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或許沒你想得那麼重要】
初心如果消失了,那就放過它吧。從小到大我最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勿忘初心。」每個人都在提醒你不要忘記自己找這份工作、愛這個人、做這件事的原生動機是什麼?
18歲剛進大學的我可以很堅定地跟你說:「我知道自己一路走來的初心是什麼?」而現在歷經滄桑的我,只能勉強的說自己不需要什麼。初心這件事有時候就這樣消失在人海,所以聽來,特別沈重。
今天去參加Monthly Workshop的活動,帶著 #愛無能負能量生活指引卡 為大家找到人生目標。當時我看到報名者的背景時,每一個都是國立大學畢業、有海外背景、科技業、各種斜槓與社群領袖的文字介紹時,我心裡其實蠻緊張的,重點是,他們多數人都30歲不到。
我在現場看到這群菁英更是覺得世界不公平了!怎麼奧林匹克數學的得主還長得很可愛、怎麼在外商顧問公司的女生還真像仙女?看看我自己,不就是個地方婦女到處賣臉而已嗎?
後來他們自我介紹時我就發現了一個最重要的問題,就是「感情。」他們的世界當中有一個關鍵的致勝點,「只要你把情感連結搞定了,任何事都順風順水。」
「現在在小瑜的分享時間,我不會在乎你的職稱、年薪、你的背景,對我來說這都不重要,我比較想知道,你是誰?」
這場Monthly Workshop主講人Rosa提的是「目標設定」她主軸要大家把今年的夢想寫下來,可以量化及實踐。#金牛座 的築夢踏實不是蓋的!她負責理性,我負責感性。因為我講的是「#夢想設定」。
➡️ 1.任何目標的設定變因都在心情。
其實我會離開職場的關鍵因素之一,就是我睡眠時間非常長,我一天平均要睡10-12小時才能睡飽。所以我是一個無法早起去上班的人。在目標設定上面這件事就是一個「我做了心情就會很差」的選項。
外在的因素往往是影響我們心情的原因,而心情是決定我們完成任務效率的最大關鍵。你失戀時就會不想上班、天氣冷時你就會開始恨自己無法財富自由、同事沒有帥哥就不想去打卡之類的,任何小事都可能影響到目標達成率。
所以,我會希望每個人在做目標設定前都可以利用 #小負卡 或是任何工具,去了解「我是什麼個性的人?」、「最能左右我的心情的人是誰?」、「它是如何影響我心情的?」
這是一門很高深的學問!心情是老大,老大總是可以要你生、也可以要你死。
➡️ 2.「不求未來」而是「我已經是」
囂張地跟老天爺要貸款。
雖然之前我在做測驗時是個 #孔雀,看似很自由奔放但缺點是,我是做目標時會走偏的人,想什麼就做什麼。後來我學到竅門,去觀察那些我喜歡的成功人士他們的行為舉止,想像如果我是他們會怎麼做。
例如我想做 「星座界的Vogue」平台,我會說「我已經是星座界的Vogue」。其他人都會翻白眼覺得太囂張,但有人在跟老天爺或是佛祖祈求時還在客氣說:「還是您先給別人」嗎?妳們去拜拜都要得超級狠的、沒在客氣吧?
為什麼不把這個狠勁用在自己身上。
➡️ 3.初心沒了,那就再找一個吧。
現在大家跟我提到初心我都笑笑帶過。我已經不是18歲時的我還能跟你堅持心中尚未崩壞的地方。我們已經沒辦法像18歲時能夠衝動而為、熬夜排練、兇猛又炙烈。
在成人的世界我們要遵守的遊戲規則太多了,你不夠強,就只能在角落畫圈圈。
但這並不代表我們就成為了自己都討厭的大人,反而我覺得自己是越活越有種堅毅,「因為知道不容易,更要守護好自己的心。」不把它亂交給別人、不把它輕易的展現給別人、不把它當作勒索的工具。
初心或許沒你想得重要。我們都是一邊長大一邊在找新生的心。這顆心會告訴你:
「你不用自以為很重要,但其實你也不像這個世界告訴你的這麼不重要。」
顧問公司 職稱 在 矽谷阿雅 Anya Chen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疫情金融風暴,哪些技能最被需要?哪些職業職缺逆勢成長?
