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炳強稱反修例示威屬國家級組織 23條立法應對間諜行為】
保安局局長鄧炳強早前形容,現時為《基本法》23條立法的最佳時機,他接受電視台訪問時指,立法是要填補《香港國安法》未能涵蓋的地方,包括間諜行為。
鄧炳強表示,2003年時《基本法》23條的草案中,未有對間諜行為著墨太多,但在2019年的反修例風波中,有人免費向示威者提供漂亮的頭盔,又有人在港鐵站提供單程票和衣物,他形容屬「國家級」組織行為。
鄧炳強又指,2003年至今已經過17年,要草擬一個法例能夠有效應對過往兩年發生的事,若用回當年草案是有個空隙存在。
全文︰http://www.passiontimes.hk/article/09-26-2021/76701
#23條 #鄧炳強
請支持PassionPrime:
http://passiontimes.hk/prime/
請支持熱血時報印刷版︰
http://passiontimes.hk/4.0/regform.php
請支持熱血文青課金計劃:
http://www.passiontimes.hk/?view=raise2
請支持熱血主持育成計劃:
http://www.passiontimes.hk/?view=raise
《熱血時報》 iOS,Android App 歡迎下載:
iPhone
https://apple.co/2IfgPoP
Android
https://bit.ly/2HqB4Q4
--------------------
成功之前,我們絕對不要放棄夢想!
Till our dreams come true, we'll fight on.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萬的網紅DDMTV法鼓山網路電視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近來,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擴大,你我的心情,無可避免地感受到不少衝擊。究竟,社會大眾該如何一起面對危機,走過這動盪不安的時刻呢? 2003年,台灣SARS疫情爆發時,聖嚴師父就曾告訴我們,即使是絕境中,只要永遠給自己一個希望,就能出現光明的生機! 讓我們重新聆聽當年SARS疫情發生時,聖嚴師父所給予的...
2003發生的事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長勝心態》這本書。這本書的作者凱絲・畢曉普(Cath Bishop)曾經是奧運划船選手與外交官,現在則是擔任教練與顧問,協助開發領導力與顧問。凱絲・畢曉普曾經代表英國國家隊參加三屆的奧運與六屆的世錦賽,而在1998年獲得雙人單槳划船銀牌,2003年則是雙人單槳划船金牌,接著在2004年的雅典奧運中獲得銀牌。
在書中,作者以許多奧運賽事作為舉例,讓人反思在世界級的競爭之中,以及奧運比賽之外,人們在一生中追求的贏,是否真正帶我們(無論是身體或者心靈)往更好的方向?
這本書想要說的,並不是「如何在奧運中得到獎牌」。我認為作者想表達的是,到底什麼是贏?是獲得獎牌、賺到大錢、萬人追捧,還是有其他可能?在以「贏」作為基準來判定人們是否成功的社會中,我們該如何應對?
作者在書中提到,她問了身邊朋友們對於「成功」的定義,得到的多數回答都是獎牌與領獎台、歡呼的群眾、擊敗所有人的佼佼者。而大家對贏的動作也差不多:咧嘴大笑、興奮握拳、高舉雙臂。 (23頁)
作者在文中引用美國傳奇教練:瓦洛里康多斯菲爾德,他在TED的演說,提到為什麼獲勝並不等於成功:
