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寡精症:妳先生的精子很少的原因 >
各位好
我是威廉氏後人 – 李毅評醫師
-
這是一位36歲的患者,小茵
四年前曾自然懷孕過一次
生過一個女兒
-
後來再持續3年了
卻一直都沒有懷孕
-
根據”二胎不孕”的原因分析
如果以小茵的情形
兩胎差異時間並不算特別大
小茵目前的年紀也不算非常高
合理推論
最可能又是男性因素的鍋
-
果不其然
36歲的小茵
經過檢查
輸卵管兩側都有通
子宮有小瘜肉我處理好了
AMH 2.7 卵巢功能正常
月經規則,量也都正常
唯一的問題還是精子的問題
-
小茵先生在本院的精液檢查中發現
濃度只有1千1百萬 (及格標準1千5百萬以上)
總活動力35% (及格)
型態41% (及格)
-
小茵因為嘗試過幾次人工都失敗之後
選擇來找我接受第一次試管嬰兒療程
-
小茵取卵一共12顆,受精8顆 (受精率67%)
共培養出3顆囊胚 (囊胚率37.5%)
品質中上到中等都有
-
接受一次解凍胚胎植入
就順利懷孕了
看起來應該是雙胞胎,
真是可喜可賀、可喜可賀。
-
針對男生精液檢查中
發現精蟲數量稀少
醫學上
我們稱之為”寡精症” (oligozoospermia)
-
寡精症以每cc一千五百萬為標準
若每cc所含的精蟲數小於1500萬
則稱為寡精症
如若每cc所含的精蟲數小於500萬
則稱為重度寡精症
-
寡精症常見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1. 原發性睪丸衰竭 (不明原因的發生睪丸早衰)
2. 睪丸傷害(感染因素、血管阻塞、靜脈屈張、外傷或手術等等)
3. 藥物、毒素等外在傷害
4. y染色體或生殖相關基因的問題
5. 其他全身性疾病(肝、腎、血液、等其他嚴重的內科疾病)
6. 男性荷爾蒙低下
-
針對這一系列的問題
我必須要很殘忍地說一句話:
最常見的原因其實還是原因不明
-
也就是說
大部分的男性因素找不出任何原因
只能說是原發性的寡精
-
有點類似很多女生的卵巢早衰
其實大部分的也是找不到什麼原因
當看到異常的檢驗數據的時候
就已經出現嚴重的生殖細胞匱乏的危機了
-
當然啦
根據美國生殖醫學會的建議
面對男性因素不孕症
我們應該排除掉荷爾蒙的問題、結構的問題、染色體的問題等等
如果是男性荷爾蒙低下
或是精索靜脈屈張
這類型的情況是少數可以治療的
因此
我都還是會建議精子有問題的先生
先給泌尿科醫師檢查清楚
也許妳先生還有辦法治療
-
如若不然
就只好透過人工協助生殖的技術
幫忙妳先生的精子完成受精
透過顯微注射的方式
只要不要極度嚴重的精子問題
大多數人都還是可以完成懷孕的計劃的。
-
參考資料:Approach to the Patient With Oligozoospermia
Robert I. McLachlan The 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 Volume 98, Issue 3, 1 March 2013, Pages 873–880, March 2013
-
“完成受精之後,就沒有先生的事了。”
“如果只就生殖醫學的角度看,還真的是這麼回事。”
-
~ 威廉氏後人 – 李毅評醫師 ~
臉書蒐尋 : 威廉氏後人 – 李毅評醫師
粉絲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mrwilliams999
個人網站 : https://haveababy.tw/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mr_williams_li/......
-
顯微注射基因 在 日本自助旅遊中毒者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新冠病毒打造喪屍細胞觸手注射毒液?
#你在寫科幻小說逆?
最近兩天一個新聞非常聳動,種種新聞標題紛紛出籠:
研究指病毒長出觸鬚感染健康細胞
電子顯微鏡照片曝光武漢病毒伸出「觸手」注射毒液
電子顯微鏡下驚人照片:中共病毒伸出「觸手」射毒
最新顯微圖曝光!觸手一碰如殭屍擴散
人體細胞感染新冠病毒後會長出帶毒液的觸角,進一步感染其他細胞
新冠病毒再進化! 恐伸觸手製喪屍病毒
主要描述大概是:研究發現,新冠病毒竟然再度進化,會令受感染的人體細胞長出多隻觸手(filopodia,又稱絲狀偽足),然後去接觸鄰近的健康細胞,並注入病毒毒液,令病毒擴散至全身;快速複製被研究人員形容「非常邪惡」。
這篇應該是從LA Times上一篇報導出來的
Inside the body, the coronavirus is even more sinister than scientists had realized
原報導就寫的很聳動,查了一下這個LA times的作者還是有30年資例的醫藥記者,包括形容為喪屍細胞,細胞會有很可怕的轉變,病毒的毒液等等....後來傳過來中文的報導,就越寫越像科幻小說。
研究本身:
Cell的原文,很硬的一篇(Cell是比較偏向基礎醫學的研究期刊,非常權威)
The Global Phosphorylation Landscape of SARS-CoV-2 Infection
簡單來說,這篇是以蛋白質體學(proteomics)的方式來研究新冠病毒感染人類細胞後的機轉,且從牽連到這個機轉的一個酵素找出有可能可以抗病毒的藥物。
