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 #馬達加斯加島 #Madagascar 🇲🇬
馬達加斯加島在約8800萬年前從印度板塊分裂,當地的原生動植物因此得以在相對隔離的自然條件下演化。馬達加斯加也因此成為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90%的野生動植物都是該國獨有。但是,島上多樣化的生態系統和獨特的野生動植物種類也日益受到迅速增長人口侵占的威脅。
受東南信風和西北季風的共同影響,馬達加斯加每年11月至次年4月都是炎熱的雨季,並且經常會遭遇破壞性的氣旋襲擊,每年的5至10月則是相對較為涼爽的旱季。源於印度洋上空的雨雲會在島上東部沿海地區上空釋放掉大部分濕氣,充沛的降水支撐當地雨林生態系統。中部高地相比東部來說較為乾燥和涼爽,西部則更為乾燥,島上的西南和南部內陸以半乾旱氣候為主。
由於島上長期與鄰近大陸隔離,馬達加斯加擁有的豐富動植物種類中有許多都是該國獨有,近90%是特有種。如狐猴(一種靈長類原猴亞目),肉食性的馬島長尾狸貓和大量鳥類。一些生態學家因這種獨特的生態系統而將馬達加斯加稱為「第八大洲」,保護國際也將該島列為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
全世界所有的棒錘樹屬中有八成為島上獨有。馬達加斯加共有860種蘭科植物,其中四分之三是特有種,全世界共計8種猴麵包樹屬中就有6種只能在這裡看到。島上還有約170種棕櫚科植物,相當於整個非洲大陸該科物種數的三倍,其中還有165種為獨有。許多原生植物都用來製成草藥,可以治療多種疾病。
人類活動已經威脅到馬達加斯加動植物的多樣性。從約2350年前人類來到島上後,這裡已經失去超過9成的原始森林。這些森林大部分都是由最早定居該國的人類使用一種名為「tavy」的刀耕火種傳統農業所毀。馬達加斯加農民接受並繼續沿用先輩的做法,這樣不但能獲得實際性的農業利益,還能表現文化上對繁榮、健康的嚮往和對祖先的尊崇。從近1400年前開始,隨著島上人口密度上升,相應的破壞也隨之加速。到16世紀時,中部高地的原始森林已基本消失。島上在約1000年前引入牛群,其規模不斷增長;人類一直需要使用木炭作為煮食燃料,同時咖啡在過去一個世紀里成為越來越重要的經濟作物;以上多個因素共同影響,導致近年來當地森林覆蓋率不斷降低。僅按保守估計,從20世紀50年代到2000年,島上的原始森林就減少約40%,並且殘餘的森林密度也減少80%。野生動物保護面臨重重困難,除傳統農業耕種外,受保護森林也遭到非法採伐,國家還會批准對國家公園內的珍貴木材進行採收。雖然2000至2008年間,當時的總統馬克·拉瓦盧馬納納對收集珍貴木材的行為下達了禁令,但從2009年1月起,這一做法獲得新任國家元首安德里·拉喬利納領導政府的重新授權,並且有著大幅的增長,這主要是因為拉瓦盧馬納納下台後,馬達加斯加政府獲得的捐助減少,珍貴木材也就成為國家財政收入的一個主要來源。預計到2025年時,該國除保護區和東部最陡峭山坡外所有的熱帶雨林都將被砍伐殆盡。
Wikipedia
https://www.pinterest.com/sw-shell.html/
馬達加斯加 肉食 動物 在 每日一冷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556#~本日冷知識~
你知道嗎?【馬達加斯加的動物們】
說到馬達加斯加,各位不知道會想到什麼呢?小編我最近因為準備要到那座神秘大島來個長長的假期,所以就到處問別人這個問題,想藉此認真的為旅行做足了功課。(讀者A:根本是想藉機炫耀吧!)
