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行各業的AARRR (中)
#汽車金融業:購買決策時長短則 1-2週,長則3-6個月
汽車業或金融業的消費決策過程跟品牌電商有點類似,但商業模型足以支撐1-2月甚至1-2年的資料留存。
A 自己或他的車子年紀到了,又看到新車上市或年度促銷-->
A 留聯絡電話預約賞車,開新車,爽 -->
R 開始比價砍價,詢問贈品與車貸付費方式 -->
R 付錢後掛牌交車驗車等等 -->
R 開車載朋友家人上網炫耀,甚至貼出自己的轉介碼(特斯拉充電!)
金融業中信用卡過去因為被當成信貸、理財等商品的敲門磚,一度有價值上千元的辦卡禮,那是把消費者辦卡當獲取『跟你聯絡,知道從你身上賺錢潛力的許可』,而不是從辦卡本身賺錢。隨著利率降低,貸款利潤變薄,信用卡的辦卡禮也逐漸縮水變首刷禮甚至變成要年費才有禮等等,都是產品在公司內角色的改變。
#教育或軟體:決策時長7-30天
教育類或者軟體類的app ,很多有試用的服務,那就可能回到獲利在轉介前。我試用 Roam Research 的經驗是
A 好幾個筆記控與學習控朋友推薦好用,找來下載看看-->
A 免費試用30天但要留信用卡,就試看看吧 -->
R 找各種攻略跟著做做看,看習不習慣 -->
R 30天過了忘了取消付費,被扣款了(寫信去請他們取消) -->
R 雖然沒有繼續使用,但因為客服回信迅速態度友善,下次遇到朋友討論時候也推
#訂閱制或SaaS服務:決策時長7-90天
同樣是教育或軟體類,有趣的事情來了。
你讓消費者第一次買單就能獲利嗎?以一個消費者取得廣告成本200元來看(算不貴了),一個月的月租費如果是300元可以回本嗎?還是很難吧,畢竟還是有產品成本(不要跟我說軟體無邊際費用這種夢話啦,你還是有房租水電、雲端機房安全維護更新...等會隨著使用者數量增加的支出吧)
所以大家會想盡辦法讓消費者續用(=續付),家底厚得像蘋果谷歌網飛給你長達30-90天的免費試用、家底沒那麼厚但還是得招攬客人的像Roam也會盡量給足30天。
為什麼?就是希望你用得久了,愛上產品,自然會習慣了忘了懶了取消訂閱。利用人性讓你繼續付錢(至於你有沒有一直用,就不是廠商要煩惱的問題)(也只有網飛客戶基礎夠大,真的有社會良心或者可能有社會責任包袱,才會推出『你太久沒有用,我自動幫你取消訂閱』這種機制)
所以訂閱制產品持續有收入的結構是
A 好幾個筆記控與學習控朋友推薦好用,找來下載看看-->
A 免費試用30天/90天雖然要留信用卡,就試看看吧 -->
R (Revenue) 過了免費期,但用起來還不錯,姑且用一個月看看-->
R (Retention) 用久了資料都在上面,要搬也很難搬走,就繼續用吧 -->
R (Referral) 因為花了好幾個月的時間跟錢在上面,感覺跟開發者同群了。為了感覺心安,朋友問起時候也大力推坑
當然也可以把這兩段合而為一,變成 AAR4,讓retention 出現兩次。不過我看到大部分的企業遇到獲客續留都重要的時候,就會拆開兩組人馬管理了,各自有各自的P&L了,不需要硬是把大家湊成一團。
//也有人(Gabor Papp, Andrew Chen)把這些用RARRA框架來說明,也就是
R retention 留存是目的
A activation 啟用
R referral 分享
R revenue 獲利
A acqusition 獲取新用戶
我比較駑鈍,目前還沒有參透 RARRA 的使用法,等我想清楚會再寫另一篇。//
#手遊App:購買決策時長 0.1-14天
手遊類商品(你搶劫我的村莊)是非常典型的轉介可能在獲利前的例子
A 原來遊戲玩膩了,聽說新遊戲不錯玩,正好看到廣告就去下載-->
A 下載後註冊帳號,試玩一下決定要刪掉還是留著app -->
R 7天後還是繼續玩,打發時間挺不賴 -->
R 邀請朋友進來玩幫助我破關 -->
R 朋友圈內要玩的都玩了,或者遇到破關半夜,只能自己課金
根據統計,休閒類遊戲的七天留存率中位數是3%,100個付費取得的客人只有3個人會留到七天以上,那不用說有多少人會課金了。這種狀況下遊戲業者怎麼賺錢?想當然是靠廣告,於是遊戲內廣告可以讓遊戲玩家從第一天就開始當業者賺錢工具人(也要遊戲夠好玩才會一直當工具人啦,算是互相互相)。
.....
