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出身、曾在美國華爾街與香港金融界任職,後來任教香港中文大學的林夏如教授,在著作《台灣的中國兩難》中,深入分析了自1990年代以來,台灣與中國經貿政策的變化。關於這本書的核心論點,她寫到:
「『國族認同』經常被描述為是妨礙理性評估的錯誤意識,然而,我與台灣意見領袖的訪談和我個人在業界的觀察都不支持這樣的觀點。……經濟利益和國族認同並非互斥,而是相互結合且形塑了台灣與中國經濟關係的取向。」
換句話說,沒有政治歸政治、經濟歸經濟這種事。統獨也不是假議題,而是左右著兩岸經貿發展的關鍵因素。
她所謂「台灣的中國兩難」,指的是中國作為台灣重要的經濟夥伴,卻也在政治和經濟上威脅著台灣的生存。
這本書的英文原著在 2016 年出版,今年推出的中譯本中,增加了一篇「後記」,補充了 2016 年的情況。對於近來台灣政治經濟局勢的變化,林夏如這樣寫道:
「政治版圖劇烈變化發生的背景,是台灣日益惡化的『高收入陷阱』。」
「台灣的政治領袖面對愈來愈強烈的群眾壓力,要求解決與所得分配相關的社會經濟間題,而『擴大與中國的經濟貿易往來』是一個最直接的選項。然而,由於島上人們多數都期盼能夠守護已高度鞏固的台灣認同,並支持正面迎擊北京方面不斷增加的壓力,蔡英文政府所要面對的『中國兩難』,比過去所有執政者所要面對的境況都更為棘手。」
「經過數十年驚人的經濟快速成長時期,在中國剛開始對外開放後不久,台灣在三十年前就跨身世界銀行定義的『高收入』經濟體行列。脫離『中等收入陷阱』並轉型到高收入經濟體的過程中,台灣倚賴的是高附加價值的出口導向經濟。然而,今日的台灣已經無法和那些具有廉價勞動成本的國家競爭,尤其當後者同樣採取出口導向經濟、集中資源發展勞力密集產業。因此,台灣的經濟成長開始趨緩,工資水準更是停滯多年未成長。台灣已經進入了所謂的『高收入陷阱』。」
「台灣的經歷和許多先進經濟體所遇到的問題如出一轍,例如在日本、韓國、香港、新加坡以及許多西方國家都是如此,它們各自陷入了形式各異但本質相同的高收入陷阱,經濟成長陷入停滯。」
「許多國家的政府為了提振經濟,採用了貨幣量化寬鬆的政策,讓利率維持在低檔,且持續超過十年之久。這一政策的後果就是所得不均惡化,資產膨服,以及債務問題更加嚴重。在金融機構及其相關經濟活動的重要性不斷提高、經濟『金融化』逐年加深的環境下,上述問題變得更為複雜。台灣的家庭債務占 GDP 的比率已經高於多數的亞洲國家,所得不均的狀況十多年來一直無法改善,而且大都市的房價已經漲到年輕人完全負擔不起的程度。」
「基層勞工以及年輕人,是高收入陷阱當中受傷最重的人群。青年失業率在過去十年內一直比整體失業率高兩到三倍,求職的困難以及無法負擔的高房價,使得年輕人愈來愈晚婚,且愈來愈不願意生小孩。在 2010 年,台灣的生育率是全球最低,政府統計指出,整體人口即將在近年從高峰反轉開始持續下降。」
「同時,健全的健康照護體系導致社會人均壽命延長,加上『少子化』因素的影響,台灣的人口老化速度相當快,對社會福利體系以及退休保障體系都造成了龐大的負荷,增加了年輕人的負擔。」
