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不好還能在博士班拿A嗎?》
不知不覺又接近學期末了
Grace 唸博士班的學校因應Covid-19
自上學期開始取消所有連假
讓學生能夠加緊腳步
開學連續授課十三週
務求降低學生旅行或群聚的機會
減少COVID 傳染的機會
這樣有沒有效呢?
按照美國人不愛戴口罩又愛群聚的習慣
Grace覺得年輕人轉成重症的機會不多
如果能讓無症狀不要把病毒帶回家是好事一件
回到主題
Grace 好不容易地
把博士班所有該交的都作業交了
總算可以鬆一口氣
把心思專注在自己的教學上
轉眼間 博士班唸了兩學期
GPA一直都維持在4.0
很可以給自己一個交代了
但是大家都知道
Grace 除了台灣的義務教育之外
沒有花錢做任何補強英文的訓練
這樣的菜英文是怎麼在博士班生存
還讓同班同學公開稱讚
我對班上很有貢獻呢?
Grace的碩士班是在私立學校畢業的
美國有一點很特異的現象是
私立大專院校的畢業率
遠比公立大學高很多
因為私立學校為了留住學生
會很勤奮的用盡一切方法
讓落後的學生跟上進度,例如:
小班制、助教輔導、學長一對一免費家教
甚至會聯絡你的家人請他們幫你做心理建設
教授上完課也都會留到所有學生問完問題
以上Grace 雖然除了小班制其他都沒用過
但是上面提到的輔導學校有強烈的宣導
教授跟職員明顯的都非常關心我
也會很清楚地記得我跟他們提過的小事
所以Grace 覺得剛到美國很快的適應
很大的原因是學校的友善在背後的強力支援
但是公立學校就是另一回事了
公立學校大部份的經費來自聯邦政府跟州政府
某種程度上比起私立學校
他們不那麼在乎學生的去留
若被當了那就是自然淘汰
所以教授都是上完課就離開
學校的行政系統更是有濃濃的官僚氣息
Grace 光是辦一些簡單的文件都花了大半個學期
歷經無數的補件跟聯絡不同部門才完成
期間一度因為獎學金被行政部門卡住
看到一門課高達五千美元的帳單
親自登門解決又被各處室踢皮球
挫折到想為此輟學
總之Grace 花了一些時間才適應公立大學的環境
又因為Covid 所有課程轉到線上
不能面對面聽課或跟同儕交流
因為時空限制一但你說的慢點
別人就沒有耐心聽你說
每次上課都戰戰兢兢
深怕自己表現不好讓人家誤以為台灣人偷懶
甚至還有過一下課就崩潰想哭的階段
跌跌撞撞了半學期
後來總算摸索出一些技巧
分享給有意進修的熟齡朋友們
首先 到博士班的階段
上基礎課或進階課的目的
是讓博士生接觸這個領域的不同研究方向
讓博士生發掘自己的興趣
最後決定論文的時候
知道要研究什麼跟去哪裡找資源
教授其實不期待你所有專業術語都倒背如流
或是非常清楚每一個理論的來龍去脈
所以不要把自己逼得太緊
否則課還沒上完
你自己會先垮掉
接著 對於課本裡無窮盡的各式學術語言
非母語者恐怕看了就眼花
或是讀完之後還是不知所云
對於教授指定的每週閱讀
Grace 的做法是
把原文書快速掃過一次
圈出關鍵但不懂的關鍵字
然後用關鍵字去找中文學術文章或是註釋
時間有可能的話
上課前再快掃一次原文增強印象
對於這些不懂的理論或字彙
Grace 也在google doc 上開了個文件
專門放這些筆記
以供上課教授提到關鍵字時
秒速快掃進入狀況
若有小組活動時
也方便向即時組員做出貢獻
更不用說這些筆記在你寫論文的時候
會是非常無價的寶藏
對於特別艱深的專業科目
Grace 也會直接找中文的教科書來讀
常看世界新聞
把新聞內容融入課程主題
在分組討論時也往往能對團隊做出貢獻
也讓人有你見多識廣的印象
關於每門課必有的專業寫作
我們非母語者一定是寫得比母語者慢很多
所以務必提早準備以準時交件
博士生非常忌諱時間觀念不好
Grace 自己的做法是
主題儘量挑跟自己的職業或文化背景有關聯的
這樣寫起來會事半功倍
參考的文章期刊也是半英半中
這樣不但可以挑戰美國人無法研究的主題
其實論述裡融合了中西觀點
也會讓你的文章更飽滿和客觀
最後在送出文章前
我會讓母語者幫我把文法順過一次
當然我自己也會儘量避免再犯同樣文法錯誤
因為Grace 的專業是教育
所以每門課都會有教學報告活動
Grace 自己會把學過的教育理論融入到教學中
讓教學深入淺出並充滿趣味和實用性
所以做出的教學是比同儕容易理解和應用
同儕們的教學會往往會落入內容純學術
或是自己懂了就不明白初次接觸本理論者的心情
這點也是Grace 獲取高分的優勢之一
以上是Grace 博班第二學期的小小心得
Grace 每天上班含通勤時間11小時
面對難以突破的語言障礙
回家還有自己的家庭要照顧
連Grace 都可以為想要成為的自己努力
你一定也可以
亞洲的女性從小受的教育
讓我們太容易自我設限
謹記只有你自己
是阻止你前進的最強阻力
如果你願意給自己一個機會
請永遠相信自己的毅力和能力
像你相信和支持你最好的朋友
圖:持續的GPA4.0 (全A) 和本學期在教學展演後,針對主題給同儕出的三道題,以及同儕針對教學給我的正向評語。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大家的越南語初級1、2」介紹 訪問作者:阮蓮香 內容簡介: 在臺大、政大等各級機關任教的超人氣越南語名師阮蓮香,將集結多年教學經驗的教學講義,重新整理規劃並補充內容,以「食、衣、住、行、育、樂」生活六範疇為主旨,重視「聽、說、讀、寫」學習四技能,打造上課和自...
