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人是幸福的,當然,對我來說,每個有電影院的城市都是幸福的,但高雄人不但可以看電影,還可以「玩」電影,這讓高雄比起其他地方多幸福了一點點。
.
感謝高雄市電影館邀請,讓五年只有去三次高雄的大王,也可以享受高雄人的幸福:我去看了高雄市電影館 VR 體感劇院 VR FILM LAB 推出的 VR 電影《#星際大騙局之登月計劃》,而以下是我的感想(還有我的照片!)
.
大王是不折不扣的gamer,所以 VR 遊戲我並不陌生——偷偷說,我在大學還做過 VRML 的專題呢(誰知道那是啥)。但是, VR 設備可不便宜、而且你家也得有足夠的空間才行(更別提有喜歡湊熱鬧的柯基的話),所以,VR 遊戲與 VR 電影,一直是大王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的玩意。而如果能到一個專業的 VR 環境去體驗 VR 效果,站在喝牛奶別養牛的立場上,當然比較省時省力。
.
而這,就是為什麼我要說,有 VR 體感劇院的高雄市比較幸福的原因了——你還可以先去旁邊吃港園牛肉麵!然後去駁二散散步!再去看電影!what a perfect afternoon!
(特別是港園的部份,我恨所有隨時都能吃港園的人,literally。)
.
回到《星際大騙局之登月計劃》,我來貼一下電影本事:
.
1969 年,阿波羅 11 號登陸了月球。在登月五十週年後,全球仍蔓延著陰謀論,質疑任務的真偽。同樣處於認同困境的台灣人民,渴望著一個揚威國際的契機來拯救整個局面,愛情摩天輪、開採石油都不夠看,於是一個「登陸月球」插旗到此一遊的影片拍攝計劃因應而生⋯⋯。
.
由公共電視、高雄電影館、綺影映畫三方聯合出品,《返校》導演徐漢強繼〈全能元神宮改造王〉後,攜手阿根廷動畫公司 3dar 導演馬可洛可可重返 VR 的重磅之作,邀請觀眾扮演登月的民族英雄,透過 VR 技術實際體驗太空漫遊壯舉,打造絕無僅有的觀影經驗。為國際重大事件編撰在地情節,以全球最重要的一小步,杜撰出台灣的一大步,觀眾除了能夠過足當明星的癮,在影片終於完成後,也將發現這一切的背後,還有個意想不到的大結局!
.
《星際大騙局之登月計劃》預告: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s4nPANeLS8
.
【觀影過程】
你必須戴上 VR 頭罩、耳機、雙手需要拿著手把,雙手食指可以按下手把按鍵,可以操作角色進行抓取動作。《星際大騙局之登月計劃》是一部 20 分鐘的 VR 互動電影,所以過程中你可以抓取許多身邊的物品,拿起來翻閱、或把它們丟出去、疊在一起。過程中,你可以在一塊四方空間裡四處走動,有垂簾會提醒你碰到了邊界(畫面上也會顯示)。你可以自由轉頭、蹲低跳高、欣賞身邊的事物與正在進行的劇情。
.
很不幸的是,大王非常會流汗(我說過我非常會出水),導致當時還帶口罩的我,在戴上眼罩與耳機之後整個大冒汗——但我想,一般人應該會覺得還蠻舒適的,特別是眼鏡族群,大王的眼鏡很大,但是戴上眼罩後並不會感覺不適(我只是熱而已),甚至晃動頭部或是跳躍也沒問題,而且過程中,我其實沒有特別感覺眼罩會很重。
.
【電影感想】
說真的,大王最喜歡陰謀論了,登月陰謀論是人類陰謀論歷史上永不過氣的經典之一,所以《星際大騙局之登月計劃》光是劇情大綱就讓我很有興趣,而因為《返校》而得到許多獎項的導演徐漢強,不只是要說一個陰謀論故事而已,這其中有許多很明顯(而且刻意掩飾所以更明顯)的政治指涉,非常有趣——well,可能跟《返校》的有趣不一樣,但別忘了,徐漢強導演是偉大的AFK PL@YERS團隊創辦人,如果你知道AFK PL@YERS為《魔獸世界》玩家帶來多少幽默諷刺的精彩短片,就能猜到,《星際大騙局之登月計劃》也有很多諷刺笑點。
.
