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訓練:從創意寫作說起】
這次要分享的文章,出自中國作家張煒,主要談個人如何鍛鍊自己的寫作能力。
他從西方盛行的「創意寫作」這門新興學科談起,聊到創作一部好作品,需要具備哪些閱歷、能力與技藝。
一起來看看他如何深刻解剖「寫作」這件事吧。
-
寫作訓練:從創意寫作說起 / 張煒
「創意寫作」興於西方,「創意」二字可能是翻譯中的再定義,直譯比較難,大概也不是「文學寫作」和「寫作學」。西方創意寫作的授課老師主要是具有寫作實踐的詩人、小說家和散文家。教寫作必須具備創作體驗,必須從寫作經歷和實踐出發,不能空談。在教授過程中,會慢慢概括出一些關於寫作學、詩學的問題。中國的創意寫作目前還處於起步階段,是大學文學院設置的一門新課程,還未走遠。
寫作訓練是漫長的。通常講,如果沒有五六百萬字以上的訓練,一支筆是不會聽話的,無法累積出基本的書寫體驗。寫作教學主要針對技術層面,它固然重要,也能夠傳授,然而決定一個人寫作成敗的關鍵部分,卻往往不是技術層面。要寫出一部好作品、成為一個好作家,需要許多高於技術之上的東西,那些大致是不可以學習的。每個人的先天能力都是既定的,後天學習所能做到的,只是喚起先天的能力。許多寫作者面對的常常是技術,即語言表述、結構關係等。這是最基本的知識和能力,沒有一定的寫作量,也很難掌握。
關於藝術的判斷是非常複雜的精神活動,學習寫作需要在有創作經驗的老師帶領下,一邊閱讀一邊實踐,看看好作品是怎樣完成的、其中蘊含了什麼規律。比如同樣是成功的作品,有的氣質單純,有的複雜斑駁;有的浪漫飛揚,有的樸拙內向;有的寫得很實,有的想像奇異。藝術自身的複雜性,決定了學習和理解的困難,這就需要非常寬容和通達,需要很深的感悟力,需要有一定寫作經歷的人來引導。通過個案分析,回到局部、細部,從詞彙、標點講起,指出作品成功和失敗的原因,並通過進入作品獨特的語言系統,回到作家個體,回到個人,一步一步去接近和感受。總之,創意寫作就是關於寫作技藝的教授,非常依賴寫作經驗,解決的主要是技術層面的問題。
有時,一部作品似乎寫得很好,有吸引人的情節,有人物,表現的生活底蘊也比較豐厚,但讀起來還是覺得缺了很多,令人不能滿足。總體上看,它寫得還不夠「美」,不能給人一種審美上的深刻愉悅,比較粗糙。首先是,閱讀中無法讓人享受語言之美,而失去了這種美,也就偏離了文學的本質。語言藝術謂之文學。作品本身不能夠提供審美,因為它在把握人物、細節、思想方面,特別是語言,還沒有進入審美。一部作品從構思到形成,是一個很長的過程,從一開始就要極度地追求完美。一篇萬字左右的作品,裡面有多少標點、詞彙、分句、複合句,要從這些細微處開始推敲。詞與詞之間的調度,每一個標點的含義,都要到位、準確,而且要有個性,不是按照新聞和公文的方法,不取最大公約數。
標點符號在語言表述中有獨到的、重要的作用,它們有情感,有溫度,有層次感和邏輯關係。不能輕易就來個驚驚嘆號、分號、破折號,沒那麼簡單。逗號和分號都是強調層次的,都是平等的關係,但有區別。為什麼有人寫了二十萬字,連一個驚嘆號都沒用,三十萬字連一個分號都沒用,而為什麼有人在很短的篇幅裡就有了許多驚嘆號、雙驚嘆號、問號加驚嘆號?它們自有緣故,有時這是利器,不能隨意使用。即使全篇沒有一詞不妥,沒有一句不精,沒有一個複合句不恰當,這樣的作品也未必就是好的,因為這不過是在解決技術的問題,而比技術更難的東西還有很多,它們更需要解決。比如感悟力、思想力、情感敏銳度、性格反抗性,不同的生命衝力,這些東西會在更大程度上決定著一部作品的品質。
