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丹的大烏龜Shanti
「你看!那個人屁股下坐的是什麼?」我的英國朋友說,接著我們轉頭一看,差點沒氣死。
那是我和Shanti的第一次見面,Shanti是一隻蘇丹的大烏龜,而那個混蛋屁股下的椅子,正是Shanti的龜殼。
蘇丹的天氣熱的驚人,大太陽下,我和丹麥人Peter、英國人Ben、德國女生、巴西男生一起走在蘇丹首都喀土木裡最大的露天市場,汗流浹背的。越過了蔬食區、乾糧區、生活用品區、禮品區,這市場大的讓人走到雙腳發酸,最後到了寵物區。
一走進寵物區裡,發酸的腳不在酸了,沒有資格酸了,至少我們都還能自由的走。我看到被關在籠裡的各種鳥類,有鸚鵡、公雞、白鴿、甚至是老鷹,Peter心疼的蹲下腰看看這些可憐的小動物,這時候身著花襯衫、留有捲曲頭髮的老闆站了起來,毫不費力地把屁股下的「椅子」翻面,沒錯!這混蛋讓Shanti顛倒著,他的烏龜腳在空氣中用力擺動,卻也無計可施,就像翻了身的蟑螂一樣,而Ben就是在這時發現Shanti的。
「你為什麼要坐在烏龜身上?」Ben他是標準的嬉皮,他熱愛動物。
這位花襯衫的小哥支支吾吾地說「前幾天有人拿來這裡賣的!我也沒辦法啊!我不坐牠身上牠會跑走、所以我一站起來才要把它翻面。」花襯衫的男子臉上漲紅,我想他大概也心有歉意吧。
Shanti是隻陸龜,是我這輩子看過最大的烏龜,身高不高(廢話),但是體長卻有近六十公分,據說已經五十幾歲了,體重二十幾公斤,成人抱起來都稍嫌吃力,「牠比我還要年長啊!」想著這個生物可能經歷過的比我還多、見識比我還廣,卻被如此糟蹋,人類到底多麼自以為是?
我們五個人沮喪了離開烏龜被虐現場,到一旁的茶店喝了杯蘇丹咖啡,好調劑受創的心靈,這時Peter打電話給了他的蘇丹朋友,大意是「我們遇到了一隻可憐的烏龜,想要救他,但是不知道接下來要把它放在哪。」電話那頭的救星說牠們活在沙漠。
Peter喝完咖啡,便意氣風發的大力站了起來,「不管接下來要帶牠去哪裡,都比在那傢伙的屁股下面好!」說完便走回那花襯衫小哥的店裡,他說烏龜要賣四十美金,Peter一聽立刻掏出了錢包裡的四十美金交給花襯衫小哥,營救烏龜的計畫就此成功!
為了撫慰這隻新成員受傷的心,我們決定幫他取名為Shanti,那是印度語的平靜祥和的意思,替他取名的德國女生開心的說「我想Shanti現在最需要的就是Shanti了!」
不過,後續才是該煩惱的,到底要把牠帶去哪呢?我們不可能扛著這隻如此顯目的烏龜搭公車去沙漠啊!他實在太大了,而且就像花襯衫說的,他會一直亂爬,於是我們又展開了另一項解放烏龜的大計畫。
在找在他的新居所前,我們先把他偷偷養在自己的小旅館裡。一天一百元台幣的旅館,其實真的好不到哪裡去,洗澡沒熱水、床鋪有黃色污漬、地板磁磚上有許多黑塊,但正因如此,這隻大烏龜才得以悠然自得的在地板爬行,不至於弄髒房間,我們也方便直接在地板上撒下蔬菜餵祂三餐。