「我們創造了不惜一切代價獲勝的文化,這讓我們陷入危機……整個社會推崇在金字塔頂端的人。我們為那些奪冠、打贏選戰、獲獎者熱烈鼓掌。但不幸地,頂著全A頂尖成績光環的學生畢業離校時已是「傷兵」。運動員帶著獎章與獎牌離開隊伍時,往往毀的毀,傷的傷,不只是身體受傷,感情與精神也受了傷。(27頁)
作者也提到,為什麼這想法(不惜一切代價也要贏)如此根深柢固?顯然,我們自小開始觀察並學習何謂競爭,部分歸因於我們周遭充斥競爭。我們往往只看到一條通往成功的途徑,也常被教導要贏就得要看到結果、得按照預先設定的標準、得把其他人視為比較的標竿,還被灌輸成功是好事,失敗是壞事。(50頁)接著作者引用詹姆斯凱斯的話:
「贏家(尤其是高調的贏家),必須一再證明他們是贏家。劇本一遍又一遍地重複上演,在一次又一次的比賽裡,捍衛冠軍頭銜。沒有一個贏家覺得自己已攢夠財富、榮耀、掌聲。」(98頁)
或許,在這裡會有人提出,那麼作者是要大家否定「成功」以及「贏」這件事嗎?我想作者在文中並沒有要否定成功的價值,也並不是要大家轉向不再努力; 我想她想表達的是我們是否能夠重新思考成功的其他定義,而不是僅僅在某個框架之中。
作者提出一些可以參考的觀點,其一是思索「什麼是時間性?在不同的時間性裡,成功的特徵是什麼?」也就是說,當你獲得獎牌,升職或者通過考試之後,思索這些「成功」對於我們長期的人生有什麼意義。並且更深的思考,我們如何在每天找到成就感,而不執著於結果與成效。(180頁)
其二,是抱著好玩的心態,心無旁鶩地投入正在做的事,這是進入「入神狀態」的關鍵,是一種「身與意合、物我兩忘」的流動狀態,有助於減壓與創意。運動心理學家支持運動員遠離「被結果綁架」,轉而擁抱當下、接受(關注)自己的思緒和感覺,而這些可透過正念靜觀(mindfulness)而提升。(185頁)
在書本的第239頁,作者引用了老子《道德經》中的話:「天之道,不爭而善勝。」我認為很恰當地貫穿了整本書,作為它的註解。
接著在最後,想分享作者在書中建議的每日必問:
1.你希望看到的長期改變是什麼?
2.你如何判斷今天過的是好是壞?你想以什麼樣的心態去評斷?你會用什麼樣的角度去看待今天發生的事(無論好壞)?
3.你今天會學到什麼?即便你沒有得到你想要的結果?
4.如果你今天表現出色,誰會吃虧?誰是你的競爭對手?你可以怎麼做讓他們願意和你合作一起創造共同的價值?
5.你如何與白天遇到的人建立連結?你今天想對別人發會什麼影響力?(243頁)
2003發生的事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欣然接受小勝利
回想一下濺水花的思想實驗,想像某個下雨天,你走在離家不遠的街道上,看見一灘水窪和一輛行駛過來的車,但已經來不及躲開。然而,駕駛看見了你,及時慢下速度以避免濺起水花,你會怎麼做?
對很多人而言,這件事就這樣結束,可能抵達目的地之後就忘了。我們不太可能會滿懷感激地對著駕駛揮手,被濺到的話還比較可能怒氣沖沖地揮舞著拳頭。多少人會帶著微笑祝這名駕駛有美好的一天?
好啦!好啦!我懂—濺起水花罪不可赦。沒有人喜歡被淋得一身濕!但比較一下得到客戶讚賞和受到客戶羞辱的感受,也比較一下每週收入多出一百英鎊和損失一百英鎊的感受。不管傷害的是自尊還是荷包,損失規避都會導致負面事件的影響比相應的正面事件來得大。
一不注意,損失規避就會把你感受到的損失放大好幾倍,遠超出同等份量的收穫。我們談過預期損失規避,它解釋了為什麼人們不敢踏出去爭取升遷或進行提案。在這個情況下,人們裹足不前,因為他們預期失敗會帶來損失。現在當損失從想像變成了現實,根據經驗法則,你可以預期,真正的損失所帶來的感受,會比同等份量的收穫還要大一倍。這跟韌性有什麼關係呢?
