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天的生活面臨著眾多的選擇,大到選工作、選伴侶,小到午餐要吃什麼、衣服要買哪件。按理說,有選擇總比沒選擇好。然而,對有選擇困難症的人來說,選擇多了卻不是什麼好事。選擇越多,他們越糾結,大事小事都很難做決定。為什麼會出現選擇困難症?選擇困難時,又該如何克服呢?
⭕內心衝突和討厭“失去”是主因
我們每天的生活面臨著眾多的選擇,大到選工作、選伴侶,小到午餐要吃什麼、衣服要買哪件。按理說,有選擇總比沒選擇好。然而,對有選擇困難症的人來說,選擇多了卻不是什麼好事。選擇越多,他們越糾結,大事小事都很難做決定。為什麼會出現選擇困難症?選擇困難時,又該如何克服呢?內心衝突和討厭“失去”是主因
最常見的選擇困難莫過於:今天吃什麼。大多數人都為這個問題發愁。之所以為“吃什麼”而糾結,是因為人的內心有衝突。比如這樣:想吃米飯又想吃麵條,然而只能二選一,很難抉擇;還有這樣的:這也不想吃那也不想吃,導致沒法做決定。內心有衝突,是人們選擇困難的重要原因。
內心衝突,指的是人內心有多種欲求,但這些欲求又是相互對立、無法同時滿足的。按照美國心理學家勒溫和米勒的分類,內心衝突有4種類型:一是雙驅衝突。兩個都想要,卻只能二選一,可謂魚和熊掌不可兼得。二是雙避衝突。兩個都不想要,卻必須二選一。三是趨避衝突。風險與收益並存,比如面對一個高薪但高強度的工作,你既想要高薪,又擔心長年加班身體吃不消,這讓你很難做決定。四是雙重趨避衝突。兩種選擇都有利有弊,比如工作A穩定、清閒、工資少,工作B不穩定、壓力大、工資高,你不知該選哪個。
當內心有衝突,做選擇就沒那麼容易了。看似有好幾個選項,然而每個選項都不是最優解。不管選哪個,都不能滿足全部需要,總是差那麼點意思。於是,有的人因“兩個都想要”而糾結;有的人因“必須舍一個”而不甘;有的人,則出現“選哪個都不滿意”的失落……內心衝突,讓種種負面情緒糾纏在一起,導致人們選擇越多越痛苦。
在內心衝突導致的負面情緒中,有一個情緒,對選擇的影響很大。這個情緒,便是對失去的“厭惡”,人性是討厭“失去”的。
美國心理學家、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丹尼爾·卡尼曼,設計了一個實驗,結果發現:損失100美元的痛苦遠大於得到150美元的快樂;要想彌補失去100美元的痛苦,你需要收益200美元。這種心理學效應叫“損失厭惡”,它指的是同等數量下,收穫帶來的喜悅,並不能抵消損失帶來的痛苦;若要抵消“失去”的痛苦,需要2倍分量的“得到”才行。
那麼,損失厭惡是如何影響選擇的呢?任何選擇都是取捨,選了這個必然要捨棄另個,所謂有得有失。然而如果“得”的喜悅,不能抵消“失”的痛苦,哪怕做了選擇內心也不痛快。比如,有些人糾結要不要轉行。轉行意味著放棄之前的專業積累,要承受沈沒成本,而新的行業雖然有更大空間但也充滿了未知。收穫能否抵消失去?轉行是否明智的選擇?都是讓人頭疼的問題。理解了損失厭惡,就不難理解為什麼選擇會帶來痛苦了。
⭕擺脫選擇困難從這三點入手
那麼,損失厭惡是如何影響選擇的呢?任何選擇都是取捨,選了這個必然要捨棄另個,所謂有得有失。然而如果“得”的喜悅,不能抵消“失”的痛苦,哪怕做了選擇內心也不痛快。比如,有些人糾結要不要轉行。轉行意味著放棄之前的專業積累,要承受沈沒成本,而新的行業雖然有更大空間但也充滿了未知。收穫能否抵消失去?轉行是否明智的選擇?都是讓人頭疼的問題。理解了損失厭惡,就不難理解為什麼選擇會帶來痛苦了。擺脫選擇困難從這三點入手
