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聽】#妖怪的誕生與妖怪學 | 日本的妖怪系譜 | 井上圓了、柳田國男、小松和彥、河合隼雄這些妖怪學者們 // 李長潔👹👺👻
.
妖怪,在當代日本流行文化中,有著非常豐富的表現,像是《妖怪手錶》、《鬼太郎》、《鬼滅之刃》等,散見動畫、電影、漫畫、電玩諸多不同的媒介文本中。對於日本大眾而言,妖怪不僅恐怖,有時候更是可愛又迷人的反派角色。那到底妖怪是甚麼?跟鬼與幽靈有甚麼不同?還有專門防範瘟疫的妖怪?
.
剛好最近應 #曉劇場 的 #鐘伯淵 的邀請,與知名妖怪畫家/作家 #角斯,一起在宜蘭大學進行線上講座,漫談「#妖怪文化與創作」。我系統性地整理了一下「妖怪學的系譜」,就順勢將講座的內容做了整理,分享給大家。
.
📌 #今天的內容有:
.
▶ 妖怪文化與創作
▶ 我想要看到鬼
▶ 妖怪幽靈的起源與區別
▶ 什麼是百鬼夜行
▶ 妖怪學的誕生與系譜
▶ 妖怪博士—井上圓了
▶ 民俗學大咖—柳田國男
▶ 妖怪研究大師—小松和彥
▶ 傳說中的心靈解析—河合隼雄
▶ 防護傳染病的妖怪
▶ 當代台灣的妖怪復興運動
.
📣 #Firstory 聽這裡: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pi4iq8er97a08905t3dfzo4
.
📣 #KKbox 聽這裡:https://podcast.kkbox.com/episode/KnwheK-Gr11ZYd6OLW
.
📣 #Spotify 聽這裡: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4Xu5k2MuYVPMp8s5SDR4nK?si=oYl7WuVRSv-Sp2VV14WMww&utm_source=copy-link
.
📣 #Apple 聽這裡:https://reurl.cc/W3kldk
|
///// 完整論述 ////
日本自古就有大量關於妖怪的傳說,像是土佐光信的「百鬼夜行繪卷」、鳥山石燕的「畫圖百鬼夜行」,後來還有柳田國男民俗學、小泉八雲的怪談文學、水木茂的妖怪漫畫。妖怪對於日本人的精神生活影響深遠,相關文化的淵源流長、系譜龐大。
.
▓ #鬼妖怪與幽靈的區別
.
首先,我們先來區分一下「鬼」、「妖怪」與「幽靈」,雖然他們都是會令我們害怕的東西,但在不同文化的解釋上,有著不同的發展脈絡。在中國的脈絡裡,妖指稱著「異常」的現象,怪則比較複雜,包含「異常現象」與「異常事物」。(廖翊如,2018)
.
我們以日本文化為範疇,對妖怪的想像起自於繩文時代的萬靈想像,世界萬物都具有某種神異,以其作為解釋自然的邏輯。進入到平安時期,妖怪的概念開始快速發展,明確地《續日本書紀》裡寫到,龜寶八年(777年)時皇宮中妖怪頻傳。江戶時期,「お化け」、「百鬼夜行」等相關的詞彙,開始頻繁地使用,透過風俗畫卷、說書、物語等形構與流傳,鬼、妖怪、幽靈成為人人口耳相傳的重要故事主題。
.
當然,怪異事物的光譜遼闊,我們做一個普遍上日文中的分類說明。傳統中的おん(後來搭配漢字的「鬼」),指稱「隱」的事物,說的是各種被集體排斥、感到害怕的事物,其包含被作為鬼的人,和想像中的鬼,兩者會互相影響,例如怨靈菅原道真。後來鬼的形象越趨明顯,指的是「酒吞童子」、「桃太郎故事」裡的那種長角的妖怪(青鬼、赤鬼),在神社寺廟裡有許多祭典都圍繞著「鬼」這個角色,有著濃厚的佛教傳播色彩,而牛角虎皮的形象,則來自中國風水上鬼門的概念(北東=丑寅)。因此,鬼可以說是一種「惡」的綜合,有時候甚至是「盜匪」的借代。
.
妖怪(ようかい),則是泛指奇怪的現象或物,像是河童、天狗、傘怪等。原本較無描繪型態,後來,從室町時代開始,像是土佐光信的《百鬼夜行繪卷》,開始以畫卷做出各種妖怪型態的描寫,如枇杷、傘、魚等。土佐光信將原本就存在的妖怪想像,首次進行視覺化,也奠定了日後江戶時期大眾對「百鬼夜行」的娛樂興趣。
.
而幽靈(幽霊)就是台灣文化中的「鬼」,指的是人的魂魄的延伸。幽靈的概念,可以追溯到《古事記》裡黃泉的故事(大家應該知道吧),平安時代也有影響國家政治史的三大怨靈—「菅原道真」、「崇德天皇」、「平將門」。室町時代後開始有許多以「幽靈」為主題的能劇與歌舞伎,後來就出現很多大家孰知的《四谷怪談》、《皿屋敷》、《牡丹燈籠》三大女鬼故事,而幽靈的形象(小雪)也在畫家圓山應舉的水墨畫中奠定(加治屋健司,2011)。
.
江戶時代以降,這些妖魔鬼怪的故事成為日本社會文化中重要的成分,直到今天,我們總也能在大眾文化的許多地方,遇見它們,像是各地的吉祥物不就正是某種地方文化妖怪化(具體化、現象化)的實現。
.
好啦~以上我們是以一個概論的形式來討論「妖怪」,接下來,便以日本學術界對「妖怪」的論述,來做一個系譜性的研究。
.
▓ #虛怪與實怪的妖怪哲學
.
若要說第一位將「妖怪」作為研究對象的學者,就是井上圓了。生於1858年的井上圓了,做為一名哲學家、佛學家,怎麼會去研究妖怪呢?還被號稱為「妖怪博士」。圓了研究妖怪的目的,在於探討「人心的近代化」(人心の近代化),希望透過分析妖怪的存在,來去破除日本傳統中陳舊的迷信。這裡的「妖怪」指涉一種「學術用語」,指稱各種非合理正常的事物與精神(三浦宏文,2017)。
.
1887年井上圓了出版《妖怪玄談》。明治時代初期,有許多強調「不思議」的社會現象,像是「狐狗狸降靈術」(こっくりさん)(類似碟仙的占卜巫術)、「鬼門」等,讓井上認為應該要「除魅」與「近代化」。井上將妖怪當作一種現象,並且區分出「虛怪」、「實怪」,虛怪是人為的妖怪現象,又分成主觀與客觀上看錯的「誤怪」,與意圖製造出來的「偽怪」。(甲田烈,2014)
.
