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婚男騙些小女生確實容易
女人活得太理智了也就意味著不怎麼可愛了
就拿我自己來說,在我20出頭還熱衷於跟姐妹們一起談愛情聊誰喜歡了誰誰愛而不得誰為情所困
而現在再沒日沒夜地拖著我聊這個,我准得罵人
於是,朋友就被我罵了。
過完春節之後都每個月,這白癡每回找我都沒別的事,所有主題都圍繞著她曾經的大學學長——當年的金融系才子讓她小鹿亂撞的白馬王子
當她第五次以標準花痴神情坐在我對面,剛一開口:「姐,你知道嗎?我……」我立馬讓她打住,直接把話接過來:「你的××學長,現居上海,年齡三十五歲,年薪幾百萬,外資銀行主管,沈穩英俊、帥氣多金,魅力更勝當年。這兩個多月,他每天在微信上向你道早安,半夜給你去年發的facebook點贊,情人節那天,給你發了個說不清道不明的迷離表情,So,你心裡開始翻湧聽說愛情回來過以及有多少愛可以重來呵呵,可惜他結婚三年,兒子一歲半」
她撲閃著濃密的韓式睫毛:「呃,你都知道啊?」
你都跟我說四遍了,我還沒明白簡直弱智啊
我問:「他大概還跟你說過,他現在並不幸福,結婚是家裡的安排,他老婆一點也不懂他吧?」
她驚訝:「你怎麼知道的!」
還用問?自古套路得人心。
#我要是男人撩你們這種妹一撩一個准。
姐,她還說要送我禮物真的挺好的
是啊挺好的跟他說你只想要台Bugatti
我對她一點沒好氣:「你有那些閒工夫跟他傳情,想過你今年的職業發展規劃嗎?你們公司今年挖了一個外資跳槽來的HR經理,要執行績效考核了,你文憑夠硬嗎?資歷夠足嗎?專業夠精嗎?績效考核一執行,能拿多少獎金?房價現在漲幅多少了?你的首付還差幾個零?」
她撇嘴:「唉,以前你多浪漫的一個人啊!」
沒錯。我當年也跟她一樣,看著腦殘偶像劇長大,裡面的主角一天到晚啥事兒不乾,專業談戀愛,不用工作不用賺錢不用養全家只負責你儂我儂哭哭笑笑地詮釋劇情
但風花雪月不能當飯吃啊。
一場正常愛情的序曲,兩個人尚未挑明、霧裡看花、水中望月、似有似無、患得患失的滋味最撩人
但顯然他已經結婚了深知自己失去了正常戀愛的資格
我問她:「你打算怎麼著?人家已經有家有口了,你清清白白一個女生總不能當小三吧?」
她斬釘截鐵:「當然不能不過他這麼關心我,我真的很感動。造化弄人他說如果早兩年相遇,他一定會認真追我,他說他會像一個哥哥那樣喜歡我會在心裡給我留一個特別的位置,只屬於我。」
呵呵,如果讓我一直冷笑下去我想我能笑出腹肌
這個時候說「如果」,是扯淡的廢話
你只比他低兩屆,若他真想回來找你,無須費太多力氣就能打聽到你畢業後的去處
其實不只她許多年輕姑娘都接到過已婚男人曖昧暗示
曖昧有兩大好處:第一成本低,第二責任輕
他只需要付出一點點時間成本,發個曖昧不清的表情,配幾行溫情脈脈滿含關心的字句,在你平靜的湖心投下漣漪,買幾個名牌你就覺得疼愛
他也不必承擔實質性責任,風險等級極低
他步步試探句句撩,若你大膽開放便發展成免費炮友,你情我願互不虧欠,分文不花盡享魚水之歡
說白了,他只敢撩你這種很傻很天真的妹子,絕不敢惹那些精明勢利的熟女。
聽我分析完,她又問:「那,我要把他刪除嗎?」
不用。你說兩句話就能讓他主動消失了:
1.說你要創業,讓他用銀行關係幫你貸出300萬。
2.說你要結婚,馬上辭職去投奔他
如果他愛你就離婚娶你。
這白癡天真地問:「萬一他真同意了呢?我既沒打算創業,也沒打算讓他離婚啊!」
放一萬個心吧。
就以你們這種關係,就憑你在他心裡的定位,第一句先把他嚇尿了,第二句直接把他嚇跑了
-
不明就里的女人總是將婚姻的變數歸結於對手的強大——小三年輕、姑娘貌美、秘書殷勤、紅顏腹黑、世道太亂、狐狸精太賤……
