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廳」在飲食文化發展中扮演著專業化的角色,藉由不斷面對客人的過程,讓一個社會對於食材獲取、烹飪方式、口味、用餐禮儀等都有精緻化的發展。然而,當疫情來臨人們減少外出用餐,餐廳面臨生意上的打擊,我們的飲食文化又會發生什麼變化?
這篇來自BBC上的文章,帶我們看到法國餐飲界如何面對這次疫情的挑戰?法國的飲食文化又因為疫情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這也帶我們進一步思考,台灣的飲食文化在這次疫情後又發生了哪些改變?
————————————
但杜卡斯並不認為疫情中的這種轉變會威脅到法國美食。在他看來,這是一個機會。
「烹飪的重新進化是自由,」他說。在法國,這樣的進步並不新鮮。上世紀70年代,由保羅·博古塞(Paul Bocuse)領導的新烹飪法(Nouvelle Cuisine)是法國食物的最後一次重大變革,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廚師們的願望推動的,他們希望創造出能讓自己被認可的菜餚,打破傳統菜餚,更清爽、更健康和超個性化的菜餚挑戰了一些經典法國烹飪的規則。
然而,圍繞這頓飯的傳統儀式仍然很嚴格。就在幾年前,「打包袋」(把餐館剩下的食物帶回家)的話題還引發了全國性的討論。如今,為了減少食物浪費,餐館必須為食客提供外帶材料,這促使農業部將這一做法重新命名為更性感的「美食袋」。
人們通常不會把杜卡斯與外賣、餐巾紙或廉價食物聯繫在一起。但在2020年4月,杜卡斯推出了在線外賣平台Ducasse Chez Moi,提供巴黎餐廳的精選菜品。此前,杜卡斯從未提供過外賣或送貨服務,甚至從未考慮過。作為轉型的一部分,他還在奧克斯里昂關閉的餐廳後面創辦了Naturaliste,這是一家以蔬食為導向的廉價外賣餐廳。
「如果不是迫不得已,我們根本不敢這麼做。這是一個機會。餐館都關門了,所以我們決定嘗試不同的食物。這種食物可以外賣,經過了特別製作。」
今年3月,當我與杜卡斯交談時,他似乎對向運送食物的轉變並不擔心。他在木椅上坐直了身子,熱情地打著手勢,談論著他對未來的設想。領班正忙著在外賣窗口招呼顧客點餐。
對杜卡斯來說,新冠疫情加速了法國的下一次美食進化,他說,這一進化的標誌著人類彼此接觸的強烈渴望,全球影響力和本地農產品之間的相互作用,植物性烹飪的作用在日益增強,以及快速發展的消費者。「新消費者很好奇,你必須引誘他們,」他說。「你必須帶它們體驗類似旅行的樂趣。」
(以上引用網頁原文)
引用網址: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58540487?fbclid=IwAR2fcCZ7731RA7pGE4JpOCUVU7WLodCeKXw_Thjrz10OFSkokvKp7JnVUjU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140的網紅Ghost Island Media 鬼島之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每次吃西餐的時候,看到眼前一堆刀叉、湯匙、酒杯,總是搞不清楚該用哪一個嗎? 吃西餐很多眉角,但其實沒那麼複雜,只要聽完這集,保證你吃得優雅、吃得自信、吃得令人留下好印象! 真的實用啦!保證免費學到會: 1) 國際禮儀到底是誰發明的? 2) 孩子送出國,吃第一餐就被打槍? 3) 女士一切優先,除了...
餐巾禮儀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只進不出
朋友媽媽談到生平最遺憾沒收藏到的喜馬拉雅Hymalaya時, 嘴巴卡住了.
我正在對付一隻奶油燒全比目魚的群邊, 沒聽清楚, 抬頭問: 甚麼喜馬拉雅?