訂閱與手遊兩類都是行動網路時代商業模式的種種變化,但其實也沒那麼新。有線電視、電信服務也都是訂閱模式,只是增加綁約門檻的變化。拉斯維加斯或澳門等大型娛樂賭場,也是從提供很多免費或低價服務開始吸引你進去,甚至呼朋引伴,最後讓你逐步想變大爺。
同時也有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萬的網紅TopGear HK 極速誌,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不少車主都會趕在炎炎夏日時為車廂貼隔熱膜(window film),原理和過程看似簡單,實情卻是易學難精。 今集姚子浩便去到荃灣享和街的T&T Film Pro學師,跟超過十年貼膜經驗的老闆兼師傅阿Ben學這門手藝,裁板、清潔、定形、上膜等逐樣學,更會講解隔熱紙降溫以外的功能和法例規定等小知識,新節...
「驗車推薦」的推薦目錄:
- 關於驗車推薦 在 許幼如的職場學習路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驗車推薦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驗車推薦 在 臨床心理師的腦中小劇場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驗車推薦 在 TopGear HK 極速誌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驗車推薦 在 女子車流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驗車推薦 在 果籽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驗車推薦 在 [問題] 推薦ㄧ下新竹市汽車驗車- 看板Hsinchu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驗車推薦 在 請大家幫忙推薦代檢廠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驗車推薦 在 東大驗車廠 的評價
- 關於驗車推薦 在 驗車廠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MOBILE01、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驗車推薦 在 驗車廠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MOBILE01、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驗車推薦 在 驗車廠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MOBILE01、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驗車推薦 在 [問題] 可代驗車的地方?@汐止區 - PTT台灣在地生活 的評價
- 關於驗車推薦 在 [問題] 嘉義市驗車廠- 看板Chiayi | PTT台灣在地區 的評價
- 關於驗車推薦 在 [問題] 台北市中心推薦的驗車地點? - car | PTT職涯區 的評價
- 關於驗車推薦 在 [問題] 台北市中心推薦的驗車地點? | PTT 問答 的評價
- 關於驗車推薦 在 想請教排氣管裝閥門跟驗車 - 重機板 | Dcard 的評價
驗車推薦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疫情下自動駕駛車實戰 「僅有乘客」彷如未來車[影]