沒有誰的婚姻天生是銅牆鐵壁,也沒有任何一段感情可以刀槍不入百毒不侵,在看了太多感情明滅人事離合之後,我越發相信,真正瓦解婚姻的,不是外敵的強悍,而是內部的潰散
成熟的人,從來不是像苦行僧一樣泯滅七情六慾,而是七情六慾當前仍能自重和自持
理性的人,不是沒有心意動搖、心旌蕩漾的時刻,而是更明白放縱的代價,更知道克制,更懂得適可而止,清醒面對現實
茂盛的青春,美艷的面孔,嬌嫩的軀體,新鮮的愛意,澎湃的激情,這是所有正常人都有的渴望
而一個真正有責任有擔當的人,是立場堅定、是非分明,關鍵時刻拎得清,衝動之下能三思後行現實面前能用理智戰勝感性
你不去苟且,就沒有曖昧
你不想墮落,就不會沈淪。
婚姻里那些無原則無立場無擔當的人多喝一杯酒,聽人一句話,都成為他們縱容自己的理由
什麼一時衝動什麼受人蠱惑什麼酒後亂性
成年人的世界,哪有那麼多控制不住的衝動?只在於你想不想控制,哪來那麼多鬼使神差?你根本沒重要到鬼神親自來差使你
他們習慣將自己的放縱歸咎於外因
好許自己一個「常在河邊走,難保不濕鞋」的冠冕堂皇,他們抱怨自己身處大染缸其實他早預備好了跳進去跟著一起臟
若是當初瞎了眼,已經選了豬一樣的另一半怎麼辦?
狼行脊嶺上,狐走半山腰終歸要各走各的道
你若有足夠的骨氣和實力,就一拍兩散分道揚鑣,你重整山河重建團隊,哪怕孤軍奮戰,一樣可以開始新生活,若你沒有足夠的能力做選擇,只能繼續忍受原有的團隊和原來的隊友,以及接踵而來的傷痛和屈辱。
不要讓自己也變成豬,跟他一起墮落麻木
就像你走路不幸踩到狗屎你最多把鞋扔了
總不能把腳也剁了
不要試圖對他進行改造和再教育
你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無法溫暖一隻冷血的動物,同樣,也無法提高一隻豬的智商
也不要指望他哪天幡然悔悟、洗心革面
對有些人是雞同鴨講、對牛彈琴
人性里的殘缺永遠補不成正常的圓
更不要指望他歲數大了會迷途知返
自古只有老馬識途,從未聽說老豬認路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1萬的網紅廚娘好食光,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訂閱我們+打開鈴鐺,隨時看到最新料理影片喔 !! : ) 📖詳細食譜:https://bit.ly/3ujf2nv 材料: 青花菜1朵、美生菜40G、牛蕃茄8分之1片、杏鮑菇50G、紅蘿蔔挖球1顆、銀杏1顆 調味料: 蠔油20G、八角1Pice、香油適量、糖適量 ----------------...
魚 娘 傳情 在 許榮哲 × 小說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如何寫一個故事的開頭?】
這次的作家談寫作,我們分享的文章出自以色列作家阿摩司·奧茲的文集《故事開始了》的序言。
作為多項知名文學獎的得主、甚至有過諾獎提名的他,也還是和一般創作者一樣,感嘆「開頭太難了」。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對於如何寫好故事開頭的絮絮叨叨吧。
-
如何寫一個故事的開頭?/ 阿摩司·奧茲
過去,我父親寫學術性著作。他總是羨慕我有小說家的自由,想寫什麼就寫什麼,腦子裡想的東西直接就可以寫到紙上去,不受各種預先搜尋資料然後再研究的限制,不須承擔先熟悉該領域所有現有資料的義務,擺脫了比較資料出處、提供證據、核對引文和加註腳的桎梏:像鳥兒一樣自由。您很想寫「什穆埃爾愛齊拉」不是?您只要動筆寫就是了。您想寫「可是齊拉愛的是吉伯特」不是?您寫就得了。您想加上「可是什穆埃爾是和吉伯特兩情相悅」嗎?誰能反駁您呢?誰又能走上前來,拿出相反的材料或者拿出您可能忽略掉的資料出處,對您表示異議呢?
