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曾經分享過懷孕媽媽因為罹患武漢肺炎重症,經過醫療團隊緊急剖腹產後,寶寶順利出生的新聞,當時有很多網友在留言板幫媽媽打氣,想要知道媽媽後續情況,希望媽媽也能順利康復。
後續狀況是,媽媽經歷過緊急插管、呼吸器氧氣濃度 100%的生死關頭,經醫療團隊搶救,肺炎逐步緩解,順利拔管脫離呼吸器,經過 3 次核酸檢查確定體內無病毒殘留,於 6/16 和寶寶一同出院。
「中山附醫今天為這位北部的產婦舉行線上慶生會,住在北部的她,懷孕34週,在6月1日被確診感染併發呼吸衰竭重症,在嚴重呼吸困難的情況下,送至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的負壓隔離病房內,孤獨但勇敢地簽下麻醉和剖腹生產手術同意書。包括婦產部、麻醉部,兒童部和感染科的醫護團隊的齊心合作,順利在26分鐘內完成麻醉與剖腹生產手術。
早產4週的新生兒經緊急醫療處置後被送至新續追蹤與治療,接受3次新冠病毒檢驗均為陰性,確認未垂直感染。
產婦於手術後仍在負壓隔離病房內接受治療。產婦在使用呼吸器初期因為持續血氧飽和度低下和手術傷口疼痛引起躁動,醫療團隊以鎮靜劑、肌肉鬆弛劑和麻醉性止痛劑治療,使用呼吸器氧氣濃度甚至高達100%。
在重症醫護團隊努力和產婦堅強的求生意志下,肺炎病情逐漸好轉。產婦清醒後第一件事情是請求醫療團隊給予寶寶的照片,當仍在插管的產婦媽媽看到自己用生命換來寶寶的照片時的激動表情,團隊所有成員內心激動,無法以文字形容當下感動的心情。
在生產一週後,重症醫護團隊評估病情後,產婦順利脫離呼吸器,並在連續3次的採檢後,終於在產後的第15日確認已無病毒存在的反應,中山附醫醫護團隊依規定通報衛生主管機關後解除產婦的隔離措施,媽媽終於可以第一次親手懷抱自己的寶貝。」
新聞連結:
https://news.ltn.com.tw/amp/news/health/breakingnews/3571467
中山附醫臉書貼文:
https://www.facebook.com/1948033408761053/posts/3318272675070446/?d=n
麻醉拔管評估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今天剛發的快訊來囉!
「陳醫師課後,也是醫學生涯第一篇,就登上頂尖期刊,實在厲害!」
⠀
⠀
🚩 文章介紹
⠀
非去極化肌肉鬆弛劑 NDNMBA,是手術麻醉時常用的藥物。不過,手術後,可能會有些許效果殘留,導致拔管失敗,或術後的肺部併發症。
⠀
照標準來說,使用非去極化肌肉鬆弛劑的患者要做麻醉拔管時,應該用效果很好且準確的四連刺激 TOF 方法評估,但實務上,仍有許多個案,是使用自發呼吸測試 SBT 加上壓力輔助模式 PS 在做。
⠀
陳沛甫醫師團隊,想知道究竟如果使用 SBT+PS 的模式,是不是也有一個對應的指標可以參考,或者,還是應該使用 TOF 方式。於是有此研究。
⠀
經過詳細的資料收集後,作者畫出了詳細的數據與 ROC 曲線圖,並總結認為,四連刺激 TOF 對於使用非去極化肌肉鬆弛劑 NDNMBA 的患者還是首選,並沒有很好的壓力輔助 PS 數值可以取代。不過,PS 在 6 以上,是可以有效的對應 TOFC 達 2 以上,作為注射拮抗藥物以逆轉剩餘的神經肌肉阻斷來說,是個不錯的參考。
⠀
對於兩種不同的指標與做法,仔細收集彼此相關的數據,並做分析,嘗試找出對應關係,或確認並沒有對應關係,是個不錯的臨床研究主題!使用致編者信,發表完整的研究,也是短打與刊登到優質期刊的好途徑。
⠀
⠀
🚩 期刊介紹
⠀
Journal of Clinical Anesthesia (JCA) 創刊於 1988 年,2019 年的 impact factor 為 6.039,在 Anesthesiology 領域排名為 Q1(4/32) 期刊。
⠀
新思惟最受歡迎研究入門課程,開放報名!
