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香港獨立,明日台灣方可獨立
「今日香港,明日台灣」,係香港人最常誤用嘅一句口號,因為香港人一直熱衷於以自己嘅壯烈犧牲,去提醒台灣戒備中共,偏又從來意識唔到,自身嘅真正功能,係透過確立香港獨立,進而為台灣獨立製造機會。由於中國坐斷亞洲,持續擾亂地區秩序,嚴禁台灣獨立,因此,只有今日香港獨立,了結中國統治,他日台灣方會獨立,然後成個亞洲至會得到解放。簡而言之,要真正幫助他人,香港人必須自強自省,而無謂嘅苦行求饒,必須立即終止。
只有消滅中國,真正解放亞洲之日方會到臨,而要完成呢個任務,香港肩負重任,責無旁貸。自鐵幕拉起,冷戰開始,自由陣營與共產陣營一直勢不兩立,其中核心角力,源於自由係咪真係高於一切。目前,我暫時無意拆解自由何以必勝,但只要大家相信自由必勝,就已可預知中國必敗無疑,一如蘇聯之敗亡,避無可避。自從自由陣營成型,美歐日聯防蘇聯,世界嘅規則已經徹底改變——自由成為戰勝嘅唯一資本,得自由者得天下,反自由者失天下,而香港過去一直都係處於夾縫之中,靜觀其變。五十年代,中共緊跟蘇聯方向,一直對外輸出所謂革命,表面上係帶領世界通往烏托邦,但本質上係向自由宣戰,意圖還原過去嘅原始叢林法則——武力強者建立統治,武力弱者為奴為婢,瓦解人類生而平等之說,將人類文明往後拖行。六十至七十年代,史太林死,中共亦意識到自由陣營捍衛自由之意志極之堅決,於是疏遠蘇聯,調整國策,徐圖後計,表面上係態度軟化,但本質上只係策略性撤退,意圖壓迫人類自由以重建帝國之心從未消失。八十至九十年代,蘇聯內外困頓,試圖轉型,但自由之門開得太急,一鬆手即失控,最終倒台,中共則以改革開放路線欺騙西方,爭取時間,表面上係願意接受西方秩序,但本質上只係繼續厚黑,韜光養晦,等待百年馬拉松之後嘅復興時機。呢段時間,香港依附喺英美保護罩之下,尚算毛髮未損,但中共滲透近在咫尺,一直喺地下發揮影響力,香港處境從未稱得上為安全。
中共以極權體制立國,以黨國思維統治,模式七十年以黎從未轉變。無論現今執政者係咪習近平,中共嘅總路線都係以中華帝國姿態崛起,消解人類文明嘅進步里程。所以,只有迫令中國改弦更張,亞洲嘅小國至有呼吸自由嘅空間,而自由陣營嘅邊界先至得以擴張。太平洋島鏈嘅最後一個據點,並唔係台灣,而係可以重擊中國嘅香港,台灣只係一隻已經入陣嘅牌,大家角色從來不一。國共內戰之後,國民黨敗走台灣,價值為保留中華民國之名義,準備隨時反攻大陸。然而,由於美國拉攏中國,對付蘇聯,自尼克遜訪華後,中華民國價值稍為下跌,國際地位亦一直下降,台灣邦交國數量一直減少,就係美國選擇培養中國為可靠盟友嘅結果。好彩嘅係,習近平執政,一改前人策略,急於求成,一度倦勤疏懶嘅美國就猛然驚醒,發現蘇聯雖亡,中共尚在,要鞏固自由陣營,就必須擊敗中共。擊敗中共之後,中國可以潰而不崩,各省獨立可以,聯邦自治可以,只要中共唔再妄圖重現中華帝國嘅光輝,倒行逆施,美國就會放佢一馬,而人類文明亦可以繼續向自由之路進發。
人類文明嘅必然方向係自由,而香港振作,就可以突破缺口,改寫歷史。只有香港獨立,中共倒台,中華民國紙牌先至可以退出歷史舞台,而亞洲大局既定之後,台灣就可以正名獨立,告別中華餘毒。中華文化以儒家文化為宗,其內涵之所以妨礙人類文明發展,在於成套文化係以安定社會而設,並非鼓勵所有人伸張自我。所謂倫理,其實乃係由上而下推動嘅思想操縱,儒家文化從來唔鼓勵人類挑戰制度,獨立思考,如同古埃及嘅社會階級,不合情理偏又行之有效——法老君權神授,王位世代相傳,以中央體制掌管全國,役民不息。