首先,當需要有衝突時,較好的解決方案是:了解核心需要,解決主要矛盾,以後有條件再滿足其他需要。打個比方,大學畢業是選擇工作還是考研,這就要問自己:工作和考研分別能滿足什麼需要?當下哪個需要更迫切?我只能二選一嗎,還是可以分步實現?把內心衝突梳理清楚,也就邁出了選擇的第一步。
其次,有些人做選擇很困難,有些人卻很容易,其原因在於有選擇困難症的人們,屬於評估型決策者,他們會花大量時間用來評估和擔憂各種可能性,試圖找到最優解。而受制於現實條件,往往沒有最優解,很多糾結其實是做無用功。
相較而言,行動型決策者更容易做選擇,新加坡南洋科技大學和科倫比亞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行動型決策者做決策時並不會感受到太大的痛苦,反而希望快速做出決定並去執行它”。
如果你屬於評估型決策者,與其苦苦找到100分最優解才做決定,不如像行動型決策者學習,少一些思考多一些行動,有70分的滿意解就果斷決策。
此外,不管選什麼,買定離手很重要。有些人做選擇很困難,是出於害怕損失、害怕未知。他們反覆擔憂:萬一我選錯了怎麼辦?然而,不管選什麼,都會有得有失,誰也無法告知你哪個是正確答案。因此,與其患得患失,不如買定離手。當你能夠為自己的選擇負責,做好承擔代價、接受任何結果的準備,選擇便沒那麼難。
#elitesinsider
加入群組: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2026540257666105/
-------------------------------
加入「精英閣」= 一年陪你读完100本经典好书
➡️15-20分钟读书音频
➡️干货总结思维导图
📍還在等什麼?趕緊点击鏈接🔗:https://pay.weread.com.tw/facebook/jingyingge/
-------------------------------
馬來西亞 Shopee FREE Shipping
https://shp.ee/a54n9zf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萬的網紅Agnes Wu,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覺得我在影片裡沒有很完整表示我的想法, 所以希望大家可以把這邊的文字也看過唷😊🌟 找工作真的是一個很好重新認識自己的機會, 因為必須逼迫自己去面對、思考到底自己想要的人生是什麼? 在這個過程,我發現自己是一個很需要被他人認可的人, 進而產生許多自我信念, 像是應該要進那些了不起的大公司, 才會...
高薪 痛苦 在 親子天下‧寶寶生活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媽媽,下輩子,我再也不當你的兒子】
難以想像,生出脊髓性肌肉萎縮症孩子的你,怎麼捱過親友責難的每一天。你放下了保險經理的高薪,結束婚姻,毅然決然的扶養我長大,你大可把我丟到安養院,但你沒這麼做,為什麼?
醫生說:「這孩子活不過6歲、活不過12歲、頂多活到18歲。」我不知道當時聽到噩耗的你,怎麼能笑著哄我說:「醫生叔叔說你6歲就會好、12歲就會好。」到18歲,我嚴重發病,鬧憂鬱症天天想死,我不知道當時失業的你,怎麼繼續撐起天空,不讓絲毫浮雲壓傷脆弱的我...