而真正從自然真實派生出來的實怪,則分成對自然現象進行有限解釋的「仮怪」(假怪),像是用鬼的肆虐來解釋瘟疫的傳播,和統攝萬物現象運作的「真怪」,例如「太極」、「真如」等。從井上圓了「妖怪哲學」來看,我們必須要拂除假怪,關照真怪,使事物合理,便是讓市井常民的生活更加明亮。(井上円了,2001)
.
▓ #江馬務的妖怪變化史
.
再過渡到大正時期,歷史學者江馬務則將「妖怪」的主題,聚焦在視覺文化上,這些不可見的妖怪,是如何在歷史的過程中,被化成具體的形象。江馬務的《日本妖怪變化史》(1923),透過風俗畫來解讀妖怪形象的變化,對妖怪、幽靈、鬼做了細緻的分類,例如區分出人、植物、動物、物品、無法解釋的現象等怪異類型。江馬務與井上圓了有所不同,他並不認為妖怪是一種現象,而是將其作為古代社會的真實:既然古代人相信有妖怪,那研究妖怪就等於研究古代風俗民情。也就是從客觀的社會變化,對照人類對妖怪的主觀想像;透過妖怪的形象變化,來理解常民文化的面貌,尤其是造型化、視覺化後的妖怪。
.
▓ #柳田國男的妖怪民俗學
.
1936年,第一位使用田野調查方式對民俗進行考察的學者—柳田國男,出版了專論妖怪的《妖怪談議》。柳田國男基本上是拒絕井上圓了的「除魅」論,並承接江馬務對妖怪民俗的興趣,進行大量的妖怪故事蒐集。《妖怪談議》等著作的重要貢獻就是,採集了全日本的妖怪故事,並分析其種類與分布;區分出妖怪與幽靈的差別(基本上兩者是對立的);最後,柳田國男將妖怪的出現看作是神靈信仰的衰退。雖然將妖怪看作是神靈信仰的衰退被受批評,但這樣的觀點直接影響了後來的當代妖怪學大師小松和彥。(小松和彦,2001)
.
除了《妖怪談議》外,柳田國男還整理與撰寫了《幽靈思想的變遷》、《狸與鬼神學》、《巫女考》、《遠野物語》等。這樣對故事的蒐集,是柳田國男的民俗學基礎,他認為「有形文化」、「語言藝術」、「心意現象」,是了解民俗的三條路徑。其中「心意現象」(或說精神世界),是把握文化架構的終極目標。所以研究妖怪,就是了解日本人恐懼感的原初形式,也是那些沒有被外來文化所影響的深層部分。
.
▓ #當代妖怪學大師小松和彥
.
如果提到妖怪研究,必定無法迴避文化人類學家小松和彥。承接著柳田國男的妖怪民俗學、妖怪口述文學、妖怪宗教學,國際日本文化研究中心的小松和彥,更進一步以結構主義、符號學的社會科學觀點與方法,對所蒐集的故事傳說與繪卷進行分析。小松的結構主義方法強調,「妖怪」現象不僅是物件和事物的總和,這些物件和事物背後都另有涵義,研究妖怪就是研究人心人性、研究社會狀況。小松和彥是一個高產量的研究者,《憑靈信仰論》(1994)、《異人論》(1995)、《惡靈論》(1997)、《神明的精神史》(1997)、《妖怪學新考》(1998)《怪異的民俗學》(共8卷)(2002、2001)、《京都魔界案內》(2002)、《異界與日本人》(1998)等,還有一堆沒寫上。
.
在小松和彥的研究下,所謂的「妖怪學」正式成為一種研究領域,或研究取徑,他的《妖怪學新考》(1998)融合前人之大成(像是柳田國男對文化心靈的追尋,或是谷川健一《魔之譜系》中妖怪(敗者)支配人類(勝者)的政治想像)。他開展了透過妖怪來理解人類社會結構、精神歷史與內心狀態之間關係的方法論。小松和彥主要以「妖怪概念」作為分析社會的架構,其領域有「妖怪現象」、「妖怪存在」、「被造型化的妖怪」。
.
妖怪現象是指某種不可思議現象解釋的超自然假設,這是一種感官上、情感的恐懼現象;妖怪存在則是指未成為祭祀對象的妖怪現象,無法被解釋的現象在江戶時代轉化為存在;造型化的妖怪指涉被形象化的妖怪存在,在室町時代、江戶時代大量被生產與再生產出多元的妖怪視覺化樣貌。而「超自然」的現象解釋,變成為修補日常與超常之間斷裂的論述話語。
.
對我而言,妖怪是一個上層概念,其與神、人形成一個動態的關聯,也解釋世界的圖式。這個圖式明顯地揚棄柳田國男的「神靈衰退說」,將妖怪提升到與神明平等的超自然位置。
.
並且妖怪是出現於非日常的「異界」,而這種地理上的實質異界(邊緣地帶),混合在村落、鄉鎮、都市三類的「社會生活」中,如此一來將異常與日常縫補起來,更加能理解日本人的文化心靈。
.
小松和彥的《京都魔界案內》是我的啟蒙。想到幾年前在日本書店看見小松和彥監修的《京都魔界案內》雜誌版,真的是眼界大開,原來可以用妖怪鬼魅的故事與空間,去詮釋整個京都的歷史、地理、社會、文化、政治、經濟等面向,還可以拿來當作旅遊手冊,增添遊歷的趣味。
.
▓ #諏訪春雄的幽靈論
.
近世文學家、藝能史研究者諏訪春雄,也對這些妖魔鬼怪非常有興趣,著名的研究主題是「蛇」,他詳析了中國、日本的「白蛇」故事。在《日本の幽霊》(1988)一書中,諏訪春雄也區分了妖怪與幽靈,他認為,幽靈是人類的延伸,是祖靈信仰的產物,通常出現在「他界」,相較而言,諏訪春雄認為幽靈形象與故事是較為嶄新,且幽靈通常是純真而容易相信他人的人,即使受到欺負也不知道怎麼反擊,這樣「一心一意」的人,最後就成為幽靈。妖怪則是一種生物,是泛靈論的產物,通常出現在「異界」。他界指的是與人間平行、對稱的「死後的世界」,而異界就是「無序、恐怖、反常的世界」。
.
▓ #河合隼雄的怪奇精神分析詮釋學
.