2021/5/28 10:43(5/28 11:54 更新)
中央社記者周世惠舊金山傳真 110年5月28日
(中央社記者周世惠舊金山27日專電)「僅有乘客」的叫車服務是自駕車Waymo去年底在鳳凰城的嘗試,在疫情期間人車較少的道路上,無人駕駛的方向盤自己轉,煞車和油門踏板時而上下,被形容為「未來車」。
上了計程車或共乘工具,一般人通常會直覺地彎身向前,跟「運將」(駕駛)打聲招呼,不過,若是坐上駕駛座空空的自動駕駛車,乘客只能隔著透明防疫板,和「空氣」打招呼。
2009年搜尋引擎龍頭Google提出自動駕駛車計畫,Waymo獨立成為Google母公司Alphabet旗下開發自駕車技術的品牌,總部設在加州山景市(Mountain View)。
2019年Waymo在亞利桑那州啟動小規模的叫車服務,當時方向盤後面的駕駛座一直有人在,以利進行必要的輔助;去年10月,完全無人駕駛的叫車服務開始在鳳凰城(Phoenix)郊區上路。
「像進入未來時代」,住在加州的危慈安向中央社記者分享搭乘完全無人駕駛自動車的體驗,「非常驚喜、新鮮、轉彎很安全」。
影片:https://vod.cna.com.tw/VOD-DATA/cnavideo/202105/004337472_561bf215-97e8-46cf-87bd-73e5150ac30e.mp4
因公出差到鳳凰城,在下榻旅館經由一位年長白人太太的口碑推薦,她和同事們決定把預訂好的租車先擺一邊,讓「機器人」載一程。
當外觀有8個旋轉感應器等偵測設備的Waymo自駕車抵達,開車門入座後有語音招呼、確認載到正確的叫車者,乘客與駕駛座中間隔著透明壓克力板,避免關鍵設備的碰觸。
車程中,她的視線被空空的駕駛座吸引,儘管駕駛座的安全帶是扣上的,技術上看來只扣到空氣。在一般道路上,按規定的車速行駛,並非「機器人慢吞吞」的速度。
危慈安是連鎖品牌超市的人力資源副理,自稱不是科技達人的她肯定自駕車技術的貢獻,尤其對外地人、視力弱勢族群、以及疫情期間怕與陌生駕駛接觸的乘客都有其優點。當天10分鐘車程的車資為5美元(約新台幣140元)。
儘管疫情期間人車較少,自駕車在真正的道路上實戰,仍預告了Waymo在過去12年來,對相關科技的準確性累積了信心。
由於一般人在心理上對自駕車的接受程度仍有障礙門檻,Waymo用的字眼是「僅有乘客」(rider only)而非「完全無人駕駛」(fully driverless)。
然而,無人駕駛的爭議從來沒斷過。兩星期前,乘客強森(Joel Johnson)分享一則YouTube影音,記錄一趟自駕車「卡住」的搭乘經驗,車子兩度對道路前方的交通錐反應不過來,停在路中間。影片呈現他和Waymo遠端控制人員的對話,最終由專人到現場駕駛,帶他到目的地。
https://youtu.be/zdKCQKBvH-A
影片來源:JJRicks Studios
「不管是人駕或者自駕,都不能犧牲安全。」亞利桑那州立大學(Arizona State University)社會未來創新學院副院長梅納(Andrew Maynard)接受中央社記者視訊專訪說,就算是全世界最好的科技,若有人覺得不安或者經驗不好,就會影響輿論,這是之所以無人車駕駛技術緩慢且謹慎發展的原因之一。
自動駕駛車的人工智慧、機器學習等演算不難,難的是如何面對意外的狀況,像突然飛來的塑膠袋等。專攻創新與危機研究的梅納表示,他能接受坐在偶爾對交通狀況有困惑反應的車子,而不是會肇事的車子。
複雜的道路環境、人與科技交會的駕駛變數,讓自駕車的挑戰高。即使如此,叫車服務Uber、電動車特斯拉(Tesla)和蘋果(Apple)多家公司都在投入彷彿看不到人,卻有「靈魂」的未來式交通技術。(編輯:林憬屏)1100528
附圖:搜尋引擎龍頭谷歌(Google)母公司旗下的無人駕駛科技公司Waymo,去年底起在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城附近提供「僅有乘客」的叫車服務,象徵對無人駕駛的技術有一定的信心。(Waymo提供)