👉看更多:https://cplink.co/f3gZlLJY
高薪 痛苦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最近讀到一篇美國《Elle》的報導,採訪的是《Kinfolk》的創辦人之一 Katie Searle。
在此之前,我對《Kinfolk》這本雜誌的印象是:當代生活風格的美學指標、很多咖啡廳裡的裝飾品、一種美好生活的嚮往。然而,這篇採訪卻讓我看見完全不一樣的《Kinfolk》層面,關於生離死別、他人與自我的拉扯,人被擊潰後再站起來坦然走入下一天的韌性。
Katie 父母在她六歲時離婚,母親後來和一名同性伴侶同居,父親也另組家庭。Katie 的父母都是虔誠的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成員,這件事讓 Katie 有很多的矛盾撕扯,因為在這個教派裡,同性戀和殺人的罪惡程度幾乎不相上下,Katie 無法理解為什麼身為同性戀的母親,也可以同時是一名虔誠教徒?
和我們所有人一樣,Katie 就在成長種種的衝突與疑惑中長大。
後來,她在夏威夷的楊百翰大學遇見了 Nathan,兩人很快墜入愛河,她答應 Nathan 求婚那年,才 20 歲。
Nathan 畢業後進入了 Goldman Sachs,過起高薪金融菁英的生活,但他的內心其實一直很嚮往另一條人生道路。大學時期,他曾創辦一個名為「小小聚會指南」(A guide for small gathering)的部落格,在上面分享他和親朋好友們聚會的種種美好,幾年下來,累積了六萬多名追蹤者。他對當初的理想念念不忘,行動力很強的他,後來就毅然決然辭去了金融業的工作,全心投入《Kinfolk》雜誌的創辦,而 Katie 也無怨無悔地支持丈夫的決定。
Katie 說《Kinfolk》早期雜誌完全是「愛的勞動」,裡面全都是親朋好友們集結的心血,第一批雜誌也是在一位朋友家的客廳裡寄出。但是這樣親密的關係,很快就因為雜誌的成功而開始分崩離析。
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Kinfolk》鮮明的風格一夕席捲全球,接踵而來的是越來越多的工作,Katie 從編輯角色轉到管理,整個團隊後來也搬去了哥本哈根。
每一天,生活都被龐大的工作量壓得喘不過氣來,再加上 Katie 當時懷上第一胎,每天早上都很不舒服,那樣的日子讓她迷失自我,從未有機會思考自己到底要什麼,只是日夜沒命地向前奔跑。
隨著《Kinfolk》成為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雜誌,Nathan 和 Katie 的人生卻進入了月球的黑暗面。
Katie 的第一胎是個男孩,她覺得他就像一個小獅子,於是命名他為 Leo。沒想到,幾個月後 Leo 被診斷出患有先天性心臟缺陷,最後夫妻只好選擇人工流產。手術結束後,Katie 和 Nathan 抱了抱孩子冰冷的屍體,內心充滿了強烈的痛苦。
人生動盪並未在此暫緩,後來,Nathan 向 Katie 坦承他是同性戀,兩人隨後離婚,Katie 帶著 Leo 的骨灰罈,一個人從哥本哈根回到美國,當時她的肚裡懷有 Nathan 的第二個孩子,已有三個月大。
回到老家奧勒岡後,Kaite 在母親家的附近住了下來,以獨立顧問為業。她在房子裡設置了 Leo 的靈壇,上面放了印有他手印腳印的紙,一個小小的藍色針織衣,還有一隻獅子玩偶。
經過離婚與喪子的打擊,過去一直跟隨丈夫腳步的 Katie,開始思考自己是誰。
她對《Elle》的記者坦承,成長過程中受到教會父權思考的影響,她一直把自己視為一位「照顧者」,這麼多年來,總是無怨無悔地跟隨著另一半,卻從未想過自己要的是什麼,就連《Kinfolk》,多半也是 Nathan 的夢想大過於她的。「我百分之百有共同依存症(Codependency,一種不健康的相互依賴性),而我認為很大一部份原因是來自教會的教育。」Katie 說。