當然,不能將 VR 電影與一般的敘事電影相提並論,因為它的電影長度並沒有那麼長,而且你也不像在看敘事電影時一樣,只能用導演的視角看一個故事。VR 電影更重視的是體驗,電影製造了一個 360 度環繞的虛擬空間,讓你能在其中自由探索——可以說是最會建構空間的侯孝賢導演、或史匹柏,最應該嘗試的電影表現技術。這種感覺是很奇妙的,是敘事電影很難製造出的效果。
.
當我在《星際大騙局之登月計劃》裡的主角房間裡,「看著」房間電視時,其實我可以不用看著電視,我可以看著桌上雜亂的報紙、泡麵、遙控器,把它們拿起來端詳、或是測試物理定律(像我嘗試把泡麵疊在手機上,是可以的),但同時,我的耳朵也在聽著電視裡交待劇情的聲音,所以我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或是當過程中,我突然意識到耳邊不停響起的爆炸聲,其實是施放煙火的聲音,我把頭轉向左方,蹲下來看看房間窗戶外面,才發現外頭城市上空正在放煙火。這種探索的樂趣,是很新鮮的、是很主動主觀的、是會吸引你想要待在這個異世界久一點的奇妙感覺。
.
依照 AFK PL@YERS 的優秀偉大傳統,《星際大騙局之登月計劃》短短的 20 分鐘裡也有一首爆笑的歪歌(而且其實還蠻好聽的),充滿著酒色財氣等等我們喜愛的台灣優秀元素,非常好玩——你也是這首片中MV的一部分,你也能透過 VR 操作,讓這個 MV 變得更精彩。
.
【感想】
我覺得,你如果從來沒有接觸過 VR 電影,那你一定要嘗試看看,這是未來的電影發展形式——不是說未來都只會有 VR 電影,而是這種型式跟我們一整個世紀的認知、對 3D 電影的認知都徹底不同,你應該要體驗這種身歷其境的感覺。
.
先前《星際大騙局之登月計劃》在金馬影展進行放映,目前在高雄市電影館 VR 體感劇院放映中,有興趣的高雄朋友可以前往體驗(但不要傳港園的照片給我)~
另外 VR 體感劇院也有一些其他的 VR 電影:包括了驚險的《極限聖母峰》,與真正上月球的《阿波羅登月計劃》等等,可以考慮買套票比較划算。
.
☆《星際大騙局之登月計劃》購票:
https://bit.ly/39xbFlx
.
☆高雄市電影館 VR 體感劇院 :
營業時間|週一至五 14:00-20:00、 週六日及國定假日 10:00-20:00、(週二休館)‧
地址|高雄市鹽埕區大義街 駁二大義區C9倉庫
FB:https://www.facebook.com/VRFILMLAB
IG:@vr_film_lab
https://www.instagram.com/vr_film_lab/
公視粉絲團 高雄市電影館 Serendipity 綺影映畫 金馬影展 TGHFF
「頭晃動時耳朵有聲音」的推薦目錄:
- 關於頭晃動時耳朵有聲音 在 龍貓大王通信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頭晃動時耳朵有聲音 在 一本好小說的誕生(拿起筆就能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頭晃動時耳朵有聲音 在 郭葉珍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頭晃動時耳朵有聲音 在 頭搖晃耳朵有聲音的原因和症狀,YOUTUBE、PTT和台灣e院 ... 的評價
- 關於頭晃動時耳朵有聲音 在 頭搖晃耳朵有聲音的原因和症狀,YOUTUBE、PTT和台灣e院 ... 的評價
- 關於頭晃動時耳朵有聲音 在 耳朵嗡嗡作響?小心是身體在喊救命!健康2.0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頭晃動時耳朵有聲音 在 耳朵進水時,正確處理的方式! - 媽媽經 的評價
