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校注意,補貨時間來臨!開鬧鐘! ⏰」
-
小資班主任每次公告就是好消息,不夠優惠的方案我們絕對不合作,身為倩碧資深粉絲的我,剛好水磁場又用完了一大罐,正在想要怎麼補貨可以精打細算買到划算的時刻,剛剛好LINE直播活動來臨! 😆
-
每一次和LINE直播合作,只要綁定指定的信用卡,在9/17-9/19符合消費規則就可以拿到最高20%LINE POINTS回饋,筆筆回饋無上限!補貨就是要趁現在,下次不知道什麼時候了!
-
鎖定直播還有好禮可拿,只要提前下載「倩碧CLINIQUE」LINE 官方帳號@cliniquetaiwan,明天中午我們不見不散。 👊
-
【小資班主任公告欄】
-
直播時間:9/17(五)中午12:00
直播平台:LINE 購物官方帳號 +倩碧官方LINE帳號
直播留言互動,抽3名送天才精華20ml ,每份價值1800元
-
【班主任直播x點數富翁專案】
-
🔥有酵保濕NO.1水磁場,39折再加贈540點
🔥彈嫩亮保證NO.1天才精華,69折 再贈點數760點
🔥粉刺殺手NO.1潔膚水,64折再贈440點
🔥痘疤殺手NO.1淡斑精粹,74折再贈730點
-
這裡買👉 https://bit.ly/3zd8I2r
hashtag:#倩碧經濟美學保證班 #倩碧官網 #週年慶開跑 #保濕就是水磁場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1萬的網紅風傳媒 The Storm Media,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2003年在台灣發行的平面RPG遊戲楓之谷,是許多人學生時期很重要的回憶,歷久不衰的經營模式,更造就了穩健的現金交易市場,網紅老爹身為資深的楓之谷迷,這次特別拍影片分享自己的帳號,當中許多神級裝備都令人目瞪口呆,根據他逐年回憶整理,他在這款遊戲上竟然花了超過30萬台幣! 玩過的朋友看影片時一定能懂...
點數 經濟 價值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想要很多,需要很少」老生常談的背後,究竟心理困境何在?
面對來自各方面的慾望,『小孩子才做選擇,我全都要!』似乎不是一句玩笑話,但偏偏想要的很多,真正需要的卻很少。這很常體現在購買東西時,的確心理總是會有理智的聲音,告訴自己應該把錢花在對的地方,要理性的評估及判斷,但總是會有難以克制的衝動或是情緒,碰上這樣的狀況到底該怎麼克服呢?
這種想要與需要,廣泛可以論及名利、關係與金錢,當中的心理困境有二:
一、心中被忽略的黑洞
認識的朋友裡他的媽媽簡直是買包狂,這裡說的不是精品包,而是各種包款,舉凡後揹包、側背包、手提袋等。只要看到有包不管便宜還是昂貴,甚至是超商點數加價購也都給它買下去。她說,她就是無法克制想買的衝動。
其實這背後的原因是因為心裡頭有個被忽略的黑洞,這樣的不滿足伴隨著強烈的失落,為什麽會衝動地想要,就是因為生命過往經驗裡,「沒有」的感覺太深。當我們知覺到沒有或是稀少時,就會急著想要填滿。
想要改變衝動消費的行為,就要去思考背後的隱性需求。
是因為小時候家裡窮,上學時沒有實用美觀的包包,怕被同儕瞧不起,或是因為家裡經濟狀況不好而自卑嗎?當看懂隱性需求時,就能在面對衝動性行為時停下來去審視自己的選擇。
二、無法做自己的反撲
下班後忙了一整天,終於迎來自己的休息時間了,點開外送平台,看到什麼就想買什麼,也不管到底吃不吃得完。心裡只想著,管他的!都買、都吃!我現在就是要報復性進食,放鬆起來let it go !