而另一方面,我對父親懷有某種羨慕之情。他每次坐下來寫一篇學術論文,書桌上都擺得滿當當,有打開的書本、單行本、參考資料、各種辭書,就像是給大炮準備好充足的炮彈一樣。他從來不會像我一樣坐下來,呆看著一張了無生趣的書桌中間的一頁帶著嘲諷的白紙,仿佛月球表面的一個火山口。只有我,空洞和絕望。去無中生有吧。順便說一下,我說的還是那張書桌。我父親去世以後,他的書桌傳給了我。這張書桌年復一年都像是印度加爾各答的貧民窟一樣「人」滿為患,而今卻像科索沃的小型飛機場一樣空空蕩蕩。
實際上,誰沒有過這樣恐怖的經歷呢?坐在一張白紙面前,它衝你咧著沒有牙齒的嘴巴樂:開始吧,咱們倒要看看你能不能動我一根指頭?
一張白紙實際上是一堵刷了白灰的牆,沒有門,也沒有窗戶。開始講一個故事就像是在餐館和一個素昧平生的人調情。還記得契訶夫的小說《帶狗的女人》裡的古羅夫嗎?古羅夫朝那隻小狗一次又一次晃動手指頭,示意它過來,直到那女人臉一紅,說:「它不咬人。」於是古羅夫就請求她准允他給那條狗一根骨頭。這就給古羅夫和契訶夫他們兩個人一條可以遵循的思路;他們開始眉目傳情,故事也就開始了。
其實,幾乎每個故事的開頭都是一根骨頭,用這根骨頭逗引女人的狗,而那條狗又使你接近那個女人。
想像一下,你決定寫一個來自納哈里亞的姑娘——我們就叫她瑪蒂達吧——她發現她在希臘有一個不認識的表姐。假定那位表姐也叫瑪蒂達。想一想啊,納哈里亞的瑪蒂達決定九月份去希臘,看望和她同名的表姐。那好啊,可是應該先寫什麼呢?一個晴朗的早晨,瑪蒂達醒來?瑪蒂達去了旅行社?瑪蒂達還是個小姑娘的時候,那一天她的手指夾在通風機裡了,使她難以忘懷?或者是,瑪蒂達在塞薩洛尼卡,在一個擠滿了農民的旅館裡租了個房間,她在那裡遇到一個養蜜蜂的人?或者,我們寫這個故事應該這樣開頭:詳細描寫樓梯下面的儲藏室裡那厚厚的蜘蛛網?第一章寫什麼?瑪蒂達凝視著那對曾祖母傳下來的耳環?曾祖母的名字也叫瑪蒂達。第一頁寫什麼?第一段又該寫什麼?第一句應該透露出多少東西?
在我們人生旅程的中途,我迷失了方向
離開筆直的道路,醒來發現自己
孤身一人在黑暗的森林裡。
——但丁《地獄篇》
或許,但丁的《地獄篇》開頭一節可以用作所有故事的標準的第一行:「在我們人生旅程的中途」,或多或少都是這麼多故事實際開始的地方。
所以,您坐下來,問您自己應該先寫什麼;怎麼樣進行人生旅程中途的開場?坐著。在紙上亂畫。把紙揉成一團。扔掉。在下一頁上亂畫:各種圖形,花兒,三角,菱形,帶一個小煙囪的房子,一隻沒長毛的貓。再揉成團。扔掉。到了這個時候,瑪蒂達開始消失了。您又掀開一頁。哎呀,這新的一頁並不比前一頁友好。還是老樣子:沒有狗——沒有女人。
實際上,這種事兒是一直發生的,不光小說家會遇到,不管誰要寫些什麼東西,都會遇到這種事兒。齊拉受廠裡委託要對吉伯特進行面試,他是一個應聘者,來一家製造廠應聘員工協理員職位。廠裡希望齊拉把她對他的印象寫一份書面報告。她寫道:「面試於晚上六點在巴格達咖啡館進行。」
她劃掉了。這樣寫可不怎麼對,因為面試晚上六點開始是不錯,但卻是在六點至六點四十五分之間進行的。再者說了,誰在乎是六點還是八點?是在巴格達還是在阿拉斯加?她又劃掉了。咬著鋼筆尖兒。思考。然後她寫道:「面試剛一開始,吉伯特給我提供了一份……」又劃掉,把「吉伯特」換上了「應聘者向我提供了一份簡歷,他堅持要我立刻就看,然後我們再開始談。那份簡歷是密封著的。」
劃掉。這又有什麼區別呢?還有,「堅持」在這兒口氣太重了,因為吉伯特當時實際上沒有那麼毅然決然。「請」?太弱了。事實上,他說話的口氣比堅持輕,比請要重,要我先看他的簡歷。有沒有一個介於「請」和「堅持」之間的詞兒呢?或許是「要求」?不行,他並沒有要求。他不是那麼毅然決然。總而言之,「毅然決然」這個詞兒可真是傻乎乎的。不管怎麼說,這份簡歷是要附在我的報告上的,如果我要設法寫這份報告的話,所以,誰在乎吉伯特是堅持、硬要、請我、求我還是引誘了我呢?(引誘了我?吉伯特?這冷不丁的,你腦子裡都在想什麼呢,齊拉?)哎,或許報告可以這樣寫:「應聘者給我的印象是,他是一個分外自信的人,儘管他好像是有點兒故意給人留下這樣的印象。」不錯,而實際上是很臭:他給人的印象是,他在故意「試圖給人這樣的印象。」臭邏輯,希伯來語也很臭。此外,「分外自信」——你以為你是誰呀?一個有資格證書的自信心評估師嗎?
