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長慎入
「有時候別人責罵你軟弱
其實並不是這樣的
你只是對一切一切都更有同理心
所以特別能感同身受
想得比別人更細緻
有時候甚至委屈自己比委屈別人更多」
你們有聽過 #高敏感族群 嗎
世界上大約有1/5的人這個類別
我很榮幸的在這個類別裡面😅
這個檢測只要分數高於60分以上就是高敏族群,最高分是140分
你們可以自己🔍高敏感族檢測
就可以得到分數
我今年檢測已經超過90分了
去年還是80幾啊
明年會不會就破百了😅
雖然數字會浮動,但高敏人不會變成非高敏人
非高敏人也不可能變成高敏人,這是天生的狀態
⚠️然後小胖只有33分!
超級羨慕!!!
這是何等無憂無慮的數字🥺
只能說
如果能當一個沒有煩惱的麻瓜
誰會想要像個玻璃心爆炸的患者一樣🤷🏻♀️
好啦
雖然專業的說法認為,這個是敏感而非玻璃心,但我想自己笑笑自己是沒什麼關係的😌
但別用玻璃心去笑其他高敏感族群的朋友喔,畢竟他們都沒直說你是蠢笨的麻瓜了☺️
(這就是一種說話的藝術,可以自嘲,但不要白癡到主動去笑沒有一定交情跟信任度的人,一定會被永遠列為拒往戶)
我就超級玻璃心的喔
而且我都用自己有沒有玻璃碎掉來判斷
☑️這件事情未來要不要繼續做
☑️這個人未來要不要繼續相處
這個事情 跟抗壓性沒有關聯
在社交跟工作上
只要有必要絕對能跟多數人一模一樣,甚至做得更好(因為有超級深入的高敏觀察力)
只要判斷為
我需要這份工作
我需要跟這個人互動
日常生活都是沒有問題的
(大家都要混口飯吃,我們理智還在線)
只是非必要的所有社交互動
真的 真的 真的
要精挑細選
相處的人 去的場合 要做的事
每一個環節都得要被高敏人個體判斷為
「OK這個安全」
這樣的活動才有必要花時間去參與
不然每一個非必要的事件
都是在白白耗損我們的HP跟MP😵💫
以前我沒發現自己是這樣的人(以前也沒有這個測驗)
在這方面並沒有好好善待自己
回想起來從才5678歲的小時候
就很排斥要出去玩
寧可在家裡畫畫看漫畫打電動一整天
那時候的長輩不懂這件事
只會覺得你這個小孩子怎麼都不出去玩
小孩子就是要出去玩啊
後來年紀再大一點
有自己的社交圈(舒適圈)
我更離譜🤣
我的舒適圈們整團要出國玩我是會跟的喔(因為在他們旁邊很舒服)
然後我跟出國之後
比方五天四夜
我最最最少
一定要有其中一天是整天待在住宿處完全不出門的
因為我在補我的HP啦
不回血我會死啦🤣
其他日子的行程都是能跟一半我就只跟一半
我只要提前去便利商店大囤貨,我就不會餓死在民宿或飯店
總之 能不要離開住宿處最好🤣
(請問我到底出國是去幹嘛的啦🤣🤣🤣)
很多人不能理解到底我在幹嘛
其實我就只是找一個能讓精神安定好好生活的方式而已
例如現在是全職在家斜槓很多幕後的工作
也是花了很多很多年時間養成的結果
我當時在做的時候
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想這樣規劃😳
但原來冥冥之中都已經安排好了
就是為了讓自己的心靈能越來越舒適吧☺️
高敏感族群這個檢測是近幾年才開始漸漸被人們所知道
大家都可以去測看看
有時候別人責罵你軟弱
其實並不是這樣的
你只是對一切一切都更有同理心
所以特別能感同身受
想得比別人更細緻
有時候甚至委屈自己比委屈別人更多
希望每個高敏族人(沒錯!我的族人們🧞♀️)
都能夠找到最適合自己標準的生活方式
舒舒服服 安安心心🥰
特別要謝謝我男友小胖
我真的好幸運能遇到一個這麼穩定的人(前面笑他麻瓜是開玩笑的)
他真的非常照顧我各方面的精神🤍
另外
有一些礦石或水晶
是能幫助自己在精神狀況保持安定平和的
我選購的時候幾乎都是挑選這類型的
我不太買什麼招財或幫助人緣的,我不需要
我錢夠用,而且我喜歡自己一個人😌
所以那些招財桃花夯品我不會成為你搶邀請上的對手
可以在IG追蹤 #47crystalselect
他們會定期連線天然礦石新品✨
Ok總之
記得去做高敏感檢測😉
📷 湯 .TANG PHOTO 韓式證件照
👭🏻 Hidel喜多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范琪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相信因為疫情的關係,大家都把很多本來應該很重要的事,都先放下,以後再說。像我就是本來應該去照胃鏡的,但想到要去醫院,就想還是以後再說,結果防了肺炎,來了個胃炎。我的胃非常不爽,我是二娘生的啊? 在國家來講,很多重要的事,也都被丟到後面。 像在美國東南部的喬治亞州就發生一起白人槍殺黑人事件,...
「高敏感 工作 這麼 樣 離開 工作」的推薦目錄:
- 關於高敏感 工作 這麼 樣 離開 工作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高敏感 工作 這麼 樣 離開 工作 在 羅寶鴻 老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高敏感 工作 這麼 樣 離開 工作 在 好好睡覺,好好吃飯 - 李承翰醫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高敏感 工作 這麼 樣 離開 工作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高敏感 工作 這麼 樣 離開 工作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高敏感 工作 這麼 樣 離開 工作 在 心靈語坊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高敏感 工作 這麼 樣 離開 工作 在 才把故事的最後讀完,感覺就像是終於可以說再見 ...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高敏感 工作 這麼 樣 離開 工作 在 回一下高敏感族群的工作心得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高敏感 工作 這麼 樣 離開 工作 在 工作壓力太大卻無法輕易離職?換個方向思考可能會更好過! 的評價
高敏感 工作 這麼 樣 離開 工作 在 羅寶鴻 老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心靈被修復了,面對孩子的情緒就接得住了】
「或許是心靈被修復了,這幾天面對孩子的情緒,發現我接得住了!而且竟然可以同理他的執著,神奇的是,他的哭鬧也不再這麼永無止境。」
…………..
謹在此分享一位探索原生家庭工作坊學員的回饋,以及她在課程後發現的轉變:
先來聊聊為何會想參加探索原生家庭工作坊的課程?
一直以來都是老師的超粉,衷心感謝老師無私地分享寶貴的教育方法給每位在教養路上手足無措的父母們,老師的兩本書就像是我的武功秘笈,每當遇到挫折,就會拿出來再細心品嘗,每次閱讀感受都不一樣!這一路上,還好有老師的陪伴,謝謝您!
