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真的是又濕又冷,雨又有點大,實在不太適合到公園跑步!
幸好有備案,社區的健身房就有跑步機,這種天氣就適合在室內跑,不用一直承受刺骨的寒風了… 住這裏十多年,第一次來使用跑步機耶…(記得剛入住的時候還有更好玩的跳舞機呢~ 可惜壞了之後就被移走了…)
昨天在公園的時候,一邊和兒子併肩小跑,一邊聊著他學校的事,兒子念的是資訊科,專業科目有基本電學、電子學、數位邏輯、計算機概論、APP程式撰寫…
我問他最喜歡哪一科,他答不出來! 我問他最討厭哪一科,其實也很難比較? 為什麼?
因為沒有一科讓他感興趣,或讓他有成就感…😔所以每一科都似懂非懂,不知道老師在講什麼,尤其是那些要套一堆公式的題目…
讓我不禁回想自己的高職生活,念的是電機,也是有基本電學、電子學、數位邏輯、計算機概論…以前學的是 8048單晶片或PLC寫程式,因為那個年代沒有手機APP!
對我來說,當初運氣比較好的是有一科專業科目是我比較感興趣的:電動機,俗稱「馬達」,因為馬達會轉,很有趣,直到現在,馬達的技術仍然不斷翻新,用在許多科技產品上,小一點的如手機的震動功能、大一點如gogoro或特斯拉電動汽車,到處都可見馬達的進步跟著時代而演進。
不過,我現在的工作和馬達也是扯不上邊! 當初學校念的科目現在一個也沒用上。
前陣子開始教兒子如何架設網站,一步一步教,一邊動手做,他是可以學會的,但學校的科目為什麼老師教,他們卻有很多人都學不會? 甚至開始放棄,上課發呆…
我把兒子的課本拿來看,試著拿他的考卷來解題,然後我發現這些公式好熟悉,卻又想不起來:
E=QV
Q是庫侖
V是電壓
E是焦耳
所以一伏特的電壓可以讓一庫倫的電荷獲得或失去一焦耳的電能
很好… 看完以上這些定義,我的解題熱情瞬間冷卻!! 本來想教兒子解題,但現在連我自己也不想去弄懂這些東西了,我該怎麼教他…哈~
兒子說,公式不只這個,還有好多其他的,而且題目愈來愈複雜…如果這些不弄懂,以後考統測要怎麼辦…啊好無助~ 因為這些科目真的好無趣啊!!
於是我們開始找,未來的大學到底有什麼科系對他來說是比較有趣,又能對未來的工作有幫助的,找來找去,好像不管念哪個科系,總會有不喜歡的科目,只是數量多寡而已… 既然逃不掉,現在的科目也不能不念(為了升學考試) ,那好吧… 就跟我當初一樣,比較會念的科目就多念一點,不會的科目就盡量做一些考古題吧,多做一些也能多懂一點…
然後呢,如果這些都太無趣了,那我們來學習觀察好了,你現在在學校的生活中,同學們的需求是什麼,例如愛美、愛改褲子、愛買髮蠟、愛買衣服、愛打扮、愛聊電玩!
遇到的困擾是什麼? 例如教官愛抓學生把褲管改太窄,限制不能小於18cm!!!!!(我個人覺得真的有夠無聊!)
班上發生的趣事或令人生氣的事是什麼? 例如老師總偏愛那些功課好的同學,對那些功課不好的同學總沒好臉色!
有女朋友的同學生活和其他人有何不同? 例如時常發呆傻笑…
如果現在開始培養這些觀察力,把這些有趣的事情記錄下來,然後當成部落格的文章素材,訓練自己寫故事的能力,未來這個部落格是不是能帶給你寶貴的人生經歷與記錄!
人生的每個階段都有快樂,當然也伴隨著痛苦,不是每個人都有高智商,也並非每個高智商的人未來都能成為人生勝利組。
山不轉路轉,學校教育不可能處處完美,大不了未來先去工作,有需要再回學校念書,例如在職班。學習自己有需要的科目即可。
千萬別為了求職而追求文憑,而是要為了創業而追求能力的提升,這兩者目的大不相同,一個是為了別人打工,一個是為了自己而創業。
聊著聊著,不知不覺就跑完了10圈!