從河合隼雄的榮格學派精神分析角度來看,「異界」正是無意識的領域,是非日常、例外、內在、感性、混沌的,因此,他非常重視異界中的日本傳說,其詮釋著日本人的文化心靈結構。在讀河合隼雄之後,非常深刻地體悟,所謂的心靈,就是文化,一種不可言喻的內外統合意義世界。像是「浦島太郎」、「鶴妻」等,都反映了日本人精神世界的個體化面貌。(河合隼雄,1982、1994;千野美和子,2009)
.
我們以在疫情中爆紅的妖怪—アマビエ為例,在社群媒體爆紅的這隻妖怪,就反映了大眾社會的不安情感,以及期待療癒與未來(預言)的心靈撫慰。
.
▓ #妖怪研究的當代觀點
.
總結而言,妖怪自古就存在,進入到明治時代之後,學者們將妖怪與人類心靈做了一個整合地理解,更在這樣的基礎上,展開民俗學的研究取徑。我們要說妖怪是什麼呢?綜合來說,它們有著「有形のもの」(the tangible)與「無形のもの」(the intangible)的存在方式,甚至,也可能是一種「有形と無形のあいだ」(between tangible and intangible)的存在方式,而各種妖怪鬼魅存在,正是社會文化的本身具現。(廣田龍平,2014)
.
當代的妖怪研究,在80年代後加速地興起,無疑是一種日本人對日本傳統文化消失的「鄉愁」。1990-2000年的妖怪鬼魅流行文化與文本的興起,無疑的,也是某種對日本文化的自我審視與在生產。不過從狐狸、天狗類型的妖怪逐漸消失在現代都市中,與大量增加的人系幽靈出沒,可以見到人對自然敬畏的遠離,對現代生活人間關係的疑慮,更反映了個人主義化的趨勢,人人以自己的認知結構來劃分「異界」,於是,恐怖的事物更加地個人化,而非顯現為傳統集體性的鄉野傳說。不過別擔心,妖怪的活力還是充裕滿載,小松和彥說:「只要人類存在,妖怪就不會消失」,「研究妖怪,就是研究人」。
.
▓ #台灣的妖怪再生產與消費
.
近年來,日本的妖怪不斷在大眾/次文化場域推陳出新,從充滿萌元素的動漫至詭譎的推理小說,再到妖怪的周邊商品,這股妖怪旋風也吹至台灣,掀起一陣「模仿」熱潮,從溪頭妖怪村、臺中經貿夜市以妖怪作為經營特色方針,都可以看出妖怪符碼的挪用。
.
然而,台灣妖怪的出現不僅僅可以視作商業流行符碼操作,更應該深思臺灣文化中對妖怪的刪除與找回,探索背後的文化脈絡與焦慮。妖怪是一個地方的人們,利用他們有限的知識與想像力,去理解生活周遭的環境之後所產生的心理投射與文化創作(廖翊如,2018)。無論是系譜性、系統性地去回顧、整理台灣的妖怪田野,引出資料中妖怪的形象,或是更進一步去創作出新的鬼魅妖怪,像是《還願》這樣的遊戲作品,或近期興起的妖怪文藝。都是對人們日常生活的重新賦給意義,增加大眾文化的趣味與厚度,更可成為對社會的描述、紀錄、探索與批判。
|
📒#參考文獻
.
1. 井上円了. (2001). 妖怪学. 井上円了選集, 21, 13-94.
2. 高橋直美. (2001). 井上圓了と妖怪学の現在. 井上円了センター年報, (10), 97-118.
3. 甲田烈. (2014). 円了妖怪学における 「真怪」 の構造. 国際井上円了研究, (2), 250-271.
4. 三浦節夫. (2014). 井上円了の妖怪学. 国際井上円了研究, (2), 285-311.
5. 井関大介. (2017). 井上円了の妖怪学と心理学. 井上円了センター年報= Annual report of the Inoue Enryo Center, (26), 95-116.
6. 三浦節夫. (2001). 井上円了と妖怪学の誕生. 井上円了選集, 21, 464-493.
7. 小松和彦. (2001). 井上円了の妖怪学とそれ以後. 井上円了選集, 21, 449-463.
8. 三浦宏文(2017). 井上円了の哲学と妖怪学の目的.
9. 馬場真理子. (2014). 妖怪. 東京大学宗教学年報, 32, 237-239.
10. 川野明正. (2020). 漢語における 「妖怪」 概念-日・中・台の概念比較.
11. 江馬務. (1923). 日本妖怪変化史. 中央公論新社.
12. 廖翊如. (2018). 臺灣大眾文化中的妖怪再現與生產. 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 1-87.
13. 加治屋健司, & カジヤケンジ. (2011). 日本の中世及び近世における夢と幽霊の視覚表象. 広島市立大学芸術学部芸術学研究科紀要, (16), 37-44.
14. 諏訪春雄. (2010). 霊魂の文化誌: 神・妖怪・幽霊・鬼の日中比較研究. 勉誠出版.
15. 冨安由真. 心霊表象論: 心霊イメージの変遷から読み解く 「不気味な」 表現の可能性.
16. 小松和彥(1998)。妖怪學新考。講談社。
17. 千野美和子. (2009). 日本昔話 [鬼が笑う] にみる母性. 京都光華女子大学研究紀要= Research bulletin of Kyoto Koka Women's University, 47, 105-120.
18. 河合隼雄. (1994). ユング心理学入門 (Vol. 1). 岩波書店.
19. 廣田龍平. (2014). 妖怪の, 一つではない複数の存在論―妖怪研究における存在論的前提についての批判的検討―. Journal of Living Folklore.
20. 河合隼雄. (1982). 昔話と日本人の心. 岩波書店.
|
#也太長
#謝謝大家聽我囉唆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50的網紅偽學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聖地之夏] #高雄栂尾山的高山寺:夢的頓悟 / 李長潔 . 「媽,我們今天要去高雄」。「高雄?」,媽媽頓時黑人加問號。沒錯,在京都的西北方向,嵐山在上去一點,有一處靜幽之地,就叫做高雄,台灣南部的高雄本來就是日治時代(1920)所取的地名,我們知道的「打狗」(閩南語),即是「高雄」(takau)的...