如同老師說的,有些人看了好多教養書籍,聽了好多講座,但是在遇到某些情境時,總是會卡關!
其實我一直都知道我必須找到那個小時候受傷的自己與她和解,但我試了好多好多方法都無解…
最近我跟孩子的關係緊張,每當孩子哭鬧起來,總是堅持一定要我安撫,其他任何人的安撫會讓他更加歇斯底里,因此在他哭鬧時,我的暫時冷靜離開會更強化他的分離焦慮!
我知道,只要我一個擁抱,他就會平靜下來!但是,我卻做不到!我不知道為什麼當下的我給不了這樣的擁抱?明明一個簡單的.深深的擁抱就可以結束永無止境的哭鬧,但看著他張開雙手渴望媽媽的擁抱,我卻做不到…
當下我不想跟他的情緒有所連結,甚至會忍不住對他怒吼,自己凶狠的音量與表情就跟媽媽小時候怒罵我的畫面一模一樣!
儘管孩子已經冷靜,在旁邊嬉鬧玩耍了,但是我的情緒依然久久無法平復,這停不下來的情緒總是無限蔓延,我不知道該如何安撫自己?
我強烈感受到媽媽對我的負面影響似乎投射到孩子身上了!我必需想辦法趕緊解決,因此看了心理諮商,依然無法處理我心裡這塊…
因此看到老師FB開了這個課程,毫不猶豫就報名了!
在上午人偶排列時,老師讓我們喚起兩個原生家庭的畫面,一個是有溫度流動,一個是沒有溫度流動。
我想了好久好久,就是想不起任何有溫度流動的畫面,浮現的都是難過.孤單.害怕.委屈的畫面…怎麼會?怎麼會沒有任何溫暖的畫面?我好慌張!
當這些回憶一一劃過腦海時,突然發現,原來以前有這麼多我以為微不足道的小事情,其實是被刻意壓抑著.塵封著,像是打開了潘朵拉的盒子...
其中一個場景,在我幼稚園時,媽媽牽著弟弟的手,拎著行李,頭也不回地從巷口離開。(爸爸媽媽吵架,媽媽決定要分居,北上去台北)
媽媽說因為弟弟還小,所以必須帶著弟弟離開,當時還好小好小的我,站在巷口看著媽媽離開的背影,心裡好難過,媽媽為什麼只有帶弟弟走?媽媽是不是不要我了?
從那天起,我每天都要抱著媽媽的照片才睡得著,一直到國小三年級時,媽媽回到我們身邊了!因為太害怕這只是短暫的停留,所以我每天睜開眼睛都不停跟媽媽確認她真的不離開了嗎?
我有一個哥哥.一個弟弟,我們彼此年齡各差3歲,媽媽非常重男輕女,從小我們在媽媽的語言暴力下長大,儘管是路人都能強烈感受到,記得小時候我問過媽媽,媽媽卻回答:「因為爸爸比較疼妳,所以我就必須比較疼哥哥跟弟弟。」忘了是什麼原因媽媽說了這樣的話,只記得,我當真了!真真切切地聽到很深很深的心裏去了…
直到有一天,我發現可以讓媽媽以我為傲的方法了!就是考試成績!從那天起,我就拼命唸讀,只為了得到好成績好名次,讓媽媽可以炫耀,這樣媽媽好像就會喜歡我多一點...
或許在不斷確認媽媽的愛中長大,無形中,造就了那個「討好型」的小女孩,但是當這小女孩有一天真的長大了,那股長期被壓抑的不滿與委屈,終究會叛逆!
那些堅強獨立都是偽裝,更多的是不認輸跟想證明自己,為了掩飾自卑常常用自傲包裝自己...
以為自己生了小孩後,可能會體諒媽媽一點,相反的是,當我有了自己的孩子,我反而更無法理解媽媽對我的方式!
明明這麼不喜歡自己的媽媽,卻不能說她的不對,甚至身邊的人總是提醒著要孝順,但我真的做不到她要求的孝順方法!然而,媽媽住在騎車5分鐘就會到的距離…
那種無法跳脫傳統道德的無助,好害怕有人發現我不想再做任何努力了!
那天中午,謝謝老師願意犧牲午餐時間,傾聽,與我對話...
終於!終於!終於有人告訴我:「沒關係!真的沒有關係!」
原來我真的可以勇敢承認自己對媽媽的生氣!
老師說的每一句話,都烙印在那個受傷的小女孩心裡:
「我們先不談孝不孝順,妳相信人與人之間緣分這件事嗎?
妳相信父母與孩子之間也有緣分這件事嗎?
妳相信有些父母跟子女間的緣分比較淺嗎?
就算我們跟媽媽的緣分比較淺,就算得不到媽媽的愛,妳覺得自己值得被愛嗎?
妳知道自己已經很努力很努力了,是不是應該給這麼努力的自己一個擁抱?
現在,妳允許自己對媽媽的不公平生氣嗎?
如果我們無法與自己產生連結,又如何能夠與孩子產生連結呢?」
我終於找到小時候那個受傷的自己,擁抱她,也與自己和解了!
或許這與自己以前認為的和解不大一樣
我不是原諒了誰,也不是想改變什麼,因為我們無法改變過去...
而是:
我接受了,我跟媽媽的緣分比較淺;
我承認了,自己對重男輕女的媽媽生氣;
我看見了,那個很努力很努力的小女孩;
我陪伴,照顧,面對,當時的每一個情緒,難過.委屈.孤單.害怕.生氣…
It’s OK to be not OK!
我依然值得被愛,值得擁抱自己!
或許是媽媽的父母也用錯方法表達愛,因此媽媽複製了父母的方法,
我不知道媽媽對我的語言暴力是不是故意的,但現在都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我不會再輕易被傷害了,因為我有愛我的老公,小孩,還有公婆!
我「現在」過得很幸福才是最重要的!
我不想再把力氣放在無法改變的「過去」!
現在突然明白一句話:「父母沒有的東西,無法給孩子!」(We can’t give the child what we don’t have)
過程中,真的沒有那麼容易;
因為要把很內心深層的黑暗面找出來;
允許當時的感覺讓它跳出來,流動;
陪伴當時的情緒,每個情緒都需要認真面對,這需要很大的勇氣。
甚至會跳出那些不經意刻意被遺忘的過去,
原來它們一直在淺意識中不停流竄著,
透過老師的對話與引導,我才有力量跟勇氣去面對,以及修復,
回想起來,像是來到了馬汀魔術秀~
課程中,有幾位學員分享尋找小時候時看到的畫面,
當下我真的超級無敵震撼!
我是屬於指責型跟超理性型,
也因為如此,我發現小孩最近變成討好型的孩子
有學員分享從小父親對他的謾罵,讓她寧願想被痛打一頓也不想被這樣語言暴力,所以她從國小開始常常有想結束生命的念頭。
另一位學員是爸爸有外遇,但對她要求很嚴格,儘管是弟妹做錯事,她也會被毒打,導致她成為討好型的人格,不斷不斷不斷在討好身邊所有的人,包含先生小孩,最後自己的需求完全看不見,在與老師對話中仍在想著要繼續討好誰?