當餐點陸續到達,你也回過神後,不免開始後悔,還罵自己怎麼會這樣?其實報復性行為的原因是因為個人太過壓抑,或是在生活中有委屈的感受無處宣洩,那種面對其他壓力的被害感與束縛感,影響了行為與選擇。
當個人有短暫放鬆的感覺時,需求在這個瞬間就會被放大好幾倍,而需求擴張的過程也會讓自己更感受到自己的存在。這個存在讓個人有滿滿的掌控感。不過這掌控感不全然是件好事,當自我被擠壓到大量反彈,每每總在衝動過後,再回過頭罵自己的惡性循環可一點也不好受。
其實,在面對生活其他面向時,也不應該丟失了自己,大多數的人總是被年紀壓力或被世俗價值觀推進著,到了什麼時間就應該要做什麼,而非去尋找自己真正想要的。一但生活無法掌控,這樣的慾望就會體現在別的地方,這也是為什麼能看到,賣命工作的小資族吃著泡麵卻要提名牌包,而且還不止一個;或是想要過上多元斜槓的生活,因為「想要」有很多身份與抬頭,可到頭來什麼都想學卻什麼都做不好;或是已經擁有一段關係,卻無法克制的騎驢找馬,導致關係的各種紛爭。
親愛的,看懂自己的需要,不被盲目地想要給遮蔽,看懂真實的自我,你會為你的人生節省很多時間和精力,真正專注在渴望上,累積自己,而在生命與生活的精煉中,你會活上最滿意的自己。
內容:吳姵瑩心理師
文字:吳紘珺編輯
--
推薦線上工作坊:
6 大自信評估工具 X 4 大自信破壞因子 X 6 種強化自信組合
【增進自信心理訓練】六堂線上工作坊
主軸一:架構內在自我框架
主軸二:建立內在正向循環
主軸三:深化內在自我支持
課程時數:8/13.20.27、9/3.10.17 (週五)19:00-21:30 六堂課,共計15小時
報名連結:
https://www.iiispace.com/registerevent/20210813/
加開週末兩日【增進自信心理訓練】線上工作坊
課程時數:9/4.5 (六日) 9:30~16:30
報名連結:
(早鳥票🐤最後一天)
https://www.iiispace.com/registerevent/2021090405/
點數 經濟 價值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你們知道嗎?在國際上,6月份除了是關心人權的「同志驕傲月」(起源來自1969 年 6 月 28 日發生於美國的「石牆事件」)以外,在台灣,也是關心家中暴力的「家庭暴力防治月」喔。
1993年,發生鄧如雯殺夫案。
1995年9月,法官高鳳仙完成《家庭暴力防治法》草案。而後由現代婦女基金會、婦女救援基金會、晚晴協會等婦女團體聯合推動。
1998年5月28日,立法院完成三讀。1999年6月,全面實行民事保護令制度,台灣正式成為亞洲第一個實行家暴法的國家。
而這個值得我們驕傲的里程碑,則來自於無數家暴受害者的受難與犧牲,以及社會工作者、法治相關人員....等數不清的救援者的努力與堅持。
----
1993年10月27日臺灣發生了一起刑事案件,鄧如雯因長期遭受家庭暴力、鄧母、婚內本人及妹均被性侵害,最後殺夫,在受審過程中,受到婦女團體的支援,最後被判刑三年。並促進《家庭暴力防治法》於1998年6月24日立法通過,使中華民國成為亞洲第一個有家庭暴力防治法與民法保護令的國家。(維基百科資訊)
-----
在這案件中,從最開始母親在關係中的求助無門,到女兒也成為受害者,並且被脅迫成婚,與加害者生下的孩子、娘家的家屬們也被暴力對待,綿延三代的身心壓迫與絕望,令人難以想像。
我們都知道,孩子有一天會長大,會成為社會的一份子;我們也知道,一個人成長過程,會帶給未來的他什麼樣的影響。美好的回憶會留在心頭,陪伴人長大,在往後艱難的時刻,這些溫柔會陪你撐過難關;而那些被傷害的時刻,也一樣會如影隨形,不曾離開,在午夜夢迴時突然席捲而來。
我想你也跟我一樣,不希望未來的希望,是在恐懼、暴力與絕望下成長;為了社會的和諧、甚至是進步,關注並支援家庭中的暴力問題,是刻不容緩的。讓我們一起攜手努力,把愛的保護傘撐好、撐大,讓有需要的人在絕望之中,能在你撐的傘下躲雨。
婦女救援基金會
❤ 捐贈地址:台北市大同區寧夏路18號3樓
❤ 捐贈電話:02-2553-7133 # 33
❤ Line Pay 捐款捐點數幫助:https://reurl.cc/l0gokQ
❤ 立即捐款:https://reurl.cc/6yeR7O
❤ 更多訊息:https://www.twrf.org.tw/info/title/1092
-------------------------------------------------------------------------
《家暴防治月》
童年目睹家暴 77%成年後曾想輕生
婦援會攜手藝人林予晞 呼籲重視目睹家暴後遺症並投注資源
每年六月是台灣 #家庭暴力防治月,今年是家庭暴力防治法實施22周年,正逢疫情期間,據衛福部統計,自5/15全台防疫三級警戒後,家暴通報量比起去年同期增加約15%。家庭暴力或是親子間的衝突行為,除了近期因疫情改變家庭成員相處模式,婦援會發現「#童年目睹家暴」的影響更是不容忽視,根據婦援會《童年目睹家暴經驗之影響與需求調查問卷》統計結果顯示,受訪者中有77%曾有自殺念頭,有49%曾有過自傷行為,如此驚人的比例讓我們不禁開始思考,是否目睹家暴兒少需要更多關懷與協助?且有80%受訪者第一次目睹家暴經驗年齡在12歲以前,更顯示及早伸出援手,對目睹家暴的兒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問卷調查中,婦援會亦發現有將69%的受訪者,童年除了目睹暴力外,本身也遭受家庭暴力行為,其中遭受言語羞辱、謾罵、威脅、恐嚇、等精神暴力比例最高,其次是肢體暴力。由於從小籠罩在各種樣態的暴力行為之下,目睹家暴兒少在成長的過程當中,有80%以上的受訪者容易出現負面的自我價值感,如:易怒、沮喪、憂鬱、容易自卑,時常擔心自己不夠好,也害怕面對衝突的場景,沉浸在諸多負面的情緒下導致身心俱疲。