齊拉從頭再寫:「吉伯特,二十九歲,生於以色列國蓋代拉市,離異,曾任警察局巡官五年……」不對。見鬼,你難道直說事實都不會了嗎?他是從警五年,但他當警察局巡官只是過去的一年半的事呀。
幹嘛不從最帶勁的地方寫起呢?可是到底什麼才是最帶勁的呢?再說,天也晚了。齊拉答應過要在她下班前給瑪蒂達打電話的。
又是很臭。「她下班」指的是瑪蒂達下班還是齊拉下班,並沒有說清楚。
夠了。這報告齊拉今天是寫不出來了。明天又是一天。這並不是世界末日嘛。
又一次劃掉。「明天又是一天」簡直太老套了。但從另一方面說,那又怎麼啦?老套的東西有什麼不好?幹嘛不老套呢?以三個意思相近的問題結尾:「那有怎麼了?有什麼不好?幹嗎不呢?」,這樣結尾不是很笨拙嗎?
齊拉把草稿撕成碎片,給瑪蒂達打電話(瑪蒂達已經去希臘找另一個瑪蒂達了)。
開頭很難啊。
誠然,對付這一難題的策略是五花八門:有的作家從來不從頭寫起,而是從故事的中間選上幾個容易的場面開始寫,以便熱熱身。(問題是,即便從故事中間選上一個容易的場面,那也需要一句開頭的話。)有的作家,比如卡繆的小說《鼠疫》裡的格朗,寫一部書裡的第一句話,寫了一遍又一遍,寫了一百遍,還是寫不出來。可以推測,還有的作家就完全放棄,也許是萬念俱灰,疲憊不堪了,索性想到哪兒就從哪兒開頭,這究竟有什麼區別呢,從什麼地方開頭都可以,寫什麼都無所謂,即便是開頭平淡無奇或者有點可笑,都無所謂。比如說,大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本人的一篇名為《白夜》的小說開頭就不怎麼樣:「這是一個可愛的夜晚,親愛的讀者,一個只有在您風華正茂之年才有的夜晚。如此的夜色清朗,群星閃耀,當您遙望夜空時,腦子裡想到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在這樣燦爛的天空下,難道還會有性情暴躁,喜怒無常的人。」
嗐,挺令人尷尬。即使那對「親愛的讀者」的獻媚之詞也無法彌補那多愁善感的陳腔濫調帶來的尷尬。而這不是旁人,畢竟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呀。天知道他寫了一稿又一稿,究竟寫了多少稿,重寫,毀掉,咒駡,亂畫,揉成團,扔進火裡,扔抽水馬桶裡沖走,最後定下來這種「就這樣了」。
或者,大概不是這樣子。《白夜》畢竟是用第一人稱寫的小說,以一個多愁善感的人物的觀點寫的,故事的副標題就是「一個傷感的愛情故事(選自一個做夢人的回憶)」。所以,這個很糟糕的開篇句也許是作者故意寫的,事先謀劃好要寫這麼糟糕的。
果如此,我們的問題就必須重新開始。陀思妥耶夫斯基寫了又寫,到底寫了多少稿,才最後寫出了這個糟糕的開篇句範例?對那滿布星斗的天空,那「親愛的讀者」,那「一個只有在您風華正茂之年才有的夜晚」,進行了多少提煉和蒸餾?換句話說,安徒生童話裡那皇帝的新裝實際上是不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冒牌貨,為了揭露皇帝的愚蠢和眾人的墨守成規?或者,那個大叫「他什麼也沒穿」的勇敢男孩也許也是一個傻瓜,儘管可能是一個不同種類的傻瓜?有沒有這種可能:那一絲不掛的皇帝根本不是真的一絲不掛,而是身著華服?那個騙人的裁縫不是個騙子,而是一個令人稱奇的大師,他的天才也許遠遠超出的眾人和皇帝的理解力,遠遠超出了男孩的知識範圍?這也不是不可能的:只有那最敏銳的觀察者才有可能注意到了皇帝那華麗的新裝,而皇帝、大眾,甚至那個大膽的解構主義男孩,都沒有發現那新裝之美。那孩子一定是搜索了所有的檔案才揭露了皇帝是一絲不掛的,並不是因為這位皇帝比別的皇帝——或者別的人——穿得更少,而只是因為今天,一絲不掛的皇帝是本周的特賣廉價商品。
