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今年正夏天的書單是藍色系,而逐漸步入深秋的十月書單排開則是暖色系,粉紅、咖啡,連白底都會配橘紅字樣與書腰,看來大家是有默契的。就在分享這個月待讀書籍的時候,又熊熊發覺拍照時疏忽了一本友人的散文集《#我終於捨得讓雪落下》與日前才辦過活動的 Agatha Christie《#尼羅河謀殺案》,其他大多還是近期上市的作品,除了一本贈書回答燒到的松本清張《砂之器》,我們後面慢慢介紹。
先來看最中間的十月選書《#現代愛情》,無論改編影集或原著故事都相當好看,為《紐約時報》熱門專欄的讀者所投稿之真實人生旅程,從 2004 年開始,持續刊登各類型創作人親筆寫下自身關於愛的經歷,映照出人們在感情裡的笑淚與甘苦,此本書籍精選專欄中 42 個揪心掙扎的篇章,展現勇氣的不同形式。那些戀人之愛、親子之愛、夫妻之愛、陪伴之愛、遲暮之愛,關乎血緣的、無關血緣的,關乎命運的、無關命運的,愛慾交織的、柏拉圖式的,無從解釋的、難以量化的,篇篇撐開這些真實經歷的生命容器,這群踏實生活在遠方的人們會讓你相信,「你要好好愛自己,因為有人愛著你」不只是為電影而生的空泛金句,《現代愛情》透過多段人生風景,帶領我們重新看待各種形式的愛之可能,以及萌生更多勇氣從生活中尋找現階段的歸屬,用不著汲汲營營,用不著驅車趕路,最好的事物,真正屬於我們的一切,會在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的時間點,不慌不忙,翩然到來。
其次是首度與博客來合作的村上春樹全新散文集《#棄貓:關於父親,我想說的事》,相信大家都有領取到這裡的專屬折價券,這本輕巧細緻的新書,篇幅雖稱不上多,行文維持一貫的冷靜克制、字斟句酌,細讀之下卻沒由來地觸動心弦,就如天底下多數親子關係的模糊命題橫亙一生,兒子從少年走到中年,父親從黑髮走到白髮,村上春樹留存腦海的日常光景也是苦樂參半,從父子倆意圖棄養一隻貓的童年片刻,投射在爸爸被上一代「拋棄」的成長歷程,憑著有限的文獻資料揣摩父親一路走來遭逢的心境轉折與掙扎壓抑,於記憶和現實的錯落下尋找兩個世代和解可能,而後拉遠思考個體在命運洪流中的輪廓、責任以及位置。(完整文章:https://bit.ly/2FYZstl)
個人本月首選還有 Paulo Coelho 的《#嬉皮記》,這是這位享譽國際的作者年輕歲月中最重要的一段旅程,在路上遇見改變未來的人生導師,沒有這段旅程,就沒有日後的《牧羊少年奇幻之旅》。那時有個纖瘦、留著山羊鬍及長髮,懷抱作家夢,名叫保羅的年輕人,他為了尋找自由及人生意義而踏上旅程:首先到玻利維亞、秘魯、智利及阿根廷,接著他來到阿姆斯特丹的水壩廣場,在那裡遇見了卡菈,她說服保羅一同前往尼泊爾。他們一起搭乘魔法巴士,在嬉皮小徑上結識了一群有趣的旅伴,每個旅人都有各自的故事,每個人也因這趟旅程而轉變,重新排列人生的優先次序及價值觀。而保羅和卡菈透過探索彼此的關係,做出改變他們人生方向的抉擇。
去年讀過 Evelyn Waugh 的《一掬塵土》後就被這位風格獨特的英國現代主義作家圈粉,另一本代表作《#慾望莊園》也在最近問世,為 BBC 迷你影集《故園風雨後》的原著小說,描述一戰後的英國貴族、天主教、牛津大學校園、異性/同性情愛等議題。男主角查爾斯萊德和賽巴斯提安佛萊在牛津大學相識,出身一般中產階級家庭的查爾斯,個性拘謹卻嚮往隨性自由的生活;賽巴斯提安則出身於傳統英國貴族世家,天性浪漫不畏世俗禮教。兩人的友誼為喜愛藝術的查爾斯打開了一扇通往上流社會的門扉,使他得以造訪布萊茲赫德莊園,進而認識賽巴斯提安的親友,朝夕相處中,查爾斯漸漸發現自己為賽巴斯提安所吸引,兩人之間的關係日漸升溫而變得微妙曖昧,卻讓保守的母親表示不再歡迎查爾斯的來訪,兩人也斷了聯繫。多年後,查爾斯如願成為畫家,結婚育有兩子的他,仍對年少時在布萊茲赫德莊園的記憶有所憧憬,在一趟旅途中遇見了正與丈夫分居的茱莉亞,當年未萌發的激情一點即燃,兩人立即陷入愛河,然而在世俗道德和宗教教條約束下的兩人,又能何去何從?