寫作學強調的多是技術層面,翻閱一個時代的文學期刊,會發現其筆調、詞彙、表達方式、語感語境都差不太多。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刊物,翻一下就能把握那個時期的文學氣質,簡單點說就是語言氣質。翻看今天的雜誌,便可以清晰地把握現在的語言氣質。而今,學習外國,一點點欲望並勾兌幾滴小資的悲喜淚,就被當成了傑作,被人稱道。但這種勾兌和模仿的文字,這種消費和娛樂的文字,無法成為傑作。目前最有市場的就是這種「勾兌酒」,摻一摻攪一攪就是一篇作品。這也算一種能力,有一定文學歷練和文字調度能力,寫一個大致過得去的長中短篇小說似乎很容易。一個作家寫了四十多年,寫了上千萬字,像這樣一個巨量的文學訓練,單憑慣性和經驗,一年中就能寫出許多文字,而且從技術層面上挑不出太大的毛病。可是這些全都沒有意義,它們一定會淹沒在更巨量的文字垃圾中。
此外文學寫作技術上要過關,還有運氣的問題。生命在某個階段的一個激靈,一個領悟,就會產生出人意料的表達。它也許有些神秘,隱在字裡行間。然而這種運氣只會光顧那些技術出色、有刻苦訓練的寫作者。所以世界上的優秀作家,技術上都是非常好的。現在刊物上發表的作品,包括一些有影響的作品,僅看技術上就有很多問題,使用語言、調度詞彙的能力很差。文學閱讀市場十分龐大,嚴格講還是供大於求。現有雜誌砍掉十分之九,出版量減去百分之九十,也許才與基本的文學創造力匹配。而且即便如此,能夠經受時間考驗的、留下來的文字,也只是其中的十分之一。每個人都讓文字乾淨、苛刻起來,文學環境才會清潔和嚴謹。
一個作家創作欲望熊熊燃燒時,揮筆而就,但冷靜下來,就恨不得把寫出的東西全部燒掉。一個日益成熟的寫作者會越來越苛刻,文字越來越少、越來越好。有人說他出版了幾百萬文字,今天看有些東西大可不寫。那麼這其中「可寫」的部分,如果沒有那些「大可不寫」的東西墊底,沒有這種巨量的訓練,還會存在嗎?人在藝術方面的覺悟非常緩慢,不能一下就達到高點。
任何一個優秀作家都會貼近底層,站在弱者的立場上,這是仁善之美,人性之美,是匯入藝術審美的至美。然而這並不等同於簡單的呼號和抗議。有些文字除了描寫底層的憤怒、反抗和激烈之外,幾乎再也沒有其它內容。這種強烈的情緒與意念覆蓋了一切,自由、活潑、愉悅、幽默和柔情,全都被壓迫被剔除了。它甚至能夠覆蓋無所不在的愛,變成一種僵化、呆板、膚淺的情緒宣洩。憤怒和激烈壓倒一切,豐富與智性變成了乾癟。詩性是豐瞻的、深廣而曲折的。文學當然可以有反抗、有憤怒、有訴求,但要有一個詩性的品質和基礎。
在教科書裡魯迅先生常常被貼上「反抗勇士」的標籤,作品不是「匕首」就是「投槍」。其實這是誤讀,是某些人的一廂情願。細讀魯迅先生的作品,就知道他是一個多麼柔軟和幽默的人,當然也是一個犀利的人。魯迅曾致信山西榴花社,信中說既然是作文藝,就不要只急著呐喊和衝鋒,先要把文藝作好。有人要你們勇敢陷陣,他自己為什麼不衝上去?馬奎斯的政治立場是左派,左派陣營就指責他疏離革命,為藝術而藝術。馬奎斯在巴黎全身心地投入專業技能的訓練,吸取歐洲乃至世界的文學營養,學習和借鑒各種文學技法,以提高個人的寫作技能。他回答那些可愛的同志說:一個作家既然選擇了文學創作,那麼他最大的革命責任,就是把作品寫好。
作家的勇氣表現在許多生活的關節,時時都有考驗。但最大的考驗、日常的考驗,也要交出合格的答卷,這就是忠於藝術原則,這也需要堅韌和勇氣,也是最大的擔當。放棄藝術原則,其實就是放棄對真理的追求。真理不僅僅是社會層面的,也是藝術層面的。真理是普遍的,是全方位的。優秀的小說家既然熱愛真理,滿腔正義,卻熱衷於粗糙的文字和思想,會給人一種兩面人的感覺。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6萬的網紅memehongko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魯迅都係靠外國勢力先生存到〈大時代過客〉16-02-02 c 即時聊天室:http://goo.gl/ToDqof 謎米香港 www.meme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memehkdotcom...