聽到這兩個故事,我完全震攝住!
讓我看到看不到的自己,原來對於孩子的教育,我真的太理性、太有原則、太缺乏彈性了!
讓自己在教養這條路上喘不過氣,也讓孩子沒有安全感,需要不斷確認媽媽的愛。
下定決心要改變我對孩子的方式與姿態,我不想再用父母對我的方式,再對自己的孩子,這樣孩子以後也可能用錯誤的方法面對他的小孩,明明知道不對,明明不喜歡,為何要代代相傳?
課程結束當天,回去睡前,我跟孩子很誠懇地道歉!
媽媽也在學習成為更好的媽媽,你願意原諒媽媽嗎?
謝謝自己,排除萬難參加了課程。
或許是心靈被修復了,這幾天面對孩子的情緒,發現我接得住了!
而且竟然可以同理他的執著,神奇的是,他的哭鬧也不再這麼永無止境。
我知道這只是開始,後續我需要持續靜心練習,那才是真正跨越了!
這幾天,每當我心裡有任何想感謝的人或感謝的話,
就立即把心裡的話透過文字.語言傳達給對方。
包含先生.小孩.好姊妹,
以及所有成就這趟生命之旅的所有人。
「愛要及時」,讓我感覺自己心裡變得柔軟了!
老師我有幾個關於課程心得與靜心練習的問題想請教:
1. 不知道是不是我對於身邊親友「催生」這件事很敏感,在課程中聽到許多學員分享的故事都跟家裡有兄弟姊妹有關,反而讓我更加深不想再生小孩這個決定,這算是反面回饋嗎?
或許由於我跟原生家庭情感連結很薄弱,「家」從來都不是我的避風港,遇到困難時,手足也從來不是我第一個求助的對象,我認為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不應該為了誰陪伴誰讓手足產生意義。也或許我沒有把握,能夠成為「公平」的媽媽,一個高敏感的孩子,其實讓我有點手足無措了。又或許,在全職媽媽這路上,我曾經迷失了自己,好不容易現在找到了新的人生方向,我想擁有自己的夢想。
2. 在重要他人練習中,外婆的樣貌一直浮現出來!這讓我好驚訝!媽媽跟外婆對我來說是蹺蹺板兩端的人,一位是世界上最讓我無力的媽媽,一位是世界上我最愛的長輩!面對面時,看到了外婆;背對時,看到了媽媽。
在我的孩子出生隔沒幾天,突然接到外婆離世的消息,因為產後來不及送外婆最後一程的遺憾,在課程中,我再也壓抑不住了!
記得最後一次跟外婆見面時,她的身體非常虛弱,我跟外婆說:「妳一定要身體健健康康等曾孫出生,妳如果不在了,我會哭到很傷心!」
外婆很認真對我說:「阿嬤如果離開,妳不可以哭,要繼續開心活下去!」
或許因為外婆這句話,每次想到外婆,我會立即停止所有思念,告訴自己,不能哭!不能哭!
這幾天在靜心練習時,我清楚知道對外婆的思念是我要去面對的,但是只要一想到外婆,我就不敢讓情緒出來,我害怕會潰堤,更害怕潰堤後該如何面對無限蔓延的思念?
…………..
你好我是羅老師。
謝謝你如此真摯、感人的回饋。
看到你現在開始能覺察自己的情緒、接住孩子的情緒,我很欣慰。感謝你參加了探索原生家庭工作坊,願意給自己一個機會去探索過往、修補過去,檢視現在、並展望未來。
回覆你的問題:
1 不用急著思考要不要生第二個,先回到自己內心,好好聆聽內在的聲音吧。你這輩子聽外面的人叫你做什麼已經夠多了,是時候好好回到自己,傾聽自己的聲音,好好感受自己。時間到了,你內心自然會告訴你要怎麼做。
2 看得出來,婆婆在你生命裡面,有著很重要的位置,對你成長影響重大。我想你是需要處理與婆婆之間的關係的,因為目前這份感受正被她離開前與你說的話牢牢地壓抑著。但唯有把這份壓抑鬆開來,你內心才會更自由,因為我相信你婆婆不單只在是快樂的時候會聽你分享,在你難過的時候,我相信她也會陪伴你、安慰你的。若你能找回小時候在你心裡那願意陪伴你難過的婆婆,那允許在她面前表達難過的自己,你將會對現前與往後的世界有更多的包容、接納與愛。
不過,我擔心以你目前並沒有辦法自己處理,需要有人引導。所以若有機會,歡迎再來參加我們舉辦的講座或工作坊,到時候記得要舉手與我對話。
請持續做靜心練習,多愛自己,你一定會越來越棒的。謝謝你讓我看到正在蛻變的你,讓我內心對生命更多了一份敬重與愛。
祝福。
#探索原生家庭工作坊
#羅寶鴻的安定教養學
高敏感 工作 這麼 樣 離開 工作 在 好好睡覺,好好吃飯 - 李承翰醫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做了這個咬合板,關節就能不痛嗎?」一位在不動產代銷當高管的女病患問我。
⠀⠀
老實說,我無法保證。
更正確地說,在顳顎關節症候群面前,#我想沒有一位醫師敢保證治好。
⠀⠀
⠀⠀
——
⠀⠀
「妳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第一次發現顳顎關節不舒服的呢?」我問。
⠀⠀
她微微傾頭,若有所思:「從公司接下這個建案...不對...更久之前也有一次...」
⠀⠀
「...應該是 #從我成為大人的時候吧。」最後她開玩笑地說,但這個答案卻令我印象深刻。
⠀⠀
⠀⠀
細聊之後,我了解到她的症狀是從上大學開始,熬夜趕報告、期末考、弄營隊的那些夜晚,關節的不適就偶爾會出現,但通常一段時間會稍微緩解,她就不以為意。
⠀⠀
畢業進入職場後,接踵而來的會議馬拉松、老闆的善意關心、聳入天際的銷售目標,也偶爾會讓她有短暫的身體不適:偏頭痛、肩頸痠痛、暈眩、耳鳴、想吐之類,各式各樣。前後看了很多醫生,但這些症狀仍然反反覆覆出現。
⠀⠀
⠀⠀
直到去年,惡魔終於現形。
⠀⠀
⠀⠀
那天,當她打算匆匆吃下漢堡,開始一早的銷售會議時,#突然發現自己的嘴巴卡住了,無法張到最大,平常幾口就能解決的漢堡,要分好幾層才能勉強吃完。
