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9 Bloomberg新聞摘要
<亞洲中東新聞>
*運輸機持續在喀布爾起降 拜登誓言美軍會留在阿富汗直到所有美國人撤退的那一刻
*塔利班更改國名「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 “希望跟所有國家維持良好外交關係”
*大批阿富汗官員周一搭乘土耳其航空飛往伊斯坦堡 包括外長、情報首長以及總統幕僚長
*已逃往阿聯的阿富汗總統甘尼透過臉書發言 稱自己出逃是為了避免血腥衝突且已經在協商返國之路
*伊朗已為與塔利班相鄰的日子做好準備 德黑蘭近年刻意與塔利班建立起關係
*中國官方擬進一步保障電招車司機權益並加強監管影音串流 各大科技類股應聲重挫
*中國學者撰文呼籲通過徵收包括財產稅和遺產稅在內的財富税 來達到收入重新分配的目的
*女星妮可基嫚赴港拍戲獲准免除嚴苛的強制隔離 香港防疫執行力遭嚴厲抨擊
*英國公民在新加坡境內拒絕依照防疫規定戴上口罩 星國擬將其驅逐出境
*鬆綁邊境管制重大舉措 新加坡下個月開始為來自德國和汶萊的旅客試行免隔離旅行通道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科學家正在開發新抗體 可能對新冠變種病毒有效
<歐洲非洲新聞>
*近400名為歐盟機構工作的阿富汗人飛抵西班牙 將重新安置在歐盟境內國家
*法國歐盟事務部長稱 法國不會承認由塔利班所成立的阿富汗新政府
*波蘭擴大邊境圍欄並加派軍隊 防堵阿富汗移民從白俄羅斯邊境進入波蘭
*英國分析300萬份PCR檢測 發現新冠疫苗對Delta變種病毒的效果較差
*非洲最大健康保險公司首席精算師:80%南非人可能感染過新冠病毒
*烏干達採購1800萬劑中國國藥疫苗 盼能快速提高疫苗接種率
*歐洲電網七月液態天然氣供應量降至三年以來最低 寒冬將至可能只有爭議中的北溪二號管線可以緩解供應緊張
*能源巨擘BP年度全球能源統計 2020年再生能源發電首度超過核能
*歐洲業務最新擴張 高盛以19以美元收購荷蘭保險公司的資產管理部門
<美洲新聞>
*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要求美籍航空公司 須獲得批准才可飛越情勢嚴峻的阿富汗領空
*美國共和黨參眾兩院高層要求總統拜登 針對阿富汗境內尚餘美國人數提出機密簡報
*美軍參謀聯席會議主席米利坦承 美國情報消息並未預知阿富汗竟然在這麼短時間淪陷
*美國五角大廈證實為了控制群眾秩序並保護機場設施安全 美軍深夜在喀布爾機場開槍
*美國上周初領失業補助申請件數連續第四周下降 顯示經濟復甦改善勞動力市場
*曾經抗疫成功的美國奧勒岡州重症病床只剩41床 激增的新冠病例讓醫療體系瀕臨崩潰
*美國下個月就要開始為成人施打第三劑疫苗 但專家憂心FDA和CDC都尚未全面審查也缺乏足夠數據
香港核能爭議 在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Green Citizens' Action Allianc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台山核電廠事件過後,我們該關心什麼?】
上週廣東台山核電廠疑似輻射外洩,成為國際矚目的新聞,到底後續如何?讓我們先快速回顧一下台山核電廠的事件摘要:
中國東南沿海的台山核電廠,是由中法合資經營,2018年開始啟用,距離台灣約740公里。《CNN》2021年6月14日報導,台山核電廠可能發生輻射外洩,持有電廠部分所有權的法國原子能公司(Framatome)致信向美國能源部示警,指中國安全當局放寬了台山核電廠外的輻射檢測合格標準,以避免關廠。
中國政府於第一時間否認,直到6月16日才承認核電廠發生燃料棒破損,中國國家核安全局坦言,核電廠1號機組因燃料棒破損,運行過程中監測到反應堆一迴路冷卻劑「放射性比活度」上升,但仍在規定允許的穩定運行範圍內,但是否認發生輻射洩漏事故。 (所謂「放射性比活度」即單位體積或重量中所包含的放射性量。)