解放烏龜大作戰,第一站到了蘇丹動物園。我們進到了蘇丹首都最大的動物園,有很多爸媽帶著小孩來看動物,我們也跟著興奮,想著如果Shanti能在這裡生活有其他烏龜也不至於孤單,而且還有人定時餵養,雖然會因此失去自由,但我們暫時想不到更適合的地方了。
動物園很大,一進去之後看到一片草地,很多人在上面野餐,這裡似乎是不只是動物園那麼簡單,往前走一點還有簡易的遊樂設施,海盜船和旋轉咖啡杯等等,這讓我們有些不安,感覺不是太專業的動物園,彷彿動物只是供娛樂的另一個「設備」。
果不其然,看到了動物的籠子後,我們徹底死心了!一個佔地才十平方米的左右的鐵籠了,關著四隻和Shanti差不多大的烏龜,比我們的房間還小,他們幾乎沒有什麼地方可以爬行;再往前走一些,大約十五平方米左右的大小,關著兩隻獅子,他們躺在地上,失去獅子的威武,取而代之的是病懨懨的瘦弱身軀,在離開動物園時,我們難過的連獅子都想買下來了......笑容很甜的巴西男生說:「要了解一個國家不難,從這種地方就看得出來,如果人民沒有過得太舒適,那動物更別想了!」這段話意義深遠,我感到有些悲傷。
我想起了在吳明益的小說《複眼人》裡提到「人類全然不在意其他生物的記憶,你們的存在任意毀壞了別種生物的記憶,也毀壞了自己的記憶。沒有生命,能在缺乏其他生命或者生存環境的記憶而活下去的。人以為自己不用倚靠別種生命的記憶也能活下來,以為花朵是為了你們的眼睛而繽紛多彩,以為山豬是為了提供肉而存在,以為於魚兒為了人而上鉤,以為只有自己能夠哀傷,以為一枚石頭墜落山谷不帶任何意義,以為一頭水鹿低頭喝水沒有啟示.....事實上,任何生物的任何微細動作,都是一個生態圈的變動。」
人類的自私,很可怕,Shanti原本好端端的在沙漠活著,人類為了一己私利把他抓去賣掉,被當成椅子坐;而動物園裡這些原本在草原上自由跑跳的動物,卻無端地捲入人們的金錢交易中,被一輩子關在這髒亂狹小的空間直到死去,到底我們憑什麼呢?
又是一陣哀戚之後,還是要為了解救烏龜計畫而努力,我們問遍了身邊的蘇丹朋友,有沒有私家車能夠來載Shanti去沙漠,但都沒有樂觀的答案,也許對蘇丹人而言,那不過就只是隻烏龜吧!隨著我們離開蘇丹的日子一天天的近了,看著Shanti在我們房間裡似乎也不太有精神,我們也越來越慌張了。
那天一早,我們到了「Ozone」,它是在首都喀土木裡我們最喜歡的餐廳,戶外空間很大,食物符合西方人胃口(別忘了阿拉伯人的食物真的很難適應),所以聚集在此的大多都是外國人,我們決定問問這裡的老闆是否有可能收留Shanti,還替他想好了某一個戶外空間能讓Shanti能自由活動,經理聽了這個想法之後也很興奮,說著也許能吸引更多人來此用餐,他回頭打電話給老闆,我們興奮了半個小時,不過他再出現時卻告訴我們老闆還是想要保持原樣,解放烏龜計畫在此時此刻,我們都瞬間喪失了信心。
Peter吃完它的土司三明治之後隨口的提議「在這裡用餐的人都是蘇丹的高階份子,不如我們來一桌一桌問問他們?」我們笑而不答,是不是太過樂觀了呢?我們一直那麼費心地找方法,真的有可能隨便就在這兒遇到欣賞Shanti的伯樂嗎?