有人可能會將問題表述如下:用第一人稱刻畫一個多愁善感的人物,寫出一篇多愁善感的文本,這兩者之間有沒有一個分界線?如果有的話,這條分界線在哪裡?或者,是不是不再有所謂好的文本和不好的文本之分,而只有合理的、受歡迎的文本和別的文本,不無合理但不怎麼受歡迎的文本了?
回到我們兩難的命題來。一篇故事從哪裡開始才算恰當?一篇故事的任何開頭,都是作者和讀者之間的一種合同。當然了,合同有各種各樣,包括那些缺乏誠意的合同。有時候,開篇一段或是第一章所起的作用就像是作者和讀者背著主人公簽訂的一份秘密和約。《唐吉訶德》和阿格農的《就在昨天》的開頭就屬這種情況。有具有欺騙性的合同,作者似乎是把所有的秘密都和盤托出,這樣毫不生疑的讀者就咬住釣餌,上鉤了,想著他實際上已經應邀進入了那個黑暗的房間,根本沒有意識到,那個「後臺」並不真的就在幕後,而只是另一個場景;就在讀者幻想他參與了一個陰謀,而實際上他只不過是一個更加撲朔迷離的陰謀的受害者而已;那份看得見的合同只不過是一個障眼法,是一份更隱秘、更微妙、更刁鑽的合同的外在形式而已。比如,克萊斯特的《米夏埃爾•科爾哈斯》、卡夫卡的《審判》和湯瑪斯•曼的《被挑選者》,這些作品的開頭就是這種情況。
(《被挑選者》第一章的題目是「誰敲的鐘?」,在這一章裡,作者一本正經地告訴讀者說,敲鐘的並不是敲鐘的人,而是「故事的精神」,然而,到了後來卻發現,這「故事的精神」實際上並不是精神,而是一個名叫克萊門斯的愛爾蘭人。)
有的開頭頗似一個甜蜜的圈套:一開始就引誘您,要麼是有聲有色的閒談,要麼是毫無保留地供認,要麼是令人毛骨悚然的冒險,然而您最後發現,您要得到的不是一條真魚,而是一條釀餡魚。比如說,在《白鯨》裡有很多冒險經歷,也有很多菜單上沒有提到的熟食,甚至在開篇合同(「叫我以實瑪利吧」)裡都沒有暗示到,但是卻作為一個特別的獎勵頒發給您——就好像是您買了一個冰淇淋,卻贏了一張周遊世界的獎券。
還有富有哲理的合同,比如托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裡那著名的開篇一句:「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而實際上,托爾斯泰本人不管是在《安娜•卡列尼娜》裡,還是其它作品裡,都是和這種二分法相矛盾的。
我們有時候會碰到一份很嚴苛的開篇合同,幾乎令人望而卻步,從一開始就警告讀者:此處票價非常昂貴。如果您覺得無力支付一筆令人不快的預付款,您最好乾脆不要試圖入內。不要指望有什麼讓步和折扣。比如說,福克納的《喧嘩與騷動》的開頭就是這樣。