只見朋友媽媽嘴巴的櫻桃小唇, 左邊扭扭, 右邊扭扭, 一個不知甚麼殘物緩緩地一點一點地從嘴裡冒出來, 垂掛著, 還差一點就露出全貌時, 朋友媽媽深吸一口氣, 加了把勁, 一氣將它射到盤子裡, 迅速精準.
接著若無其事悠悠地說: 就一咖白鱷鉑金包而已啦!
朋友媽媽這個動作咻地一下又把我拉回剛到法國的時候. 這個在餐桌上不小心遇到魚刺/雞骨/蝦皮/蟹殼或其他不能喫進去的殘物時該有的方式, 也是我最早學到的餐桌禮儀之一. 糾正我的法國朋友說: 這時候將手掌捲成捲筒狀, 吐在手掌捲裡, 輕輕放到盤子邊緣, 避免其他人看見(到底是甚麼噁心的髒東西), 然後在桌面下用餐巾把手擦乾淨.
簡單地說就是: 在餐桌上用餐只進不出. (或是盡量避免進去再出來的).
我很謝謝這個朋友的糾正, 讓我往後數十年不曾再因為碰到這種窘狀不知所措, 而做出失禮的動作.
法國朋友說: 在法國餐桌上, 舉凡跟嘴巴有關的動作都很重要, 要格外留神. 比如不能用嘴巴舔刀子; 避免刀叉撞擊牙齒的聲音. 當然任何吐的動作也不行.
然而餐桌上難免會嚼到不能下肚的雜物(這也是為什麼高級法餐中很少有會留下不能進食的部位, 就是避免客人做出吐這個不雅觀的動作), 所以學會應對, 如何優雅地吐東西是法式餐桌禮儀的必要.
說到這個, 兩年前去參加成都如意宴時, 設計者張聰做了一個相當聰明而且我很欣賞佩服的設計: 一個折疊式小紙袋, 讓客人可以將嘴裡的殘物放進去, 而不是放在盤子裡, 不僅遮蓋住東西, 而且保持桌面上的乾淨雅致. 這一招比放在盤子裡高明多了, 畢竟放在盤子上還是可能被看見, 這種殘物也絕對不會好看, 張聰這個設計勝過法式手掌捲筒, 很值得推廣呢.
朋友媽媽談到喜馬拉雅其實只是個起手式, 主要是讓大家看到她拎著進餐廳時手上那一咖印了個馬頭的罕見柏金, 就放在她旁邊的小矮凳上. 不時有鄰桌其他女人的眼光射過來悄悄打量.
餐廳, 尤其是高級餐廳本來就是看人也被人看的地方, 甚麼好包當然都是這時候拎出來, 讓人看的. 不過, 打量的未必只有包, 還有穿著.
朋友媽媽進餐廳的時候堅持不肯把大外套交給侍者保管. 侍者有些尷尬地說: 餐廳內的溫度很舒適的, 不需要外套. 我有點詫異, 趕緊幫忙敲邊鼓: 披著大外套喫飯, 怪彆扭的, 也不自在.
朋友媽媽冷冷地說: 我怕冷氣太強. 侍者補充: 我們可以為您準備一條披肩.
沒辦法, 朋友媽媽很堅持, 不妥協, 穿著大衣屁股一扭一扭地走進去. 我跟在後面, 看著朋友媽媽的背影, 大衣如波浪般搖曳, 可惜不是所有的搖曳都生姿, 有的是, 有些不是.
其實這些都還沒那麼礙眼, 真正有點礙眼的是她頭上頂著一頂寬邊大帽子. (待續)
圖文不符之瑞士洛桑高級旅館Beau-Rivage Palace裡面Anne-Sophie Pic餐廳的菜.
餐巾禮儀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齊上齊下
朋友媽媽有點心不甘情不願地終於把餐巾拿起來, 舖在腿上. 敢情這是她上遍無數高級餐廳後第一次自己舖餐巾.