「由於上述這些嚴重的問題,台灣將無法全面為社會上的不同群體提供充足的福利,而且能供給的保障也將縮減,這將無可避免地損害到特定群體的權益,而這對於台灣這樣高度民主化的社會而言是無法接受的。」
「在近幾次的選舉當中,選民拒絕了那些被認為會威脅到台灣價值與認同的兩岸政策。在 2014 和 2016 年的選舉當中,選民對國民黨的經濟政策表達不滿,尤其是反對讓台灣變得過度依賴中國經濟。然而,選民也同樣期待領導者可以更有效地解決台灣所面臨的社會和經濟問題。」
「這一系列選舉的結果告訴我們,選民愈來愈不以國族認同為基礎來決定投票取向,因為台灣認同是已鞏固的共識,幾乎所有候選人都稱自己是台灣人,不會跟大眾的態度過不去。」
「這幾場選舉的結果也顯示出,對任何一位領導者來說,要解決高收入陷阱都是一件相當困難的事。」
「為了解決高收入陷阱,不同選項伴隨著不同的利弊取捨,在重塑台灣經濟與社會結構時,領導者必須做到減緩特定族群在這過程當中所受到的損失。」
「儘管蔡政府成功地為台灣的出口貿易和對外投資開拓了新的市場,2018 年的選舉結果對民進黨造成戲劇化地大幅重挫,如同國民黨兩年前所遭受的經歷。選民對政黨偏好的快速轉變,從國民黨到民進黨再轉投回國民黨,反映出人們對政黨的認同愈來愈低。」
「2018 年地方選舉當中,兩岸政策的分歧、守護台灣主權等議題都不是重點,但選舉結果提醒了領導者:人們關注著政策的制訂與設計是否完整,還有執行是否徹底。」
「這些都使得 2020 年的總統及立委選舉充滿相當大的不確定性,兩岸關係的議題在總統選舉當中扮演的角色比地方選舉還要重要許多,但是相關的討論將會集中在如何尋找最有效的方式去處理經濟發展間題,同時還要能夠維持被絕大多數台灣人所支持的政治自主性。」
「台灣選民已不再被傳統的政治認同而動員;他們最關心的是如何找出方法來擺脫高收入陷阱,並且保護自己所認同的價值、包括民主體制、政治自主性、社會正義,以及環境永續發展,然而,在北京的威脅之下,台灣認同的重要性仍然可能會回升。」
「在這種狀況下,政治情勢會對那些以堅定態度對抗中國威嚇的候選人有利。這樣的發展將會使台灣和中國的經濟整合更困難,即使這是擺脫高收入陷阱的重要策略之一。因此,台灣的中國兩難會成為更緊迫且更加棘手的問題。」
*林夏如,林添貴、陳方隅譯,《台灣的中國兩難:台灣認同下的兩岸經貿困境》,商周出版,2019。
▎博客來☞http://bit.ly/333Qd1v
#說書 #閱讀日常 #政治 #經濟 #兩岸 #高所得陷阱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萬的網紅艾倫的理財研究室,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在前幾個禮拜我發了一支影片『紓困4.0重點整理』 很多留言都有提到『明明有錢卻領到紓困』的這個問題 但明明有申報所得40.8萬以上不得領紓困的這個設定 很多人質疑為什麼高收入族群明明收入和資產都不低 卻能夠讓自己的資產持續成長,還享受那麼多政策優勢? 很多人質疑,這到底是什麼世界?根本是獨厚有錢...
