
熟悉這個用手操作的釘板教具與綠藍紅珠子之後,老師又再傳授,原來在紙上也可以做同樣的幾何乘法。
這個綠藍紅的幾何乘法教具,其實暗藏了(a+b)x(x+y)=ax+ay+bx+by的概念。老師從來不明說,對孩子而言這又只不過是個理所當然的概念,數字本來就有著這樣的運作道理。
有一次我們在做英公尺寸兌換的活動,遇到一個三位數要乘以12以轉換成英吋的練習問題,小札克馬上跑去把乘法板跟串珠拿過來在地上擺出陣仗。可是連一條串珠都還沒開始放上乘法板,他眼睛仔細盯著乘法板幾秒,竟然就突然喊出了答案。他說因為他光看著板子就已經知道每個幾何區塊的部分答案,在心中加一加就算出來了。
同樣一個練習活動裡,有另一個換算題目要做144X3。小札克很快地在紙上寫了300、88、120、12,然後當下我真的都還來不及反應,他就肯定地喊說答案是432。我請他仔細分格敘述他腦中的運算步驟給我聽,他才解釋說他先解決了100乘3的簡單部分,然後雖然他不知道44x3,可是他知道44x2是88,所以他只需要算88+44,他再把80拿去加40得到120,再把8加4得到12,所以他知道答案是300+120+12=432。
所以基本上他腦中竟然在幾秒內就很自動靈活地走過了144 x 3=(100+44)x 3=100 x 3+44 x 3=100 x 3+44 x(2+1)=300+88+44=300+80+40+8+4=300+120+12=432 這樣的步驟耶!
我小時候跟大部分的人一樣,是先很制式地去死背乘法表再學習直式乘除法運算法這樣長大的。這種數字充滿流動性的靈活直覺感,我記得可能是我練到國二國三甚至高中才逐漸開始掌握的事,對二年級的小札克來說卻是這麼的理所當然。
在蒙特梭利教室裡,沒有什麼需要死記的東西。就是像這樣在混齡班的三年內藉著許多不同的時機、使用不同的教具,傳達著類似的訊息,慢慢地一點一滴地建構出很穩固的數學概念,孩子們逐漸能夠牢牢掌握每個數串代表的幾何圖形與延伸意義。
蒙特梭利的數學也從來不是紙上的事,而是相當生活化、相當好玩的充滿樂趣的世界。
像遠距教學活動中學到分析圖的數學課程,小札克依指示到家前門步道上用粉筆畫了一個市調問題『如果你能有一種超能力的話,你會選什麼』。當週內散步路過的鄰居路人紛紛用石頭作答,週五我們搜集答案數據,然後依老師的教學影片畫出長條圖、餅狀圖等等分析圖,超有趣的。
學到圓周與直徑是pi (π) 的關係時,小札克依照老師指示在家裡翻出幾個圓形的東西,用毛線圍著圓周再展開以量出圓周長,然後再在這條毛線上描圓形。
小札克一個個地去畫,果然不管是什麼大小圓形的東西,都可以在展開的圓周上描出三個圓形,然後還都會剩一點點。他就這樣自己得到了圓周是直徑的『三倍加一點點』的結論,也就是π=3.14的雛形。學校教室裡的正式的π的教具,也不過就是好幾個大小不同的圓板,讓好奇的孩子們去畫去描去自己體驗。
學校裡的分數教具則是同樣大小的好幾個圓板切割成不同的份數,依此可以很清楚地看見不同的分數與 1 的關係,以及分數與分數之間的關係。
我們在家也依照指示剪出了居家分數教具,小札克在幾個小團體的Zoom lesson裡分別上了分數的加法減法還有等值分數的算法。就連這些教學也是孩子們一邊手中做著勞作似的活動一邊學,像指示大家製作『分數的書』、用樂高磚塊去體驗分數等等。
在只有四個學生的小團體Zoom lesson裡,老師也要大家拿出剪好的居家分數教具去親身體驗到同樣大小的1/2與2/4與3/6等是真的『等值』,然後帶著大家畫出天馬行空龐大等值分數的大彩虹。
因為蒙特梭利教學裡沒有什麼「反正這樣去做就對了、記起來就好啦」的事,就連遇到十要進位這種感覺理所當然的事,老師也會特別解說歷史上使用其他進位系統的例子,而最後人類選擇了10去進位,應該是因為我們有十根手指頭腳指頭以方便計算。然後竟然還有讓孩子們練習去算不同進位系統的算數法的教學影片。
