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生活】
新建案大樓的陽台到底需不需要有綠地?內行人道出買房背後的陷阱…
--------------------------------
㊙️LINE好友獨家全新服務
http://bit.ly/3bTyVIZ
🌊加入﹝風傳媒Telegram﹞,獨家內幕搶先看
http://bit.ly/2Ta3nWR
♞國際政經強強聯手,風傳媒x華爾街日報,給您最權威的中英日全球新聞!
https://bit.ly/2tehBg1
🔥下載﹝風傳媒APP﹞,更多熱門資訊一手掌握
http://bit.ly/2P4VOzg
#綠地 #漏水 #租屋 #租房 #綠建築 #買房 #植栽 #景觀 #購屋 #建案 #陽台 #首購族 #高雄厝
同時也有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060的網紅韭菜 JoeTsaiBox,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高屏舊鐵橋 #下淡水溪鐵橋 Joe愛探險這次來到位於台灣鐵路管理局屏東線九曲堂車站至六塊厝車站間,橋面橫跨高屏溪,俗稱高屏舊鐵橋。由日籍工程師飯田豐二設計興建,於1914年正式啟用,直到1992年除役,現為國定古蹟 (資料來源 google) 拍攝日期 2021/2/25 台灣🇹🇼三級警戒前...
高雄厝 樹 在 偽學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認真想] 您透天系??? #透天厝的系譜
.
鋼筋混凝土材料壽命約為五十年,自七零年代起算,第一批鄉村獨棟透天住宅已經接近此年限。從初步抽樣探訪調查得知,建物本身得面對結構安全與裂縫漏水問題之外,還面臨長期鄉村人口外流與高齡化問題,而臺灣近年出現新的一波「#青壯年返鄉」的潮流,有機會擾動鄉村產生質變,這類住宅的再利用與重建將成為新的鄉村住居議題。
.
回顧台灣住宅論述,一直以來獨棟住宅類型不在主流住宅論述中,雖偶有「#宜蘭厝」、「#高雄厝」這類的強調地域性,由建築師主導,偏作者論式的獨棟住宅集體創作活動,卻鮮少人系統化的談論這種已經存在四五十年,至今還持續進行的住宅類型。
.
筱原一男早於1962年因為預見了住宅工業化大量生產的未來,認為耗費心力的單品生產住宅必須進入「#意義的世界」,而提出「#住宅是藝術」的觀點。
.
五十多年後,我們利用類型學的獨特性與共同性理解這樣遍布鄉村的住宅類型,一方面從類型的繼承性特質來看,建築類型不會無中生有,其產生來自社會狀態、地方習俗與生活習慣等,理解它們的外在形式得以反推背後的生成脈絡;另一方面我們關注類型的發展性,透過這樣的研究過程建立自身建築設計的內在辯證系統,持續探索台灣獨棟住宅的下一步。
高雄厝 樹 在 陳泰源-專任約房仲的斜槓人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171107房子除了漂亮安全,還要做到立體綠化◎文/陳泰源
前陣子和朋友聊天提到,倘若松山機場未來真的遷走了,那一大片空地可以用來做什麼?
