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回顧
最近,以羅妹號事件為背景的臺劇《斯卡羅》引起一陣熱潮。事件過程中,曾有美軍向琅𤩝發動進攻,但最後敗興而歸。不過,在更早以前,就曾經有另外一群人讓美軍踢到鐵板,甚至還讓美國首都一度淪陷。
---------------------------------------
雖然面臨中國崛起,目前美國還可以說是現在的世界強權。不過,美國當今的狀況並非一蹴可幾,它也曾經貧弱過。
或許你不知道,美國的首都也曾經淪陷。
美國獨立戰爭結束以後,雖然美國取得獨立,但是其實美英兩國在邊界、主權、外交上仍有許多剪不斷理還亂的爭議,而且英國還持續提供美國境內原住民武裝,協助其對抗美國的統治。不過,真正讓戰火爆發的是英國捲入了拿破崙戰爭。
在拿破崙戰爭期間,英國不僅強迫徵召美國水手(他們其中有些人本來是英國逃兵)入伍,而且因為對法國實施禁運,扣押了美國商船。上述的原因讓美國對英國相當惱怒,於是打算利用英國陷於拿破崙戰爭泥淖、無暇顧及大西洋另一端的殖民地──加拿大的時候,進攻領土幅員遼闊,防守相對薄弱的加拿大。
就跟日後的美國一樣,自詡是自由與正義化身的美國,也期待在美國的武力進犯下,當地長期對英國統治不滿的加拿大人也會隨之起舞,起身一同對抗英國的殖民統治。(1949年以後的國民黨也曾經如此幻想,認為發動反攻以後,長期接受共產黨暴政的百姓會裡應外合協助國民黨)
卸任的總統傑佛遜甚至曾說:
今年只要行軍過去便能兼併加拿大,並且最後能夠將英國勢力完全逐出美洲大陸。
1812年6月18日,勢在必行的美國,由總統麥迪遜簽署了宣戰書,並在翌日公告,正式向英國宣戰。
戰爭就這樣唐突的爆發了。然而,其實英美雙方都沒有做好充足的準備。英國當時還在一心一意對付歐洲大陸上的拿破崙,因此在加拿大當地的駐軍僅有五六千人,其他的兵源都仰賴加拿大當地的民兵。
相較於情有可原,被迫無法好好投入這場戰事的英國,主動宣戰的美國則是因為總統麥迪遜的自信,而完全沒有做什麼準備。當時美國的正規軍不到 12000 人,即便後來國會授權部隊擴張至 35000 人,但因為是薪資低廉的志願軍,加上軍隊訓練不足,整體來說也是缺乏戰鬥力。
戰爭開打以後,一切的發展完全超乎美國人原先的想像。
邊境上的英軍不知道為什麼竟然比美軍早得知戰爭的消息,因此迅速採取先發制人的行動,向美國守軍採取突襲,完全狀況外的美軍就在猝不及防的情況下投降了。而從底特律出發打算進攻加拿大的美軍,在進軍以後,因為裝備不足而撤軍。英國軍隊隨即進逼,並發動了底特律包圍戰,最後攻下了美國的據點。美軍花了十六個月才收復了底特律。
雙方你來我往的在各地膠著的進行戰事,戰線遍布大西洋、美加邊境、美國海岸以及美國南方。總而言之,在美國行軍以後,卻還是遲遲無法兼併加拿大。
戰事持續了兩年以後,在 1814 年時因為拿破崙戰爭暫告段落,因此英國得以在英美戰爭中投入更多心力,並將軍隊調往美洲大陸。英國為了讓戰火波及美國本土,於是計劃針對維吉尼亞州進行襲擊。在進攻巴爾的摩、華盛頓特區和費城之間,最後英軍基於難度以及政治效果而決定以華盛頓特區為目標。
英軍在鄰近首都的布萊登斯堡之戰取得大勝後,知道消息的麥迪遜總統和許多高級官員紛紛連忙離開華盛頓特區,他們一路向北,離開有英軍的地方,最後抵達馬里蘭州的溪鎮,溪鎮也因此得到了「一日首都」的稱號。
麥迪遜總統曾在當地的居民家中借住一宿,該建築物一直保留至今,後來人稱麥迪遜之屋。(如果當年他睡在橋上,或許就會有一座麥迪遜之橋了)
8月24日,進入華盛頓特區的英軍在城區內四處縱火,白宮以及國會大廈都身陷火海。然而,火勢沒有持續太久,突如其來的大雨澆熄了華盛頓特區的大火,另外,一個乍現的龍捲風也造成英國船艦受損。在風暴之後,英軍很快地就撤出了華盛頓特區。當時白宮內部被燒得精光,只有外牆殘存,戰爭結束後才重建,然後也將被燻黑的外牆重新漆上白色。
這場戰爭最後在 1814 年 12 月 24 日,兩國外交官員在比利時的根特( Gent )簽署和約,正式停戰。《根特條約》對於戰爭前的邊界沒有太多的影響。不過,這場莫名其妙的戰爭,讓美國首都──華盛頓特區第一次且唯一一次陷落,雖然僅僅陷落了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的26小時,但是大概很難有下一次了。
同時也有2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0萬的網紅Taiwan Bar,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歡迎光臨臺灣吧 #斯卡羅 #不爆雷放映室 ⚡️爆雷遭天譴,此地應無雷⚡️ 歡迎光臨臺灣吧 #不爆雷放映室 今天放映以 #羅妹號事件 為背景的 #公視史詩戲劇《#斯卡羅》 故事講述 1867年羅妹號船難後 美國駐廈門領事 #李仙得 前來臺灣調查 深陷不同種族勢力間的衝突 最後他與斯卡羅大股頭...