後來,Katie 的女兒 Vi 出生了。
女兒兩歲時,Katie 和一位叫 Joe Ensign-Lewis 的男人墜入愛河。Joe 和 Nathan 是很不一樣的男人,Nathan 沈靜內斂,Joe 則是那種有「哥們」性格的男人,喜歡打電動、吃垃圾食物,而且從來沒聽過《Kinfolk》。他召喚出 Katie 內心的孩子,他讓 Katie 自由自在地做自己。
兩人決定共組家庭,Katie 的人生看似將迎向新的篇章,沒想到,此時上天又開了一個殘酷的玩笑。
Joe 在搬入他和 Katie 新家的路上,被一輛車直直撞上,傷重不治。
Katie 花了很長時間走出傷痛,讓我很感動的是,經過人生低潮,Katie 在《Elle》訪問裡並沒有給出官方的正能量語句,也沒有用罐頭智慧做結尾,她說,悲傷不是一個隧道,你只要「通過了」就好,悲傷是一種需要學會與之共存的東西,而我們不過都是在傷痛中,學著如何走出下一步而已。
「我覺得自己支離破碎,但是又非常完整。」Katie 說,「我身上有很大的一塊失落了,但是我卻找到了一部份的我。我非常感激,同時也感到被掠奪了好多。」
或許這才是生命真正的樣貌吧。傷痛與幸福共存,絕望與希望交替,這些,我們或許在《Kinfolk》整潔完美的圖片上看不到,卻在各自的人生軌跡中深刻體會。《Kinfolk》給我們的,是美好生活的想像,而真實的人生教我們的,是在毀滅後如何重建的勇氣,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美,一個在紙頁與想像中感受,另一個用真實的生命血肉去體會。
歡迎追蹤我的 IG:abby_chao_
https://www.instagram.com/abby_chao_/?hl=en
Photo via: Pinterest
原文刊載於 A Day Magazine
#kinfolk #katiesearle #lifestyle #人生
高薪 痛苦 在 Agnes Wu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我覺得我在影片裡沒有很完整表示我的想法,
所以希望大家可以把這邊的文字也看過唷😊🌟
找工作真的是一個很好重新認識自己的機會,
因為必須逼迫自己去面對、思考到底自己想要的人生是什麼?
在這個過程,我發現自己是一個很需要被他人認可的人,
進而產生許多自我信念, 像是應該要進那些了不起的大公司,
才會被認定為有實力,到最後好像萬一進不去,人生就失敗了似的。
為了別人的一句「你好厲害、你好棒」,
硬是忽略了千千萬萬句自己心裡的「我好累、好痛苦、我不想要」......
有時候一間公司再大、再好,卻不見得是適合自己的。
影片裡沒有提到我決定不回去的主因其實是,
公司有明白告知如果回去了,我就無法繼續經營我的頻道/部落格,
但我花了四、五年辛辛苦苦經營起來的一切,怎麼可能說放就放呢?
我的每一隻影片、每一篇貼文、每一位讀者/觀眾對我來說都是無比珍貴,
如果今天把這些東西成我身上抽離,我的生活還剩下什麼?
這裡是我建立自信、學習面對、帶給我成就的最大來源,
也因為這樣,我最後毅然決然放棄了那間公司儲備幹部的機會。
當然還有其他一些因素,不過影響的程度比較小就不提了。
對了,關於高薪這兩個字,我擔心有心人士會故意曲解,
所以也想順便解釋一下我的想法:)
公司開給我的薪水,就我搜集到的商科碩士畢業生薪水,
以及我只是個新鮮人這兩點下去看,真的算滿高的!
只是想提醒大家~每個人對高薪的定義不同~
對於一個年收千萬的人可能就覺得這點薪水他一秒就能賺到了XD
也因為這個薪水對我來說很誘人,要拒絕其實需要更多的勇氣,
畢竟也會害怕自己之後找不到比這個更高、或是一樣的package,
從去年實習完就一直在思考到底要不要回去,
但每次都想到一半就決定逃避不去面對這個抉擇,
直到前幾天人資打電話來問我最終決定,我才不得不正視這個問題...