⠀⠀
之後的半年,耳朵前方痛、咀嚼疼痛、張閉口有怪聲、無法隨心打哈欠的狀況越來越常發生。在一連串的看診、轉診、看診、轉診循環之後,終於到我這裡,這才確診她患有「#顳顎關節症候群」。
⠀⠀
⠀⠀
類似這樣的故事,我已經聽了不下百次。
⠀⠀
⠀⠀
〖#顳顎關節是什麼?〗
⠀⠀
它是位於耳朵前面的一個關節,現在你可以試著把雙手食指跟中指按在耳朵前方(約鬢角的位子),當嘴巴張合的時候,會感覺有塊骨頭上下跑動,那就是顳顎關節。
⠀⠀
顳顎關節連接著頭顱骨跟下顎骨,可以前後左右移動、旋轉,主要負責咀嚼、說話等需要開閉口的運動。
⠀⠀
⠀⠀
〖#顳顎關節出問題會有什麼不適?〗
⠀⠀
顳顎關節症候群的症狀非常多樣化,但隨著嚴重度不同,蠻常見一個發生順序:(但不是每個人都會遇到所有症狀)
⠀⠀
1. 兩側或單側下巴轉角附近痠痛
這是咀嚼肌用力過度的疲勞。有人早上比較明顯,也有人是晚上,兩者成因不同。(關於晚上痠痛可以參考之前我寫的那篇日間磨牙,有很大關聯。)
⠀⠀
2. 顏面肌肉、肩頸肌肉痠痛、偏頭痛
當我們的咀嚼肌無力或疼痛的時候,其他的肌肉會好心加入幫忙,協助我們做到想做的動作,但幫久了,它們也會累。
⠀⠀
3. 張閉口或咬東西時會出現喀喀聲
顳顎關節內部有一塊緩衝用的關節盤,時不時發生脫臼,離開它該在的位置,但這時候還有機會自己跑回去,滑回去的時候就會『喀』一聲。
⠀⠀
4. 耳內疼痛或耳鳴
緩衝用的關節盤跑掉之後,下顎骨直接壓到頭顱骨,這中間夾著一塊富含血管、韌帶跟神經的組織,造成疼痛。
⠀⠀
5. 張口時下巴偏斜、張口只能開 1~3 個手指寬
到了這個階段,這塊關節盤脫臼後已經不回家了,不只離家出走,還擋在關節開口時要經過的路上,導致張口幅度變小。如果只發生在單側就會導致張口程度不對稱,下巴偏一邊。
⠀⠀
⠀⠀
可以明顯的看出,顳顎關節症候群可以大致分為【#肌肉問題】跟【#關節問題】兩種,其中【#肌肉問題】是比較常見且早期的。
⠀⠀
⠀⠀
〖#顳顎關節症候群發生時怎麼辦?〗
⠀⠀
通常急著想來看我的患者分為【痛】跟【喀喀聲】兩種:
⠀⠀
如果是【痛】的狀況:
你可以冰敷疼痛處 (每二十分鐘休息五分鐘),會得到快速的疼痛緩解;但如果已經是長期都會痛,則改為每天定期的熱敷(可以洗澡時順便用熱毛巾敷),搭配疼痛區周圍肌肉的按摩。
⠀⠀
如果是【喀喀聲】的狀況:
請辨認出會讓你發出那個聲音的動作(例如打哈欠、張大嘴、單邊咀嚼),然後在你看到牙醫師之前,都盡可能都不要再做那個動作。因為每發生一次關節盤脫臼,都會讓這個問題更難被治好,時間拖得太久更是。
⠀⠀
⠀⠀
至於要真正解決這個問題,我們牙醫師有各種方法,包含消炎止痛藥、肌肉鬆弛劑、咬合板、針灸、注射玻尿酸、肉毒桿菌、手術...等等。
⠀⠀
然而,就像開頭所說,上述治療都無法保證讓顳顎關節百分之百康復,只是盡可能降低不適感。
⠀⠀
因為顳顎關節症候群牽扯到太多的因素,不單純只是生理因素,還有 #心理因素。
⠀⠀
⠀⠀⠀⠀
〖#為什麼顳顎關節會發炎?〗
⠀⠀
顳顎關節需要許多結構合作來發揮功能,如果任何一個部分破壞了平衡,就有可能導致症狀,包含:肌肉過勞、關節異常負載、咬合不正、磨牙、韌帶過鬆、離子失衡、腦神經放電異常、高敏感族群、自律神經失調...... (還有很多打不完)
⠀⠀
有些,是牙醫師能處理的;有些,是內科醫師能處理的...
但有些,只有你能處理。
⠀⠀
以開頭的女高管來說,最後導致她顳顎關節發炎的方程式,就包含了:
—【肌肉過勞】+【咬合問題】+【完美主義者】+【工作壓力】
⠀⠀
如果各自都還在能負荷的範圍內,就相安無事;但當若 #當工作壓力急遽增高 時,或 #對自己的要求過高 時,平衡就可能會被打破了。
⠀⠀
從這個案例來看,我身為一個牙醫師,能做的只有將【咬合問題】處理好。剩下的幾項,我最多只能陪她談談心,或教她一些冥想技巧了。
⠀⠀
⠀⠀
『心病終須心藥治,解鈴還須繫鈴人。』 -《紅樓夢》
⠀⠀
⠀⠀
——
研究發現:顳顎關節症候群患者中,有三成與精神狀況有關,五成會伴隨睡眠問題。
⠀⠀
其實,「顳顎關節症候群」是一個很好的 #壓力警報器。當症狀突然出現時,就試著問自己:『我最近是不是太累了?這些事真的這麼重要嗎?』
⠀⠀
還記得這位患者說,症狀是從她『成為大人』的時候開始的嗎?
⠀⠀
⠀⠀
『成為大人』的時候,其實就是『肩上開始要扛責任』的時候;
而當『顳顎關節痛起來』的時候,可能就是你該『#稍微放下』的時候了。
⠀⠀
——
願你能好好睡覺,好好吃飯,好好生活,口腔健康,少看牙醫。
高敏感 工作 這麼 樣 離開 工作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我相信因為疫情的關係,大家都把很多本來應該很重要的事,都先放下,以後再說。像我就是本來應該去照胃鏡的,但想到要去醫院,就想還是以後再說,結果防了肺炎,來了個胃炎。我的胃非常不爽,我是二娘生的啊?
在國家來講,很多重要的事,也都被丟到後面。
像在美國東南部的喬治亞州就發生一起白人槍殺黑人事件,本來這種涉及跨種族的案件,在美國超級敏感,但因為疫情的關係,凶手逍遙法外整整74天,在現在疫情稍微緩和了一點,媒體終於有版面上這條新聞了,馬上引爆全美怒火
時間回到今年2月23日下午1點鐘,喬治亞州一名25歲的非裔美國青年「亞伯里」(Ahmaud Arbery),像平時一樣在自己家附近社區慢跑,然後,他就死掉了,我不是在開玩笑,亞伯里跑著跑著,突然有一對白人父子檔駕著車、提著槍尾隨他,還下車連開三槍把手無寸鐵的亞伯里打死了!
