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新聞總整理》5/17
美國週日下午,一輛運輸肥料的貨車在愛荷華州出軌並著火,煙氣吹向空中,數列貨車互相擠壓。
該事件發生在下午2點左右。根據Sibley城市管理員Glenn Anderson的說法,事件發生在愛荷華州Sibley附近。
安德森告訴美國廣播公司新聞,沒有立即傷亡報告,但是當機組人員爭先恐後撲滅火焰時,數十名附近居民被撤離。
愛荷華州國土安全和緊急事務管理部門的露辛達·帕克在周日晚上的一封電子郵件中告訴美國廣播公司:“奧西奧拉縣緊急事務管理部門報告說,由於火車出軌和起火,約有80人被從西布利鎮撤離。”—-ABC電視台
https://abcn.ws/3we5z19
* 以巴衝突17日踏入第8日,以色列持續續空襲加薩地帶,這場長達10分鐘的空襲相較先前的攻擊範圍更廣、火力更強,共計摧毀3座建築物、造成至少42名巴勒斯坦人喪生,其中包括10名兒童,為衝突八日至今造成最嚴重傷亡的空襲。—BBC
Israel Gaza conflict: Gazan officials say Sunday was 'deadliest day' https://www.bbc.co.uk/news/world-middle-east-57138996
* 當以色列和哈馬斯之間爆發戰鬥時,隨之而來的是戰爭罪行問題
雙方的平民死亡都引發了緊迫的問題,尤其以色列對巴勒斯坦加薩走廊的無差別攻擊,涉及哪些軍事行動是合法的,哪些屬於戰爭罪行以及將追究誰的責任。—紐約時報
https://www.nytimes.com/2021/05/16/world/middleeast/israel-gaza-hamas-civilian-casualties.html?referringSource=articleShare
* 英國今天(17日)放寬家人擁抱和室內聚會禁令,但過去一周之內,英國的新冠病毒感染率上升了8%,而且以印度變種病毒為主。首相強生(Boris Johnson)16日敦促國人慶祝解禁,但須抱著謹慎戒心。
強生表示,印度變種新冠病毒株的出現,意味英國好不容易恢復的自由,必須謹慎地面對。
執政保守黨議員不同意強生略過科學家的警告,由於印度變體病毒出現至少上千例,科學家曾提出須延後放寬禁令的時間。
英國16日記錄4起困新冠病毒死亡和1926例確診,英國衛生大臣漢考克(Matt Hancock)敦促人們在親密互動中特別注意,尤其儘早接種疫苗以防止新的印度變種毒株『如野火一樣』蔓延。英國政府的數據顯示,與上周相比,COVID-19 確診人數增加8%。—BBC
Covid-19: Lockdowns ease in England, Wales and most of Scotland https://www.bbc.co.uk/news/uk-57136140
* 世界上最嚴重的冠狀病毒正在爆發中,沒有什麼比空的氧氣罐更令人垂涎。印度的醫院迫切需要氧氣時,他們也急需氧氣瓶存儲並運輸救生的氧氣體。
當一家供應商將價格提高一倍以上,甚至達到每家將近200美元時,當地的警察對此感到憤怒。他們發現這個國家可能是最粗魯,最危險的騙局之一,充斥著與冠狀病毒相關的欺詐行為和黑市暴利。
警方說,供應商叫做Varsha Engineering,本來是一個廢品場-重新粉刷滅火器並將其作為氧氣罐出售。其後果可能是致命的:堅固性較弱的滅火器若充滿了高壓氧氣,可能會爆炸。
一個慈善機構的志願者穆克什·卡納(Mukesh Khanna)說:“這家公司負責人應被指控犯有殺人罪。” “他在玩弄他人生命。” (無法聯繫,目前此人已被警方逮捕:正在監獄中)。
冠狀病毒的第二波衝擊摧毀了印度的醫療系統,並削弱了人民對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政府的信任。人們普遍認為,死亡人數遠遠超過每天報告,成千上萬才是事實。醫院人滿為患。藥品,疫苗,氧氣和其他物資,在印度即將耗盡。—-紐約時報
