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冷待的香港粗獷 ]
分享原文,稍作補充:
一直覺得東海工業大廈讓街道轉角變得不可思議,以前不知怎樣形容它的美,現在再看會有另一種角度。
展覽於 openground 進行中,有趣在於許多的陌生,即使有時眼熟,但從來沒有細細去看的一些香港建築。
場內會有策展團隊複製的建築物料,可以觸摸,幻想當時人的需要及心境,怎樣是剛剛好,甚麼是知足,由一幢建築物無聲去說。
Kevin Mak的照片不用多說了,靚到令人覺得不用客氣。
原文刊Andthen.hk
————————————
誇而不浮
被冷待的香港粗獷
想像一個中年人,五十歲上下,沒有足夠年資去接受敬禮,擠不進殿堂,卡在時間線上的某點,遭冷落一旁,尷尬地一臉蒼白——而他曾經踏實和誠實地,為社會交出貢獻,可是始終沒有換來掌聲。
以人喻物,城內也有好些這樣的建築。
建於戰後六、七十年代,屬於現代主義建築的分支,龐大至近乎霸道,常被形容為怪獸(近年民間比喻更有趣,Marvel宇宙裡的變形俠醫Hulk),敢於不加粉飾,客觀事實裸露人前,統稱為「粗獷主義」(Brutalism):1950年代由瑞典建築師Hans Asplund首先提出,及後經英國建築師夫婦Alison 與 Peter Smithson,以及建築評論權威Reyner Banham大力推廣,影響力在七十年代尤其重大,香港也沒有例外。
粗獷主義有幾個特點,強調不經修飾的外觀,幾何結構直截了當,鋼筋混凝土外露,樑柱和核心筒等一目了然,外觀上著重表達力量,並且刻意不施油漆粉刷或批盪,看上去灰頭土臉地粗糙。
這些建築常用於建設學校、政府大樓,圖書館和體育館等公共樓宇,本身帶有強烈的實際功能性——甚至可以這樣說,它本來就不要求華麗,不為點綴市容而來,是實實在在應付民生的工具,不矯情,不說多餘廢話。
粗獷主義的實驗味道,讓它素來不為主流美學擁抱,然而有建築師不表認同。
深水埗openground的最新展覽《未知的香港粗獷建築》,罕有地給這類建築一支射燈,以照片,研究資料及建築圖則,展示15組粗獷建築,站在香港某角落,在看見與不被看見之間。
譬如每次經過葵涌都嘆為觀止,「點解工廠可以咁靚」的東海工業大廈,1975年落成,大部分牆壁用上麻石飾面,樸拙,卻有沉實的帥氣。每個建築組件都設有凹槽,可以像積木似的曡起砌成,極具快靚正的香港精神。
策展團隊甚至認為,大廈結構的精密程度,可以跟1970年黑川紀章設計的中銀膠囊相提並論。
展覽中亦有鮮被提及,異常科幻的香港神託會培敦中學,建於1972年,位處山上,當時為避過大規模挖掘工程,禮堂一方坐落山坡,另一方由懸臂式支柱支撐,結果構成飛碟狀,懸浮半空,極具前瞻,超越學校建築的想像。
而粗獷至世界聞名的代表,要說到聖士提反書院的科藝樓,大膽地設計成梯形,外牆傾斜,能夠反射陽光,避免體育館受日照長期曝曬,非常聰明。
兩個大型懸臂樑的邊陲,刻有類似葉紋的V字紋道,下雨時出水管的水沿樑柱流到地面,硬漢內藏浪漫巧思。
值得留意的是,展覽名字在建築前加上「未知」:一來粗獷主義不算廣為人知,同時因為英殖香港華洋共處的背景,增加建築的複雜性,讓某些疑似粗獷主義建築的定義,還需繼續討論。
另一個未知,涉及建築的生死存亡——粗獷主義向來備受爭議,不獲廣泛重視及欣賞,加上漸因失修而破落,本來就已碩果僅存的粗獷建築,近年面臨消失,比如荒廢好些年的清水灣邵氏片場,現正開始拆卸重建。
留下來的倖存者,亦不代表可以安全。部分業主因了解不多,以保養的名義,替建築抹上油漆或批盪,外表亮麗了,但跟粗獷主義的原有精神背道而馳。
例如展覽中的幾幢中大建築,除了牟路思怡圖書館,其餘巳被翻新,不復最初落成的模樣。
這現象非香港獨有。2017年,德國建築博物館(Deutsches Architekturmuseum)策展人及建築評論家Oliver Elser啟動SOS Brutalism計劃,建立網上數據庫,列出世界各地相關建築,以作監察和保育,至今載有超過二千座建築,其中約二百座標為瀕危紅色,代表面臨清拆或錯誤改建。
赤柱聖士提反書院的科藝樓建築群,一直是SOS Brutalism檔案中唯一的香港建築;今日再檢索,裡面已加進新的項目:中大科學館、眾志堂學生活動中心,並包括已通過撥款,將會拆卸的中環郵政總局(註:策展團隊認為郵政總局更接近典型現代主義,有待商榷)。
撇開主觀的美醜定斷,粗獷主義建築,記錄了戰後的社會面貌,捱過了最窮苦,未正式邁向富裕,平凡實用便是最大安樂,那是樂得簡單的年代。
