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研究所畢業,我跟大多數的人一樣,決定要留在紐約闖一闖,實現我的美國夢,就算最後一事無成,也不虛此行,當時身邊有幾個要好的女同學,透過她們認識了一群很獨特的女性,年紀大我將近一輪,原以為應該比較保守,沒想到她們思維遠遠超越我,翻轉了我很多觀念。
有一個叫麗茲的女生,大學唸的是藝術,畫了幾年畫,後來突然組了一個搖滾樂團,年近四十,又下定決心要轉戰法律,苦讀多年,最後考上法官,單身的她,為了領養一個非洲孤兒,花了好幾年時間才順利把孩子接到美國,看著她一路靠著信念,做自己熱愛的事,到建立家庭,最終有這麼好的成就,羨慕她為自己而活的勇氣,不去在乎外面世界評價女性該有的模樣。
潔莉也是這樣一位打開我眼界的奇女子,來自德國的她,身高近6尺,擁有一雙超級大長腿,一頭又直又長的金髮與貼著額頭的齊瀏海是她的招牌Look,無論在哪兒都是大家注目的焦點,20多歲一個人隻身來到紐約,赤手打拼,在當時被視為最危險的下東城落腳,這是很多人不敢踏進的地方。
但潔莉就是不一樣,不僅要住在那裡,還拿出自己的積蓄,1989年開了一間Bar,而且是那個區域的第一家藝術家酒吧,整個下東城,從原本如鬼城般無人敢踏進去,到後來漸漸經營得有聲有色,還帶動了整個社區的經濟成長,多年的辛苦耕耘,總算開始好轉。
不久得知潔莉懷孕的消息,卻沒有公開男方是誰 (她的一貫作風),潔莉決定獨自懷下這個孩子,朋友圈都送上滿滿祝福,準備迎接新生命的到來。沒想到,女兒一出生即被診斷出第一型糖尿病,先天自體無法分泌胰島素,終生都需要靠施打胰島素控制血糖,當時寶寶在加護病房待了很長一段時間,在醫院的細心照料下才逐漸好轉。
25年前,資訊沒那麼發達,網路也沒那麼便利,女兒的病如晴天霹靂,原本滿懷期待,以為一切就要開始好轉,沒想到老天開了一個玩笑,讓她跌了一跤,自責沒有把孩子生得健健康康,未來要怎麼跟女兒解釋這個病,剛生完寶寶那段時間,除了幾個貼心的朋友,她都不希望大家去醫院探望,看見她落寞、心痛的模樣。
她知道自己必須再站起來,與其怨天尤人,不如放下並接受這一切,讓生活趕緊回到原本的軌道上,給孩子一個身心健康的成長環境。走出低潮後,第一件事就是重新整修她的家,為了能夠隨時觀測女兒的健康情況,室內所有的隔間/門都拆除,整個家宛如一個龐大的開放空間,廁所的牆面也全部以玻璃取代,原來她們必須這麼小心翼翼地度過每一刻,假使低血糖沒有即時發現,後果真的不堪設想。
但這個設計對朋友來說很尷尬,每回到她家作客,去廁所就像在上演一場赤裸裸的真人秀,潔莉還為女兒在客廳的挑高屋頂,垂降了一個盪鞦韆,讓她體驗自由自在、毫無畏懼,翱翔在空中的感受。女兒的飲食都由潔莉嚴格控管,時時刻刻注意血糖值,不僅飯前測血糖,一天還要注射好幾次胰島素。遺傳了媽媽的活潑正向,善解人意的她,是所有人眼中的開心果,潔莉從未把自己的期望強壓在孩子身上,只希望她快樂健康長大。
女兒知道媽媽一個人辛苦扶養她,總是主動幫忙分擔家務(印象中她最愛在家門口幫媽媽洗車),這麼多年過去,我們都忘了她是一個有先天疾病的孩子,她也不覺得自己與其他同齡小孩不同,因為潔莉給了她滿滿的愛,讓她自信做自己。