聊公英尺寸換算時,也詳細地講述了兩種尺寸來源的有趣歷史故事。因為英尺(foot)其實最早就是國王的一隻腳長,英吋(inch)是成年男人的大拇指寬,我跟小札克跑去量保羅的腳,果然是將近一英尺,他大拇指還剛剛好是一英吋的精準,真是笑死我們了。
奇幻遠距教學裡,還有很多其他的有趣數學教學是沒來得及提到的。小札克在幫我拍教學影片時,也不時提醒我其實他教室裡還有很多其他的教具可以去做同樣的問題求出同樣的答案,只是媽媽知識有限而已。畢竟我只是以一個書僮媽媽的角度去分享觀察,我知道我們讀者裡臥虎藏龍了一些專業蒙特梭利人士,若是有誤也請大家多多指教。
因為蒙特梭利教學從來沒有回家作業,也沒有什麼練習卷之類的會帶回家的『成果』,幾次座談會裡老師們總是再三聲明,很可能在家長眼中看起來孩子們就是整天在玩、感覺都沒學到什麼,不過他們真的都有在很深刻地學習著。
這長達三個月笑淚交織的防疫遠距教學在下週終於要進入尾聲,真是讓我跟保羅大鬆一口氣。肩膀上的壓力感覺減輕許多的同時,我卻也抱著極感恩的心情。要不是因為這一生難得莫名其妙的居家防疫遠距共學,我大概到兩少爺小學畢業都無法透徹看清他們流動靈活的蒙特梭利數學腦。
(要用文字敘述清楚種種教具的長相與用法實在不容易,所以我盡量把所有文中提過的教具使用照片都擺上來讓大家看圖說故事了,之後會再放上兩少爺精心拍攝的教學影片🤣)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0萬的網紅糖餃子Sweet Dumpli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嗨!大家好,我是 Cassandre, 今天的『食不相瞞』,我們要來跟大家分享一款歷久不衰的經典美式甜點--紐約重乳酪起士蛋糕 (Classic New York Cheesecake)。 據說起士蛋糕源起於希臘,後來由古羅馬人傳了出來,也因此在全世界各地,都有不同口味與配方的起士蛋糕,其中紐約起...
「頭圍直徑換算」的推薦目錄:
- 關於頭圍直徑換算 在 昔外籍新娘今美國大媽布魯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頭圍直徑換算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頭圍直徑換算 在 Aiko愛可。愛生活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頭圍直徑換算 在 糖餃子Sweet Dumpling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頭圍直徑換算 在 生產]求助,身高不高寶寶頭圍偏大該剖- 看板BabyMother 的評價
- 關於頭圍直徑換算 在 蘇怡寧醫師愛碎念- 有關生產的3P 系列-2:胎兒大小來函照登... 的評價
- 關於頭圍直徑換算 在 胎兒頭圍直徑的推薦評價,BABYHOME、PTT和媽咪網紅提供 ... 的評價
- 關於頭圍直徑換算 在 胎兒頭圍週數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銀行資訊懶人包 的評價
- 關於頭圍直徑換算 在 胎兒頭圍週數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銀行資訊懶人包 的評價
- 關於頭圍直徑換算 在 剖腹產vs自然產 - 結婚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頭圍直徑換算 在 生產]求助,身高不高寶寶頭圍偏大該剖 的評價
