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師 No.94 徐婷
「喜歡純粹的東西 但是很奇怪的是 我雖然可能真的創造出了一個滿抽象的視覺 但是對我自己而言 我不覺得我的探索它是抽象的 就是對我自己而言 我反而把抽象的情感具象化了」___徐婷
【情感與抽象】
徐婷喜歡在人群裡面,擔任攝影者,一方面能夠給予她安全感,跟人保持一種距離,但當她想要和人互動,又能往前推進,展開接觸。握有相機,讓徐婷感覺到自在,既在現場,又可以有保護膜,隱身其後。
也曾以裝置或錄象藝術進行創作的徐婷,後來獨鍾攝影藝術,是因為拍照讓她最能投入,她會完全活在當下,甚至會忘記時光流逝。徐婷表示,這是很好的創作狀態,也同樣是很棒的生活狀態。
《Still Life》是徐婷在窗前自搭攝影棚,以自然光拍攝自己使用過的種種物件,包含內衣,藉此凝視平靜如死的靜物世界。她企圖在無生命的肖像中,重新發現使用者的溫度。
自言光是自身作品的主角,徐婷的多件作品與展覽,皆與光同行,如《白日夢》、《影子裡的紙》,前者將有強烈光點、速度線條、空間感弧線的照片停放在展場的景框空間,後者則以窗前投射的平行四邊形圖案為主題,具現光中影、影中光。
徐婷認為《起霧的鏡子》是她最具突破性的作品,此前她都還停留在將平面影像置入空間的思維,但《起霧的鏡子》則是自行以攝影建造空間,使影像兜連一體。《雪地裡的早餐》亦然如此。對徐婷來說,空間就可以是一張照片、一件作品。
關於作品,徐婷表示,別人眼中的抽象,其實都是簡化結構、空間和色彩後所產生的純粹形狀。同時那也是抽象情感的的具象化。每個作品都模糊朦朧地含蘊著她某段時期的情感狀態。
小檔案
徐婷,1993年出⽣於台灣台北。畢業於倫敦藝術⼤學-切爾⻄藝術學院之藝術系研究所。攝影是她主要的創作⽅式。她的作品徘徊在攝影、繪畫與空間裝置之間,把攝影視作精神性的繪畫過程,將真實的拍攝當下轉化為抽象的場景。在攝影⾏為與⾃⾝感性經驗之基礎上,尋找時間、空間與存在三者的意義。
作品多次參與英國、法國、義⼤利等地之聯展,並以《雪地裡的早餐》榮獲世安美學獎造型藝術類獎助與2019台南新藝獎。2018年在倫敦SUExhibition & Project Space舉辦雙個展、Lewisham Art House Gallery舉辦⾸次個展。現於寶藏巖國際藝術村——紅⾊電影院為創作基地,發展更多以影像為主體介入空間的可能性。
創辦人/導演:馬立群
採訪:沈眠
攝影協力:江亮儒
剪接 : 徐珮珊
ps 有字幕喔~請直接點選
請大家訂閱一影像頻道 多多支持 謝謝
👉Youtube:https://goo.gl/eadEpL
👉邀請大家分享
----------------------------------
Youtube:https://goo.gl/eadEpL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1imageart01/
MEDIUM:https://medium.com/@1imageart01
#徐婷 #攝影師 #攝影藝術 #攝影 #一影像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110的網紅1 IMAGE ART 一影像,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徐婷喜歡在人群裡面,擔任攝影者,一方面能夠給予她安全感,跟人保持一種距離,但當她想要和人互動,又能往前推進,展開接觸。握有相機,讓徐婷感覺到自在,既在現場,又可以有保護膜,隱身其後。 也曾以裝置或錄象藝術進行創作的徐婷,後來獨鍾攝影藝術,是因為拍照讓她最能投入,她會完全活在當下,甚至會忘記時光流逝。...
2018台南新藝獎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攝影師 No.94 徐婷
「喜歡純粹的東西 但是很奇怪的是 我雖然可能真的創造出了一個滿抽象的視覺 但是對我自己而言 我不覺得我的探索它是抽象的 就是對我自己而言 我反而把抽象的情感具象化了」___徐婷
【情感與抽象】
徐婷喜歡在人群裡面,擔任攝影者,一方面能夠給予她安全感,跟人保持一種距離,但當她想要和人互動,又能往前推進,展開接觸。握有相機,讓徐婷感覺到自在,既在現場,又可以有保護膜,隱身其後。
也曾以裝置或錄象藝術進行創作的徐婷,後來獨鍾攝影藝術,是因為拍照讓她最能投入,她會完全活在當下,甚至會忘記時光流逝。徐婷表示,這是很好的創作狀態,也同樣是很棒的生活狀態。
《Still Life》是徐婷在窗前自搭攝影棚,以自然光拍攝自己使用過的種種物件,包含內衣,藉此凝視平靜如死的靜物世界。她企圖在無生命的肖像中,重新發現使用者的溫度。
自言光是自身作品的主角,徐婷的多件作品與展覽,皆與光同行,如《白日夢》、《影子裡的紙》,前者將有強烈光點、速度線條、空間感弧線的照片停放在展場的景框空間,後者則以窗前投射的平行四邊形圖案為主題,具現光中影、影中光。
徐婷認為《起霧的鏡子》是她最具突破性的作品,此前她都還停留在將平面影像置入空間的思維,但《起霧的鏡子》則是自行以攝影建造空間,使影像兜連一體。《雪地裡的早餐》亦然如此。對徐婷來說,空間就可以是一張照片、一件作品。