- 關於頭晃動時耳朵有聲音 在 安律診所李丞永醫師| 自律神經是人體內的一套神經系統,它會 ... 的評價
頭晃動時耳朵有聲音 在 一本好小說的誕生(拿起筆就能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星洲日報專欄鏤空與浮雕
#儂好胡歌
胡歌安靜下來的時候,是真的安靜。像什麼呢?像最深的嚴冬,夜裡靜靜落下來的雪。聽過和他同組拍戲的演員形容,胡歌一走出鏡頭,整個人就「嘚」的一聲,自動把渾身的光芒熄滅了去,然後慢慢的背轉身,往燈光照不到的地方走去——於是我想起北京。北京一下雪就變成了北平。北平的雪下得特別凶,凶得可以把胡同裡的喧鬧和動靜都掩蓋下去,而那靜,靜得連故宮都一眨眼就變成了紫禁城,紅牆宮裡萬重門,那紅門遠遠望過去,出奇的溫柔,出奇的嫻雅,隱隱帶著少女的嬌羞。我也想起胡歌演的梅長蘇,因為患有火寒毒,常年撐著單薄的病軀,在寒冬里抱著炭盆,坐在窗台前,憂患著家國的憂患,而死亡其實離梅宗主很近很近,近得彷彿就在積著厚雪的門外靜靜地守候,梅宗主一個大意把門打開,祂也就一臉冷峻地竄了進來。
後來胡歌說,出事之後,他發了一個夢,夢見了那位和他一同出車禍然後不幸離世的同事,夢裡頭,他把對方送到機場,大家沒事人一般,說說笑笑的,然後對方轉過頭來,告訴了他航班的時間,隔天胡歌醒過來,酸酸楚楚的把那夢回味一遍,赫然發現,那航班的時間,其實就是哀悼會的時間——於是胡歌把臉埋進手掌,肩膀抖動得像一隻僥倖躲過獵人子彈的松雀鷹,原來死亡曾經靠得那麼近,近得像是被誰在臉上吹了一口氣,甚至那撲面而來的氣息,胡歌到現在都還記得清。他記得本來是他坐在副駕駛位置,那同事說,「胡歌你坐到後面來,睡起來舒服點。」那時他們趕完通告,從橫店開車回上海,胡歌累得全程都在車上睡癱了,因此當他終於知道跟他換位子的同事已經因車禍去世的時候,整個人嚇呆了,又內疚又自責又傷心,哭著對瞞住他的經紀人叫喊,「不管怎樣,我一定要飛回上海出席葬禮。」經紀人聽了大聲叱喝,「怎麼回?從香港回上海的夜機已經飛走,就算明天一早飛回去葬禮也已經結束了,而且你現在臉上還纏著紗布,要怎麼出境?還有你眼皮還腫著,不許哭,不許流眼淚——」那一刻,胡歌整個人徹徹底底奔潰了,慢慢蹲到地上,然後把頭低下來,好讓眼淚可以一滴一滴地往地上掉,不會傷害到剛在香港動了手術,把整塊眼皮都割掉,然後將耳朵背後的皮膚移植過來的那隻右眼——當時胡歌那委屈我懂,委屈得像個最好的同學突然轉校離開了可卻又傷心得不敢在老師面前哭出聲音來的孩子,原來在生離與死別面前,命運的樓板掀了開來輕輕響動,我們除了用盡氣力的傷心,其餘的都無能為力。
我突然想起金宇澄談起《繁花》的時候,回到了江蘇黎明里的祖宅,然後搬了張椅子坐在破敗得像個荒園的屋子裡望出去,剛好望見一棵娟秀的老樹,枝葉晃動得像金線一般,金燦燦的,很是漂亮,金宇澄說,「這是棵野生樹,小鳥吃了它的果子,飛到這兒來拉屎就長出來了,江南特有的樹。」而人生誰不都是這樣呢?不管你長在哪裡,到最終落了下來,就好像一張樹葉一樣,飄走了,就什麼都沒有了——這道理當然胡歌都懂,胡歌比誰都懂,生命如果不是那麼脆弱,我們又何苦那麼驚慌焦慮?我記得胡歌說過,人的一生或長或短,都不必太計較,這一生來不及完成的事情,就寫進墓誌銘吧。而他唯一沒有放棄的是,既然活了下來,就把自己活成一個堅毅的、寬容的、赤誠的男人,給未來留下一點什麼,而且肩膀也不必太寬,擔得起人生的波瀾就足夠了。其實我何嘗不是那樣?特別抗拒把十年或廿年拉過來設定成一個年限來評估自己活出了一些什麼。在命運面前,歲月太單薄,十年廿年算得了啥,可能明天發生的一件事,就足以把經年累月累計下來的一切都崩解了,都改變了——「就好像一根羽毛,風吹過來,它就跟著飄走了」,而胡歌這感慨,不知咋的就和金宇澄說的給對上了,兩個不同時代的上海人,在上海飽滿的風月當中,不約而同地,一眼看穿每個繁華時代的背後,其實也陰晦,其實也貧乏。