成個古埃及社會嘅秩序以武力為基礎,掌有武力者則稱王,如同中華帝國興衰交替,從來不脫武裝起事;貴族祭司壟斷知識,士兵軍人專職護國,如同中華帝國體制之中嘅皇親國戚以及元帥將軍,服務對象係皇室而非社會;知識分子抄寫記數,農民工匠負責生產,如同中華帝國社會內自命不凡嘅士大夫,以及千千萬萬目不識丁嘅貧農,只可以跟從巨輪滾動,永不超生。呢種社會模式,喺人類文明歷史上持續千年,喺唔同地區都有所發展,進程同樣都係由部落步向小國,然後由小國步向帝國,因為只有不停擴張規模,帝國嘅生命力至得以維持。過去,地球尚有大量未開發地方,帝國擴張未有邊界,但大航海時代之後,地球全面開發,文明之間衝突無日無之,要徹底解決國家之間嘅矛盾,已經唔再可以只憑武力,所以自由協商,部落共治,又再回歸人類眼前。
儒家思想,本身就係一種支撐帝國模式嘅落伍思想,喺全人類都已經認識到自由可貴嘅廿一世紀, 理應封存,鎖入博物館櫥窗。可惜嘅係,香港人一直都察覺唔到儒家思想嘅荼毒,一再自誤,以中國人自居,自困於舊世界地圖之上,進退維谷。儒家思想嘅核心價值係反對自由,西方文明嘅核心價值係自由最高,香港號稱中西合壁,以便利華洋共處而自豪,本身就係近乎精神分裂。一部電話,只可以裝蘋果嘅iOS,或者Google嘅Android,貪多務得,兩邊落注,只係為中國拖延時間,消耗人類文明能源。而事實上,由一八四二年起,香港就已經唔係舊世界嘅一員,而係用緊自由陣營系統運作嘅準自由城邦。香港受英國殖民統治,由一開始以自由港自我定位,再發展出後來嘅司法獨立,都係履行緊西方文明嘅秩序,即使機件仍然不褪中華氣味,系統已經由頭重置,無法同中國兼容。正因為系統唔同,對自由嘅理解唔同,由香港落入中共手上開始,其實就已經係為日後嘅系統衝突埋下伏線——只要香港人鼓起勇氣,回復原廠設定,爭取獨立,就可以加入自由陣營,而中國亦會因為香港嘅分離,而必須正視自身系統嘅致命缺陷,繼而抉擇放棄中華帝國春秋大夢,抑或一意孤行對抗世界。香港獨立,係刺激中共,更係提醒台灣及早排毒,全速向正途進發。
所以,「今日香港,明日台灣」嘅真正意義,在於共同經營太平洋島鏈,封鎖中國,制止中華帝國破壞亞洲均勢嘅惡意。只要香港堅持獨立,寸步不讓,美國就會鼓動日本台灣南下支援,而中共滅亡,台灣以至新疆西藏,都可以擺脫魔爪,重新上路。如果香港留戀中國城市嘅身分,拒絕自立,而中國野心不息,出兵台灣,屆時台灣就要出兵還擊,死傷在所難免。而由於世界無法承受全面開戰,美國未到最後關頭都無意出動,中華民國名義就會派上用場——兩個中國對戰,日本毋須入局,美國自可隔岸觀火,直至台灣失守。明乎此,香港要掙扎求存,首先就要自我解殖,拒絕中華帝國嘅不義遨請,然後就可以協助自由陣營解放亞洲,繼而推動人類文明走向更自由嘅下一階段。以武力解決問題嘅手段,經過兩次世界之戰,已經證明此路不通,戰爭再度爆發,所影響嘅係全人類嘅福祉。
香港人必須記住嘅係,香港獨立,要付出嘅成本其實非常之小,因為自由陣營所植入嘅系統,早已根深蒂固。雖然香港已經倒退為反殖社會,但只要獨立,公民社會就會即刻復活;雖然香港警察已經淪為當權者走狗,但只要獨立,治安就會井然有序;雖然香港法治已經搖搖欲墜,但只要獨立,司法機關就會馬上可用。其他國家獨立之後,重建之路相當漫長,但香港得天獨厚,獨立之路,只要把握時機,果斷起步,就已經贏咗一半。
gnimmm.com/2019/06/16/go_independent/
「饒自強軍階」的推薦目錄:
- 關於饒自強軍階 在 逆嘶亭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饒自強軍階 在 黃珊珊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饒自強軍階 在 宋楚瑜找朋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饒自強軍階 在 饒自強粉絲團-前f-16戰機飛官/長榮航空機師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饒自強軍階 在 軍事資訊站- 饒自強空軍官校幾期的推薦與評價,PTT 的評價
- 關於饒自強軍階 在 【精彩】出事前才說「再不走沒機會」隔天見遺體破肚腸流... 憶 ... 的評價
- 關於饒自強軍階 在 饒自強獨家揭密! 戰機暴雨起降如搏命!? "三大禁忌"任務恐取消 的評價
- 關於饒自強軍階 在 順風醫美老闆 :: 醫院醫院幫幫忙 的評價
- 關於饒自強軍階 在 軍學部 :: 台灣社會團體查詢網 的評價
- 關於饒自強軍階 在 全網椅ptt 的評價
- 關於饒自強軍階 在 rime-tool/donshianese.dict.yaml at master - GitHub 的評價
- 關於饒自強軍階 在 飛行常備軍官- 看板AirForce - PTT網頁版 - 建大雷龍胎 的評價
饒自強軍階 在 黃珊珊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蔣經國秘書報告!》新書發表會,宋主席在直播現場~
起心動念寫這本書其實已經很久,但在台灣的政治氛圍下,歷史寫作常常在為現在的政治服務,即使動機純粹是為了留下見證與紀錄,也常被外界作惡意解讀,因此猶豫再三,直到去年七月,才決心開動。
在這本書開動之初,我與寫作小組便定下了寫作的基本態度:回到歷史現場,還原決策者當時所面對的內外情境,以瞭解經國先生的決策思維與工作方法,作為不分藍綠執政者的參考。事後諸葛,人人皆可;但只有回到歷史現場,才能瞭解決策者在每一個重大決策時,所面對的永遠是資訊不足的「迷霧」,沒有任何人或任何作為能保證成功,沒有一張遠期支票能保證兌現,每一個決定都是一種「計算過的賭博」。決策者必須作出艱難的決定,準備各種應變方案,同時承擔各方的壓力與質疑,還要放手讓專業團隊能夠工作,並一步一步引領眾人輿論,平衡各方利害,一起走向成功之路。
明天(一月十三日),是經國先生辭世30週年,選在經國先生辭世30週年前夕出版一本談論三、四十年前決策過程的故事書,不是為了造神與崇拜,不是為了證明藍綠誰好誰壞?!更不想服務現實的政治正確。而是期望未來所有領導者,都能有經國先生的遠見與細緻,「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完成每一項任務。
許許多多的小故事,與經國先生達成的成就,都在書中闡明,我就不在此贅述,只提綱掣領說說寫完這本書的感想,也就是經國先生的成功之道。
在民國63年(1974)我到行政院長蔣經國先生辦公室報到時,很快便瞭解到台灣內外處境的艱困:中華民國已經退出聯合國,日本與我們斷交,世界正面臨石油危機造成的經濟低潮,對以出口為主的台灣造成嚴重衝擊。在經國先生眼中,大陸與台灣競爭加劇,而美國又不可信賴,台灣的自立自強還只是個口號,要落實這個口號,必須實質上達成兩個目標:第一,民生經濟必須脫胎換骨,具有一定實力;第二,戒嚴軍管不可能永久下去,民主自由是不可擋的潮流。執政黨與政府,必須變成一個有競爭力的,受人民肯定與信賴的團體,才能維持國家的正常運轉。問題是,怎麼做到呢?