「黑船事件背景」的推薦目錄:
- 關於黑船事件背景 在 每日一冷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黑船事件背景 在 換日線 Crossin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黑船事件背景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黑船事件背景 在 Taiwan Bar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黑船事件背景 在 Smart Travel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黑船事件背景 在 Crescent Lament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黑船事件背景 在 黑船事件日美親善條約強迫日本開國|【小葉談日本幕末史】 的評價
- 關於黑船事件背景 在 魏華萱- 靜岡單車之旅最後一天,在伊豆半島東南方的下田市 ... 的評價
- 關於黑船事件背景 在 [問卦] 為什麼日本被種香菇後會變成舔美國家PTT推薦- Gossiping 的評價
黑船事件背景 在 換日線 Crossin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羅妹號事件】#週末分享外站文章
1867 年,一艘美國船羅妹號經過台灣海峽時觸礁沉沒,船員漂到恆春半島求救,但被當地的原住民當作侵略者而被殺害。
美國就派遣海軍率領巡洋艦到恆春去找原住民「討公道」,結果大敗而回。
當地原住民佔有絕對的地形優勢,加上他們能夠透過樹林掩飾釋放暗箭各種襲擊,打得美軍措手不及。
這起「羅妹號事件」在台灣史上極具意義,不只是因為排灣族勇士用彎刀打贏了用洋槍洋砲的美國人。
這場誤會,恆春的原住民部落與西方列強有了正式接觸,也讓列強開始顯露覬覦台灣的野心。
▍同場加映──日本財閥的崛起:支持軍國主義的幕後黑手,與它們在台灣留下的矛盾足跡 >> https://bit.ly/3AW6ndx
#風傳媒 #台灣 #美國 #原住民 #日本 #政府 #部落
黑船事件背景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去過日本不知幾多次,城堡不知去了幾多個。
然而,這並不是因為我去得特別多,只是因為我沒有用心去記。現存天守加上只餘下石碑的城跡,粗略估計應該30個吧?
要數香港人印象比較深的城堡,全世界都會記得連旅行團都會帶你去的姫路城和大阪城?