有一次在她們家,不小心撞見潔莉正準備幫女兒打胰島素。那個畫面我永遠忘不了,女兒緊緊依偎著潔莉,她輕聲地說:『不痛不痛,很快就過去了』,那一針不僅打在孩子身上,彷彿也刺進了媽媽的心中。
當下我的心都要碎了,直覺反應是趕緊道歉、離開,沒想到潔莉立馬叫住我說:It's ok。那是我第一次這麼近距離,看著一個母親為孩子注射,女兒默默地坐在那裡,沒有喊一聲痛。
女兒是她生活的重心,更是她工作的動力,她的酒吧在歷經了幾次危機後,依然屹立不搖,如今是年輕世代最愛出沒的地方,店門口的空地,是滑板玩家的練習場,室內的牆面,提供給年輕藝術家一個展示的平台,那裡更是獨立音樂創作人的天堂,週末有不同的樂團進駐演出,多年下來,已成為紐約市的著名地標,一個另類的文化創意聚落。
她說這都是有了孩子之後,身體裡那股不認輸、不像逆境低頭的力量,推動著她向前,每回在網路上看到她的報導,想到這一路走來的艱苦,我打從心底佩服這個女生。
每個人都有不為人知的苦,也有自己要面對的人生難題,我常常想起在紐約的那些年,想到麗茲與潔莉,雖然自己的成就,永遠無法與她們相比,遇到再多的困難與不如意,也要抬起頭,逆風前行。
今年,剛好是胰島素一百周年,想起了潔莉的女兒,如今也過了二十幾年,隨著醫療日益進步,胰島素也增加了多種劑型筆針,變得更方便且精準,相信她能更加自信、堅強地活出繽紛的色彩。
藉由這三幅畫傳達我對她們的思念,願她平安長大,未來無論逆境順境,保有一顆純真且勇敢的心。
期待你們看完故事之後,9/30(四) 23:59前留言跟我分享屬於你生命中的勵志故事,我會從留言中選出10位幸運粉絲,贈送簽名手繪卡片&限量雄獅胰島素跨界聯名筆組!
#分享你的小故事
#送出我畫的卡片
#每一張都獨一無二
#胰島素一百周年
#讓糖友為生活上色
#你覺得卡片裡畫了什麼
龐畢度整修 在 台南式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又一棟古蹟亮麗重生!原台南州會經過整修後卸下鷹架,以典雅的風貌再次展現在世人面前!
未來1樓將成為228紀念館,2樓以上則將作為中西區圖書館,預計明年正式啟用。
現在來說說這棟建築的故事,許多人可能還有印象,這裡原本好像不是長這個樣子,原因是這棟古蹟其實長久以來都深埋在增建建築後方,時間長達50幾年(圖3)。半個世紀以來沒有人看過他正面的樣貌,甚至不知道原來這裡有一棟古蹟。
這棟古蹟建於1935年,當時眼看1936年的第一屆臺南州州會議員選舉即將到來,但當時隔壁的台南州廳(現在的國立臺灣文學館)辦公會議室空間卻不足,因此便決定在一旁新建這座州會建築。
戰後,這裡也理所當然的成為了議會的所在地。不過在1965年,由於辦公空間不足,議會便決議在其正前方興建一棟高達五層樓的新辦公空間。從此以後,一棟龐然大物就此豎立在原台南州會建築正前方,不僅擋住它的原始樣貌,也漸漸掩埋世人對它的記憶。
後來,隨著市政府和議會搬遷至安平五期重劃區後,這裡閒置了好長一段時間,曾一度變成攝影會館,也曾作為議政史料館使用,不過踏入的人始終不多,更遑論想起原來這後面還有一棟古蹟啊!
