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t @shushengbaiyong with @make_repost
・・・
初七將成最後抵抗信用系統的關鍵。
政府繼要求年初七 (18 日) 起,每間餐廳必須要求客人掃「安心出行」(或登記個人資料)才可進入,同樣的強制措施亦在三月起於所有政府大樓或辦公室實行。
政權愈來愈進取,自然是因為最近「安心出行」的下載量不斷上升。這正應驗了書生早前之言,一旦大家下載了「安心出行」,不論用「鬼機+太空卡」或「亂掃藍店」等坊間對策應對,亦已提供「認受性」和「數據」給政府(更別忘記遲點會推「手機號碼實名制」)。
歸根究底,我們把自己看得太弱小,把政府看得太強大。政府要由「安心出行」建立成正式的「健康碼信用系統」,從來並無大家想像中那麼容易。它至少要滿足以下幾項條件:
(1). 任何系統一開始都是充滿粗疏缺漏。所以政府必須收集大量市民的使用數據,包括使用方式及習慣、所回報的 BUG,然後分析改進、「優化」系統,直至它能達至完美監控為止。這其實需要長時間及大量人口實驗。「安心出行」由上年 8 月推行至今,仍然未能成大氣候,亦因為過去數月不少市民堅持不安裝的緣故。
(2). 因此,由「安心出行」到「信用系統」,政府必須有最起碼的用戶基本盤。現時「安心出行」的下載量是 70 萬,佔約香港人口 10 %,數字雖然龐大,但對比起其他國家防疫追蹤系統仍不算特別高。大家只要足夠團結,完全不下載不使用,政府要建立(及完善)信用系統的成本仍然相當高企。
(3). 政府要建立強力的信用系統,必須把「安心出行」應用到生活各層面,令市民不論出入何處、在哪消費飲食、上班上課,生活已無法再擺脫「安心出行」,才算真正成功。而政府必定是「漸進式」地擴展其應用範圍,因為它需要考慮擴展領域的成本及阻力。今日政府先在自己最可控的政府大樓,和公共(市場)領域上人民必須吃喝的「餐廳」作為場所試點,亦是這緣故。
(4). 因此,如果我們能守住在「餐廳」上堅持不用「安心出行」,形成市民和業界阻力,那麼政府要進一步把它應用到其他公共(市場)領域上,就更為困難。反過來說,一旦我們在「餐廳」先失守缺堤,往後要阻止政府擴展它到其他地方(下一步一定是商場街市)的成本就會極高,接近無可能。
所以,初七之後將成關鍵中的關鍵。它決定了未來香港是否會出現信用系統。這絕不是說笑。
****
所謂「牛唔飲水唔撳得牛頭低」。今年牛年,希望大家能做個不低頭的牛,堅持抵抗,不要妄自菲薄,先自我放棄。
新加坡有個防疫追蹤程式,叫「TraceTogether」。一開始政府亦是以「只用在防疫」為名,呼召市民放心安裝。到現時新加坡有 8 成市民安裝 TraceTogether,而且這系統已成熟到所有生活細節都必須使用它,政府改了口徑,指警察有權使用這程式所收集的數據,以作「嚴重刑事調查案件」之用。
有不少新加坡市民認為政府出爾反爾,相當不滿,甚至在社交網絡上揚言要刪除 TraceTogether,但監控系統早已成熟完善,生活已無法擺脫程式,想拒絕也拒絕不了。正式授權警察使用的新法案亦在早前正式通過。
有那麼鄰近相似的威權政府給我們借鏡,難道我們還不醒過來?還以為「安心出行」真的會在疫情過後自動消失?以現時林鄭政府的信譽,大家心裡面自然有個答案。
*****
書生再次分享「抗衡健康碼」的「五大方法,缺一不可」:
(1). 全民「唔裝 app 唔掃 code」:一定要全民唔合作,誓死「唔裝 app 唔掃 code」,要令到「安心出行」的認受性降到最低,同時令政府沒有更多數據完善應用技術。
另外,政府提供「登記個人資料」的選項,其實亦說明它確實需要控制成本和擔心阻力,現還在試水溫。因此,愈多人為求方便用「安心出行」,我們就愈危險。相反,「登記個人資料」雖亦有風險,但內頭有很多細節可以做,總比安裝「安心出行」安全。
(2). 黃店不合作運動:黃店一定唔可以要求或鼓勵顧客必須掃 code ,有店鋪執行就立即剔除「黃店名單」。黃店亦不核對任何顧客所登記的個人資料。