這起命案發生當時,因為受到疫情影響,沒有獲得太多關注,但5月5日這段影片曝光後,立刻掀起輿論撻伐,但更令人火大的是,犯案的父子檔竟然是影片曝光後兩天,也就是5月7日才被警方逮捕,這空白的兩個多月,檢調機構是睡著了嗎?
這對開槍的父子檔被捕後向警方表示,他們住的社區最近常常發生竊案,當天他們看到亞伯里跑進一個工地,懷疑他就是小偷,才會拿武器駕車尾隨,還指控亞伯里先動手攻擊他們,他們只好開槍自衛。
但隨後曝光的工地監視器畫面,清楚顯示亞伯里兩手空空,看一看就離開,而曾經是運動好手的亞伯里,本來就有在這條路線上慢跑的習慣,也不是第一次跑進這個工地,屋主事後檢查,從來都沒有東西遭竊,監視器還拍到,這個開放的工地原本就有不少居民進進出出,包括孩童和白人情侶,父子檔的說法聽起來有夠沒說服力,但檢調卻非常買帳,讓這起命案差點被「和諧」掉!
原來父子檔中的父親「葛瑞格里」,曾經是當地警局員工,還曾經在地方檢察官辦公室擔任調查員,直到2019年退休。巧合的是,亞伯里過去曾犯下持槍、竊盜案,負責的檢察官就正好是「葛瑞格里」的同事,很多人就懷疑,恐怕是因為亞伯里有案底,「葛瑞格里」才「未審先判」認定他是竊賊,就決定動用私刑!
這個情節,不用太多法律常識,也覺得謀殺的可能性很高吧?但父子檔本來真的差點沒事耶。第一個檢察官在案發4天後就聲請迴避,因為「葛瑞格里」在她的辦公室工作了30年,但在迴避前她曾經指示現場員警,不要逮捕父子檔。
第二任檢察官接手後,還是和父子檔口徑一致,認定亞伯里心理不健康、具有侵略性,是他先出手攻擊,父子檔正當防衛,但這名檢察官的兒子,就這麼剛好也是「葛瑞格里」的同事,還曾經審理過亞伯里的竊盜案,他隨後也聲請迴避。
是一直到兩個多月後,命案影片曝光,父子檔才終於被逮捕。一連串的迴避和包庇,讓美國民眾超傻眼,各地上演示威活動,要幫亞伯里討公道,亞伯里的教練也發起「陪亞伯里慢跑」活動 #IRunWithAmaud,號召民眾出門慢跑2.23英里(約3.6公里),全美不分膚色種族的網友,都紛紛響應。
一名白人男子更故意打扮得像「鬼鬼祟祟」的竊賊上街慢跑,嗆聲白人嫌晃沒事,憑什麼黑人就該死?
亞伯里做了什麼該死的事?他什麼都沒做。
讓人最難過的是,當地很多非洲裔對這麼離譜的事,並不是太驚訝。《紐約時報》指出,亞伯里所居住的「格林郡」(Glynn County),居民大部分是白人,只有27%是黑人,這地方就像美國南方很多地區一樣,有著19世紀對黑人任意動用私刑的悲慘歷史。接下來情節,非常的殘忍,有觀眾如果覺得不恰當,請在一分鐘後回來。
在1899年的喬治亞,一個名叫豪斯的非洲裔,在兩千名白人群眾的圍觀下,手指耳朵生殖器被切掉,臉皮削掉,再活活燒死,死後屍體還被支解賣掉。
在1918年的喬治亞,一位懷孕八個月的年輕非裔女性透納,被用腳踝吊起活活燒死。還沒死的時候,一個白人將她的腹部切開,嬰兒落地後,被踩死。當時也有群眾圍觀。
一百多年後的現在,當地除了能合法擁槍,還能隨身攜帶槍枝上車、去酒吧、進公園,完全不必向任何人報備之外,喬治亞州依一條1863年的法律,仍然允許居民逮捕現行犯,也就是所謂的「公民逮捕權」,過去因為交通不便,執法人員往往要花好幾天才能抵達案發現場,才有這樣的法律,但亞伯里事件發生後,越來越多人呼籲廢除這項過時的法律,況且父子檔只是「懷疑」亞伯里犯罪,根本不構成公民逮捕的要素。
但遺憾的是,父子檔最終也不會被判處,因種族因素犯下的「仇恨犯罪」。被定為仇恨犯罪時,刑期加重很多,但因為喬治亞州是目前美國「唯四」沒有「仇恨犯罪」相關法令的州,當地民權組織只能期盼原本的司法調查和審判「正常運作」,給亞伯里家人一個交代。
美國廢奴已經155年了,但歧視問題依舊無所不在。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公布的《2019美國種族》報告顯示,45%的民眾認為美國在種族平等方面沒有足夠進展,56%的受訪者認為川普讓種族關係惡化,而且美國的種族歧視,血淋淋反映在貧困率、犯罪率、教育程度、和醫療衛生上。
根據美國勞工部2019年的統計顯示,管理階層工作中,82.4%是白人,只有8.2%是黑人;2016年美國白人家庭平均資產(17.1萬美元),足足是黑人家庭的10倍(1.76萬美元),而這樣的差異,還導致美國黑人在Covid-19疫情中,死亡率出奇高,尤其芝加哥市的黑人死亡率,是白人的7倍,難道病毒還會挑膚色?
大家要知道,美國沒有像台灣全民健保這種東西,看一次病或是單純的病毒篩檢,就很有可能讓經濟拮据的民眾傾家蕩產,而非裔美人經濟條件普遍不寬裕,健康狀況不佳,往往住在人口密集區,做的也不是白領工作,常常需要跟人接觸。當不少白人抱怨在家工作好無聊的時候,非洲裔面對的是沒工作、沒收入、沒飯吃,生了病沒能力看醫生,更別提有些醫院直接放棄救治非洲裔的病患,把醫療資源留給白人使用。
好端端跑個步,都會有人懷疑你順手牽羊,美國的種族歧視就是這麼赤裸裸。歐巴馬就曾經表示,「幾乎所有非裔美人在購物時,都曾被跟蹤或密切注意」,包括他本人在內。這點我老公蘿蔔頭就相當有感觸,他是墨裔,小時候只要一走進商店,店員就從頭到尾跟著他,怕他偷東西,讓他非常受傷。結果現在都已經六十歲的人了,走進商店店員如果太“努力”服務他,他都會懷疑對方是不是動機不單純。
根據紐約警方數據,黑人和拉美裔民眾被警方攔查盤問的案件,是白人的至少7倍。我後來想想,紐約反恐的時候,我進地鐵,常常被”隨機“叫去查包包,我以前老是覺得因為我長得美的關係,現在想想,還是因為我長得美的關係。我讓我自己好受一點不行嗎?
