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冒險號
娘炮不止你這家
中國大陸摧殘「花美男」、整肅「小鮮肉」,掃娘打炮,杜絕「畸型審美觀」,抵制下線市場的「不良飯圈文化」,可謂波瀾壯闊、任重道遠,是一項比文革「破四舊」還艱巨的思想改造工程。
五十年代初,知識份子思想改造,對付的只是讀書人。而且「四舊」多涉古典如字畫古蹟,屬於老一代中國人的價值觀。
但全國「掃娘打炮」,改造思想的對象卻以全國青少年與少女人口為主。吳亦凡黃曉明式的肉鮮偶象,背後還有一股龐大的富婆師奶勢力,消費力龐大,平時掃LV、搶Chanel。外國品牌看準了小鮮肉的吸引力,由瑞士名錶到英國Burberry包包,為榨取智商有限的廣大中國消費者,都請小鮮肉做形象代理人,掠奪外匯成功,中國小鮮肉居於中介,個個數以十億巨富之後,順理成章,移居加拿大美國,變成「外國人」。
中國認定:將中國人下一代「娘炮化」是美國中情局多年苦心策劃、中國影視買辦加工經營的結果,不旦無人再學雷鋒,意在裏應外合,閹割中國男性下一代「陽剛氣」,令他們失去性徵;改變下一代女性及其母親的情慾口味,「轉基因」之後的中國綺麗「娘炮男」,原來是外國勢力在大陸部署第五縦隊的一盤大棋。
此一全新論述,引起兩大問題。
第一,美國中情局雖被中方指摘以日本為試點,先「塑造」木村拓哉一類的「日本娘炮」,在日本成功反引入中國、形同推銷毒品。然而,荷李活自己也有「白種娘炮」:哈利波特的丹尼拉克里夫、鮮肉殭屍偶像羅拔柏德遜、飾演丹麥女郎的愛迪雷明(Eddie Redmayne ) ,都是白人影視市場的西方娘炮先鋒。似乎中情局售賣白粉,自己也要先吸幾口上癮、向遠東黃種人市場示範,此品是如何令人飄飄欲仙。
第二,中國自古以來,「娘炮」就是戲劇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份。生旦反串的梅蘭芳就是京戲的娘炮始祖。好好的男人不做,偏愛女裝打扮,演貴妃醉酒而成經典,清末民初興起了一股腐朽的欣賞風。
後來「文革」雖然終止娘炮,然而香港的尊龍、張國榮、黎明相繼接班。尊龍在美國經「中情局」加持,獲得賞識,參演黑幫「辱華」片「龍年」:一身白西裝,以柔麗姿態領導紐約唐人街黑社會販毒集團,美醜並列,令西方觀眾驚艷,此一超級亞裔娘炮,反而美化了八十年代紐約加州之華人猥瑣種族形象,令人欣賞。
至於張國榮和黎明,歌藝超卓、舞功優勝,靠的是實力,而不是中國的吳亦凡騷首弄姿的一身細皮白肉。
事實證明,「娘炮」在民國的京滬,「娘炮」在殖民地的香港,不但沒有問題,還一早領導潮流,示範東方文化的魅力,文化多元的奇葩,為何橘越淮而枳,一到了「改革開放」後,通通變成中國式的毒瘤?
由於掃娘打炮運動,動了中國下一代青少年和大媽的奶酪,引起相當民憤;但娘炮的億萬豐厚身家,在凸顯「為什麼六億人平均月入一千元」之下,其「憑什麼」,確實又令中國人嫉妒,紛紛圍觀叫好,大量外圍「肉粉」,可以在輿論引導之下,即刻變成紅衛兵,加入對偶像拳打腳踢吐口水的「肉醬」式批鬥,亦為人類奇觀。
在另一個較為正常的平行時空,「娘炮」也是「中國人民艱辛探索」的百年現代化部份過程,大可由騰訊主催一場網絡論壇,光明正大的全國垮世代討論。不過在這個國家,當然是天方夜譚。
最終,原來香港開埠一百五十八年之內,不止李小龍,畢竟出過一個尊龍。雙龍出海,剛柔並濟,西方許為「亞洲第一美男」,內涵豐富,悲情沛溢,之於後九七遍地浮現的太監,由西方加工的此一香港娘炮,品種實優越太多。而這個寂寞而傑出的香港人,雖亦以「無根的浮萍」自許,失去蹤影,如殖民地時代一抹夕陽。
同時也有1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8的網紅看得見的記憶 How Memory Sticks,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看得見的記憶──建築」教材套現已上線,相關的教材套簡介及教學素材可於本計劃網頁下載:https://www.web.howmemorysticks.org/educationkit 。 教材套內容包括教師手冊、教學PPT及多媒體素材,供全港中小學免費下載。老師可按照不同科目的需要,選取適用的部份...