首先,經國先生認清了,任何偉大的政策實行之前,都必須先組建起一個「廉潔而有效能」的團隊,而「廉能」這兩個字,除了「以身作則,由近而遠」,別無推動之法。在經國先生心中,改革必須要「兩條腿走路」,一方面要在決策階層高瞻遠矚,「做對的事(Do the right thing.)」,例如竹科與十大建設。另一面更要確保政府執行階層從上到下,能夠「把事情做對(Do the thing right.)」,否則再好的政策構想也無法落實,甚至在執行過程中被官僚系統無聲無息的「消費掉」。而在傳統官僚習性影響下,後一任務的挑戰更為艱鉅。經國先生對身邊幕僚嚴管嚴教,大力推動行政倫理,宣示「十項革新」,示範親民愛民,杜絕鋪張排場,便出自於此種考量。
其次,任何改革都是「先破壞既得利益,再創造新的效益」。因此,必須審時度勢,要改成什麼(what)?和如何改(how)?目標與手段必須同步規劃。同時也要顧及「改革之前」與「改革之後」的磨合性,一定會有人不開心,也一定會有抗力,但要控制住不致發生動亂,結果還能讓更多人開心。這需要決策者心中有一幅清晰的計畫藍圖(Road-Map),以及無數的應變計劃。推動解嚴和開放大陸探親等改革,既不能引起台灣民眾的不安、對政府不信任,也不可引起對岸及國際社會對台灣未來走向的疑慮。經國先生擔任行政院院長與總統16年期間,人民平均所得從482美元成長到5,829 美元,但同時間最高所得與最低所得的差距,僅從4.49倍微升到4.85倍,達成「均富」的目標,所賴者皆是詳盡的一連串目標、路徑、及應變計劃所組成的藍圖。孫子兵法說:「智者之慮,必雜於利害,雜於利而務可信也,雜於害而患可解也。」講的就是這種縝密的,「雜於利害」的思維過程。
最後,是價值設定的問題,領導者必須決定什麼叫「利」?什麼叫「害」?而且公告周知,律令遵行。經國先生很明白的在開會、討論、施政的過程中,耳提面命的要求各級官員與幕僚,「計利應計天下利」,不要計較政府多幾百萬收入,不能計算個人的好處或人情,不能向財團和有錢人一面倒,凡事以大多數人民生活的改善為依歸。油價調整方案,報紙是否漲價?維持物價穩定,都是這種「計利天下」的結果。而且,執政者眼光要放遠,不要老想用蠅頭小利來收買人心,政府要著眼於長遠的世界趨勢與民眾生活的根基,消除貧富差距、城鄉差距,打破各單位本位主義,整合起來,一次把事情做好做完,才會讓政府成為值得人民信賴的對象。
現在,當我們往來於高速公路,安坐於中鋼鋼骨所建的大樓,享受電力與油料帶來的便利,其實都在享用經國先生智慧與膽識的結晶。但經國先生終究是人而不是神,現在我們所認為的許多理所當然,當時卻是讓經國先生無法成眠的萬端糾結。
最後,我想告訴大家的是:中華民國的總統和行政院長,從來不是個好幹的職務,台灣這塊土地上的執政者,就跟美國101空降師的指揮官一樣,心態上必須認清:「我們打從娘胎裡就是被包圍的。」沒有過人的毅力、能力、與心理素質,是過不了各種內外險關的。
現今許多政治人物,只關心著如何採收果實,但像經國先生這樣的政治家,關心的不只是如何栽種果樹,更開闢經營了一個可長可久的果園,而我們正在這裡享用這些果實。年輕一輩朋友們,與其歌頌經國先生,或咒罵經國先生,不如靜下來看看,經國先生怎麼完成這些事的?!希望這本口述歷史的出版,能夠成為一面鏡子,讓現在與未來的執政者有個對照,有個參考,帶給執政者一些啟發,讓台灣走向更美好的境界。期待未來有人,能夠超越經國先生,讓台灣能更加長治久安,富足豐饒。
我們在這裡述說歷史故事,但其實心底都期待著,台灣未來有更多的英才,創造更多值得傳頌的故事。
謝謝各位!