曾經在當時,人們需要快捷,低成本,坦蕩蕩地真實的建築物;然後許多年後的今天,誠實直白的建築,或事,或人,會不會得到嘉許?
—————————
丨認真做無聊事 x knowhere 丨
日期:8月21日-9月12日
時間:星期二至日1-7pm
地點:中環PMQ B座 H205 knowhere
—————————
丨knowhere丨
▪️中環鴨巴甸街35號PMQ元創方B座H205
▪️Tuesday to Sunday 1-7pm
▪️https://instagram.com/youknowhere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440的網紅TraveLa 莎朗,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這是我一個人的日本旅行vlog!第一天到關西機場後,直奔和歌山市3大必去景點。黑潮市場午餐後,再前往德島。和歌山一向被視為和歌山縣自由行的中途轉車點,半日遊可以怎麼走?附上詳細交通及Locker貼士。 旅程意想不到的是‥‥‥ ♥ 和歌山城-竟然有著絕美的庭園?而且十分好拍! ♥ 建築大師作品-...
黑川紀章 在 Matcha 與在地人同趣的日本旅遊指南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位於東京新橋站像一小塊一小塊積木堆積而成的建築物-―「中銀膠囊塔」是日本代謝派(Metabolism)代表,同時也為建築大師黑川紀章,建設於1970年至1972年間的作品。
代謝派源於1950年代,由一群年輕日本建築設計師聯手帶動起來,它們的理念認為沒有什麼是永恆不滅的建築,而是像生物般地隨著外在環境而變動成長。所有建築可重新拆解再組成,幾年後整棟建築都由新模塊組成,而達成一種動態更新。
如今似乎時候到了,這棟代表性建築也將移轉到美術館,在這之前,先來看看這棟具有日本高度經濟發展時期的代表性建築物,這幾年來走過的痕跡與故事。
https://s.matcha-jp.com/3imVMkq
黑川紀章 在 Urban Photography / kingymak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中銀膠囊大樓, 1972
從友人專頁 Charles Lai 黎雋維 - 香港建築歷史 留意到有關大樓的保育報捷消息,#黑川紀章 設計的中銀膠囊大樓正以眾籌募集資金,把單位模塊獨立拆卸、改動還原,捐贈予全球博物館作展示用途。大樓在當時 #代謝派 概念上,每個單位設計為可獨立更換,是現代建築史上首座真正的膠囊模塊建築,模塊的概念包括單位內已使用現在發展得非常完善的日式 #UnitBath #ユニットバス 。同樣的概念比香港近年突然討論的「新設計」圓筒集裝住宅早了四十年便已實行,或解釋了行內對香港此刻討論此類設計的興趣極低的原因
繼早前中銀膠囊大樓的變種設計— 以同款的4個模塊組合中央混凝土結構建成、 #黑川紀章 的自用的別墅 #CapsuleHouseK 也由同是建築師的兒子以眾籌幫補修繕資金,這或許打開了一個建築師加上本身非建築物持份者能因著建築價值,而能實質參與保育的契機
#NakaginCapsuleTower,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masterpieces in modern architecture history, was planned to be demolished a while ago- yet good news was announced this month that the building would be taken down unit by unit. They would be refurbished with the help of crowdfunding, and be donated to museums all over the world - perhaps that’s a good way for architects & general public to be the stakeholders of architectural conservation projects?
