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時布魯塞爾天氣天晴+有時毛毛雨
這裡主要語言是法語再是荷蘭語英文也可以通
因為時差關係早早4點我就起床了,開始規劃今天城市徒步漫遊一天,享受當地美食跟人文風俗民情,於是我隨手寫了只有自己才看的懂的地圖跟流程表
一起床的老公第一句話今天早餐吃什麼
我:走到那看見什麼就吃什麼
旅行偶爾也要來個冒險…這就是我
8:00出門準備要去吃早餐,沒想到早餐店九點才營業,剛好有鬆餅店正要營業,於是我們買了一份巧克力草莓鬆餅止餓(真的是止餓)
尿尿小童只有53公分,真的好小難怪大家都說是個失望的景點,將近400年歷史,德國人放炸彈用尿滅熄引信而出名
尿尿小妹看到她有點傻眼,腳開開在尿尿(這…不好說),把錢丟下去可以許願
布魯塞爾市政廳是廣場中最高的建築,建於1402~1455年間、塔樓高91公尺、歌德式建築左右兩側有點不一樣
賽爾克拉斯雕像據說只要用手觸摸雕像的手腕就會帶來好運,我摸到了快給我好運
薩布隆聖母教堂&聖彌額爾聖古都勒教座堂真的都好美
柯登堡聖雅格伯教堂它在廣場邊最顯眼,建築是在1787年完工
藝術之丘現在沒有花開放眼望去只有綠綠的我來錯季節了,拍完照閃人…跑~
整點報時樂鐘我遠遠的就可以聽見鐘聲音樂了,上面有12座人偶,代表12位比利時歷史中12個重要人物
布魯塞爾王宮真的好大鏡頭拍不下的老公很苦腦
布魯塞爾公園楓葉都變黃了怎麼拍都很有Fu亂拍也可以
布魯塞爾廣場的馬車30分鐘44歐元超貴,我沒坐我只有跟馬兒拍拍照因為拍照不用錢
布魯塞爾廣場夜晚超美der於是我回飯店拿腳架夜拍布魯塞爾的美,經過的路人頻頻注視著我難道是要跟我做朋友嗎?
皇家鑄幣局劇院吃完晚餐後散步到這裡純運動
今天中餐有薯條晚餐也是吃薯條,老公說可不可以別再吃薯條了…ㄎㄎ
來到比利時不能不吃的就是巧克力,la belgique gourmande的巧克力甜而不膩好好吃
這裡好多店家在賣馬卡龍買了一個來嚐鮮,我想大家應該都知道的“很甜”沒錯真的很甜,好在店家有免費的淡淡微香花茶可喝
逛了好多間伴手禮店大家都賣的一樣,只有價錢有一點點的不一樣
布魯塞爾城市9點店家幾乎都打洋了,走在路上即時沒有紅綠燈車子也都會停下來優先讓行人通行(真的好棒棒),吃飯結帳時因為歐元是新鈔黏在一起沒注意到就付給了店員,店員誠實的到坐位把5歐元還了給我們,愛自由行的旅人這個城市很不錯值得來
值得一題的事“在這裡上廁所不用錢”哈 哈~
今天行程沒有太多的束縛想走到那拍到那吃到那都隨性
#旅遊札記D3
馬卡龍公園完工了嗎 在 以身嗜法。法國迷航的瞬間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昨天經過les halles 才發現前面的公園終於完工了。視野開通的感覺真好。
這兩天晚上都有聚會,難得夜晚外出,原本以為捷運會比較清靜一些。還是碰上可疑包裹,擠個水洩不通。通常已經擠上車的人都不動如山,不管後面還有多少人掙扎著想往前擠。所以擁擠密度最高的區塊都是車廂門口。
昨天就遇到有人因此口角。我身後的兩位乘客對槓了起來,原因好像是一位往裡推,一位反推他。
我被擠得無法轉身,看不到事主,本也不想湊熱鬧。只聽到濃濃的非洲腔法文說: [請說法文,我們在一個文明的國家,應該說法文。]
另一個人咕噥什麼,我沒聽懂。 又夾雜幾句阿拉伯語。
非洲腔法文就開始跳針,一直重複: [馬卡龍會把不好的人(mauvaises personnes)都趕出法國。你們等著看吧~2020年他就要清理(nettoyer)法國了。Il va vous niquer tous 他會把你們都幹掉.]