還有兩本因為觀賞了改編作品,決定趕緊入手的原著小說,《我想結束這一切》與《神棄之地》。相信看完電影的觀眾都對《#我想結束這一切》感到一頭霧水,歡迎一起從原著解惑,在陌生荒涼而充滿壓迫感的場景中,看似甜蜜熱戀的男女主角面對感情的不安、遲疑、倦怠逐漸聚焦放大,使他們不斷重新估量彼此了解的程度、懷疑自己愛與信任的能力、焦慮於內心感受與客觀現實之間的脫節錯位,終至惶恐得無法辨別身邊詭譎的景物與事件,究竟是心魔的象徵還是真實的威脅。這是一部兼具懸疑性與文學性的驚悚小說,也是關於孤獨、疏離感與存在危機的深刻探索與漫長辯證。另一方面,《#神棄之地》電影也相當精彩,Tom Holland、Sebastian Stan、Robert Pattinson 幾位要角的精彩詮釋都是看頭,透過幾個極度扭曲的靈魂,多段沒有救贖的人生,交織成一部節奏緊張又極度暗黑的暴力驚悚之作。述說從二次世界大戰到 1960 年代,一個讓靈魂麻木的暴力小鎮,一群奇特人物無可避免的絕望命運,他們不時向上帝苦苦祈求,然而始終只得到魔鬼的回應。Donald Ray Pollock 井然有序地編織與敘述故事情節,揉合奧利佛史東扭曲強烈的《閃靈殺手》和美國南方宗教哥德式筆調,揭開美國夢的陰影下潰爛化膿的偽善及恐怖人性,如同《舊約聖經》中最血腥的章節充滿暴力,又集結了黑暗、悲慘、罪惡、謀殺與懸疑各種迷人元素。
東山彰良也再度出了新書《#越境》,以自身獨特的成長經驗,融合幽默的文字紀錄,為一本觀察臺灣與日本的絕妙隨筆集,作者親自表示:「無論小說或散文,我之所以持續書寫,或許便是為了傾聽那股聲音。越境的意思,大概便是『跨越境界線』,而這並不僅限於國界,我們週遭充斥著許多的境界線。首次寫小說時,我便跨越了一條境界線。希望這本散文集,能成為你跨越境界線的某種契機。跨越之後,或許是一片什麼都沒有的荒蕪風景,也或許會遇到比現在更糟糕的處境,但不試圖跨越,便什麼也說不準」。另一方面,身為昭和時代最後一位文豪,松本清張《#砂之器》生火之處在於他拓展了推理小說的可能性,以沙子堆砌的容器,象徵著隨時可能崩垮的空虛之物,一個在社會底層的陰影中,鍥而不捨追逐真相的刑警。一個在通往未來的光亮中,乘風破浪抓住夢想的青年。是怎樣的完美犯罪,牽引永遠不該產生交集的兩人,在命運之路的盡頭相遇?揭開重重疑雲之際,人性的卑微可憫與現實的無常悲涼,織就一部難解的宿命樂章。楊照老師更進一步解析,「清張的推理是為了探究犯罪的動機,鋪陳犯罪動機又是為了彰顯社會正義。一個沒有推理習慣,缺乏推理能力的社會,必然招來許多謊言,更多黑霧。我們從清張的筆下,跟著他一起看見世人的形貌,看見我們自己。這是清張的胸懷,也是世世代代都閱讀清張作品的原因所在。」
同時,麥田推出的新版《#科學怪人》為 MIT 麻省理工學院出版社的特別註解版,透別收錄七篇由哲學、歷史、倫理學、性別研究、生物科技等各角度探討《科學怪人》的論文,從人造技術、基因倫理、性別思考等 21 世紀關鍵字出發,與 19 世紀文本跨時空對話,讓讓一般大眾思索科學的發展史以及人類未來的拓展能力,並且反思對於這類能力蘊含的責任。再者還有主題上有些呼應的精準與詩意兼具的醫學書寫之作《#變形記:一部醫學與人體變化的文化史》,兼具執業醫師及暢銷作家身分的 Gavin Francis,以東西神話、藝術、文學、歷史及醫學知識為經緯,結合臨床診治的個案實例,透過深富人性關懷的二十四篇專文,探索人類身體的各種改變,闡述「變化」正是你我從生到死、身而為人的本質,進而讓我們更了解自己的思想、行為與情緒,接納再自然不過的身體變化。最後一本翻譯小說《#德文女老師》也令人深感好奇,關於昔日戀人的重逢,沒有溫情敘舊,只有刀鋒上的舞,電子郵件、對白、兩人彼此傾訴的故事、警局筆錄、一段一段手術刀般切割出來的人生與多種敘事手段,奧地利作家 Judith W. Taschler 以舞台劇般的詩意及真實人生的凡庸,回答關於「相愛」和「故事」的謎題。
