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有些不甘心。這幾天想《師父》裡師娘在陳師父背上說的話:「天津人以本地女子為榮,聽見被休,會罵你不成材。天津女子的好接不住。」
⠀
訪問前潘和我有志一同,都不想對著宥儀再複述那些頭銜了,什麼富比世 30 under 30,什麼 Gucci 有史以來最高點閱覽貼文,什麼旅居紐約藝術家,這種台灣之光大敘述的光照見的從來不是他們本人,而是其他人的自卑。為此,我們決定前往宜蘭而非攝影棚,那是小江的現居也是老家。羅東女子的好接不住,訪問沒人讀,是讀者不成材。本來是這樣想的。
⠀
每個星期一編輯部有場小會,春節前併到連假前一天開。我們會討論哪篇內容要再推一下,文上了之後有什麼沒料到。宥儀這篇原先的封面是我最愛的,小江走在愛人住處邊的田埂上,身上穿著她說「平常穿去超市」的粉紅氈毛外套,紫色毛線耳罩。大家平常看她頂著藍色頭髮穿豹紋戴羽毛拍照,但她不只是那個樣子的。想讓大家看見江宥儀不披掛武器的樣子。本來是這樣想的。
⠀
但想到她開著車,載著我們在宜蘭亂繞的樣子。2018 年她失蹤那次,也是這樣自己開一台車,從紐約逃走。那一年她的作品被《GLAMOUR RUSSIA》抄襲,同時鬱期低迷,我印象最深的卻是同時期爆出的另一則新聞:一堂課學費一萬九的彩妝師李敏被踢爆資歷造假,自稱在紐約、東京時裝週擔任過首席化妝師的她其實只是學員。
⠀
那時,宥儀在臉書轉了相關新聞,說了些什麼我忘記了,只記得我們對假贗的藝術家那種同仇敵愾 —— 說是笑他們說謊過了頭,其實也不只,有點是笑自己努力了多久連個說謊的人一半成就都比不上。那也是不甘心。
⠀
不成材的是我。不敢再托大,辜負小江一片誠心和她坦誠以訴的故事,還是換了她在個展開幕那天盛裝出席的樣子。其實沒有什麼比什麼不好,只是我本來太以這篇訪問為榮了。訪問前,心想小江回台這陣子連做十幾場訪問,一定很累很無聊,準備了幾組心理測驗,把訪題藏在裡頭。有一題請請她想像站在森林深處的湖泊邊,望見對岸一隻動物,那是什麼?她說是一隻灰色兔子。
⠀
「這個心理測驗我好像大學時候做過。」她說。我心想好險,我有準備別的,她卻又說自己當時的答案和現在不一樣。
⠀
「以前,剛走進森林的時候遇見的好像是藍色的兔子。現在變成是在湖泊邊遇到。」
⠀
「好唷。這個心裡測驗說在森林遇見的動物是別人眼中的妳,在湖泊對岸看見的動物是內心真正的妳。」
⠀
「嗯!嗯!!」我們對看,心有感應。
⠀
沒告訴她我每次做這個心理測驗,遇見的都是蝴蝶。森林裡是蝴蝶,湖泊對面看見的還是同一隻蝴蝶。這樣是什麼意思?其實什麼占卜星象面相我二十六歲之後一概不問不信。舊年最後一天,為自己土法煉鋼地努力最後一次,亦是為戒:天津人以本地女子為榮,天津女子的好接不住,可也要好好讓別人懂得才行。
⠀
⠀
⠀
#
⠀
—— 請想像自己走進了一片廣袤的沙漠,一個人。走著走著,妳忽然看見前面有個立方體。妳覺得,那個立方體有多大呢?
⠀
—— John Yuyi:大概,長寬高都三、四公尺左右吧?
⠀
⠀
當我告訴她,這題心理測驗的答案意味著自我意識的大小,她哦了一聲,接著問:但那是在一片很大很大、看不見邊際的沙漠吧?
