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鄉土民情(一百一十七)
嘉義以前叫諸羅山,諸羅山是原住民番社翻譯出來的,荷蘭人唸做TIROSEN,清朝時代,嘉義的地圖像一粒桃子,所以有人叫他“桃子城”。
現在中央七彩噴水池,圓環一帶,古代叫桃仔尾(台),噴水圓環就是這粒桃仔,最尾端的所在,諸羅山最早來開墾的代表性人物,是中國漳州人叫顏思齊,顏思齊帶著家族,由笨港登陸來到諸羅山發展,古代嘉義人做生意討海人最多,所以流動性大,種田的比較少,所以無法在這裡落葉生根。
生意人都到處為家,討海人是那裡有魚哪裡去,所以人口分散,看起來熱鬧,但真正入藉的人不多,嘉義的東邊是一片丘陵地,古代叫山頂(台),北邊與民雄為界,旁邊有福壽山,南邊八掌溪,有山有水,景色迷人,顏思齊看準嘉義風水不錯,準備在這裡落葉生根,那時的房子都用樹幹做樑做柱子,編竹葉做圍牆,叫茄苳厝(台)。 1624年荷蘭人佔領南台灣,建設台南府城,荷蘭人為了安置諸羅山附近的平埔族,為了開墾農業資源,在紅毛埤建立蘭潭水庫,蘭潭水庫早期工程都是荷蘭人建設的。
1683年台灣納入清朝的版圖,設縣在台南的佳里縣,一直到1704年才遷到諸羅山。雍正皇帝年間,將諸羅山建造夯土城堡改為一座城,建築門樓水洞與砲台,改建襟山、帶海、崇陽、拱辰,四座城門。
1786年林爽文起義,攻打諸羅城,林爽文戰敗,乾隆皇帝封當地戰死的人叫做義民,其實是一些西瓜偎大平(台:牆頭草兩邊倒),反對林爽文的投機份子,清朝皇帝讚許,為滿清賣命的人叫義民,將諸羅山改名嘉義,嘉義市在當時,與南部的鳳山齊名,台南府以外就屬嘉義縣,鳳山縣聞名,一直到日本時代,嘉義行政區做很大的修改。
1906年是嘉義有史以來發生過最嚴重的地震,將近100年前的那次地震,嘉義大浩劫,所有的建築包括城門全倒,獨獨剩東門城沒倒,當年改建之後,嘉義成為一個現代的都市,1930年升格為嘉義市,那時候台南州嘉義邵管轄,1982年改制,由縣轄市變做省轄市。
1947年3月初一,台北發生228事件,台灣人不滿國民黨的怒火延燒-這把火從台灣頭延燒到台灣尾,隔天,嘉義市民與警察、憲兵衝突,部隊開槍引起嘉義人長期的不滿爆發,百姓組成民兵與國民黨對抗,阿里山的原住民也發動起義,那時雙方兵馬在水上機場對抗數日,一些學生不惜生命威脅,送飯團來給勇敢的台灣人吃,聽老一輩的說228以後,機場外面的水溝屍體堆積如山,血流成河,現在的縱貫路下面,聽說埋了不少怨魂,嘉義火車站前16個人綁在一起,被公開槍殺,這幕情景永遠留在老一輩的腦海中。
1996年為了紀念228犧牲的亡魂,228紀念公園成立,就是我們環球電台邊,啟明路與大雅路交叉處,這個地方成為嘉義最重要的一部份。嘉義的古廟不少,康熙五十年蓋的嘉義城隍廟,從以前興盛到現在,香火旺盛,嘉義市內中央公園裡面有二件出名的古蹟,一間是王得祿的太保樓,一間是福康安生祠碑。
「鳳山水庫地圖」的推薦目錄:
- 關於鳳山水庫地圖 在 微微笑廣播網 (台灣最美的聲音)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鳳山水庫地圖 在 陳信諭 醫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鳳山水庫地圖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鳳山水庫地圖 在 [大寮] 鳳山池與鳳山水庫... - 看板Daliao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鳳山水庫地圖 在 一探鳳山水庫柏油路線少車版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鳳山水庫地圖 在 鳳山水庫可以釣魚嗎的原因和症狀,PTT、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鳳山水庫地圖 在 鳳山水庫可以釣魚嗎的原因和症狀,PTT、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鳳山水庫地圖 在 鳳山水庫位置2023-精選在Instagram/IG照片/Dcard上的焦點 ... 的評價
- 關於鳳山水庫地圖 在 鳳山水庫風景秀麗內行人愛去的高雄南後花園 - YouTube 的評價
鳳山水庫地圖 在 陳信諭 醫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高雄本來有幾座可以調節極端氣候暴雨的湖,
這些湖本來都是現在滯洪池總和的幾倍大。
被填掉後,過去這些湖的附近區域就開始淹水。
但是,這些湖在什麼時候被「填掉」的呢?