接下來五部華文作家作品,本本皆是佳作,正在閱讀的是游善鈞《#瞬間正義》,相當適合改編成影視作品的科幻小說,在不遠的未來,為了解決警察用槍意外頻傳、誤傷無辜民眾的問題,並提升辦案能力,透過人工智慧與員警連結,分析出員警最佳用槍時機的「瞬間正義」系統。薛博澤正是首批祕密參與此計畫的員警之一,在一樁超商搶案中,系統讓他射殺了一名少年現行犯,輿論一面倒譴責警方執法過當,逼得警政署不得不將計畫公諸於世。記者會上,科偵中心蕭苡麟博士出面說明系統機制:於警察大腦植入晶片、配槍加裝生物鎖,執勤時,人工智慧即能透過員警們的感官蒐集外界資訊,警員之間還能相互「共感」,進而決定扣下扳機的唯一瞬間。貫徹正義的那一天眼看就要到來,卻接連傳出民眾遭警方誤擊,隨後,這些發生誤擊的同仁一一「被自殺」,參與計畫的成員人人自危,薛博澤和蕭苡麟該如何挺過風波,並釐清重重疑雲?
以及備受期待的馬翊航新書《#山地話/#珊蒂化》,「山地話」是一個「不正確」的詞,也回返帶動記憶的形狀,是關於身分、空間、家族、書寫的重重探問;「珊蒂化」則以陰柔聲音與姿態,反問標籤貼在哪裡?藏著什麼?也與體內種種親愛、殘餘、騷動與失去對話。書中有「是」與「不是」的反串,失能與可能的照明,不那麼整齊的身體與身分。本書以作者歷經家人聚散的成長剖面、離鄉背井的路徑、風景及閱讀軌跡,在家族、學校和小鎮的危機中繞路運轉。甚或從唱片、蝸牛等微小物事,目擊被身分和性別禁錮的劇場。那些上不了舞臺、豔麗或哀傷的原住民、男孩、女人與同志,從馬翊航的文字具象化為真實的面孔,豔光四射地提槍擊發。
吳明益老師本月罕見推薦了兩本作品,陳宗暉的第一本著作《#我所去過最遠的地方》,從母親因病離去的記憶談起,寫下曾被霸凌的童年經驗、大學時努力克服內向性格的嘗試、軍旅時期的荒謬歲月、在蘭嶼工作時找回生命意義的過程,以及近年來與父親相伴、一起練習面對死亡恐懼的日常時光。此本散文集分為「共病生活」、「帶病旅行」、「後病時光」三個部分,每個部分都有疾病隨行,更有他者相伴。在一篇篇沉潛於病中所產出的文字裡,讀者得以看見一個努力向外界「報平安」的人的身影。「平安報信是快樂的,收到回信是快樂的。如果這些信件可以讓你也覺得健康快樂 ── 衷於悲哀的快樂,衷於傷病的健康。」先無論那是不是一個別字,這段話中的那個「衷」,不是某種故做堅定的「忠」,也非結束於此的「終」,而是一顆與他人分享心內話的由「衷」之心,而那也是散文創作能夠動人的初衷。另一本為陳信傑的《#柴貓夢的浮艇與德魯伊》,台灣第一本以『電玩遊戲』混合『情慾探索』的小說集,作者以其電玩成長背景,開闢了六條探索的路徑,跟著他和柴貓,我們一起搭乘著大翅鯨,前進最暗黑的欲望之地。這本揉合魔幻場設和情感詩意,集結電玩遊戲主題和同志文學的小說集:在聲光電幻的遊戲架構中誕生的故事,自由的切換了通俗而易感的文學劇情收服了每個人的眼睛,正式將特殊議題的小說,引入大眾文學小說的世界。
最後一本為最具影響也最受爭議的中國當代作家閻連科精心醞釀十年的全新長篇散文集《#她們》,書寫家族裡外四代女性的散文集,一個又一個或熟悉或陌生的女性,以情意低斂深長的文字,點出難以言明的女人與家族心底事,深刻思索女性生而為人的困乏與她們的命運路徑。這本書旨在叩問「人」的存在性:你若放棄黑白分明的男性、女性視野後,把她們當做女性的「人」或「做為人的女性」時,那就能看到她們身上的光芒。閻連科透過《她們》傾訴女性的運命,爬梳數代女人的生活經驗和際遇。記述母親、姑姑等母輩的生活故事,也書寫同輩的姊姊、嫂子們的身影,一直寫到與孫女輩;他寫出人生的不易與生命的趨光性。從不同世代的女性生存狀態,得以窺見生命在時間之河沖積的生活天地,以及新時代如何改變女人的生存條件與亙古不變的生活困境。
「養蝸牛容器」的推薦目錄:
養蝸牛容器 在 柴柴。萊恩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這是一篇很沉痛的宣導文
#一支掃把可以救好多條貓狗生命
#觀念不正確的人就拜託別再餵了
這是最近我跟志工們聊的話題,很感慨,
宣導 #安全餵食 #乾淨餵食 順手很難嗎?