你們有些人會在創業時承擔風險,這個事業可能風光一陣子,然後走下坡。你們有些人會忍痛轉職到薪資更低,但更有趣的職位。如果你了解下滑的痛苦遠比上升的快樂來得強烈,這個事實便可能足以讓你在真的成功時停下來好好欣賞自己的成就。
時時把損失規避放在心中有助於培養韌性,因為你知道它具有影響力,便能採取步驟把傷害降到最低。然而,損失規避就跟反射動作一樣根深蒂固,所以這個策略的效果有限。如果你能更常有意識地把焦點轉移到收穫,要改變態度以平衡損失和收穫就會更容易。怎麼做?每天衡量哪些事進行得很順利。你可以想成是在練習感恩當下,因為它與正在發生的事有直接相關性。
這個簡單的練習真的能建立韌性嗎?證據顯示可以。一項創新的研究清楚強調了韌性和感恩之間的連結。蘿莎娜‧劉(Rosanna Lau)和鄭相德(Sheung-Tak Cheng)在 2011年把一群五十五歲以上的中國長者隨機分成三組。第一組被要求寫下他們覺得感恩的人生事件;第二組被要求寫下他們擔心的人生事件;第三組則進行與個人情感無關的中性任務。接著研究人員評估了受試者對於死亡有多焦慮—研究人員預期這個主題已經在受試者的心中醞釀—並發現感恩組在思索死亡時比其他兩組更有韌性。
除了長者之外還有別的證據嗎?有,而且使用類似設定。羅伯‧艾曼斯(Robert Emmons)和邁克‧麥卡洛(Michael McCullough)在2003年進行了一項這樣的研究。他們把重點放在大學生的韌性,發現感恩練習進行十星期後,帶來了更高的生活滿意度、更好的心情以及更少的頭痛。這些都是小行動帶來的大收穫。表達感激之情的簡單動作,真的有利於增強韌性。再來,感恩也能減輕憂鬱,同時提升快樂與自尊。
#有意識地去正視小勝利是練習感恩和增強韌性的絕佳方法。
不需要是什麼了不起的事,甚至不必寫下來—雖然很多人喜歡用寫的方式進行每日感恩。你只需要每天花五分鐘(固定時間有助於養成習慣),刻意把注意力放在過去二十四小時感受到的所有美好時刻。
從大勝利到小確幸,不管有多平凡無奇,每天盡量把注意力放在這些事件上。確保這些時刻不被忽略,你便能重新平衡你對損失的感受,用不同的眼光看待負面事件。
人生總有起起伏伏,最好避免過度聚焦於損失而無視收穫。
從現在開始做起,寫下你今天到目前為止經歷的三個小勝利……
.
《#大局思維》
倫敦政經學院行為科學教授,教你如何放大格局、掌握關鍵,達成最有利的職涯擴張目標
Think Big: Take Small Steps and Build the Career You Want
.
作者:葛蕾絲‧洛登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好:
這是等一下(9/11)晚上9點半贈書直播我要討論的書,抽書三本,歡迎參與。
能聚焦在小勝利,表示我們沒被困在小我裡。偵測危險,甚至編造危險,讓我們不斷採取行動以保證我們能生存,這是小我的工作。
然而,那些被放大的挫敗與失落,常常回過頭來打擊我們。任由小我自由發揮,有時候我們會像走入遊戲區的鬼屋迷宮。
刻意去看見美好的事物,是一種很好的日常練習。這是提升觀照,發展高我的方法之一。
祝願您,真能享受努力的成果,也能感受被愛的幸福,這須要經過練習,並非理所當然!
2003發生的事 在 DDMTV法鼓山網路電視台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近來,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擴大,你我的心情,無可避免地感受到不少衝擊。究竟,社會大眾該如何一起面對危機,走過這動盪不安的時刻呢?
2003年,台灣SARS疫情爆發時,聖嚴師父就曾告訴我們,即使是絕境中,只要永遠給自己一個希望,就能出現光明的生機!
讓我們重新聆聽當年SARS疫情發生時,聖嚴師父所給予的期勉與關懷,在此人心不安時刻,願我們都能保有勇氣,以平靜的心,面對已發生的事實,彼此護念、相守鼓勵,必能攜手度過難關!
#新冠肺炎
#防疫
#心安平安
2003發生的事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全世界除了正在忙著防疫之外,也漸漸的開啟吹起了一股反中的風潮。幾十年來的老大哥美國,對現在最大的競爭對手還是祭出了越來越多的制裁措施。今天我們來聊聊到底中國人自己是怎麼想?
中國人對現在這個世界反中的情況,肯定是不會太開心,中國人就是會覺得,外國的打壓都是因為他們忌妒中國的成就,怕中國人快要贏過他們了所以開始出奧步。也不會有人覺得可以趁機對中國政府施加一些壓力來推進改革,就算真的有人這樣想也不敢公開說出來,畢竟你要說什麼黨是有給標準答案的。對中國政府來說,中國人怎麼想又不重要。
不過我最近突然開始檢討自己的一些觀念。我們往往都覺得,要選一定會選住在民主國家,不會住在極權國家。特別是我們都做新聞的嘛,這份工作沒有自由哪有可能好做。所以我們都覺得,住在極權國家的人一定都很痛苦。可是萬一不是這樣咧?有沒有可能其實他們過得也很好,沒什麼不滿的,根本沒有想要民主。我們只是強加自己的想法在他們身上?