饒自強軍階 在 宋楚瑜找朋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蔣經國秘書報告!》新書發表會,宋主席在直播現場~
起心動念寫這本書其實已經很久,但在台灣的政治氛圍下,歷史寫作常常在為現在的政治服務,即使動機純粹是為了留下見證與紀錄,也常被外界作惡意解讀,因此猶豫再三,直到去年七月,才決心開動。
在這本書開動之初,我與寫作小組便定下了寫作的基本態度:回到歷史現場,還原決策者當時所面對的內外情境,以瞭解經國先生的決策思維與工作方法,作為不分藍綠執政者的參考。事後諸葛,人人皆可;但只有回到歷史現場,才能瞭解決策者在每一個重大決策時,所面對的永遠是資訊不足的「迷霧」,沒有任何人或任何作為能保證成功,沒有一張遠期支票能保證兌現,每一個決定都是一種「計算過的賭博」。決策者必須作出艱難的決定,準備各種應變方案,同時承擔各方的壓力與質疑,還要放手讓專業團隊能夠工作,並一步一步引領眾人輿論,平衡各方利害,一起走向成功之路。
明天(一月十三日),是經國先生辭世30週年,選在經國先生辭世30週年前夕出版一本談論三、四十年前決策過程的故事書,不是為了造神與崇拜,不是為了證明藍綠誰好誰壞?!更不想服務現實的政治正確。而是期望未來所有領導者,都能有經國先生的遠見與細緻,「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完成每一項任務。
許許多多的小故事,與經國先生達成的成就,都在書中闡明,我就不在此贅述,只提綱掣領說說寫完這本書的感想,也就是經國先生的成功之道。
在民國63年(1974)我到行政院長蔣經國先生辦公室報到時,很快便瞭解到台灣內外處境的艱困:中華民國已經退出聯合國,日本與我們斷交,世界正面臨石油危機造成的經濟低潮,對以出口為主的台灣造成嚴重衝擊。在經國先生眼中,大陸與台灣競爭加劇,而美國又不可信賴,台灣的自立自強還只是個口號,要落實這個口號,必須實質上達成兩個目標:第一,民生經濟必須脫胎換骨,具有一定實力;第二,戒嚴軍管不可能永久下去,民主自由是不可擋的潮流。執政黨與政府,必須變成一個有競爭力的,受人民肯定與信賴的團體,才能維持國家的正常運轉。問題是,怎麼做到呢?