1970年代末,到1990年代中。
研究氣爆的遠因時,那時候我們得到的結論和這次仍然相像。高雄過去都市規劃幾乎是零,放任都市開發跨過綠帶和生態,最終釀成災害。後繼者才要想怎樣花錢用「人工」滯洪池方式治水,真的只是諷刺。
然後,這個時期掌權的那個政黨,現任黨主席(還當過高雄市長,有白賊的封號)的夫人還跳出來說「老天有眼」....這個政黨還能存在高雄,真的是污辱我們高雄人。
#那些年他們一起填掉的湖泊
#一張圖看懂為什麼要蓋滯洪池
文:三民惟新 陳柏惟、鳳山李雨蓁 Lí Ú-chin
823與828兩次大水,滯洪池的作用又被熱烈討論,前幾篇文章,我們已經提到滯洪池只是防洪體系的一部分,沿海地區更需綿密的「海綿城市」綜合規劃。
但,高雄絕對需要滯洪池,滯洪池也的確發揮良好作用。只是滯洪池適合蓋在哪邊?滯洪量為什麼還不夠?為什麼有些地方近年來下雨必淹? 繼續看下去,你應該就會有恍然大悟的感覺了!
#原來百湖密佈的曹公圳灌溉區
高雄平原為下淡水溪(高屏溪),以及較小的後勁溪、愛河和前鎮河-鳳山溪等河川沖積而成。然而,冬夏雨量分佈不均,旱澇差異頗大,影響農業發展。
1837年,曹謹出任鳳山縣令時自下淡水溪引溪水,築圳道,連接河川與古埤塘,總長130多公里。沿線密佈半人工的大型埤塘,包括內惟埤、金獅湖、九番埤、檨仔林埤、本館埤、寶珠溝埤、阿彌陀埤、田寮埤、菜公埤、草衙埤、潑皮湖、草潭埤、觀音湖埤和面積最大的大埤(現澄清湖)與蓮池潭。
曹公圳的灌溉與洪泛調節功能一直持續到20世紀末,也就是說,直到不久之前,高雄平原可說是小型埤塘遍佈,點綴數座較大湖泊的綠野湖區。若這些湖沼全都保留與城市規劃共存,大高雄將可說是「百湖之城」!