但很多人說不聽,間接害死一堆流浪貓狗,
今天會提出來,因為我們善後太多案件了....
我們協助誘捕結紮救援,還要兼清潔人員....
發現有很多人,餵食環境非常惡臭骯髒,
食物上爬滿螞蟻、蝸牛.....你自己敢吃嗎?
知道蝸牛帶有大量寄生蟲嗎?
「如果喜歡貓狗,請不要幫牠們樹敵。」
今天來說,關於餵食流浪動物的問題,所謂人以群分,有喜歡的自然就會有討厭的人,對於喜好我都支持尊重,畢竟這是每個人的選擇,所以我們雙方都要建立在,符合法規的層面來看待事情。
先來說說,我個人討厭的幾種餵食人~
問題(1)餵貓狗卻製造髒亂,常常看到有些人,廚餘啊什麼的,整個全部倒在馬路或別人家門前,結果沒吃完甚至經過時間發酵,造成環境惡臭甚至吸引蒼蠅螞蟻滋生,將心比心,如果我每天倒在你家門口,以愛心為名製造惡臭髒亂,你們喜歡嗎?甚至那些討厭流浪動物的人,是不是又會怪到這些孩子身上?還有倒一堆骨頭給貓貓啃的,說什麼貓本來就會吃魚,挑骨頭沒問題?不是每隻貓狗都有辦法啃食,看過貓被魚刺刺到,感染嘴巴脖子爛掉,更看過狗不啃直接餓到吞骨頭,滿肚子卡滿骨頭胃出血死掉的.......甚至刺在嘴巴上感染,整顆頭腫起來....知道腦部最脆弱嗎?會致死。
解決辦法:請使用容器,餵食完就收走,避免製造環境髒亂,並且在不影響居民以及安全的位置餵食,因為我就看過有白癡倒在馬路上,流浪狗肚子餓,面臨隨時被往來車輛輾壓的危險,只為了吃一口飯,甚至我們曾經善後過一具貓屍體,旁邊有被壓扁的雞肉,這孩子只為了吃一餐果腹被車撞死....貓跟狗善後不知道多少隻了.........
問題(2)餵貓狗卻放任牠們繁殖的人,我贊同路上巧遇流浪貓狗,給牠們一碗水或一餐溫飽,但如果是在固定區域,長期餵食牠們,那就要有責任替牠們結紮,對!貓狗吃飽了,牠們不用煩惱肚子餓,但定居下來發情開始一直生繁殖,一代兩代三代,發情期狂叫吵居民還是小事,貓狗在固定區域數量增加後,產生更多打架搶地盤維護的狀況,絕對是吵整晚的,居民鄰居被吵到不爽,結果絕對是整群一起被爭對,別給那些討厭流浪動物的人,有藉口傷害牠們!別讓本來不討厭流浪貓狗的人,對牠們開始反感!所以要餵食,請替牠們結紮。
解決辦法:網絡世界發達,現在很多貓狗社團,可以拍照紀錄數量、活動地區、出沒時段,讓願意幫忙與有能力解決問題的人,一同幫助牠們,或者有在做貓狗TNR的單位與協會,都可以去聯絡,當然最好的辦法,就是本身在餵食的人誘捕,如果貓狗很親人,可以直接帶去醫院做節育手術,如果貓狗不親人,很多醫院或者單位協會,都很樂意出借誘捕籠幫忙,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發上網來都是多一份機會,別給自己太多藉口,我們都是這樣過來的,沒有人要開始什麼都會,都是從零開始,只要你/妳願意。
請以認養代替購買、結紮代替撲殺,
你可以不喜歡貓狗,但你/妳沒資格傷害牠們,
一起浪愛傳遞下去,正確的觀念需要分享傳遞!