以擅長科學溝通為名的學者梅納(Andrew Maynard)近日告訴中央社,發展10餘年的無人駕駛科技才算剛起步,未來相關產業迫切需要工程專家和了解政策、消費者需求及危機處理的跨界人才。(梅納提供)中央社記者周世惠舊金山傳真 110年5月28日
資料來源:https://www.cna.com.tw/news/ait/202105280046.aspx
驗車推薦 在 臨床心理師的腦中小劇場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腦中小劇場 第67場 你打過小孩嗎】
「你有打過小孩嗎?」
「有。」
「什麼!」
我的回應,彷彿是一顆意外擊中她腹部的快速直球,我甚至可以感覺到她正在捂著肚子跟我說話。
對方是買了書聽過講座,持續追蹤粉專的讀者。單親,獨力撫養一個過動症的孩子,目前固定會談,十分信任我的專業。因此她的問句,不是為了確認答案,而是為了確認我對「打小孩」的看法,畢竟她正在這個行為裡掙扎。只是沒想到,她得到的卻是一顆快速直球,而這顆球正把我推向專業形象的懸崖,於是她露出某種「你最好給我解釋清楚」的眼神。
那是好幾年前的秋天,女兒將滿兩歲。
當時我們全家到沖繩旅行,那是女兒第一次出國,我第一次右駕,老婆第一次規劃國外自由行,太多的第一次,讓整趟旅程兵荒馬亂。右駕是很刺激的經驗,車子一開出租車公司就得繃緊神經,逼自己注意轉彎方向,適應用左手打檔。在異國的領土上,沒什麼犯錯的餘裕,意外車禍就賠得上億天價,轉錯彎可能就回不到原定路線,就在我不斷把方向燈打成雨刷桿時,女兒抓狂了。
毫無原因地抓狂。
她開始尖叫哭鬧,使勁地踹我的椅背,唯一值得驕傲的,就是腿要夠修長才能做到這件事。折騰持續了一整天,除了食物,任何語言與行為安撫都是枉然,女兒就像一頭執拗的獸,還是被附身的那種。尖叫聲癱瘓了整台車,雨刷不斷在車窗上來回猛劃,看著雨刷,我突然想起《七寶奇謀》(The Goonies,1985)這部電影。裡頭那七個孩子為了尋找寶藏,必須破解海盜設下的重重關卡,其中一幕,有個巨斧像鐘擺一樣,刀鋒對著一條細繩來來回回地猛劃,纖維一根根投降,只要繩索一斷,巨石就會應聲落下。在那當下,我覺得自己的理智線就跟那條細繩一樣脆弱,但女兒的尖叫聲卻比巨斧還犀利。
結果,它還真的斷掉了,在那間濱海燒烤餐廳裡。
混亂持續到夜晚,夜晚比想像得還漫長,女兒進了餐廳就開始亂丟餐具,一被制止就掙扎,把兒童座椅坐得跟電椅一樣。店員的眼神輪番打量,我們很明顯破壞了店裡的平衡,只能一邊使用陌生的語言點餐,一邊進行徒勞的按捺,理智線正在挨刀,身體的資源根本不敷使用。忽然間,桌上的告示牌筆直地飛了出去,滑行到鄰座的桌腳,對方露出善意且理解的笑容。就在那個瞬間,我的理智線斷了,而且是可以聽到啪地一聲的那種。
我隨即起身,用力抓住女兒丟東西的那隻手,直接送上一掌。不是為了教養,不是為了演戲,而是真的崩潰,理智的纖維完全斷裂!我只想停止這些鳥事,順便宣洩積壓了一整天的怒氣,然而沒想到,這一掌竟然產生了效果。因為,
桌上另一張告示牌,飛得比剛才那張更遠了。
這孩子居然偷藏了另一張,這讓我開始有點佩服她的手法,而且接了我一掌之後她並沒有哭,也不打算停手,只是看起來比剛才更火大而已。
此時老婆伸出食指,指著大門,意思就是給我抱出去,後續殘局由她來收拾。入秋的南國沙灘,海天失去界線的夜晚,看不見盡頭的海面,只看得見淡淡的白浪,我們聽著堆疊的潮音,女兒終於安靜下來,而我的記憶也慢慢回來。
我想,這一整天她應該都很緊張,從下飛機後就睡不安穩,澈底水土不服,只好反覆唱著熟悉的兒歌。但我們正忙著摸索異國的輪廓,沒多放心思在她身上,她被困在安全座椅,只能透過肢體與叫聲傳送焦慮。當時,我的同理心就像一條被鎮壓的神經,麻木而無感,存在卻起不了作用。我突然感受到,家長在忍怒的過程中,根本不是在想辦法守住理智線,而是在理智線斷成兩截後,想辦法勉強打個結而已。