「風之谷漫畫解析」的推薦目錄:
- 關於風之谷漫畫解析 在 偽學術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風之谷漫畫解析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風之谷漫畫解析 在 李昆霖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風之谷漫畫解析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風之谷漫畫解析 在 ERNEST案內所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風之谷漫畫解析 在 ERNEST案內所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風之谷漫畫解析 在 風之谷🌬️宮崎駿導演版!漫畫居然讓我跪了 兩者 ...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風之谷漫畫解析 在 【宮崎駿作品】《風之谷》漫畫高度推介!故事設定 ...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風之谷漫畫解析 在 宮崎駿《風之谷》竟是黑暗童話?萬字解析主角娜烏西卡與《風 ... 的評價
- 關於風之谷漫畫解析 在 風之谷多年後的小分享- 動漫板 的評價
- 關於風之谷漫畫解析 在 風之谷漫畫結局的原因和症狀,DCARD、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風之谷漫畫解析 在 風之谷漫畫結局的原因和症狀,DCARD、YOUTUBE 的評價
風之谷漫畫解析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是時候進行每月一度(盡量)的書單分享,二月底三月初有很多精彩的書,類型多樣且內容豐富,排開後覺得各出版社又展現了難得的默契,紛紛在這陣子選擇以白、灰為書封或書脊底色,給人清新、淡雅、明亮之感,賞心悅目,果然是屬於春天的氣息。其中還有好幾本是自然書寫,於無法出國的非常時期來一場躍動於筆尖和想像的紙上之旅確實再合適不過,一起來看看這批可遇而不可求的春季書單:)
⠀⠀⠀⠀⠀
照例以本月選書為起點,這兩年獲獎無數、史上最年輕艾略特獎得獎詩人 Ocean Vuong 首部小說《#此生你我皆短暫燦爛》。承繼同為越南移民、經歷過越戰的作家阮越清,《同情者》思考雙面文化下戰爭所撕裂越南深處的衝突、困境與身分認同,年僅 32 歲的王鷗行,則從受害者心態昇華成倖存者的思維,卸下了憤怒與控訴,愛與慈悲緩緩浮現,藉由一封寫給不識字母親的信,一朵藍色超音波下的盛開玫瑰,極其詩意地將回憶錄式文體內化成傷口與生命。「小狗」年幼隨家人從越南移居美國,面對陌生的土地和陌生的語言,母親教導他維持低調隱形,以保安全。十多年過去,已成為作家的他某天被母親問到:「作家是幹什麼的?」於是他決定為不識字的母親寫一封信,信中款款回溯他與母親以及外婆三人相依為命的童年往事,他出生前的家族史,以及,他個人祕密的情感。
⠀⠀⠀⠀⠀
以及,掛名推薦了符合新世代都會年輕人理想生活方式的一本書《#兩個女人住一起:非關愛情的同居時代》,這也是我未來期許自己的生活藍圖。獨居資歷超過 20 年的好友漸漸厭倦一個人住的孤單與不安全感,偶然看上一間房子,便決定一起買下,展開同居生活。而後,兩個好友才真正看見彼此的巨大差異,她們在爭吵磨合與長短互補間,藉由與對方的差異,漸漸更懂得自己。一起吃飯、運動、喝酒、當貓奴,不用奉養對方父母,不用成為誰家的媳婦,生病互相照顧、困難互相幫助。兩個女人住一起,找到了單身的輕盈感與有人相伴的溫暖,能夠同時並存的美妙。傳統婚姻制度和家庭觀念早已跟不上生活樣貌變化之快速,「多元成家」代表的不只是性別平權,更包括了突破以婚姻或血緣結合的傳統家庭形式。金荷娜、黃善宇正是掙脫了傳統價值束縛,讓我們看見「家庭組成不只有一種方式」,隨著她們的同居生活,重新找出各自獨立、又能平等付出的幸福生活新藍圖。
⠀⠀⠀⠀⠀
日前分享過台美幾乎同步上市的石黑一雄新書《#克拉拉與太陽》,被盛讚是探索愛、孤寂、生死與人性的偉大著作。過去同樣有著科幻色彩的《別讓我走》,是其小說中個人數一數二喜歡的,據說這次在探索人類與科技的關係中深度延續了故事的獨特性與開創性,不但發人深省,也被許多外媒評為至今最喜歡的石黑一雄作品。克拉拉是最尖端的人工智慧,具敏銳知覺與情感,她的任務是作為孩子的良師益友,存在的理由是盡心盡命地陪伴與愛人。克拉拉對萬千世界充滿好奇,不論是前一刻嘻笑走向櫥窗、下一刻卻臉露哀傷的孩子,還是街角向人乞討的遊民,甚至是奔跑過街急著擁抱彼此的戀人們,她亟欲理解人的喜怒哀樂和離合悲歡。人心的種種執念與反覆無常,生命的轉瞬榮枯,是一條暗潮洶湧、在繼續與放手之間拉扯的旅程。當陪伴是一場精心安排的魔鬼交易,當智能進展引來無情的反挫,克拉拉被賦予如太陽般恆久的希望與愛,是否恰恰凸顯人的冷酷善變?
⠀⠀⠀⠀⠀
接著,這兩本書要一起介紹,已經讀完的 Erin Morgenstern《無星之海》與目前讀到欲罷不能的森見登美彥《熱帶》,兩部小說都以書中書的概念開啟難以置信的一趟奇幻旅程。《#無星之海》是《夜行馬戲團》作者睽違八年的魔幻小說,薩克里在圖書館發現一本無名之書,沒有作者、出版資訊,甚至連建檔紀錄也不存在,開頭只有一個美麗的標題,但更多是空白頁以及被撕毀的痕跡。這本書雖然詭異,卻讓薩克里情不自禁地一頁頁翻讀下去。一段海盜與少女的浪漫故事,一座失落的城市與地下圖書館,一場華麗繁複的考驗與驚心動魄的冒險等,這些片段零星破碎,卻讓人深深著迷,但隨後薩克里竟讀到「自己」的故事 —— 他的童年,歷歷如繪出現在書裡。一段幾乎遺忘的久遠記憶瞬間湧現,年幼的薩克里當初沒有勇氣將「門」打開,如今再度現身,他不知道「門」一直都在等待,等著指引他前往神秘浩瀚的「無星之海」。《#熱帶》同樣耗時八年,講述一本讀到一半便會自動消失的小說。在神祕的「沉默讀書會」上,出現有著謎般警語的奇書《熱帶》,但能將這本書從頭讀完的人並不存在,而這群曾經有幸捧起卻從未完食的讀者為了解開謎團而行動,從東京一隅開展的冒險,急速轉向京都馳去,再潛入滿州的深夜。京都才子小說家森見登美彥構思多年的新作,讓人從頭開始就被故事強力拉走,將敘事與追尋謎團結合,親手打造連作者自己都逃脫不出的故事真相。