也可能是因為那場車禍吧。胡歌臉上結結實實地縫了一百多針,整張臉差點毀了,胡歌醒來之後,為了不讓大家擔心,他渾身裹著紗布讓護士從手術室推出來,還故作輕鬆地沙啞著聲音說,「瞧,著是我最新的造型。」然後他看見經紀人神色凝重地背過臉去,這才把吃力舉起的包扎著石膏的手緩緩地放下來。之後醫生到病房替他上藥,拆掉了臉上的紗布,胡歌隱隱發現大家的眼神有異,開始覺得不是太對勁,於是央父親把鏡子遞過來,父親多番推搪,怎麼都不肯,後來胡歌藉故要進洗手間,在鏡子面前看見自己的臉腫得比原本的大上兩倍,顯然是大大的破了相,而且肌肉組織很多都移了位,傷得最重的是右眼,腫得根本張不開,幾乎自己都認不出自己來了,可他當時的第一個感覺竟然是如釋重負,回過頭來對父親說,「太好了,終於可以不用當偶像了,終於可以不用當演員了。」父親聽了,以為兒子受不了刺激,盡說些痴話,難過得不得了,眼眶紅紅的,但當時胡歌是真心的,當偶像壓力太大,大得讓他開始想逃想避,就算今天問起,胡歌還是會說,「如果可以把光環都褪掉,那我肯定會更舒服更自在一些」——於是我想,這和金城武是多麼的相似啊。明明兩個都是天生必須在強燈之下戲耍風流的男人,卻偏偏想方設法不把自己當一回事,而且所謂偶像,不外只是光環,不是志向,不是職業,至於帥哥——帥哥怎麼能算是一種藝術成就呢?
「既然活了下來,便不會白白地活著——」《琅琊榜》里的林殊逃過劫難重生,化身梅長蘇之後這麼說過,胡歌於是也一直把這句話懸掛在心口。尤其是,角色有主次,但人生沒有,每個人都只公平地分配到一個角色,每個人也都是自己人生唯一的主角,並且最終也都只能活上那麼一次。因此一旦決定了繼續留在演藝圈,胡歌第一件事就是必須丟掉古裝小生和螢屏偶像的包袱,於是他重回上海戲劇學院上課,於是他遠走紐約放空自己,於是他表達了想要上台演話劇的意願,於是他還不介意角色的主次,爭取參演賴聲川的《如夢之夢》———而賴聲川的話劇,主張的是一種依賴靈性激發的創意體系,所以常常在他的話劇裡頭,從舞台的氛圍和設計,故事的主幹和佈局,還有隱藏的枝椏和線索,都埋伏著人生的體悟,而往往演員在演完之後,在對生命的思考上,漸漸都有了深刻的改變,尤其是胡歌——在某種程度上,胡歌和《琅琊榜》裡的梅長蘇有點相似,都經歷過浩劫,都毀過容,都在涅槃之後重新再活上一次。最特別的是,賴聲川的《如夢之夢》,每一年年底都安排在北京上演,意即是今年這一天的晚上八點,胡歌在戲台上說出這一句台詞,明年這一天的晚上八點,胡歌也會回到北京的戲台上,說回同樣一句台詞,胡歌感慨地說,「這兩個點的距離,感覺就好像只隔了一天從同一張床上醒來,可實際上卻間隔的整整一年,一年裡頭的遭遇、經歷和生活,其實更像是一場長長的夢」——生命是循環,總有長短,也有圓缺,而在無常裡頭,我們都希望可以守住同樣的循環,守得緊緊的,守得牢牢的,所以我們才都愛說,「年年有今日,歲歲有今朝」,其實我們忽略了,今夕是何年根本不重要,越是像夢一樣的,才越是真實的人生。