老實說,問到的人十之八九都會跟我說,他看過馬達加斯加的系列動畫電影。接著,有些人便會告訴我他多想要見到馬達加斯加的長頸鹿、獅子、猴子、斑馬與河馬……
馬達加斯加是個生物多樣性的熱點地區,90%的野生動植物都是該島所獨有的。但你知道嗎?實際上在那個系列的電影中,真實存在於馬達加斯加的只有狐猴而已,其他的部分你大概得到東非大草原才有辦法見到牠們的蹤跡。仔細想想看它的電影故事情節,最初其實是源於一個簡單的概念:如果把動物園裡的動物野放到真實世界,牠們該如何生活?於是劇本便想像牠們將搭船回到動物的天堂──非洲大陸去,實際上也反映出社會大眾對於非洲的一種刻板想像。
既然如此,馬達加斯加沒有這些動物,又是什麼樣的生物出現在那座島上呢?除了方才提到的狐猴之外,他們缺乏大型的肉食動物,多以變色龍、輻射龜、陸棲蝸牛與各種昆蟲等等為其特色。
雖然覺得那部電影這樣好像在吃馬達加斯加豆腐,但如果今天真的按照那座島上實際存有的動物量身打造劇本……
那可能動物們都靜靜的坐在那邊喝茶而已吧。
我們明天見 :D
[Mr. Tuesday]
馬達加斯加 肉食 動物 在 喜劇演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十大新物種登場 點只得螢光小強
科學家指全球生物多達一千萬種,但正式命名的暫時卻只有約180萬種,而每年得到命名的新物種,就只有1.8萬種左右。
最近美國亞利桑那大學國際物種勘測協會選出2013年十大新物種,協會召集全球11位生物分類學家組成委員會,在被提名的140種去年命名新物種中,選出最能提醒大眾關注生物多樣性的十大新物種。
十大新物種排名不分先後:
1)螢光小強(Lucihormetica luckae):70年前,有人在厄瓜多爾通古拉瓦火山區發現螢光小強,並製成標本,至去年才被正式命名,科學家估計現時它或已經絕種。背上有兩大一小的發光點,令自己看似南美另一種發光毒蟲以嚇退敵人。
2)洛馬米長尾猴 Lesula Monkey(Cercopithecus lomamiensis):科學家在剛果民主共和國洛馬米盆地發現洛馬米長尾猴,臉色及毛色比一般猴子白,鼻樑上有奶白色直紋,叫聲極大,成年雄猴屁股無毛呈藍色,常見於剛果郊外,但因常被捕獵,或成易危物種。
3)豎琴海綿 Lyre Sponge(Chondroladia lyra):這種貌似豎琴的肉食性海綿,由蒙特利灣海洋研究所(Monterey Bay Aquarium Research Institute, MBARI)在加州北部約3300米至3500米深海底發現,海綿有2至6枝向外伸展的枝葉,每枝葉上有過20條垂直分枝,分枝上有鉤刺、頂端呈球狀,科學家指這種形態讓它增大表面面積,方便在深海中捕食。
4)全球最小青蛙(Paedophryne amanuensis):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巴布亞新畿內亞一村落中發現它。它是現時世上最小的脊椎動物,成年蛙平均只有7.7毫米大。由於它體積細小,叫聲像普通昆蟲。
5)全球最小紫羅蘭(Viola lilliputana):現時全球最小型的紫羅蘭之一,高約1厘米,只在秘魯安地斯山脈的高山荒原上生長。科學家早於60年代已得到其標本,但到2012才將其正式命名。
6)專門捕獵軟體動物的蛇(Sibon noalamina):於巴拿馬西部高地雨林被發現,喜夜間出沒,專門捕食軟體動物如蚯蚓、蝸牛及鼻涕蟲等等。
7)法國拉斯科洞窟壁畫上的菌類(Ochroconis lascauxensis):2001年於法國拉斯科洞窟的壁畫上出現,集合了好幾種菌類而成。
8)馬達加斯加番櫻桃(Eugenia petrikensis):於馬達加斯加發現,為瀕危物種。
9)中侏羅紀昆蟲(Juracimbrophlebia ginkgofolia):在中國內蒙九龍山發掘的中侏羅紀銀杏樹化石中發現其標本。
10)綠玉草蛉(Semachrysa jade):由馬來西亞攝影師在吉隆坡一公園內拍得照片,上載Flickr後被昆蟲學家發現,確認為新品種。
馬達加斯加 肉食 動物 在 【非洲】肯亞動物大遷徙派對!最冒險刺激的獵遊勝地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除了斑馬、角馬、瞪羚這些草食 動物 ,很有事團隊的目標就是凶猛的 肉食 性 ... 最精采的 動物 大遷徙、最有特色的馬賽村,就在本集的我的非洲很有事。 ... <看更多>
馬達加斯加 肉食 動物 在 556#~本日冷知識~ 你知道嗎?【馬達加斯加的動物們】 說到 ... 的推薦與評價
除了方才提到的狐猴之外,他們缺乏大型的肉食動物,多以變色龍、輻射龜、陸棲蝸牛與各種昆蟲等等為其特色。 雖然覺得那部電影這樣好像在吃馬達加斯加豆腐,但如果今天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