https://www.nytimes.com/2021/05/16/world/asia/india-covid19-black-market.html?referringSource=articleShare
高壓氣體運輸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從能源高速公路看出「沒知識藍」本性】
文:Tzu Yu Chen
有些人大半輩子都享受光環,一旦被質疑就暴跳如雷,趙少康就是個典型的例子。
之前拋出沿著西濱快速道路建構「從八里到八股」、「延台61線連接西部主要城市」在「台北、台中、高雄等主要港口設天然氣碼頭」、「集天然氣、水、電纜、通訊纜共構於一身的管線」,遭外界批評後,趙少康在媒體專欄上以中國為例(果然又是拿中國比台灣),表示俄國輸氣到中國的「西伯利亞力量」跟輸氣到歐洲「北溪二號」都長達數千公里,「中國那麼大」台灣「小巫見大巫」。
這種用「中國大,台灣小」作為論證手法,本身已經是十幾二十年前「中國繁榮進步,台灣只是二三線城市」的老哏翻版;趙少康作為第一位參選2024年總統的中國黨政治人物,立論忽略了多項實際問題,正可顯示,中國黨宣傳了幾十年的「知識藍」神話真相,其實是「沒知識藍」,全黨的腦袋,其實都和韓國瑜相去不遠。
■#視安全於不顧 #意圖再度殘害高雄
不管是「西伯利亞力量」或「北溪二號」,從路線圖都能清楚看出,長歸長,但沿途盡量避開人口稠密地區,特別是「北溪二號」一大段是走波羅的海海底,是世界最長的海底管線。之所以不走陸上,原因在於會經過立陶宛、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波蘭這四個國家,增加政治不確定性。
但趙「西濱快速道路接林園工業區」,中間經過多少聚落?更不用提如果要沿著「台17線西濱公路」路接到林園工業區,也就是從左營段接中華路經過中央公園、大立精品、IKEA等,然後通過前鎮(乙烯外洩地點附近)、小港。高雄市區的工業管線遷離都來不及了,還要加這一條「縱貫線」?
趙少康的文章中,最要命的論點,在於將「能源高速公路」定調為就是「資源共構幹管」,把「水、電、氣、通訊共構在一起」,換句話說,就是工業用跟民生用混在一起,任何一項出問題其他三項同步毀滅,怎麼可能不危險?
■#完全忽略資源儲存問題
趙少康提到,要用「翡翠水庫解決中南部缺水問題」,卻忘記光是一個曾文水庫,有效容量就是翡翠1.5倍,北水南運要掏空翡翠水庫都不夠用。台灣南部缺水問題是降雨量隨季節與年份波動過大,就算是要直接把北部多下的雨儲存起來,也應該是送到南部的「水庫」儲存,而不是不分季節「直送你家」,那就等於要打通中央山脈,興建比高屏溪越域引水長數十倍的管線,想也知道會造成多大的生態與地質災難。
■#多此一舉脫褲子放屁
說到「#南電北送」,已經是進行式,且有不只一條超高壓線路,走的都是避開人口稠密區的路線。興建國道七號,或捷運林園線,都知道為了安全要特別避開高壓電塔了,趙少康卻要放棄這些現成電網不用,特別沿著西海岸精華區域,沿著公路多建一條跟天然氣、水管在地面或地下「共構」的高壓電輸電線,如此天才想法存心是要浪費你我稅金,還製造公共危險。
■ #陸管天然氣和現在進口的LNG不同
「西伯利亞力量」和「北溪二號」等陸管,運輸的是「氣態」天然氣,從氣田接出來加壓運送。而台灣無法直接從氣田接管,目前仰賴的LNG是「液態」天然氣,體積僅氣體1/600,可以儲存在儲存槽。當然,LNG氣化後就可以再用陸管運送,但除了損耗問題,成本問題,而且還不能儲存,無法替代接受站。興建這樣一條比現有管線粗兩倍,長度十倍的幹管,預計從用地取得、環評更要十年以上,根本無法解決現有困境。
這種天龍國視角的糟糕政治論述能力,加上跟來賓一言不合就終止錄影的氣度,黨主席都不合格了,還想選總統?