照法國餐廳的規矩, 侍者先問要不要來個餐前(開胃)酒. 法國人很愛餐前酒, 香檳, 甜酒, 白酒, ,調酒, kir水果酒… 青菜蘿蔔隨人所好, 烈酒(干邑, 威士忌等)通常不在餐前酒的選項裡, 比較是法國人的餐後消化酒. 可是我也見過有人點, 並不違和失禮.
那就繼續聽朋友媽媽的名牌包事蹟吧. 說著說著, 侍者端了一碟小鹹泡芙出現. 朋友媽媽有點疑惑: 我… 用手拿嗎? 我: 是的. 每個客人自己拿一顆. 最好直接送進嘴裡, 不想的話, 就暫時放在麵包小碟裡也成.
再不久, 兩個侍者同時將每個人的前菜端來了, 其中一個簡單地解說每個人的菜色 – 其實只是把菜單上的菜名重述一遍而已, 沒有詳細說明是怎麼做的, 用多少溫度, 煮了多久, 是不是主廚轟動江湖的驚人創作等等. 簡單迅速的幾秒鐘念完菜名, 祝大家用餐愉快就飄走了.
朋友媽媽眉頭深皺, 有點不開心: 他沒教, 我怎麼知道怎麼喫? 台灣都會告訴你要怎麼喫, 甚麼要搭配甚麼, 怎樣又怎樣才會出現甚麼味道… 這個高級餐廳的服務怎麼這麼簡陋?
我說: 法國餐廳裡通常只是重述菜名而已, 盡量不干擾或拖延客人的用餐. 畢竟用餐很講究趁熱享用的溫度. 如果真有甚麼問題或是想知道的關於食材的細節, 可以在用完侍者來撤盤時跟他請教. 當然, 必要時也可以詢問侍者一些不會花很說時間解釋的事. 比如, 同時有好幾個小碟上來, 有無品嘗次序等.
朋友媽媽若有所悟地點點頭, 繼續邊喫邊說名牌包事蹟. 一段時間後, 眾人差不多都用完了, 朋友媽媽盤裡還剩半截蝦子和殘餘沙拉醬汁. 等了一會, 朋友媽媽始終沒再動, 就在我以為朋友媽媽已經用完了的時候, 侍者出現了, 輕聲問道: 請問用完了嗎? 朋友媽媽說: 我還沒呢.
侍者欠了欠身, 又飄走了. 朋友媽媽在名牌包故事告一段落時, 把半截蝦子喫掉, 刀叉擱在餐盤兩側.
又隔了許久, 朋友媽媽開始沒耐心了: 怎麼一直不來把盤子收走? 我說: 如果妳經用完了, 就把刀叉橫放在餐盤裡, 這就是告知服務生妳已經用完他可以來撤走的密碼.
我加碼解釋(難得朋友媽媽願意聽): 法國餐桌上有許多這樣諸如此類客人和侍者之間的服務默契, 讓雙方不必一直彼此詢問或招呼對方的存在.
朋友媽媽: 可是你們的盤子也一直沒拿走啊?
我: 因為法式服務就是齊上齊下, 不論上菜或是撤盤, 都是同時進行的. 也就是說, 如果沒有整桌人都用完前菜, 是不會來撤掉其中一些人的盤子.
其實同樣的情形, 餐前酒沒喝完, 理論上, 前菜也是不應該上的. 不過因為經常發生客人沒喝完或喝不完餐前酒, 苦苦等候前菜以為廚房延誤這種誤會, 現在餐前酒和前菜的界線越來越模糊了.
但是 同桌人前菜沒用完不上主菜仍是鐵律.
然而凡事總有例外.
話雖如此, 我也遇過同桌有人的前菜空盤被收走, 上了主菜, 而有人前菜仍未用畢的狀況. 那次是因為同桌每個人的用餐速度落差太大, 導致外場人員告知廚房開始準備主菜的控菜時間很難掌控, 廚房已經將主菜出餐保溫很久了, 再不上桌廚房就得重做的狀況.