⠀
十分鐘前,她開著向男友借的車,載我們到距離她們宜蘭住處不遠的一座橋,說這次回台灣,閒暇時就和愛人走這座橋邊的河堤。一邊說,一邊把車子髒話般地停在橋上,「這邊就是這樣,車子停這裡不會有人管,很隨性的。走吧!」
⠀
我分不清南北,她卻清楚地指著堤岸遠處某個方向,說羅東在那裡。她的父親就是羅東人。不過,江宥儀是在北投長大的,自我認同也是台北女生,從小她就很羨慕「那種放假的時候有鄉可以返」的人,卻沒想到因為疫情,從去年三月回來到此刻,是她 2015 年之後待在台灣最久的一次。
⠀
「感覺很像《Inception》裡面那台廂型車。在國外我已經打架打那麼久了,回到台灣發現怎麼廂型車還沒掉到橋下。」她說。
⠀
⠀
她熱愛自駕,在紐約時車用租的,一個人可以往南開到華盛頓。回台灣,她總是開母親的 Wish,不過今天剛好家裡要用車,只好開口和男友借。談童年,她最早的記憶是怕生,說自己直到五歲才戒掉奶瓶。當哥哥已經在幼稚園裡叱吒風雲,開始上學的她每天一被母親送下車就開始哭,哭到放學母親來把她接走。不得已,母親只好把她交給外公外婆帶。
⠀
來到北投外婆家的江宥儀依舊恐懼分離,外公洗澡的時候她蹲在氣窗旁看守,外公出門的時候她爬上鐵窗,盯著他走到再也看不見的街道盡頭。
⠀
外婆家頂樓是座宮廟。小時候江宥儀會躺在廟內地上,看飛進刺繡簾子裡的蝙蝠,在窗台上留下糞便。外公會叫:不要躺在這裡,菩薩要騎馬回來了,妳擋到路了。這次回台北辦個展,一半時間在宜蘭,另一半就在這棟北投老家,廟依舊在,只是成了江宥儀的工作室,蝙蝠也已經不再來了。
⠀
早在創作以前,她就玩紋身貼紙。外婆曾對她說「不要玩那個傷風敗俗的」,想不到江宥儀往後正是以 temporary tattoo 揚名國際,入選富比世 30 Under 30 Asia。自稱物極必反、長大之後到處跑一定是因為小時孤僻,但又提起成名後有次出差到巴賽隆納,工作方提供的飯店房間無比高級,夜裡她卻焦慮地抓著被子,不敢待在床上,把自己塞到床和牆壁的縫隙裡睡。
⠀
⠀
「我覺得我們家的人都是快樂冠軍,一整坨人都充滿愛與溫暖。我算是裡面情緒比較不對勁的。」她長年做心理諮商,在躁期和鬱期之間試著駕駛自己。走紅之後,有兩、三年她甚至無法「在腦中 process 目前在進行什麼事」。2018 年,她在一趟又一趟的航班之間情緒崩潰,決定逃走,又一個人租車、頭也不回地開,開到朋友們在網路上 PO 尋人啟事、開到 NYPD 從她唐人街的租屋破窗而入。
⠀
「或許疫情對我們這種蹦蹦蹦的人而言,是個很好的藉口。在紐約,很多人是沒有勇氣休息的。」嘴上說蹦蹦蹦,右手也用力往左手打三下,BPM 180,這是江宥儀所謂「紐約做事的節奏」,本來也內化成她的節奏了。
⠀
「回台灣選擇待宜蘭,可能也是因為這樣吧,很遠離城市,溫度、濕度都是以前熟悉的。我覺得,盡可能減少各種接觸的時候,自己離自己比較近一點。」
⠀
⠀
⠀
#
⠀
—— 又繼續向前走近,妳慢慢看見了立方體的全貌。它是什麼材質做的呢?
⠀
—— John Yuyi:金屬,上面拋光但是沒有到鏡面的程度。有點像最近在世界各地出現的神祕金屬柱的材質。
⠀
—— 在立方體旁邊,放著一道梯子。妳覺得,那是一道什麼樣的梯子?多長,有多少階?它和立方體的距離大概是多少呢?