直到2019年,原台南州會終於啟動修復工程,外圍增建的部分被拆除了,原州會建築終於見到睽違53年的陽光。
現在工程進度已進入收尾階段,簡潔典雅的建築樣貌終於再次呈現在大眾面前,相信如同照片中騎車經過的老先生一樣,任誰都會忍不住抬起頭看一眼吧,畢竟上一次看到它,也許是半個世紀以前的事了。
近年來,從國立臺灣文學館、林百貨、美術一館、司法博物館、西市場等等,再到現在的台南州會,台南正用自己的方式幫這些老建築賦予新的意義,修復後反而歷久彌新,善用歷史賦予我們的優勢,繼續為下一個世代創造獨一無二的生活空間與記憶。
.
台南式IG instagram.com/tainan_style/
來玩台南地理大挑戰 https://bit.ly/2U43Ca5
龐畢度整修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餐飲新聞 / News] 經濟似趨活絡,巴黎新店紛紛開幕 / New shops are opened, new projects are launched, Paris can’t wait to get recovered from Covid-19 impact
隨著疫苗覆蓋率增加(目前已有近 50% 的人口施打過第一劑、兩劑完整施打完畢的也超過 30%),法國的每日確診人數持續下探。6 月 9 日已正式解除對餐飲、百貨、文化娛樂產業等限制,自 6 月 17 日起,在室外已無需強制配戴口罩。旅遊業也摩拳擦掌,昨日法國外交部也宣布,包含 #台灣、香港、新加坡、南韓、日本等在內的 19 個國家與地區 #正式列入綠區安全名單,可以不需施打疫苗也能出入境,進行旅遊等非必要活動。
近來巴黎也有不少新店家、品牌紛紛開幕(或即將開幕),先為大家介紹一下,之後回到巴黎旅遊時就知道哪些地方值得踩點:
1. La Glace Alain Ducasse:
上回報導 Ducasse Paris 與 Hotel Plaza Athenee 分手後,如同之前預測的,前幾日 Plaza Athénée 正式宣布由知名主廚、在媒體上極為活躍的 Jean Imbert 接手。Alain Ducasse 並未因此就空閒下來,而是緊接著宣布自己的新冰淇淋品牌 La Glace Alain Ducasse 於巴士底的 38 Rue de la Roquette 開幕,這是繼 La Manufacture du Café 與 La Manufacture du Chocolat 之後,AD 再度開設的專門店。據說是在品嚐一個葡萄柚雪酪後為之傾倒,他從義大利找來專業冰淇淋師 Matteo Casone,後者曾在名店 La Sorbetteria Castiglione 修業、也曾走訪世界各地學習製作冰淇淋。
AD 宣稱自己「完成了年輕時的夢想:品嘗到擁有真實味道與不同質地變化的冰淇淋」,且認為「我們的冰淇淋都很有個性」。他強調自己選用卓越的食材,並 #將自己的烹飪哲學延伸至處理水果_香草_蔬菜,如使用糖漬、烘乾、鹽水浸漬等,將它們轉換為醬汁、萃取液、果汁等。店中所有的冰淇淋與雪酪皆每日在顧客前小量新鮮製作,以傳統方式細細攪打。
該店目前提供的口味非常多樣化,包括經典款香草(來自墨西哥、大溪地與馬達加斯加三種不同)、咖啡、巧克力、開心果等;多種水果(檸檬、葡萄柚、紅醋栗、草莓、覆盆子、葡萄柚)、香草(香芹、薄荷、羅勒、芫荽、龍蒿)、招牌橄欖油口味、綜合冰品(葡萄柚、苦艾酒與「Plombière」法式冰糕)等。
2. Kopain:
在巴黎開了三家甜點店、一個廚藝教室、一家咖啡店的明星主廚 Christophe Michalak 將在 9 月於巴黎 10 區的 60 Rue du Faubourg-Poissonnière 開設一家新的麵包店品牌「Kopain」。無獨有偶,雖職涯大半都在甜點廚房度過,Michalak 也搬出自己童年的夢想,告訴大家自己其實一開始最想做的是麵包師傅,而他的第一份實習也是在麵包店而不是甜點店。