隔壁桌的兩個西方的中年男人剛好要離開了,Peter趕緊抓住機會問「嘿!這麼說來也許很奇怪,但是不知道你們會不會對烏龜感興趣呢?」兩個男人笑著說「說來聽聽!」我們眼神瞬間充滿了光,將整個故事娓娓道來,沒想到他們竟然一口答應,「OK!那你是要賣我們嗎?」,聽到他如此輕易說好,我們都嚇了一跳「沒有!我們只想幫Shanti找到一個適合的家。」男人開心的和我擁抱,並開心地開車戴我們去載Shanti回新家。
在車上時,我們才知道原來這個男人是某西方國家(不便透露)的駐蘇丹大使,聽到之後一邊驚訝一邊也放心多了,他有足夠的財力能讓Shanti過上好日子。
一到了大使的家,看見他繁華的屋子和外邊偌大的草皮,心裡的石頭終於放下了,大使抱起Shanti往屋內大聲一喊「Hey!Baby!Surprise!」門內走來一個美麗的女子,是大使夫人,她一看見Shanti就尖叫了起來,大使說他老婆一直嫌在蘇丹的日子太單調,他也一直在尋找適合的寵物旁伴老婆,而Shanti正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
Shanti在庭園裡不停亂竄,看起來精神好多了!大使夫人馬上進屋從冰箱裡來出一堆蔬菜水果來餵Shanti,看到這一幕真是感動,看來夫人是真的很喜歡動物!Shanti這一刻麻雀變鳳凰,從街頭的座椅成了大使夫人的愛,也真是有福氣,大使甚至請我們喝酒,因為蘇丹飲酒犯法,但是大使的家並不屬於管轄範圍,在這一片和樂融融之下,我們離開了大使的家,回到了少了大烏龜橫衝直撞的空房間裡,地上還留有幾片Shanti吃剩的菜葉,空氣裡有些沉悶,不過我們都是笑著的。
就在剛剛,Peter和夫人又聯繫了一下,她說Shanti現在一切都好,除了常常偷吃庭園裡的盆栽之外。
直到現在,在台灣看見烏龜還是會常常想到Shanti,謝謝他讓我有機會能夠深深思考動物與人的關係,只願人類能夠收起貪婪和自私,萬物和諧共處,才是人類能活得幸福快樂的長久之計啊。
—————————————
看更多旅行故事歡迎追蹤IG @roann_chen
養麻雀犯法嗎 在 應曉薇祝您幸福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從好可愛的夢醒來,ㄧ隻烏龜拉著我的手快樂的跳舞,但它龜殼有點裂開。
是前幾天經拯救後死掉的烏龜回來看我嗎?祝福這隻烏龜從此快樂不痛苦了。曉薇也再次提醒大家,拜託大家
「護生就是不要放生」
「分享印順導師談放生」
在佛法中「放生」的意義為何?現今的放生方式有何副作用?
放生,是『梵網經』,『金光明經』等所說到的。佛法「不殺生」,還要「護生」,從救護人類而擴大到救護(人以外的)眾生,當前動物的生命,而有放生的善行,正是慈悲心的表現。經論中怎樣的放生呢?有見到魚池乾涸,運水來救活魚類,有見水中浮有蟻群,快要被淹死了,設法引蟻類到達乾燥的地方;也有見市上賣鱉,用錢買來放入池中的。動物在死亡邊緣,設法救護他,使他免於死亡,這是放生的本意。
我國自梁武帝禁斷肉食,放生就開始流行起來,智者大師就是放生的一位。在天台山臨海,闢一放生池,得到國王支持,嚴禁採捕放生池的魚、鱉。唐、宋以來,國王與民間,有多數放生池的成立。我所見到的,福建鼓山湧泉寺,寺內有放生院。信徒送來放生的雞好多!還有一隻牛,一隻馬,常住特地立雞頭、牛頭、馬頭(如庫頭,園頭,門頭,「頭」是主管的意思)來負責管養。還有,西湖一帶寺院,多有引溪水成池而放魚的。溪水淺而清徹,游魚五色斑爛,「玉泉(寺)觀魚」,多少變質而成為觀賞娛樂的地方。這是我所知道的,放生都放在受保護的特定地區,被放的動物,能平安的度過一生。
台灣的放生池不多,放生的風氣卻很盛(也許是從大陸傳來的)。寺院舉行法會,信徒們會自動的集款放生;也有由寺方主辦,信徒們發心樂施;還有成立放生會而定期放生的。放生是慈悲心行,是功德,據說還能消災益壽,我理當讚歎。
但現今的放生方式,副作用太大,我真不敢贊同。因為,現在一般的放生,不是見到眾生的生命垂危,心不忍而放生,讓他平安的生活下去,而是為了功德,定期的、大量的買來放生。所放的,主要是麻雀等小鳥、小魚、泥鰍、烏龜等動物。定期的、大量的放生,市場上那有這麼多!所以要事先向市場去定購;出賣鳥雀、魚等為業的商人,要設法去捉來應付買主。買了回來,也不問籠子裏、竹簍裏、水桶裏的小鳥們,懂不懂國語或閩南語,先請法師來為他們歸依,然後把這些被關了好久的小鳥們,運到山上、水中放生,功德也就完成了。
試問:如你們不放生,這些可憐的小動物,會被捉嗎?他們的被捕,是為了成就你們的功德,這是什麼功德!如犯法而被關在監獄中的囚犯,國家舉行大赦,那可說是「德政」。如為了施行德政,出動軍警,把無辜的民眾,大批捉來禁閉,然後宣布大赦,讓大家回去,這能說「德政」嗎?善心的佛弟子,少為自己的功德打算,也該為無辜的麻雀們想想呀!民國七十七年十二月十九日,『聯合報』有一則新聞:某寺舉行大法會,大量──連不會飛的小鳥也捉來放生。恰遇寒流來襲,放生的第二天,到處是死傷的小鳥。一位少年,檢了十幾隻還不會飛的小鳥回去養著,等他們會飛了,讓他們自由的飛翔天空。讀了這則報導,我有說不出的感觸。這位少年,才是真正的放生者,功德無量!