「高所得陷阱」的推薦目錄:
- 關於高所得陷阱 在 說書 Speaking of Book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高所得陷阱 在 沈富雄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高所得陷阱 在 新新聞周刊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高所得陷阱 在 艾倫的理財研究室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高所得陷阱 在 風傳媒 The Storm Media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高所得陷阱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高所得陷阱 在 [黑特] 聽過高等收入陷阱嗎- 看板HatePolitics 的評價
- 關於高所得陷阱 在 台灣、南韓恐陷「高收入陷阱」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高所得陷阱 在 韓國和台灣可能快要掉進「高收入陷阱」 的評價
- 關於高所得陷阱 在 高所得陷阱- Explore 的評價
高所得陷阱 在 沈富雄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14A總裁的廿年功過
彭總裁即將卸任,謹列其功過如下:
(1)在任20年中,除2010、2011兩年屬次貸風暴後的反彈波外,其餘18年沒有一年GDP(PPP)/GDP(N)比值是朝西走向,國家競爭力嚴重受損,再多的小功掩飾不了此一大過。1/5世紀的內傷,總裁難辭其咎。(如圖)
(2)彭總裁在任的前半(1998-2006年)(圖中紅色實心圓點),台灣的GDP(PPP)/GDP(N)比值由1.45增為1.84,剛好由全球中低所得國家分布帶的左緣橫向跨到右緣,國力轉虛逐年加深,但國人不察,至於在任的後半(2007-2016年)(圖中紅色空心圓點),則所有落點均在分布帶的右緣外面,外強中乾的敗象尤其怵目驚心。
(3)安然渡過兩次金融危機及網路泡沫、衰退幅度小但反彈力道亦弱,埋下往後數年成長不振的病因。
(4)年繳1800億的利息給國庫,這應是一種「無痛的稅收」,所以彭總裁「使命必達」。但付出的代價值得進一步探討。
(5)「國中之國」極富,外匯存底、經常帳順差、海外淨資產均名列前茅,全球數一數二。
(6)「國中之國」以外的人民過著低價低薪的生活,無力翻轉。唯一亮點是失業率維持在低檔。
另錄總裁的佳言如下:
(1)與其薪價齊揚,不如低薪、低通膨。
(2)開給勞、資雙方的處方是教育、教育,還是教育!
(3)人力不像資金可以流動,所以政府應適度介入。
(4)將低薪歸咎於低價是倒果為因。
(5)低薪、低生育率都怪匯率,匯率何其無辜。
(6)以「購買力平價」計算GDP所得比值甚高,代表台幣的購買力強,不是壞事。
(7)台灣已經是高所得國家,要注意高所得陷阱,持不同觀念的人要多看書。
抱持這些觀念的總裁,胡勝正要他多做兩年,鄭貞銘對他推崇得五體投地,我只有啞口無言,但見柳葉落盡,柳條何來隨風搖曳。
高所得陷阱 在 新新聞周刊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台灣所得差距與分配問題一直存在,稅改又潛藏拉大貧富差距的風險,未來幾年經濟成長率預測亦低,要脫離「高所得陷阱」大概希望不大。
▌ 訂閱紙本《新新聞》雜誌 → goo.gl/eDze6C
▌ 點我加入《新新聞》LINE好友(ID:@jwv4477k) bit.ly/2s0XUST
高所得陷阱 在 艾倫的理財研究室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在前幾個禮拜我發了一支影片『紓困4.0重點整理』
很多留言都有提到『明明有錢卻領到紓困』的這個問題
但明明有申報所得40.8萬以上不得領紓困的這個設定
很多人質疑為什麼高收入族群明明收入和資產都不低
卻能夠讓自己的資產持續成長,還享受那麼多政策優勢?
很多人質疑,這到底是什麼世界?根本是獨厚有錢人吧?
今天我會跟大家分享收支、資產以及稅務的基本管理方式
00:00 前言
02:13 為什麼有人有稅務優勢?
03:33 讓稅金繳超少的專業
05:17 贈與額度內免稅的陷阱
06:07 兩種有錢人和他們的避稅方法
07:33 從收入檢核稅務關鍵點
08:39 從資產持有檢核稅務關鍵點
09:20 繳極低稅金容易誤觸的雷區
10:41 如何創造優勢、擺脫高稅率
預約專業諮詢
https://www.surveycake.com/s/KBywY
臉書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allenpage666
加入我的LINE
https://lin.ee/PkykJIL
想讓事業拓展,吸引網路流量嗎?
你可以參加這個Youtube營銷課程:
https://reurl.cc/8yzgGX
還是想透過經營Youtube增加廣告收入?
那我推薦你參加這個Youtube課程:
https://bit.ly/3cTngfU
合作/演講/諮詢聯絡信箱:
allen750528@gmail.com
#紓困 #節稅 #富人的秘密

高所得陷阱 在 風傳媒 The Storm Media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台灣正式進入解封,新冠肺炎來到後疫情時代,太平洋另一端的美股之所以能驚驚漲,不外乎川普可能有新一輪的經濟措施,但對於台灣來說,近期股市的重大事件就是除權息,本週節目由理財達人阿斯匹靈以及風傳媒財經主編周岐原,帶你一起了解為什麼美國暴動對於美股並沒有什麼重大影響,再來進入台股除權息的探討分析,最後進入操作面以及避稅建議,本週就由籌碼達人阿斯匹靈以及風傳媒財經主編周岐原帶你進入財經的世界。
#下班投資學 #下班經濟學 #除權息 #台股 #振興券
00:20 通縮陰霾現?振興措施成川普救市萬靈丹?
