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病灶處「換皮」的胃腸道醫美手術*
#巴瑞特食道 #內視鏡射頻消融術 #RFA
🥸Dr.J 巴瑞特食道演講
https://youtu.be/a-o9Sb8ZwKk
有位年約六十多歲的男性病患,身體相當硬朗,但年輕時的飲食習慣讓他長期有 #胃食道逆流,等到想要開始重視健康時,卻被診斷出「巴瑞特食道」。此後,不僅要長期服用藥物控制逆流、避免食道發炎,每半年還要做一次 #胃鏡 追蹤。最近一次的胃鏡追蹤,在靠近食道賁門口的地方長出了像小山丘的黏膜病變,一切片下去,發現竟是 #食道腺癌。…
還好還算發現的早,屬於局限於黏膜層的早期癌,接受內視鏡切除手術後就痊癒了,但考慮到其他地方的巴瑞特食道病變區仍存在發生食道癌的風險,於是他接受內視鏡食道消融術(RFA)消除所有病變區,因為巴瑞特食道整個根除,他也停藥了,但仍需要每一到三年追蹤胃鏡檢查,以防復發。
▍只是胃食道逆流,怎麼會變成癌症?
#胃食道逆流致癌四部曲 包括:胃食道逆流、食道發炎、巴瑞特食道病變及最後發生的食道癌。若不把胃食道逆流當回事,沒有調整飲食及生活習慣或沒遵照醫師評估而自行購藥服用,食道反覆被胃酸腐蝕刺激下,可能發生潰瘍出血及食道阻塞,其中約有4%會產生巴瑞特食道病變,提高食道癌風險。
▍什麼是內視鏡射頻消融術(RFA)?
內視鏡射頻消融術(RFA)透過胃鏡進行燒灼淺層的食道病變細胞,讓食道表皮黏膜重新生長,讓食道「換皮」長出新(正常)的黏膜細胞。燒灼病灶的治療就像熨斗一樣,針對已經產生癌前病變的食道黏膜,並將燒灼後壞死的上皮細胞刮除,燒灼1至2次就能達到效果。
[特色1️⃣.增一分穿孔、少一分不夠:精準控制燒灼深度]
內視鏡射頻消融術是利用雙極電極(bipolar electrode)來燒灼,可以精準控制燒灼深度在1000微米(µm),也就是黏膜肌層(muscularis mucosae)的位置,透過均勻的消融幾乎可以完整燒灼到所有的巴瑞特食道上皮。
[特色2️⃣.依據病灶型態,選擇最適合的電極片]
手術前,醫師會依據病灶的大小與範圍,評估要使用哪一種電極晶片來進行燒灼。電極晶片主要分為氣球式晶片(BALLOON TYPE)應用在廣泛型病灶,與片狀式電極片(FOCAL TYPE)應用在微小病灶。
[特色3️⃣.避免癌化的超前部署]
根據文獻資料,內視鏡射頻消融術治療巴瑞特食道的個案中,不論是長巴瑞特食道(大於3公分)、短巴瑞特食道(小於3公分)或腸化生(IM)等,根除率都可以達到77%以上。
▍哪一種巴瑞特食道建議手術治療?
在一般情況下,醫師會以細胞病變範圍或癌變惡化進展來做評估與建議:
☑長段巴瑞特氏食道 ※病變大於3公分
☑病變細胞已經出現腸化生
☑分化不良的巴瑞特食道 ※尤其高度分化不良
☑合併癌變的巴瑞特食道
▍為什麼術後還是要定期追蹤呢?
除了觀察術後效果,最重要的是盡早發現復發的情形。統計數據資料顯示,巴瑞特食道完整治療後每年約8至10%復發率,最容易發生的地方是食道最遠端(靠近胃的那邊)2CM的距離,最容易發生的時間點是術後的第一年。因此建議:
☑低度分化不良術後第1、3年追蹤
☑高度分化不良術後第3、6、12個月及之後每年追蹤
#吳文傑醫師 #肝膽腸胃科
#台北中山醫院 #彰化員生醫院
食道癌術後飲食 在 張益堯營養師/西餐廚師/橄欖油品油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寒冷的冬天,大家是不是都想來杯熱飲品,
提醒大家,不管是喝咖啡還是喝湯,
千萬注意溫度不要過高喔,避免喉嚨食道灼傷,甚至增加食道癌的風險~
食道癌在台灣的罹患率雖然佔比被沒有很高,但是因為不易發現,且手術後會造成生活飲食上極大的不便,致死率也偏高,千萬不能忽視喔。
一,#過燙的飲料湯品
一般說來,超過65度C的飲料與湯品就會灼傷食道,所以請避免飲用過燙的咖啡、茶、熱湯喔。
二,#戒菸與不吃檳榔
抽煙與嚼食檳榔,都是誘發癌症的高風險因子。尤其香煙中所產生的致癌物非常的多,不僅僅是抽煙者受害,二手菸與三手菸也將造成家人朋友健康上的隱憂。另外,檳榔的成分也會造成口腔黏膜的病變與食道黏膜的傷害。所以,請務必拒絕檳榔並且遠離菸害。
三,#避免過量飲酒
適量的紅酒雖然有助於血管的放鬆與降低心血管的風險,但是過量的酒精仍然會造成心血管、神經系統的傷害並提高致癌的風險。所以提醒大家:每天最多一份酒精當量為限。約等於一杯150cc的紅酒或是350cc的啤酒。烈酒則不建議,因為高酒精濃度更容易灼傷食道。
四,#胃食道逆流
如果賁門(位於食道與胃的連接處)閉鎖不全,容易造成胃部食物逆流到食道,此時胃酸就會腐蝕食道而造成食道黏膜的病變。飯後避免馬上躺下或久坐壓迫胃部,另外好吃甜食也是容易造成胃食道逆流的高風險飲食喔。
有任何喉嚨與吞嚥的不適,或是容易胃痛與胃食道逆流,請務必儘早就醫,只要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其治癒率都非常的高。當然,從飲食與生活層面的照顧與保養,更是遠離癌症的不二法門。
照片攝於2005年春天@Delaware
人生頭髮最長的時候,哈哈
食道癌術後飲食 在 麻的法課 - 邱豑慶醫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我是天橋底下說故事的
#兼職是麻醉科醫師
#我不是麻醉師
《你連吃都不能控制,那你還能控制什麼呢?》
記得這句話嗎?很耳熟對不對?結果講出這句至理名言的人,因為食道癌過世了。
本人自己也屬於貪嘴一族,尤其是每當上班日,在高強度的工作之後,最常用來宣洩工作壓力的方式就是帶著老婆胡吃海喝,吃遍各式各樣的美食。
而這種情形也讓我的體重從當實習醫師前的65kg,狂漲到住院醫師時的120kg。
後來為了拍婚紗,一度每週上健身房四次,一口氣減肥到85kg。
但婚後的工作強度和壓力是越來越增加,常常為了宣洩工作壓力而暴飲暴食。
各位讀友,找老公要找什麼的條件呢?