(3). 全世界投訴批評、輿論繼續升溫:全世界(包括黃店老闆、工會、員工)都要加強輿論,批評、投訴依個機制有幾麻煩、無實用性,令到經營成本極高,亦對防疫無效。總之,繼續說明依個「安心出行」侵犯私隱兼無實用性!並一傳十,十傳百!講比所有人都知。
(4). 不入商場不消費:假如政府強行推多步,強制立法進出任何場所都必須健康碼;全民必須有決心一段時期內不進出任何大型商場、不進內消費,令到商場變成死城,先可能迫令大商家都要退一步諗一諗,建議政府暫時擱置取消。
(5). 戰略思維的改革:沒錯,依個垃圾林鄭政府可以完全不理民情,繼續強推健康碼。但我地唔可以睇小自己力量。記住,任何抵制行動都是愈早實行,成功機會愈大,只要政府愈早期遇到愈大阻力,即使要繼續強推,亦需要付出更巨大的成本同代價,隨時因急進出錯牌而引起更大反彈。
相反,一旦成個系統的相關技術、執行細節和立法方針日漸成熟,到時先想抵抗就愈加困難,追悔來遲。
香港人要記住,「極權社會下的抵抗」就係「盡可能提升極權的管治成本,做到一分就一分,才可能有機會令圍牆承受不住而倒下」。
#安心出行 #健康碼 #初七 #全民抵抗
@shushengbaiyong
「香港人飲食習慣調查」的推薦目錄:
- 關於香港人飲食習慣調查 在 黃耀明 Anthony Wong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香港人飲食習慣調查 在 梁芷珊Canny Leu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香港人飲食習慣調查 在 小林日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香港人飲食習慣調查 在 《香港人外出用膳習慣與健康》 電話意見調查結果摘要 的評價
- 關於香港人飲食習慣調查 在 飲食習慣問卷調查的推薦,DCARD、YOUTUBE和網路上有 ... 的評價
- 關於香港人飲食習慣調查 在 飲食習慣問卷調查的推薦,DCARD、YOUTUBE和網路上有 ... 的評價
- 關於香港人飲食習慣調查 在 飲食習慣問卷2023-精選在Youtube/網路影片/Dcard上的焦點 ... 的評價
- 關於香港人飲食習慣調查 在 飲食習慣問卷2023-精選在Youtube/網路影片/Dcard上的焦點 ... 的評價
香港人飲食習慣調查 在 梁芷珊Canny Leu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轉載
#沈旭暉 #壹周刊
可以聽 ▶️▶️ https://youtu.be/86U0xAr2WmA
#恐懼是正中下懷
//2020年7月1日,北京眼中香港「二次回歸」的日子。港區國安法橫空出世,不少朋友非常鬱悶,真正的香港再也不能回來,已成事實。
但7月1日,太陽還是如常升起。身處大時代,Rule Number One,永遠都是處變不驚,對身邊所有荒誕不經之事,見怪不怪。維持自己的節奏,不要被set agenda,在社會、職場、學校、婚姻,這都是唯一的成功之道。
根據官方agenda,我們自然應該非常緊張、非常恐懼、非常重視國安法。但結構上,國安法的內容從來不是主菜。真正的主菜,是香港的管治模式徹底改變,放棄了港英時代行之有效的工具理性、邏輯思辯,取而代之的是中式大而化之的「依法」威權管理。由於國安法的出現方式,讓香港全無角色可言,傳遞的訊息清晰不過:只要北京喜歡,隨時隨地可以收回「一國兩制」的任何權力,甚或「一國兩制」本身。所以在北京眼中,這是給香港人的「再教育」,要香港人日後懂得知所進退,接受「底線思維」,哪怕「底線」經常搬龍門,法律、章程都是服務政治需要,但也只能默默接受,而不是像昔日那樣以捍衛法治、捍衛專業之名擇善固執,因為「國家利益」大於一切。這種管治模式,就是教科書常見的威權管治:也許形式上還有一些民主、一些自由,但那只是「民主元素」、「自由元素」,真正的權力核心,在於遠方,也只在遠方。