再數落去,識得搵遊客錢全個城下町都打卡位的犬山城、看城堡還是遊船河不要分那麼細的松本城、為了屋企細路最鍾意的熊本熊一家大細朝聖的熊本城、打機打得太多印象會深刻但北條早雲沒有住過的小田原城⋯
以上的城堡,特徵是全部都「影得好睇兼容易去」。在座各位讀者臥虎藏龍(只是謙虛或者懶打字),其實大家都去過不少,而且好多人肯定比我要多。
作者孫實秀是全球第二名(第一名是大阪人)用最短時間制覇200名城的攻城師,所以應該說是外國人裏面第一名吧。
雖然書本6月已經到手,8月中才仔細讀完。最初拿上手以為不會太深奧,輕敵心態完全錯誤,最後花了四天、每天兩小時,總算由頭到尾一字不漏讀完。每天臨睡前看兩小時書本遠離網路世界,心神預備下次旅程、還可以促進睡眠質素。
作者用城堡做主線順序講日本歷史,困難之處在於作者假定讀者已經有一定程度的日本歷史水平。第一章開始討論的上古歷史,還牽涉到唐朝以及朝鮮的外交關係,豐臣秀吉年代就有明朝相關的少量歷史。
沒有中國歷史朝鮮歷史的根底還好,我在桓武天皇、阿弖流為這些征夷部份花了最長的時間去搞清楚各種各樣細節。這是因為講述太宰府水城以及東北的多賀城作為行政中心部份的兩個篇章,古到我完全沒有印象,閱讀的時候真是心底裏講句「學到嘢」。每個篇章還加入了灰色格子講解歷史上的冷知識,例如「征夷大將軍」名字的來源、電影《清須會議》拍攝的地方其實是長野縣松代城等等。
我自己比較喜歡的上古部份是千早城幾場戰爭部份,一來楠木正城跟真田幸村與源義經並稱日本三大悲劇英雄,大河劇《太平記》本身又吸引;二來結合了真實歷史以及文學作品比較,這種角度我個人都喜歡(其他讀到死死下,還要一面看書一面Google背景)。
足利幕府部份過後終於柳暗花明,戰國部份打後都沒大問題。所以各位讀者朋友們,要是戰國及以後的歷史都有基本概念,相信往後篇章不會太消耗精神或者黑人問號。
明治維新部份,佐賀鹿兒島萩高知四城真正我全部都要。雖然把薩長土肥拆開四個城堡表面是四個篇章,之間卻環環相扣。大政奉還西南戰爭戊辰戰爭箱館戰爭這些近代歷史資源豐富,相比上古歷史部份的資料蒐集,刪減取捨才是艱難之處吧!
會津若松鶴城我就不評論了,因為私心一定會加分。灰色格子冷知識部份講山口縣以及福島縣百多年來依然有牙齒印,我很推薦。我知道好多人關心土方歲三(我是因為和泉守兼定和藤原龍也開始留意),箱館戰爭部份都寫得流暢易讀。
留意到雖然講的是日本史,但由於用城堡做主線,部份大家耳熟能詳的人物,在書本中是沒有出現的機會。例如海上東鄉、陸上大山兩位都沒有出現過,乃木希典出現過一次,反而山川浩出現了兩次,連佐敦那條白加士街「白加士」都有在大政奉還無血開城中粉墨登場。
《從名城讀日本史 30座名城× 32個歷史事件》由台灣大塊文化出版,香港各大書局以及台灣博客來均有代售。
書名數字透露玄機,有兩個城堡重複,分別是二條城及鹿兒島城。心水清大概會猜到這兩個城堡在歷史上有幾舉足輕重吧!
日本每天感染確診數字屢創新高,開關遙遙無期,各位香港朋友不妨試試落去各大日本城買定可樂薯片,在冷氣室閱讀這本書,精神上遠走他方,穿越千年博古通今一番吧。
P.S. 看完鹿兒島城就買了一直不捨得買的薩摩切子,古董明信片裏的名古屋城又突然多了背後的故事。
——-
博客來入手: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92601
黑船事件背景 在 Taiwan Bar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歡迎光臨臺灣吧 #斯卡羅 #不爆雷放映室
⚡️爆雷遭天譴,此地應無雷⚡️
歡迎光臨臺灣吧 #不爆雷放映室
今天放映以 #羅妹號事件 為背景的
#公視史詩戲劇《#斯卡羅》
故事講述 1867年羅妹號船難後
美國駐廈門領事 #李仙得
前來臺灣調查
深陷不同種族勢力間的衝突
最後他與斯卡羅大股頭 #卓杞篤
簽訂了正式協議
臺灣也登上國際舞台!