00:42 暴動狂燒美股越噴 專家一圖驚揭背後原因!
01:54 散戶法人買買買 全球股市喝蠻牛卻藏殺機?
03:00 散戶開戶數激增26萬!台股螞蟻雄兵來了!
05:46 散戶法人買買買 全球股市喝蠻牛卻藏殺機?
06:41 除權息旺季到!緊盯4大準則幫你看緊荷包!
10:32 該參加除權息嗎?高手公開3心法唯穩至上!
14:58 股利.波段雙賺!達人點名2檔生活定存股!
16:47 雙資護駕最牢靠 高手3招爽賺除權息價差!
20:55 不怕買到軟腳蝦 阿哥直指填息與否要素!
21:44 存股族必看!股利所得二擇一這樣選最划算!
23:16 二代健保費怎麼省?搞懂3原則守住獲利!
24:32 零確診更要拚經濟!振興券概念股超前慶賀!
26:07 400億振興劵點火內需 投信力挺成鎖碼飆股!
27:34 振興股當心1利空 吃循利寧緊酸看2訊號!
本節目與來賓所推介個股無不當財務利益關係,資料僅供參考,投資人應獨立判斷,審慎評估並自負投資風險
✓ 點我加入《風傳媒》Line 好友(ID:@dyp8323m) http://bit.ly/2hETgWE
✓ 點我訂閱《風傳媒》YouTube 頻道 http://bit.ly/2grkAJ6
✓ 點我追蹤《下班經濟學》IG頻道(ID:@worked_money) https://bit.ly/2WZ1Dnb
✓ 點我訂閱華爾街日報:https://bit.ly/2VtO3GG
【Facebook粉絲團】
風傳媒►► https://www.facebook.com/stormmedia
風生活►► https://www.facebook.com/SMediaLife
下班經濟學►►https://www.facebook.com/workedmoney
《精彩回顧》
【#12】狠甩小資ETF!自組護體版更安全!他靠9指標拚出500%績效 千萬身家不是夢!
https://youtu.be/DC16S5N1844
【#13】等不及除權息?用「兩線一面」找飆股基因!報酬30%煉金術!
https://youtu.be/WqcADOAZ52o
【#14】0050藏泡沫風險?破解4大操作盲點!年化報酬10%這樣做 輕鬆躋身上流!
https://youtu.be/CEpMIYefRMo
【#15】低利莫急?房貸剝皮陷阱在這裡!解鎖買房成就 三撇步教你避地雷建商!
https://youtu.be/za80wR_h_FE
【#16】免選股狂賺89%!5G大行情引爆 硬ETF領風騷!
https://youtu.be/_IAktd_ZsVc

高所得陷阱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哈克獨門心法工作坊】~穿越迷霧,懂一個人真正的樣子~2019/10/19開課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4022
【12/2 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21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Line@」:https://line.me/R/ti/p/%40teb0498p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這是我們分享Csikszentmihalyi的《心流》的第七集。
到底我們要怎麼樣,才能夠過一個更好的人生呢?會讓我們的人生更豐富的,到底是什麼?是那些感官的享樂,還是一些透過困難、挑戰完成之後,所得到的樂趣呢?
