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次在外過夜-名人堂花園飯店
終於,期待已久的兩天一夜生日旅行終於成行,這次我特地挑了2019全新開幕的名人堂花園飯店,除了全新落成外,在網路上普遍好評和嬰兒友善是我最大的考量,畢竟有了嫩嬰後就不能像以前隨便一個板凳都能睡了😅
名人堂飯店在我們入住的房間超貼心準備了嬰兒床(包含枕頭和棉被)、消毒鍋、 @hugsie_tw 孕婦枕、嬰兒澡盆、沐浴組、兒童牙刷&漱口杯。真的超級貼心,讓地方媽媽第一次攜嬰出遊就很舒適又安心👍🏻
/
名人堂花園飯店是兄弟集團在龍潭以棒球為主題新建的飯店,其實對於棒球,我本身沒什麼研究,但是入住了 @famehallgardenhotel 、參觀了棒球名人堂博物館後,我真的長知識了,也感受到棒球的熱血精神。
更不用說熱愛棒球的朋友,肯定更是不想退房了吧!
而且飯店最大的特點就是房間可以直接看到兄弟練習場,還可以在特定時間預約參加球場導覽(一定要記得預約,不然就會像我一樣撲空殘念⋯🤦🏻♀️)
/
飯店另一個賣點倒是很吸引我,那就是-Snoopy!
整整三層樓規劃了各種拍照還有棒球體驗,可惜我們家Brad還太小,不然爸爸的$$應該是守不住了😂
/
雖然沒辦法玩,倒是和媽咪一起拍了好多美照,snoopy真是太太太可愛了😍
第一次兩天一夜大成功✌️
.
.
.
#兩天一夜小旅行 #生日之旅 #謝謝老公帶我們出來玩 #龍潭景點 #親子友善飯店 #嬰兒友善飯店 #親子旅遊 #桃園景點 #桃園旅遊 #snoopy #famehall #baseball #兄弟棒球場 #⚾️ #hotel #飯店推薦 #familytrip #birthdaygirl #birthdaytrip
龍潭棉被行 在 TaiTai LIVE WILD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100公里上路囉!
這條路線叫「浪漫臺三線」,也叫「樟之細路」,是千里步道協會主持的《國家綠道》計畫的一環,串聯舊有的古道,結合現在的農路、小徑和郊山步道,一點一滴建構出一條全長400公里的長程步道。
今天,在寒流襲台大家冷到不想離開棉被的2月5號清早,我們夫妻倆偕同一位攝影紀錄朋友,將從新竹關西老街出發,一路徒步向南走到苗栗獅潭,完成中段全長100公里的徒步首航。
什麼?等等?台灣有一條這麼長的步道?在我繼續講下去之前,先來說說臺三線的歷史。(很有趣,別轉台!)
_
現今大家熟知的臺三線公路,在鄭成功至康熙時期稱為「土牛番界」,是漢人與原住民彼此互不侵犯的界線;到了日治時代,為搶奪珍貴的樟腦資源,日本總督府擴大自劉銘傳設下的隘勇線,並以此為補給據點,展開一場樟腦戰爭。
在當時,台灣最大出口品有三樣:蔗糖、茶葉和樟腦,產線大多分佈於臺三線一帶,其中樟腦的出口量之多甚至躍居世界第一。現代人對樟腦的印象好像只有樟腦丸,但其實它的重要性,在當時就如同現今的石油,是香料、火藥、防腐劑等製品的原物料。
客家聚落的居民為了將產物運輸到渡口,慢慢開始建設多條古道,好讓物資能透過水路北上,然後經由大稻埕碼頭出口至世界各地。只是二戰後全球進入石化時代,石油成為炙手可熱的黑金,曾經的樟腦王國就這樣淡出世界舞台。
臺三線承載了一段與國際接軌的豐厚歷史,也孕育了富饒的在地客家文化。在快速公路崛起後,這條蜿蜒曲折的內山公路保留了純樸的農家生活,成為台灣一處難得的人文風景。
而所謂的「樟之細路」,經過上面一大段文字應該就能讓大家明白,「樟」字代表「樟腦」,而「細路」就是客家話的小路。所以比起《浪漫臺三線》這名稱,我其實更喜歡《樟之細路》背後的涵義。
_
▪️為何而走?