「高 職 校 務 行政系統」的推薦目錄:
- 關於高 職 校 務 行政系統 在 單媽美國奮鬥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高 職 校 務 行政系統 在 沃草 Watchout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高 職 校 務 行政系統 在 葉漢浩 Alex Ip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高 職 校 務 行政系統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高 職 校 務 行政系統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高 職 校 務 行政系統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高 職 校 務 行政系統 在 高職校務行政系統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你不知道的歷史 ... 的評價
- 關於高 職 校 務 行政系統 在 高職校務行政系統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你不知道的歷史 ... 的評價
- 關於高 職 校 務 行政系統 在 「學生學習歷程檔案操作及提交作業說明會」–高職校務行政系統 的評價
高 職 校 務 行政系統 在 沃草 Watchout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沃草快訊 #武漢肺炎 高級中學以下學校之境外生自即日起可申請入境 居家檢疫將統一規定僅能入住防疫旅館
⚕ 高級中學以下學校之境外生自即日起可申請入境。
⚕ 居家檢疫將統一規定僅能入住防疫旅館。
⚕ 境外通報自臺出境者確診三例。
⚕ 指揮中心說明防疫政策、比利時工程師等疫調狀況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9)日下午兩點就COVID-19(武漢肺炎)防疫召開例行記者會,衛福部長、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今日沒有新增確診案例,維持 486 例。但境外通報有三例自臺出境者確診。
#自臺出境境外確診三例
一例為寮國籍人士在臺出境前採檢為陰性,後出境至韓國轉機, 8 月 12 日入境寮國採檢陽性。另有一位小朋友自臺灣出境至上海確診。此外,一位越南40多歲移工自臺灣搭機至越南,機場採檢為陰性,在8月17日確診。
指揮中心指出,該名寮國籍個案為寮國籍30多歲男性,今(2020)年2月15日來台,於北部就學,8月10日在台灣自費採檢,結果為陰性,8月11日出境至韓國等待轉機,8月12日入境寮國並進行採檢,8月13日檢驗結果為陽性。
指揮中心表示,個案在台期間及返國迄今無不適症狀,經初步調查,個案在台期間多在學校及周邊地區活動,校外活動範圍則以北部地區為主,截至目前已掌握接觸者共8人,包括校內接觸者及宿舍接觸者等,其中3人列為居家隔離對象(核酸檢驗結果均為陰性,血清抗體檢驗1人陰性、2人檢驗中)、5人列為自主健康管理對象;將進一步調查個案校外活動軌跡以匡列其他可能接觸者。
另有關媒體報導越南、中國上海各通報1例自台灣入境之確診個案,指揮中心已透過駐外單位取得越南個案身分資料,該名個案為越南籍40多歲男性移工,在台期間於北部工作,8月7日自台灣搭機至越南,於機場採檢結果為陰性,入境越南後進行集中檢疫,當地檢疫場所為3人一間且共餐,與個案同住之另2人分別為自美國及日本返國之越籍人士,2人皆於8月12日出現不適症狀,並後續確診,個案則於8月15日起出現喉嚨痛、發燒、腹痛症狀,17日再度採檢,並檢出陽性。針對該名越南個案,指揮中心及地方衛生單位已啟動國內疫情調查與接觸者匡列等防治工作。
至於上海個案,尚未取得中方回覆,惟指揮中心目前已接獲該名個案在台友人主動聯繫,並初步掌握個案相關資訊,將進一步與中方確認個案詳細資料後,進行國內之疫情調查、接觸者匡列等防治作為。
#居家檢疫將統一規定僅能入住防疫旅館
針對近來旅社居家檢疫問題,陳時中表示,昨日會議之後,決議居家檢疫若要至旅社進行,必須入住防疫旅社。防疫旅社必須向地方政府申請核可,經訓練通過,並有獨棟、分層、分區安置,且防疫旅館資訊必須透明。
陳時中表示,決議不開放一般旅館作為居家檢疫入住的原因是為了防疫管理,避免一般旅社接收居家檢疫旅客時與一般旅客混居。執行細節會由專家檢視後公佈。
#高級中學以下學校之境外生自即日起可申請入境
高級中學以下學校之境外生,自即日起可申請入境,父母得陪同入境,此政策含中港澳生。估有 2532 位學生得以入境,入境學生同須 14 日居家檢疫。教育部政務次長劉孟奇表示,由於航班等限制,每日約會有 50-100 人入境。學校仍須造冊並準備防疫計畫報教育部申請核可。由於高級中學以下學生群聚性高,居家檢疫完成時將會進行 PCR 檢驗。
劉孟奇表示,防疫工作會從搭機時就開始,入境後向指定櫃台報到,並持續追蹤。
#指揮中心說明485案政風調查