因此那一掌,除了洩憤,什麼目的都沒達到,什麼教育都沒完成。慚愧的是,並不是考到了那張執業執照,就能換到粗一點的理智線。我的同理心,也得經過大腦的冷卻,才能從身體深處慢慢浮出來。
這是我唯一動手的經驗。因為我再也無法說服自己,那一掌是為了教養。
對孩子動粗的起因通常有兩種,洩憤或教養。若是洩憤,那是暴力。若是教養,那是白費力。然而一旦動手,最麻煩的不是肉體傷害,而是會養成習慣。
無論是家暴或霸凌,選擇動手,就會和情緒產生連結,次數一多,制約便隨之成形,最後演變成一種被身體使喚的習性。但這不是拿來脫罪的答辯,我們的隨手一掌,可能會讓孩子因疼痛或害怕而住嘴或收斂,問題暫時緩解。但它帶來的影響,卻是對體罰行為的麻木,以及拳腳相向的模仿。
畢竟,教職教養所著眼的,從來就不是當下的狀況排除,而是未來的影響。
衛福部曾在去年4月30號,國際不打小孩日(International Spankout Day)這天分享了「守住理智線」的四種招數,分別是:
● 第一招:「深呼吸 - 恢復冷靜」
● 第二招:「引導孩子 - 嘗試溝通」
● 第三招:「暫離場 - 請家人協助」
● 第四招:「解困境 - 尋求外援」
這四招當然都是可行之道,但若回到現實生活,某些孩子之所自幼受虐,正是因為他們當時缺乏「溝通能力」,導致溝通無效。此外,家長缺乏替手人力或奧援資源,也是讓理智線斷掉的主因。因此對象若是四歲之前的孩子,我最推薦的還是第一招,穩定自己的呼吸,終究是最可靠的。
當然,這不一定適用於每個人,它可以和第三招混搭,也就是「直接抱離現場,順便恢復冷靜」,以隔離取代體罰。暫離現場的好處,除了能抒緩現場的關注壓力,亦能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即便孩子持續哭鬧,也不會讓干擾波及群體。少了現場的壓力,家長換個場合調整呼吸,至少有機會提前恢復理智,重新整理情緒。
只要不動手,就不會讓局面雪上加霜,一旦形成連結,孩子就會明白離開現場的用意。也就是「當我無理取鬧時,我不會被打,但我必須待在外頭,和家長一起恢復冷靜」。根據我的經驗,孩子通常會恢復得比家長還快。
親子互動的品質與走向,會決定孩子干擾行為的持續度與嚴重性。這點我們都明白,然而所有的考量都在一念之間,漂亮話經常拯救不了現實。但只要經過練習,即便是一閃而過的念頭,也會慢慢固定成某種應對模式。
無論採取何種形式,只要動粗,留給孩子的就不會是一記重擊,而是一劑毒液。因為那不只是暴力的短暫印記,而是注入血脈的長久承繼。
#但願每天都是不打小孩日
驗車推薦 在 TopGear HK 極速誌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不少車主都會趕在炎炎夏日時為車廂貼隔熱膜(window film),原理和過程看似簡單,實情卻是易學難精。
今集姚子浩便去到荃灣享和街的T&T Film Pro學師,跟超過十年貼膜經驗的老闆兼師傅阿Ben學這門手藝,裁板、清潔、定形、上膜等逐樣學,更會講解隔熱紙降溫以外的功能和法例規定等小知識,新節目《TG一日學徒》上堂喇!
#windowfilm
--------------------
Web:https://www.topgearhk.com
FB:https://www.facebook.com/topgearhk
IG:https://www.instagram.com/topgearhk
Driver's Club: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hkdriversclub
電子雜誌(網頁版及iPad版) bit.ly/3mF2yDD
電子雜誌(Android版) bit.ly/32a2LVO

驗車推薦 在 女子車流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對啦!就是睡車上,體驗車宿生活,
如果起床就能看到海,上班時心情應該會比較美麗...吧?