然而,最後是,什麼是開頭呢?原則上任何故事是不是都會有一個恰當的開頭?是不是毫無例外總是有一個潛在的、開頭前的開頭?更在序言前面的引言之前的東西?《創世紀》之前發生的事情?造成最初因的因素的原因,但這個因素的主旨是不是還有一個原因呢?愛德華•A. 賽義德對「起源」(一個被動的存在)和「開頭」(他認為是一個主動的概念)進行了區別。例如,如果我們想寫一個故事,開頭一句是:「吉伯特出生于蓋代拉。他出生的前一天,一場暴風雨把苦楝樹連根拔起,並且毀掉了籬笆牆。」我們可能還得講講那棵苦楝樹是怎麼倒的,或許甚至要講講那棵樹是怎麼種下的,或者,我們還得回過頭講講吉伯特的父母何時,從何地來到了蓋代拉,有那麼多的地方,他們為何單單來到了蓋代拉。要講講為何在蓋代拉定居,以及那刮倒的籬笆牆在什麼地方。因為,如果是吉伯特•卡多什出生了,那就一定會有人不辭勞苦做了他的父親;一定有人曾有所希望;或者是怕了,愛了,或者是沒有愛。有人提出了要求,並得到了滿足;有人很喜歡,或者只是裝作喜歡。簡而言之,如果這個故事要完全履行其理想的職責,那麼就必須至少一路追溯過去,一直追溯到宇宙大爆炸這一宇宙的極度高潮期,可以推測,在這一刻,所有小的爆炸也開始了。順便問一下,就在宇宙大爆炸之前,這裡實際上存在著什麼呢?是不是蓋代拉原來的化身?
在我們的開篇合同中,那個有暴風雨和苦楝樹的故事裡,應該有一種類似染色體的東西,這種染色體有一天會使吉伯特•卡多什結婚,再離婚,加入警隊,然後退役,申請一份新的工作,而這正好使得他和齊拉邂逅,當他請——堅持;不,既沒有請也沒有堅持,而是介於請和堅持之間——他這麼一做,齊拉已經迷上他了,最後發現,愛她的什穆埃爾也愛上了吉伯特。
或者,我們是不是不應該從吉伯特或齊拉開始,而應該從這位什穆埃爾開始?或者,甚至從什穆埃爾的曾祖母瑪蒂達開始?而這位瑪蒂達也是齊拉的朋友瑪蒂達的曾祖母,而這位瑪蒂達去希臘尋找和她重名但並不認識的表姐了。
魚 娘 傳情 在 無影無蹤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第32屆中國電影金雞獎入圍名單公布。今年頒奬典禮日期與金馬獎強碰的金雞獎集結了往年的金馬獎強片如《我不是藥神》、《後來的我們》、《暴雪將至》,也有如果有報名今年金馬獎理應會有所斬獲的《地久天長》、《流浪地球》和《第一次的離別》等片。
.
《我不是藥神》延續去年的金馬風光,以八項入圍為該階段的最大贏家。反觀,張藝謀的《影》僅僅入圍兩項作收,成績還不如美化毛澤東、慶祝中共七十週年的獻禮大片《古田軍號》。對照他年初因為文革題材新作《一秒鐘》在柏林影展疑因中共壓力撤片一事,這個結果很難不讓人產生聯想。
.
今年台灣影人唯三人入圍,包括以《後來的我們》榮獲最佳新導演、編劇獎雙料入圍的劉若英、《後來的我們》編劇何昕明以及台灣資深剪輯師廖慶松,以《小狗奶瓶》入圍剪輯獎。兩人今年都沒有入圍金馬獎,是否會出席金雞盛會,相信屆時也會成為媒體關注焦點。
.
此外,由於對岸抵制金馬獎,本屆金雞獎入圍名單沒有任何電影與影人與本屆金馬獎入圍名單有任何重疊。名單當中也沒有任何台灣電影,去年代表香港報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的《紅海行動》這次有所斬獲,但基於整體製作與故事情節設定,一般還是將之歸類為中國電影之範疇。
.
.
入圍名單如下:
.
【最佳故事片】
《古田軍號》
《地久天長》
《後來的我們》
《紅海行動》
《我不是藥神》
《流浪地球》
.
【最佳導演】
王小帥《地久天長》
呂樂《找到你》
林超賢《紅海行動》
郭帆《流浪地球》
董越《暴雪將至》
霍猛《過昭關》
.
【最佳男主角】
王景春《地久天長》
楊太義《過昭關》
段奕宏《暴雪將至》
徐崢《我不是藥神》
涂們《老獸》
富大龍《進京城》
.