陳時中表示,485案在居家檢疫時理應不得外出,除有症狀得經衛生局安排就醫或採檢。因此理論上485案不會被採檢。但經了解後,許多無症狀者都有被採檢的狀況。因此中央出面調查了解情況。
陳時中表示,委由政風調查的原因是政風有法律背景,也非屬機關一般行政系統,具第三方、公正的條件。因此委由政風進行調查。陳時中強調,請政風調查並非視為犯罪,而是讓並非直接隸屬(部)的單位進行調查。
陳時中表示,防疫工作不斷滾動精進,每個個案都會詳細調查,以作為改進之用,會持續以科學為基礎,收集國內外各種資訊,以精進防疫作為。
#張上淳 說明 #比利時工程師、#日籍工程師及 #臺女在港確診 疫調
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說明比利時籍工程師、日籍工程師及臺女在港確診三例疫調結果。
比利時籍工程師部份,確診後 7 月 31 日、 8 月 1 日 PCR 為陽性,8 月 3 日、8 月 6 日 PCR 為陰性。血清方面 8 月 6 日讀值有下降。此外換氣功能有下降,經專家研判若為 COVID-19,應為 3 個月以上的感染造成(已經處於恢復期)。
專家小組討論後,認為雖然該案 PCR 數值算高,但各方資訊統整,認為在境外感染的機會較高,追蹤的 400 多位接觸者也皆驗出陰性,找不到境內的傳染源與被傳染者。張上淳回應公視提問表示,如果比利時籍工程師在入境時就感染,那確實 PCR 陽性期間比金芭黎台商更久。
此外,至港確診臺女在 7 月 27 日出境,在港機場採檢為陰性,但居家檢疫時 8 月 4 日、 8 月 5 日檢測陽性,但 8 月 6 日、 8 月 7 日又是陰性,與一般 COVID-19 症狀不同。在臺灣 37 位接觸者也都是驗出陰性,找不到感染源,也找不到被傳染者。
至於日籍工程師,我方並未收到日本有關Ct值等進一步資訊,但在臺灣的接觸者也都是驗出陰性,找不到感染源,也找不到被傳染者。
張上淳表示,以上三個個案都沒有找到其他接觸者有感染的狀況。陳時中表示,疫調有其極限,不代表不存在其他感染者。
信傳媒詢問臺灣出境確診者為何如此多,陳時中表示,臺灣出境確診者並不算多。張上淳表示,包括泰籍移工返泰確診、日本女學生返日確診、臺女至港檢疫確診,專家小組都認為解讀上可能存有疑義,對是否為真陽性仍有懷疑。
#陳時中再次說明篩檢防疫政策
陳時中再次表示,社區中確實可能有無症狀感染,個人做好衛生習慣仍是重要的。國衛院的研究報告也指出,多面向的防疫作為才能夠控制疫情。仍須全民努力,做好防疫網。
針對口罩購買問題,陳時中表示儲備量充足,小童部份因型號特殊仍維持網購。至於有民眾表示買到以口罩國家隊紙盒包裝的仿冒口罩。陳時中表示,實名制口罩從未出過紙盒包裝,因此必然是仿冒品。指揮中心仍在研議如何加強標示,杜絕仿冒。
醫用手套部份,陳時中表示國內應尚無缺貨狀況,會與經濟部進行了解。
至於普篩問題,陳時中表示仍以現行政策十四日隔離、有症狀採檢為準,只有特地區域的入境篩檢陽性率或確診率較高時,才考慮進行廣篩。陳時中引用 JAMA 上的公開論文再次重申,病毒在兩週後幾乎沒有分離性,也就是不具傳染力,因此仍以 14 日居家檢疫作為標準。但在此之後病毒仍可能在 PCR 檢測時驗出。
陳時中以我國案例統計指出,若僅進行有症狀者普篩,則可找出 50% 確診者,入境普篩可找出 65% 確診者。但若進行入境普篩,會讓很多人認為陰性即為無風險,造成 35 % 的風險無法防範。若民眾誤以為陰性為安全,後續對 14 日居家檢疫的服從度將可能變低。因此在政策選擇上仍以 14 日居家檢疫 + 有症狀者篩檢為防疫政策。
#疫情統計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今日無新增COVID-19(武漢肺炎)確診病例,國內截至目前累計85,128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84,068例排除),其中486例確診,分別為394例境外移入,55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及1例待釐清。確診個案中7人死亡、457人解除隔離、22人住院隔離中。
指揮中心監測資料顯示,全球累計22,123,138例確診,分布於187個國家/地區;病例數以美國5,589,757例、巴西3,407,354例、印度2,702,742例、俄羅斯932,493例及南非592,144例為多;另全球已有781,206例死亡,以美國174,369例、巴西109,888例、墨西哥57,023例、印度51,797例及英國41,381例為多。
指揮中心指出,國內近期持續有新確診之境外移入個案,籲請民眾自國外入境時如有發燒、咳嗽等不適症狀,應主動通報機場及港口檢疫人員,並配合防疫措施;返國後應落實14天居家檢疫,期間如出現疑似症狀,請即聯繫衛生局或各縣市關懷中心,並依指示就醫,切勿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就醫時請務必告知醫師旅遊史、職業別、接觸史及是否群聚(TOCC),以供及時診斷通報。
此外,指揮中心也再次提醒,民眾出入人潮擁擠或密閉場所,如醫療院所、人口密集機構、大眾運輸場站或無法保持社交距離之車廂、賣場或市集(百貨公司、量販店、傳統市場、夜市等)、教育學習場所(補習班、K書中心等)、休閒娛樂場所(電影院、音樂廳、體育館、兒童遊樂場、酒店、舞廳、夜店、酒吧、KTV、遊藝場等)、宗教場所及活動(廟宇、教會、禮拜、遶境等)時,請佩戴口罩,並養成勤洗手、維持咳嗽禮節等衛生習慣,以降低感染風險。