香港古蹟導賞 在 李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失敗者回憶錄0903)
那些年的太平日子
9月1日,習近平在中央黨校發表「重要講話」,《人民日報》網頁摘出重點文字,其中一句是:「總想過太平日子、不想鬥爭,是不切實際的。」
幾千年來,中國老百姓所想的,不過就是太平日子。過去數以百萬計的大陸人逃來香港,也不外想過太平日子。現在,由中國最高領導人告訴人民,想過太平日子是不切實際的。
前文講到我參與創辦《伴侶》半月刊時期的一些往事,網上留言中居然有四位讀友說曾經是《伴侶》的讀者,其中有記得他讀過的篇章,和與編輯的互動。真是像故友重逢那樣高興。
在我的人生中,1967年前的太平日子,是我經日夜進修、磨練寫作和開始有點成績的十來年。1963年1月創刊《伴侶》,到1967年6月,這四年多我每月編兩本、其後是三本雜誌,每月寫幾萬字文章,認識了不少文化人,從他們身上獲得實際經驗和教益。
從閱讀經典名著中,我領悟到任何寫實寫情的文藝作品,最終總會觸及到哲理。讀著托爾斯泰、契訶夫的小說,都往往讓人停下來思考;所有透過情節而宣示的哲理,都發人深省。於是我在寫輕浮小說的同時,也努力去啃一些大部頭的哲學、社會科學著作,想豐富自己的知識,並將這些大部頭著作消化而寫成一本本入門的小叢書。那幾年,我在上海書局出版的有《哲學初步》《美學初步》《心理學初步》《邏輯學初步》《經濟學初步》等共七本。每本幾萬字,因為寫得顯淺,也受年輕人歡迎。1992年我應邀在馬來西亞幾個城市演講,還有讀者記得這些叢書,並向我詰難。我寫這些入門書時的思想,仍然是馬列主義佔主導,比如《經濟學初步》,介紹的就是馬克思的《資本論》,當然對讀者有誤導了。但像《美學初步》,卻是我讀了不同方面的著作,才綜合寫成的,花的時間較長,至今仍然不悔這本少作。寫這些入門書,無疑對我的邏輯和哲學思辨,有較好提升。
那幾年我的另一個興趣是西方古典音樂,並因此結交了藝術家盧景文、鋼琴家溫其忠等年輕朋友。溫其忠是當年我所認識的「怪人」。他從馬來西亞來香港上高中,考入港大建築系,當年這是有最好出路的科系,溫其忠卻念了一年就輟學,醉心他的音樂去了。他喜歡教鋼琴,以此為生。有出名的演奏家來香港,他事先買幾張票,臨開場前打電話叫朋友來大會堂欣賞,也不管朋友有沒有空,和夠不夠時間趕來。我就是他的朋友。有一天,他打電話告訴我,說幫我買了一座鋼琴,會送來我家。我那時只住一個小房間,左騰右移地挪出地方來放鋼琴。然後他就來教我鋼琴,我已經28歲,還來得及學鋼琴嗎?但他就是認定我可以學他可以教,我也真的在他的指導下半年就彈到第五級。他又教我樂理,教我聽歌劇,我也因此學會了作曲。《伴侶》雜誌還在大會堂舉行過兩次音樂會,邀請歌唱家、演奏家演出,招待讀者。還組織了合唱團。1965年我去大陸旅行一個月,回來發現溫其忠已經離開香港,去英國學藝了。我的音樂課就停下來,音樂細胞也不活躍了。