- 關於頭圍直徑換算 在 戒指怎麼量手指戒圍如何自己測量尺寸? 超實用~學起來讓您 ... 的評價
- 關於頭圍直徑換算 在 生產]求助,身高不高寶寶頭圍偏大該剖- BabyMother 的評價
頭圍直徑換算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光輝燦爛的河姆渡文化(約公元前5000–4500年)(二之一)| 知史百家
歷史春秋網
河姆渡遺址是我國新石器時代的一處重要聚落遺址。它是1973年夏天當地農民興修水利時發現的,總面積約4萬平方米,自下而上疊壓著4個文化層,根據C14測定,第四文化層距今約7000年,第三文化層距今約6500年,第二文化層距今約5600年,第一文化層距今約5000年。1973年和1977年冬季進行過兩次考古發掘,合計面積2630平方米,出土生產工具、生活器具、原始藝術品等文物6700餘件,還發現豐富的栽培稻穀和大面積的木建築遺跡、捕獵的野生動物和家畜的骨骸、採集的植物果實等遺存。豐富的出土文物充分展現了我國南方氏族社會歷史時期的繁榮景象,為研究遠古時代的農業、建築、製陶、紡織、藝術和東方文明的起源提供了極其珍貴的實物資料,命名為河姆渡文化。
像河姆渡遺址這樣歷史悠久、文物埋藏全面又豐富的遺址在世界考古史上也是十分罕見的。1982年,國務院公佈其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6年,被編入中學歷史教科書;2001年,被《考古》雜誌列入《中國二十世紀百項重大考古大發現》名錄。1993年5月12日,河姆渡遺址博物館落成開放,江澤民同志題寫了館名。
二、重要遺存
1、稻穀
河姆渡遺址兩次考古發掘中,在第四文化層上部發現大面積的稻穀、稻稈、稻葉和木屑、葦編構成的稻穀堆積層,平均堆積厚度20~50厘米,最厚處超過100厘米。剛出土時稻穀外形完好,色澤金黃,少數稻穀連外殼的隆脈、稃毛及芸尖仍清晰可辨。經農史學家多次抽樣鑑定認為是人工栽培水稻,是一個類粳、類秈及中間型等各種粒型的亞洲栽培稻屬雜合群體。河姆渡遺址出土的稻穀數量之多、保存之完好,在世界考古史上是絕無僅有的。它不僅為研究我國稻作農業的起源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而且糾正了我國栽培水稻是從印度阿薩姆傳遞過來的傳統說法,有力地證明我國也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國家。
2、木構建築遺跡
河姆渡遺址兩次考古發掘,在第二、三、四文化層都發現了木建築遺跡,尤以第四文化層最為密集和壯觀,總數在千件以上。主要木構件有木樁、圓木、長方形木材、帶丫叉的柱子和地板。
考古學家和古建築專家對遺跡和木構件分析後認為,河姆渡的房屋是以一排排樁木為支架,上面架設大小梁承托地板,構成高於地面的架空基座,再於其上立柱、架梁、蓋頂的干欄式建築。在垂直相交的構件接點上,使用榫卯結構技術。把我國出現榫卯木作技術的時間從金屬時代前推了3000多年。
河姆渡遺址發掘中共發現29排木樁,分析至少有6棟以上建築。根據木樁的排列與走向分析,當時的房屋呈西北———東南走向。從單體看,當時普遍採用連間長房子形式,其中最長一棟房屋面寬達23米以上,進深7米,房屋後檐還有寬1米左右的走廊過道。這棟房子可能是一個家族的住宅,房子的門開在山牆上,朝向為南偏東5°~10°。它在冬天能夠最大限度利用陽光取暖,夏季則起到遮陽避光的作用,因而被現代人所繼承。河姆渡時期的房屋建築佈局合理、設計科學、充分利用自然地理條件,使之有利人類的生活和居住。
除建築外,在遺址第二文化層還發現了迄今為止最早的水井遺跡。水井構築於直徑約6米的鍋形水坑底部,用邊長2米的四排木樁圍成一個方形井壁,再在井口套上一個方木框作為圍護。水坑四周還設有圓形柵欄,大概作護岸之用。河姆渡文化時期,居址周圍河沼遍布,但水體與海水相通,致使鹽份升高、苦滷而不堪飲用。所以水井的出現是人類為提高生活質量所作的努力,是人類本質所使然。