今天兒子回家後跟我說:爸,你上次幫我拿去改的褲管今天被教官抓了,他說我改太窄,你不是說剛好改18cm嗎?
唉!我心想糟了! 其實我覺得改17cm比較好看,所以我其實是改成17cm的!!! (我咧…該死的教官…)
#愛美的青春期為什麼限制18cm呢?😆
#想當初我高中的時候根本就是全套在中華路訂做的制服啊
#uniform
同時也有1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數學老師張旭,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如果轉學考考卷上出現這種題目 一定要拿分 而且一題 10 分 是保底的基本盤 更是不能失分的一題 今年 7 月要轉考有微積分的同學們 我們一起衝! 這個系列會解台大、台綜大和台聯大的轉考微積分考古題 每次影片都會講一個題型,而且會出一個類題讓大家練習 這個類題會在下次的影片開頭講解 要轉考的同...
高 點 轉學 考 考古 題 在 讀享周易刑事法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高普考放榜後,同學如果決定拼年底地特,或者再拼一年,就刑法這科來說,很多人會問老師:要怎麼選購老師的書籍或課程?
以下提供一些建議(更詳細補充):
1、我補過習,要不要再補一年?還是買函授就好?
遇到蠻多同學問這個問題,通常我的回答都是「看你的荷包來決定」,畢竟補習或函授課程比單買書來說,價格上有蠻大的落差,但好處是有進度安排,可以按部就班念書。不過,如果自己的自制力夠強,其實也不需要別人幫忙安排讀書計畫,照自己的步調走就好。
函授的好處則是觀看自由,我想大家都了解跟面授補習班的差別。要看你的程度和讀書節奏綜合考量,找朋友討論一下再做決定,也可以私訊老師詢問看看,應該蠻有幫助的。
比如你要考高考一般行政,市面上單賣刑總函授的不多,老師的轉學考刑總函授就很適合,有14堂課,價格不到萬元,而且教得很詳細,還會帶題目,是經濟實惠的組合。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私訊老師。
2、已經有買教科書,還需要買老師的體系書嗎?
個人覺得,如果手邊有新版的教科書,就趕快開始念吧,先不用買體系書,因為真的念不完。頂多可以買個薄薄的上榜模板、解題書或總複習等等,作為考前衝刺。不過,如果市面上的教科書的不合你胃口,或是你想用一本書解決體系和解題,那還是買吧!
基本上,這些書的功能都不同,說明如下:
「體系書」是打底用的,內容豐富完整,但缺點就比較厚,怕念不完又看了一堆重複的東西,所以要看看自己的需求再決定。
「解題書」培養的是問題意識,老師覺得考前兩三個月一定要入手,把考古題練得滾瓜爛熟才行。買哪一家的解題書不重要,都可以,看得順眼最重要。
「上榜模板」則是考前衝刺、要收尾時使用,大概考前一個月買,每週看完一遍,每次念同時背誦模板,這是老師建議的使用方式。
3、我適合老師的哪一本書或課程?
蠻多同學會問老師這類問題,但說真的蠻空泛的,因為我不知道你刑法念到什麼程度。所以說,同學可以跟我大致說一下自己刑法準備了多久、有沒有完整念過一遍,或是已經有上過哪位老師的課等等,這樣老師可以給你比較精準的建議,也才能提供你實質的幫助。畢竟老師寫了很多書、開了很多種課程,如果不清楚其中的差異,來問老師最快啦!
以上三點供參,有問題的話可以私訊粉專,老師會儘快回覆同學!
周易老師
2019.9.22(9.24增補)
高 點 轉學 考 考古 題 在 小吃貨的英國生活日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條條大路通羅馬 #大膽出走的人生是你想要的嗎
#你走的人生是你的還是別人的 #關於我的人生 #文長慎入
還記得之前看讀了一些換日線的文章,時常覺得很感慨。感慨大部分的文章,說的並不只是在國外的所見所聞,更多的是,台灣的年輕人應該大膽出走。
以前我以為所謂的大膽出走,是有一天自己還會回到台灣貢獻自己所學。就像19世紀的留學生,到西方國家學習科技、社會、民主制度,把更好的技術、觀念帶回東方、帶回自己的國家,讓我們的國家更好。
然後現在我們所謂的大膽出走,是出走了再也不回來了。
其實來了英國以後,自己一直在想,自己為什麼來英國?