我說:「當然是要做比大安森林公園還要大的萬坪森林公園啊!這樣就能成為名副其實的“台北之肺”,多棒啊!」
她說:「只做公園就太浪費了!如果覺得城市空氣品質不良,深受霾害困擾,眼前台北市一大堆老舊公寓的房子正在推動都更,只要這些房子都朝向“第四代住宅”去規劃,未來台北市何需再要第二座森林公園?」......↓
我後來上網搜尋“第四代住宅”,得知這樣的概念源自於清華大學建築研究院的專家所設計出的「未來宅」,而第一至第三代,分別是原始的茅草房(第一代),到後來演變成早期的磚瓦房(第二代),最後是現在普遍的電梯大樓(第三代),而第四代宅,注重的是「立體綠化」。
這樣的概念,從號稱最新的台北市四大超級豪宅當中也可看出端倪,除了《富邦D1》主打特色是飯店式管理、酒店式公寓外,另外三個建案《元利信義聯勤》(綠建築、環保科技)、《冠德信義》(立體別墅)、《陶朱隱園》(空中森林花園)等,在在強調的都是將「立體綠化」的元素放進建築裡。
當然,整合都更不易,眼前退而求其次能做的,就是從「綠屋頂」著手。
許多民眾買房都偏愛高樓層,因為景觀佳、視野遼闊,也不用擔心樓上住戶是否有人平常會蹦蹦跳跳製造噪音,可是又不太會選擇頂樓,不外乎就是怕太熱及漏水問題。
過去,民眾常在自家屋頂搭建隔熱棚,只是這樣形同違建且不美觀,近年,民間業者推出了隔熱漆,號稱可以讓室內降溫5~8度,同時具備防水功能,只是這樣做還不夠,現在還有更好的處理方式─「綠屋頂」。
目前,高雄已經遙遙領先全台各地方政府,高雄新市鎮的橋頭地方法院檢察署就完成屋頂綠化,也是全台司法機關綠屋頂的示範首例,而高雄市政府每年都編列「立體綠化」及「綠屋頂」(綠建築自治條例、高雄厝設計及鼓勵回饋辦法)補助預算,大幅提升「建築物立體綠化量」,也改善高雄的都市熱島效應,官方樂觀估計,每年可以新增1萬坪以上的綠屋頂。
目前台北市屋齡超過40年的房子已突破三成,在等待整合都更的這條漫漫長路中,「綠屋頂」是個暫時解決都市熱島效應的方法之一,而未來這些房子,都該一起加入「第四代住宅」規劃的行列,政府也應積極推動相關立法。
試想像:台北市三成老舊房子都更後,若都做到立體綠化,再加上既有的公園、行道樹,建物與綠覆蓋率的比例就有機會呈現5比5,科技都市也可以是座氧氣森林!
台北市政府號稱2016年是「公辦都更元年」,現在不過才剛開始而已,一切都來得及,未來的房子不再只是外觀設計的美感以及建築結構的安全性,而是要更進一步做到讓每一棟新房子就等於是一顆“神木級”大樹,如此一來,這樣將改變目前鳥籠式的居住環境,也能實現「家園」和「回歸大自然」的夢想!
筆者為 美商ERA不動產 大安營業處副理
參考資料1→高雄大推綠屋頂,公部門帶頭做。→http://home.appledaily.com.tw/article/realtimenews/20171104/1234712/rtn/高雄大推綠屋頂 公部門帶頭做
參考資料2→什麼是第四代住宅?→https://read01.com/zh-tw/JgaajP.html#.Wf2uTtCWbIU
高雄厝 樹 在 韭菜 JoeTsaiBox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高屏舊鐵橋 #下淡水溪鐵橋
Joe愛探險這次來到位於台灣鐵路管理局屏東線九曲堂車站至六塊厝車站間,橋面橫跨高屏溪,俗稱高屏舊鐵橋。由日籍工程師飯田豐二設計興建,於1914年正式啟用,直到1992年除役,現為國定古蹟
(資料來源 google)
拍攝日期 2021/2/25 台灣🇹🇼三級警戒前~😊
【馬上訂閱JoeTsaiBox 主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user/joetsai0416
【馬上訂閱韭菜生活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B9-LE-oYpKabtMjejE1vaA
【Youtybe經營新的與經驗報告】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VtCP2H5QZEXRThOYix6yX17dJ1edHifU
【JoeTsaiBox VLOG】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VtCP2H5QZEVbJRVlFp5W-unIMnAna3wg
【Joe愛開箱】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VtCP2H5QZEWOmGPimZi2ekbSfHh6Ud7M
【Joe愛app】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VtCP2H5QZEVdMkZc7stDSwAAbcUAar8m&disable_polymer=true
如果喜歡~請記得幫我按個讚或免費訂閱我的頻道喔~如果想即時收到頻道通知,記得按訂閱旁的小鈴鐺喔~
你們的支持就是我拍片的動力阿!!