別再跟我找一堆理由!
說什麼這樣做是為了貓狗好!
錯誤的方式只會間接害死牠們!
別為了滿足自己餵食慾望卻害了毛小孩。
關於結紮對貓狗的好處範例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1437511289604293&id=100000363060092
#浪愛傳遞 救援團隊
#支持認養善待流浪動物
#乾淨餵食非常重要
#安全餵食更是重要
#如果觀念不正確拜託別再餵了
養蝸牛容器 在 147巷한국 의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11/9 晚上:6點收單
商品: NATURE REPUBLIC蝸牛🐌BB霜SPF30 PA++(40ml)
售價:850元
規格: #01#02(01明亮色、02自然色)
留言範例: 01+1
小編私藏許願單品終於凹到潔ㄦ囉😘😘😘
📢小編親用推薦👉️跟洗面乳一樣,是用了超過5年回不去的浮誇BB霜。
😆小編很懶,化妝前也懶得上隔離,都直接用BB霜打天下,這款輕薄好推、遮瑕、服貼、持久,重點是...夏天不會土石流👍️台灣又濕又悶,韓國一般的BB霜或CC霜,小編在台灣用都會太滋潤、厚重,一遇到流汗更可怕,根本土石流,只有這款不會有這樣的問題👍️
跟小編一樣不喜歡太厚重的朋友可以參考這款,因為有防曬係數,夏天只要上BB霜,再上個控油粉餅,就可以打天下了💖
🐌蘊含蝸牛黏液過濾物50%,打造健康盈潤的肌膚,一體式粉撲設計,輕盈拍打塗抺在肌膚上,賦予肌膚華麗光彩。水潤的營養感飽滿的質感,柔滑塗在肌膚上,柔焦粉末自然遮蓋肌膚瑕疵,展現塗抹感瑩亮肌膚。
[使用方法]:
1)想要呈現自然潤澤的肌膚時:拉開蓋子,粉撲朝下,輕輕擠壓容器中間。利用粉撲把少量霜體輕輕拍於臉上,並按摩至全臉均勻擦開。
2)想要呈現無暇透明的肌膚時:轉開蓋子,露出尖尖的部分,輕輕擠壓容器中間。
利用粉撲將少量液體均勻擦在臉上
養蝸牛容器 在 蝸蝸園- 台灣陸生蝸牛交流園地| 養久了,偶爾會稍懂牠們在幹嘛 的推薦與評價
是否要放小蝸在容器內比較好? 還有什麼是在養時,要注意的事項. 牠年紀越大,好像比較容易冬眠. ... <看更多>
養蝸牛容器 在 【今周刊】高薪工程師轉行養蝸牛年營收二千萬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放棄在辦公室裡吹冷氣領高薪的工作,跑去田裡養殖 蝸牛 ,親朋好友都勸他放棄,經歷17年的波折,這位擁有上百萬隻白玉 蝸牛 的詹俊傑,創業過程就像 蝸牛 ... ... <看更多>
養蝸牛容器 在 [問題] 我的蝸牛都不吃東西怎麼辦? >< - 看板Reptile 的推薦與評價
我家的蝸牛是我媽洗菜時發現的
發現牠之前 牠在冰箱呆了兩天囉~~
因為牠來自有機菜圃
我在猜這也許是牠挑食的原因
先介紹一下牠的住處:
家~~用透明塑膠文具盒,就是外面能養甲蟲又能放文具的那種
我沒有放土壤 有放一些貝殼 和石頭
飲水用瓶蓋裝 跟我喝的是一樣的
食物大多是給牠葉菜類 有時加一點紅蘿蔔 or 芭樂
牠最近狂睡覺
以前只要換新鮮葉子後 很明顯就會知道牠吃過了
就算是牠不是很喜歡吃的菜也是
但最近我故意把牠吵起來 放牠到葉子上
牠也無動於衷 還會離開 ><
雖說蝸牛可以九個月不吃東西 可是我好擔心啊~~~
我有做錯什麼嗎
請大家幫我看看 謝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2.171.244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