如果我當初沒有來英國,或者當初畢業後回台灣,我會後悔嗎? 雖然現在說這些,也沒有人知道,連我自己也不知道,到底哪條路比較好?
如果你問幾年前的我,我當然會說,當然要出國啊! 留在台灣要幹嘛?一輩子領低薪?一輩子被說是魯蛇? 被說是爛草莓? 然後結婚、生小孩?
從小我就是一個,在台灣社會算很叛逆的孩子。總是希望走和別人不一樣的路,可是越長大越發現,還是只能走,乖乖念書,考上好高中,考上好大學,找一份好工作的路。
從高中開始,我已經意識到所謂的社會階級。前三志願的高中永遠找前三志願的高中辦聯誼,學校的老師總是和我們說,要好好念書以後才能考上好大學,嫁一個好老公,像我們之前的學姊,念了台大法律系,老公也是台大法律的同學,一個是法官、一個是律師,天作之合,加上老公家裡也有錢,家裡有給房子、還讓他們可以時常出國遊玩。
考上大學後,家裡還是繼續持有「念歷史系能幹嘛?」「為什麼不念台北的學校?」「為什麼不考轉學考?」
雖然自己很不想承認,但真的覺得很不甘心。心理的OS是,如果可以念台大我也想念台大啊! 啊就是沒考上你想我怎樣? 我承認我的確沒有很認真念書,我的確花了很多時間在看日劇、看動漫、打電動,和朋友出去圖書館念書也是有看沒有懂。因為我根本不想念啊!
從小,我喜歡閱讀,我喜歡學習新知,但我真的很不喜歡念學校的課本、念那些無聊的論語、古文(我只喜歡故事或小說,像是牡丹亭、鏡花緣那類的)。
小時候的我,很喜歡科學,直到國中我還是很喜歡物理化學,但我很討厭數學。討厭數學也是因為,計算很無聊,我不是很擅長計算,我是個很粗心的人,總是計算錯誤。但在台灣,計算錯誤就是全錯,沒有人會看你計算過程,知道你其實懂這題數學,而給你分。只要最後的答案錯,就錯。(後來我知道,在英國你並不會因為計算錯誤就全錯,老師會根據你的內容而給分,代表你其實還是知道怎麼解題的,程設也是一樣的,會根據你寫的內容而給予部分計分)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念了國中、高中、大學,我會越來越討厭念書,越來越覺得,念書也只是為了考試。小時候我喜歡幻想,自己成為各式各樣的人。我想成為探險家、想成為考古學家(我有恐龍的考古玩具組)、想成為科學家、想成為發明家。到了國中,我想成為創業家。到了高中,我只想考上國立大學(排名越前面越好,什麼系都好)。到了大學,我只希望自己可以考上研究所(排名越前面愈好,科系最好好就業)。
大四上學期,申請了幾所台灣的研究所都沒上,但大四下已經申請要到韓國交換,也無法用考試的方式考上。當下真的覺得很崩潰,不知道自己該怎麼辦。很迷惘,也很不甘心。我當時問了男友,我該怎麼辦?其實大部分的時侯,我都是一個,很自我中心的人,只有很崩潰的時候才會問男友。他也說,他不知道。我當時的男友,是個家裡幫他他把人生都安排好的人,即使他想反抗也反抗不了,所以他乾脆也不反抗,反正這樣比較舒服。他大我兩屆,和我一樣,他不喜歡念書,家裡還是幫他請了很貴的英文家教,逼他唸英文。和我一樣,他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麼,所以不太認真地念書,考上了和我一樣的大學,唯一不同的是,他數學很好,實際上問他喜不喜歡數學,他也不知道,只是好像念起來很輕鬆,比英文好念,所以念理工科。他念了資工系,原因只是比電機好念,他喜歡走輕鬆的路。研究所繼續在我們學校念,進了輕鬆的Lab 一切都只是因為,比較輕鬆,但還是得找個理由說,「喔~也是因為我對演算法比較有興趣啊!」我們的興趣都是這樣而來的。
我不知道很多人是不是和我們一樣,都那樣迷惘,都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只能從眼前幾條看起來好像可以走的路,緩緩往前邁進。
在自己沒有研究所offer這件事情的打擊後,我突然想到之前某場演講的老師提到,自己原本有打算申請留學貸款出國這件事情。於是我立刻Google了留學貸款,找了關於留學的文章,預約了留學代辦,和男友說,我要去英國念書。他當下也覺得很突然,畢竟我所有事情都是這麼突然決定的。然而,當你覺得自己已經沒有任何東西的時候,當然會想背水一戰。我就只是,想要從狹縫中找出一線曙光而已。至少當別人問起我未來要幹嘛時,我還可以說,「我其實打算出國念研究所。」這樣聽起來好像很合理,很有未來,很有上進心,其實就只是因為,我想不到其他可以走的路。