------
#沃草需要你 #定期定額募集中
💪 每月 199 元,留下守護台灣的力量! https://waa.tw/fRm7DF
FB_watchout.tw|[email protected]|TW_watchoutTW
高 職 校 務 行政系統 在 葉漢浩 Alex Ip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6.20公投失敗,顯示了三罷運動未能替補街頭行動的位置,突顯不足一面。或許正好是機會,講講組織戰綫的四個大範疇,現在所面對的處境。
令人憂心的是,我們都不會否認組織戰綫長遠的可能性,但問題是組織戰綫顯然仍然不足和脆弱(即使是看起來見成效的經濟圈);而短期面對的政治壓力,既巨大亦趕急,香港人未必等待得了。
-----------------------------------------------------------------------------
【學界】昨天晚飯,有朋友 comment 中學生罷課,形容學界罷課已經是成本最少的抗爭。
我不同意。我認為這位朋友忽略了今時今日白色恐怖的程度,和反國教或雨傘運動相比,不可同日而語。學生可以因政見,被視作操行問題踢出校,教育局也說過學校可以因學生行動而報警。
中學生的處境,更為被學校的權力所影響。學校對學生直接施壓、學校對老師直接施壓、老師受學校影響而對學生施壓、教育局對學校施壓,在這個權力系統中,學生無異都是在底層位置。即使在大學,也面對高層染紅,施壓校政;以及學校行政系統的留難。
那麼仍然支持學生的老師、舊生、家長,能否盡力支援,對抗政治壓力呢?就遠比以前更為重要。
-----------------------------------------------------------------------------
【工會】結構問題在於,香港人不相信罷工能夠成功。
上年抗爭運動高峰時期,大規模罷工的規模也才三十多萬,相比香港總勞動人口,佔很小部分,還有很多罷工從業員是來自於Public Sector,未能反映罷工停擺經濟的主要目的。
面對秋後算帳,從業員更不傾向為未知的行動冒險。即使前綫抗爭者的流血和流亡,也未能在情感上呼召他們打破這股心理。
工會人多人少,影響罷工勝算,反過來,罷工勝算高低,也影響從業員入會意欲。那麼,還是要從人數入手;雖然人多也可以缺乏戰意,無法動員的數字,也於抗爭運動無益。
如何亮劍也是問題。總不可能單憑幾百個會員,就號召整個行業參與罷工;但若果因為少人參與罷工,而不發動罷工,那就只會是自我設限的惡性循環,無限輪迴。
嘗試和逐步而上,似乎是僅有的道路。
-----------------------------------------------------------------------------
【經濟圈】現時香港經濟最受衝擊是零售餐飲旅遊;但據新聞報導所稱,公共行政、金融地產,失業率仍然相對處於低水平。
報導形容,金融地產和進出口批發,作為香港經濟支柱,受到疫情打擊後仍保持相對穩定。
黃色經濟圈能夠持續維持,店鋪人流眾多,正好幫助支持抗爭,也最受衝擊的零售飲食商舖,讓他們能熬過寒冬;但反過來,也讓我們只看到黃圈之中消費面的興旺。
經濟圈能否擴大至其他經濟活動,包括入口中國以外的材料、本地生產這些材料和產品、以至黃圈的專業服務(專業操守對應中資,隨時被指危害國家安全),相信有很多有心人,已經著手推動這些業務。
雖然黃店成行成市,但實際上經濟圈仍然弱小,這點不容否認。
-----------------------------------------------------------------------------
【社區】昨天遇到一個區議員。對方作為新任區議員,當然希望在社區中回饋抗爭運動,他提出了好幾個指標和想法。
他希望能夠聚集到抗爭者成為他團隊成員;這點他做到了。他計劃舉辦很多有關政治的活動;這點他也做到了。
他還有進一步建議,譬如是在黃店除了有連儂牆、文宣的資訊發佈,也在落場或空檔時份,舉辦活動;又,為抗爭居民和黃店配對職位;又,如果民間團體能夠舉辦講座,而抗爭陣營的街坊,出席講座,可獲取積分使用;又,所有贊助的資源,都透過黃店網絡,專門向抗爭街坊發放。
總括而言,是將『服務全民』轉變為『黃絲友善』。當然,這點是思維上的大轉變,更何況全香港有四百多個我方的區議員,能否為之接納,是否有效等問題,仍然是未知之數。
圖片來源:自由時報、和你入工會、關震海
高 職 校 務 行政系統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大家的越南語初級1、2」介紹
訪問作者:阮蓮香
內容簡介:
在臺大、政大等各級機關任教的超人氣越南語名師阮蓮香,將集結多年教學經驗的教學講義,重新整理規劃並補充內容,以「食、衣、住、行、育、樂」生活六範疇為主旨,重視「聽、說、讀、寫」學習四技能,打造上課和自學均適用的「大家的越南語」此一套書。
越南各大學所屬越南語能力檢定機構,一般將越南語教材程度區分為「初級、中級、高級」三級。但是阮蓮香老師考量越南語語音對外國人學習越南語的重要性,「大家的越南語」此一套書分為「初級1、初級2、中級、高級」四冊。
★《大家的越南語 初級1》是史上最輕鬆易學、全方位的越南語學習書!