高壓氣體運輸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捨電動車 韓國現代氫動力貨卡將上市 目標零碳排征服瑞士高山(03/03/2020 EIC環境資訊中心)
(姜唯 編譯;林大利 審校)路透社報導,韓國現代汽車的氫動力18噸貨卡將在3月於瑞士上市,盼成為零排放技術的典範。
氫燃料電池早在約兩個世紀前就問世,但在與內燃機的競爭中敗下陣,在當前的綠色運輸戰場上又因價格太高而落後給鋰電池。氫儲存不易,且大部分提取自天然氣,過程中會產生碳排放。
但在貨卡動力方面,現代汽車和其合作夥伴認為,鋰電池並不盡理想,因為負重越大,電池就越大、越重,要爬上瑞士的高山就是個問題。
瑞士有一半以上的能源來自水力發電,瑞士有潛力透過電解從水中提取「綠氫能」,如果使用再生電力,這個過程雖然能源密集但能達到無碳。
根據路透社,現代氫動力(Hyundai Hydrogen Mobility, HHM)執行長馬克.費姆勒(Mark Freymueller)說,「目前瑞士的綠氫能比柴油貴得多,但是隨著政府推出減碳排政策加上生產乾淨燃料的成本下降,這個數字可望有所改變。」
麥肯錫顧問公司(McKinsey & Co)1月份的研究顯示,再生能源製氫的成本可能從現在的每公斤3至4.5歐元下降到2030年的每公斤2歐元,屆時考量兩種動力的相對效率和貨卡的生命週期成本,氫與柴油的成本競爭力將不相上下。
長期以來人們一直相信氫是化石燃料的潛在替代品,隨著全球脫碳目標受到重視,氫動力概念股價來到10年來最高點。
目前,現代汽車靠政府對燃料電池貨卡的稅收減免和其自身的補貼吸引合作夥伴,包括最終使用者、加氫站和綠氫能供應商。
現代的H2 Xcient貨卡配備一個190千瓦(190 KW)的燃料電池和七個裝有近35公斤氫氣的高壓罐,使續航里程超過400公里,遠遠超過目前市場上的電動重型貨卡。
路透社表示,現代汽車拒絕透露補貼金額。該公司在全球下重本投資氫燃料,規劃到2030年將耗資67億美元於氫技術,並將燃料電池的年產能提高到70萬顆。
從50輛H2 Xcient貨卡開始,現代的目標是到2025年有1600輛在瑞士上路,今年要在奧地利、德國、荷蘭或挪威之外的至少兩個歐洲國家啟動類似計畫。
在瑞士,現代汽車和瑞士新創公司H2 Energy成立的租賃單位HHM與氫燃料供應商Hydrospider合作。Hydrospider是H2 Energy、工業氣體製造商Linde和瑞士電力公司Alpiq合資成立的公司。
Hydrospider在瑞士下格斯根的2兆瓦(2 MW = 2000 KW = 0.002 GW)電解工廠將開始為40-50輛現代貨卡生產氫氣。Hydrospider董事會成員史蒂芬.林德(Stefan Linder)表示,隨著越來越多的H2貨卡投入使用,到2023年至2025年,其產能必須從7000萬瓦 (70,000 KW = 70 MW = 0.07 GW) 提高到1億瓦 (100,000 KW = 100 MW = 0.1 GW)。
為了要讓氫貨卡今年(2020)於挪威上市,H2 Energy與Nel ASA(NEL.OL)、Greenstat和Akershus Energi等綠氫能供應商合作。而挪威幾乎所有電力都來自水力發電。
成員有近20家公司的瑞士H2行動運輸協會將成為第一批使用者,包括該國最大的連鎖超市Migros、乳製品生產商Emmi、雜貨連鎖店Coop以及加油站運營商SOCAR和Tamoil 。
Migros等最終使用者已承諾按使用付費合約租賃現代貨卡,現代提供里程、保修、服務、保險和充足氫燃料的使用權。HHM表示,其合約將確保Hydrospider和加氫站一開始就能獲得可觀的利潤。
HHM估計,在10年間,一間耗資130萬瑞士法郎(130萬美元)的加氫站,只要有15輛貨卡固定只在此加氫,投資就可以回收。Migros訂了三台Xcients,並打算拿來和電動賓士貨卡、義大利Iveco沼氣貨卡和柴油貨卡比較性能。
Migros共有900台貨卡在22個生產基地和900間門市之間往來,目前它每年得幫旗下所有3.5噸以上重型車輛付總計5000萬法郎的重型車輛環境稅(LSVA)。現代貨卡一開始不須支付LSVA。
Migros其運輸物流總監瑞能.德茨曼(Rainer Deutschmann)認為許多技術都有助減碳,「我們將能看到每趟旅程的能源消耗和地理位置和地形的關係。開電動貨卡,除了運貨還得運電池。200公里的路程跑市區可以,但爬山不行。H2不管是平地還是爬山都可以。」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e-info.org.tw/node/223325
首批 Hyundai XCIENT Fuel Cell Heavy-Duty Truck 在2020夏季完成出場測試並交付歐洲市場投入商用的紀錄短片:
https://youtu.be/55UnizMAS5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