由於回歸23年來,親建制的民意依然結構性地落後,新生代的中國認同更是屢創新低,國安法也是北京默認了根據正常方式、統戰,反正也爭取不了民意,不如索性放棄這一環。口號雖然是「人心回歸」,手法卻是恰巧相反,承認了人心沒有回歸。所以在新香港,平息民怨、讓人民不滿得到宣洩的透氣口一類傳統管治智慧,都不再適用。「群眾鬥群眾」,成為抵銷民意不足的「有效」模式,因此種種文革式密報、劃清界線、上崗上線行為,配合「人民群眾」的全天候「監督」,在未來一段長時間,會成為主流。官方agenda,會希望人與人之間的互信急劇降低,小報告、篤灰、特務文化成為常態,去瓦解由下而上的公民社會。走旁門左道的人,忽然感受到權力的亢奮,再缺乏任何監督、任何制約的環境,只會變本加厲,天天批鬥,這就是未來兩年的主旋律,必須有心理準備。
由於民意始終不利北京,如何打散公民社會的團結,也就成了重中之重,整頓各行各業精英、改變大眾媒體規範、讓教育以國家利益為出發點、讓政府各部門「依法」強化proactive執行力,會是未來兩年重點「工作」。因此,最受國安法影響的「一小撮人」,除了明顯有證據的「黑四類」,必然包括廣義有影響力的人,因為有了「依法治國」和「國家利益高於一切」兩大綱領,無論有沒有國安法,單是公安條例,或任何一條普普通通的法律,都可以「依法」打擊值得整頓的人,例如艾未未的罪名是逃稅。而當一個人有了千萬粉絲,即使完全不涉政治,也可以成為對象,例如范冰冰的罪名,也是逃稅。上有好者,全民逐漸會習慣自我審查、自我閹割,去避免觸碰「底線」:不只是有沒有突破官方紅線,還包括不要讓自己太有影響力這條實質底線。
弔詭的是,假如你是一個遊客,大概不可能從外觀感到香港已經被奪舍。表面上,歌舞昇平,一切如常,樓股暢旺,馬照跑舞照跳,完全滿足了殷海光《人生的意義》的最底層需求,直到大局底定。這大概就是二次回歸的劇本。只要中美鬥爭的大劇本,需要另案處理,不贅。
以上這些,身在其中的大家,自然心裡明白。但是否就只能長嗟短嘆?究竟2019年以來,真正的初心,在超越微觀政治的宏觀層面,又是甚麼?難道真的只有「順民、移民、暴民」?我們的節奏,應該是怎樣?
事實上,去年至今的整場運動,無論口號是甚麼,本來就是全球大變革的一環,不只是政治變革,還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一環。在未來世界,固定工作已不可能,各行各業都沒有退休保障,人工智能取代智力密集工作後,生涯規劃再也沒有單一方程式。因此,新生代擁抱改變的決心很大,不願依靠單一工作的視野也很清晰。無須依靠政府、建制、財團,也能自力更生,尋找人生的獨立自主,本來就是全球大趨勢。香港上一代的超穩定結構,到了下一代,早已不能持續下去,對下一代而言,這是「攬炒」的結構性基礎。既然忍氣吞聲,也不代表有一份保障一生的荀工,為甚麼不嘗試自行建立自己的事業,去儘量減少對政治環境的依附?
不少朋友開始談及移民。其實早在十年前,當媒體不斷炒作我是否「移民」新加坡,我就不斷說同樣的話:「移民」的概念非常前現代,早已過時。在過去一年,身在海外的香港人貢獻運動較多,還是身在山頂的離地港豬較多?即使我們同時持有加拿大護照、在新加坡工作、週末渡假到日本、飲食去台灣、子女在英國讀書、投資基金卻來自美國,對我們的「香港人」identity,有甚麼影響?當整整一年授課,都可以使用zooming,我們身在香港還是剛果,又有甚麼分別?假如我們沒有去或留的概念,本來就同時以幾個地理位置為家,以虛實相間的方式連結起來,無懼世事變改,這個不才是真香港?
威權政體能打壓的內容,從來有一個特色:永遠不可能訴諸普通法能理解的邏輯和文字。例如說《願榮光歸香港》不能在校園唱,那麼《海闊天空》呢?《Blowing in the Wind》呢?要是說「五大訴求」也不能說,5+1手勢呢?以五一為標記的衣服呢?難道五一勞動節也要取締?當抗爭的意識,已經植入骨髓,而政府無道,已成為common sense,抗爭的形式,已經大可進化,評論的需要卻大大降低,這才是be water的真諦。就像六十年代的波蘭、捷克,打壓只會比新香港更嚴重,但民間也總有方式維持下去。放在全球化時代的今天,這些方式無須「勾結外國勢力」,也自然能走向國際,連結海內外香港人。難道一定要重複「畫面好靚」的回憶,才能sustain?