阮蓮香老師在《大家的越南語 初級1》規劃兩大部分,同時結合聽、說、讀、寫,務求內容符合「簡單易自學、輕鬆易溝通、日常易實習」的需求,期使越南語學習者能在短期之內開口說出標準越南語並初步瞭解越南文化。本書兩大部分:
.PART 1 發音 第一課~第五課
越南語是由羅馬字母所組成的拼音文字,有29個字母、6個聲調,以及各種母音與子音的拼音方式,所以學習越南語,首先要從認識它的字母發音開始。本書從發音開始,循序漸進,並表格式整理拼音方式,簡單易學,待學習者完全熟悉發音和文字之後,再進入七課正課。
.PART 2 正課 第六課~第十二課
在學習發音之後,進入正式課程。從打招呼、問候、國籍與語言、職業、數字、時間到家庭等,完全沒有基礎的學習者可以從會話、詞彙、詳細的文法解釋、例句中,由淺入深,有系統性地學習並學會越南語。
★《大家的越南語 初級2》「簡單易自學、輕鬆易溝通、日常易實習」
阮蓮香老師在《大家的越南語 初級2》規劃12個主題,結合聽、說、讀、寫,務求內容符合「簡單易自學、輕鬆易溝通、日常易實習」的需求,祈使越南語學習者能在短期之內開口說出標準越南語並初步瞭解越南文化。
作者簡介:阮蓮香(Nguyễn Thị Liên Hương)Katie Juan
學歷:
越南河內國家大學歷史系學士
中國北京外語學院中文系進修
臺灣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研究所國際關係碩士
經歷:
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外語教學暨資源中心越南語講師
國立政治大學外語中心越南語講師
輔仁大學越南語講師
警察專科學校越南語講師
外貿協會(ITI)臺北&新竹越南語講師
越南國家社科院中國研究學院前研究員
國家教育研究院「新住民語文課程綱要研修小組」委員
移民署新移民全球新聞之越南語主播
新北市「幸福新民報」節目越南語主持人
行政院新住民事務協調委員會委員
出版社粉絲頁: 瑞蘭國際出版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高 職 校 務 行政系統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伴你就業 成就職場」青年就業發展計畫分享
訪問:王謙(專案顧問)
面對大專學生對於未來徬徨無措,青年求職之路艱辛,得勝者教育協會與花旗基金會在2018年共同發起「伴你就業 成就職場」就業發展計畫,透過專業的諮詢服務與心靈輔導等方式,陪伴即將邁入職場的準社會新鮮人提早做好就業準備。計畫執行至今參與輔導的學員有超過六成五成功就業,透過方案青年不僅順利跨出求職的第一步,進而發掘個人興趣與熱情,勇闖職場,讓夢想起飛。
根據行政院主計處統計,2019年7月全國勞動力人口失業率為3.82%。依年齡層來看,失業率最高的是15至 24 歲青年 12.25%。台大國發所教授辛炳隆解釋,青年失業率數據上會如此高,部分原因是剛從大學畢業的社會新鮮人,在初入職場時,由於缺乏工作經驗,難免尋職不易。
花旗基金會與得勝者合作青年就業發展
花旗(台灣)銀行政府暨公共事務中心總監暨發言人潘玲嬌表示,花旗集團在2015年透過經濟學人智庫進行青年經濟策略指數調查(Youth Economic Strategy Index),希望透過青年對於經濟前景的看法,確認哪些因素最能幫助年輕人創造有利的經濟環境。調查發現,台灣的青年擁有良好的教育資源與資訊科技環境,但在畢業進入職場的轉換時,缺乏與職場接軌的實用資源,讓青年求職之路顯得艱辛。
有鑑於此,2018年在花旗基金會的支持下,花旗與得勝者教育協會攜手合作,共同推動「伴你就業 成就職場」計畫,計畫於台中、台南、高雄三個主要都會區,針對16-24歲的青年設計就業發展計畫,透過具專業人才發展經驗的人資顧問、有職場經驗具愛心的職業導師(Mentor),透過職涯探索工作坊,提供履歷撰寫諮詢及個別輔導等方式,協助青年釐清自己的目標勇敢逐夢,踏出就業的第一步,成功接軌職場。
「伴你就業 成就職場」計畫自2018年開始執行至今,接觸超過二百多位青年,其中家庭經濟弱勢青年約占30%。計畫推行過程中,最常遇到的是即將面對就業的大四學生,不知道自己的興趣與未來目標是什麼,透過職涯探索工作坊,有8成學生表示清楚自己的方向目標,確定要繼續升學或是準備進入職場。
針對準備進入職場的社會新鮮人,「伴你就業 成就職場」計畫提供履歷撰寫及個別輔導,諮詢顧問會針對學員的需求,引導學員撰寫履歷,並模擬面試。8成以上學員表示在導師引導協助下,有能力撰寫具亮點履歷增加面試機會。
不同於其他青年就業輔導方案,「伴你就業 成就職場」計畫以專業的就業諮詢與陪伴為主,在青年探索職場過程中,以及在求職與試用期間給予引導鼓勵,並提升自信。面對環境快速地變遷與資訊爆炸的時代,輔導者角度在於協助青年聚焦目標,精準地找出適合自己才能與興趣的工作,並且專心一致地面對問題,勇於突破困境,同時也可以增加就業穩定力。計畫中擔任職涯導師的張家珍回憶,在這一年的陪伴輔導中,常遇到學生反映自己的夢想不被家人接納,因此有些徬徨和沮喪,這時我們會請學生再次確認他的夢想和目標,用有效益的溝通方式來爭取家人的支持。也有一位台南的學員表達,剛畢業找工作千頭萬緒無法準備,透過職涯導師有系統、有方法的指導,幫助他快速找到工作、進入狀況。
