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文顏色的由來!】
古時候跟漢字一起傳入日本的,並非只有「音讀」,由於古代的日本人對顏色不太敏感,因此對他們而言,顏色通常只能以「明るい(明亮的)」、「暗い(暗的)」、「はっきりしている(清楚的)」、「ぼんやりしている(模糊的)」等方式表現。
換句話說,「明るい色」指的是「明るい赤」?還是「明るい青」?又或者是「明るい白」呢?這是無法表達的。
但「色彩感覺」隨同漢字一起傳入日本後,對於顏色,日本人終於能有特定的稱呼了:
明るい(明亮的) → 赤(紅色)
暗い(暗的) → 黒(黑色)
著しい(顯著的) → 白(白色)
淡い(淡的) → 青(藍色)
#航行天涯はが哩
#1012はが活動即將開跑
航行天涯はが哩活動優惠:https://wenk.in/cola00W3k2
1012はが活動即將開跑 在 王可樂日語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音・訓讀的差異、使用時機?】
在日文中,儘管「漢字」相同,但會因為其讀音是「音讀」或「訓讀」的不同,而產生不一樣的意思,
以「市場」為例:
● いちば → 用於「特定商品的買賣」,是個「實體」的概念,常見的有「魚市場(さかないちば)」、「青物市場(あおものいちば)」等。
● しじょう → 用於「金融」、「經濟」方面,是個「抽象」的概念,常見的有「金融市場(きんゆうしじょう)」等。
那我們該如何分辦漢字唸「音讀」?還是「訓讀」呢?很簡單:
● 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單字使用「訓讀」
● 專門性的用語則使用「音讀」
供大家參考。
#航行天涯はが哩
#1012はが活動即將開跑
航行天涯はが哩活動優惠:https://wenk.in/cola00W3k2
1012はが活動即將開跑 在 王可樂日語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量詞(動物篇)入門!】
日文中,動物的量詞可以簡分為三種;
❶ 雙手能抱起的 → 「匹」
❷ 雙手無法抱起的 → 「頭」
❸ 鳥類 → 「羽」
咦!? 為什麼兔子的量詞也是「羽」呢?
有此一說,在江戶時代,由於佛教思想的浸透,凡是四隻腳的動物,都不能吃,當時的政府甚至還發佈「生類憐みの令(しょうるいあわれみのれい)」法令,禁止民眾吃獸類動物的肉,但為了能吃肉,日本人就想到吃「うさぎ(兔子)」。
將「うさぎ」分解成「う・さぎ」後,會變成「鵜(う)」、「鷺(さぎ)」這兩種鳥,兔子的耳朵看起來像鳥的翅膀一樣,所以日本人就牽強附會地把兔子當成鳥來看待,另外鳥是二隻腳,而且兔子=鳥,就表示兔子可以吃了,這就是日文中,兔子跟鳥的量詞都用「羽」來數的原因。
儘管這是眾多說法中最廣為人知的,但真相究竟如何,實在令人玩味。
#航行天涯はが哩
#1012はが活動即將開跑
航行天涯はが哩活動優惠:https://wenk.in/cola00W3k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