今天琪斐大放送的關鍵字是 #黑人私刑再現 #種族平權開倒車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九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oFQnwTk1jhQ/hqdefault.jpg)
高敏感 工作 這麼 樣 離開 工作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05/04(六)或 06/16(日)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哈克工作坊】~讓你的存在,成為別人想親近的禮物~06/29(六) & 06/30(日)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897
[ 7/21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08/10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20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點」,今天我們來破解一個問題,那就是「人,為什麼會害怕被討厭?」
在我們的生活裡,你明明可能很「賭藍」某一個主管,覺得他的點子有夠爛,或者是有同事常常拿你開玩笑。
可是你就是不敢告訴對方自己的感受、你真正的想法;因為你很害怕說出來之後,會被討厭、會被排擠。
這樣的恐懼呢,讓你情願繼續忍受爛的關係,也不要去面對那種被冷落的痛苦。你很矛盾,甚至於懷疑自己是不是很沒有用。
其實呢,你會有這樣的害怕,並不奇怪,也不代表你就是脆弱的、無能的。相反的呢,你害怕的是一種很根深蒂固的原始本能。
因為從人類的演化角度來看,在過去的舊社會裡,人如果離群索居,那麼他會有很高的機率,在遇到野獸的攻擊,或者是受傷、生病的時候;因為沒人有幫忙防守、照料,就直接死亡,活不下去。
因此呢,人類的社會向來強調大家必須團結、分工合作。這樣子才是對於個人,和群體最有利的事。所以經過幾萬年的演化,這樣的觀念,也就內化成人類的集體潛意識。
也就是說喔,人早就把比如說像「受歡迎」啊、「被接納」啊,這樣的概念,跟「生存」畫上了等號。所以「害怕被討厭」,更直接的說,其實它的背後是「害怕死亡」。
為了消除我們對死亡的恐懼,避免被孤立、被淹沒,人們呢很需要感覺自己是「合群的」啊、「正常的」啊。
而這樣子感覺「正常」,再擴大一點講,不只是關係上、精神上,甚至於還包含身體上,對於那種可能是細菌,和疾病的排拒感。
我在這邊講一個美國總統川普的故事喔。他有一個不是太好的習慣,他會眨低女性、嘲笑身障人士;在競選的時候,他經常用「噁心」這樣的字眼,來辱罵他的競爭對手。
有一次啊,川普在主要的競爭對手希拉蕊,跟她一起電視辯論會上,而希拉蕊遲了幾秒鐘才回到台上。主持人自然就關心一下希拉蕊,這時候她就解釋自己是去上廁所了。
而沒想到,川普知道這件事之後,居然說什麼你知道嗎?他說:「我知道她去哪裡了,噁心死了!這些我連提都不想提。」
說完之後,皺皺鼻子還撇嘴,露出一副很輕蔑的表情。他連「廁所」這二個字,都不想說出口。可是我很想知道的是,啊川普你是不會上廁所、不會撇條膩?
我想邀請你想一想喔,如果你身旁有像川普,這樣的朋友或家人,每天都對你露出這種「嫌惡」的表情,你能夠忍受幾次?你的日子還能繼續過下去嗎?
雖然川普他沒有禮貌,這是他個人的問題,但不可否認的是,只要是正常人,看到這種「嫌惡」的表情,都會很不舒服的。
正因為人類有「需要自己是正常」這樣的求生本能,於是呢,讓我們的認知系統,發展出一種很特殊的偵察能力。
就是啊,我們對他人「厭惡、嫌惡」這樣的表情非常、非常的敏感;而且呢,這樣的反應直接又強烈。
還會針對那些被群眾認定是「嫌惡的人」,他們剛剛吃過的、喝過的、碰過的東西,我們會自然的避開。我們下意識的會覺得,在那些嫌惡的人身上,可能會有可怕的細菌跟病毒。
而偏偏細菌感染,在人類的歷史裡,也的確造成了很大的死亡率、在短時間內帶走了很多人,因為這樣子喔,更加深了這兩者之間,我們內在的連結。
因此呢,人類對於任何有可能造成疾病啊、孤立啊、排擠啊…這樣的東西,我們都很小心,我們會怕自己成為下一個受害者。而這樣的害怕被感染的反應,也會反應在「種族歧視」上面。
就像是上個世紀的六零年代,美國的白人就不容許黑人,跟他們用同一間廁所,他們規定黑人要用別的廁所,通常還被放在屋外。
一直到今天喔,這種「害怕被感染」的反應,它還持續影響美國,對於「境外移民」的態度。
就像是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的時候,正好遇到敘利亞難民潮的問題,這時候如果有保守派的政客,他把移民比喻成「病毒」。
所以呢,有大批的移民進入我們自己的國家,就像是病毒侵入了身體。藉此暗示這個國家的文化,會因此受到毀壞、我們的價值觀會崩解;那麼選民就有很高的機率,會反對移民、排拒新的文化。
而這些政客,之所以會故意的把「移民」跟「病毒」畫上等號;就是因為他們知道,演化會讓我們在下意識裡,去迴避這些疾病,去避免掉任何會帶來麻煩的事情。藉此呢,把「反移民」的政治信念擴散出去。
就有心理學家觀察到這樣的現象,並且做了實驗,來證明這個推論是真的。
在2009年的秋天,當時呢H1N1的流感病毒大爆發,各國的政府都鼓勵民眾,去接種流感病毒的疫苗。而美國的社會心理學家,約翰.巴吉博士,就在耶魯大學做了一個實驗。
他先發送了一些傳單,在傳單上面,說明了接種疫苗的重要性,接下來提醒受試者,目前流感病毒正在肆虐。
接著呢,他讓受試者去填寫問卷,而問卷上面的問題,就是訪問受試者,對於這些移民的態度。等到問卷完成之後,實驗人員再問這些受試者,他們有沒有打過流感的疫苗。
結果呢,研究人員就發現,沒有接種過疫苗的人,他們被流感病毒,感染的風險會比較大。所以呢,他們對於移民的態度,也就比較負面;他們比較不願意接受這些新移民。
而打過疫苗的人,他們就會覺得自己比較安全;因此呢,對於移民的態度比較正面,也就是對於移民的接受度比較高。
聽到這裡,如果你覺得喔光靠一個實驗,就下定論有一點武斷,不能說服你。那麼我要告訴你,同樣的想法,約翰.巴吉博士他也想到了。
所以呢,他的研究團隊,又做了後續的實驗。他們比照前一個實驗的方法,他們提醒所有的研究對象,現在是流感季節。
但是這一次,他們特別強調多洗手,或者是呢,使用酒精消毒雙手;像是乾洗手這些東西,都能夠有效的去預防流感。