第二屆「伴你就業 成就職場」將於十月起於台中、台南、高雄三區陸續開辦,除了傳統就業模式、將新增一項以知識經濟與數位科技為基礎的自由工作創業之路。計畫輔導協助100位青年進入傳統就業市場;另輔導協助50位以數位經濟之自由工作創業模式,以達到自給自足的收入目標。
得勝者教育協會理事長黃臺珠指出,「大學生剛畢業在找工作時缺乏有經驗的長者協助,若有相關的職涯輔導課程,從自我探索到訂定自我發展計畫,讓學員可以透過實際操作找到夢想、自我發展並成功地就業,而得勝者扮演的角色就是「夢想孵化器」。
關於花旗基金會
花旗基金會矢志在全球服務我們所營運的社區,提供弱勢的個人與家庭各類機會,提昇經濟條件。在全球各地,花旗基金會提供了「微型企業融資與微型創業」服務,以幫助個人達到經濟上的自足;也協助「小型且成長中的企業服務」協助經濟擴展與創造就業機會。另外,還有「教育」工程幫助年輕一代邁向個人與事業上的成功。「金融理財教育」則協助個人在做出與財務有關的決策時,能有充分的資訊。我們還有「環境永續發展」計畫,聚焦於能兼顧增加就業機會、刺激經濟成長與保育環境的永續事業。
更多資訊請參考以下網址:http://www.citifoundation.com/
關於得勝者教育協會
協會於民國83年起陸續在全國中小學推展「得勝者教育計畫」,遍及6都16縣市(含外島金門、澎湖、連江縣)。課程包含《問題處理》、《情緒管理》、《真愛守門員》、《原諒練習步》、《財商智富4S》,透過社區志工團隊,以團體課程與心得筆談等輔導模式,成為學生的「重要他人」,每年服務超過500所學校,4,000個班級,近12萬人次青少年。本會曾榮獲96年度教育部「推動學校品德教育」績優民間團體獎項肯定,校園佳評如潮,更多資訊請參考以下網址:http://www.champ.org.tw/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七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天亮就出發」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sgo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高 職 校 務 行政系統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8/3(六)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哈克獨門心法工作坊】~穿越迷霧,懂一個人真正的樣子~2019/10/19開課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4022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點」,在一年的中間,許多學生畢業的季節,來跟大家來聊一聊「生涯」跟「職場」,似乎是很應景的話題。
但你放心喔,我要跟你聊的不是如何找工作、面試,這一類比較技術性的問題;而是在這個動盪、快速變化的時代中,我們要怎麼樣「安身立命」?
所以呢,我們企劃了三集「過好人生」的專題,要來跟大家分享,如何駕馭那未知的未來?我想不管你是剛畢業的菜鳥,或是已經在江湖上走跳的老手,都會覺得很有幫助。
而在「過好人生」系列的第一集,我要開門見山的,來幫你破解一個思考、一個問題。
那就是喔:「不管你現在幾歲,有工作還是沒有工作、薪水高還是薪水低?你對未來都會有一種淡淡的焦慮,不確定是否繼續往下走,是對的選擇嗎?」
你是不是也感受到,那些過去覺得顛撲不破的保證,全部都一點一滴的在瓦解中呢?
你的焦慮並非空穴來風,在我分享「如何面對這些焦慮」之前,我們先來看看幾個客觀的數據。
首先喔,根據「行政院國發會」最新出爐的一個報告裡,它載明喔,在不遠的未來,大概就是民國150年,我們台灣的人口會比今天少了679萬,只剩下1660萬,回到民國65年的狀態。
這意思是說,我們現在剛好站在一個分界點,接下來每往前走一步,我們的人口數據就會往後退一格;但是不同的是,這次的1660萬的人口結構,會跟以前很不一樣。
首先呢,65歲以上的人口,會從當年的60萬膨脹到730萬,是當年的12倍;但是出生的人口,卻從42.5萬降低到5.6萬,比當年的七分之一還要弱。
聽到這些數字可能沒有感覺,我直接講白話文;現在全台灣有2600多所小學,如果都沒有關門,每間學校就平均只會有25個學生。
你想想看,這樣的狀況底下,有多少教育人員要被淘汰?而周邊有多少的產業會跟著萎縮?