#20年間高雄湖區摧毀殆盡
若我們追蹤高雄歷史地圖與文史紀錄,直到1970年代左右,北高雄的湖泊區大致上都還保存完好,但卻在1970年代末~1990年代中之間,幾乎全遭摧毀,以下分別介紹:
1. 小貝湖
大小貝湖古稱「大埤」,原本是水位高低差距很大的調節性埤塘,1940年左右,大埤北池東北邊加築堤防成為大湖,成為有蓄水作用的平原水庫。而南池仍是旱澇季節水位高低起伏,可用於調節洪患(因此古代空拍圖水位每張都不同)。
二戰後,台灣省向農田水利會租用大埤北池,並加以整修美化,因湖中盛產大型貝蛤,此時被稱為「大貝湖」,南池則被稱為「小貝湖」。
也因周邊湖光優美,1958年台灣省觀光事業委員會指定為觀光區,周邊土地也陸續被徵收,雖然水廠方反對水庫保護區被挪用,但周邊陸續興建了國防部管理的蔣介石行館區、高爾夫球場、救國團青年活動中心.....據曾浩雄技師回憶,高爾夫球場是當時黨國權貴聚會場所,而蔣緯國等「皇親國戚」每年冬季會到澄清湖來打獵(西伯利亞飛來避寒的水鳥),可以說是殖民政權的南國小樂園。
相對來說,小貝湖就顯得庶民許多,仍然由農田水利會管理,至1970年代仍發揮水利調節作用。但1980年代長庚醫院取得十多公頃土地,填平小貝湖中央興建高雄長庚醫院。接著1990年代中,勞工育樂中心與澄清湖棒球場填平剩餘的小貝湖北側地帶。小貝湖殘跡自此只剩下一長庚醫院後方的一個小水池。1990年代後澄清路周邊開發日盛,但卻屢次淹水,因果關係不免讓人懷疑。
2. 內惟埤
原本的內惟埤從鐵路延伸到中華路,呈現L型,但1990年代隨著41期重畫區開闢,中華藝校,美術館和周邊建地的興築陸續將湖區填平。 1994年美術館開幕時,內惟埤基本上已經消失,甚至淪為傾倒建築廢棄物的荒地。
3. 本館埤、寶珠埤
北高雄除了內惟埤、覆鼎金埤(金獅湖)以外最大的埤塘就是東三民的本館埤與寶珠埤,均是攔阻愛河河水所成的半人工埤塘。在1970年代東三民人口快速增長時,此兩湖用地還未被侵蝕。
但1980年代開始,北高雄大量開發道路與重劃區,此兩湖以及更多小型埤塘(如菜公埤、阿彌陀埤、檨仔林埤等)陸續在1990年代中以前被填平消失或大幅縮小。但後來幾次大雨,嚴重淹水區和這些埤塘有相當重疊性。只是新來的居民或許都不知家園原先屬於湖沼。
#滯洪池不過是恢復古代埤塘的部分功能
在1990年代的大開發大填土後,2000年代開始,高雄治水政策大改變,從圍堵築堤的思維轉變為還地、滯洪。
2000年「美術館生態濕地」完成,位置就在過去內惟埤上,只是面積已經縮小十倍。2006年第一座專用滯洪池「本和滯洪池」完工,所在位置可說是過去本館埤殘留的小小一塊,2014年檨仔林埤濕地恢復了「檨仔林埤」部分功能,最後施工中的三民十全滯洪池就在被填平的寶珠埤旁,這些都只是恢復愛河-曹公水系的蓄洪調節功能而已。
昨天,高雄前市長夫人(1990年至1998年執政)在台北幸災樂禍地說高雄淹水是「老天有眼」。但其實,1990年代市府與建商開心的填平埤塘時,老天更看在眼裡,天罰不分藍綠,只是苦了無辜的市民。
在戰後,高雄長期缺乏全市通盤計劃,後來雖然多次進行市地重劃,卻無更高層次思維。破壞北、東高雄水系只用了十多年時間,重建可想而知必須要更久。
單一座小貝湖(40公頃)、內惟埤(30公頃)面積就分別是寶業滯洪池、本和滯洪池的十倍。試問填掉一座湖應該要蓋幾座滯洪池?12年來的滯洪池建設當然還不夠,我們呼籲政治人物應該以90年代的錯誤規劃為鑑,深定反省,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讓高雄的水利建設做到更好!
鳳山水庫地圖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那些年他們一起填掉的湖泊
#一張圖看懂為什麼要蓋滯洪池
文:三民惟新 陳柏惟、鳳山李雨蓁 Lí Ú-chin
823與828兩次大水,滯洪池的作用又被熱烈討論,前幾篇文章,我們已經提到滯洪池只是防洪體系的一部分,沿海地區更需綿密的「海綿城市」綜合規劃。
但,高雄絕對需要滯洪池,滯洪池也的確發揮良好作用。只是滯洪池適合蓋在哪邊?滯洪量為什麼還不夠?為什麼有些地方近年來下雨必淹? 繼續看下去,你應該就會有恍然大悟的感覺了!
