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讀報
今天有兩則新聞引發我的關注
【農委會啟動收購 旗山肥料香蕉堆滿廟埕】https://udn.com/news/story/7327/4860929
【攜帶口罩入境一國多制 該聽誰的】
https://udn.com/news/story/120940/4863450
看似不相關的兩則新聞,卻有著關鍵的連結。
兩件事情的主管機關,正好也是開放瘦肉精豬肉的主管機關。負責農業產銷的農委會、負責食品藥物檢驗的食藥署、負責出入境查驗的關務署,還有負責貿易業務的貿易局。
也恰恰好反映出目前各單位的溝通不良,更讓人懷疑,連現階段業務都管理出現問題,接下來如何管理好民眾高度關心的瘦肉精豬肉?
農委會從三月鳳梨、八月文旦,到九月的香蕉,已經連三波採購。蔡英文政府上一屆浩浩蕩蕩成立台農發公司,大聲疾呼的農業行銷國家隊,到現在仍舊是空中樓閣,投入10億基金猶如打水漂!未來如何期待補助豬農的百億基金,發揮協助養豬產業升級的目標?
高風險商品進口,更考驗邊境查驗以及地方檢驗的量能。現在連旅客攜戴口罩入境的管理,各單位都可以自行其實,執行效能七零八落,未來如何期待全面入侵的多樣的豬肉商品管理。
現實就是,連口罩入關都管不好,如何管理好瘦肉精豬肉商品。
現實更是,連現有的農產品產銷都做不好,如何真的落實養豬產業升級。
#100億也要打水漂了嗎
#瘦肉精豬肉我吞不下去啦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