今年夏天,你也有機會開著全新 Model 3,到東部欣賞海岸美景喔!Tesla Road Trip 東岸秘境之旅
⚡️ https://www.tesla.com/zh_tw/campaign/hualien-roadtrips
透過我們的 Tesla 推薦連結訂車可獲得 1,500 公里的免費超級充電里程
⚡️ https://supr.link/BFCLx
#特斯拉 #寵物模式 #露營模式
✔️︎ 女子車流 IG :https://www.instagram.com/powergirl_go/
✔️︎ 女子車流 FB:https://www.facebook.com/powergirlgo/
✔️︎ 追蹤安竹 IG :https://instagram.com/andreaanchu
✔️︎ 按讚安竹 FB:https://www.facebook.com/andreaanchuu/
✔️︎ 追蹤Sylvia IG :https://www.instagram.com/sylvia_motor/
✔️︎ 按讚Sylvia FB:https://www.facebook.com/imSylvia.Motor/

驗車推薦 在 果籽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眾裏尋Car】網約睇二手車要睇啲乜? 車房師傅教3大必睇位置 「是但壞一樣都唔使諗!」
#眾裏尋Car 網約睇二手車要注意啲乜? 車房師傅教3大必睇中伏位置 「是但壞一樣都唔使諗!」
買二手車,不論是二手平台私放還是二手車場,都像一場賭博。一知半解去買車,買了部車回來,整多過揸,金錢時間事小,被騙一肚氣事大。拒絕做羊牯,就要記住以下買二手車小知識,包括睇車、試車、聞車三招。驗車有信心,價錢才能夠據理力爭。
因應自己買車budget,選擇心水年份、款式、品牌及型號,相約車主出來睇車,是買二手車必經過程。既然要花時間出來睇車,不如認真學揀車,資深車房老闆兼技師荃哥就教大家三招傍身。
#二手車 #香港 #防中伏 #注意 #驗車 #流程 #推介 #價錢 #果籽
果籽 :https://hk.adai.ly/appleseed
相關影片:
【住在工廈】工廈豪宅3000呎連客飯廳、睡房 設計師現身:只係家居feel嘅「工作室」 (果籽 Appledaily) (https://youtu.be/raFZXWKYEEo)
【大圍小店】$128碗麵被批「等執」 前四季酒店副主廚靠貴價料熬湯留住熟客 (果籽 Appledaily) (https://youtu.be/gzQz3Yr94hY)
【娛樂經典】18歲選港姐大熱倒灶輸俾謝寧 滿清貴族周海媚滿語名叫馬爾塔塔 20190515(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codVOZ04c7w)
【搣時潘獨家回應】SM事件後首度現身 日日被性騷擾壓力爆煲:我已經承受唔到 20200731(壹週刊 Next)(https://youtu.be/5dFeQEJT7s0)
【灣仔燒味老字號】17歲做大廚 自立門戶35年 油雞酒味濃 老闆:好做嘅食物唔會好食(飲食男女 Appledaily) (https://youtu.be/svAF8pKszw0)
【深水埗兩餸飯】59歲大叔賣$32兩餸飯 月派100份送長者 由台灣派到香港:受過港人恩惠想回饋 (https://youtu.be/kyvNU86ntio)
【無懼打壓】 全城搶《蘋果》 (蘋果日報 Appledaily) (https://youtu.be/MAIMBRO-gMQ)
【頭條動新聞】 Ep.2 (蘋果日報 Appledaily) (https://youtu.be/KLRkTiWHrTY)
#果籽 #二手車 #上門驗車 #車房 #買車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驗車推薦 在 請大家幫忙推薦代檢廠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關於驗車,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不愉快的經驗我爸開的車齡比較老,所以當然就是找離住家比較近的汽車檢驗廠做驗車畢竟老車一年要檢測兩次,每次都要跑到大老 ... ... <看更多>
驗車推薦 在 [問題] 推薦ㄧ下新竹市汽車驗車- 看板Hsinchu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請推薦ㄧ下新竹市汽車驗車
車正常保養、沒裝有的沒的
想幫忙推薦一下 竹市區內不錯的驗車廠
需要先預約嗎?謝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9.8.40.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sinchu/M.1560014514.A.C1E.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