張上淳老師今天在記者會的回答:
新的研究是看到受感染的細胞外觀的一個表現,還有是不是會造成更容易感染其他週邊細胞。在所有的病毒感染中,本來就是一個細胞受感染之後,病毒在這細胞中複製繁殖,然後破壞這個細胞,再把更多的病毒顆粒釋放出來,就會感染到週邊更多的細胞。這是所有的比較厲害的病毒,大概都是這樣的模式。至於這個細胞會怎麼樣變形,我想只是多了解他實際的狀況而已。
不過臨床上,病毒到底會造成多高比例的重症,多大比例會影響到多個器官,甚至多重器官衰竭,我們是否有藥物可以控制他,才是比較重要的。
(意思應該是他在電子顯微鏡下面長什麼樣子不是很有臨床意義吧。)
我不打算講解原本這篇非常基礎科學的文章,寫出來多半人也看不懂。我只說幾個新聞報出來的點:
1.新冠病毒竟然再度進化-->原文沒這樣寫,這是個新發現,不叫做再度進化。
2.會令受感染的人體細胞長出多隻觸手-->在原文中有提到,像是牛痘病毒,愛滋病毒,有些流感病毒,伊波拉病毒,馬堡病毒也有過類似讓細胞伸出觸手的發現。
3.被研究人員形容「非常邪惡」-->訪問原文中,領導研究的加州大學細胞及分子藥理學教授克羅甘(Nevan Krogan)說:「病毒很險惡( sinister),在殺死細胞前利用另一機制感染其他細胞。」其他病毒也有類似的觸手現象,但克羅甘表示細胞上看到的大量細絲生長,還有像樹幹的形狀向外伸展都很不尋常。
4.注入病毒毒液-->報導原文還真的這樣寫:viral venom。
這些觸手似乎會在別的細胞打洞,然後直接注入他們的病毒毒液到細胞的基因控制中心,然後造成另一個喪屍細胞。
The protuberances appear to bore into the cells’ bodies and inject their viral venom directly into those cells’ genetic command centers — thus creating another zombie.
但我在論文原文沒看到這麼多,我只有看到他們發現在觸手中有許多病毒顆粒,然後有些顆粒會到觸手的表面。前面這個敘述有點太腦補了。正常應該是伸出觸手表現病毒,然後病毒再從其他細胞的ACE受器進入另一個細胞吧。
5.病毒經過進化,已發展出「後備機制」繞過免疫系統-->這更詭異了,目前我沒有在英文報導中看到有人寫到免疫力。原論文中有一段是談免疫力,不過他是在說受感染細胞中製造細胞激素的蛋白質會被激活,而之前在流感,登革熱和SARS病毒如果抑制這些蛋白質的激活,會讓實驗老鼠存活,因為會避免產生細胞激素風暴。但在新冠病毒這個研究中,抑制這些蛋白質不但抑制了細胞激素的生成,也會直接抑制病毒生長。這是目前還不能理解的部分。
總之,原文中根本沒有提到可以繞過免疫系統的結論。
04b解讀:
1.這篇很基礎的研究最重要的重點是多了解了一個新冠病毒的致病機轉,且從而找出了許多可能有效的藥物。這是好消息!
2.其實病毒感染我們的細胞,毀掉原本的細胞,感染到另一個細胞,很多病毒都是這樣的呀。形容新冠特別邪惡,恐怖,除了想搶流量,我真的覺得沒別的目的。
我覺得這個學者可能是受訪希望自己的研究受到重視,受訪時用了病毒很險惡( sinister)這樣的形容。但這樣就讓後續的報導有點失焦了。
3.我每次看到形容病毒很狡猾都很出戲.....不是在寫抒情文,不需要用擬人法啦。新冠病毒的傳染途徑,無症狀的比例,發燒前就會傳染,可以引起很多症狀,這很多適應人類良好的病毒都一樣呀!到底是狡猾哪一國的....
4.我其實也能理解,美國的記者因為美國疫情嚴峻,很多人不在乎,所以想用這樣驚悚的寫法喚起很多人應該有的警戒吧。只是傳到我們這兒,我們要被喪屍病毒的新聞轟炸一會兒了。
5.出版在期刊Cell的原文論文非常硬,連結在留言中。如果我有解讀或是解說錯誤的地方,歡迎高人指正!
顯微注射基因 在 科技大觀園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低調介紹動物實驗的大功臣──鼠鼠】
一般藥物必須經過兩個不同物種的動物實驗,確定安全有效後,再進行人體的臨床實驗,確定沒問題後才輪到病人。擔任實驗動物有一些條件,老鼠因為生長週期較短、體積也小,基因組與人類有 97% 的相似度,所以受到科學家們的青睞。
來看短影片有肚子餓、睏睏揉臉的鼠鼠↓↓
#你和新垣結衣的成分也大致相似
#實驗室的鼠鼠比在座的各位還乾淨
#KissScience名額所剩無幾囉
Kiss Science—科學開門 青春不悶
顯微注射基因 在 婦茂國際生殖中心ICSI | 在進入試管療程時,並非所有卵子都能受精 的推薦與評價
在進入試管療程時,並非所有卵子都能受精,其相關因素包括卵子品質、精蟲健康程度或 基因 的健康...等因素。 為提高受精率,便發展出單一精蟲 顯微注射 術ICSI #試管嬰兒#顯 ... ... <看更多>
顯微注射基因 在 CH50302基因槍和顯微注射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CH50302 基因 槍和 顯微注射. 98 views98 views. Jan 10, 2022. 1. Dislike. Share. Save. 小雅的生物教室. 小雅的生物教室. 16 subscribers. Subscribe.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