好!就算你不從事教職,也不想生小孩,那個時候每年能繳稅的人,只剩下810萬人,是現在1730萬納稅人口的一半。
但是卻要支應730萬人的退休年金、長照費用和醫療支出;從現在5到6個人,養一個退休人口,到1比1的cover,我們只有40年的時間。
如果講到這裡,你還是沒有感覺,我就直接告訴你,只要你現在小於58歲,你有很大的可能會領不到勞保,甚至於呢,你要繼續工作到75到80歲都是正常的。
當然你也可以說喔,晚點退休沒什麼不好,反正壽命那麼長,繼續工作當練身體。那我再告訴你一些產業的實況,你可以想一想。
所謂的「工作」,你那種覺得想要做一輩子的,它會不會存在?就算你想做,還有公司會要你嗎?
我們來舉幾個例子喔,大家都知道台灣過去一直以來是機車王國,隨便走在馬路上,你都能夠看到不管是綠牌、白牌、黃牌、紅牌…這種各式的機車,滿街趴趴走。
而這樣子高密度的機車使用,就造就了上個世紀的八零年代,台灣機車行隨便開,隨便賺錢。不過同樣的情況到了二十一世紀之後,開始了有重大的轉變。
由於電動機車的技術愈來愈成熟,無論是更時尚的外型,更便利的充電站、加上環保政策的助攻、實際價格的補貼跟補助;它都相較於傳統機車有更好的吸引力對於消費者,它帶動了近年來電動機車的換車潮。
而電動機車就像3C產品一樣,在維修的時候,不管是哪裡出問題,只要把整台電動車接上電腦,就能夠很快的診斷出故障的位置,直接換掉零件。
不再需要那種傳統機車行,老師傅的維修經驗,而且維修價格更透明、更低。在這樣的風潮底下喔,傳統機車行如果不轉型,你想想看生意還能維持幾年?你可以自己想一下。
如果你覺得機車行是「黑手」,是屬於「藍領」的產業,跟身為「白領」的你無關,那你一定不能錯過我接下來要說的例子。
「大數據」的運用,在這幾年來已經是大家都知道的事。你可曾想過所有使用習慣、生活方式、健康數據,都會透過電子化的大數據被記錄之後,所有的產業都能夠針這些數據,去鎖定他要的族群,去設計出更受歡迎的產品。
你想想看,假設你這輩子會得到什麼病,都可以透過「大數據」推算出來;汽、機車全部自動駕駛,大幅降低車禍的機率,你還需要現在包山包海的醫療保險、意外保險嗎?
還是保險公司其實只要針對你所需要、買得起又適合的保單,直接推播到你的手機裡,方便你完成購買這樣就好啦。那麼這個時候,眼下全台灣21萬的保險從業人員,又該何去何從呢?
我們都知道打敗計程車的,不是另外一家更大的計程車行,而是叫車軟體Uber、滴滴打車;而打敗出版業的,不是哪一個強大的作者或者是書商,而是沒出過任何一本實體書的「臉書」啊。
而你可能不知道的是,讓口香糖的銷售量急劇下滑的,不是另一外款零食,而是「社交軟體」。因為當人不用直接互動的時候,口氣清新的需求,也就沒那麼重要了。
在未來,你根本不知道你的敵人會在哪裡?也不知道你的公司還能活多久?就算它現在看起來很大。更何況喔,在台灣的大企業是相對少的,絕大多數都是中小企業。
而中小企業只有七年的平均壽命,它關店的比率非常非常的高;以每個人平均45年的工作時期,你至少要換7到8次的工作,這都是很正常的。
所以談到這邊,你是不是覺得心中那種隱隱約約的不安,其實是很合理的。如果你沒有這樣的焦慮,我還比較擔心你勒!
那麼面對這樣的狀況,我們該怎麼思考?首先,你要知道的是喔,如果你的想法還停留在,找到一個工作安分守己的做下去,只要穩定就好;那恭喜你,你註定被淘汰。
為什麼呢?其實我們有很多人的生涯概念,是來自於20世紀,但卻要應付急劇成長的21世紀。不知道你還有沒有印象,在上個世紀,我們對生涯規畫的理解都很單純,而且單純得很絕對!
就像是讀了醫學院就當醫生,讀了師範學院就當老師,要是你不想讀書就當工人,這種「一個蘿蔔一個坑」的概念。
但你有沒有發現喔,在我們渡過了千禧年,進入了二十一世紀之後,這種精確分工、結果確定的事情,其實早就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每三到五年之間,就會有不同的熱門新工作誕生。
特別是近幾年來,最熱門的工作像是YOUTUBER、網路小編、電競選手、居家整理師…這些等等的,都已經不是各大專院校裡,找得到相關的科系的新工作、新職業啊!
而這樣子的「實際產業」,跟「學術」之間的斷層,也老早讓生涯的議題,脫離了「精確分工、確定結果」這樣的途徑。
而更弔詭的是,有一個關於「知識更新速度」的統計數據顯示,現在的大學生,進學校第一年所學的知識,在他升大二的同時,去年所學的就已經過時,形同作廢啊!
這更說明了,要現在的學生從學校畢業之後,帶著所學的專業,去找到一個長期穩定、能夠做一輩子的工作,那幾乎已經是「神話」了!