其實一般人在直覺上,想到有什麼可以讓我們的人生過得更好的時候,我們首先可能會想到的是「享樂」的部分;包含美食啊、性愛啊,還有金錢可以買到的各種慰藉。
我們常常會覺得到國外旅遊、身旁有人作伴、擁有各種高檔的配件,就會感覺到滿足。可事實上,「感官享樂」的這些層次,它只是停留在生物的需求,或者是在社會環境底下的期待,已經得到滿足了。
包含呢,我們在餓的時候能夠得到食物,或者是呢,在生理上的任何不舒服、不愉快的部分,能夠得到平衡。
然而在一個基本生存,不會是太大問題的時代裡,你會發現「享樂」能夠為我們帶來更好人生的一個意義跟影響,它已經是完全不夠了。
甚至於我們進一步來看,正因為我們追求這些「享樂」讓我們更不快樂、讓我們的人生過得更不好。
所以當我們進一步的思索,要怎麼樣讓自己的生命過得更好、人生過得更有價值;其實你會發現,單純的「享樂」,它可能只是在一個短時間裡的一個感官的平衡,或者是生物性的滿足。
如果進一步要讓人生過得豐富,我們就必須要追求更進一步的東西。在Csikszentmihalyi的《心流》裡面,他說這叫做「樂趣」。
帶來「樂趣」的這些事情,不只有達到原本的期待,或滿足某種慾望或需求而已;它還會為我們帶來超乎計劃之內,甚至於想像不到的感受。
然而這些「樂趣」的產生,它其實都是有一種發展的特性。這個發展的特性,會為我們帶來新鮮感跟成就感。
然而這些「新鮮感」跟「成就感」在過程當中,絕對不會像是「享樂」一般的,這麼樣的舒服、這麼樣的愉快。
可能在過程當中,你還得付出很大的辛苦、還得付出很大的努力,甚至於在情緒上是有壓力的哦!
比如說,你打一場勢均力敵的球賽。過程其實是非常辛苦的,你還要平衡自己情緒上的挫折感。
可是打完之後,你會不會感覺到非常有趣、非常有強大的滿足感?而且你會期待下一場是什麼時候。
你讀一本好書,而透過這一本書得到啟發,這是不是也是「樂趣」?但是當你仔細想想,一本所謂的「有啟發的好書」,它裡面寫的絕對是超過你的認知範圍;然而超過的程度跟距離,又不至於讓你無法理解。
所以呢,你會享受一種叫做腦力上,或認知上的挑戰;請問「挑戰」就像體能訓練一樣,過程當中是舒服愉快的嗎?是像你躺在沙發上,吃洋芋片一樣的嗎?絕對不是吧!
甚至於在生活當中,一些有意義的對話,是不是都要絞盡腦汁,你都要用盡自己的專注力,專注在別人給你的訊息;並且透過有效的反芻跟回應,去創造出一個有滋養性、有價值的對話環境。
所以你可能會發現,如果你要過一個更好的人生,你單純的只是被動的享樂,那很快你會感覺適應;而這個「享樂」很快會變你的負擔。
可是呢,如果你是有意識的,去創造出「樂趣」、創造出「挑戰」,透過解決問題、透過迎向挑戰,或者是透過創造意義。
過程當中,或許不是愉快的;過程當中,或許需要努力、付出跟辛苦。但是只有你能夠去創造出真正的樂趣,真正的突破舒適區邊界之外。
你才能夠領受,人生當中真正的「意義」跟「樂趣」;也才能夠長出我們在上一段內容,為你分享的「複雜性」,成為一個圓滿的大人。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在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那麼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近期推出的線上課程,就叫做【過好人生學】。
期待你能夠透過這一門課,過上一個你更想要的好人生;詳細的課程內容,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都有;期待能夠跟你一起學習、一起前進,謝謝的收聽,我們再會。

高所得陷阱 在 台灣、南韓恐陷「高收入陷阱」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最近日經新聞用了「 高所得陷阱 」 形容台灣跟南韓年輕人困境!原來,當人民所得水準愈高,越追求高學歷,最後目標就是要領高薪,但是高薪機會少是不可能滿足所有人啊, ... ... <看更多>
高所得陷阱 在 韓國和台灣可能快要掉進「高收入陷阱」 的推薦與評價
這是因為在與生産成本更低的後發新興市場的競爭中處於不利地位。如果不搞好産業升級,增長就將陷入停滯。這種增長的停滯被稱為「中等收入陷阱」。人均GDP ... ... <看更多>
高所得陷阱 在 [黑特] 聽過高等收入陷阱嗎- 看板HatePolitics 的推薦與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