接著呢,他把受試者隨機分成兩組,有一組呢,提供給他們手部的消毒液,而另外一組沒有提供這個東西。最後呢,他們再把針對「移民態度」的問卷,發給這兩組做答。
這次呢,實驗的結果發現喔,在疾病威脅的操弄之後,消毒過雙手的人;他們對於「境外移民」的態度,就會比較包容,比較有正面的想法。
但是那些沒有消毒過雙手的人,在他們填寫完問卷之後;他們的態度會普遍比較負面,也就是不接受新移民的態度。
而這樣的結果,又再一次的顯示,人類最主要的演化結果,就是我們對於「求生」和「人身安全」有很大的需要。讓我們會被習慣和恐懼牽著走,而沒有辦法進行理性的思考跟判斷。
在這麼多年,實際的教學經驗告訴我,我看過太多辛苦的關係之所以無解,被卡得死死的;就是被這種「生存的恐懼」操弄。
所以不管一段關係,為你帶來多大的痛苦,不管過程有多麼的折磨;都因為我們太害怕被孤立,而只能選擇停留在原地。
到最後只能到一些「靠北系列」的社團,「靠北老公」、「靠北老闆」、「靠北老婆」…;繼續抱怨之後,然後留在爛關係裡,不斷的輪迴、相互的消耗,至死方休。
在這種讓人無奈的關係裡,還有一種人,讓我感覺到特別的心疼,就是那些受到慣老闆啊、渣情人啊,或者是情緒勒索的家人,嚴重傷害,因此在心裡留下傷痕的你。
這些人不知不覺的害怕認識新的朋友,他們的日子過得越來越畏縮。因為對於這樣的朋友來說,過去的經驗都在告訴他,我只要多認識一個人,就等於多增加一份傷害的風險。
更可怕的是,這樣的人儘管很無助,但是還是有跟人連結的需要;因此呢,在沒有辦法拓展新關係的情況底下,他只好更加依賴「爛關係」。
他更離不開,他把自己扭曲得更徹底,因為這樣子,他才能夠繼續留在爛關係裡。因為你可能會很害怕,貿然的斷捨離這些關係,自己會變成那些被排斥的「細菌」或「病毒」。
但我們從約翰.巴吉博士的實驗裡,你會發現,只要有施打疫苗,或者是使用手部的消毒劑;這會讓人相信感染的機率是降低的,它就足以讓你產生安全感,不再受演化結果的本能操控。
同樣的在人際關係裡,如果你也能夠有好的信念和好的做法,來保護自己;
這就像是打了疫苗,或者是使用乾洗手一樣。
你會因為建立了人際的防護罩,你不怕受傷、你不怕被感染,而真的擁有「被討厭的勇氣」。
你會更有自信,不害怕失去任何人;或者是,因為害怕被拒絕而遭到孤立,讓自己勉強在爛關係裡。
更重要的是喔,你也會更有勇氣去交新的朋友,因為你知道怎麼樣「保護你自己」。其實說到這裡,應該害怕被孤立的,不是受害人,而是加害人,不是嗎?
所以囉,如果你想要活得更有自信、輕爽、開放,我們近期推出由嘉玲老師,帶來的「人際斷捨離」這一門線上課。
這一門課程,會讓你學會怎麼樣讓自己,在那些電光火石的互動情境裡,去做出正確的理解跟應對;不再讓人際之間的情緒傷害,在同一個傷口反覆灑鹽。
「人際斷捨離」會透過具體的步驟、系統性的引導,讓你不只是「知道」斷捨離的觀念,而是能夠「做到」斷捨離的行為。
不過我要提醒一下喔,這門課的含金量超級高,所以呢,你千萬別覺得自己聽了一遍,就能夠像武俠小說裡,那些吃了大還丹的主角一樣,瞬間灌入嘉玲老師十多年的功力。
在你練功的初期,你會先對於「害怕被討厭」這樣的深層的恐懼,開始免疫。你會相信,自己有條件贏得對的人,有效的幫助自己敞開心胸,去認識更多的朋友。
而假使你在開始練功之後,你發現自己的身旁,真的有這樣的「爛關係」,你也不要太擔心。
因爲課程會教你,怎麼樣蹲馬步,一天一點、一天一步的,為你去建立起心靈的防護罩。讓你沒有後遺症的,去遠離這些爛關係;最後勇敢的活出你自己。
在人際關係裡,真正的安全感,並不是要依賴他人,要人罩你、保護你。一勞永逸的方法,是讓你自己能夠擁有內在的資源,長出屬於自己的力量。
讓自己可以偵測到,身旁是否還存在這樣的「爛關係」,並且啟動自我的防護罩,保留自己珍貴的時間跟精力,跟「對的人」相處。
如此一來啊,你渴望的幸福跟平靜,也才會真正的走進你的生命裡。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今天分享的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或許真正的活出你自己、長出自己的力量,可以從學習開始。
歡迎你的加入,詳細的線上課程的內容,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都有相關的連結。我很期待能夠跟你一起成長、一起前進,謝謝你的收看,我們再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bRzSdVMgl6M/hqdefault.jpg)
高敏感 工作 這麼 樣 離開 工作 在 心靈語坊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男人絕對不會珍惜的 10 種傻女人,妳流再多眼淚也沒有用!】
http://lnk.pics/v-3107036
在感性與理性的碰撞中,我們常看到,
女人為愛瘋狂,讓人疼惜
,但是卻往往得不到回報,反遭拋棄。
別再當傻女人了,
男人永遠都不會珍惜這十種女人的。
歡迎免費訂閱
最新影片請訂閱 心靈語坊 LINE ID 【 @a0931695598】
歡迎免費訂閱 "心靈語坊" 影音 https://goo.gl/zp0G0k
歡迎免費訂閱 "綠野花香" 影音 https://goo.gl/NRsrJj
心靈語坊 粉絲團 歡迎按讚 https://goo.gl/KYwHh9
歡迎加入 心靈語坊 社團 https://goo.gl/ugNWIL
歡迎加入 心靈語坊 (紅) 社團 https://goo.gl/UuKJy1
歡迎免費訂閱 心靈語坊 官網 LINE ID 【 @a0931695598】
將會第一時間收到 "心靈語坊" 最新發佈的影片。
背景音樂~~
****************************************************************
男人絕對不會珍惜的10種傻女人,妳流再多眼淚也沒有用!_心靈語坊_20180120
對女人來說,比起事業,感情才是她生命的主導。正因為女人把感情看得太重,從而讓女人更容易成為情感領域的悲觀者。為此,女人有時會感嘆感,為什麼我對他越好,他越不在乎我?女人需要知道:討好男人最好的方式不是圍著男人轉,而是讓自己變得越發有魅力。
一、 嘮叨他的女人
女人喜歡就一件即將發生的事不停的對男人囑咐,也喜歡就一件已經發生的事對男人不停的嘮叨。做為戀人或夫妻,因為在一起生活的時間很長,當叮囑和嘮叨變成一種常態,男人不會感激你的愛,只會將你給他的愛當作心煩,一門心思的想著出逃。為此,女人在和男人相處的時候,要學會點到為止。