那四年的青年歲月,在太平日子中我們憑興趣而揮灑,不顧年齡去學鋼琴,不顧幼稚搞音樂會,幾個人經常聚在一起,聽音樂、講音樂、講文學、讀小說。現在回想起來,真是不知道那時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精力,雖輕浮但也寫出那麼多文章,雖未經深入鑽研也出版了那麼多社會科學小叢書。也許因為年輕,因為沒有包袱,因為不知好歹,儘管收入少、稿酬低,但可以過日子就行了。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那感覺真好。
1965年我參加出版界參訪團到大陸旅行一個月,那是文革前一年,是大躍進帶來大飢荒之後由劉鄧掌權的經濟回暖和文化小陽春的最後一年。我見到的北京領導者都溫和講理,對香港政策是尊重港英管治「長期存在」。其後參訪團西行乘火車去洛陽、西安,看了碑林、半坡遺址、華清池、黃帝陵等等古蹟文物,這些古文物引發我思古幽情,也增加了對華夏的認同感。而且,似乎中共政權對文物都很珍惜愛護。接著我們乘公車去了「革命聖地」延安。在那裡被灌輸中共版的毛澤東光榮革命史;然後去上海、蘇杭等地遊山玩水後回香港。
回港後,按照我獲悉的中共對港政策,積極籌備再出版一本《文藝伴侶》月刊。但隨著大陸學毛熱潮升溫,大批判到來,言論趨於一元化。1966年文革爆發,那些我剛參訪過的文物遭到破壞。到1967年,文革病毒感染香港,一年多前在北京獲知的中共對港政策來了一個大顛覆。香港的太平日子遭到了挑戰。(58)
圖1,9月1日《人民日報》「客戶端」的「重要講話」。
圖2,1965年9月2日《伴侶》音樂會上的三重唱:盧景文、吳厚蕊、溫其忠。
圖3,1965年伴侶合唱團郊遊時唱歌,右一是我,其他人認不得了。
(《失敗者回憶錄》在網絡媒體「matters」從頭開始連載,網址:https://matters.news/@yeeleematter)
香港古蹟導賞 在 Timtam仔的成長日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親子賽車互動體驗館 #我地一家玩左6個鐘😅
#詳細玩樂分享 #去的話記住睇埋小Tips⭐️
見到有呢個 #賽車體驗館,第一時間就想帶Timtam仔去玩,簡直就是車迷的玩樂聖地🤩 不過一大一細門票要$380,只係去玩電動車的話,值唔值得呢?去到先發現原來仲有好多嘢玩,有好多有關賽車的發展和知識,小朋友從玩樂中學習,只是一餐晚餐價錢,我覺得絕對值!
⭕️有咩玩?
由Yum Me Play與德國汽車品牌Mercedes-Ben今個夏天攜手呈獻 The Junior Racing Academy(簡稱JRA)親子賽車互動體驗館,整個賽車體驗館的設計好有連貫性,由7個體驗區組成,每個活動區設有多個互動且有趣的學習站。小朋友在遊戲中學習STEAM知識,認識更多賽車的知識。
🤩第一階段:認識賽車
💡賽車係幾時發明?
💡第一場賽車比賽係邊一年舉行?
💡車隊有幾多人組成?
💡賽車有咩詞彙可用A-Z代表?