⠀
—— John Yuyi:就一般那種在裝潢的時候會看到的,很 rough 的梯子。我的展場也有看到的那種。和立方體距離很近啊,感覺爬上去之後就可以直接對立方體做些什麼事。
⠀
⠀
她說她不相信渾身正能量的人。無數朋友來來去去,至交只有三、四個,稱其為「愛人朋友」。她覺得自己就像他們:敏感,糾結,內心有尚未梳理的掙扎。這樣的性格在家中是異類,「我媽就是個完全沒有黑暗面的人欸。我後來發現我身上很多事情,都可以用我和我媽的關係來解釋。」
⠀
立方體的材質暗示性格的質地,而一旁的梯子是與朋友的關係。一路上,江宥儀不只一次用「市井小民」來形容自己的出身:受僱日商公司的父親、身為業務的母親、在市場賣甜不辣的阿祖、在鐵道旁堆石頭,方便居民橫越鐵軌抵達田埂的祖父。即便如此,雙親卻堅持定期帶兄妹倆出國旅行,看看世界。一直到高中,江宥儀放學後都還會到畫室。那畫室也沒有特別創意發想藝術,有點像是安親,不同年齡的人在教室裡做自己的事情。
⠀
江宥儀的事情是畫畫。在那裡,她接觸到法國藝術家 Niki de Saint Phalle 的作品,照著描,喜歡上頭千軍萬馬的顏色。後來在紐約,江宥儀最經典的那頭藍髮的藍,也像是 Niki de Saint Phalle 畫裡會用的色彩。
⠀
⠀
進實踐念服裝設計,是她第一次覺得自己平凡。同學們奼紫嫣紅,有底子,有錢,在班上江宥儀自覺是個「性格充滿缺陷的雙魚座」。那時她景仰一位同樣是雙魚座的老師,那老師做事條理分明、幹練成熟。江宥儀問她,該怎麽做才可以變得像她一樣?老師回答:「妳以後也會慢慢變成這樣的。」
⠀
在系上,很多事情顯得理所當然,例如當模特兒。直到大學才敢一個人睡、還必須開燈的江宥儀,因為身高夠,常在同學的作品裡當 model。關於被拍攝、裸露、展示自己,她是在那時才開始適應。
⠀
「我覺得一直到那時候我才釐清對於裸露的感受,不再拘泥於定義上的道德,相信性感、淫蕩或不體面,跟裸露這個行為本身都沒有關係。」最早最早,掌鏡的都是朋友,拍裸體照算有個相對放心的開始。再後來畢業,她又找了其他畫室去作人體素描模特,漸漸覺得身體被觀看是件「還好的事」。
⠀
她說,她是被擔任模特兒的經驗打開的。「原生家庭會決定妳一開始的眼界,讓妳不知道很多事情,到了二十多歲才漸漸曉得。小時候不會覺得自己比父母更聰明,但到了某個時間點,真的發現自己比他們更知道什麼正在 going on。」
⠀
⠀
江宥儀開始使用 Tumblr 的時候,那裡還只是一個僅有英文介面的小眾社交平台,不過也已經具有延續至今的特徵:不靠演算法決定動態牆內容、不強烈將作品與個人身份聯繫,藉由與 Facebook 的「分享」性質稍有不同的「轉格」,讓即使沒有社交關係聯繫的創作者也容易被群眾分享而看見,沖淡「創作源頭」對一件作品的影響力。她看上它「創作大於個人」的特性,開始把自己的作品發表在那裡。「那是對創作滿友善的地方,不像現在很多是賣臉、賣優越感。」她也喜歡 Tumblr 當時用戶多為歐美族群的狀態:「那時就覺得台灣真的太小了,很多目光都向內觀看著自己。我不喜歡這種感覺。我確實想要被關注,但不是這樣的關注。」
⠀
往後,當她提起自己在 Tumblr 發布的 temporary tatoo 系列之瘋傳,總會說:其實最一開始只是想要拍出好看的照片而已。
⠀
⠀
想拍出好照片的市井小民開始被稱為藝術家,是在 2018 年接受《i-D》採訪之後。此後爆紅、與 Gucci 合作、在紐約辦展再到入選富比世,同時她唐人街的租屋卻是一間在魚市場上方的老公寓,樓梯都是魚腥味,做案子時和道具們一起睡覺,「也幸好我是市井小民,能屈能伸,平常住這樣的房子,出差的時候我也可以爽住飯店、搭商務艙,不卑不亢地。」
⠀
再回頭來看爸媽,不再是兒時哭著怕別離的眼神,難以相信直到高中她還會和打地舖睡在他們床邊地板。「他們有時候,真的聽不懂我在說什麼。但他們在 boomer 年代,腳踏實地把一件事情做到好⋯⋯他們大可不用帶我們出國,不用送我們去學才藝,但他們決定要做。這件事情那麼平庸,他們也好平庸,可是好偉大。」
⠀
她說,爸媽直到人過中年,仍想為這個世界做點事情,希望自己有用處、對社會有價值。「而且不是為了表達自己才這樣說,是在拜拜的時候跟神明講的。這真的是我非常 value 的價值。」
⠀
⠀
⠀
#
⠀
—— 現在,有一團烏雲在空中。妳覺得,它離妳的立方體多遠呢?
⠀
—— John Yuyi:一抬頭,忽然發現它已經很近了,就快要襲來,這樣的距離。
⠀
—— 它是一團什麼樣的烏雲?規模大嗎?