即使你沒有走出comfort zone的勇氣創業、當slashers,不願意離開物理香港,連一個黃色頭盔鎖匙扣也不敢用,逼於無奈要當順民,甚至即使你是一位藍絲,只要你不屬於那20%的深藍社群,對香港還是很有價值的。因為在「新香港」,你反而要更思考一個切身問題:我身在那個環境,相對「新香港人」,究竟有甚麼相對優勢?假如你想不到,無論如何表忠,沒有其他價值,也只會成為condom。但只要你生存下去,香港人的長處,就依然能發揚光大。例如在中資公司,他們是否依然需要香港簽名負責due diligence?在官僚機構,他們是否依然需要具國際視野的創意思維,去同時應對愛國規範+國際規範?
不少朋友對新香港的「思想改造」最憂慮,即使是淺藍、中藍家長,由他們會否送子女到本地、非直資學校,身體最誠實,說明一切。但其實全球教育理念,早已confirm傳統班房、1 to many的19世紀普魯士式教學,已經嚴重過時。現在講求的是personalized learning、通過大數據讓每人被因材施教、通過學生的親身經歷和發問,去建構每人獨一無二的知識體。但新香港推崇的,完全相反,以為靠syllabus、marking scheme、規管老師言行、辦學團體向校長施壓、家長學生互相監控一類行為,就能「打造」愛國新一代。誰也知道,不可能;反而靠抖音洗腦,還可行。由下而上、個人化教育乃全球大勢,不能逆轉,「新香港」把教育搞死,只會急速催生替代教育。有了網絡、有了對香港友善的國際環境,難道學習只能一成不變?
國安法最要打擊的對象,據說是勾結外國勢力。但香港卻是全球國際聯繫最強的地方,記得看過一個調查,大概每三、四個香港人,就有一個有廣義的國際聯繫:有親人在海外、曾在海外讀書或工作、有業務或投資在海外、甚或在僱用海外傭工……根本無須「勾結」,香港就是國際一環。2020年的香港,處於國際文明衝突的斷層,中國威權模式 Vs 西方自由模式接近水火不容,以大數據監控 Vs以個人私隱規範人工智能,會成為抉擇。只要國際網絡繼續存在,香港人自然而然的就融為一體,何須擔心一時三刻由上而下的高壓?
說了那麼多,意思很簡單:香港人早已融入世界「時代革命」,本來的方向一直堅持下去,已經足夠。Be Water,必須成為未來一段長時間的哲學,要揚棄的是對任何事情非黑即白的binary 思維,與及期望今天做這事明天就有結果的線型linearism。明白了這些,就會有持久戰的心理、生理和物質準備。
以下是我的選擇。說是否離開,諷刺地自從18歲生日,我反而從未試過如此長期留在香港,除了疫情原因,也是感到不捨。我的工作、居住範圍,一向同時在幾個地方,這是十年前開始的刻意規劃,今天大家自然明白為甚麼。因此,我自然不會因為新香港而改變,不會因為要宣示甚麼而不離境,更不會因為要宣示甚麼而不入境回來。對各位朋友,忠告也是一樣:建立一個跨地域人生基礎,進退有道,虛實相間,global+local,才是未來之道;不是說每人都要自己建立,但也可以進入已建立的天地。
至於甚麼「說會否說話小心點」,我的職業從來就不是寫評論,文字、video只是作為一個香港人的分享,只有理性邏輯,從前是怎樣,未來就是怎樣,對上崗上線的騷擾,我們應該有足夠成熟程度一笑置之。當人人煞有介事說一件荒謬的事,並不會令事情變得不荒謬;白色恐怖除了是他製的,也是自製的。根本每人都討論自己「安全」,已經中計,假如連這點EQ training也不能pass,香港人又怎能自傲?