3、人體遺骸
河姆渡遺址考古發掘沒有發現氏族公共墓地,只發現了27座零星墓葬。較完整的骨架僅13具。1978年3月,第二次考古發掘結束後,人類學家韓康信、潘其風先生曾到發掘現場,對他們的年齡、性別、體形、人種作出鑑定。其中未成年的兒童9具,成年人4具,編號M23、M17的頭骨保存比較完整。
(1)年齡。M23出自第三文化層,頭骨碩大,前額接近闊額型,顴骨寬而外突,下頜厚大,男性特徵明顯。根據現代人頭骨癒合和臼齒磨蝕度推算,年齡在30歲左右。M17頭骨前額膨突,枕外隆凸缺乏,下頜枝內翻,尖形頦,特徵顯示為未成年女性,年齡約13-15歲。
(2)身高。按照遺骸主要骨骼長度,用我國現代人身長特徵,換算出身高。M23,身高為169~170厘米。M17身高為152~157厘米。
(3)人種。M23、M17顴骨較高和寬,鏟形門齒,與新石器時代黃河流域居民相同。而鼻骨低平、凹形鼻樑、低矮的眼眶,與我國南方新石器時代居民更為接近,應為南方蒙古人種。
(二之一,待續)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頭圍直徑換算 在 Aiko愛可。愛生活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這次有抽獎歐🎊🎊🎊
#超美又超值的superare鍋具餐盤組二團開跑
之前在粉絲團打卡,你們都敲碗的超有質感鍋具組終於開團囉~這不是姐要「ㄒㄧㄚˊ」你們,是你們一看到外型自己就被燒到外,也知道我本來就有很多品牌鑄鐵鍋,但superare的質感真的很好❤️
再加上姐的折扣真的很優惠,是姐自己把紅利讓給你們,也算是目前最低的售價,本來想要再更低,但廠商不准,因為太破盤他們對其他人不能交代...所以以這樣的價格買到這樣的品質跟設計,換算下來不買真的會槌心肝🈹
畢竟鍋買了就要用,像一些歐洲品牌鑄鐵鍋因為價格高昂,許多人買來收藏捨不得用自然失去了它的意義,一分錢一分貨,我們不能說比歐洲品牌好,但以這次團購的價格來說,姐保證值得下手,而且可以放心用好用滿不用貢起來😂
團購網址:www.superare.com.tw/aiko/
優惠代碼:aiko2018feb(#輸入打七五折)
完整照片:goo.gl/CCTq2k
(#每張照片都有圖說記得閱讀)
客服專線:(02)7721-3612
superare家除了鍋具超美外,還有好多很像法國經典品牌的盤子烤盅我也超愛,但來不及到手,所以目前已手上有的品項開團喔,下次來的及開團前拿到超美餐具組的話再來加開一團~😏
本次有砧板、刀具組、可拆萬用剪、鑄瓷保鮮盒、鴛鴦火鍋、鑄鐵圓鍋、鑄鐵煎烤盤、鑄瓷鍋、鑄瓷片手鍋,姐就一個個來介紹!
#28cm鑄鐵圓鍋
這不用我說,上次一打卡詢問度最高的應該就是它!超粉嫩的色系,裡面有棒棒的汲水釘,而且是市面上比較少見的大直徑矮鍋,不是一般大直徑深鍋,對於小家庭來說很實用,且高度較低,坐在餐桌上不用站起來就能看到鍋中內容物,超方便!!!外型又美死了,#這次團購只要2000多就能帶回家,你們說姐有沒有很佛心XDDD
#25cm鑄鐵煎烤盤
喜歡在家吃牛排或豬排或鴨胸的人,家裡一定要有一個鑄鐵煎盤,除了鑄鐵煎牛排就是更香,梅納反應更棒,再加上有專有的橫條紋,輕鬆煎出漂亮的烙痕,根本人人都小當家!!!#最誇張的是這麼美的煎盤只要1000多就能帶回家💯
#26cm復刻鑄瓷鍋
這款就有兩個色系,一款灰一款粉,兩色我都很喜歡,所以索性片手鍋跟圓鍋各選一色,因為價格太優惠,怎能不兩個都帶XDD
我很喜歡鑄瓷鍋,因為保溫效果太好太好了,好到姐火都關了它還在滾,若是很愛燉煮料理的人不能錯過!