為了先讓大小朋友認識賽車知道,第一階段設置了比較知識性的區域,A-Z的賽車詞彙設計很有心思,從小朋友熟識的英文字母引發他們興趣,一起發掘賽車的知識。
🤩第二階段:動手砌戰車
呢一part係最多人玩嘅區域,小朋友可利用全球首個金屬積木設計品牌 #Metomics 的組件設計、打造自己的賽車。旁邊更有木造賽道,讓小朋友放上自己賽車模型,測試賽車速度和堅固度。
🏎 #適合6歲以上玩:
由於金屬積木比例細粒,比較適合大d的小朋友玩,大約適合6歲以上,Timtam仔的戰車是由爸爸協助砌成,也是一個很好的親子活動!意外的是,在場很多女孩子都鐘意砌車玩車架!我家妹妹就是其中之一😉
🏎 #適合3至6歳玩:
3至6歲的小朋友可以用比較大件的車輛建構組件砌出3D汽車模型;另外場地設置電腦,讓小朋友為汽車紙模板選擇顏色,再打印出自己喜愛的汽車模板,場地更設有說明書,教導小朋友親手將紙模板摺成賽車,可帶走成為紀念品。
🏎 #大人都有得玩:
有三部賽車遊戲,設有三面屏幕,模擬賽車比賽,比起以前機鋪玩的賽車Game,而家的遊戲像真度高很多,相當刺激好玩🥳
同場展出星級賽車手的簽名頭盔等珍貴展品,更介紹了三位值得大家留意的冠軍賽車手,其中令我最深刻就是唯一一位女性冠軍賽車手,至今紀錄仍未被人打破,好犀利!😎
🤩第三階段:成為賽車手!
終於來到小朋友最期待的區域,就是在賽道上駕駛電動車,在賽道上奔馳,感受賽車的刺激和樂趣!
除了小型賽車場,有另一個遊戲,賽車模擬體驗中加入最先進的 FPV技術(First Person View,第一身視角)。車手配戴FPV眼鏡後,利用實際大小的賽車軚盤控制模型賽車,以第一身視角穿梭於香港的中環街道,爭奪冠軍。這個模擬器亦適合成人體驗,爸媽可以與小朋友一同參與,在激烈比賽中增進親子關係!
💁🏻♀️ #Timtam媽媽遊樂小Tips:
⭐️ 展館地點在酒店的高層,可飽覽整個維港景色,如此美景記得好好欣賞
⭐️場地另有區域設置STEAM學習玩樂工具、書籍及禮品可選購,更有玩具及書籍試玩及閱讀,不過最吸引我嘅係個無敵靚海景,記得去打卡😎
⭐️入場前職員會比工作紙大家,完成後可作$15使用,不過工作紙另一好處,是帶領大小朋友對整個展館加深的認識,尤如一個文字版導賞員,建議大家和小朋友一起完成!
⭐️ 交工作紙時,可填問卷拎埋積木禮品,很精美!
⭐️三歳以下嬰兒免費入場
⭐️ 門票係可以玩成日,只要keep住手帶,可以自由出入,我地玩了三小時後食完Lunch再去玩,玩到6點先走,真係放哂電,我指我嘅電!🙈
💁🏻♀️總結:玩左6個鐘,而且係大人都有得玩,我都增加了不少賽車知識,呢個價錢,絕對值得!
🏎🚗🚙🚕🚓🚘🚖🏎🏎🏎🚙🚓🚗🚕🚖
「#JRA親子賽車互動體驗館」活動詳情:
📆活動日期:2021年7月23日至9月12日
📍地址:香港九龍尖沙咀梳士巴利道18號 K11 MUSEA B2 樓層 Taste Chamber (Avobar旁)
🕰開放時間:星期一至日 早上10時 至 晚上7時
💳通行証價格:港幣320元(包含YUM ME PLAY會籍及親子賽車體驗館體驗通行證。會籍福利包括購物優惠、伙伴教育機構的獨家禮遇及更多。)($380一大一小親子票星期一至四使用)
📲活動詳情網站:https://www.klook.com/zh-HK/activity/58439-mercedes-benz-presents-junior-racing-academy-hong-kong-2021/
#親子頭條 #yummeplay
#juniorracingacademy
#steamlearning #室內活動好去處
#賽車 #親子好去處 #親子食玩買 #暑期活動
#Timtam仔的成長日誌 #Timtam仔 #樹熊妹
Yum Me Play
Parenting Headline 親子頭條
K11 MUSEA
METOMICS
🔹🔸🔹🔸🔹🔸🔹🔸🔹🔸🔹🔸🔹
👨👩👧👦 其他親子好去處:
⭐️九龍灣Megabox 玩樂園:
https://www.facebook.com/1524904844208620/posts/4287534264612317/?d=n
⭐️ 南丫島漁民文化村,親子一天遊:
https://www.facebook.com/1524904844208620/posts/4446381828727559/
⭐️ 屁屁偵探特展:(至到9月26日)