⠀
—— John Yuyi:滿大,會帶來暴雨的規模。
⠀
⠀
在紐約走紅之後,她大事見盡,諸如和 Anna Wintour 隔桌用餐、上紐約時報 9 頁藝術特輯版、再到促使她 2018 大逃亡的其中一個原因:被《GLAMOUR RUSSIA》 抄襲。2020 年,她把頭髮染黑了,象徵自己紐約時代吿一段落。原本預計 2020 年到東京闖蕩,結果從日本回紐約四個月後,疫情下回到台灣,如今想再出去也不容易。她倒是隨遇而安,在宜蘭常套件運動衣就出門覓食,沒工作的時候也不帶妝。偶爾,男友的弟弟看見她在鏡子前上口紅,還會問:「妳幹嘛啊?」
⠀
除了到河堤散步,她也愛到夜市打靶紓壓。有次和男友在攤位,看到旁邊陌生一家人有兩個小孩,還慷慨起來,把獎品分給他們。
⠀
有了旅外種種成就加持,江宥儀在台灣依然吃得開,工作上有各方藝術家接洽合作,更別提大大小小的採訪十數場。籌備個展《目不見睫》期間,江宥儀台北宜蘭兩頭跑,和我們見面的前一天工作到凌晨三四點,早上六點才就寢。
⠀
「可是我現在已經感覺到狀態不一樣了,」她澄清,「以前光是去洛杉磯也會嚇到,看他們一頓飯吃幾個小時、吃完之後又說要去買 boba。」以為是去旁邊隨便買一下,結果洛杉磯人為了一杯珍奶要開車十幾分鐘。在紐約一天要做三到四件公事的江宥儀很難理解洛杉磯緩慢的步調。
⠀
烏雲的位置和形狀,是內心憂慮之事的規模和距離。台灣的時間流逝更接近她口中的 LA,她不諱言在紐約時周遭人才濟濟的光榮與壓力,讓她這次回台工作無法立刻適應。「全世界所有想要 make it 的人,都聚集在那裡,不能不說那邊的人有一定的性格。台灣人也有自己的性格,我是台灣人所以很明白,但我沒辦法因應各地改變我的標準,因為東西做出去是掛我的名字。在這裡工作要想辦法把團隊的頻率調整到一致,要花一點工夫。」
⠀
⠀
踏進《目不見睫》展場,最先看到的是撲滿地面的 PU 沙漠,以及從中抽長的白色植物。每片葉子的表面都貼著一隻眼睛,盯著觀展者小心翼翼放下足踝,又小心翼翼地避開它們。一整個房間的沙粒,將近半噸重,要一批一批搬上位在八樓的展場。
⠀
另外兩件作品〈我愛我〉和〈目不見睫〉,尺寸也不小,難以在老家或宜蘭住處組裝,江宥儀把所有零件拆解搬到 Tao Art,在展間裡實地製作。〈目不見睫〉先用一比十模型設計打版之後,印成四公尺長的布料,上頭的藍色頭髮/睫毛是江宥儀借來車機親自縫製的。展原訂在 1 月 6 日開幕,也因為一切費工費時,延後了兩天。
⠀
開展那天,她興奮地引我們到〈電光火石〉其中一件系列作前方,指著石頭上安裝的固態硬碟:「注意這裡!這是我的巧思喔。想要拍照的人,可以藉由這個鏡面反射拍到自己⋯⋯」
⠀
過去,她的作品的形式多是攝影,在照片中被攝者很常是江宥儀自己(的身體)。但在《目不見睫》中的作品則將這個位置讓渡出來,無論是〈那一葉,我們眼神交會〉將觀展者變成被觀看者、或者是〈目不見睫〉中用沒有生命的模特人形取代了主體位置。這份轉變,是轉換環境的結果:
⠀
「以前只能在一個小房間裡面試著展現自己,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只能拿自己來拍。」從表達自己的壓力中鬆一口氣之後,她在這次個展中戲謔地將這個逼視的目光折射給觀者。而當作品不再以平面攝影呈現,它們也不再只能以江宥儀的鏡頭詮釋:「我每天都會看 IG 上 tag 我的人,很喜歡上面的黑色幽默欸。有一個人拍下展場中的陌生人,寫說『前面那個男的在〈我愛我〉這個房間拍了十五分鐘,真的完美地表達〈我愛我〉。』」我就喜歡這種。」
⠀
⠀