⠀⠀
☑ 入門稿件寫作與準備要訣。
☑ 不再害怕統計,讓你親手畫出數據圖。
☑ 投稿期刊選擇策略,研究計畫申請。
☑ 還是寫不出來?過來人時間安排建議!
⠀
⠀
🚩 2021 / 7 / 10(六)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
➠ https://mepa2014.innovarad.tw/event/
➠ 全速前進,連續拼五篇!早點學會,就不會浪費這麼多時間。
⠀
⠀
▌ 每個月都有校友登上 PubMed
⠀
▪ 2021 年 04 月 PubMed(SCI),共有 96 篇!
▪ 2021 年 03 月 PubMed(SCI),共有 74 篇!
▪ 2021 年 02 月 PubMed(SCI),共有 62 篇!
▪ 2020 年新思惟之友 SCI 論文發表,共 689 篇!
⠀
看到眾多校友逐步做出自己的成績,從 0 到 1 突破困境、得到被挖角機會,或在體系內獲得升遷,往更好薪酬與發展邁進,而你,朝著自己想要的方向前進了嗎?
⠀
《#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開放報名!
⠀
🚩今年一定要發自己的 SCI。
➠ 2021 / 7 / 10(六)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
➠ https://mepa2014.innovarad.tw/event/
➠ 將寫作到投稿的各項雜症,一次解決到位,突破從 0 到 1 的困境。
⠀
⠀
▌ 問:這個課程適合初學者嗎?
⠀
答:適合。新思惟的研究課程,特別加強「從 0 到 1」的研究新手部分,但依然保留新思惟課程的「雅俗共賞」特色,許多內容,即使已經有 5 篇 SCI 經驗的人,都會覺得有趣。我們過去的課程,初學者來都非常滿意;即使傑出學者如 #登過外科第一名期刊的、#超過100篇的、#登過Science的學者們 來上,也都有所收穫。
⠀
⠀
▌ 學員評價
⠀
「課程安排真的相當用心,學生可以透過實作,確認有吸收進去老師所教,一旦有問題,老師也隨時會出現在身邊,不用擔心程度不夠跟不上其他學員。」
⠀
「雖然對於統計還是沒有那麼熟悉,但可以將一筆一筆的資料,用不同的統計方法做出圖表,對我來說已經是非常大的突破,也對未來的論文之路多了很大的信心。我相信會使用統計軟體製圖,已經贏在起跑點上了。」
⠀
🚩疫情會過去,論文技能會留下。
➠ 2021 / 7 / 10(六)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
➠ https://mepa2014.innovarad.tw/event/
➠ 讓名字出現在 PubMed 上才是自己的。
麻醉拔管評估 在 麻的法課 - 邱豑慶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值得的忙碌
「邱醫師,急診有一台緊急手術,病人腸子破掉,但狀況不太好,需要您來術前評估適不適合本院手術。」
昨天早上的無痛腸胃鏡做到一半,接到急診護理師同事的電話,手邊的病人沒辦法暫停,我也無法暫離,就算是腸胃鏡,就算是在偏鄉,就算只是很多健檢診所跟你輕描淡寫地說「睡一下而已」,既然是麻醉就有風險,既然你相信我,我負責讓你睡著,就要負責讓你醒來,所以,麻醉醫師還是要全程在場。
電話中聽完病情,評估完緊急程度之後,我請急診同事稍待,等我結束手邊無痛腸胃鏡的麻醉,就會立即過去。
「RBBB,一度AV Block,右心肥大,心輸出也很糟糕。」
「病人生命徵象穩定,失智,但血糖將近一千,否認有糖尿病史。」
以下省略一千字,包含心中跑過的幾千頭羊駝。
。
。
。
摸摸鼻子認了,反正我五行缺金、命裡缺錢、出生時辰帶鳳梨,這大概也就是聖母指引我從市區來恆春的價值吧?