美國求職顧問公司LHH列出以下這些是被需要的技能,我做了一些為什麼被需要的猜測。
🔥最被需要的技能:
1. 分析和策略:風暴中,產業狀況不同,消費者態度和行為也改變了,因此很多企業要改變策略,並且用數據做決定。
2. 營運與物流:不出門,就是靠電商,而且供應鏈也大洗牌,需要營運與物流專家來管理。
3. 科學與創新:時代不一樣,不創新,等死?
4. 法務:公司必須做出太多改變,合約重擬、裁員、破產、併購、轉投資,每樣都要確定合法合規。
5. 安全管理:大家都遠距工作,資訊安全很重要。城市封城,避免闖空門,商店公司的安全也很重要。
6. 醫療:全世界都缺啊!這不用解釋了吧!
🔥最多職缺的職稱:
1. 卡車司機:電商、物流,就是靠司機來送。
2. 專案管理經理、營運經理:原本的案子因為疫情都延遲了、資源也改變,請專案經理來想辦法怎麼讓案子按時完成。供應鏈、物流產業改變,營運經理得想辦法改變營運模式。
3. 會計師、財務分析師:破產、節稅、財務整理、轉投資,都靠這兩個師。
4. 護士:辛苦了,醫護人員!
5. 軟體工程師:包括Java工程師、Network Engineer、System Engineer、.net Developer,在家上班,視訊、電商、員工管理軟體、客服軟體,都需要工程師來搞定。
6. 商業分析師:產業現況不同,得改變策略,先看數據再說!
7. 業務經理:開源節流,景氣再差,業務還是要跑業績才會來!
8. 人力資源:裁員、留職停薪、員工生病,都要人資來處理。
資料雖然是以美國為主的分析,但相信會影響全球經濟,不妨看看,超前部署!
你有什麼點子嗎?與其空想,不如試試看!假如你想做新創,你想想,你的競爭對手都受到金融風暴衝擊,你打敗他們的機會大幅增加;很多企業受到新冠病毒疫情衝擊,但也有金融、物流、電商、科技、醫療產業逆勢成長;你想建立人脈,因為金融風暴受影響的業界人士肯定現在對你的關心特別感動;你擔心失業率增加,但還有那麼多職位,你找工作,只需要一個!
資料來源: LHH。整理及製表:矽谷阿雅。
⭐️⭐️⭐️ 阿雅新書5/27上市!⭐️⭐️⭐️
__
❤️ 阿雅履歷範本借你用 https://bit.ly/2T6FX5S
❤️ 填人才表請阿雅幫忙留意工作 https://forms.gle/VAgPWLTWgmgx93z57
❤️ 需要職涯建議,粉專傳訊息給阿雅!
❤️ 追蹤阿雅IG @AnyaCheng0908
❤️ 加阿雅linkedin https://www.linkedin.com/in/anyacheng/ (幫阿雅按讚技能喔!)
❤️ 更多職涯分享在「慌世代拓荒時代」群組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65581641033912
❤️ 如何談到更好的薪水 https://bit.ly/2UsoMee
❤️ 五分鐘讓矽谷獵頭找到你(上)https://bit.ly/2vuP5Is (下)https://bit.ly/3afc5d2
❤️ 履歷上該不該寫推薦人? https://bit.ly/2Wegv0g
❤️ 如何回答你的缺點是什麼?https://bit.ly/2Uhab5u
❤️ 想當產品行銷經理請三思 https://bit.ly/2ISCMIQ
❤️ 想自信推薦自己,卻被當成「職場假貨」…自我行銷和謙遜之間如何拿捏? https://bit.ly/34kqMKk (長按鼓掌可以拍多下喔!)
顧問公司 職稱 在 矽谷阿雅 Anya Chen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想自信推薦自己,卻被當成「職場假貨」…自我行銷和謙遜之間如何拿捏?
我很少談「過度行銷」自己這個話題,因為我認識的亞洲讀者通常都是不擅於行銷自己,有實力、有潛力,但缺乏對產業的認知和自信,但我偶爾也會遇到過度行銷的「假貨」,反而讓錯失大好機會的讀者,我來分享一下他們的特點,你得看看自己是不是不小心當了「假貨」!