而且前一陣子哈佛公布了一項對中國的長期調查報告。報告的結果就是說,從2003到2016年這13年之間,基本上中國人對於自己政府的滿意度是越來越高的耶,在這13年間他們調查的人員總共面對面深度訪談三萬多人。
而且他們不是只有問中央政府的滿意度而已喔,他們是從上往下一路調查,問你說,咦你覺得中央政府你滿意嗎?你覺得省政府你滿意嗎?那縣政府、鄉政府之類的呢?總之不管是哪一個層級的政府,調查出來的趨勢就是中國人對政府的滿意度都是越來越高,而且2016年人民對中央政府的滿意度高達93%。
當然還是會有人不滿啦,數據上看起來中國人對地方政府比較不滿,像是2016年對鄉政府的滿意度就只有70%多一點點而已。或許是因為中國這麼大,相較之下中央發生的事情就不像地方政府這麼容易看到啊。越熟悉的東西就會看到越多缺點。
中國政府感覺也滿注重這個報告的,在結果出來之後央視特地花了超過一分鐘的時間來介紹這篇報導,華春瑩也有公開引用這份研究。不過這個報告裡面也不是百分之百都在說中國很棒,裡面也是有講到一些負面的事情啊。
比如說裡面有提到人民對政府貪腐的看法啊。這個的趨勢就跟前面的滿意度不一樣。本來2009年的時候民眾覺得政府反貪腐做的好跟做的不好的人大概一半一半。過兩年2011年的時候就已經變成快要六成覺得政府反貪做的不好。覺得政府官員很清廉的人,也是在這兩年從43%掉到35%。
看到這裡是不是覺得有點奇怪,覺得政府越來越貪,但是大家反而越來越滿意?哪有這種事?到底哈佛調查亂整理還是中國人亂講啊?首先影響評價的事情不會只有一件,而且報告裡也有說。整體來看,民眾對於地方政府官員的印象有越來越好,覺得自己的問題有好好被解決的人越來越多。
雖然這份調查報告由於哈佛的人手不足,還跟中國在地的民調機構合作,雖然中國有民調機構聽起來很不可思議。不過人家再怎麼樣也是哈佛,不可能拿一個馬上就要被拆穿的報告來砸自己的招牌吧?我覺得這還是有參考價值啦,畢竟不討論人權問題的話,中國的生活水準確實有越來越高,這個角度看起來是有越來越進步。而且這跟我一開始在想的事情沒有衝突啊。
就算現在普遍認為民主制度對整體社會比極權好的,但是不能總是一廂情願的以為生活在裡面的人們每一個都希望改變,我們應該要尊重他們不想要自由的自由。
但最後我也要再強調一點,尊重中國民眾對自家政體的選擇,不表示外界對像新疆再教育營這種危害人權的狀況就不能嘴。這就跟養狗一樣,雖然狗是你家養的,但你虐狗的時候,仍然是很低級的行為,還是眾人得以譴責的行為,更何況我們講的是人欸,最最重要的是,被什麼樣的政府管是這些少數民族有得選擇的嗎?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2003發生的事 在 保生路2號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你的故事你的歌 #周杰倫 #軌跡
【用點閱請支持原創音樂👍】
節目企劃:葉廷宇 主持人:葉廷宇 演唱人: 葉廷宇
影音後製:葉廷宇 影像後製:許緯業 封面設計:葉廷宇
你的故事你的歌
2002年的秋天
我上了南山國中 沒多久就喜歡上了隔壁四個班級的女生
那是我初次體會愛上一個人的感覺 單戀的滋味
真的如小說描述的一樣 酸酸甜甜
每節下課 都要經過他的教室 從窗戶偷看他一眼
那是我每天最期待最期待的事
在那個敢愛不敢開口又是私立學校的年代 怕這樣每節下課經過久了 會被其他同學發現 所以還要假裝是去那裡上廁所
好笑的事 其實我的教室樓下就有一間廁所
但偏要繞遠路走一大圈 經過他的教室 上離他教室近的那間廁所
就這樣持續了一年多 有一天 下午的打掃時間 在福利社旁邊的小走道
只能剛好兩個人擦肩的那種寬度 在那裡 她居然 朝我迎面走來
有如天使下凡到我眼前的感覺
餘光周圍的景色都變成了帶有光暈的粉白色
時間也跟著慢了下來 就在那其實只有兩秒鐘的一個小時裡
我陷入天人交戰 想逃避 像一如往常的耍帥裝沒事走過
但賀爾蒙沒有准許我放棄這個大好的機會
這可能就是一生一次的唯一機會啊!