【最佳女主角】
馬伊琍《找到你》
白百何《媽閣是座城》
詠梅《地久天長》
周冬雨《後來的我們》
趙小利《活著唱著》
姚晨《送我上青雲》
.
【最佳男配角】
王傳君《我不是藥神》
王志飛《古田軍號》
田壯壯《後來的我們》
李雲虎《過昭關》
辛柏青《妖貓傳》
章宇《我不是藥神》
.
【最佳女配角】
吳玉芳《送我上青雲》
凱麗比努爾.熱合米圖力《第一次的離別》
徐幸《學區房72小時》
蔣璐霞《紅海行動》
.
【最佳攝影】
劉寅《流浪地球》
李勇《第一次的離別》
趙小丁《影》
格日圖《遠去的牧歌》
曹郁《妖貓傳》
曾念平《媽閣是座城》
.
【最佳編劇】
鄒靜之《進京城》
阿美&王小帥《地久天長》
袁媛&何昕明&潘彧&安巍&劉若英《後來的我們》
韓家女&鐘偉&文牧野《我不是藥神》
鮑晶晶《閃光少女》
滕叢叢《送我上青雲》
.
【最佳導演處女作】
王麗娜《第一次的離別》
文牧野《我不是藥神》
劉若英《後來的我們》
彭力《小狗奶瓶》
滕叢叢《送我上青雲》
.
【最佳錄音】
王丹戎&祝巖峰&劉旭《流浪地球》
王鋼&劉曉莎《動物世界》
龍筱竹&張金巖《暴雪將至》
劉佳《妖貓傳》
紀成鋼&王印剛《古田軍號》
郭明《飛馳人生》
.
【最佳美術】
馬光榮《影》
劉強《暴雪將至》
李渺《我不是藥神》
宋曉傑《動物世界》
郜昂《流浪地球》
屠楠&陸葦《妖貓傳》
.
【最佳音樂】
劉思軍《坐著火車上北京》
關峽&楊帆《桂香街》
鄒野《破門》
居文沛《古田軍號》
舒楠《進京城》
竇唯《春江水暖》
.
【最佳剪輯】
白玉俠&譚玉坤《飛馳人生》
鄺志良&白慧玲&王冉《閃光少女》
朱麗贇《進京城》
朱琳《我不是藥神》
李點石《妖貓傳》
廖慶松&吳方《小狗奶瓶》
.
【最佳中小成本故事片】
《過昭關》
《紅花綠葉》
《學區房72小時》
《春江水暖》
《活著唱著》
.
【最佳兒童片】
《小狗奶瓶》
《坐著火車上北京》
《樹上有個好地方》
《破門》
《旋風女隊》
.
【最佳戲曲片】
《布依女人》
《白蛇傳.情》
《挑山女人》
《曹操與楊修》
《韓玉娘》
《新穆桂英掛帥》
.
【最佳科教片】
《土豆的故事》
《大魚治水》
《綠色長城》
《熊貓成長記》
.
【最佳紀錄片】
《Hello北京》
《大戲記憶——花木蘭》
《馬克思》
《奮鬥時代》
《踢球吧孩子》
《藏羚王之寶貝日記——極地追蹤》
.
【最佳美術片】
《C9回家》
《風語咒》
《白蛇:緣起》
《瘋狂鬥牛場》
《新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3俄羅斯奇遇記》
《熊出沒.原始時代》
.
.
(圖為《古田軍號》劇照。)
魚 娘 傳情 在 廚娘好食光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訂閱我們+打開鈴鐺,隨時看到最新料理影片喔 !! : )
📖詳細食譜:https://bit.ly/3ujf2nv
材料:
青花菜1朵、美生菜40G、牛蕃茄8分之1片、杏鮑菇50G、紅蘿蔔挖球1顆、銀杏1顆
調味料:
蠔油20G、八角1Pice、香油適量、糖適量
----------------------
🌟廚娘好食光粉絲團:http://bit.ly/廚娘好食光粉絲團
🌟廚娘好食光FB社團:http://bit.ly/廚娘好食光FB社團
🌟廚娘香Q秀官網:http://bit.ly/2WfttYb
🌟廚娘香Q秀Blog:http://cook2010.pixnet.net/blog
#杏鮑菇 #玫瑰花 #美食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xrDKFfyYJ30/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