法式餐廳這個齊上齊下的規則需要極度流暢的內外場運作配合, 是中餐廳沒有的: 當外場服務看到同桌人前菜用得差不多時, 必須傳遞訊息給廚房, 讓廚房在合理的時間內將這一桌的所有主菜都同時做好, 以方便同時出餐.
相信大家都看過電影上每個客人旁邊都站著一個服務生端著菜, 其中一人(通常是高階經理或領班)向其他人使個眼神, 如軍人般動作齊整劃一地將盤子放到客人面前的畫面.
換句話說, 當同桌人前菜都用完僅有一人還沒用完, 而且拖延很久時, 就會影響整桌主菜上桌的時間點.
遇到這種時候往往讓餐廳內外場都不知所措, 有時還會衍生一些溫度, 熟度, 熱盤不足, 醬汁乾凝…等各種問題.
餐飲學校教的是: 兩道菜的等候間隔時間在15-20分鐘之間, 因為在心理上, 超過這個時間, 用餐者的情緒就開始焦躁不耐煩了.
這是為何當我遇到朋友媽媽說有兩個前菜她都想點的時候, 我面有難色, 極力勸阻. 因為這會破壞廚房做菜的程序和上菜的節奏.
同時也是為何許多餐廳規定同桌人要點同樣的套餐的重要原因之一.
是的, 法式餐飲有很多規矩, 限制, 符碼, 暗號. 但是這些都是法式餐飲文化長年運作, 整理, 訓練, 設計出來的, 需要服務者與被服務者雙方約定成俗, 配合演出, 在用餐這樣的一個短暫而特定的氛圍中達到一種時間與空間上行雲流水般的自然與和諧.
(不然你以為法國餐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是買來的嗎?)
法式餐桌禮儀講究的優雅, 其終極目的不是假掰做作, 刻意矯情(只有不懂或是未曾經歷過的人才會如此誤解詮釋), 而是讓用餐時除了美味以外, 還懂得享受 - 其他的感官享受.
一個殘酷的事實是: 當你認為服務不好的時候, 可能不是服務不好, 是你不懂得被服務.
圖文不符之巴黎一星餐廳Jacques Faussat.
餐巾禮儀 在 Ghost Island Media 鬼島之音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每次吃西餐的時候,看到眼前一堆刀叉、湯匙、酒杯,總是搞不清楚該用哪一個嗎?
吃西餐很多眉角,但其實沒那麼複雜,只要聽完這集,保證你吃得優雅、吃得自信、吃得令人留下好印象!
真的實用啦!保證免費學到會:
1) 國際禮儀到底是誰發明的?
2) 孩子送出國,吃第一餐就被打槍?
3) 女士一切優先,除了 ...
4) 這是二手餐具拍賣嗎?全套式擺盤
5) 「底盤」不是拿來吃的啦
6) 從餐巾布看出菜色是否高級
7) 從餐具看出今天會吃到什麼
8) 餐巾、刀叉放不對,桌面直接被清空!
9) 東西掉了最好不要下去撿?
10) 黃金定律:大切小、小切口、左吃又喝
11) 魚刺、小骨頭、籽,原來要吐在 ...(天阿!
12) 不要吃到別人的麵包囉!
13) 可以打包嗎?