至於工作,我一直相信全球香港人網絡就是一個龐大經濟體,足以生存、足以壯大,也足以回饋香港。這是一代人的共同機遇,相對於當所謂KOL,對我而言,這方面,反而應該是更能做實事的地方。說到底,北京是高度計算的政權(只是計算方式和我們很不同),我深信當香港人(而不只是香港)不能取代的價值得以彰顯,就是出現社會新契約的一天,所以,這是累積底氣的時候,不爭朝夕。
越是漫漫長路,越是平常心。未來兩年會尤其荒誕,但經過這經歷,才能千錘百鍊。大家坐穩,同步過冬。//
香港人飲食習慣調查 在 小林日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濕氣係一切病因嘅開始
8年前,小林媽患過一個病食咗好多西藥,食到身體都變得好孱弱,自此之後好抗拒西藥,反之開始追求天然草本、中藥食療及保健。想要健康,其實體質好緊要,體內濕氣重仲係一切病因嘅開始,加上大多香港人都活喺亞健康嘅狀態,加重身體脾胃負擔,不容忽視呀。小林媽仲有一樣嘢要提提大家,喺補身之前必須要化除濕氣,如果唔係食幾多補品都冇用。
#增強免疫力對抗可怕疫情
香港除咗天氣潮濕,其實香港人嘅飲食習慣例如常飲凍飲同食甜品等等,亦會令身體好容易積濕,身體濕除咗可以容易導致患上各種疾病之餘,對日常生活及儀表都有一定影響,例如疲倦冇精神,容易肥胖或水腫腹脹、皮膚濕敏生暗瘡、口臭胃脹等常見問題。小林媽會定時祛濕,希望keep住有健康嘅身體,特別我哋正要面對疫情,大家都要好好保重!小林媽唔係成日都可以去到藥材舖執祛濕茶,依家去街市買湯料更加唔敢,穩陣嘅小林媽屋企已經存放咗幾盒化濕沖劑,隨時都可以服用,經過萬寧同華潤堂,或者上HKTVMall都可以買到,真係好方便,$168盒/10包,而家仲特價緊$138盒,性價比高!而且入口感覺絕對良好,好似飲茶咁!🥃
小林媽好鍾意「同健」健脾化濕沖劑嘅配方,佢加入咗人參,補而不燥,可以長期飲用,生津補氣及增強免疫力。當然小林媽選擇產品一定要佢有安全保證,「同健」係本港品牌,香港製造🇭🇰,無添加糖份、色素及防腐劑,仲做足農藥、重金屬、微生物檢測,確保安全放心可靠。佢哋啱啱喺2020年2月 FRC權威用家調查報告證實超過9成用家認為有效袪濕及改善疲倦,近8成用家服用4天內見效。。。喂,小林媽今次仲唔係作出咗最明智嘅選擇?!✌🏼😆
其實調理好脾胃,體內濕邪自然祛除,身體免疫力自然上升,就可以減低患病機會。我哋只要做好個人清潔,調整身心,定能戰勝病毒。
香港人一定要加油呀!💪🏼💪🏼
One Health 同健 #同健健脾化濕沖劑 #同健 #onehealth #化濕沖劑 #去濕茶 #家庭必備 #萬寧有售 #華潤堂有售 #HKTVMALL有售
HKTVMall Link: http://bit.ly/38Cd3yO
由即日起至4月2日,同健健脾化濕沖劑由$168特價$138
香港人飲食習慣調查 在 飲食習慣問卷2023-精選在Youtube/網路影片/Dcard上的焦點 ... 的推薦與評價
香港 防癌會正進行一項有關「港人飲食習慣問卷調查」,誠邀閣下花數分鐘時間完成以下共10條訪問題目。 嚴正聲明本會近日收到不少查詢,指有關「香港癌症 ... ... <看更多>
香港人飲食習慣調查 在 飲食習慣問卷2023-精選在Youtube/網路影片/Dcard上的焦點 ... 的推薦與評價
香港 防癌會正進行一項有關「港人飲食習慣問卷調查」,誠邀閣下花數分鐘時間完成以下共10條訪問題目。 嚴正聲明本會近日收到不少查詢,指有關「香港癌症 ... ... <看更多>
香港人飲食習慣調查 在 《香港人外出用膳習慣與健康》 電話意見調查結果摘要 的推薦與評價
如對本調查有任何查詢,或欲索取本調查的詳細新聞稿,請電郵至:[email protected] ,謝謝。 #中學生民意調查體驗工作坊2016 #外出用膳#飲食健康#民意調查. 2 Likes.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