#原來百湖密佈的曹公圳灌溉區
高雄平原為下淡水溪(高屏溪),以及較小的後勁溪、愛河和前鎮河-鳳山溪等河川沖積而成。然而,冬夏雨量分佈不均,旱澇差異頗大,影響農業發展。
1837年,曹謹出任鳳山縣令時自下淡水溪引溪水,築圳道,連接河川與古埤塘,總長130多公里。沿線密佈半人工的大型埤塘,包括內惟埤、金獅湖、九番埤、檨仔林埤、本館埤、寶珠溝埤、阿彌陀埤、田寮埤、菜公埤、草衙埤、潑皮湖、草潭埤、觀音湖埤和面積最大的大埤(現澄清湖)與蓮池潭。
曹公圳的灌溉與洪泛調節功能一直持續到20世紀末,也就是說,直到不久之前,高雄平原可說是小型埤塘遍佈,點綴數座較大湖泊的綠野湖區。若這些湖沼全都保留與城市規劃共存,大高雄將可說是「百湖之城」!
#20年間高雄湖區摧毀殆盡
若我們追蹤高雄歷史地圖與文史紀錄,直到1970年代左右,北高雄的湖泊區大致上都還保存完好,但卻在1970年代末~1990年代中之間,幾乎全遭摧毀,以下分別介紹:
1. 小貝湖
大小貝湖古稱「大埤」,原本是水位高低差距很大的調節性埤塘,1940年左右,大埤北池東北邊加築堤防成為大湖,成為有蓄水作用的平原水庫。而南池仍是旱澇季節水位高低起伏,可用於調節洪患(因此古代空拍圖水位每張都不同)。
二戰後,台灣省向農田水利會租用大埤北池,並加以整修美化,因湖中盛產大型貝蛤,此時被稱為「大貝湖」,南池則被稱為「小貝湖」。
也因周邊湖光優美,1958年台灣省觀光事業委員會指定為觀光區,周邊土地也陸續被徵收,雖然水廠方反對水庫保護區被挪用,但周邊陸續興建了國防部管理的蔣介石行館區、高爾夫球場、救國團青年活動中心.....據曾浩雄技師回憶,高爾夫球場是當時黨國權貴聚會場所,而蔣緯國等「皇親國戚」每年冬季會到澄清湖來打獵(西伯利亞飛來避寒的水鳥),可以說是殖民政權的南國小樂園。
相對來說,小貝湖就顯得庶民許多,仍然由農田水利會管理,至1970年代仍發揮水利調節作用。但1980年代長庚醫院取得十多公頃土地,填平小貝湖中央興建高雄長庚醫院。接著1990年代中,勞工育樂中心與澄清湖棒球場填平剩餘的小貝湖北側地帶。小貝湖殘跡自此只剩下一長庚醫院後方的一個小水池。1990年代後澄清路周邊開發日盛,但卻屢次淹水,因果關係不免讓人懷疑。
2. 內惟埤
原本的內惟埤從鐵路延伸到中華路,呈現L型,但1990年代隨著41期重畫區開闢,中華藝校,美術館和周邊建地的興築陸續將湖區填平。 1994年美術館開幕時,內惟埤基本上已經消失,甚至淪為傾倒建築廢棄物的荒地。
3. 本館埤、寶珠埤
北高雄除了內惟埤、覆鼎金埤(金獅湖)以外最大的埤塘就是東三民的本館埤與寶珠埤,均是攔阻愛河河水所成的半人工埤塘。在1970年代東三民人口快速增長時,此兩湖用地還未被侵蝕。
但1980年代開始,北高雄大量開發道路與重劃區,此兩湖以及更多小型埤塘(如菜公埤、阿彌陀埤、檨仔林埤等)陸續在1990年代中以前被填平消失或大幅縮小。但後來幾次大雨,嚴重淹水區和這些埤塘有相當重疊性。只是新來的居民或許都不知家園原先屬於湖沼。
#滯洪池不過是恢復古代埤塘的部分功能
在1990年代的大開發大填土後,2000年代開始,高雄治水政策大改變,從圍堵築堤的思維轉變為還地、滯洪。
2000年「美術館生態濕地」完成,位置就在過去內惟埤上,只是面積已經縮小十倍。2006年第一座專用滯洪池「本和滯洪池」完工,所在位置可說是過去本館埤殘留的小小一塊,2014年檨仔林埤濕地恢復了「檨仔林埤」部分功能,最後施工中的三民十全滯洪池就在被填平的寶珠埤旁,這些都只是恢復愛河-曹公水系的蓄洪調節功能而已。
昨天,高雄前市長夫人(1990年至1998年執政)在台北幸災樂禍地說高雄淹水是「老天有眼」。但其實,1990年代市府與建商開心的填平埤塘時,老天更看在眼裡,天罰不分藍綠,只是苦了無辜的市民。
在戰後,高雄長期缺乏全市通盤計劃,後來雖然多次進行市地重劃,卻無更高層次思維。破壞北、東高雄水系只用了十多年時間,重建可想而知必須要更久。
單一座小貝湖(40公頃)、內惟埤(30公頃)面積就分別是寶業滯洪池、本和滯洪池的十倍。試問填掉一座湖應該要蓋幾座滯洪池?12年來的滯洪池建設當然還不夠,我們呼籲政治人物應該以90年代的錯誤規劃為鑑,深定反省,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讓高雄的水利建設做到更好!