再加上喔,我們現在所處的時代,是工業革命以來,人口和科技發展最快速,而且達到高峰的階段。現代的人一天的資訊量,已經是18世紀的平凡人一輩子的資訊量。
也就是說喔,雖然我們懂得比二百年前的人,還要多很多;但尷尬的是,我們大部份的思考方式,卻沒有進步多少,還停留在工業時代那種「找個能夠做一輩子的工作」這樣的思考框架裡。
在這裡我邀請你想一想喔,要是你的思想沒有適時的,隨著時代的進步而一起前進,你又偏偏生活在變動這麼快速,對於「未來」是前不著村、又後不著店的狀況裡,那麼怎麼樣會讓人不焦慮呢?
如果你不想要繼續焦慮下去,那麼關於未來生涯的因應策略,就是你最急迫、最需要學習的部份。
但是在開始學習之前,我來說個故事,讓你對於這樣的學習,先有個正確的理解。IBM大型電腦之父「佛瑞德・布魯克斯」。
他在1986年的都柏林IFIP的研討會上,曾經發表過一個關於軟體工程的經典論文。論文名稱叫做《沒有銀彈》,之所以把論文的名稱取得這麼特別,是因為佛瑞德使用了一個隱喻。
在歐美的傳統故事裡,傳說喔可以用銀製的子彈,就可以殺死吸血鬼、狼人或者是任何怪獸;所以呢「銀製的子彈」就會被引申成「解決問題」的最有效方法。
而佛瑞德把論文取名成「沒有銀彈」,就是在強調軟體複雜的本質,並沒有任何一個技術或方法,可以像是殺死狼人的「必殺技」,並沒有那種一招斃命,一用就靈的這種途徑。
而事實上,像軟體工程這樣的挑戰,就跟現代人的生涯規劃是同樣的複雜。過去所有行業的權威,和牢不可破的真理,都在此刻會被推翻,沒有任何的「保證」可言。
因此呢,我們未來將面對的問題、還有解決這些問題的資源跟方法,都會是「史無前例」的,都必須由我們自己親手去開創。
而真正「解決問題」的高手,就像佛瑞德這樣的人,他們老早就參透了「一勞永逸」的方法其實根本不存在。
可以追求的是鍛練自己的「思考能力」,把自己打造成為能夠「靈活應變」,去適應各種的變化,而不斷的更新、持續升級的系統。
如果你還是聽不懂,非得要一個答案,那我只能說,現代生涯唯一的不變的,是「一直在變」啊!唯一的解答就是「沒有絕對」!
而你的腦袋裡那些一成不變、不動如山,企圖想要找一個工作、一個專業,就做一輩子的「舊思維」;如果再不移除,那就會像是當大家都在用智慧型手機的時候,你還堅持使用「call機」,這是一件很荒謬的事喔!
更可怕的是,這些過時的思想如果不即時更新,當生活和工作的壓力越來越大之後,它會變成一種毒素,變成一種「思想的遺毒」。
不知不覺會腐化你的心靈,讓你對生命感覺到絕望,成為自我發展的最大阻礙,這會是你要的嗎?你可以想一下。
所以在下一集的節目裡,我會一一說明,這些「思想遺毒」的具體內容是什麼?及它是在什麼時候,植入你的腦袋裡?
面對「思想」這種無形的對手,你必須先認出它、標定它;才能進一步的打敗它、超越它。
要是你希望自己能夠與時俱進,不讓未知的新科技,消滅你熟悉的工作跟生活方式,那你就一定要鎖定我們的頻道。
除此之外呢,如果你想要更精確的,認出在自己的人生裡,無論是面對工作,還是自我發展的迷思或現象。
並且透過學習掌握具體的方法、找到明確的自我定位,有效的去適應這多變的未來,那麼千萬不要錯過,我們推出的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
如果你曾經在生命的任何時刻當中,問過自己:「這輩子,只能這樣嗎?」那這門課就是為你所準備的!【過好人生學】會陪伴你過出自己想要的好人生!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那麼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今天最後跟你分享的【過好人生學】,期待你的加入;詳細的課程內容在我們影片的說明裡,都有相關的連結。
讓我們一起邁向一個更好的人生,謝謝你的收看,我們再會。

高 職 校 務 行政系統 在 高職校務行政系統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你不知道的歷史 ... 的推薦與評價
校務行政系統 台北市高職. 校務行政系統. 志仁高中(夜), 大安高工, 大安高工(夜), 強恕中學(夜), 喬治高職, 華岡藝校, 開南商工, 開平餐飲, 開平餐飲(夜), 木柵高工, ... ... <看更多>
高 職 校 務 行政系統 在 「學生學習歷程檔案操作及提交作業說明會」–高職校務行政系統 的推薦與評價

臺北市109學年度「學生學習歷程檔案操作及提交作業說明會」–高職校務行政系統. 74 views74 views. Streamed live on Nov 4, 2020. ... <看更多>
高 職 校 務 行政系統 在 高職校務行政系統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你不知道的歷史 ... 的推薦與評價
校務行政系統 台北市高職. 校務行政系統. 志仁高中(夜), 大安高工, 大安高工(夜), 強恕中學(夜), 喬治高職, 華岡藝校, 開南商工, 開平餐飲, 開平餐飲(夜), 木柵高工,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