⠀⠀⠀⠀⠀
再者,還有以下三部作品,先是上周冒著驟雨參加的發表會新書《#神在的地方:一個與雪同行的夏天》,長年在音樂裡馳騁的陳德政轉向眺望山脈,「K2 Project」是文化評論家詹偉雄為應援台灣登山家呂忠翰、張元植攀登世界第二高峰 K2,在 2019 年春天發起的募資與認識高山計畫,獲得熱烈的迴響。同年夏天,陳德政成為隨行報導者,跟著兩人飛到巴基斯坦,歷經顛簸,在氧氣濃度只剩海平面一半、日夜溫差五十度的基地營生活了一個月,目睹朝八千公尺「死亡地帶」奮進的身影,親見那些被刻在冰河裡的名字,體會到疑惑與勇氣如何共存,感受攀登者間命繫一繩的人情。而後,將這趟跨越自身極限的經歷、對國際登山家與雪巴民族的近距離觀察、人類從探索荒野到征服高峰的過程,以及自己如何從一個城市青年蛻變為被自然淬鍊過的大人,在浩瀚的山谷中醒悟到神的力量,精采揉合,寫成這本動人的書。其次為林奇伯的《#極地紀:穿越象徵的森林》,藉由他在芬蘭駐村時的所思所感,開發出嶄新的文學象限。描述旅人愛瑞克在芬蘭原野的一段奇遇,書名典出《浮生六記》的當代作品,與其說是異國題材的書寫,更像是文學、視覺藝術、行為藝術三種手段交互介入下的堆疊與辯證。《極地紀》在形式上採用紀實散文遊記文體,由客觀外在與意識內在同時前行;結構上,則借遊記之形,建構「傳奇」式文本,遊走散文、小說與現代詩的邊界,實踐「生活即創作、藝術即日常」的哲學方法論,發展出全新風格。
⠀⠀⠀⠀⠀
第三本則為《貝加爾湖隱居札記》作者 Sylvain Tesson 新作《#在雪豹峽谷中等待:這世界需要蹲點靜候,我去青藏高原拍雪豹》,為了追尋最後的雪豹,作者和一對野生動物攝影師及野生動物紀錄片導演情侶,以及一名哲學家兼攝影助理,在攝氏零下三十度、海拔五千公尺高的青藏荒原上,展開一段拍攝雪豹 —— 這位世界古老住客的奇異之旅。徒步行進在古老、卻已遭人類拓墾得皮開肉綻的圖博中,一行人在群山中野獸的注視下前進。他們走入犛牛谷、狼之谷,身上沾染羚羊捲起的煙雲,聽見圖博屠殺的倖存者西藏野驢狂奔的嘶吼。待在零下三十度的帳篷,縮在只露出頭的睡袋裡聽狼在唱歌;凝視被人為掏空、毫無生物蹤跡的峰頂;也在輾踏冰川的吉普車上呼吸著火山渣。在山間,獸的聲音如琴瑟和鳴,這群浪遊的孤獨者的心靈也彷彿更加清明起來。終於,他們來到湄公河畔 —— 雪豹的王國一行人埋伏等待在每一座小山谷前,等待雪豹現身,並透過野生動物攝影家之眼,積累了數百幀如夢似幻,由自然賜與的美好禮物。牠是一個轉瞬卻永恆的夢想,讓人們在虛耗多年歲月之後,回想起那些曾經深愛卻終將失去的事物。
⠀⠀⠀⠀⠀
重量級文學翻譯小說《#消失的字母J》也於近期上市,布克獎小說家 Howard Jacobson 繼《芬克勒問題》後再度省思猶太屠殺議題。那是一個人們不再談論過去,也不再談論仇恨的世界。歷史被刪去、姓氏被改寫,藝術只剩追求和諧一途,「現下」公司控管著公眾情緒,人們互相監視,卻不知為何而監視,法律沒有明確規定,但「不建議」持有物品卻不少,包括爵士樂、華格納的音樂、現代主義藝術、大部分書籍、歷史文物、家族照片或信件,每戶人家只能擁有一件超過百年的物品。此外,若要前往首都,禁止穿宛如喪服的黑色衣服。孤身一人的凱文出生於位處偏僻的魯本港,對家族過往一無所知,不同於周遭人們的暴躁,怯懦又容易焦慮的他總是與旁人格格不入。在壓抑氛圍中,暴力事件日益頻繁,逼得當局不得不嚴加審視國家內部一觸即發的緊張狀態。就在此時,凱文遇見了從北方來的艾琳,很快地相戀,但不知為何,艾琳的室友伊茲似乎非常關切這段感情的走向,艾琳說:「這裡好像到處都有眼睛,像在等你犯錯。」作者以令人膽戰心驚的筆法,描述一個大屠殺後的末世,人們高唱和平、有口無心地道歉,卻醞釀出一股沉默而強烈的反動情緒。隨著只在私下提起的「那件事」慢慢浮出水面,故事的不安感升到最高點。本書直面歷史與人性,展開了族群認同、差異與仇恨的複雜辯證,是小說家致當代的一部警告之書。
⠀⠀⠀⠀⠀
普立茲文學獎得主 Anne Tyler 去年的小說《#麥卡的難題》終於推出繁體中文版本。故事敘述近似繭居者的麥卡,總把生活畫在一個框框裡,雖有女友,但鮮少與人來往,每天作息固定,深夜開車也恪守規則。他期待生活沒有差錯,沒有失誤,不用修正,腦中永遠有個「你做得好!」的聲音,他的人生完美。直到有天,陌生大男孩出現在家門口,自稱是他兒子,像是麥卡原本密不透風的安全堡壘,裂開一個細縫。當代最能溫柔洞悉世情的小說家安泰勒,以哀情以同理,織就了一個漣漪般,在讀者心上踱步的故事,精準調度看似不起眼、極為平凡的日常,又能節制地不涉入煽情的震央;細膩以緩筆滴釀出一幅貼近我們每個人的人間群像:有種種難以對他人訴說的心事大海,生命歷程切片層疊著暗影與傷疤,渴求愛但阻絕愛,付出愛但常荒腔走板,希冀被愛但拙於接收。愛,簡單的一字,卻是艱難的一事。
⠀⠀⠀⠀⠀
右邊數來第四本沒有印上名稱的,是第 162 屆直木賞得主《#熱源》,出生於樺太島(薩哈林島)的阿伊努人亞尤馬涅克夫被開拓使奪走故鄉,被迫集體遷移,之後又因天花和霍亂而失去了妻子和眾多朋友,最後他改名為山邊安之助,立志再次回到樺太島。布羅尼斯瓦夫.畢蘇斯基出生於立陶宛,他因俄羅斯徹底的同化政策而被禁止使用母語波蘭語,後來還被牽扯上暗殺沙皇之事,被流放到樺太島做苦役。被迫當日本人的阿伊努人,以及被迫當俄羅斯人的波蘭人,遭受其他文明的壓迫、對自己的身分認同感到動搖的兩人在樺太島遇見了彼此,也找到了自己真正想要保護和繼承的東西。此書鮮明地描寫出樺太島嚴苛的環境和阿伊努族的風俗,超越國家、民族、思想,展現出人與人共同生活的模樣。另外,也相當想讀讀這本被宮部美幸盛讚的小說,黑澤泉水《#我適合當人嗎?》,一個平凡的早晨,美晴打開房門,心愛的兒子變成一條蟲,她無法形容那是什麼生物,也辨識不出兒子的特徵。原來,全日本正流行「異形性突變症候群」,有的孩子變成植物,有的變成魚,有的變成狗,一旦得了這種病,在法律上只能認定「死亡」,所有家人都勸美晴將這隻怪物丟到垃圾場,只有她堅信那雙眼睛。有一天,她發現自己不是唯一一個不願放棄的母親,還有一群人躲避世俗眼光,獨力扶養仍視為親愛兒女的「怪物」,他們組成社團,共同期盼著心愛的孩子能有一天變回人形,而這些飽受社會責難「不適合當人」的孩子,該如何在「人的世界」繼續活下去?