【合作提案請洽】 joetsai0416@gmail.com
拍攝器材
手機NOTE9+
Osmo Action
Canon G7X Mark3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YakAcWTdYGM/hqdefault.jpg)
高雄厝 樹 在 Jerry Ts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近日網上瘋傳1個打卡景點,位於台南市新化區礁坑里南172線旁有間廢棄透天厝,外牆爬滿了綠色藤蔓,被網友稱為「綠巨人浩克的家」。這棟透天厝被網友傳出,屋內有不乾淨的東西存在,大家認為是間鬼屋,但有人出面否認。當地居民指出這棟透天厝經歷2次大地震,已經算是危樓,且建築物沒有欄杆維護,民眾擅自攀爬、闖入非常危險。
https://www.ctwant.com/article/62224
據《聯合報》報導,這棟「綠巨人浩克的家」沒有任何安全防護措施,每一層樓有著一格一格的方框,看似預留要加窗玻璃的空間,因馬路拓寬建築物外觀被拆除,沒想到會成為熱門打卡景點;許多民眾慕名而來,有的人為了拍照會爬到2、3樓,畫面相當危險,就連當地居民看了也非常憂心。
據了解這棟透天厝屋齡已有43年,當時房屋還沒完工,2010年高雄甲仙大地震造成一樓坍塌,隨後在2016年又遇到台南大地震房屋又下陷,建築物結構變得脆弱,當地居民視透天厝為廢棄屋,沒想到越來越多人到此處拍照,呼籲民眾拍照時要注意自身安危。
新化區長吳金喜到場了解狀況,發現許多遊客拍照時從對向穿越馬路,甚至爬進屋內到上面樓層,目前透天厝沒有加裝欄杆,又在大馬路旁邊,提醒民眾到此處拍照要注意安全。此外吳金喜通知透天厝的屋主,要求對方做好管理措施,以免有人發生意外。
Licence:
You’re free to use this song in any of your videos, but you must include the following in your video description (Copy & Paste):
Song: MusicbyAden - Freedom
Music provided by Vlog No Copyright Music.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ShareAlike 3.0 Unported
Video Link: https://youtu.be/AUQE67tap_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P0G40eXJH8c/hqdefault.jpg)
高雄厝 樹 在 hulan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台南的鳳凰城稱號,由來有兩種說法,一種是因為台南地勢關係,從最早的龍脈因為河川改道、台江內海成陸地,而從游龍蛻變成鳳凰;至於最常被接受的說法,則是日本人在大正町(就是中山路)及府前路道路兩側種植鳳凰木,鳳凰木也因此成為台南市舊城區種植最普遍的路樹,所以有鳳凰城的美名
孔廟東大成坊的入口,這株高大的鳳凰木,有翠綠茂密的葉子,上面開滿火紅的花朵,在紅磚牆的襯托下,紅綠對比顏色樹頂開滿一團團火紅的鳳凰花,看起來真是這一季的浪漫。
古蹟相互輝映的鳳凰花可說是台南特別的景觀,其中孔廟全台首學入口北側的鳳凰木,最具台南意象。很多人進入孔廟前一定會被這棵滿開的鳳凰木吸引拍照。另外台灣文學館曾是台南舊市政府的辦公室,當時建築前的兩棵鳳凰木是台南市重要的景觀,其它如台南公會堂前也有種植。