#18cm片手鑄瓷鍋
這個推薦人人都要入手,因為外型太可愛了!也是保溫效果超好,一個人在家煮泡麵或是煮個個人麻油雞,或是小家庭2~3人煲飯都超適合,大推這款,尤其每次燉煮很久,但把手都沒有想像中燙喔,我覺得很強大!
㊙️ 鑄瓷鍋是什麼材質?其實我用砂鍋陶鍋來講解你們應該就馬上就了解,有點像是砂鍋陶鍋的感覺,但是製程不同,密度更高,導熱快散熱。所以姐關火了還會繼續滾就是這樣!!!
㊙️ 鑄鐵鍋好還鑄瓷鍋好?兩種其實都是很適合燉煮的鍋具,差別在於➡️鑄鐵鍋質感好,摔了頂多琺瑯破裂不會破鍋,但就是因為是鐵製成,重量較重。➡️鑄瓷鍋外觀亮眼,重量輕巧,但是瓷質所以摔了會破裂,空燒或持續高溫也有可能龜裂。可以按照預算跟喜歡的外觀還有怕重或怕摔來選擇喔👌
㊙️ 每款產品的產品內頁中都有詳細說明鍋具適合的烹飪方式與保養方式,記得要看喔!
#28cm輕合金兩用鍋
不用說,愛在家吃鍋的人必備!在家就能營造麻辣鍋店的氛圍就靠它了,最近冷成這樣,過幾天姐就要用來吃鍋~~~
#鑄瓷可微波烤箱保鮮盒
你的保鮮盒還在用塑膠的嗎?姐以前也都用塑膠密封盒,但長大後越來越怕死,後來幾乎全都換成玻璃保鮮盒!姐現在跟肯吉都在進行限塑,所以都用自己的容器買飲料跟買食物,拿這款保鮮盒去買自助餐的時候,有被老闆娘歐樂XDDD
superare保鮮盒好強大,除了跟玻璃保鮮盒一樣可微波可烤箱外,它外型超超超美,根本做好菜後直接裝進去,蓋上蓋子就可以帶著去野餐了!這漂亮的外型根本就是為了外貌協會而設計,有方形跟圓形,可以按照個人喜好選擇喔~不過他不算密封保鮮盒唷,拿來醃漬食物搖晃的話還是會有點灑出來,建議不要太多湯水食物比較適合:)
#設計款竹木砧板
這砧板我也很推,因為旁邊有磁性吸附的收納盒,菜切一切就可以掃進收納盒裡,最後直接拿起收納盒倒入鍋中就可以拌炒,超方便,而且這款超級有質感,非常厚實,竹製也比較不容易發霉。最重要的是木質調配上綠色我超喜歡!!!
