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世媽咪日記》:「當美人魚變成了三個孩子的媽」(微雷版本)
-
《厭世媽咪日記》是《鴻孕當頭》導演與編劇合作的第三部電影,內容講述的是剛迎來第三胎的瑪蘿,每天被新生兒、兩個小孩以及家務事壓得喘不過氣,因此找來了「夜間保母」塔莉,瑪蘿的人生也因此重新光鮮了起來...
-
雖然《厭世媽咪日記》看似是獻給母親們的電影,但其實多數人都能夠在瑪蘿的人生中看見自己的影子,也能與整部電影產生共鳴。與其說這是一部描繪女性從年輕貌美的女孩“走鐘”成黃臉婆的電影,不如說這是一部帶觀眾一窺女性在「家人擺第一」與「還我老娘的人生」間拉扯的厭世喜劇。
-
➡️「從女孩到女人之間的人生課題」
《厭世媽咪日記》中我最喜歡的莫過於編劇迪亞布蘿寇蒂對於女性的了解以及對於言語的精準掌握。「女生才不會忘記」、「她十歲了,已經到了開始苛責自己的年紀了」、「我們看起來沒事,但如果仔細看,臉上盡是化妝品掩蓋的痕跡」台詞間不經意的道出了女性的心境與經歷。我認為導演或許有意才剛開始在意別人目光的小女兒、無憂無慮活著的塔莉,以及為了家庭操勞的瑪蘿,帶出女性在各個年齡階段的分別。
-
➡️「雙親的角色」
剛看完電影,會認為為什麼片中的爸爸們都不幫忙帶小孩,但經過沈澱後,反而會覺得或許這根本就不是《厭世媽咪日記》的重點。就我看來,瑪蘿的老公其實也很顧家、很愛孩子,只是父親與母親對於孩子的愛,終究還是會以截然不同的方式呈現。瑪蘿在電影一開始就說過她不想要讓寶寶跟一個陌生人培養出感情。這簡單的一句話或許說出了父與母之間最大的差異。媽媽過去九個月以來都與寶寶是生命共同體,其實不難理解身為母親的瑪蘿會想要竭盡所能把孩子留在身旁、拒絕讓外人與孩子親近。(特別是瑪蘿的童年缺憾就是父母不夠關愛她與弟弟)
-
所以要說爸爸做得不如媽媽多,倒不如說是媽媽與孩子之間的情感聯繫是爸爸望塵莫及的。
-
➡️「美人魚與女人」
美人魚是貫串整部電影的主題(motif)。美人魚在傳統上的寓意包含美豔的、吸引人的、沒有子嗣的,與塔莉的形象十分吻合。美人魚象徵的自由自在的青春年華也展現在生日派對的橋段中。瑪蘿在小孩子的派對上畫上了極具美人魚色彩的臉部彩繪、開心的與大女兒大唱卡拉OK;這或許只是巧合,但我個人偏向把瑪蘿的妝容解讀成她試圖找回自己心中年輕的那個自己,想要再次活出十年前那個奔放、無拘束的瑪蘿。
-
但我覺得最有意思的是其實「美人魚/人類、塔莉/瑪蘿」的比較,與《小美人魚》的故事十分雷同。《小美人魚》中的愛麗兒也是為了自己愛的男人心甘情願犧牲自己最寶貴的事物、換上人類的雙腿、告別了無拘無束的汪洋,誰又說瑪蘿何嘗不是如此呢?
-
總歸一句話,《厭世媽咪日記》是一部獻給母親、但同時卻也能讓所有人產生共鳴的非主流喜劇。如果各位看超級英雄打鬥看累了的話,我真的很推薦換換口味,進戲院觀賞《厭世媽咪日記》。
-
這篇影評主要是針對結局以外的部分,🦁️編之後會獨立寫一篇只探討結局的影評。如果有已經看過《厭世媽咪日記》的朋友,不要劇透結尾喔!(忍不住很想討論結局的話,歡迎大家私訊🦁️編XD)
-
#厭世媽咪日記 #莎莉賽隆 #康妮可 #影評 #電影心得 #tully #Tully2018 #CharlizeTheron #MackenzieDavis #connicole #filmreview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