長的帥的? (恩,這是一個還是兩個條件...)
當然是要找一個願意把肉捧給她吃的人啊(疑?)
有句話說得很有道理,《兩個人一起吃的是飯,一個人吃的是飼料》,有種東西叫做幸福肥啊!隨著當了三個孩子的爸,陸續陪老婆做了三次月子,我的體重的起伏,可能比蘇東坡的宦海浮沈還要曲折離奇XD
來聊聊減重手術的趣聞好了,正所謂三折肱而成良醫,作為一個曾經胖了將近一倍體重的胖子(#暴怒啊~#胖子錯了嗎?),加上身為麻醉醫師,常常會遇到要接受減肥手術的病人,所以減重手術曾經也是我認真考慮的選項之一~
2012年的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發表了一篇有趣的文章,可以透過胃繞道手術達到治癒糖尿病的效果。
比較常見的減重手術可以分為胃繞道手術,和胃袖狀切除手術。
#胃繞道手術 主要是將胃分成兩個部份,大胃跟小胃。
而小胃的容量只有20-30 c.c.,手術後你大概吃三顆水餃就會覺得很撐。繞道手術顧名思義,繞過了一大段的小腸然後與小胃接合,小腸是用來吸收營養的,繞掉一大段的小腸就是讓你的吸收功能變差,加上胃部也只剩30cc,你也吃不下東西。如此經食量變小,吸收長度減少的雙重效果,便可達到減重的效果。
但值得大家注意的是,這個手術因為繞過了十二指腸和一大段小腸,所以除了食物的消化吸收變差以外,維生素︑鐵質︑鈣質的吸收也變差了。所以可能會有貧血,骨質疏鬆,或是一些缺乏維生素造成的疾病。所以手術後你反而必須精緻飲食,要吃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不然你的身體可能會 #餓死。
而且胃繞道手術還有個問題,手術後,腸胃鏡檢查只能檢查小胃,所以大胃的部分無法定期接受腸胃鏡檢查,如果你有 #胃癌家族史,那這個手術非常不適合你。
#胃袖狀切除手術 則比較單純,就是透過切除你部分的胃,然後達成讓你食量變小的目的進而瘦身。沒有切除腸子,所以比較接近正常人的生理構造,術後也不會發生維生素缺乏等併發症。但因為切除胃的部分是不可逆的,所以你#沒有後悔的機會。
相對於此,胃繞道手術的病人,如果術後發生嚴重營養不良的狀況,還有機會用手術改善。
好吧,看來開完刀以後,反而要花更多的伙食費,要吃精緻高蛋白飲食,要吃 #很貴的葉黃素 和維他命補充營養。。。
作為一個每逢月底和小孩開學就窮到快被鬼抓走的月光族,我還是去吃土好了~
專業的講完,我知道你們在等什麼?
故(ㄍㄢˋ)事(ㄏㄨㄚˋ)對吧?
來講一個之前當住院醫師時遇到的減肥手術病人,
故事是一個年輕的小弟弟,小弟弟因為尿尿時低頭都看不到自己的小弟弟,交不到女朋友,所以想來開胃繞道手術。
減肥手術需要全身麻醉,需要空腹八個小時以上,所以我們手術前都會要求午夜十二點之後禁食。
結果,隔天早上八點的手術,麻醉完了以後手術卻被取消?!
為什麼? 因為外科醫師把胃鏡放進去以後,發現胃部滿滿的都是食物Orz
外科醫師生氣地把手術取消,然後離開了。
我們把病人弄醒了以後問他,
麻醫:『不是要你十二點後不可以吃東西嗎?』
小弟:『我沒有啊~我只吃到十二點,之後都沒吃。』
麻醫:『那你到底吃了什麼?』
小弟:『晚餐喔?打拋雞,月亮蝦餅,綠咖喱椰汁雞,檸檬魚,酸辣湯,椒麻雞...我去吃了泰式料理吃到飽』』(聽他背菜單搭配著他的表情,讓我好餓啊~)
麻醫:『誰叫你吃那麼多的?』
小弟:『我媽媽啊~她説,開完你就只能每餐吃三顆水餃了,這餐不吃飽一點,你一定會後悔!』
麻醫:『。。。』(心裡OS,難怪你會胖!拍拍)
#我是天橋底下說故事的麻醉科醫師
#我不是麻醉師
#歡迎轉載但請保留粉專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