放映前,工讀生跟酒保
#再三保證絕對沒爆雷⚡️⚡️⚡️
放映的內容都是
&^!#$%#@^&%(消音)
大家請安心入座觀賞😎
也別忘記 #8月14號開始 #每週六晚上九點
跟酒保一起鎖定 #公視史詩旗艦戲劇《斯卡羅》
_
🍿 #斯卡羅播放時間
|8/14起,公共電視,每週六晚間九點起
|8/14起,公視+、LINE TV,每週六晚間十點起
|8/15起,Netflix(臺灣)、myVideo,每週日晚間六點,一次上架兩集
|8/22起,中華電信MOD、Hami video,每週日晚間六點,一次上架兩集
更多《斯卡羅》預告、情報、角色介紹看這邊
👉 斯卡羅 SEQALU:Formosa 1867(https://lihi1.com/iHkBy)
上映前來看看其他公視的讚讚節目
👉 公視 PTS 臺灣(https://lihi1.com/bpuWM)
黑船事件背景 在 Smart Travel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娛樂八卦 #SmartTravel #馮盈盈江嘉敏 #馮盈盈 #江嘉敏 #破冰 #AK禁住拎 #FBI微表情分析內心戲 #解構心機女 #Round1 #誰勝誰負 #P圖技巧 #宮心計 #辦公室政治 #鬧人的技巧 #邊個道行高啲 #TVB
【空姐爆料】系列, 專業人士、家庭主婦、OL、行政人員、男士、傳媒亦喜歡報導我的呢個 #SmartTravel, 可以滿足你 #娛樂、輕鬆、#剝花生 #旅遊資訊 #平吃買玩 #各地文化, 要睇梗係睇原汁原味, 你係咩人就會支持返咩嘅youtuber, 國際華人傳媒, 最喜歡報道Smart Travel
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hKZNoNE4iEf-Rsl1fa8Um8aY2Yl86Q95
大家可以透過Payme, 支持下我同貓貓阿Cash, 打賞打賞鼓勵鼓勵:
https://payme.hsbc/smarttravel
?合作邀約請洽
gold7778@gmail.com
https://www.instagram.com/gold7778t/
成為這個頻道的會員並獲得獎勵: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uNPxqDGG08p3EqCwY0XIg/join
請用片右下角調4K睇片。
好啦我哋有講下兩人合照嗰度啦 , 我要講下佢哋兩個P圖,邊個高明啲嘅 ,我當然唔係話生理層面講啲咁表面嘅嘢啦,我講佢哋嘅心態,內心深處,邊個厚黑學高明d。
雖然兩人分別上載的破冰合照都看似一樣,但實質上各自都有偷偷P靚自己,在馮盈盈上載的照片中,兩人的皮膚明顯望落很平滑,而且馮盈盈的面頰亦比較尖,下巴亦較長;
呢個人嘅內心深處好明顯 ,將自己整靚 ,對方相比之下 ,佢冇幫江嘉敏塊面修圖 ,因為冇人比得過自己更清楚自己嘅面孔 ,如果你去收人哋個不到 ,畀對方一睇就睇得出 ,好容易串爆你㗎嘛 。所以呢招叫做鬼鼠修圖 ,收自己嘅圖 。
佢將自己嘅樣執靚就夠啦 ,相對上望落 江嘉敏塊面好似肥啲 ,而且塊面冇咁平滑 有光澤 。幫自己p圖有少少over咗 ,明眼人一睇就知道佢收過自己塊面型瘦啲 ,下巴長啲 。
但係大家唔好忘記 , 你將世紀合照, 馮盈盈嘅秘密武器,
...........................
呢條影片會講下我點樣用fbi微表情分析 江嘉敏盈盈嘅內心獨白,佢哋兩個不和就係人都知啦,但係究竟邊個玩得高明啲呢?現實版宮心計,一齊睇下, Round 1。
喺我未講之前 ,首先要講下呢個節目係搵方家敏同埋房影相呢嗰位 ,我唔知係監製因為係主持李慧玲嘅主義 ,非常之聰明 ,因為本身tvb d膠劇係唔好睇嘅,綜藝節目都好悶,觀眾最鍾意就係剝花生,能夠觸到觀眾嘅心態,鍾意睇啲咩,喺現金呢個娛樂圈先至係金科玉律,所以我喺呢度提出,邊個叫佢哋兩個上嚟嗰個,應記一功。呢條影片嘅尾部,我會介紹幾對冤家,想佢哋節目又可以產生好多火花同埋話題嘅,即使觀眾唔會睇無線㗎啦,起碼坊間我會將你無線節目嘅藝員成為剝花生談論對象,有人講好過冇人講,你哋話係咪?
馮盈盈江嘉敏破冰合照各安各P? 一張「原圖」竟然有兩種效果
事緣係咁嘅,馮盈盈(Crystal)和江嘉敏(Kaman)兩人反目全因去年盈盈被爆與江嘉敏結伴到何猷亨的億元豪華遊艇開船P,事件曝光後,盈盈聲稱是江嘉敏邀請她上船,並介紹何猷亨給她認識。不過江嘉敏反駁沒有做媒,自爆船P前眾人早已認識,之後有無綫員工爆馮盈盈向藝人及工作人員指江嘉敏「扯皮條」,指江嘉敏收了50萬邀她上船,盈盈火速澄清沒有說過,而江嘉敏發文表示適可而止,好姊妹各執一詞,導致關係決裂。
事隔差不多一年,兩人獲TVB欽點主持新節目《解構心機女》,喺9日嗰日更在Instagram世紀破冰上載合照,然而兩人明顯「硬晒軚」塊面啲肌肉抽曬筋,而且字字珠機, 句句有骨,就算馮盈盈送奶茶,馮盈盈喺ig留言:「破。冰……sorry打錯,走冰先啱,珍珠奶茶少甜走冰,知道嘉敏今日第一次做主持,請你飲珍珠奶茶,為你加油打氣,我哋一齊做好個show」有網民留言指這杯珍奶似「有骨」!