https://www.facebook.com/1524904844208620/posts/4452221468143595/
⭐️ 小太空人快來拯救地球💪🏼 可持續發展館S Gallery : (可預約至10月)
https://www.facebook.com/1524904844208620/posts/4262491617116582/?d=n
⭐️一齊來做小小工程師:
https://www.facebook.com/1524904844208620/posts/4387559187943157/
⭐️認識龍捲風、山泥傾瀉、火山、颱風、地震展覽:https://bit.ly/3b30pgu
⭐️露天電影院:
https://www.facebook.com/1524904844208620/posts/4236383319727412/?d=n
⭐️玩轉香港首個Legoland 探索中心:
https://bit.ly/3dW1b0Q
⭐️ 全港首創 - 公園設施由你砌:
https://bit.ly/3vnWtyB
⭐️ 行山 🏞 有野玩、有古蹟睇、仲有動物睇!
https://bit.ly/3efLdP8
🌎認識社區認識香港
📍西營盤
https://www.facebook.com/1524904844208620/posts/4221765374522540/?d=n
📍灣仔
#香港第一間發電廠 |Bakehouse review
https://www.facebook.com/1524904844208620/posts/4246051472093930/?d=n
#修頓球場兒童樂園 |#利東街
https://www.facebook.com/1524904844208620/posts/4239239886108422/?d=n
🔹🔹🔹🔹🔹🔹🔹🔹🔹🔹🔹🔹🔹🔹🔹
❤️ 想更快知道好玩的親子遊😍
記得Follow我地👇🏼
FB: Timtam仔的成長日誌
https://m.facebook.com/timtamblog/
IG: http://www.instagram.com/cheerfulchristy
Youtube: Timtam Family
https://youtube.com/c/TimtamFamily
❤️🧡💛💚💙💜🖤🤎🤍
香港古蹟導賞 在 看得見的記憶 How Memory Sticks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看得見的記憶──建築」教材套現已上線,相關的教材套簡介及教學素材可於本計劃網頁下載:https://www.web.howmemorysticks.org/educationkit 。
教材套內容包括教師手冊、教學PPT及多媒體素材,供全港中小學免費下載。老師可按照不同科目的需要,選取適用的部份於課堂或學校活動中應用。「看得見的記憶──建築」教材套共分為四節,將透過認識傳統建築乃至不同時代的建築風格,配合數碼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及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技術、多媒體的教材,讓同學認識箇中收藏的記憶,學習閱讀和欣賞身邊的建築,嘗試發掘和發揮建築蘊藏的創意和文化價值。
本計劃的教學專員將會為參與教材套支援計劃的教師提供教材套導師手冊及教學支援。
報名詳情請參考:https://www.web.howmemorysticks.org/education
本建築主題教材套簡介會由設計及文化研究工作室教育總監馬健聰先生,介紹建築教材套的教學內容和教材。
分段:
0:35計劃簡介
5:28 教材套簡介
9:29 建築課程簡介
11:49 第一課:記住家
26:08 第二課:記園林
46:37 第三課:記價值
58:42 第四課:記風格
1:12:13 參與學校教師分享
觀看本影片並填妥問卷的教師,將可獲贈實體印刷「建築教材套」乙套,數量有限,送完即止。
請按以下連結登記「建築主題教材套簡介及專題課堂」:https://forms.gle/na1Qs42CYZUNYVgx6
成功登記的教師將於影片首播日收到觀看連結及問卷通知電郵。