胡歌是個聰明的演員,他的演技,不狂妄不輕浮,總是收的時候比放的時候多,最好像人生的真相,真相是不見端底的,總是要到最後一刻才恍然大悟——啊竟然是這樣,啊居然是那樣。人如是。戲如是。所以胡歌用他自己的歷練,壓抑了梅長蘇的感情線,豐富了角色的孤獨感,有些人的人生,是必須經過不斷的否定自己,不斷的推翻自己,到最後才能慢慢地重新建立起自己。我喜歡胡歌,是喜歡他居然在這個粉絲可以兌換程貨幣的「新粉絲經濟時代」,一再千方百計地撲滅身上的明星光芒,把自己從明星退化成一個演員,然後再從一個偶像,「破帽遮顏過鬧市」,恢復一個演員最純粹的本質,這對胡歌來說,終究才是他最樂見其成的反其道而行的進化方式。胡歌說過,他是一個簡單的人,簡單是他的葉綠素,「有時候演了一場很牛的戲,我自己就會沾沾自喜,樂上好幾天,而這種樂,比起摘掉影帝或視帝什麼的,更加讓人開懷愜意。」無論演員還是明星,顯然都是趕熱鬧的行業,因此胡歌總是盡量在精神上讓自己傾向於「貧困」,而胡歌的貧困,是一層層的壓抑,是一步步的排斥,以及一些些人為的刻意的疏離——胡歌本身已經具有太強烈的存在感,他需要的反而是化繁為簡,是返璞歸真,是從喧囂的螢屏中退下來,扭轉頭,從表層鑽回內在,然後適當地給自己一種撕裂——胡歌老愛說,「我真正想要討好的,到頭來不外是在心裡頭經常給自己進行告解的另外一個胡歌而已。」
我隱約記得胡歌好幾年前已經開始在讀《繁花》,很有禮貌地稱金宇澄為 金老師,那時候他輕描淡寫,談起他讀的書,談起余秀華,談起村上春樹,也談起《蘇菲的世界》, 把《蘇菲的世界》當作哲學入門書,長期帶在身邊,邊走邊讀,然後說,「慚愧啊,到現在都還沒讀完呢。」也是在那時候吧,我開始覺得我應該喜歡他,喜歡他的不自戀;喜歡他對名利寵辱不驚;喜歡他帶點憂鬱和哀傷的自負;喜歡他明明是明星類型化最早的受益者,卻也是最快自覺性擺脫被明星類型化捆綁的明星;也喜歡他和金城武一樣,總是一逮到機會就轉過身把明星的光環都拆除都摘掉——
而胡歌在上海出生,說得一口正宗的上海話,聽上去特別的風流,一種隨時隨地和談話的人在調情的風流,我記得他說,他對1960到1990年的上海總有一絲念想,「當時上海的物質可能還挺匱乏,可精神世界卻很精彩很豐富,我特別嚮往能夠經歷那樣一個年代。」然後王家衛開拍《繁花》找上了他,說是因為他說得一口漂亮的上海話,但造型照一曝光,我心裡靈光一閃,胡歌出場時華麗而迷離的氛圍和造型上的耐人尋味,看上去竟和張國榮的阿飛有太多的似曾相識——都自戀,都憂鬱,都俊美得不容逼視;不同的只是,張國榮的阿飛難免太輕浮太跋扈太傾向自我毀滅,而胡歌的寶總,是大上海溫文爾雅但工於心計的商賈,可兩個人都同樣的對人對感情,對命運的起落和跌宕,有著太多的遲疑和不信任。
胡歌是個愛書人。 據說他刨書刨得近乎出神入化。常常劇本唸熟了,在劇組等其他對手進入情況的時候,他就順手把書給抽出來,能匆匆忙忙給瞄上幾段也是好的,他最開心的莫過於,能夠來來回回在一段給他衝擊最大的文字段落里徘徘徊徊,對他來說,也就是心滿意足的一件事了。我記得有一次他在內地得了個最有影響力的男演員什麽的,記者要他說出他心目中最能代表這個時代的人物,他特別配合地說了——我一聽,當場就呆呆地怔住了。因為我真的是天打雷劈都沒有想到他會說余秀華,並且還面不改色地說,「如果沒有這些詩,余秀華不過是一個身體有缺陷的普通農民,但讀過她的詩,就知道她的靈魂原來這麼自由,其實已經飛到很高的地方去了。」胡歌懂詩,佐以他的俊色,端到我們面前來,怎麼說都是一件性感的事。
更驚訝的是,胡歌說他這一生的第一根煙是為村上春樹抽的。那時他還在唸著高中吧,陰差陽錯地讀到了村上的《挪威的森林》,被男主角極度頹廢的氣質給吸引住了,於是讀著讀著就禁不住推開門走到街上買煙去了,而且他還很記得,那是十七塊錢一包的大衛杜夫,價錢還真不是普通的貴。所以我常常在想,不讀書胡歌照樣可以像其他明星一樣喝喝紅酒穿穿名牌日子過得挺好的,但或許是因為胡歌擔心一不讀書就會讓自己處於一種內心沒有著落的狀態,空空的,虛虛的,因此他需要書本來支撐他自己,讓自己看起來不像是個只識得在鏡頭面前背對白的行屍走肉,而且書本開啓的世界和提供的養分,從來沒有讓胡歌失望過,他笑著說,「書本擊退了我的焦慮,讓我不再搖擺不定。」而我想說的是,在劇組偷時間讀上兩頁好書,然後從書裡抬起頭來恍如隔世的胡歌笑起來真好看,讓我想起木心說的,「風啊,水啊,一頂橋。」胡歌是一頂溫柔的橋,情深款款,和河道依偎在一起,讓人禁不住想走到橋心去站一站——站一站就好,站一站其實已經很好。