「我的腳跟到腳趾的量測空間是29.7公分或11.7英寸。這是行進的單位,也是思想的單位」—— 摘自 羅伯特·麥克法倫 《故道》
在走過一條漫長的PCT太平洋屋脊步道後,這本書的文字讓我格外有感觸。當時在行進的過程中,漸漸理解到雙腳是一種轉化維度的工具,它將原本陌生的地理名詞,翻譯成獨具個人意義的回憶章節,每每困頓、疑惑、徬徨之時,就能將這些資料從檔案櫃開啟,重新踱入步道細細品味風的味道和樹葉的聲音。
走一週、兩週或10公里、20公里,和走100公里、一個月時間的感官啟發絕對不一樣。長距離的小徑徒步經驗是否能夠在台灣(我們的故鄉)重新複製?
我不曉得。但可以確定的是,這樣的體會絕對無法從高速奔馳的交通工具上獲得。
_
▪️關於《浪漫臺三線國家自然步道》
路線:北起桃園的大溪、龍潭,新竹的關西、竹東、北埔、峨眉,苗栗的頭份、三灣、頭屋、獅潭、大湖、卓蘭,最後延伸到台中的東勢、石崗。
距離:主線加支線約400公里。
景點?美食?會遇到什麼有趣的人事物?我們自己也不清楚⋯⋯所以請鎖定本專頁!連續一週為您呈現浪漫臺三線的酸甜苦辣 😬
_
#浪漫臺三線
#樟之細路
#國家綠道
#路線協力:千里步道
#攝影協力:Dennis Kao Photography
龍潭棉被行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給家後 ◎#陳水扁
在起床聲中驚醒
原來自己還能呼吸
立德電台好心來迎接嶄新的一天
卻發現沒有人有好心情
層層的銅牆鐵壁
又小又濕又暗的囚房
溫煦陽光擠不進的黑牢
圓球二十四小時監視行動
是看有無失去自由
抑是關心是否還活著
水桶一桶又一桶
大桶不夠 茶水桶也可以
吃喝拉屎,洗衣洗澡
濕了又濕,不知什麼叫做干
能掛的都掛了
分不清是干是濕
雜物棉被書籍佔滿地鋪空間
不是遊民乞丐收容所
而是巴士底監獄的土城看守所
立德音樂的旋律很美
卻撫慰不了思憶親情的惆悵
家後一曲 一唱再唱
教我如何不想她
寶徠匆匆的最後一面,猶如昨日
十三天 彷彿十三年
曾經是重慶南路寓所的舊主人
如今是新主人的階下囚
歎政治的變幻、殘忍、無情、黑暗
台灣何時已成拉美、非洲、東南亞的落後國家
又重回中國歷史的改朝換代
你說後悔作第一夫人
不對 這不是你的錯
是我不聽你的話
自私的走上政治這條路
什麼工作不能做 去作什麼總統
一切晚矣 不可能再回頭
政黨輪替的枷鎖
在亂石堆中
獨立建國的志業
還在半空中
不能抬頭挺胸走出去
也要死在台灣歷史的十字架上
--
◎作者簡介
陳水扁(1950年10月12日-[b]),臺南市官田人,生於中華民國臺灣省臺南縣官田鄉西莊村(今臺南市官田區西莊里),律師出身,民主進步黨籍政治人物。曾任海商法律師、中華民國第十、十一任總統(2000年-2008年)。歷任民主進步黨第十屆主席、民主進步黨第十一屆主席、臺北市議會議員、立法委員、臺北市市長、中華民國總統等職。由於涉及龍潭購地案而被判刑20年,三審定讞發監執行,2015年1月5日核准暫時出獄,進行保外就醫。[3][4]2016年2月4日第5次延長保外就醫至2016年5月4日止。
(轉自維基百科,本篇書寫時仍未確定陳水扁是否能繼續延長保外就醫)
--
美術設計:旅臺小子
攝影來源:Wikipedia.org | 田近貴
--
◎小編賞析
〈給家後〉是陳水扁2008年在土城看守所被羈押時透過律師分享的作品,內容談及自己的政治參與、政治理想,以及對妻子的思念。作品發表後遭到前民進黨大老沈富雄、詩人余光中、散文名家張曉風的批評,或指其程度不佳,會教壞學生;或直言此乃分行散文;或對此是否為詩直斥「饒了我吧」。
當我們在閱讀這首詩的時候,需要留意幾個部分。首要的問題是,這首詩是以漢語進行的閩南語書寫?還是部份參雜閩南語,仍應以北京話閱讀習慣為主書寫的?這影響了整首詩的閱讀語感。其二,雖然是家書,但陳水扁作為一個政治人物,一舉一動都應有其政治意涵(不管當事人願不願意),那麼這篇作品的目的是為其政治思維服務,對妻子懺悔,抑或是兩者都有,有沒有其他選項?當事人很清楚自己的行為會有政治意義的時候,這樣的書寫是否會出自於真誠?這值得懷疑。其三,當陳水扁以部分談論理念的方式談及自己的理念,如以巴士底監獄(法國大革命中被群眾進攻的監獄,內也有不少被國王關押的政治犯)自比土城看守所,直言不諱的談論獨立建國......這些政治意義上的認同與否,能不能影響我們對現代詩預期應獲得的(審美或者其他)判斷標準,還是能因為他說出了自己的心聲,而認定這樣的寫作是藝術的,只是未必是高雅藝術的?