一樣是忙碌,但質地不同了。「在紐約,過得好像有一把槍指著妳。但現在,我意識到自己有主控權、可以掌控生活。即使很累,至少是自己可以控制的。」無意之間,她在作品中也更加游刃有餘,將體驗的空間讓給觀者。
⠀
環境鬆開了她,她鬆開了作品。雖然仍是擔憂,作品裡卻多了一份從容。
⠀
⠀
⠀
#
⠀
—— 現在,妳走進了一座森林。步行一段,妳遇見了一隻動物。是什麼動物呢?請用三個形容詞形容牠。
⠀
—— John Yuyi:我遇到豹。無害的,眼睛有點水汪汪的豹。大家的 stereo type 都會覺得豹有攻擊性,但這隻外表看起來友善和萌,牠內心也很害怕。
⠀
⠀
在台灣,和自己一起工作的團隊,有些是在紐約認識的,她喚她們「妹妹」(讀作 ㄇㄟ ㄇㄟ˙)。妹妹們年紀比江宥儀更小,受紐約環境的洗禮,能更迅速接到她的指令。但江宥儀更在意的是她們的眼神。
⠀
「她們眼中那種充滿好奇心的目光,還有積極表現自己的神情,每次看到都覺得,啊我正在吸取她們的日月精華。」
⠀
「我覺得我的心智狀態還是在她們那個年紀。身邊同輩的人有些進入了穩定狀態,但我還是很想繼續挑戰自己的能耐。」
⠀
雖這麽說,這兩年江宥儀在社群上的活動頻率縮減不少。以前她會直播自己吃東西,對著鏡頭說著她所謂「古怪的英文」,但那是 Instagram 上還沒那麼多人的時候。如今,江宥儀覺得直播這件事已經飽和,再做感覺俗了。
⠀
私下,她依然是她,活潑仍舊,只是不再「social media 活潑」。北投老家的停車場樓下就有兩間 KTV BOX,有時停完車,她就自己到裡頭歡唱。回她羅東老家前,我們請她載我們到附近的 KTV BOX 唱一輪,「宜蘭好便宜喔,一首二十?台北一首要三十。」投下硬幣,她點了林曉培〈心動〉、張學友粵語版〈藍雨〉、蕭亞軒〈來自第五大道的明信片〉。
⠀
⠀
後來她才告訴我,在個展裡顯得有些特別的〈電光火石〉的來歷 —— 跳脫過去「看與被看」的意涵,也沒有她專擅的轉印貼紙素材,這系列包含三塊石頭、一顆蛋和一塊貝殼,江宥儀在這些物件上貼滿晶片、電路板等硬體元件 —— 剛回台灣,必須在淡水舊家隔離十四天,她發現家裡堆滿了各式各樣的石頭。「應該是我媽和我爸在家裡面有⋯⋯儲存那些東西。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我媽是那種去旅館會蒐集所有牙刷和肥皂的那種人。」我開始相信他們家有市井小民的氣質了。
⠀
前年六月,江宥儀與韓國合作拍攝一組以西元 2000 年科技風格的作品,她聯想到當時的風格,請母親購買了一大批硬體零件,在隔離期間當成拼圖來做。這是她回台灣做的第一件作品,結合家中物品和旅外的自己,誕生於過去她曾經離不開、曾經急於離開、如今又再次回來的地方。
⠀
「你這一題,我大學的時候回答過了。動物是代表自己對不對?」我說不是,她說沒差,反正大學時她的回答不一樣,「我那時回答的是,我遇到一隻藍色的復活節兔子。」
⠀
我說,這一題的答案指的是他人眼中的妳,她一聽笑了,說準欸。
⠀
「其實我內心還是那隻兔子,只是外面披上了一層豹,為了保護自己。在外面的時候,不能讓別人發現妳很害怕啊。」人們總想像大名鼎鼎的 John Yuyi 瀟灑、自信、任性。但其實,只是如她仰慕的大學老師曾說的:慢慢就變成這樣了。
⠀
⠀
車子最後停在羅東老家門前。她指著透天對面的大樓,「以前這邊沒有帝寶,是田。我小時候光是走到田的那一邊,就覺得自己要被綁架了。」透天窗戶,鐵捲門上是她祖父手繪的瓢蟲花紋。「你們知道宜蘭的窗戶有鐵捲門嗎?我也是離開宜蘭之後才知道,這是宜蘭特有的 thing 欸!跟喜互惠一樣。」喜互惠?那是宜蘭的全聯。我們熱烈討論起來,依舊不知道宜蘭為什麼窗戶要裝鐵捲門,要說風大,有比新竹大嗎?