⠀⠀⠀⠀⠀
《#貓小說集:日本文豪筆下的浮世貓態》同為一眼便吸引我目光的作品,橫跨日本明治、大正、昭和年代,收錄夏目漱石、宮澤賢治、小泉八雲、梶井基次郎、太宰治、谷崎潤一郎、芥川龍之介等十五位日本名家生動描寫浮世貓態的短篇小說及散文傑作。從描寫對日漸衰弱的家貓的愛情、駭人的怪談與將貓咪擬人化的童話詩作,也有改編自心理學真實案例的殺人妄想,還有與野貓共度的窮困生活,以及把貓作為媒介的男女微妙情愫。各篇貓小說中有笑有淚、或新奇或毛骨悚然,文豪之筆情感豐沛、栩栩如生,愈讀愈令人沉浸在貓那令人眼冒愛心、既可愛又傲嬌的形象,同時能深刻感受到這群貓派文豪百般真情的貓奴經。此次書單,更包括每年必收藏的《#九歌109年小說選》與《#九歌109年散文選》,由知名作家張亦絢與黃麗群擔任主編,編選本年度文壇值得一讀再讀的多篇代表性作品。
⠀⠀⠀⠀⠀
唯一購入的報導文學為《#性謊言吹哨者:紐約時報記者揭發好萊塢史上最大規模性騷擾案,引爆 # MeToo 運動的新聞內幕直擊》,歷時三年的追蹤調查全紀錄,紐約時報記者揭露對川普、美國著名製片人溫斯坦、美國大法官卡瓦諾,以及隱瞞在各行各業許多角落中的性騷擾與指控。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系教授陳昭如表示,藉由兩位關鍵記者在本書的敘事,我們得以窺見女人建立可信度的艱難,深度調查報導又如何幫助建立女人的可信度。本書也呈現#MeToo運動扳倒有權男人的成功與挫敗:好萊塢製片巨人倒下,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被提名人在爭議中上任,已婚白人女教授Christine Blasey Ford挺身作證仍未能阻止保守派呵護養成的白人男性菁英就位掌握司法大權。這說明了法律的雙面性:既是受害者的武器,也是有權者的保護傘。請閱讀此書,讓我們一起思考媒體、法律與社會運動共行創造改變的可能。
⠀⠀⠀⠀⠀
最後兩本是《#天橋上的魔術師影集創作全記錄》,透過多篇訪談、美術設計、特效解說,以及原作者作者吳明益最新專文〈一把不明的鑰匙〉,為公視耗時五年、斥資二億的旗艦級影集《天橋上的魔術師》深度解析,帶領觀眾走入幕後,進一步領略影像中「八零年代台灣眾生相」的魅力從何而來,並對台灣影視人才豐沛的創作動能有更深的感動與共鳴。世界級好評克蘇魯神話改編漫畫神作《#洛夫克拉夫特傑作集瘋狂山脈》亦值得收藏,20 世紀最具影響力的古典恐怖小說體系,眾多恐怖電影、遊戲、文學作品永不枯竭的靈感根源 —— 克蘇魯神話創始者、恐怖小說之王 H.P. 洛夫克拉夫特集「宇宙恐怖」創作觀之大成,創作生涯代表作《瘋狂山脈》,並由日本當代洛夫克拉夫特作品改編漫畫第一人田邊剛,以電影語言精彩轉譯洛夫克拉夫特筆下「無以名狀的恐怖」,完成奧斯卡金獎導演吉勒摩戴托羅的終生想望,也帶領我們從前所未有的角度進入克蘇魯神話的世界。
⠀⠀⠀⠀⠀
⠀⠀⠀⠀⠀
⠀⠀⠀⠀⠀
(以上文字節錄自各出版社書介。)
風之谷漫畫解析 在 李昆霖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我曾經在一日內失去了一切,但我也在三年內又回歸到當年的巔峰,甚至接下來只會更好。
所以我一直不覺得自己需要上逆境領導的課程。因為我自己就是活生生的成功案例。
但我很好奇自己是怎麼辦到的,我到底是有哪些好的習慣讓我的心智變堅強,認為自己永遠可以克服困難?
