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心碎的爬行猴,並非獸鋏下的唯一受難者。
5月8日,一隻遭獸鋏夾傷,在壽山登山口步道痛苦爬行的台灣獼猴震碎了多數人的心,台灣獼猴共存推廣協會緊急通報高雄市農業局前往救援,抵達時卻已不見動物蹤影。
隔日,協會導覽員上山尋獲該隻獼猴,獸鋏已脫落,後腳三趾卻也消失無蹤,傷口見骨。
【哪怕是國家公園 動物依然遭殃】
屬於野生動物樂土的國家公園,仍出現早在2011年野生動物保育法已禁用的捕獸鋏,除了顯示台灣山林保育的執法量能尚不充足外,也再次透露台灣獼猴的艱難處境,不僅要面對抹不去的污名、農損衝突風險、蓄意虐傷威脅、盜獵私養危機,就連只是待在自家山林,意外都會找上門來。
回顧過往,爬行獼猴並非獸鋏下的唯一的受難猴。
☞2020年:台東南迴公路旁一隻獼猴誤觸獸鋏不斷哀嚎,經民眾通報林管處營救。
☞2019年:高雄竹林發現公猴困於獸鋏上不斷掙扎,市府前往救援時已死亡。
☞2019年:新北市三峽獼猴母子誤入果園,遭捕獸鋏雙雙夾傷,僅母猴存活。
☞2017年:一隻母猴因捕獸鋏受困於南投山區,十尺外更發現已遭路殺的小嬰猴。
【收容所上百隻獼猴 多數身軀都殘缺】
屏東保育類野生動物收容中心曾收容百隻台灣獼猴,這裡的猴們來自台灣各處,入所原因並不僅有獸鋏意外,放眼望去仍可輕易觀察到沒了雙足、少了單臂,或只能用雙腳輔助進食的獼猴們。牠們仍活著,卻因為殘缺,再也無法回到野外的家。
許多人會說:「誰叫牠們要破壞作物、擅闖果園偷吃東西!」但如同同樣面臨人獸衝突的石虎無法分辨雞舍中的雞與野鳥有何不同;獼猴也難以理解果園中的果實為何不能摘取。
因為覓食生存乃是野生動物的天性,偷與搶則是人類賦予的定義。
不認獵物的獸鋏陷阱,除了獼猴,也可能誤傷石虎、黑熊、穿山甲等保育類動物,甚至是登山的遊客、執行公務的巡山員等。捕獸鋏的殺傷力對動物來說,是可能面臨截肢、傷殘或失去一輩子的自由,甚至因此喪命。
全世界獨有的台灣獼猴,卻在自己唯一的土地上過得有些辛苦,同為靈長類的我們,能不能嘗試給牠們更友善的對待與關注?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870的網紅管碧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20101112立法院三讀通過國家公園法修正,管碧玲於立法院院會表示,1992年開始,關心高雄柴山的民間團體,包括高雄柴山會、高雄市野鳥學會、地球公民協會、高雄市綠色協會、高雄市文化愛河協會、高雄教師會生態中心等,共同陸續發起了柴山自然公園催生運動。歷經18年的民間運動及論述,柴山自然公園終於進入法...
高雄 野鳥 協會 在 酸酸時事鐵絲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Shirley Tsay:你各位 感謝臉友整理,清單在這裡
荒野保護協會
聲明由地球公民基金會領銜,包含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綠色公民行動聯盟、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台中分會、高雄市教保人員職業工會、屏東縣幼兒托育職業工會、社團法人台灣公民自主發電行動聯盟、台灣環境教育協會、高雄市野鳥學會、高雄市人民團體聘僱人員職業工會、台灣城鄉公民培力協會、高雄市教師職業工會、台大城鄉基金會、台灣圖書室文化協會、嘉義市社區醫療發展協會、環境法律人協會、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台灣猛禽研究會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台南社區大學、台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台中市好民文化行動協會、高雄市公民監督公僕聯盟、彰化環盟、桃園在地聯盟、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
當然勿忘前陣子那個跟污染大國中國友好
踩踏破壞馬丘比丘遺跡、又在噴漆破壞法航飛機
然後來告來搞台灣政府的粉紅力量綠色和平
主婦聯盟退社方式請參照
https://www.hucc-coop.tw/faq/content/1?fbclid=IwAR2VLaoVN9Hm2df2AwpVhKDW11I7AL0NcmD-kYrKaVrpzQ544fMdspLXUxU
#好惹
#偶家的錢錢過去現在和未來
#都不會落到那些地方糟蹋自己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4296334550384915&id=100000252371368
【回顧】
一「綠色和平又被踢爆 早把台灣列中國 召募員工問統獨 - 政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一「環保組織擅闖世界遺產「納茲卡線」 秘魯打算提告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一「抗議法國政府漠視氣候變遷 綠色和平闖機場對客機噴漆 | 蘋果新聞網 | 蘋果日報」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807742902699114&id=584986081641475