⠀
老家正在出售,離開前她狡黠地從信件口偷看,卻發現裡面有不認識的人。我們急急退開,看著她撥了好幾通電話。五分鐘後她才回頭,說:「原來上個月已經賣掉了,家裡沒跟我說。」
⠀
原來老家已經不是老家了。有些事情,出去再回來才曉得。發動車子引擎,她送我們回車站,「以前我不懂為什麼我媽老是說很討厭宜蘭⋯⋯她是台北人,每次來都說宜蘭天氣很濕。我就會想,這明明就是阿公家的天氣啊?」打方向盤轉出巷子,「但這次回來我懂了。」
⠀
⠀
⠀
⠀
⠀
⠀
披著豹皮的兔子,專訪江宥儀 John Yuyi:
不讓別人發覺恐懼,是為了保護自己啊
https://bit.ly/2LePBCd
⠀
視覺統籌_ 潘怡帆 Crystal Pan
採訪撰稿_ 蕭詒徽
攝影_ 潘怡帆 Crystal Pan
責任編輯_ 李姿穎 Abby Lee
⠀
BIOS monthly
www.biosmonthly.com
instagram.com/bios_monthly
youtube.com/channel/UCckydP8ziXknEtPcySOlDTw
line.me/R/ti/p/@bios_monthly
⠀
⠀
江宥儀個展 ——
目不見睫 Eye Sees No Lashes
facebook.com/events/445624873109564
⠀
地點_ TAO ART(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 79-1 號 8 樓)
展期_ 2021.1.9(Sat.) - 2021.2.20(Sat.)
時間_ 週二至週六 11:00 - 19:00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包一包,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時間目錄》 00:35 選角畫面及創角(全職業胸部最小角色) 14:06 商城時裝 23:59 寵物入手任務(寵物很重要哦!沒寵物你掛機時東西自己手動撿吧) 32:02 商城寵物 53:08 送馬的任務 1:14:22 單人副本(領土系統開啟後,可以從自己的莊園進入) 1:119:12 領土系統...
黑色沙漠送時裝 在 藍旗左衽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妖怪學園的劣等生2》~試閱-3(11月8日)
﹝閱讀前請注意:
1.轉載、轉貼前請注名出處,本站網址
2.內文為尚未校稿過的初稿,有錯字或標點疏漏還請見諒
3.試閱會固定在週末PO文,連續發四週,會貼到第一章完。
以上,謝謝大家配合~^_^~]
---內文試閱---
『你亂搞什麼!』
伊安笑得很燦爛,但額角泛起青筋。『真是壯麗豪放的滅魔手段………』
『嗯。』祈祿看著在火海中狂喜飛舞的阿爾塔,『他看起來很開心。』
『整個街區都被滅了!為了退一個魔,你是要多少人陪葬啊!!』
『我昨天才做的的水晶指甲都被刮壞了!!』
『任務終止。』平板的電子語音從天空中響起,接著,週遭的景物像是被潑了水的畫,開始模糊,自天頂的某一處開始一點一滴的向下流褪去原有的色彩。片刻,展現在眼前的是寬廠巨大的室內廣場,天花板上架設著個樣的機械儀器,以及咒令符文。廠地中央有一座構造簡單的木製房屋模型,米色的木頭被燒成墨黑。
然後,房屋旁邊放了兩個人形。一個被燒成黑色乾碳,另一個則是被肢解後重新拼裝,左右腳還裝反。
這裡是實戰演練中心。座落於夏洛姆學園內。內部面積約三間體育館大,模擬街道房舍構築出基本的模型,水電等功能全具備,演練時內嵌在屋舍裡的幻像咒會將屋舍包裝成各種樣貌,投映出各種場景。是擬真度極高的實作場。