不過,我很開心自己最後選擇傾聽自己心裡的聲音,
而不是選擇像以前以樣為了得到他人認可而犧牲自己,
對於做這個決定的自己,我感到很驕傲:)
雖然不知道未來會怎樣、會落腳什麼產業,
但現階段就是先努力的再多找、多投,
同時從這個過程一點一滴去思考自己最想要的是什麼,
我想最後應該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
(應該啦QQ我在對自己精神喊話哈哈)
如果你也是面臨畢業、正在找工作的讀者,
別擔心你不孤單!!AG陪你當職場菜菜子XDD
大家一起加油~~~
_________________
⚠️ 本頻道影片著作權皆為 C'est Agnes(Agnes Wu)所有,
非經正式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全部或部份內容,以任何形式變更、轉載、再製、散佈、出版、展示或傳播,違者將採檢舉等法律途徑;影片內容皆為我個人的想法,僅供大家參考:)
⚠️非常歡迎有禮貌且理性地討論,但惡意批評及態度不佳的謾罵者一律封鎖;惡意留言前請三思。網路裡代號暱稱或ID都視為代表行為人本身,均在法律限制之下。
Music by Majestic Color / Twinmusicom
_________________
* FTC: 非合作影片
This video is NOT sponsored.
* 合作邀約請洽(Business inquiries):
👉 cestagneswu@gmail.com
* More about AG😊
- Blog: http://cestagnes.com
-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cestagneswu/
-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cestagnes/
_________________
#chattyvlog
高薪 痛苦 在 費鴻泰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別再說年輕人只追求小確幸了,現在的社會總壓著年輕一代的喘不過氣
不論是薪資太低.房價太高.薪資物價落差太大.教育問題.食安.交通一堆問題😵 📢有什麼想說的 ,現在就大聲說出來!
高薪 痛苦 在 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120411中天全台十大幸福產業不動產奪冠
影片網址→http://youtu.be/xm1FKrDU_as
感謝記者周怡德的報導,其實這一則新聞的重點根本就不在我們房仲業,而是明明「虧錢」卻還是列為幸福指數第8名的台電跟中油啦!而且說真的,如果這項調查,是在去年股災、總統選前時做的,房仲業怎麼可能奪冠?連前10名都沾不上邊唷!像此刻已經晚上11點了,我都還在公司上班,您說,房仲業真的是幸福指數第一名嗎?
以下是新聞報導......↓
夏君誠、周怡德/台北報導
房仲業者陳泰源:這個景觀真的很舒服,心曠神怡,而且它圍繞整個公園。
已經是資深房仲業者陳先生憑著豐富人脈,平均一個月售出像這樣的一個高檔千萬公寓,光是抽佣金就賺個一百多萬,幸福感自然就跟著來,像這樣的不動產業,被選出是全台幸福產業指數第一名。
房仲業者陳泰源表示:當然就是房地產最抗通膨嚕!所以最近其實買氣是以中、長期的房地產投資人(進場)。
反觀被選出最不幸福產業的是以服務為導向的旅館業,這些整理房間的清掃人員,每個月月薪3萬,一天花9~12小時工作,自從兩岸開放觀光以來,帶來龐大商機外,也帶來工作壓力。
旅館公關:(陸客)我們現在業績的一個成長,其實對我們員工上面她的「工作時數」跟「工作分配」,其實並沒有因此增加。
其它排名前十大的幸福產業呢!大多是穩定成長的產業,包括高薪族的金融業,而排名第8的電力燃料業,其中台電、中油人員平均每人領9萬是產業之冠,偏偏它也是所有調查產業中,唯一一個不賺錢的。
比較去年業績衰退了9%,員工卻還能夠感覺到幸福,令人納悶,有民眾就說了!油電雙漲的年代,還真是幸福到他們,痛苦到我們。
新聞網址→http://www.ctitv.com.tw/news_video_c13v78588.html
部落格網址→ http://blog.yam.com/taiyuanchen/article/48821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