高雄 野鳥 協會 在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Green Citizens' Action Allianc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民間團體聯合聲明稿】
堅定廢核,開啟對話
為能源轉型與藻礁保育找出路
--
近日廣受社會討論爭議的天然氣第三接收站與藻礁保育,我們牽涉到台灣能源轉型的複雜問題,需要通盤的規劃與細緻的討論,並非絕對的零和遊戲。
今年是福島十週年,十年來,我們未曾忘卻核災帶給世人和大地的痛苦,更難以想像重啟危險核四後,台灣一旦發生核災,要付出什麼樣慘重不可承受的代價;核廢料更將留給後代子孫萬年遺害。
幾十年來,我們和數十萬台灣人民一起走上街頭,進行非暴力抗爭,終於在2014年迫使國民黨政府宣布核四封存,並在2016年由民進黨蔡英文總統確立了2025年非核家園的政策,雖然歷經2018年廢除電業法非核家園條文公投的挫敗,但此一政策仍然沒有改變,民間團體仍然堅守廢核的崗位,奮鬥不懈。
2015年國民黨執政核定規劃的開發方案,中油觀塘第三接收站(以下簡稱三接)開發面積達232公頃,2017年民進黨政府送件環評也是232公頃之方案,隔年因為環保團體和生態學者的抗爭,在環評階段將開發面積減至23公頃,確實已減少了陸域開發面積。目前尚待釐清的爭議是:突堤效應是否造成漂砂覆蓋大潭藻礁?在外海的工業港需填海造陸21公頃,加上碼頭和防波堤、浚深航道等海域面積913公頃等,對於藻礁與海洋生態的影響程度。
有關三接緩建或另尋替代方案,對於電力供應和減煤時程的衝擊影響,依據我們現階段掌握的資訊,如果三接無法如期在2025年完成,會減少天然氣源量,雖不影響大潭的八號、九號燃氣機組的興建,但是,確實有可能需要中南部的天然氣滿載運轉,或者燃煤量無法如規劃降低,也就是影響到中南部在電力業減排的空污改善時程。
我們認為,能源轉型需要系統思考,要攤開各層面的科學證據,啟動公共討論。例如「三接緩建、重新選址」對中南部空污改善的影響,是否能夠透過交通或其他逸散源的減污來達成?需要評估討論。而有關天然氣減供,導致無法持續減少碳排放,在台商回流,半導體產業的擴張下,是否能夠透過大力節能、積極布建綠電或合理調整電價,建立低碳產業規範、降低需求端的用電成長來達成,也是一大挑戰。
此刻台灣社會最需要的,是本於事實的公共討論,而不是讓生態保育與能源議題淪入零和對立。
對於藻礁公投是否被擁核幫綁架,做為「核四重啟」公投的動員工具?我們認為國民黨的態度最為關鍵。
在國民黨江啟臣主席表態支持藻礁公投後,至今國民黨並沒有提出通盤的能源轉型和減碳減污規劃,台中市長盧秀燕一直都主張要讓中火燃煤提前除役和拆除,但又阻擋天然氣電廠興建,對於經濟部王美花部長說通過藻礁公投就要多燒煤炭,則是回嗆希望中央做到「保存藻礁、愛護環境,和減煤減碳兩全其美」,這看似面面俱到、呼應民眾期待的說法,仍然沒有交代有何替代方案?我們只看到台中市環保局長曾公開主張要保留部分核電。
國民黨高層如果誠心要談藻礁保育,就要先對國民黨執政時期的開發案道歉反省,提出盧市長所謂「兩全其美」的替代方案,並且明確出來反對核四重啟,否則就是和核電幫一樣在利用藻礁綁架民意來推銷核電,就是假保育、真擁核。
做為最大的在野黨,沒有電力規劃的藍圖,企圖操作讓社會議題陷入只有政治力動員的對決,抹煞公民社會所期待開展的良性溝通,這是不負責任、欺騙社會的行為。
對於八月要舉辦的公投,我們要再次呼籲:核四重啟公投,請投下反對票。我們需重申—在三十多年的反核運動中,真相早已確認,即興建二十多年、爭議不斷,蓋在斷層旁、失去建照的核四根本無法重啟,且只會為能源轉型製造更多問題。
至於第三燃氣接收站要蓋在大潭這件事,呼籲民進黨政府彌補環評未討論完的爭議,不要以中油的片面資訊做為決策的基礎,應該舉辦聽證會或其他可能的對話形式,針對藻礁生態的程度、替代方案可行性,以及能源轉型、中南部減煤時程、老舊煤電廠除役的影響等重大爭議,把資料證據攤開來和社會對話,讓公民做出選擇。
公共政策不是各吹一把號,籲請社會各界更多討論,釐清三接和藻礁保育的課題,共同建構台灣能源轉型藍圖路徑,勿讓國民黨和核電幫做為核四重啟的政治工具。
--
聯合聲明團體:地球公民基金會、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綠色公民行動聯盟、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台中分會、高雄市教保人員職業工會、屏東縣幼兒托育職業工會、社團法人台灣公民自主發電行動聯盟、台灣環境教育協會、高雄市野鳥學會、高雄市人民團體聘僱人員職業工會、台灣城鄉公民培力協會、高雄市教師職業工會、台大城鄉基金會、台灣圖書室文化協會、嘉義市社區醫療發展協會、環境法律人協會、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台灣猛禽研究會、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共20個。
高雄 野鳥 協會 在 管碧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01112立法院三讀通過國家公園法修正,管碧玲於立法院院會表示,1992年開始,關心高雄柴山的民間團體,包括高雄柴山會、高雄市野鳥學會、地球公民協會、高雄市綠色協會、高雄市文化愛河協會、高雄教師會生態中心等,共同陸續發起了柴山自然公園催生運動。歷經18年的民間運動及論述,柴山自然公園終於進入法律的保護,並開創出新的國家環境保育體制。今日通過國家公園法相關修正條文,朝野均應感謝民間社團長期以來積極不斷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