#superare樂活刀具組
有一把主廚刀、一把萬用刀、一把陶瓷刨刀。新的刀具就是很爽快,切了兩大顆洋蔥都沒流淚,真的要淚推,尤其價格好超值,根本大賣場一把刀子的價格買一整組啊🈹
#多用途可拆式萬用剪
我跟你們說,在我們家剪刀是比刀子更重要的XDDD就像去韓國烤肉一樣,很多時候剪刀都會代替刀子替我們切剪食材,像是煎個肉想看熟度我會用剪刀,有些東西很難切,用剪刀卻很簡單,像是生肉!總之這把萬用剪真的很誇張,一定要入手!他除了一般剪刀的功能外,可以變成:開瓶器、開罐器、核桃或螃蟹夾、刨刀、切刀,太神奇了!我甚至想說如果之後真的去澳洲開露營車的話,帶這把剪刀做菜就夠了XDDD
✨以上就是本次開團的內容,真的都很強也很超值,不過要說一下,像是鑄鐵鍋的部分,就連法國經典品牌也會有琺瑯不勻、氣孔、黑點、邊緣不平的情況,而鑄瓷鍋因為是手工,所以像鍋蓋頭的地方平行看都會有點不平整喔,我拿到圓鍋跟片手鍋都有這種情形,詢問廠商後才知道是手工澆製所以會有這種情形,如果很在意的人請考慮一下喔:)✨
㊙️只要完成以下任務,就抽4個市價899元㊙️
【日本Kumamon】保溫保冷提籃
1. 點選以下連結:https://m.me/gogomakemoney ,輸入123
2. 點選【Yes!我要免費抽保溫保冷提籃!】
3. 複製通關密碼,並回應到本貼文下方
完成以上任務者(會檢查歐),我們將於4/9,在此貼文公布得獎名單。
團購網址:www.superare.com.tw/aiko/
優惠代碼:aiko2018feb(#輸入打七五折)
完整照片:goo.gl/CCTq2k
(#每張照片都有圖說記得閱讀)
客服專線:(02)7721-3612
Aiko Chiu
頭圍直徑換算 在 糖餃子Sweet Dumpling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嗨!大家好,我是 Cassandre, 今天的『食不相瞞』,我們要來跟大家分享一款歷久不衰的經典美式甜點--紐約重乳酪起士蛋糕 (Classic New York Cheesecake)。
據說起士蛋糕源起於希臘,後來由古羅馬人傳了出來,也因此在全世界各地,都有不同口味與配方的起士蛋糕,其中紐約起士蛋糕一直都是我們的心頭好,我們特別喜歡它略帶酸甜的超濃郁乳酪口味,搭配用消化餅乾混合奶油做成的脆皮,吃起來滿口噴香,絕對是配茶與黑咖啡的良伴。
這份食譜不需要用到水浴法來烘烤,所以製作起來更為簡單了,也不容易產生裂紋,基本上它就是一盆到底,只要每個步驟都做到位,輕輕鬆鬆就可以端出細緻美味的起士蛋糕。希望大家會喜歡今天的影片,Enjoy! :)
這支影片還有無人聲的 #ASMR 版本:
https://youtu.be/qnVXBl4DoV8
-----------------------------------------------------------------------
Classic New York Cheesecake 經典紐約起士蛋糕怎麼作呢?
下面是 經典紐約起司蛋糕的作法與食譜:
烤模尺寸:7吋圓模,直徑約為18cm
📌 烤模尺寸換算方式:
https://tahini.funique.info/doc/9e4fb19282319ccde7525d421b14adca
✎ 材料/ Ingredients
☞ 脆皮
消化餅乾 200克
融化的無鹽奶油(unsalted butter) 80克
一小撮鹽之花(可省略)
☞ 蛋糕
奶油乳酪(cream cheese) 500克,室溫軟化
細砂糖 160克
低筋麵粉 15克
檸檬皮 1大匙
檸檬汁 13克
雞蛋 2顆
酸奶油(sour cream) 300克
✎ 做法/ Instructions
☞ 脆皮
1. 用食物料理機將消化餅餅打成碎末,若家裡沒有料理機,也可以把餅乾放入塑膠袋裡,用擀麵棍壓碎
2. 把打好的麵包碎倒入打發碗中,並加入適量融化的無鹽奶油、一小撮鹽之花,攪拌到摸起來不會太濕的微濕沙狀,用力一捏可以塑形的質地
3. 在烤模底部跟內部周圍抹上一層薄奶油,然後在底部舖上事先剪好的圓形烘焙紙,內圍也要舖上烘焙紙