台南的鳳凰花約莫在每年的五月初開始綻放,大概到五月中下旬至六月初是第一波盛開,但是一直到十月都還能見到鳳凰花高掛枝頭。其中六月是全台各校的畢業季,鳳凰花開伴隨著畢業季的到來,當校園驪歌響起,鳳鳳花燃燒盛開,有如對學子告別校園最深情的祝福。
除畢業離別的祝福,在台灣,談起鳳凰花一定會想到台南市。因為台南舊城區內種植了鳳凰木達百年之久,對台南人來說,它是傳承城市記憶重要的象徵。
其實台灣的鳳凰木原產於馬達加斯加島,日治初期引進台灣。在日治的文獻中有兩種記錄:一是一八九六年由本多靜六博士(西元一八五七至一九二八年)由印度孟買領事館引進種子,隔年於殖產部的苗圃育種,另一文獻則為田中安定博士於新加坡領事館引進;鳳鳳木的命名則是當時日本著名的植物學博士三好學命名ほうわうほく,中文為鳳凰木。一開始於北、中、南的官府庭園種植,臺南最早種在安平稅關及英領事館。據當時的報紙記載,約在一九一○年,安平的鳳凰花開就頗負盛名。後來農業試驗改良所選擇當時長得好、樹圍壯碩的樹木種子做為行道樹育種。
台南和鳳凰花意象的連結主要源於一九一七年(一九一六年大正町(今中山路)道路開闢隔年),當時配合台南公園開幕,在大正町種植一百多株鳳凰木苗木,也因為這批種植成功,陸續成為中南部行道樹的選項之一,而大正町夏日火紅的鳳凰花,便成為當時代表台南的都市意象之一。其它種植地方有高雄神社參道、大社、台中大屯、花蓮花岡山……等。
日治時期大正町的凰凰木,經過十幾二十年,養成並木隧道的街景。每到夏天道路兩側就開出美麗的紅色花朵,形成炫目的鳳凰花隧道惜的是這街道景觀在一九七○年代因交通因素,兩排行道樹陸續砍除,那美好的畫面除了留在老一輩台南人的記憶中外,只能從老名信片中追尋了。
台南最美的一條鳳凰花道路消失了,雖然後來中山路在台南醫院那側也有種鳳凰木,但氣勢落差極大,美景再也回不去。或許因為台南夏日鳳凰花的印象太深刻,所以即使戰後,鳳凰花依然代表台南做為市花,台南市政府一度以鳳凰花為logo,成功大學也是。可惜在千禧年時台南市的鳳凰木得了傳染病大量死亡,還由民間團發起種植鳳凰木復育。
台南種植鳳凰木不少,舊市區主要在南門路(圓環至孔廟段)、台南運河、安平市政中心周圍、安南區本田路三段、安吉路三段、小東路、東豐路(東豐路段有好幾種不同季節開花的樹種)、健康路(忠烈祠附近)、大林路、中華東路、裕平路……等等。其中開花狀況較好的是運河兩側,在藍天白雲下水影相映,風情萬種。另外台1線新市善化路段,道路兩側有部份有稻田,拍起來是另一種田園的風格。
另外特別介紹一棵鳳凰老樹,這樹在左鎮草山青瓜寮。台南左鎮草山惡地形十分聞名,二寮觀日出更是台南著名的景點。在這人煙稀少的地方,卻有一棵老鳳凰木遺世獨立在山中的土丘上。土丘上有一間已無人居住的紅瓦土埆厝,土丘後方有一座已撿骨的墓,前後杳無人煙。這棵盤踞在土丘的鳳凰樹,樹根佈滿土丘,粗粗細細向外延伸,枝葉伸展多遠根就有多廣。靠近老樹,視線沿著向上的枝幹往上望,有說不出的震撼,在樹下可以感覺到樹旺盛的生命力。每年五月當紅色的鳳凰花盛開,荒山中那燃燒的紅與老屋在天地間構築一幅奇特的畫面,見過這景象應該一輩子難忘。每年花開時總會吸引來自台灣各地喜愛自然生態攝影的人前來朝聖。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oJIaHHldFqY/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