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贏要看得雲淡風輕》
今年暑假,八歲的沐沐除了幫熟人畫肖像、去街上賣檸檬汁賺零用錢外,她自告奮勇參加了圖像小說(Graphic Novel)比賽。
.
當她決定參賽,她的小腦袋裡便盤旋著無數構思,隨即提筆創作。
.
起初,原本想拿她過去畫過的圖像小說去參賽,但她堅持不要。她想專為這次比賽畫一本全新的作品。
.
我們在夏威夷渡假遊玩之暇,她也會時不時拿出紙筆,畫下她那隨興所至的繆思。
.
由於她的想法點子太多,抓不到主題,到比賽截稿前兩周,她竟畫了四五本不同主題的作品草稿。
.
我知道她需要幫忙,所以我幫她選出一本架構比較完整的內容投稿。也請了一位高中姐姐幫她過稿、校稿,給她建議。
.
她終於在截稿日的前一周交出完整八頁的手繪圖像小說。記得幫她上傳稿件時,我心跳動的厲害。她能孜孜不倦如期完成一本作品,為母的我感動莫名。
.
.
兩個月過去,上週是頒獎典禮,於網路上進行。沐沐跟我在螢幕前正襟危坐,顯得萬分緊張。
.
『媽咪,不管有沒有得獎,都不可以激動,好嗎?!我們要心平氣和看待這次比賽。』宣告得獎者前,沐沐提醒我多次。
.
不瞞大家,女兒是抱著得獎的信心參賽的,我也等不及要幫她歡呼。
.
怎料,得獎者名單裡竟沒有女兒的作品。我臉上頓時那一抹淡淡的悵然被心思敏感的她察覺了。
.
『沒有關係,媽媽妳不要難過,明年我還會繼續參加。』女兒為了安慰我,語氣鎮定。
.
原本我以為事情就這樣落幕,輸贏可以看得雲淡風輕。
.
.
昨日夕暮時分,我牽著沐晨的手去社區圖書館領取參賽獎。
.
一名熱心的男圖書館員一眼就認出我,聽聞沐沐來領獎,頻頻向我致賀。他欣喜地從辦公室裡捧著一只牛皮紙袋親自頒給她,連櫃檯前的年輕女圖書館員也一同在旁道賀。
.
當場我們自成了一場小型的領獎典禮,有束光芒正照在沐晨身上,她開心地接過獎品,博得那兩位圖書館員及我的掌聲喝采。
.
『我女兒其實沒有得獎,她只是拿到參賽獎而已。』我小聲地在圖書館員耳邊解釋。
.
『但她還是好棒,因為她完成了作品,光這點就值得慶賀。』不知怎麼地,縱然只有三雙手在鼓掌,卻也是如雷貫耳。
.
這場即興的、溫暖的小型頒獎典禮,
舞台上的女兒,
看來是如此地
光。芒。四。射。
.
.
女兒領完獎、借好書後,我趕緊送她去上芭蕾課。
.
我又拿著那只牛皮紙袋回到圖書館,本來想坐下來看本書等女兒下課。但我忍不住先幫她先拆開那只牛皮袋探看,裏頭有一本全新出版的圖像小說、得獎者作品彙集、一只棉麻小提袋及幾張評審分數建議表。
.
我拿出評審表,仔細讀著各個評審的分數及評語,前面四位評審一致給沐沐4至5分的高分(滿分5分)表明非常喜歡她的作品,原創力很高,技巧構思都相當好。偏偏最後一位審查嚴苛的評審完全不認同她的作品,只給她1分,並且未給予任何評語建議。
.
那無緣無由的1分,把沐沐從得獎名單上拉了下來。
.
1分,那1分如同外子說的「給的是垃圾分數」,怎麼可以給一位用心努力完成八頁圖畫小說的小孩如此低的分數,更遑論在什麼都用好棒棒鼓勵孩子的美國,這評分顯明有誤。我與外子感覺事有蹊蹺,希望主辦單位能重新查詢成績,並請那位評審給出實質有建設性的建議。
.
沐沐芭蕾課下課後回家的路上,我將評審表遞給她看,她為高評價的分數欣喜若狂,縱使尾端出現不堪入目的1分,她也坦然接受。
.
『這1分妳不覺得很奇怪嗎?應該是評分過程有誤吧!我跟爸爸想要寫信去重新查詢分數。妳覺得呢?』
.
『不,妳千萬不要這麼做!1分就1分,每個人有自己的意見,妳不能質疑別人的意見。而且其他評審都給我高分,我現在知道我的問題在哪裡,我再繼續努力就好。』女兒用平靜沉著的態度來撫平我沒由來的憤憤不平。
.
.
回到家後,我又以為我可以很平靜地看待一切。
.