而我在商周學院找到了答案,解析了我自己。
===========
我們學員上商周的CEO學院其實是需要每天晚上都要交功課的,第一天晚上的功課是寫下自己的英雄旅程,因為每個成功人士的人生背後都有令人動容的故事。於是我回到飯店時,仔細回想我人生的每一個階段。想像如果有導演要拍我的自傳的話,會有哪些是值得停留的逆境片段。
於是我寫下了第一階段的主題是:啟蒙(22歲),原本機械系博士班的我隨著教授去美國轉系,於是我必需在一年內考上化工系博士班(要把大學四年加碩士班二年的課在一年內搞懂),否則就是回澳洲。 所以那一年每天苦讀十幾個小時的我還真的通過博士班考試並且在三年後再拿到博士學位。 這算是我人生的第一個逆境,而這個經歷也是我之後人生的重要養份。
人生段落二:嘗試(27歲),我嘗試著做台灣加油隊,擁有滿滿的熱情,做了一萬件台灣加油隊服免費送團員到世界各地為台灣運動選手加油,做了不滿二年就因無法找到商業模式而結束
人生段落3:天真圓夢(29歲),蓋了Booking漫畫店,虧損了連續七年。
人生段落4:臨危受命(30歲),接下小啦家族那負債累累的爛攤子
人生段落5:深蹲(31歲),想要上架歐洲通路卻發現門檻超高,於是激發自己的好勝心,想說連化工博士都可以拿到了,怎麼可能搞不定PIF
人生段落6:跨越門檻(33歲),只靠著自己跟業務和研發三人深蹲研究三年,終於把PIF搞定,成為台灣第一個上架歐洲通路的保養品牌。
人生段落7:探索電商模式,當時還不知道怎麼使用fb粉專,公司也還沒有官網
人生段落8:搞懂電商模式,原來只要腦闆敷面膜跳傘就能引進大量流量進官網,接管公司第五年後才終於讓公司獲利並且把之前的負債還清。
人生段落9:平穩(36歲),當年只要google search 面膜這個關鍵字,我們的品牌是世界排名第一, Booking書店也可以只靠著賣面膜就轉虧為盈。
人生段落10:試煉(38歲),到底是要做細水長流的良心生意還是賺快錢的低成本商業風格,我們面臨了決擇。
人生段落11:進逼虎穴(39歲),理念不合,分家失去工廠,失去了花了十年建立優化的上千坪工廠。
人生段落12:谷底苦難折磿(40歲),決心重新創品牌名,但為了讓新品牌更清晰,先自砍低成本的產品(80%的sku),故意讓業績下滑只剩二成,並且在財務最慘的時刻,同時投資品牌廣告跟投資新工廠二頭燒。 蓋了一個比資本額高二倍多的新工廠,新研發中心跟新物流中心,負債金額來到了人生最巔峰。
人生段落13:回歸之路(42歲),提提研網路聲量重回台灣第一(實體通路銷售量第三),新基地取得使用執照。
我寫完自己的人生段落後,其實淚就流了下來,原來我的頭髮是這樣變白的。
原來我遇到的逆境不只一次,原來我讀博士班的逆境是我日後上架歐洲貴婦百貨的養份。原來我們在歐洲被藥妝通路跟百貨公司刁難的逆境讓我們的團隊學會如何扎扎實實的做好一個真正有效又安全的保養品。
原來是我們從法國人身上學到了做保養品的嚴謹跟專業,讓我們找到了自我認同,在面臨選擇時,我們選擇了比較艱難的路線。 因為我內心的信念是:「選擇決定了命運。而存在的意義,在於創造歷史。」
原來我在三年前分家並沒有失去一切,我失去了工廠跟品牌,但我的精英團隊卻選擇跟著我一起去創造歷史。
原來是因為我擁有了他們,我才會這麼的有信心,敢把自己的全部身家都投進去,因為我知道,擁有了這麼棒的團隊,要東山再起並不難。
這是一門很療癒的課程,我不只得到了療癒,心中的很多結也因此而解開。
而我的人生故事也讓我得到了班上的「逆境王」頭銜
風之谷漫畫解析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聖地之夏] #高雄栂尾山的高山寺:夢的頓悟 / 李長潔
.
「媽,我們今天要去高雄」。「高雄?」,媽媽頓時黑人加問號。沒錯,在京都的西北方向,嵐山在上去一點,有一處靜幽之地,就叫做高雄,台灣南部的高雄本來就是日治時代(1920)所取的地名,我們知道的「打狗」(閩南語),即是「高雄」(takau)的諧音。
.
■ #京都超高能量景點
.
高雄由三個地方組成,包含 #高雄、#槇ノ尾、#栂ノ尾,就在嵐山清滝東北方的深山裡。你可以從京都車站前的巴士站搭乘「#JR巴士」的「高雄.京北線」,大約40分鐘就可以讓你被充滿靈能量的自然山水緊緊環抱。也就是因為此片山林能量充沛,才能讓空海大師在此開創 #神護寺,智泉上人建立 #西明寺,以及,明惠上人安居於 #高山寺。
.
高雄三尾,我最喜愛高山寺,除了幽靜深暗的寺院山區外,高山寺在宗教、藝術與人類知識上,都有著十分獨特的地位。寺院山內石階密布,潮濕的水氣讓眼見事物表面都生長著濃綠青苔,#富岡鐵齋 寫著大大的「栂尾山 高山寺」,是書法的逸品。平坦的石道旁藏著柔軟的蕨類與清澈流水,兩旁樹木高大,春夏綠意滿溢,秋天則紅葉似錦,冬季的寂寥又有另一種蕭瑟美感。
.
■ #兩樣舉世無雙的寶物
.
高山寺有兩項舉世無雙的文物(或思想),讓我將其列入「聖地之下」的範疇,其一,是傳說為 #鳥羽僧正 繪製的《鳥獸人物戲圖》,另一個則是開山祖師 #明惠上人 的《夢記》。
.
■ #可愛漫畫的始祖
.
《#鳥獸人物戲圖》共有甲、乙、丙、丁四卷,甲卷以擬人化的方式描繪動物西嬉戲,乙卷則畫上實在空想的獸物,丙卷則是人間風俗,丁卷畫有特殊的人物。尤其是甲卷在動物擬人畫的構想上,甚至可以說是日本最早的動漫形象。畫中動物的滑稽互動,有諷刺人類生活行為的意涵。不過,今日我們看到放置在高山寺石水院的畫本,乃是複本,正本分別收藏於國立東京美術館和國立京都美術館。
.
■ #夢的紀錄與悟道
.
而《#夢記》則來自於明惠上人之手,惠明生於1173年,死於1232年,是鎌倉時代初期的高僧。鎌倉時代是日本佛教世俗化的重要時期,先後出現法然、親鸞、道元、日蓮等多位高僧,那是一個日本人的靈性極度活耀的時代。我研究了一下日本佛教史,明惠上人並不常被列在其中,或總是被快速帶過。但是,重要的是,惠明為人類留下珍貴的知識遺產,在精神分析領域中的重要貢獻,就是貫穿一生、為數龐大的 #夢的紀錄。
.
我們都知道,心理學家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是對夢境做出記錄與解析的重要心理學家,不過,早在1192年開始,惠明上人便著手記錄夢境,並且將夢與他的個人生活、修行生活緊密地結合,成為對佛的頓悟,也是在自我主體上追求完整性的奧秘歷程。而高山寺石水院,就是明惠上人記錄夢境、探索悟性的重要場所。
.
■ #石水院的靈性風景
.
先不管《鳥獸人物戲圖》與《夢記》,我們之後再來好好的談論。當我進入到石水院中,一切都安靜了下來,當然原本就很安靜,但當下感受到的那種靜,是心靈的靜。走過啟悟明惠上人的「#善財童子」像,漆黑的影子在穿堂上像是心理的一幢陰影。黑暗後則是一片綠色的光影輕浮,我靜靜地坐在石水院的房間中,周遭的迴廊敞開成一幅夏日的景觀,風吹拂著樹梢,那片綠色看似靜止卻有如複雜理論般有規律地、細微地流動著,蟬鳴似遠似近地環繞。一滴汗從眉心泌出,啊,這就是夏天啊。
.