(繪畫主題登記連結將稍後通告。)
建築主題影片首播日期:(時間均為下午2:30)
5月31日(一):建築教材套簡介會(主講:設計及文化研究工作室教育總監 馬健聰先生)
http://howmemorysticks.org/QR/?no=seminar6
6月1日(二):從文曲里公園看中國園林特色(主講:註冊園境師 古兆奉先生)
6月2日(三):古蹟活化案例分享─綠匯學苑(主講:註冊園境師 古兆奉先生)
6月3日(四):香港歷史建築保育的發展與項目分享(主講:文物保育建築師 謝正勤先生)
6月4日(五):從終審法院大樓細讀香港的風格記憶 (主講:香港大學房地產及建設系兼任副教授 馬冠堯先生)
詳情請參考:https://www.web.howmemorysticks.org/teacher-workshops
(繪畫主題播放日期將會稍後通告,敬請留意。)
賽馬會「看得見的記憶」藝術教育計劃
主辦機構:設計及文化研究工作室
捐助機構: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
網址: www.howmemorysticks.org
Facebook: www.facebook.com/howmemorysticks/
Instagram: www.instagram.com/howmemorysticks/

香港古蹟導賞 在 alex lam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新世界保育皇都戲院
皇都戲院是現今碩果僅存的珍貴文化古蹟,類似這類富歷史價值的五十年代戲院,香港早已蕩然無存。皇都戲院不單止擁有68年歷史,它的建築富現代主義色彩,五十年代時更一度成為國際文化表演地標。新世界發展去年宣佈保育皇都戲院,包括天台俗稱「飛拱」的桁架建築,希望保其建築,育其靈魂,喚醒這座沉睡已久的歷史建築,令皇都重生。
「我們會盡一切努力,令皇都戲院重生,讓這座古蹟重拾生命力,成為香港下一代的文化綠洲。」
鄭志剛
新世界發展行政總裁兼CULTURE FOR TOMORROW創辦人
有關尋找你我他的皇都
新世界延續皇都戲院未了經典,於皇都戲院復修動工前,Culture for Tomorrow特別舉辦名為《尋找你我他的皇都》的代入式歷史體驗活動,重新演繹當年幕幕經典場境 ,一同探索你我他的的皇都故事,並於4月中起,透過網上虛擬導賞,務求線上線下重現皇都昔日的華麗傳奇。
參加者從踏入皇都戲院商場的一刻,便仿如置身50年代皇都戲院的華麗舞台,從售票處接過一張舊式戲票開始,展開第一身體驗之旅,親睹皇都前世今生,由璇宮戲院、「小上海」到皇都戲院,由國際級表演到中西首輪電影,親歷一幕幕扣人心弦的歷史片段。
皇都戲院好戲,尚未完場。在2026年皇都復修工程完成前,Culture for Tomorrow會繼續舉辦更多有關皇都活動,讓大家更認識這座建築的珍貴價值。
「尋找你我他的皇都」詳情:
日期: 4月1日至5月16日
時間: 上午10時至下午7時
地點: 北角皇都戲院商場 (英皇道279號,電廠街交界)
注意:
由於會員反應熱烈,「尋找你我他的皇都」體驗活動名額已滿,抱歉未能邀請您親身參與活動。
我們衷心感謝大家對皇都戲院的支持,並正籌備下一輪皇都戲院的文化活動,如有消息將盡快通知及邀請閣下參與。您亦可繼續透過 Culture for Tomorrow網頁及會員通訊,密切留意我們的最新動態。
再次感謝您對「尋找你我他的皇都」體驗活動的支持。

香港古蹟導賞 在 趙綺婷Elaine Chiu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揾古蹟?唔洗去荒山野嶺!?喺城巿入面都揾到!?
今日有城市畫家 #ElaineChiu ?帶大家一邊做文青畫畫寫生,一邊尋覓巿區入面嘅文化古蹟!仲有《#線下導賞屢見仍鮮的香港古蹟》作者Leo,教大家點欣賞!
?去古蹟打卡留念又得,chill住睇亦得!??即刻去全民揾古蹟!
【#期間限定】於 #明報出版社 網上書店購買《#線下導賞屢見仍鮮的香港古蹟》,即可享獲七五折優惠!
買書連結:https://bit.ly/3enDmzu
優惠碼:mpp21yx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