數分鐘後,我經過房間,看見她換下舞衣後,旋即埋首在桌前,開始創思她下一部作品。
.
我默默不語地走向浴室,再也忍不住為此事潸然落淚。
.
我掉淚不是因為沐沐與得獎失之交臂,
.
我掉淚是心疼—
她為了撫平母親的情緒,佯裝夷然,選擇心平氣和接受事實;
.
我掉淚是感動—
她即使跌倒,也懂得拍拍身子自己爬起來,繼續向前。
.
.
😭 哪像媽媽我反像個孩子似地,躲在這裡抽抽咽咽。
🎂 恭喜沐沐邁向九歲了。
😘歡迎大家分享和按讚,也歡迎大家留言分享妳的想法。
😎請尊重作家的文章版權,如果要轉載者,請註明出處,切勿抄襲盜用。
#母職路上不孤單
鼓掌 由來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想念大自然的味道。
_
我最近沒由來的想起露營的時候,到了凌晨那種屬於大自然甦醒的味道。
可能是因為剛剛的午後雷陣雨。
最近因為炎熱一直很懶散,基本上沒有任何績效,是那種今天有多做一套保養程序就要給自己鼓掌的那種😆
剛剛的一陣雨,好像也把我打醒,整理了一下自己我出門去趟超市。
買了很多顏色的食材,窩在廚房細細將他們一個個處理好放進冰箱,再弄一杯漸層氣泡果汁給自己。
嗯⋯本來天氣不好,就只能自己幫生活製造色彩。
這個儀式感的下午,好像可以再做一次保養了。
_
Thanks @natiobeauty
#makeup @hanghang615
#photographer @erniedon
鼓掌 由來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阿博說故事 - 第一篇西藏】
Part3 - 辯經
一天訓練休息後,我前往到歷史悠遠的色拉寺參觀,
還沒進去,我聽到很多高亢急促的喊話聲,心想:
「海拔3700m,是在吵架嗎...等等不會缺氧頭暈啊...」
踏進門,就看到很多喇嘛在中庭樹陰下聚在一起,
激烈的肢體動作,急迫高速的語調,面紅耳赤不時大力拍掌,
有時會有一群人助陣鼓掌,看著大家目瞪口呆,
還以為是喇嘛在吵架...
原來在藏傳佛教中,辯經是喇嘛攻讀顯宗經典的必經方式,
用這樣的方式交流所學、所悟的佛法,
一問一答、(能力差不多)
一問多答、(多意見學習)
多問一答、(段數較高的學霸)
其實就像是學術討論
他們說通常需要20年或更久,才能學完佛法經典,
大量深奧的佛學,僅靠自己修行恐怕很難完全記住,
所以會用相互問答的辯經,來促進學習的方式
其一是「邏輯的思辯」
其二為「引用經典」
在每次提問時,詢問者會先退後幾步,
然後右手把念珠一套到左臂上,
往前跨步,右手高高舉起,用力一拍左手,
一個巨大的拍手聲便響在了坐著的喇嘛的前方
幾輪下來,看了其實我都覺得手超痛
詢問者拍手有兩個作用
1、我正向你提問,請你趕快回答
2、在氣勢上要威懾對手
答辯者則要集中精力回應,充分展現自己的學識和口才,
引用所有的佛法和見解,還得試圖駁倒對方,
答辯者如果應對得體的話,即引起圍觀喇嘛的喝采,
但回來不出來或義理不通的話,有時會被大家笑鬧,
我還有看到爭到面紅耳赤,感覺快吸不到氧氣...
答辯者回答後,詢問者拍手時都有三層意思:(參考網路資料)
1、一個巴掌拍不響,世間一切都是衆緣合和的產物;
2、掌聲代表無常,一切都稍縱即逝;
3、清脆的響聲擊醒你心中的慈悲和智慧,趨走你的惡念
雖然辯經過程有時很激烈,大聲到快吵架的感覺,
但都會在一問一答的過程中,彼此討論見解,
最後都是和善的結束
任何宗教,我所感受的,只要是宣導正向意念,
都值得取其善而從之
也讓我想起現代的社會,常常因為很多意見的不同,
失去理性做出脫序的行為,或是在網路上看到一件事情,
不確認由來、不求真相,便用網路訊息造成的文字霸凌,
不負責激動的用詞,去傷害人與造成對立仇恨,
現今的社會,我們都要學習
理性的思維與溝通
影片在這裡👇
https://youtu.be/0zp4PUtra8w
#陸續更新中
#有去過西藏的朋友嗎可以一起分享喔
#零下40度的勇氣
youtube影片頻道 (請幫我按訂閱優❤️)
youtube.com/tommychenpo?sub_confirmation=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