.....................
江嘉敏依然拒諸門外:「多冰,少冰,走冰,都不適合我」,
英文有句說話叫做read between the lines,即係圓外之音 ,我解釋個潛台詞畀大家聽下 ,首先呢就係馮盈盈扮nice ,主動去請江嘉敏飲奶茶 ,如果真心係想nice嘅 ,第日就唔會咁樣留言啦 。呢個舉動已經係假到不得了㗎喇 。
黑船事件背景 在 Crescent Lament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噤夢】數位專輯搶先聽:https://reurl.cc/a5V5qX
◆ 博客來實體專輯:https://reurl.cc/R1x2m6
◆ Listen to the album here: https://reurl.cc/a5V5qX
台灣民謠金屬樂團 Crescent Lament 恆月三途,於2020年底推出第三張專輯 —【噤夢 Land of Lost Voices】。【噤夢】以終戰後國民政府來台前期的台灣社會為背景,除了在音樂上融入更豐富的民俗樂器,也將上張專輯【花殤 Elegy for the Blossoms】的主角阿香再度帶入歌曲中,藉著藝妲阿香與戀人明風兩人未完的緣分,娓娓道出歷史洪流中台灣人民遭遇的悲傷故事。
首支MV —「孤燈微微 By the Lone Light」,從阿香及明風的視角出發,描述二二八事件發生後,無數台灣人面臨的生離死別。
--- 專輯歌詞本節錄 ---
……如同那年代無數台灣有志青年,受過現代教育的明風,對台灣的未來懷抱無比熱忱。1947年3月8日,即將出門的明風說道:「聽講基隆港咧欲出代誌矣,為著妳佮囡仔的未來,我愛去看覓(聽説基隆港快要出事了,為了妳跟孩子的將來,我必須去看看)。」接著他擁著阿香,繼續說:「我下暗就會轉來。若是趕袂轉來,我會先去社寮島的阿兄兜蹛一暝(我傍晚就會回家。倘若趕不回來,我會先去社寮島的大哥家住一晚)。」
然而,明風再也沒有回來。隔日,阿香從鄰居口中得知,中國來的援軍已從基隆港登陸,船還沒靠岸就架起機槍掃射民眾,岸上軍隊也沿街瘋狂開槍;成群學生被軍隊割掉耳鼻及生殖器後,用刺刀戳死;其餘沒死的市民被軍隊抓起來,三、五人一組遭鐵線刺穿手掌足踝,串成一排排帶到港邊,朝頭上開一槍後踢到海裡。幾天後,浮起的屍體漂滿基隆港,隨著浪一波波打回岸邊。阿香經不起如此巨大打擊,終日以淚洗面。
明風的屍體從來沒被找到。接下來兩個月,國民政府在全台進行血腥鎮壓及恐怖清鄉,約兩萬名民眾遭軍隊屠殺,青壯世代傷亡猶重;而醫師、律師、教授、議員等台灣菁英,更遭大規模處決,整個世代的台灣人被集體消音……
--- 專輯歌詞本節錄 ---
噤聲的人,無聲的夢。
每個殷切期盼的背後,往往都是永盼不到一面的魂斷夢空。
紀念那些為了成就心中的台灣夢,而被噤聲的台灣人。
Crescent Lament第三張專輯 —【噤夢】,2020年12月11日,正式發行。
----------------------------------------------------------------------------------------------------
* Turn on the caption to activate the English subtitle of this video.*
Crescent Lament’s third album "Land of Lost Voices" is released on December 11, 2020. A sequel to our second album, the story continues from where "Elegy for the Blossoms" left off: the unfinished romance between A-hiong and her lover, Bîng-hong. They once believed that they would not see each other again, but fate has brought them back together. They would go through the collapse of Taiwanese society in the post-WWII era, experience horrifying days that were even more miserable than wartime, and finally witness the destined tragedy of the 228 Incident.
The current music video “By the Lone Light” recounts the bereavement that A-hiong suffered, after realizing Bîng-hong has died from the indiscriminate massacre in March 1947.
