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地區固然在一次大戰中受創,但更具毀滅性的是帝國的分贓之舉】#精選書摘
威爾遜的「14點和平原則」並未減輕其他戰勝國對領土的渴望。列強都想大快朵頤小亞細亞這塊屍體,英國、法國、希臘和義大利等勢力分別從不同角度發動攻擊。
歐洲殖民主義的白晝結束,但在落日時分於中東舉行了一場歡宴。在巴黎和會上,英國拿下巴勒斯坦、伊拉克和外約旦,法國則取得敘利亞和黎巴嫩......
►支持關鍵,同時體驗優質無廣告服務:https://bit.ly/3fKivGr
►有話想說,你可以直接於文章之中提供更多想法: https://bit.ly/2VtklER
#伊斯蘭啟蒙運動 #列強 #威爾遜 #14點和平原則 #中東 #殖民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14點和平原則 在 說書 Speaking of Book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編輯推薦【1919年,社會運動的全球化故事】
1919 年 5 月 4 日,這一天在中學歷史教科書上是一個名叫「五四運動」的章節。
關於「五四運動」,〈運動家的風度〉的作者羅家倫是這樣說的:「無論是贊成的反對的,總不能不認五四運動是中華民國開國以來第一件大事。這件事為中國的政治史,添一個新改革,為中國的社會史上開一個新紀元,為中國的思想史上起一個新變化!」
五四運動起因於北洋政府面對巴黎和會的決議,未能妥善處理山東問題的外交挫敗,這齣歷史劇碼引發一場學生運動的野火,並且將火勢蔓延至工商階級。作為歷史事件的五四運動是從 1919 年四月底巴黎和會的消息傳入中國作為開端,同年 5 月 4 日青年學生到街頭遊行抗議的「運動」時刻,則是這齣歷史事件時間意義上的終點。
1919年,是不平靜的一年。在五四運動發生前,中國的報紙已經大幅報導韓國的「三一事件」。韓國的社會運動等於給了中國抗議的思想資源,可以說是五四運動的時代先行者。1919 年,對全世界很多地方來說也是動盪的一年:中國是五四運動,印度是甘地的非暴力抵抗運動,埃及是 1919 年革命,韓國是三一運動。
這些運動平地一聲雷的出現有兩個歷史上的意義:
第一項意義是「運動」(movement)一詞作為一種社會行動形式概念的全球化,而且「運動」之名是由參與者所定義,而非出自外人之手。也就是說,這些社會運動的參與者,不再是小貓兩三隻上街頭活絡筋骨「運動」一下,而是有組織且有意識的社會運動參與者。
第二項意義是跟一位名叫威爾遜的人有關。據說這位參加過3K黨的美國總統,在 1919 年提出 14 點和平原則,主張殖民地有權追求獨立、自由和權利,就是所謂「民族自決」的原則。威爾遜的「民族自決」讓世界上的殖民地人民開始「民族自覺」,整個世界進入了「威爾遜時刻」的情境當中。
八旗出版的這本《1919:中國、印度、埃及和韓國,威爾遜主義及民族自決的起點》講的就是四個新崛起國家印度、埃及、中國、韓國對「威爾遜時刻」的回應,這是一部殖民地追求獨立的故事,也是一部社會運動的全球化故事。──陳建守
埃雷斯・馬內拉(Erez Manela)著,吳潤璿譯,《1919:中國、印度、埃及和韓國,威爾遜主義及民族自決的起點》,臺北: 八旗文化gūsa,2018。
▎灰熊☞http://bit.ly/2yMwFnl
▎博客來☞http://bit.ly/2MqALn2
▎讀冊☞http://bit.ly/2KfUHwj
14點和平原則 在 真.台灣民眾黨成立】 1927年7月10日,蔣渭水、林獻堂 的推薦與評價
大正民主與民族自決浪潮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國總統威爾遜(Thomas Woodrow Wilson)發表「#十四點和平原則」,其中關於民族自決、公平處理殖民地問題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