鳳山水庫地圖 在 一探鳳山水庫柏油路線少車版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永春街到底左轉金鋁街-遇朝興路右轉一直騎你會看到鳳山水庫的指標,恭喜你! ... 坡上去,在到坪頂國小前的高坪15路左轉,似乎就可以通到鳳山水庫(地圖 ... ... <看更多>
鳳山水庫地圖 在 鳳山水庫位置2023-精選在Instagram/IG照片/Dcard上的焦點 ... 的推薦與評價
水庫壩址位於鳳山丘陵東南麓,亦即小港、林園、大寮交界的林內里,由於地處鳳山(山名)因而取名為鳳山水庫。一天只開放5:00~8:00及14:30~16 ... ... <看更多>
鳳山水庫地圖 在 [大寮] 鳳山池與鳳山水庫... - 看板Daliao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 深處鳳山之中,地勢險要
鳳山池,位於鳳山丘陵東南麓,即高雄縣林園鄉、大寮鄉與高雄市小港區交界。現鳳山水
庫,其前身就是「鳳山池」,為早期先民平埔族西拉雅族支族馬卡道族(Siraya Makatao
)聚處,另在清朝康熙年間地圖中,有提到金京潭(金荊潭)與打鹿洲(為今林園鄉三庄
,即林內、中厝、潭頭)等聚落名稱。
* 遺址發現
在民國72年(1983)4月,鳳山水庫水壩工地上,開挖過程中,突然有人發現挖起的土石中
,夾雜有百萬年代的化石,經一番尋覓後,鳳鼻頭文化寶藏相繼曝光了。經考古學者勘定
鳳山水庫遺址,位於鳳山丘陵東南緣臺地,在林園鄉林內村西側約1公裡,鳳山水庫大壩
北側較高的紅土階面,文化類型屬鳳鼻頭類型、牛稠子文化、蔦松文化清水岩類型。距今
約4500-3500年及2000-400年前,出土遺物有橙色夾板岩陶、橙色泥質繩紋陶、繩紋陶片
、紅色夾砂陶、紅色泥質陶及磨製石器殘件、石刀、磨製斧鋤形器、砥石。
* 古籍記載
清康熙『台灣府志』中記載:「在鳳彈山 西。踞其巔視之,其形如鳳,傍有兩山如翅,
又有一崙戴石要石如鳳冠,另有一崙向海至坑仔口如鼻(稱鳳鼻),後有疊隅形如卵,故
名鳳山。」鳳山縣採訪冊載:「鳳山,山上有鳳山洞、向天池、金面盆、清水巖、石翁媼
、石鴝鵒、石牛稠、石鐘、石鼓、石船、石棋盤、仙人洞、獅子喉等勝蹟,共十三景。」
舊鳳山縣志載:朝天嶺(即大鳥山嶺,現名鳳山)、濫尾潭(即金京潭)。根據清光緒盧
德嘉彙纂《鳳山縣採訪冊》裡關於林園地區的水利如下:「鳳山自首至尾約長二十里,內
有鳳山洞,其洞適當山腰,中有泉,下注鳳山池。」
*匯眾流成池,為諸泉之源
依鳳山縣採訪冊丙部,地輿(三)鳳山池,在鳳山里,當鳳山之麓,縣東南十六里,周半
里許,源受洞內(鳳山洞)泉,西行數武入池,溉田二十八甲。其下林內溝,縣東南十八
里,源受朝天嶺(即鳳山鳳臀也)雨水,東行里許,入金京潭。金京潭(舊治作濫尾潭)
,在小竹里縣東南十九里,周二里許,源受林內溝,東南行,分注溝仔墘窟、陳爺濫溝。
陳爺濫溝(上有溪洲仔橋),在小竹里溪洲仔莊西,縣東南二十里,源由金京潭分支,東
南行二里許,入中厝溪。中厝溪(官渡),在小竹里,縣東南十八里,源由淡水溪下游分