日前,有個在美國唸書讀者請我幫忙推薦工作,我沒時間跟他深談,但看了一下他的履歷,在某個產業有些經驗,我想起我在該產業有個好友是業界大老,我幫他聯繫了朋友,朋友說願意跟他聊聊。朋友在業界是第一把交椅,我心想:「要是這讀者能跟他貼身學點東西,不僅能立刻進入美國該產業,以後出去在業界根本是貼金!」我跟讀者說:「你的目的是進去學習,我跟朋友說了,他有興趣收你當實習生,因為你還沒畢業。」
他面試的前一天,我特地約了朋友出來吃飯敘舊,我們在一家韓國烤肉點了牛小排,一邊喝著麥茶,我一邊跟朋友推銷了一下,很多台灣讀者對他的領域都很有興趣而且有經驗,而且台灣讀者謙遜又肯學!面試前,我在粉專聊天室給了讀者了一些提點。
隔天,我興奮地問朋友「怎麼樣?聊得還好嗎?」我又期待又得意,心想:「又促成了一件好事!」我朋友尷尬地說:「恩,這個人過度行銷自己,我決定不收他。」朋友說,讀者開門見山就吹捧了自己,但我朋友是領域專家,問了兩個問題,朋友就發現讀者的經驗跟自介天差地遠。我朋友說,其實要是讀者什麼都不會,他也會收讀者,但因為讀者一開始就吹捧過度,當我朋友發現讀者根本都不會的時候,覺得很失望,也覺得有些生氣,因為浪費了彼此的時間在談完全不同等級能做的事情,當下決定不收。
✅ 什麼時候容易被感染「假貨病」?
假貨病最常被感染的時間點,就是當你稍微懂了一些東西,但不是很懂。當產品經理聽到了最小可行產品(Minimum Viable Product)是矽谷產品經理的必懂知識;當硬體專案經理想轉軟體專案經理,聽說敏捷導師(scrum master)是很多候選人有的背景;剛到美國唸書的時候,聽到老師講各種專有名詞的時候;當你在幾次講座聽到「成長駭客」很紅的時候;當你是軟體工程師,發現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和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很酷的時候;當你剛開始創業,開始有一些客戶,準備做公司估值募資的時候。
✅ 假貨病什麼時候容易發作?
最常見就是當你追求某個機會,發現你的背景不受青睞的時候。像是當行銷人發現科技公司的行銷缺都是「產品行銷經理」的時候,又怎麼投都不上的時候;硬體專案經理想轉軟體專案經理,發現人家覺得自己沒有軟體經驗的時候;留學唸碩士找不到暑期實習的時候;新創還沒有很多業務,剛開始募資的時候。
這時候,你想起之前有學到一些東西,像是「增加估值可以減少給出去的股份」、「管理企業重要的一環就是管理營收P&L(Profit & Loss)」、「產品行銷負責產品上市」、「成長駭客是行銷的一種方式」、「科技公司像是臉書很成功就是因為有Network Effect」、「如果真的沒有經驗,履歷上可以寫社團經驗」等等。雖然好像似懂非懂,但反正就先把職缺說明和聽過的關鍵字全部塞到履歷上,面試的時候拿出來再說?!
✅ 如何「確診」自己自己有沒有「假貨病」?
最糟的「確診」時機就是在你面試的時候,那就好比你已經發燒兩週、呼吸困難,才被架上救護車到醫院才要驗COVID-19病毒。最佳的「確診」時機是症狀還不嚴重,還可以治療的時機,這通常是在面試前、跟業界人士聊天的時候。
✅ 你覺得我適合…嗎?
比如說,你想行銷自己是「電商產業的策略經理」,那你可以先找有產業裡的人先聊一下,問他們覺得自己的背景如果想做這樣的工作有沒有機會,缺什麼?問他們這樣職位的人背景和專長是什麼。你可能會發現,大部分策略經理、策略師的背景是管理顧問公司的人,擅長閱讀研究報告,抽絲剝繭,化繁為簡,非常善於做簡報,還有一些人有財務背景,因為很多策略經理的策略推薦可能牽扯併購。
再舉一個例子,管理營收P&L(Profit & Loss)這個技能,通常是是總經理的工作,就算不是一個公司的頭,也至少是一個區域或產品線的業務大頭,因此,如果你是個只有幾年工作經驗的行銷經理,說自己主要技能是營收P&L(Profit & Loss),恐怕會引來質問。
我曾經遇過一個加州大學柏克萊校區的畢業生,他的履歷上寫著「財務副總,加州大學」仔細問,他在學校的一個社團當財務副總,其實他過去的工作經驗是冷氣公司的產品經理,畢業想找的是軟硬體的產品經理。你想想,要是想找財務副總的獵頭真的找上他,結果會怎麼樣?
✅ 你覺得我的背景什麼比較有機會?