#從疫情到台山核電廠故障中國的危機處理與資訊公開出了什麼問題
中國政府的公開回應始終難以讓人放心,畢竟過去從四川大震、天津化學爆炸事件到武漢疫情,中國在公安事故的危機處理以及資訊公開向來深受詬病,第一時間都是先封鎖資訊,網路上一句當初不是說不會人傳人?就讓人想起疫情的慘痛教訓,維穩勝過於對於人民生命安全的重視,處理過程高度不透明,以致讓外界缺乏信心。
#鄰近區域如港台有什麼影響未來需要擔心嗎
事件發生後,靠近核電廠的香港與澳門測不到輻射增加的現象,研判目前台山核電廠未有立即的核安危機,但仍須加強監控。原能會表示目前台灣受季風影響,外釋的放射性物質會朝台山電廠北北東方向擴散,不致影響台灣。
過去台山核電站在建設過程中屢傳爭議已非一日之寒,2015年不僅使用有瑕疵的材料導致工程延宕,更被國內媒體批評建造過程。甚至宣佈台山核電廠延後啟用至2017年,更是引起環保團體質疑其安全性。
以本次事件來說,核電機組運行過程中出現少量的燃料棒破損難以避免。但美國和歐洲的核科學家在接受採訪時說,燃料棒周圍的水和蒸汽中放射性氣體的積聚,雖不罕見,但往往是設計、製造或管理不善的標誌,而中國仍堅稱本次事故是在正常範圍之內,不算安全問題。
我們不免擔心,中國如此拒絕資訊公開與外界監督,下次到來的是「排查安全隱患,維護社會大局穩定」亦或是「迫在眉睫的放射性威脅」恐怕難以得知,這才是國際上如此關注的原因。
---延伸閱讀:
📌紐約時報:中國否認台山核電站輻射洩漏,承認燃料棒受損
https://pse.is/3j32gu
📌BBC新聞:中国台山核电站出现“放射性威胁”:我们目前所知多少
https://pse.is/3j9ca6
📌「台山核電廠意外疑雲」對台灣有影響嗎?極權國家發展核能的風險
https://pse.is/3jjcxv
香港核能爭議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從2017年到去年七月,三年半的時間裡,全世界新加入運轉的核電反應爐僅有19座,而這19座裡面有12座是在中國、5座在俄羅斯。另一方面,核電占全世界的發電量也從1996年的17.5%降至2020年的10.5%左右,由此趨勢可以很清楚的看見,核電一來已經不是現在選擇要發展的新能源選項,二來全世界仍在發展核電的就是中國、俄羅斯等極權國家。
「極權國家發展核電的優勢在於,政策是不需要民主溝通的。無論在選址、核電計畫的審查、甚至營運成本的討論,都由政府直接決定,沒有民眾抗爭、溝通的各種可能。但縱使在這些「便宜行事」的過程中,《2020世界核能績效報告》表示,全球2019年核反應爐平均建設時間為9.8年,既曠日費時、無法解決氣候即時的問題,甚至時間拉長也造成成本提高,這也是全世界越來越少新建核電的原因之一。..........
「台山核電廠疑似洩漏的意外,中國官方生態環境部發聲明闢謠,香港天文監測站也表示沒有輻射劑量升高的痕跡,似乎讓爭議告一段落。而根據法國電力集團的官方說法,台山一號機內發現的惰性氣體是氪和氙,而洩漏應該跟部分燃料棒出問題相關,但氣體符合中國標準的上限,表達出似乎僅是「小意外」無須公眾擔心。
「但法馬通請求美國技術支援是事實,加上車諾比在核災發生35年後的今日仍偵測到異常,顯示中、俄等極權國家內的資訊本就不易公開,也回到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的僵局。」
香港核能爭議 在 香港經濟日報hket.com - 核能安全問題備受爭議 的推薦與評價
核能 安全問題備受爭議,投資界對核能係咪再生能源都有唔同睇法…https://bit.ly/3cNEZF7 【投資再生能源專家教你如何部署】https://bit.ly/35n50aa. ... <看更多>
香港核能爭議 在 亞洲對核安全的共同關懷#福島釋水#核能爭議#太平洋生態 ... 的推薦與評價
福島釋水#核能爭議#太平洋生態#亞洲聲音#核安全挑戰福島, 核電廠, 太平洋, 放射性, 抗議, 香港, 金融區, 日本, 政府, tepco, 海洋, 魚類, 社區, 生態,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