(Excerpt from the lyrics booklet)…… Like all young Taiwanese of that era, Bîng-hong, who had received modern education, was passionate about Taiwan’s future. “I heard something happened at Keelung harbor, I need to check it for you and our kid,” Bîng-hong told A-hiong before he headed out on 8 March 1947. “I’ll be back in the evening—if I don’t return before nightfall, I’ll spend the night at my brother’s home at Sia Liao Island,” he said, giving A-hiong a hug as he left.
Bîng-hong never came home. The next day, A-hiong heard from neighbors that Chinese troops landed in Keelung the day before, and started shooting people with machine guns even before the vessels docked. Troops on land also shot people indiscriminately on the streets. Groups of students had their noses, ears, and genitals cut off, before being stabbed with bayonets. Those who survived were arrested by soldiers, and strung up with barbed wire through their palms and ankles. Then, they were shot in the back of their heads, and kicked into the harbor. Days later, innumerable floating bodies blocked the harbor, and piled up on the shore. A-hiong could not take it anymore, and was in tears all day.
Bîng-hong’s body was never found. In the following two months, the KMT government violently cracked down on uprisings, and purged rebels across Taiwan. Around 20,000 civilians were murdered by the troops, most of whom belonged to the young generation. Doctors, lawyers, professors, and councilors were executed in large numbers, and an entire generation was muted……(Excerpt from the lyrics booklet)
In memory of what happened in 1947, Taiwan.
Crescent Lament - Land of Lost Voices.
【孤燈微微 / By the Lone Light】
.導演/Director:林峻 Chun Lin
.演員/Actress & actor:黃惟, 徐肇勵
.詞/Lyrics:周慕姿 Muer Chou
.曲/Music:周岳弘 Komet Chou
.英譯/English translation:Happy Metal Guy, 賴昱伸 lok-sin LOA
.英文校正/English revision & proofread:Happy Metal Guy
.收錄專輯/Album:噤夢 Land of Lost Voices (2020)
.專輯製作人/Producer:
劉允墨 Jesse Black Liu & Crescent Lament 恆月三途
.專輯錄音/Recorded by:
劉允墨 Jesse Black Liu - 黑頻工作室 Black Frequency Studio
海波浪製作 Wave Productions
.音軌剪輯/Editing by:
劉允墨 Jesse Black Liu - 黑頻工作室 Black Frequency Studio
Joakim Dahlström - The Sweetspot Studio(Sweden)
.專輯混音/Mixed by:
Rickard Bengtsson - The Sweetspot Studio(Sweden)
Assisted by Joakim Dahlström
.母帶後期處理/Mastered by:
Mika Jussila - Finnvox Studios(Finland)
.Crescent Lament 恆月三途:
主唱 Soprano:周慕姿 Muer Chou
鼓 Drums:周岳弘 Komet Chou
貝斯 Bass:許至維 Wick Hsu
吉他 Guitars:邱振華 Wat Chiu
二胡 Erhu:Jedi Yeh
鍵盤 Synths & Piano:魏大昕 Sebastian Wei
嗩吶 (客座) Suona (guest):黃博裕 Po Yu Huang
.特別感謝武雄老師 Bu-hiông 提供台語歌詞之填詞與唱法指導
。
.特別感謝氫酸鉀 KCN
繪製專輯封面及團徽。
.特別感謝美術編輯總監 Hollowcorpse。
.追蹤我們的最新消息 / Stay up to date on Crescent Lament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crescentlament
Website - https://crescentlament.wixsite.com/home
黑船事件背景 在 魏華萱- 靜岡單車之旅最後一天,在伊豆半島東南方的下田市 ... 的推薦與評價
黑船事件 影響了明治維新,將日本推入現代化。 4 yrs Report. 連文達, profile picture. ... <看更多>
黑船事件背景 在 [問卦] 為什麼日本被種香菇後會變成舔美國家PTT推薦- Gossiping 的推薦與評價
從1853年美國海軍將領佩里,開著蒸氣船戰艦(日本史稱黑船事件)進入江戶灣 ... 再加上沒有天然資源的島國背景,日本怎麼看都是一個即將迎來悲慘命運的 ... ... <看更多>
黑船事件背景 在 黑船事件日美親善條約強迫日本開國|【小葉談日本幕末史】 的推薦與評價
德川幕府鎖國200多年,但為了獲得補給,美國派馬修佩里率領 黑船 前往日本,在佩里強硬要求下,日美簽訂神奈川條約,導致日本的門戶被強制打開。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