魯迅 許 先生 在 Readmoo讀墨電子書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本日壽星:魯迅
我永遠也不會說魯迅是小說天才,那樣說不是高估了先生,是低估了先生。我這樣說一點也不是感情用事,人家的文本就在我們手上。它經得起讀者的千人閱、萬人讀。魯迅最為硬氣的地方就在這兒,他經得起。
作為一個擁有特殊「腔調」的小說家,魯迅永遠也不可能臉紅脖子粗。扯著嗓子叫喊的,那叫郭沫若,不叫魯迅。
魯迅 許 先生 在 Elites insider 企業精英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人這一生,不如意十之八九。
有的人,遇到問題,總能以積極的心態去面對。
而有的人,遇到問題,就只會一味地生氣、抱怨。
人與人之間最大的不同,不在於智商、情商,而在於心態不同。
你以悲傷的視野看世界,世界便是悲傷。你以喜悅的眼光看人生,人生也會豁然開朗。
你有什麼樣的心態,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想要走好這一生,首先要有一個好心態。
01、不計較
人生在世,難免會遇到不如意的事情。
心不計較,才能看見世間美好。人不計較,臉上才有微笑。
留一些餘地給他人,也是給自己的心留一份寬敞。
無獨有偶,最近有一個類似的新聞。
一名趕著送餐的小哥不小心剮蹭到路邊的私家車。
他留下了電話號碼和字條,尋求協商解決。
車主鄭女士看到字條後,撥通了電話。
面對小哥的誠懇道歉以及合理解釋,鄭女士當即表示理解,不用賠償。
這件小事感動了不少網友,紛紛為小哥的責任感點贊。
更值得稱道的,是鄭女士的大度和諒解。
看到小哥的誠懇態度,她沒有過多計較車的事情,而是和和氣氣地處理這件小事。
人生的高度,不是你看清了多少事,而是你看輕了多少事。
一生太短,生活不易,不要把時間浪費在瑣事上。
正所謂,退一步海闊天空,讓幾分心平氣和。
人生不過幾十年,善待自己,寬容他人,世界將更美好。
02、不比較
有人說:“生活的壓力,一小半源於生存,一大半源於比較”。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閃光點。
如果總拿自己的缺點和別人的優點相比,那麼,你將很難獲得快樂。
常跟他人做比較,就會產生一種錯覺:
幸福總是別人的,自己總是不如意的。
三國時期,周瑜作為一代名將,但他卻把諸葛亮視為眼中釘。
為了打敗諸葛亮,周瑜屢次祭出陰損的招式陷害諸葛亮。
然而諸葛亮卻淡定自若地一次次化解危機。
屢屢受挫的周瑜,一生鬱鬱寡歡。
後來才有了他死前喊出那句著名的“既生瑜,何生亮”。其實,周瑜的敵人既不是諸葛亮,也不是曹操,而是他自己。
人與人之間,總會有差距。總和別人比,累的是自己。
與窮人比,你會覺得自己富裕;與富人比,你會覺得自己貧窮;
與智者比,你會覺得自己無知;與愚者比,你會覺得自己充盈。
經常和別人比較,會活得很累。
山有山的高度,水有水的深度。各有各的世界,各有各的長處。
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生活,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節奏,不要被別人擾亂自己的心。
真正擁有品質生活的人,從不與別人比較,而是與自己比較。
他們總是能在有限的條件下,永遠呈現豁達樂觀的精神面貌。
真正的自信,從來都不是建立在和她人的比較之中。
畢竟,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無關。
與其和別人進行無意義的比較,不如好好努力,豐富自己的內心。
也許,你羨慕的那些人,也正在羨慕著你的生活。
03、不抱怨
世界上最偉大的事,是一個人懂得如何作自己的主人。 習慣抱怨,只會讓我們的內心積壓負能量。長久下來,就會容易壓垮我們的身心。
魯迅先生筆下的祥林嫂,就在抱怨中度過餘生。
祥林嫂一生清苦,嫁給賀老六之後,生下了兒子阿毛,日子還算平靜。
但好景不長。
為了掙錢還債,賀老六累出了一場大病,早早離世。
丈夫死後,守寡的祥林嫂,把兒子阿毛當作唯一的寄託。
但命運如此殘酷,在一次疏忽中,兒子阿毛被野狼叼走。
失去丈夫和兒子的祥林嫂,陷入一片灰暗之中。
她逢人訴說悲慘遭遇,一開始,鄰居們都非常同情她,陪著一起流淚。
但祥林嫂沒有振作起來,從最初的訴苦,到後面重複抱怨老天對自己不公。
鄰居開始厭倦她的喋喋不休,對她敬而遠之。
成天的抱怨,拖垮了祥林嫂的身體和精神,她變得虛弱不堪,無力做工生存。
最終,她倒在一片冰天雪地之中,結束了充滿怨氣的後半生。祥林嫂的命運固然是可憐的,但她的悲觀心態,加劇了她的悲慘。
重複的抱怨,只會拖垮人的心志,摧毀生活的信心。
滄海桑田,經歷再多的困苦,一切也已經過去了。
與其抱怨,不如接受、改變、釋懷。
讓自己強大起來,重拾最初的心情,才能看到更好的世界,過上更好的生活。
這種愛抱怨的人,其實在我們生活裡也很多:
她們會抱怨公交車人太多,抱怨老闆不通情達理,抱怨老公不夠體貼。
總之,在她們眼裡,全世界都對自己不好。
卻不知道,抱怨其實是解決問題的最糟方式。
它會讓旁人遠離,讓親人難受,讓事情惡化,讓自己心情更糟。
在生活中,我們不能控制自己的遭遇,卻可以控制自己的心態;
我們不能改變別人,卻可以改變自己。
生活就如一面鏡子,你對它笑,它就對你笑;你對它哭,它也對你哭。
你喜笑顏開,它回你簡單平凡,你愁眉苦臉,它回你一籌莫展。
願我們都能帶著好心態擁抱世界。
#elitesinsider
加入群組: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2026540257666105/
魯迅 許 先生 在 memehongkong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魯迅都係靠外國勢力先生存到〈大時代過客〉16-02-02 c
即時聊天室:http://goo.gl/ToDqof
謎米香港 www.meme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memehkdot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wsU75qoVmBU/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