夏洛姆學園,人與非人雜處的學園,隱藏在世人眼底的守護者。退魔師的秘密培訓所。
幾名身穿正式退魔師服裝的助教,從角落的總指揮中心走出。臉色都非常難看。
『呃嗯,大家表現的都很不錯……』賀福星勉強的開口,想講些正向激勵人心的話語。『雖然還有很多進步的空間……』
『是沒有退步空間了吧。』小花冷語。
風精靈翡翠臭著臉,直接恐嚇,『要是我收到維修帳單……』翠綠的目光掃過每一個人。沒有下文的話語,威嚇力十足。
『實戰報告下星期繳交。』小花將一疊文件遞給祈祿。
祈祿瞪大了眼。『怎麼這麼厚!』
『一般狀況只要簡要記錄演練過程就好。』小花回頭看了後方毀壞大半的布景,『但是額外的物品破壞需要詳述原因。所以,嗯哼,你懂的……』
『成績週末公布。』語畢,三人轉身離去。
『先說好,我只完成我的部分。』亞勒惱怒的開口,『房舍破壞什麼的,不干我的事!』
『人矮心胸也狹窄……』羽縑低喃。
『吵死了!你弄那個什麼紙蝶,碰了水一點屁用也沒有!』
看著助教們離去的背影,在看了看手中那幾乎可以當成枕頭的文件,祈祿低頭長嘆。
夏爾走向祈祿身邊,『別擔心,我會幫你……』
祈祿抬頭望向夏爾,由衷感激的開口,『謝謝!』
夏爾輕咳了聲,『或許,我們可以一起寫……』
『好啊。』祈祿拍了拍夏爾的肩,『沒想到你這個人還不錯嘛。』
夏爾忍不住揚起笑容,就像是得到禮物的小孩一樣,但因為有他人在場,便立即收斂起笑容。
『真的寫不完的話,理昂哥哥會幫忙。只要我拿去給他就好。』莉雅笑呵呵的開口。
『幹得好,莉雅。』
**
離開實戰演練中心,大部分的人直接前往夜間選修課程的教室,或者返回寢室,只剩月滿堂、祈祿和夏爾三人前往食堂。
『伊安呢?』祈祿坐定之後,嚇然發現,一直同行的伊安,不知何時已脫隊,不見人影。
『好像中徒離開的,他說有事。』取完餐返回的月滿堂,一手各持著一個大餐盤,盤上以精準的平衡感,堆積著大量的食物,小心翼翼的放下。
『是喔。那羽縑呢?他不是沒課?』
『羽縑說他變胖了零點三七公斤,今晚禁食。』
『零點三七?哪來這麼精確的數字?』
『他的體重計是特製的電子天秤,聽說最多可以量到小數點第四位。』
『好吧。』祈祿有點惋惜的起身,準備前往餐區領餐。
『坐下。』正好折返的夏爾,低聲命令,同時,裝著一碗拉麵的盤子,遞放到祈祿面前。
祈祿低頭,只見麵前放著一碗地獄拉麵,豔橘的湯頭上飄著濃密的鮮紅色浮油,搭配上青綠色的蔥、白色肉片和切半的蛋,色彩與氣味同時刺激著視覺、嗅覺與味覺。
『喔!謝謝。』祈祿乖乖的坐回位置,臉上揚起滿意的笑容,『你怎麼知道我想吃這個?』
夏爾輕哼了聲,彷彿這個問題簡單到羞辱人。
『你每天晚餐都吃這個。』月滿堂沒好氣的提醒。
『是喔。』嗯,仔細想想好像真的是這樣。十一月入冬之後,食堂推出新菜色的拉麵,於是他每天晚餐都會義無反顧點一碗來吃。『下次不用特地幫我拿,我自己去端就可以了。』
『剛好在附近。』夏爾漫不經心的回應。
祈祿笑著拿起湯匙,品嘗了一口湯,點了點頭,停頓了片刻,放下湯匙。
『我去拿個東西。』
不等祈祿起身,夏爾迅速伸手,從自己餐盤的一角,抓起一個小碟子,隨手丟放到祈祿面前。
雪白的瓷碟裡堆放著一座辣椒丁的小山。
『剛好放在我要的餐點附近,我猜你可能會要。』夏爾淡然的解釋。
祈祿眼睛一亮,接著逕自把整碟的辣椒丁倒入碗中,用湯匙攪拌一翻,接著品嘗了一口,露出滿足的神色。
『謝謝,非常棒,份量恰到好處。』祈祿一邊喝著湯,一邊對夏爾豎指稱謝。
夏爾沒多說什麼,只是隨便的應了聲,彷彿無關緊要的小事。
月滿堂握著插子,一邊吃著面前的半隻烤羊,一邊偷偷的觀察著夏爾。
夏爾,好像人不像傳言裡的那麼壞……
雖然之前合作時,他已經知道夏爾的內在並不像外表一樣嚇人,隨著時間的相處,他也看見夏爾體貼的一面,但是──
但是,他還是會害怕!本能反射性的,畏懼著夏爾,就像羊隻看見老虎一樣。