4. 舀一些餅乾屑在盤底,然後用平底的杯子或道具壓實,接著在內圍也舖上餅乾碎,同樣要壓實,整個烤模送進冰箱冰最少半小時。
☞ 蛋糕
1. 取一個大的容器,加入奶油乳酪和糖,用手持攪器以中低速來攪打混勻,要打到摸不出砂糖的顆粒感
2. 加入檸檬皮、檸檬汁,並篩入麵粉,改用低速攪拌均勻
3. 加入兩顆雞蛋,一樣是用低速拌勻即可
4. 倒入酸奶油,同樣是以低速攪勻
5. 將麵糊倒入烤模中,輕輕抹平表面,並輕敲幾下以排出多餘空氣
6. 烤箱預熱至150°C,烘烤50-60分鐘
7. 烤好後,先不要自烤箱取出,把烤箱打開一個縫隙,讓蛋糕在烤箱中慢慢降溫一個小時,然後取出後再徹底放涼,最後冷藏6-8個小時
更詳盡的作法與 Tips,可以參考我們的食譜網站喔:
更多的食譜:
https://tahini.funique.info
-----------------------------------------------------------------------
#NewYorkCheesecake
#起士蛋糕
#簡易食譜
本片是以 Panasonic Lumix GX85/GX80 4K 影片拍攝。
鏡頭:
Panasonic LEICA DG SUMMILUX 15mm F1.7,
Panasonic LUMIX G 25mm F1.7 ASPH.
More Info:
https://www.sweet-dumpling.com
FB Page:
https://www.facebook.com/sweet.dumpling.studio/
頭圍直徑換算 在 蘇怡寧醫師愛碎念- 有關生產的3P 系列-2:胎兒大小來函照登... 的推薦與評價
Cephalopelvic disproportion (CPD)(胎頭骨盆不對稱)。 其中並沒有頭圍大於10公分這樣的標準喔說實話我不知道很多人會問我頭圍(其實是BPD, ... ... <看更多>
頭圍直徑換算 在 胎兒頭圍週數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銀行資訊懶人包 的推薦與評價
今天產檢問醫生他說我寶寶頭圍9,1. 1 位媽咪覺得實用. Vivian Li - 媽咪. 2015年8月19日21:31. 0. 目前說頭圍直徑9.9不知道各位媽咪說的公分要怎摩換算. ... <看更多>
頭圍直徑換算 在 生產]求助,身高不高寶寶頭圍偏大該剖- 看板BabyMother 的推薦與評價
各位媽媽~我好煩腦
想請問寶寶頭圍偏大該怎麼決定生產方式呢?
我不高 身高才154公分
34週產檢時寶寶頭圍的BPD就大三週,當時醫生說以我的身高可能吃全餐
要我們考慮想自然產還是剖腹產
當時才34週,所以我們決定再觀查看看寶寶下面兩次的產檢的頭圍有沒有持續偏大再決定
!(而且身高不見得代表骨盆寬度)
這週是37週了
寶寶頭圍BPD:9.41,HC :33.35,比實際大ㄧ週多,然後胎頭已下來但是目前面朝肚皮
肚圍體重等都是標準值(體重3073克)
醫生說如果要自然產,建議38週多就來催生較安全
或者叫我們考慮剖腹
詢問朋友意見時
有位朋友身高157cm,寶寶的頭圍跟我們家的寶寶週數相同時都差不多數值
結果朋友自然產時生不出來後來用吸的,還造成撕裂傷
雖然生產還要看體質不見得ㄧ樣,聽完很擔心我還是遇到ㄧ樣狀況,也很擔心寶寶萬一卡
太久很不好...
過幾天產檢就要決定生產方式了
完全不知道該怎麼決定...
有沒有跟我ㄧ樣高的媽咪,寶寶也頭圍偏大呢?
請給我意見吧~謝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75.98.145.1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byMother/M.1528941448.A.305.html
※ 編輯: chunchun0229 (175.98.145.12), 06/14/2018 10:02:47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