鼓起勇氣 結結巴巴的 開了口
皖皖皖皖瑜 請請請問 可以跟跟跟你要即即即時通嗎
奮力說完這句話 心臟頓時停止跳動 一陣耳鳴過後
一個嘴角的上揚的畫面 配上青春期女孩充滿活力的笑聲
我彷彿被領到了天堂 而平常不帶筆在身上我
就這麼剛剛好在剛剛下樓的樓梯口撿到一支麥克筆
身上沒有紙 就寫在我黃色的運動服上
就這樣 我順利的得到他的即時通 那也是 有潔癖的我
人生中 第一次 回家不想洗衣服
那天 回到家我興奮的開啟電腦 加入他的即時通
當我還在思考 第一句話該要跟他說什麼的時候
他主動敲我了 哇 !
該不會先被告白吧 他會不會其實也已經喜歡我很久了
欣喜若狂的看向對話匡 對話筐裡寫著
1班的我注意你很久了 我是她男朋友
識相點就不要再每節下課都跑來我們教室了 不然我見一次打一次
還有 不準密他 隨後 黃燈 變成了灰燈 再也沒有亮過
本來以為人生到達了巔峰
但還來不及開始幻想我跟他接下來的故事發展
一切就都結束了
當時的我 很難過 在電腦前像個孩子一樣痛哭流涕 但跟現在比起來 當時的我確實還是個孩子
我記得 那天的夜晚 很長 很長...
從此之後 我真的再也沒經過那間教室了 直到畢業..
2003年的冬天 周杰倫 出了一張EP 叫做 尋找周杰倫EP
裡面有一首歌 讓我永生難忘
那時候的我 每天都在煩惱 該怎麼樣不想一個人
怎麼才能把他抽離的我腦海
好像無時無刻 不能不想他 感覺他就是我的空氣我的水
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
轉眼 十六年過去了 如今我已經徹徹底底把他抽離我的腦海
不記得 當初為什麼喜歡他 甚至 連他的長相 也想不起來了
但不可思議的是 只要我聽到這首歌 當時的所有感覺 又都甦醒了
那三年上下學的通勤時間 戶外教學的校車上 睡不著的每個夜晚
當時的所有煩憂 所有苦澀甘甜
而這首歌 也預言了 我未來所發生的事情
希望能用這個故事 這首歌 來紀念 我那段青澀純真的青春歲月
人的人生 一不小心 就快轉了起來 一切好像都是昨天的一場夢
曾經在你心裡重如泰山的人 明天也可能不如一根稻草
每個階段的很多事情跟感覺 都是錯過不會再有的
希望大家能好好珍惜把握當下
勇敢地做出決定 並且勇敢的接受
也許當下真的很痛苦 很難承受 但多年後再回過頭 看看那些讓你
寢食難安的過往 你會發現 其實沒什麼
沒有什麼是過不去的 難過就哭 開心就笑 累了就睡
睡醒 又是新的一天 今天的故事就分享到這裡
我有歌 你有故事嗎? 歡迎保生路的聽眾朋友們 踴躍投稿
讓我們幫你說出 最心底的 說不出口的 或是沒機會再說的那些話
結合音樂 分享給 那些你所在乎的人❤️
保生路2號ig: baoshengrd ⬅️這裡投稿
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baoshengrd/
合作信箱:baoshengrd@gmail.com
更多保生路2號的獵奇影片
【你的故事,你的歌】
https://ppt.cc/f4nm3x
【街頭求偶第一季】
https://ppt.cc/f66O4x
【街頭求偶第二季】
https://ppt.cc/ffBHWx
【保生路原創音樂】
https://ppt.cc/fJeyox
【保生路專業彈唱免費教學】
https://ppt.cc/fIF3Yx
【保生路666日文翻唱一即棒系列】
https://ppt.cc/fPTzI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