他不怕惡魔,不怕其他的特殊生命體,就是怕面對夏爾這個人。
當一群人一起行動時,他可以很自然的找到自己最適應的安全距離,自然的窩在一群人裡和夏爾互動,其他人就像是屏障一樣,幫他隔出了令他安心空間。
現在,只有三個人,距離太近了。近到讓他有種曝露在沙漠中烈日下的感覺……
察覺到月滿堂的視線,夏爾惡狠狠的瞪向對方,『有事?』
『呃,沒有!絕對沒有!!』
『小滿也想要吃炸豬排嗎?』祈祿看了看夏爾的碗,擅自推論。『要叫夏爾分一塊給你嗎?』
月滿堂連忙否認,『不用不用!絕對不用!我豈敢提出這麼無禮的要求──』
『這樣喔。』祈祿點點頭。
『對!沒錯!』
夏爾看著慌張的月滿堂,輕嗤了聲,淡然而冷漠的瞥了月滿堂一眼,繼續吃著自己的餐點。
那眼神,彷彿看穿了月滿堂的思緒,同時透露出了一種帶著不屑的習以為常。
月滿堂皺了皺眉,帶了點羞愧的低下頭,食不知味的把食物送進嘴裡。
他不喜歡那種眼神……
祈祿吃著吃著,忽的開口,『對了,今天小隊的表現啊,我覺得還不錯。』
『明明失敗了……』月滿堂小聲的嘀咕。
『可是大家都很厲害呢。才花了十八分鐘就結束任務,遙遙領先其他小隊。』祈祿感慨而讚賞的開口,『如果大家團結的話,一定所向無敵。』
『或許吧。』
『畢竟是同一組的伙伴,和諧相處是必要的。』
夏爾不感興趣的開口,『或許並不是每個人都這麼想。』他有意無意的朝月滿堂望去。
月滿堂低下頭。
他也不想這樣,但他就是會怕啊……
『或許吧。』祈祿喝掉最後一口湯,『大家都是好人,情況一定會改善的。』
月滿堂和夏爾,心裡浮現出同一個想法:
那可未必……
**
用完餐,祈祿折返回房間。
伊安在腿上立了本素描本,一手搭在本子上緣,另一手握著鉛筆,描繪著頁面上的圖,修長的腿翹著,整個人極其優雅的坐在壁爐旁的沙發上。
『吃飯了嗎?』
『不餓。』伊安抬也不抬頭,繼續著自己手邊的事。
『我有外帶一點食物當宵夜,你要吃嗎?』祈祿邊問,邊搖了搖手中的鐵製便當盒。
『如果我想把自己弄得像鴨嘴獸的話,我會考慮。』他才不是笨蛋。沒有人受得了祈祿的重口味。
之前月滿堂好奇的吃了祈祿號稱”好吃到會升天”的辣味咖哩,從嘴部開始發紅發腫然後擴散到整張臉,看來像顆巨大的蕃茄。
『這樣喔。』祈祿捧著便當盒,準備前往自己床區時,繞向伊安的沙發後方,看見了伊安手中的本子裡畫的東西。
帶著點米黃的紙頁上,黑色的線條交織出深淺不一的色塊,拼構出立體而逼真的圖像。巨大而張狂的骨架、漆黑的發亮的肌膚、尖銳的指爪,以及閃著幽光的眼,正不懷好意的瞪著前方。祈祿認出,這是剛才模擬戰鬥時出現的惡魔。
『噢,畫得真好。』祈祿讚嘆,『你有學過繪畫嗎?』
他沒有美術天份,他的繪畫水平曾讓美術老師震驚到請假一週在家閉目養神,休養飽受荼毒的雙眼。
他的畫,在同學間被冠上了”視覺霸凌之王者”的封號。
要是他來畫惡魔的話,可能連惡魔看見也會驚恐,然後意外的達到封魔的效果吧。
黑色沙漠送時裝 在 包一包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時間目錄》
00:35 選角畫面及創角(全職業胸部最小角色)
14:06 商城時裝
23:59 寵物入手任務(寵物很重要哦!沒寵物你掛機時東西自己手動撿吧)
32:02 商城寵物
53:08 送馬的任務
1:14:22 單人副本(領土系統開啟後,可以從自己的莊園進入)
1:119:12 領土系統(雇女工當奴隸?)
1:29:38 釣魚嘛
1:32:27 捉馬(先在漁村買繩子,再到野外捉馬。Ps.如果買黑糖餵馬可以提高成功率,我是無所謂啦)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RrDW0BxPc-4/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