中銀カプセルアートプロジェクト(Nakagin Capsule Art Project)
#中銀カプセルタワービル #カプセルハウスK
#代謝運動 #代謝派
#metabolism #metabolistarchitecture
#kishokurokawa
黑川紀章 在 TraveLa 莎朗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這是我一個人的日本旅行vlog!第一天到關西機場後,直奔和歌山市3大必去景點。黑潮市場午餐後,再前往德島。和歌山一向被視為和歌山縣自由行的中途轉車點,半日遊可以怎麼走?附上詳細交通及Locker貼士。
旅程意想不到的是‥‥‥
♥ 和歌山城-竟然有著絕美的庭園?而且十分好拍!
♥ 建築大師作品-和歌山城附近也有日本三大建築名師的作品?
♥ 黑潮市場-沒錯,在這鮪魚是很有名!但你吃過我吃的極品鮪魚丼嗎?而且性價比超高!
和歌山自由行,來這幾個景點,半天就夠了!
▶ 訂閱:http://bit.ly/tlyt_subs
?【和歌山.德島.淡路.神戶】系列
全輯收看: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U7-BehoKBXlmVbHb4rMHE9SwqTJf32Zt
想去日本的話,也可以找我們替你規劃行程喔!https://travela.hk/trip-planning/
#和歌山 #黑潮市場 #和歌山城 #日本自由行
--------------------------------------------------------------------------------------------------------------------
更多資訊:
【Klook】日本4G上網卡(香港機場領取)- http://bit.ly/2SS7Wob
- HKD 108up
-7 / 8天無限數據流量,網速最高達150Mbps
--------------------------------------------------------------------------------------------------------------------
【Follow/訂閱莎朗的頻道!】
◈ Facebook專頁:http://fb.com/travela.hk
◈ ig:travela.hk
◈ Youtube :http://bit.ly/travelachannel
◈ 網站/Blog:https://travela.hk/
黑川紀章 在 馬克手札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http://imarkeyes.blogspot.com/2010/11/gogojapan_19.html
位於東京六本木的國立新美術館,其建築是由黑川紀章設計,佔地30,000平方公尺,樓地板面積為47,960平方公尺,為日本目前樓地板面積最大的美術館。
美術館是外觀全部使用玻璃的建築形式,並有栽種許多植物的庭園包圍整棟建築。在美術館內,為了能同時進行多個公募展所需要的作品搬入、開箱、審查等作業,因此備有許多的卡車卸貨平台、停車場、審查會場和審查員休息室等設施。
位於前庭的歷史建築,是保存了二二六兵变時的舊步兵第三連隊兵舍的一部份。這棟建築在二戰後曾作為東京大學的生産技術研究所使用。在研究所搬遷至駒場校區後,原本預定要進行拆除。但在希望能保留歷史建物的要求意見下,保存了一部份的建築。
美術館的標誌是由許多紅色線條組成的漢字「新」,由藝術指導佐藤可士和設計。
黑川紀章 在 黑川紀章- Explore 的推薦與評價
【 People / 日本建築師黑川紀章】. 隨著人口一直上升,人們所居住的房屋也漸漸地變得狹窄,甚至連劏房也供不應求。而事實上,早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已經有一班日本建築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