14) 常念:Excuse me
最後,判斷你的西餐禮儀是否完全到位,就看你的餐巾和底盤是否跟新的一樣!(奇怪的知識增加了呢~
🌈 2021 臺灣同志諮詢熱線,捐款支持:https://hotline.org.tw/donation
🤙🏻 Apple Podcast 五星評分+留言+分享
➖
本節目由 鬼島之音 Ghost Island Media 出品
🤙🏻 官網|https://ghostisland.media/
🤙🏻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ghostislandme/
🤙🏻 IG|https://www.instagram.com/ghostislandme/
➖
💂♂️ 製作團隊:
主持 - 大使夫人 Jeane, 鬼島之音 凱西
製作人 - 凱西 Cathy Hsu
監製 - 吳怡慈 Emily
📩 聽眾信箱|節目合作:web@ghostisland.media
➖
《別叫我大使夫人》全台最接地氣、人人都聽得懂的新潮外交學
MB01G3BGMFRMBN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1-YU-WTTpDc/hqdefault.jpg)
餐巾禮儀 在 Mary Cheung 張瑪莉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進食西餐程序,先以餐巾放在腿上,然後開始頭盤,飲湯、主菜、甜品,咖啡茶,程序要清楚。除了握手之外,见面禮的輕擁抱及親吻在西方国家亦常見。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OOpG0iI1M88/hqdefault.jpg)
餐巾禮儀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足本訪問: https://bit.ly/2OCgQ7Q
餐桌禮儀,博大精深,無論你是真上流人,抑或是上流寄生族,人生總有機會到高級食府吃飯。今次邀請到國際禮儀培訓顧問張珮茹小姐(Ruby Cheung),向大家講解西餐餐桌禮儀,好讓大家傍身。Ruby擁有英國國際商務禮儀師協會發出之國際商務禮儀培訓師、以及美國酒店業協會發出之註冊酒店專業教育導師資格,於2016年創辦公司,為多間企業提供專業禮儀培訓課程。她說:「其實餐桌禮儀不單止桌面,由你入座那一刻,到結賬離開的時候,整個過程其實也牽涉到餐桌禮儀。」
===================================
? 8折全年睇《蘋果》即慳$121!
現有日費訂戶亦可轉訂? http://bit.ly/2YwE3Ma ?
訂閱《飲食男女》YouTube: http://bit.ly/2Md5V2k
Facebook: http://bit.ly/2MJejcp
Instagram: http://bit.ly/2EA3qpR
相關影片:
【豬手撈麵比拼】名廚Ricky實試五大豬手撈麵名店 豬皮爽彈滑 麵咬落索索聲 深水埗大牌檔無得輸(飲食男女) (https://youtu.be/Wc0ZHudzscY)
【魚肉燒賣比拼】 點心顧問盲試六大叮叮魚肉燒賣 冠軍有魚香味又彈牙 最差一陣麵粉味連咬開都難(飲食男女) (https://youtu.be/QsF59sHD3Wk)
【不時不食】盛夏當造潮州薄殻 細如瓜子清洗麻煩 金不換炒鮮香惹味 食到嘴舐舐(飲食男女) (https://youtu.be/ijCaKuIwZh4)
【港女嫁穆斯林】瞞家人拍拖4年信埋伊斯蘭教 為巴基斯坦老公學煮咖喱:佢話我Rubbish!(果籽) (https://youtu.be/xT3rvyE00eY)
【港女嫁穆斯林】:瞞家人拍拖4年信埋伊斯蘭教 為巴基斯坦老公學煮咖喱:佢話我Rubbish!(果籽) (https://youtu.be/xT3rvyE00eY)
【東方昇與狗】沒養狗的愛心狗奴 花約萬元醫治流浪狗:牠有病你不會丟下牠 (果籽)(https://youtu.be/RpvKaDArWrc)
【「猛鬼戲院」金茂坪】情侶放火自殺?睇戲有怪聲?金茂坪荒廢30年重建 觀塘友:鬼故源於山泥傾瀉(果籽)(https://youtu.be/nu03OL8jXzM)
#飲食男女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餐桌禮儀 #用匙羮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08zVJrkiSoM/hqdefault.jpg)
餐巾禮儀 在 臺式圓桌用餐禮儀須知1.桌上餐巾只可用來擦口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餐桌禮儀-臺式圓桌用餐禮儀須知1.桌上餐巾只可用來擦口,不可擦汗,擦臉2.中途欲離桌時,餐巾要折好置於椅背或扶手,用餐結束則折好放置左手邊桌上。 3.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