接下來你可以問他們,你的背景比較適合什麼公司和職位。比如說,你可能在鋼鐵公司做過業務,在美國唸了MBA,特別專注在分析工具上,有個定價分析的實習,雖然你產品管理、定價、行銷、物流都覺得自己可以做,但聽起來似乎為業務做定價分析師是其中最合理的職務。
再舉一個例子,很多只有兩三年行銷經驗的讀者,履歷上十項全能,業務、社群媒體行銷、SEO、買關鍵字、品牌策略師、產品管理、物流、電商,但我一問,每樣東西都是「開會有聽過」等級的經驗。其實每個招募經理都年輕過,你沒有經驗真的沒關係,我們期待的不是你樣樣精通,而是在你這個階段,你有某的程度的實力。比如說,你在行銷兩三年,在美國,我期待你對兩三個通路有涉略,其中稍微專精至少一個。你可以說:「我才畢業兩年,經驗不是很多,但是關鍵字廣告是我的強項,我幫這家服裝公司增加50%的業績。但我對行銷上很多其他通路都有學過,也很願意在貴公司實際操作學習。」
✅ 什麼時候要行銷?什麼時候要謙遜?
當你依據自己的背景整理好自己有經驗又有興趣的領域,像是上面的例子,你知道自己雖然不算精通,但你當傳統產業的定價分析師有競爭力。當你面試類似工作的時候,放馬過來!「我在傳統產業當過業務,我知道價格的重要;我在MBA學會的統計軟體像是R等,我很會做預測分析;我實習的時候在科技公司做定價分析,有實務經驗!」
但當你在netwoking跟人家聊天建議人脈的時候,你要的是對方喜歡你,覺得你有一點經驗、推薦你不會給他們找麻煩。還有你找實習等學習機會的經驗時,對方期待你能幫上一點忙,但對你期待有限,而且你也還不知道對方需要什麼樣的實習生,與其推銷,不如先了解對方背景和需求。
還有,關公面前不要耍大刀,已經跟你說他是個大師,就別假了吧!
✅ 這些地雷不要踩
幾個我常見容易引起質疑的地方:
❗️把社團經驗放在領英上當工作經驗。例如,寫是「某某學校行銷副總」,其實是個社團幹部。
❗️ 推銷自己某個職稱,但從來沒做過相關的工作。例如,我是「軟體產品經理」,但沒做過軟體,也沒做過產品經理。
❗️ 推銷自己十八般武藝都會,但其實沒有一個會。除非工作多年管理職,否則建議推銷兩三個,其中一個專精,這樣就好。
❗️領英上首要技能寫「領導能力」但只有一兩年經驗也沒帶過人。五年以下經驗的人建議都在技能上放硬實力,像是財務分析、關鍵字廣告、Java程式語言、R統計軟體、app用戶體驗設計。
❗️推銷自己某個職稱,但其實不清楚職務內容。例如,想找「產品行銷經理」,但不知道通常是負責軟體產品首次上市某個國家的產品定位,像是「谷歌相片在這個國家的主要賣點是…,跟…相容,不是競爭對手。」;誤以為是用行銷活動推銷產品,像是「做一個公關活動,跟大家說我們公司新的飲料上市了!」
❤️ 你這階段 會這些很棒了 不用裝別的
整體來說,我還是鼓勵大家充滿自信,但大家也要記得,每個人在不同階段都有被期待會的東西。如果你是兩三年經驗的新鮮人,學一兩樣領域很正常,誠實面對自己,透過多跟產業人聊天,了解自己可以發展的領域。別讓假貨症頭壞了機會到手!
好讀版 https://bit.ly/34kqMKk (長按鼓掌可以拍多下喔!)
__
❤️ 阿雅履歷範本借你用 https://bit.ly/2T6FX5S
❤️ 需要職涯建議,粉專傳訊息給阿雅!
❤️ 追蹤阿雅IG @AnyaCheng0908
❤️ 加阿雅linkedin https://www.linkedin.com/in/anyacheng/ (幫阿雅按讚技能喔!)
❤️ 更多職涯分享在「慌世代拓荒時代」群組
❤️ 如何談到更好的薪水 https://bit.ly/2UsoMee
❤️ 五分鐘讓矽谷獵頭找到你(上)https://bit.ly/2vuP5Is
(下)https://bit.ly/3afc5d2
履歷上該不該寫推薦人? https://bit.ly/2Wegv0g
❤️ 如何回答你的缺點是什麼?https://bit.ly/2Uhab5u
❤️ 想當產品行銷經理請三思 https://bit.ly/2ISCMI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