頭晃動時耳朵有聲音 在 郭葉珍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同理心讓你獲得千金難買的平安」
我在朋友間算是對孩子相當有耐心的,生了老大覺得好玩,又生了第二個。
其實我並不是生來就那麼有耐心的。我的命格是武曲加火星,喜歡一個人獨處,個性又急,理應無法適應孩子這種不受控,動不動就亂哭的生物。
但是同理心救我脫離了孩子啼哭的折磨,使我對養育孩子遊刃有餘,又生了第二個孩子。
老大剛出生時真的是哭不停,奶也吃了,尿布也換了,衣服也倒吊了還是哭,令人超抓狂。
但是兇也沒用啊,他又不懂。好在我是唸這一行的,大學實習我是在友緣基金會實習的,老師常常對實習生提出的問題是:孩子的需要是什麼?
於是我就站在他的立場想,奶也吃了,尿布也換了,抱也抱了,你是還有什麼需求還沒滿足?
靜靜的看著他哭,有個念頭浮現,如果我是他,本來住在黑黑溫暖的地方,忽然被拽到一堆光影晃動,四面八方都有聲音的地方,我一定會很慌張害怕吧?
我會害怕多久,哭多久呢?可能要到確定這個地方是安全的,我才會停止哭泣吧。
基於這樣的同理,我因了解而諒解,情緒也就相對平靜下來。
孩子需要平安,我的平安給了他平安。我沒有特別給他什麼,我只是內心有了平安。
然而孩子隨著我的平安,似乎覺得這個世界沒有那麼可怕,變得不怎麼哭,也不怎麼黏人了。
接著就是上面所說的,我覺得養孩子好簡單,又想生一個來玩,於是有了第二個孩子。
同理心不是什麼對他人多高尚、多慈悲的事。
同理心是對自己最有利、最慈悲的事了。
看到眼睛痛耳朵痛事情時,與其站在對立的位置消滅它,譬如叫他不要哭,叫他不要說,或許可以換到另一邊試試看。
試試站在他的同一邊,嘗試了解他為什麼會哭、會說你不想聽的話,探索一下他的需要是什麼。當你能夠同理他,雖不保證因為被同理他惱人的行為就一定會消失,但你會獲得千金難買的平安。
#同理後還有情緒很正常請參考生氣火車心法
微博同時刊出: https://www.weibo.com/7476659612/profile?rightmod=1&wvr=6&mod=personinfo
---郭葉珍的《我們,相伴不相絆》-----
博客來:https://reurl.cc/NjZWge (含電子書)
頭晃動時耳朵有聲音 在 耳朵進水時,正確處理的方式! - 媽媽經 的推薦與評價
耳朵 進水怎麼辦,耳朵進水,耳朵有水,耳鼻喉 ... 若感覺到耳朵進水形成一層薄膜,頭部晃動時還可感覺到水流動時,可嘗試將頭歪向進水那側,單腳跳一跳, ... ... <看更多>
頭晃動時耳朵有聲音 在 安律診所李丞永醫師| 自律神經是人體內的一套神經系統,它會 ... 的推薦與評價
4. 暈,搖晃、不平衡、前後左右在動、自由落體的感覺,有時是沒來由的暈一秒,有時暈了一整天。 5. 聾,耳朵聽不到,聽不清楚,男聲聽得到、女聲聽不到,有些聲音聽不到, ... ... <看更多>
頭晃動時耳朵有聲音 在 耳朵嗡嗡作響?小心是身體在喊救命!健康2.0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對人體來說,耳鳴就像防空警報,必要時還能救你一命。那麼耳鳴是哪些問題的警訊?什麼樣的耳鳴症狀又需要特別注意、及早就診呢?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