從韓國交換回台灣後,我更下定決心自己一定要出國,因為回台灣後,我發現,我真的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工作。我當時還沒有錢可以出國,雅思也還沒考到,連自己都懷疑自己到底有沒有辦法出國念書,還是只是個障眼法。
期間我也掙扎了很多,覺得自己對不起男友,覺得自己很自私,把兩個人相處的時間都拿來弄出國的事情。當身邊穩定交往中的朋友都邁入婚姻時,自己還在想自己要出國念書。家裡也曾經希望我們可以先結婚,但我總覺得,結婚後我就被綁住了。曾經我很嚮往結婚,我也一直很喜歡看婚禮相關節目,但真的要認真思考結婚的問題時,我卻覺得害怕。一來,我和男友的家人相處得並不融洽,二來,男友一直以來也夾在,家人和我之間的兩難。他家就是傳統爸媽幫小孩把一切都準備好,房子、車子準備好,小孩長大結婚,孝順爸媽那種家庭。連房子都幫他買在他爸媽家附近,就是傳統式的大家庭概念。
男友的媽媽說,我是個沒有家庭觀念的人。或許吧!我爸媽也時常說我很不孝,沒大沒小,不尊重長輩。或許真的是這樣吧!但也是因為這樣,我才能夠不顧一切的飛來英國,一個人在這裡生活。
剛來英國時,我還以為,我畢業後會在英國工作一兩年,然後回去台灣和男友結婚,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我也沒想到我就這樣跟他分手了。實際上我並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分手,我只是想擺脫自己原本在台灣的一切,重新開始吧!或者說,不分手我沒辦法堅定的留在英國。
曾經有段時間是,你會想,自己為什麼不是英國人?自己為什麼要花比其他人好幾倍的努力,達成他們一出生就有的東西? 為什麼台灣人要花這麼多努力,來到別人的國家工作,努力進入別人只是普通生活就可以進入的公司? 其他英國人也只是,普通的出生、長大、念了自己喜歡的科系、念了自己覺得還可以的大學,畢業,找了自己覺得還可以的工作,一邊做著自己還算有興趣的工作,下班或假日經營自己的興趣。而我們卻要,歷經一大堆的辛苦,內心的掙扎,跑來這裡,很努力的,爭取別人原本就有的東西。
我不是一個很會經營感情的人,我總是很自私的站在自己的立場想。只是因為男友沒有不顧一切的衝來英國找我,我就這樣拋棄他,感覺真的很自私也很殘酷。但拋棄他也是代表,我拋棄了以前的自己。
對於現在的男友,我也很自私,還是一切為了自己的未來找想,要求男友無私的支持著自己,不論自己未來要留在英國或台灣,都應該要順著我,因為我拋棄了過去的自己。時常我覺得他把我當成和他一樣的英國人,但我還是台灣人。我總是覺得,我無法成為英國人,因為我就是台灣人。我不知道其他和我一樣在英國生活的台灣人,或其他國家的人,是否也有這樣的認同問題。一方面想要成為,和他們一樣的人,不希望他們把我當成外國人看待,一方面又覺得,自己就是台灣人,一輩子都是台灣人。
我喜歡follow很多部落客,打開我私人的FB,上面都是在不同國家生活的台灣人的粉絲頁,這樣才有很多不同的人生可以供我參考,讓我思考自己要的是哪一種。
可是啊!當我打開自己的粉絲頁,發現大家私訊我都是,看了你的粉絲頁,讓我也想看你一樣,也想去英國念書,也想念資工所,也想離開家,也想在英國生活等等的訊息。我想到的是,為什麼大家嚮往我的人生呢? 即使我依然是如此迷惘? 一直說「不想後悔」,也是因為已經選了,後悔也沒有意義。但你沒選,你也不知道會不會後悔,人生就像賭博一樣,你永遠不知道,也不能重來。就像某個換日線作者的文章提到,成功的人,只是做了比較好的選擇。
對於「成功」的定義,我也一直在想,難道我這樣是成功了嗎?只是因為我成功地來到英國留學、成功的留在英國工作,成功的從歷史系畢業生轉職程工程師,這些就是大家想要的嗎?