#參考文獻
Kawai, H. (1979). 明惠上人の夢について [myoeshonin no yume nitsuite]. 大谷学報, 59, 63-65.
.
#帶著媽媽去旅行 #夏天的風景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63KBpmvdZmU/hqdefault.jpg)
風之谷漫畫解析 在 ERNEST案內所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X-MEN/X戰警:天啟 1分鐘就知道X教授為何死了又復活
我的Youtube賺錢方法:http://goo.gl/zNT6Ck
在X-MEN/X戰警:The Last Stand片尾隱藏片段中,病床上的人叫 P Xavier,是X教授的孿生兄弟,一個沒有思想的肉身,因為他們出生時X教授的異能太強,破壞了他兄弟的思想。
究竟X教授是如何復活呢?
之前的電影是有線索的,X教授在舊系列的電影裡解釋過「思想轉移」這個能力。他就是將自己的思想轉移到孿生兄弟身上,然後「復活」過來。所以在The Wolverine的隱藏片段裡,狼人好驚訝為何X教授還在生。因為The Wolverine是發生在X:Men The Last Stand 之後。
X-MEN/X戰警:天啟講緊咩?X-MEN/X戰警新系列至 天啟 好像很亂?
天啟 跟之前舊的三套有沒關係?X-MEN/X戰警有沒影評與彩蛋?
天啟 新系列為什麼會這樣拍?X-MEN/X戰警很多角色及主角在2006年 The Last Stand 已經死了很多,新系列叫 X-MEN/X戰警 系列最紅的狼人回到過去,改寫未來。
原本時間線為:
1. X-Men:First Class
-X教授意外導致半身癱瘓
-變種人點樣開始起衝突
2. 2000年Xmen三部曲
-重要角色在最後一集 The Last Stand 已經死得七七八八
-包括靈鳥同X教授
3. The Wolverine
-The Last Stand之後狼人的外傳
-Hidden scene X教授再度出場 (彩蛋)
4. X-Men:Days of Future Past
-變種人比哨兵趕盡殺絕
-狼人回到過去阻止哨兵計畫,成功改寫被哨兵滅絕嘅結局。
X-MEN/X戰警:天啟滅世戰 是新時間線的故事,發生係狼人改變過去之後,大家入場可以忘記原本嘅設定,唔洗問暴風女點解過檔,唔洗問妖后點解轉咗幫X教授,你係咁易溫返上集講到邊,入場睇就明架喇。利申:未睇套戲
【預告解析】X戰警:天啟 影評與彩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pFiXSb61HY
【X戰警:天啟】影評與彩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lFMHD8nVl8
超粒方來點評:《X戰警:天啟》影評與彩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bVtwLaL2hA
想留意更多我的動態,記得緊貼Ernest DoCRAZY
Ernest DoCRAZY社交平台:
Ernest DoCRAZY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ErnestDoCRAZYTV
Ernest DoCRAZY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ErnestDoCRAZY/
Ernest DoCRAZY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ernest_pch/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2NVGg4kMRCg/hqdefault.jpg)
風之谷漫畫解析 在 ERNEST案內所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X-MEN/X戰警:天啟 超粒方都沒說的時間線解析|DoCRAZY
我的Youtube賺錢方法:http://goo.gl/zNT6Ck
Xmen/X戰警:天啟講緊咩?X-Men/X戰警新系列至 天啟 好像很亂?
天啟 跟之前舊的三套有沒關係?X-Men有沒影評與彩蛋?超粒方有沒說過?
天啟 新系列為什麼會這樣拍?X-Men/X戰警很多角色及主角在2006年 The Last Stand 已經死了很多,新系列叫 X-Men/X戰警 系列最紅的狼人回到過去,改寫未來。
原本時間線為:
1. X-Men:First Class
-X教授意外導致半身癱瘓
-變種人點樣開始起衝突
2. 2000年Xmen三部曲
-重要角色在最後一集 The Last Stand 已經死得七七八八
-包括靈鳥同X教授
3. The Wolverine
-The Last Stand之後狼人的外傳
-Hidden scene X教授再度出場 (彩蛋)
4. X-Men:Days of Future Past
-變種人比哨兵趕盡殺絕
-狼人回到過去阻止哨兵計畫,成功改寫被哨兵滅絕嘅結局。
X-MEN/X戰警:天啟滅世戰 是新時間線的故事,發生係狼人改變過去之後,大家入場可以忘記原本嘅設定,唔洗問暴風女點解過檔,唔洗問妖后點解轉咗幫X教授,你係咁易溫返上集講到邊,入場睇就明架喇。利申:未睇套戲,希望超粒方快出影評。
鳴謝 靚女主持 張嘉殷 配音|YouTube頻道: Kayan Cheung
下回預告:(影評? 彩蛋? 解析?)
X教授比靈鳥殺咗之後係點復活架呢?
【預告解析】X戰警:天啟 影評與彩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pFiXSb61HY
【X戰警:天啟】影評與彩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lFMHD8nVl8
超粒方點評還是他好?《X戰警:天啟》影評與彩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pu5Dr2mn6U
想留意更多我的動態,記得緊貼Ernest DoCRAZY
Ernest DoCRAZY社交平台:
Ernest DoCRAZY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ErnestDoCRAZYTV
Ernest DoCRAZY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ErnestDoCRAZY/
Ernest DoCRAZY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ernest_pch/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h620dmcjwI/hqdefault.jpg)
風之谷漫畫解析 在 【宮崎駿作品】《風之谷》漫畫高度推介!故事設定 ...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風之谷 自1982年第一本 漫畫 發行至今已經差不多40年,耗盡了宮崎駿先生約13年時間而製作而成的一部史詩級 漫畫 。雖然作品涉獵了不同範疇的課題, ... ... <看更多>
風之谷漫畫解析 在 宮崎駿《風之谷》竟是黑暗童話?萬字解析主角娜烏西卡與《風 ...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 漫畫 解說,如果你喜歡我的視頻歡迎訂閱,點贊,評論, ... 萬字 解析 主角娜烏西卡與《 風之谷 》的深刻內涵. 155K views · 2 years ago #宮崎駿 #幽靈 ... ... <看更多>
風之谷漫畫解析 在 風之谷🌬️宮崎駿導演版!漫畫居然讓我跪了 兩者 ...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 風之谷 🌬️宮崎駿導演版! 漫畫 居然讓我跪了 兩者之間有什麼差異呢?|Nausicaä of the Valley of the Wind|#部補吉卜力 · Comments498.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