為了瞭解童年目睹家暴成年者創傷影響狀況和需求,婦援會於110年針對童年時期曾目睹過家庭暴力經驗之18歲以上的成人,進行「童年目睹家暴經驗之影響與需求調查」網路問卷調查。問卷內容共分為三大部分,一是童年目睹家暴經驗;二是童年目睹家暴經驗對成年的影響,包括自我價值感、家庭關係、人際/同儕關係、就業與職場狀況、親密關係和生理影響;三是過往接受求助經驗及需求。網路問卷調查進行時間110.03.29~5.31,共回覆448份樣本,有效樣本共371份。
除了上述的調查結果,童年目睹家暴的兒少在成長的過程當中,人際關係以及職場的就業情況也有一定程度的影響,由於童年目睹暴力,為了降低暴力帶來的傷害或是避免更多衝突,長年壓抑自己情緒導致與他人或同儕相處的過程中出現隱忍、迎合、逃避等行為;在職場上做事情總是小心翼翼,一但犯錯或是事情進行不順利,時常覺得是自己的錯、責備自己,且四成以上的受訪者有失眠、作惡夢、頭痛等生理影響;三成五有服用過精神科藥物。
婦援會長期關注別暴力防治議題,提供家暴被害人社工專業服務與暴力防治推動,今年六月的「家庭暴力防治月」,婦援會特別邀請長期關注女性人權與社會議題的知名藝人 林予晞 Allison Lin 擔任守護婦女兒少的公益大使。透過影片,林予晞表示:無論是施暴者或是被害人,都應該察覺、正視看待與處理自我的情緒壓力。人就像汽球,雖然有彈性承受身心的壓力和傷害,但如果壓力巨大到真的無法解除時,就需要尋找專業人員協助釋放壓力。無論是言語的暴力或是身體的侵害,都不是愛的表現。
林予晞 Allison Lin 呼籲大眾:
愛孩子,請停止用暴力對待家人。
愛孩子,不應讓孩子生活在家庭暴力環境。
同時,婦援會也提出以下四點訴求,希望民眾、政府都能更重視童年目睹家暴的影響:
💪家暴傷害家庭、親子關係和孩子未來,愛孩子,請停止用暴力對待家人。
💪政府要編列預算,並將童年目睹、受暴的成年人納入 #家暴防治法,提供創傷復原的資源。
💪疫情下,家庭衝突高,深呼吸調整情緒,家庭暴力可避免。
💪童年目睹、受暴不是你的錯,勇於求助,#婦援會接住你。
童年目睹家庭暴力的受訪者在小時候接受過社工的服務的比例不到1成,一直到成年之後也有50%的人完全沒有尋求過任何資源或幫助,如何讓更多目睹家暴的兒童或是童年目睹暴力青年得到適切的幫助將是婦援會努力的目標。為此婦援會今年六月開始提供個案輔導會談、經濟支持、心理諮商、資源轉介等各項直接服務,同時也會持續倡議修法,期盼將童年目睹、受暴的成年人納入家暴防治法,打造更友善、資源更充足的服務環境,提供暢通的管道,讓需要幫助的人不再求助無門
點數 經濟 價值 在 風傳媒 The Storm Media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03年在台灣發行的平面RPG遊戲楓之谷,是許多人學生時期很重要的回憶,歷久不衰的經營模式,更造就了穩健的現金交易市場,網紅老爹身為資深的楓之谷迷,這次特別拍影片分享自己的帳號,當中許多神級裝備都令人目瞪口呆,根據他逐年回憶整理,他在這款遊戲上竟然花了超過30萬台幣!
玩過的朋友看影片時一定能懂這些價值,沒玩過的朋友也不要擔心,看價格也能清楚感受到這誇張程度!但老爹再三強調,每個人的價值觀不同,他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投資自己的興趣得到快樂,並非為了點閱暴發性消費,因此他覺得值得,在此也要提醒各位,花現金玩遊戲能增加遊戲體驗本身不是壞事,但也必須量力而為,三思而後行,切勿因為一時衝動而後悔莫及喔!
影片授權:瘋狂老爹(https://youtu.be/fCZ1octZw5c)
✓ 點我加入《風傳媒》Line 好友(ID:@dyp8323m) http://bit.ly/2hETgWE
✓ 點我訂閱《風傳媒》YouTube 頻道 http://bit.ly/2grkAJ6
✓ 點我追蹤《下班經濟學》IG頻道(ID:@worked_money) https://bit.ly/2WZ1Dnb
✓ 點我加入《下班經濟學》telegram頻道 https://t.me/storm_money
【Facebook粉絲團】
風傳媒►► https://www.facebook.com/stormmedia
風生活►► https://www.facebook.com/SMediaLife
下班經濟學►►https://www.facebook.com/workedmoney
點數 經濟 價值 在 點數經濟學 的推薦與評價
點數經濟 持續發酵,消費者點數滿滿,但年底許多民眾持有的點數即將到期蒸發,據統計,三大點數(HAPPY GO、OPEN POINT、UUPON)最新資料顯示,將有數億元的現金價值隨著跨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