如果是幾年前的我,看到現在的我,或許會說,這絕對是我想要的。可是現在的我,會說,「你確定嗎?」
就像高中讀了辛棄疾的詩,「少年不識愁滋味」當時我想,我能理解什麼是愁滋味,因為我不是普通的少年。但過了十年,自己真的才能理解,為什麼小屁孩是小屁孩。
現在偶爾會想像,自己在台北工作,每天過著加班到八、九點的日子,然後和同事去吃完晚餐抱怨完回家洗澡睡覺,假日可以和朋友去唱歌或去華山逛逛的日子。沒有錢,只能租個小套房,和男友過著月底就要吃土的日子,但百貨公司特價還是亂花錢,反正下個月又會有錢。沒有存款,買不起房子,反正結婚可以住在男友家給的房子,被罵不孝媳婦也無所謂,可以拿他們的錢,在家耍廢,一個月領三萬多的薪水,錢都花光光也無所謂,有小孩的話在讓他們出錢養,或讓他們顧。
想像起來,除了一般人好像會努力當個好媳婦跟婆家打好關係以外,其他都和我身邊同年紀朋友的人生差不多了。
可是啊! 現在的男友和我說,你忘了你的粉絲頁,還有很多人是看了以後,「想來英國闖蕩,想擺脫自己原本的生活,想成為女性工程師的嗎?」
的確,這也是我以前沒想過的,我的粉絲頁,讓很多女生,突然想成為工程師,現在更努力成為工程師。我的粉絲頁,讓原本對海外生活卻步的人,更努力想到國外生活。我的粉絲頁,讓原本以為,只有念了Top University或者有錢人的小孩可以來國外念書、生活的人,有了更多的動力與藉口可以奮力一搏。
一直以來,我想說的只是,我就只是一個普通人。我並沒有比較聰明、並沒有比較優秀,我只是運氣比較好,遇到很多願意幫助我的人,不管是前男友還是現在的男友,我的代辦、我在Durham沒見過面的學長、我學校的Career Advisor 我的Super Visor, 我在Durham的一切朋友,我在台灣的一些朋友,大家都是這麼願意相信我,我可以做到一切我想做的事情,僅管大部分的決定都只是我臨時下的目標。突然打算出國念書、突然某一天和男友說,我要留在英國工作,突然某一天說,我絕對不要回台灣,突然有一天說,我絕對要成為工程師。一切都只是我任性,隨意做出的決定。
謝謝一直以來都有在看我寫的廢文的粉絲們,我相信你們都是比我更優秀、更有才華、更努力的人。所以你們,一定可以找到自己想走的路,即使那條路充滿一大堆不確定性,即使你依然迷惘,但不管走哪條路,最後都是自己說了算,就像我一直以來,都在安慰自己,自己走的是最好的路,也是因為「不想後悔」,不管你今天留在台灣生活,不管你今天來到英國生活,一定都有屬於你自己的路。
我希望你們都可以過得很好,但我不希望你們覺得,複製我的道路,就會過得好。這也是我害怕的。因為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個體,你是你,我是我。我們都不一樣的人,
或許很多部落客、很多粉絲頁想表達的是,「像我一樣吧!」尤其很多美妝部落客、或者代購、代言產品的人。他們有自己的形象生活要塑造,就像youtuber、一些成功的名人,大家看了他們的影片、文章、書籍,想要和他們一樣成功。尤其是那些標題「如何減肥成功」「如何成功賺大錢」「如何成功在海外找到工作」「如何成功脫離低薪」
老實說,這並不是我一直以來想要的。我只是想告訴大家,我的生活是怎麼樣的,所以你們可以做出對自己最好的選擇。我能做的,只是提供資訊。
很多人會來問我說,你覺得我該去英國工作嗎? 即使是這點,我也不能真的回答你,因為我不是你,我不認識你,更不知道你為什麼想來英國工作,更不認識未來的你。
也很多人問我關於留學的事情,老實說我也不是代辦,也不是學校代表,也不是你。當你問我「你覺得我該去英國留學嗎?」說真的我也回答不出來,甚至你問我學校的選擇,其實我也只能盡我所知道的回答你,而我知道的也只是代辦告訴我的。