那些自以為放生的,不但沒有功德,還要負起間接殺傷小鳥的罪業!為了放生而捕捉,使小鳥、小魚們,受到恐怖,不自由,這是功德嗎?有的定期放生,在一定的水域內放魚,時間久了,漁人們到時會來等著。等放生者功德圓滿而去,漁人會立刻出來捕捉。魚兒們被重疊的放在水桶中,時間久了,不大靈活,當下捕捉,十有六七被捉起來了。這次可沒有人再來放生,他們的被殺,放生者應負間接的責任!佛法不只是信仰,不要專為自己著想,迷迷糊糊的造罪業!以放生為事業的法師、居士!慈悲慈悲吧!(《華雨集第四冊》p.142 - p.145)
養麻雀犯法嗎 在 窩窩 wuowuo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窩窩週報vol.6】你應該知道的動物的時事!
#窩編為您彙整 #簡單易讀 #輕鬆追蹤動物新聞
① 議題|法律漏洞?捕獸鋏「禁用」卻可以「持有」。
光本週內就分別有浪貓、浪犬與台灣獼猴幼猴遭捕獸鋏夾斷四肢,估計每年數百隻動物死於捕獸鋏,救援康復率不到1成!近日民眾舉報一名老翁持有大量捕獸鋏,但動物防疫所表示雖已明令禁止使用捕獸鋏,可是「持有」並不犯法。新聞來源:https://goo.gl/pq3NSA
點評:禁用捕獸鋏都快十年了,為何悲劇一直來??
---
② 時事|等級提升!台灣搜救犬通過國際認證。
台東縣消防局搜救犬「健康」近日通過2017亞洲區MRT搜救犬國際任務救援能力認證,擁有豐富實戰經驗的牠成功通過36小時的不間斷測考,未來將有更多成員以認證為目標,期待提升台東的搜救能量。新聞來源:https://goo.gl/jcwwZH
---
③ 時事|野生動物不該養,小山羌回天乏術。
民眾於野外發現山羌幼獸帶回家當寵物飼養,但小山羌不吃不喝,最後送至野生動物急救站時已嚴重失溫,經醫療處置後依然死亡。遇上野生幼獸或雛鳥大多只是暫時與父母分離,應先觀察並洽詢野生動物救傷單位。新聞來源:https://goo.gl/W44Kn9
---
④ 時事|陷阱不長眼,捕鳥祭誤捕保育類引爭議。
花蓮阿美族「捕鳥祭」本月登場,期間開放全境獵捕麻雀、鵪鶉、竹雞等鳥類,但陷阱不會區分鳥種,本週發生誤捕到保育類鳥類而引發爭議,縣府表示保育類依然是禁捕的,原民若發現誤捕也會主動釋放。新聞來源:https://goo.gl/Vgf77J
---
⑤ 國際|提前出手!北極海禁漁協議達成。
有鑒於全球暖化使北極冰層融化,漁船將可駛入北極海進行漁業活動,歐盟和世界漁業大國達成新協議,未來16年北極海禁止捕魚,避免濫捕造成不可逆的破壞,研究人員也更能進入該地區進行生態研究。新聞來源:https://goo.gl/Kn3REo
---
想看之前每一期的窩窩週報嗎?這裡請:http://wuo-wuo.com/report/newsletter.html
支持窩窩,歡迎訂閱窩抱報:www.wuowuo.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