原則上,24小時內不手術會有生命危險的病人,我是不擋刀的,但還是要跟家屬說清楚。
『我是本院麻醉專科醫師邱豑慶,這個手術如果要做,只能全身麻醉。
我會先給病人點滴,視情況打上中央靜脈導管和動脈導管,從點滴給予藥物讓他睡著,接著從嘴巴插上呼吸管,術後不拔管,需要去加護病房觀察。』
『麻醉的風險除了中風、急性心肌梗塞等等,他的狀況並不好,坦白說今天如果在高雄,我會阻止並取消這台手術,建議你幫他轉去醫學中心。』
『但我知道這裡是恆春,到高雄千里迢迢,我知道你們有千難萬難。所以我給你幾個建議,你聽看看:
一、轉院去高雄的大醫院,看是高醫或高雄長庚。
二、決定留在本院開刀手術,我沒辦法保證任何事,只能保證我會盡全力照顧他,但凡事都有意外,更何況醫療是不可控的。
三、不手術保守治療,但破這麼大洞不開刀大概是撐不過去,除非你們想要「順其自然」。』
「順其自然」其實就是等死的婉轉說法,十幾年來在偏鄉從醫,我知道有時候這就是家屬說不出口的選擇,不說放棄,怕家人多受不必要的折磨;說了放棄,又怕被人家指指點點的說「久病床前無孝子」、「不孝」、「怕花錢不救」,既然如此這個坑我背,我來開口提供家屬選項,對家屬來說,這個抉擇是種壓力,亦是種悲哀,但或許也是一種解脫。安寧?好死不如歹活?這是個大課題,我也仍在學習。
『生死有命,人都會死,我相信你會盡力,你相信我不會告你。』家屬誠摯的看著我,這樣子回答。
『但我也需要跟弟弟說明一下,讓他知情,畢竟老母是大家的。』
『好,我需要等你弟弟來嗎?』我詢問家屬。
『不用,他在你們醫院樓上加護病房住院。』病人家屬回答我。
啊?乾,原來是我下一台手術。
前一日從高處跌落,原因是要去包芒果,摔下來的時候被生鏽的鐵條插進去腹股溝,腸子從傷口跑出來了。
生鏽的鐵條造成的大出血幾百cc,傷口有感染,怕感染到腸子,也需要儘快手術。
我離開急診,又像一顆戰鬥陀螺,轉啊轉的趕去加護病房,跟病人解釋他的手術必須要全身麻醉,還有解釋他母親也需要手術,還有風險。
「生死有命,人都會死的,不是嗎?你盡力就好。」加護病房的病人豁達的這樣回答我,他的答案和他大哥驚人的相似,或許這是恆春人的特質?這裡的風土民情,也許也是留我下來的原因。
「所以我會躺在我媽旁邊手術嗎?」病人睡著前這樣問我。
「不會,我又不會分身,一次一個人慢慢來,我等等就讓你睡著了,慢慢深呼吸。」
「我種蘋果芒的,我醒來下次請你吃芒果。」睡著前病人這樣說。
萬幸,聖母庇佑,我雖然值班都很旺很帶賽,但手氣一直都不錯,兩台一整天的手術,他們都很平安。
昨天還在急診室看到琉球籍漁船觸礁後,在海上漂流36小時,送來恆春旅遊醫院的病患,我還看到醫院的主管親自去對面商場幫病人買換洗衣物,這大概就是 #屏東永遠多一度 的溫暖吧?
一直陸續忙到現在,陪玩哄睡完孩子,才有空發個文。
快要兩天沒發文,是因為醫院和生活都在忙,絕對不是因為在手機聯絡簿漂亮老婆的備註寫上雌老虎,而被老婆打死,必須要聲明。
週五忙了整整一天,週末也得留在恆春,值著三家醫院的班,剛看到私訊有些朋友私訊來跟我告狀,說有辣姬又在蹭我和史書華的熱度,我只能說「人生有更值得努力的事情」,有人要把自己活成一個笑話,大家就尊重他的選擇,我們要告誡自己不要把年紀徒活到狗身上,更不要跟豬打架。
麻醉拔管評估 在 氣切提升生活品質插管避免手術風險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 報你知70歲陳奶奶插管73天,曾經3度嘗試 拔管 ,卻屢屢失敗,馬上又接回呼吸器, ... 在氣切手術方面,病人必須要 麻醉 開刀,在脖子上留下氣切造口。 ... <看更多>
麻醉拔管評估 在 昕麻麻的舒壓生活- #困難插管相關考題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困難插管相關考題: (A)1、執行麻醉前須審慎評估病人氣道(airway),下列何者不是放置氣管內管困難的病人? ... (B)靜脈給予Lidocaine或鎂離子,可以降低拔管時所誘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