某天當我和我的代辦聊天時,她告訴我,很多人寧願相信網路上的部落客也不願意相信代辦說的話,因為他們都覺得代辦會騙他們,部落客不會。但你們想想,部落客難道會比代辦專業嗎?如果有一個人因為在英國留學受到霸凌,於是告訴大家,來英國留學你都會受到霸凌,不要來,你就因此不來了嗎? 我也看過有換日線的文章提到,約克大學種族歧視很嚴重,有什麼英國社交淺規則,尤其我們是「黃皮膚的亞洲人」,那種formal dinner的場合不是給我們用的。但當我和念約克的英國同事聊天時,他說根本沒有這一回事,他自己的女朋友也是台灣人,他也認識一大堆在約克念書的台灣人和其他亞洲人。
現在是個資訊爆炸的時代,如果你們可以好好為自己的未來Google,相信你們會做出對自己最正確的決定。
高 點 轉學 考 考古 題 在 數學老師張旭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如果轉學考考卷上出現這種題目
一定要拿分
而且一題 10 分
是保底的基本盤
更是不能失分的一題
今年 7 月要轉考有微積分的同學們
我們一起衝!
這個系列會解台大、台綜大和台聯大的轉考微積分考古題
每次影片都會講一個題型,而且會出一個類題讓大家練習
這個類題會在下次的影片開頭講解
要轉考的同學們跟著我一起衝吧!
沒意外的話我每天都會上片
薄積而厚發
希望這樣的影片對同學們都能有所幫助
一起加油!
上一題 👉 https://youtu.be/cL8Xloxza-Y
下一題 👉 https://youtu.be/_gwZ8k7I0Gw
張旭的 FB:https://www.facebook.com/changhsumath
張旭的 IG:https://www.instagram.com/changhsumath
張旭無限教室線上教學平台
👉 https://changhsumath.com
高 點 轉學 考 考古 題 在 數學老師張旭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很多要考轉學考的同學一定會弧長公式
但不一定會化簡根號 1+sin(x)
本影片有幫大家統整同類型的式子
歡迎同學來補充一下
今年 7 月要轉考有微積分的同學們
我們一起衝!
這個系列會解台大、台綜大和台聯大的轉考微積分考古題
每次影片都會講一個題型,而且會出一個類題讓大家練習
這個類題會在下次的影片開頭講解
要轉考的同學們跟著我一起衝吧!
沒意外的話我每天都會上片
薄積而厚發
希望這樣的影片對同學們都能有所幫助
一起加油!
上一題 👉 https://youtu.be/4M4VBEiaMPk
下一題 👉 等明天
張旭的 FB:https://www.facebook.com/changhsumath
張旭的 IG:https://www.instagram.com/changhsumath
張旭無限教室線上教學平台
👉 https://changhsumath.com
高 點 轉學 考 考古 題 在 數學老師張旭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微積分基本定理一定要會
不然轉學考真的會很逆風
今年 7 月要轉考有微積分的同學們
我們一起衝!
這個系列會解台大、台綜大和台聯大的轉考微積分考古題
每次影片都會講一個題型,而且會出一個類題讓大家練習
這個類題會在下次的影片開頭講解
要轉考的同學們跟著我一起衝吧!
沒意外的話我每天都會上片
薄積而厚發
希望這樣的影片對同學們都能有所幫助
一起加油!
上一題 👉 https://youtu.be/3N2S5_Is14Y
下一題 👉 https://youtu.be/4M4VBEiaMPk
張旭的 FB:https://www.facebook.com/changhsumath
張旭的 IG:https://www.instagram.com/changhsumath
張旭無限教室線上教學平台
👉 https://changhsumat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