首先,經國先生認清了,任何偉大的政策實行之前,都必須先組建起一個「廉潔而有效能」的團隊,而「廉能」這兩個字,除了「以身作則,由近而遠」,別無推動之法。在經國先生心中,改革必須要「兩條腿走路」,一方面要在決策階層高瞻遠矚,「做對的事(Do the right thing.)」,例如竹科與十大建設。另一面更要確保政府執行階層從上到下,能夠「把事情做對(Do the thing right.)」,否則再好的政策構想也無法落實,甚至在執行過程中被官僚系統無聲無息的「消費掉」。而在傳統官僚習性影響下,後一任務的挑戰更為艱鉅。經國先生對身邊幕僚嚴管嚴教,大力推動行政倫理,宣示「十項革新」,示範親民愛民,杜絕鋪張排場,便出自於此種考量。
其次,任何改革都是「先破壞既得利益,再創造新的效益」。因此,必須審時度勢,要改成什麼(what)?和如何改(how)?目標與手段必須同步規劃。同時也要顧及「改革之前」與「改革之後」的磨合性,一定會有人不開心,也一定會有抗力,但要控制住不致發生動亂,結果還能讓更多人開心。這需要決策者心中有一幅清晰的計畫藍圖(Road-Map),以及無數的應變計劃。推動解嚴和開放大陸探親等改革,既不能引起台灣民眾的不安、對政府不信任,也不可引起對岸及國際社會對台灣未來走向的疑慮。經國先生擔任行政院院長與總統16年期間,人民平均所得從482美元成長到5,829 美元,但同時間最高所得與最低所得的差距,僅從4.49倍微升到4.85倍,達成「均富」的目標,所賴者皆是詳盡的一連串目標、路徑、及應變計劃所組成的藍圖。孫子兵法說:「智者之慮,必雜於利害,雜於利而務可信也,雜於害而患可解也。」講的就是這種縝密的,「雜於利害」的思維過程。
最後,是價值設定的問題,領導者必須決定什麼叫「利」?什麼叫「害」?而且公告周知,律令遵行。經國先生很明白的在開會、討論、施政的過程中,耳提面命的要求各級官員與幕僚,「計利應計天下利」,不要計較政府多幾百萬收入,不能計算個人的好處或人情,不能向財團和有錢人一面倒,凡事以大多數人民生活的改善為依歸。油價調整方案,報紙是否漲價?維持物價穩定,都是這種「計利天下」的結果。而且,執政者眼光要放遠,不要老想用蠅頭小利來收買人心,政府要著眼於長遠的世界趨勢與民眾生活的根基,消除貧富差距、城鄉差距,打破各單位本位主義,整合起來,一次把事情做好做完,才會讓政府成為值得人民信賴的對象。
現在,當我們往來於高速公路,安坐於中鋼鋼骨所建的大樓,享受電力與油料帶來的便利,其實都在享用經國先生智慧與膽識的結晶。但經國先生終究是人而不是神,現在我們所認為的許多理所當然,當時卻是讓經國先生無法成眠的萬端糾結。
最後,我想告訴大家的是:中華民國的總統和行政院長,從來不是個好幹的職務,台灣這塊土地上的執政者,就跟美國101空降師的指揮官一樣,心態上必須認清:「我們打從娘胎裡就是被包圍的。」沒有過人的毅力、能力、與心理素質,是過不了各種內外險關的。
現今許多政治人物,只關心著如何採收果實,但像經國先生這樣的政治家,關心的不只是如何栽種果樹,更開闢經營了一個可長可久的果園,而我們正在這裡享用這些果實。年輕一輩朋友們,與其歌頌經國先生,或咒罵經國先生,不如靜下來看看,經國先生怎麼完成這些事的?!希望這本口述歷史的出版,能夠成為一面鏡子,讓現在與未來的執政者有個對照,有個參考,帶給執政者一些啟發,讓台灣走向更美好的境界。期待未來有人,能夠超越經國先生,讓台灣能更加長治久安,富足豐饒。
我們在這裡述說歷史故事,但其實心底都期待著,台灣未來有更多的英才,創造更多值得傳頌的故事。
謝謝各位!
饒自強軍階 在 【精彩】出事前才說「再不走沒機會」隔天見遺體破肚腸流... 憶 ... 的推薦與評價
【精彩】出事前才說「再不走沒機會」隔天見遺體破肚腸流... 憶多位飛官同袍殉職故事 饒自強 :酸民真的懂國軍的奉獻嗎? ... <看更多>
饒自強軍階 在 饒自強獨家揭密! 戰機暴雨起降如搏命!? "三大禁忌"任務恐取消 的推薦與評價
饒自強 獨家揭密! 戰機暴雨起降如搏命!? "三大禁忌"任務恐取消|黃倩萍主持|【火線熱話題】20190529|三立新聞台. 5,817 views5.8K views. ... <看更多>
饒自強軍階 在 饒自強粉絲團-前f-16戰機飛官/長榮航空機師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饒自強 粉絲團-前f-16戰機飛官/長榮航空機師, 台北市。 4470 個讚· 333 人正在談論這個。沒錯!!我就是東森關鍵時刻節目的前F-16戰鬥機飛行員/長榮航空機師. ... <看更多>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