二、倒貼的女人
有的女人自己捨不得吃捨不得花,卻願意為自己深愛的男人買高檔服飾、名貴手錶,甚至自己寧願騎自行車上班,也要勒緊褲帶為自己的男人買車。或許,在為男人倒貼的瞬間,男人會對你服服貼貼、甜言蜜語些許時間,但是一旦過了那個新鮮勁,就會讓男人感覺你沒勁了。為此,女人在和男人相處時,一定不要靠物質誘惑。
二、 頻頻主動給他打電話的女人
女人的休閒娛樂和男人的休閒娛樂完全不同,也就意味著男人肯定不會去成全一些粘人的女人,一旦粘人的女人因為丈夫去做其他事情,而給男人拼命的打電話,這時,男人就會覺得自己在被控制,很容易產生逆反心理。為此,女人有的時候明明很在乎男人,還是要裝出若即若離。
三、 敏感多疑的女人
信任是男女相處的根本,但是男女在相處過程中,男人難免會犯一些原則性錯誤,事後,多數女人都會選擇原諒,但是選擇原諒並不等於真正釋懷,會有很多人會帶著“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的心理變得疑神疑鬼。如此狀態,男人將不再為自己曾做的錯事內疚,反倒會認為女人是得理不饒人。為此,女人在男人犯錯後,要麼做到徹底翻篇,要麼狠心離開。
四、 對他言聽計從的女人
男人在更多時候需要女人的順從,但是絕對不喜歡言聽計從的女人,因為那樣的女人會讓男人失去征服的欲望,意味著男人將從此不來勁。女人可以有奉獻精神,但不要因為奉獻精神而不去顧及要做的事情,適當的對男人說不,讓自己保留一點神秘感。
五、 對他過分依賴的女人
有的女人她的世界裡只有她深愛的男人,甚至可以為自己深愛的男人重色輕友,最終自己曾經的朋友都逐漸因為自己的淡漠而走出自己的交際圈,從而會用一種近乎捆綁的方式經營自己的感,這樣會讓男人覺得窒息,久而久之就會想著出逃。為此,女人一定要有自己的閨蜜,千萬別為了深愛的男人而放棄自己的正常社交圈。七、為他牽腸掛肚的女人
男人終究有去外地的時候,一旦自己的男人不在身邊,就會有女人因為相思電話不斷、短信不斷,其實不是查崗,只是想告訴自己深愛的男人自己是多麼的想他,但是男人卻不會這麼想,男人會覺得自己好不容易有幾天屬於自己的個人時間,還要被女人的電話和短信打破這份愜意。為此,女人即便是對男人牽腸掛肚,也不要一個勁的給他打電話。
八、處處討好他的女人
有的男人脾氣暴躁且不懂感恩還不講理,但卻有幸娶了一個甘願為他犯賤的女人,為此,女人為了不想失去,所以就想盡一切辦法處處討好,甚至男人發了脾氣,都會怪自己沒做好並主動向男人道歉,到頭來,換來的必定是男人的不在乎加得寸進尺。為此,女人要對事物的對錯有一定的判斷,千萬別頻頻委曲求全的討好。
九、因為深愛而多愁善感的女人
有些女人原本是豁達的,只是因為愛上了一個不在乎她的男人,從此變得多愁善感,曾經也知道雙方在一起,只會讓自己更加痛苦,卻在幾次分手之後發現根本忘不掉那個男人,從而讓自己繼續為愛犯賤,從此,自己的世界裡那些快樂的因數沒了,只剩下糾結。一個女人,如果愛上了一個不愛自己的男人,不要委曲求全,而是痛下決心,狠心離開。
十、因為深愛而迷失自我的女人
女人為了愛,有時會辭去工作,有時會犧牲自己,這些都是迷失自我的表現。事實上,男人迷戀的是最初的你,而不是為男人迷失自我之後的你。女人為了男人,在迷失自我的同時,其實也是把愛情丟了,男人最多在拋棄你的時候會說聲對不起。為此,女人要做最真實的自己,討好男人最好的方式不是圍著男人轉,而是讓自己變得越發有魅力。女人為愛而生,然而男人卻並非感性的動物。
在感性與理性的碰撞中,我們常看到,女人為愛瘋狂,讓人疼惜,但是卻往往得不到回報,反遭拋棄。
別再當傻女人了,男人永遠都不會珍惜這十種女人的。
******************************************************************
心靈語坊 心靈天使 天使心 心靈小品 心靈點滴 天使心語 米米 美玉 心靈之旅 心旅行 心靈音樂 心靈勇者 心靈小語 人生心靈小語 心靈捕手 心靈判官 危險心靈 心靈 心靈勇氣 心靈雞湯 心靈鑰匙 心靈投手 身心靈 心靈小品 心靈點滴 黃景昭 心靈饗宴 人際關係 無染心靈 心靈小品 文章分享 心靈語錄 心靈開運網 人際關係 心靈饗宴 心靈享宴 勵志小語 勵志文章 勵志 勵志格言佳句 勵志小故事 勵志影片 鼓勵 黃景昭 勵志歌曲 勵志故事 自信心 勵志小語 勵志小品 勵志名言 陳玉珠 勵志名言佳句大全 小故事 大道理 勵志篇 心靈舒果 溫馨勵志小語 勵志的話 心靈活水 名言佳句 立志 分享 好文 好文章分享 溫馨小品 親子文章分享 感動 經典語錄 精彩 感人文章 感人的愛情故事 感人的歌 感人的話 感人 六子心世界 就是愛分享 分享 文章 好文 影音分享 愛分享學院 成長 影片 知識 成長一起去旅行 心靈新世界 小陳世界 我愛旅行 縮時攝影 gopro攝影機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VoEgY6eGl7c/hqdefault.jpg)
高敏感 工作 這麼 樣 離開 工作 在 回一下高敏感族群的工作心得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第一份工作前兩年在極高壓的環境下工作,主管會發出嘖嘖聲、摔滑鼠、破口大罵,也曾對我說過: 政大的怎麼會這樣、你腦袋是裝了什麼? 諸如此類的話語。 那時候我的情緒真的 ... ... <看更多>
高敏感 工作 這麼 樣 離開 工作 在 工作壓力太大卻無法輕易離職?換個方向思考可能會更好過!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上一支影片】如何不被人工智能取代?掌握自信的關鍵|南方哲學X說書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pVk9O5xpnU&t=204s【相關影片】透過溝通三 ... ... <看更多>
高敏感 工作 這麼 樣 離開 工作 在 才把故事的最後讀完,感覺就像是終於可以說再見 ...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這樣 的人,總是很容易就會受傷,就是「玻璃心」,不管長大多少,也改變不了會因為 ... 我,其實真的很想完全放下工作發下呆再思考下人生,但是害怕回來堆成山的要處理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