上面這些問題,小編也沒有答案。藝術在平民百姓的想像跟學者專家的心中很可能會有一把不同的尺,並不強求說服什麼人。但願鼓勵大家思考與討論。
以小編自己的看法,我認為這首詩應當較適合以閩南語念誦,原因在於其中較柔情處(例如倒數第二段)與較激憤處(如最後一段)若單純以北京話朗誦,就少了一點情感的契合度。(或許各自嘗試一下是可以抓感覺的方式)。至於第二個問題,在閱讀文學作品時一般我會試圖分別現實與「詩中呈現的」,畢竟真誠不見得為好,一個人真誠也未必在詩裡面可以被驗證。最後,當我們平常都在期待現代詩(或其他的藝術)「一定要有○○」的時候,這個○○(例如我們可以帶入音樂性)在藝術領域中很可能是可以被挑戰的東西。為什麼「一定要有」而不是「即使沒有也可以」呢?好比現代詩一定要寫得高雅漂亮,那麼不高雅、不漂亮的是否就不足以稱之為詩?好比現代詩一定要講求意象精準,這中間就有了一個一定要使用意象的標準存在──可是為什麼一定要呢?如果詩歌一定是受過文字訓練的貴族才有能力寫就的東西,那麼是否平民百姓就無形中離詩歌更「遠」了?可是課本都告訴我們詩歌應該是最貼近人民的呀。好比有人在比較實際的社會寫實、政治諷諭方面寫出了你我的心聲,你期待他一定要是「說得真好,把我心裡的話都說出來了還說得比我好」的,還是「他說的話就是我心中的話,我從中可以獲得情感的認同!」的呢?還是兩者都可以,或者還可以有同時有更多的選擇?但這種情感取向的同情與理解,能不能讓現代詩的判斷不流於情感的附庸,而是同時有一個文類準繩的東西?──我們可以追問的問題是,如果上面那些都不是成立「什麼是詩」的充分條件,那麼我們到底要怎麼為「什麼是詩」,或者如何判斷一首詩設立合理的標準呢?其實很不容易,對不對?(笑)
回到這首詩來看,陳水扁的寫作方式是以白描的方式完成,幾乎沒有無法理解的比喻。前三段從發現自己還活著,卻還受到自己無法接受的對待開始,進而敘述獄中生活那種暗無天日的苦悶。後四段以一柔一剛的方式行文,思念妻子,記掛國事而懷憂喪志。以寫作專業的眼光,這首詩的概念無疑可以再更精準收斂些,讓字句呈現更加有力的狀態。但這樣的吹毛求疵不足以判斷成敗,實則面對這樣的作品,我們很難不根據自己內心的政治傾向來投入同情或批判的眼神。
這是一首我不知道該不該推,但認為大家可以看看的詩。今天是520,馬英九總統的八年執政結束。他為官清廉,顯然很難像陳水扁一樣面對政治清算。所有的歷史功過很難在今天驟下判斷,我只是很傻很天真的期待我們將擁有一個更好的台灣。我有一天能驕傲地跟我的國際友人說:我是台灣人。不是泰國,當然,也不是中國的一部分。
http://cendalirit.blogspot.com/2016/05/20160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