呃,不知道他哪來的消息,有en marche 黨的人可以出來講一下嗎?(開玩笑地)
兩位事主在同一站下車,然後還在月臺上怒目相向。不過我沒看到結局,因為車子開了。
感覺像看了一場法國小品電影,永遠沒有結局的那種。
***
我家對面是鐵軌公園, 時常有人在公園欄杆外高聲講電話. 我想是因為有人覺得空曠的地方收音情況比較好吧? 加上我們這區非洲移民很多, 他們的肺活量都挺大. 所以我時常被迫地進行法文聽力練習.
當然除了法語, 還有阿拉伯語, 中文(附近越來越多), 英語, 印度語(其中幾種). 巴黎住民就是這麼多元啊~
有次一位法國先生講電話非常大聲. 整條街都是他的聲音. 遠遠從路口過來時就聽見了. 他走到我家前面時, 似乎沒有繼續前進, 我探頭一看, 他正一邊回頭看著一位也在講電話的黑人先生, 一邊說: [沒事! 只是有位他媽的黑鬼(negre) me fait chier在煩我]. 還一直重複了很多次.
因為黑人先生請他降低音量這樣....
人在無理取鬧的時候, 往往會搬出這些傷人的成見. 因為你知道這種話很傷人, 會立即達到重擊的效果.
想起去年搭乘巴黎環城PC公車, 我們北邊這一段很多非洲移民, 推嬰兒車的比例也很高.
那天下著雨, 車廂裡很潮濕悶熱. 有位非洲婦女的嬰兒車輾過一位法國先生的腳丫. 法國先生堅持要一個道歉, 非洲婦女覺得他不可理喻: 人這麼多, 嬰兒車當然有優先權.
事實上 , 公車上都有貼告示, 一輛公車最多只能同時放兩台嬰兒車. 但是我很常看到推嬰兒車的人都覺得他們有優先權, 門一開就喊著[有嬰兒車!請讓一讓!] 也不管裡面已經有幾台嬰兒車.
我常覺得嬰兒在晃蕩的公車裡會覺得不適, 有些會大哭. 如果大人能抱著他們安撫, 嬰兒車收到最小格式, 不是比較好嗎? (好啦~我沒有小孩)
總之, 法國先生與非洲媽媽僵持不下. 車上的乘客有一半是非洲移民, 法國先生寡不敵眾, 只好拋出 :[ 滾回你們國家去! ]這種話.
結果引起一陣哄堂大笑. 七嘴八舌更吵個沒完. 法國先生下車後, 非洲媽媽們倒也沒有很憤慨, 還是嘻嘻哈哈.
我這個旁觀者卻有很多的感觸.
當然這些都是零星事件. 大部分的日子裡, 看到更多的是包容與理解.
雞毛蒜皮最好就讓他雲淡風輕. 不要擱在心裡一觸即發...
前陣子看到有位在法國的台灣媽媽擔憂小孩上學的學校人種太多, 小孩會被欺負, 堅持要到比較遠但人種比較單純的學校就讀.
我原想這種觀念很嚇人. 沒想到我有些朋友卻能感同身受. 都擔心孩子會被欺負.
有人跟我說, 大家只是隱忍不想講罷了. 以免被貼上歧視的標籤.
而歧視, 不只是不同種族, 同文同種的社會也會有.
多元種族是既定而且目前看起來不可逆的現況. 我們都還在學習如何相處.
***
#純粹個人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