Kopain 的概念同樣呼應了這幾年化繁為簡、反璞歸真的趨勢,Michalak 強調,在這個店裡不會有華美的包裝與複雜的概念,他會利用高品質的食材如 AOP 的奶油、有機麵粉與蛋、天然酵母、普羅旺斯 Vallée des Baux de Provence AOC 橄欖油等,製作出不做作的天然美味裸麵包,也包括他拿手的維也納麵包類(des viennoiseries)、布里歐許(brioche)、長條形蛋糕(cakes)等。
Kopain 的命名玩了法國人最愛的同音梗,與「copain」(夥伴)同音,又是「co」(共同)與「pain」(麵包)的組合,象徵著共享的歡樂,而將「c」置換成「k」,則和 Michala「k」 的其他品牌一樣,象徵著他的創作。
3. Samaritaine 撒瑪利坦百貨公司:
Samaritaine 百貨公司的故事始於 1870 年,售貨員 Ernest Cognac 在一家咖啡店附近成立了一個小小的店舖,專門販售新奇商品,迅速取得成功之後擴張,1900 年代成為橫跨數個街區的大型百貨公司,一直繁榮輝煌至 1960 年代。70 年代開始,百貨業榮景不再,Samaritaine 開始縮減樓層面積,將商店出售給公司行號、空間轉變為辦公室。2001 年 LVMH 集團買下 Samaritaine,2005 年開始大幅整修,更換老舊的建材、修整傾頹之處符合現代安全標準,沒想到關閉施工一別 16 年。原本預計在 2015 年重新開幕,結果因工程進度大幅落後(這點真是太法國了!),開幕日期一延再延,從 2015 年研宕至 2018、再到 2019、2020,接著又遇上世紀傳染病新冠肺炎,一直到昨天才正式開幕。
新開幕的 Samaritaine 共有 10 層,共計 70,000m2 的樓層面積,擁有全歐最大的美妝區(3,000m2),還有 200m2 的時尚概念店匯集不同設計概念與風格的品牌商品。除此之外,美食及旅遊自然也是不可忽略的領域。五樓全部屬於美食區,各種餐廳、咖啡店、茶沙龍、甜點店等應有盡有。
Samaritaine 內,還有許多人翹首以待的巴黎新宮殿級酒店——巴黎白馬酒店(Cheval Blanc Paris)預計於今年 9 月 7 日開幕。72 個客房加上一個 650m2 的露台,可以遠眺各種巴黎地標如蒙馬特、巴黎鐵塔、龐畢度美術館,以及近在咫尺的聖母院,另外還有一個巨型游泳池。
該酒店由知名主廚 Arnaud Donckele掌廚,他過去曾為聖托佩白馬酒店(Cheval Blanc St-Tropez)的 La Vague d'Or by Arnaud Donckele 餐廳拿下三星。而甜點主廚則是前年由巴黎喬治五世四季酒店(Four Seasons Hotel George V Paris)離職加入籌備開幕的 Maxime Frederic。
之前許多人在 Maxime 離開 George V 後哀嘆吃不到他的甜點作品,現在想必又有許多新的期待了吧?😉
🔖 延伸閱讀:
Alain Ducasse 與 Hôtel Plaza Athénée 終止逾 20 年合作關係:https://tinyurl.com/3hc66jh5
玩心與搖滾的創作風格,法國甜點界最強師奶殺手 Christophe Michalak:https://tinyurl.com/jkm6d4kx
赤子之心打造完美極限,專訪 Maxime Frédéric 主廚:https://tinyurl.com/rf989872
#疫情之下的法國餐飲業
#yingspastryguide #yingc #paris #lasamaritaineparis #alainducasse #michalak #maximefrederic #chevalblancpar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