關於作品,徐婷表示,別人眼中的抽象,其實都是簡化結構、空間和色彩後所產生的純粹形狀。同時那也是抽象情感的的具象化。每個作品都模糊朦朧地含蘊著她某段時期的情感狀態。
小檔案
徐婷,1993年出⽣於台灣台北。畢業於倫敦藝術⼤學-切爾⻄藝術學院之藝術系研究所。攝影是她主要的創作⽅式。她的作品徘徊在攝影、繪畫與空間裝置之間,把攝影視作精神性的繪畫過程,將真實的拍攝當下轉化為抽象的場景。在攝影⾏為與⾃⾝感性經驗之基礎上,尋找時間、空間與存在三者的意義。
作品多次參與英國、法國、義⼤利等地之聯展,並以《雪地裡的早餐》榮獲世安美學獎造型藝術類獎助與2019台南新藝獎。2018年在倫敦SUExhibition & Project Space舉辦雙個展、Lewisham Art House Gallery舉辦⾸次個展。現於寶藏巖國際藝術村——紅⾊電影院為創作基地,發展更多以影像為主體介入空間的可能性。
創辦人/導演:馬立群
採訪:沈眠
攝影協力:江亮儒
剪接 : 徐珮珊
ps 有字幕喔~請直接點選
請大家訂閱一影像頻道 多多支持 謝謝
👉Youtube:https://goo.gl/eadEpL
👉邀請大家分享
-\-\-\-\-\-\-\-\-\-\-\-\-\-\-\-\-\-\-\-\-\-\-\-\-\-\-\-\-\-\-\-\-\-\
Youtube:https://goo.gl/eadEpL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1imageart01/
MEDIUM:https://medium.com/@1imageart01
#徐婷 #攝影師 #攝影藝術 #攝影 #一影像
2018台南新藝獎 在 樂活台南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8 4/20-4/22 #台南週末活動整理
本周末活動數: 2 5
(螢光閃閃的周末,你想怎麼過?🌼🌲🌷)
#螢火蟲
#很多螢火蟲
#更多的螢火蟲
#2018世界地球日-四草海岸淨灘活動-感謝大地,全心開始!
#好櫃市集/春日草地野餐派對
#2018台江文化季-守護土地‧保境護生
#2018四季音樂會:4/21【背殼到臺南】
#小森林市集
#天晴快閃×假日親子市集
#第40屆金穗獎巡迴放映
#魔幻鯤島,妖鬼奇譚─臺灣鬼怪文學特展
#321巷藝術聚落村慶《村趣春又來》
#2018台南新藝獎
#2018白河木棉花季
#2018台南藝術節
#2018柚花藝術節
#巨大好運企鵝先生登上七股鹽山
#300公分巨型史努比新光三越小西門登場
#巨型扭蛋機
請大家多多支持與分享,有活動建議可以直接回覆喔!
2018台南新藝獎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徐婷喜歡在人群裡面,擔任攝影者,一方面能夠給予她安全感,跟人保持一種距離,但當她想要和人互動,又能往前推進,展開接觸。握有相機,讓徐婷感覺到自在,既在現場,又可以有保護膜,隱身其後。
也曾以裝置或錄象藝術進行創作的徐婷,後來獨鍾攝影藝術,是因為拍照讓她最能投入,她會完全活在當下,甚至會忘記時光流逝。徐婷表示,這是很好的創作狀態,也同樣是很棒的生活狀態。
《Still Life》是徐婷在窗前自搭攝影棚,以自然光拍攝自己使用過的種種物件,包含內衣,藉此凝視平靜如死的靜物世界。她企圖在無生命的肖像中,重新發現使用者的溫度。
自言光是自身作品的主角,徐婷的多件作品與展覽,皆與光同行,如《白日夢》、《影子裡的紙》,前者將有強烈光點、速度線條、空間感弧線的照片停放在展場的景框空間,後者則以窗前投射的平行四邊形圖案為主題,具現光中影、影中光。
徐婷認為《起霧的鏡子》是她最具突破性的作品,此前她都還停留在將平面影像置入空間的思維,但《起霧的鏡子》則是自行以攝影建造空間,使影像兜連一體。《雪地裡的早餐》亦然如此。對徐婷來說,空間就可以是一張照片、一件作品。
關於作品,徐婷表示,別人眼中的抽象,其實都是簡化結構、空間和色彩後所產生的純粹形狀。同時那也是抽象情感的的具象化。每個作品都模糊朦朧地含蘊著她某段時期的情感狀態。
小檔案
徐婷,1993年出⽣於台灣台北。畢業於倫敦藝術⼤學-切爾⻄藝術學院之藝術系研究所。攝影是她主要的創作⽅式。她的作品徘徊在攝影、繪畫與空間裝置之間,把攝影視作精神性的繪畫過程,將真實的拍攝當下轉化為抽象的場景。在攝影⾏為與⾃⾝感性經驗之基礎上,尋找時間、空間與存在三者的意義。
作品多次參與英國、法國、義⼤利等地之聯展,並以《雪地裡的早餐》榮獲世安美學獎造型藝術類獎助與2019台南新藝獎。2018年在倫敦SUExhibition & Project Space舉辦雙個展、Lewisham Art House Gallery舉辦⾸次個展。現於寶藏巖國際藝術村——紅⾊電影院為創作基地,發展更多以影像為主體介入空間的可能性。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nGY4vvogDM/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