支西南行,兼納新莊仔、陳爺濫二溝,過頂林仔邊溪(官渡),滙下廍窟,由中港入海,
長十四里。
*政府建水庫,鳳山池因此而埋名
鳳山水庫,其前身即鳳山縣採訪冊所稱的「鳳山池」。政府主要為解決大高雄工業用水的
問題,在水利局(經濟部水利署)於民國69年開工,並積極施工下,於71年6月完工。這
座獨具風格,預估可維持二百年的壽命,自其人工儲水後,實已破壞了原有自然生態和文
化資產,以及人類的記憶,讓許多抱著一股懷舊心情的人,站在已消失或殘骸前,內心有
一種不敢相信的錯愕與惋惜。唯一可道的是另為高雄地區帶來一處山明水秀的遊憩去處,
是不是很多事情很多人都是這樣地漠視和破壞,而讓人類文化資產一一在我們面前消失。
*鳳山水庫新面貌
鳳山水庫水源保護管制區達275公頃,總水容量是920萬噸,共有水壩二座:一是鳳山壩,
高38.5公尺,長325公尺,寬9公尺;一是二橋壩,高28.5公尺,長251公尺,寬7公尺,都
是工程學上的「分層分區滾壓式」土壩,水庫集水面積達11.75平方公里,在台灣水庫群
中,只屬於中小型水庫。水庫約有80%的水源來自東港溪,其餘20%來自高屏溪,主要供
應林園工業區、大發工業區、臨海工業區的用水。鳳山水庫有豐富的野鳥生態(其中鸕鶿
數量龐大為全台最多 ),花木扶疏,山明水秀,景緻優美,素有林園鄉後花園之稱,是戶
外教學及休憩觀光的好場所。鳳山水庫水源保護管制區達275公頃,總水容量是920萬噸,
共有水壩二座:一是鳳山壩,高38.5公尺,長325公尺,寬9公尺;一是二橋壩,高28.5公
尺,長251公尺,寬7公尺,都是工程學上的「分層分區滾壓式」土壩,水庫集水面積達
11.75平方公裡,在台灣水庫群中,只屬於中小型水庫。水庫約有80%的水源來自東港溪
,其餘20%來自高屏溪,主要供應林園工業區、大發工業區、臨海工業區的用水。鳳山水
庫有豐富的野鳥生態(其中鸕鶿數量龐大為全台最多 ),花木扶疏,山明水秀,景緻優美
,素有大寮鄉後花園之稱,是戶外教學及休憩觀光的好場所。
另據林園鄉民李文化觀察,棲息在鳳山水庫的鸕鶿,上午六時卅分左右,會集體起飛,前
往高屏溪口覓食,以囤積大量脂肪做為北返的能量,而中午左右會一群一群的飛返鳳山水
庫休息,他強調,鸕鶿數量龐大,飛起來音效驚人,中午成群低空飛返回水庫時,老遠就
會聽到如「下西北雨」的聲音,隨後,就可看到整群黑壓壓的鸕鶿飛抵。鳳山水庫數量居
全台第一名有二千八百卅九隻、台南七股瀉湖有一百四十隻居次、基隆新山水庫第三名有
一百卅七隻,急水溪口七十八隻、王爺港、北門等地也有廿三隻。他認為鳳山水庫鸕鶿數
量多可能是因為該處是水源保護區,人為干擾少有關。
---------------------------------------------------
大寮的人文地理是很有趣的...
在地人說在地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63.29.241.235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