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前夕廣州低調獻唱】
【崔健:2018年了,該變的但是仍然沒有變】
六四29周年前夕,被譽為「中國搖滾教父」的崔健在廣州的演唱會低調舉行,場館內外一張海報都沒有。
有消息指當局曾要求崔健在六四前後推出的專輯所有曲目,都不可以演唱會上獻唱。結果,多首崔健在八九民運在天安門獻唱的《一塊紅布》、《從頭再來》、《新長征路上的搖滾》等,都有在演唱會上唱出。但《最後一槍》及《盒子》始終不能出現。
一些在八九民運期間紅極一時的歌曲,崔健沒有作太多介紹。不過在介紹其他作品時,他這樣說:
「我們當年的憤怒至今仍然沒有過去,所以今天晚上我把這首歌再撿回來唱一遍,懷念一下當年我們為甚麼憤怒。說句實話,至今我不知道為甚麼憤怒,也不知道為甚麼受到那種傷害,但這傷害仍然給我們感覺。」
「現在已經是2018年了,該變的但是仍然沒有變,所以這首歌有點好像是跟現實有一點態度的一首歌,好啦,希望大家能夠理解我說甚麼」
有歌迷聽得如痴如醉激動落淚,「現在年代很難寫出這種對社會和對人的一種內心思想的吶喊,還有對社會有一種他用批判的眼光去看那個歌曲」。
「在八十年代初期崔健唱這個歌的時候是正好我們國家改革開放,剛進入剛剛開始年輕人正在迷茫的時候。」
#崔健
#中國搖滾教父
#2018年了該變的但是仍然沒有變
#一無所有
#有線中國組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Esther Le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細談(心像術-Heart Imagery) ~ [相聚一刻] ep193 播出:2018年2月19日, 8pm 嘉賓:The School of the Heart, Daniel Mitel, TSOTH Custodian Leader Agathi Christodoulidi, HeartM...
「2018年了該變的但是仍然沒有變」的推薦目錄:
- 關於2018年了該變的但是仍然沒有變 在 Tommy Cheung 張秀賢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2018年了該變的但是仍然沒有變 在 yuppiemusic.com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2018年了該變的但是仍然沒有變 在 《海琪的天空》 陳海琪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2018年了該變的但是仍然沒有變 在 Esther Lee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2018年了該變的但是仍然沒有變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2018年了該變的但是仍然沒有變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2018年了該變的但是仍然沒有變 在 臺灣學術倫理教育資源中心台灣學術倫理教育資訊中心題庫答案 ... 的評價
2018年了該變的但是仍然沒有變 在 yuppiemusic.com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搖滾,就是要有該有的態度,否則就不算是搖滾了。不再常常掛在嘴邊,可能是忘記了,更可能是深深埋在心坎𥚃。
【六四前夕廣州低調獻唱】
【崔健:2018年了,該變的但是仍然沒有變】
六四29周年前夕,被譽為「中國搖滾教父」的崔健在廣州的演唱會低調舉行,場館內外一張海報都沒有。
有消息指當局曾要求崔健在六四前後推出的專輯所有曲目,都不可以演唱會上獻唱。結果,多首崔健在八九民運在天安門獻唱的《一塊紅布》、《從頭再來》、《新長征路上的搖滾》等,都有在演唱會上唱出。但《最後一槍》及《盒子》始終不能出現。
一些在八九民運期間紅極一時的歌曲,崔健沒有作太多介紹。不過在介紹其他作品時,他這樣說:
「我們當年的憤怒至今仍然沒有過去,所以今天晚上我把這首歌再撿回來唱一遍,懷念一下當年我們為甚麼憤怒。說句實話,至今我不知道為甚麼憤怒,也不知道為甚麼受到那種傷害,但這傷害仍然給我們感覺。」
「現在已經是2018年了,該變的但是仍然沒有變,所以這首歌有點好像是跟現實有一點態度的一首歌,好啦,希望大家能夠理解我說甚麼」
有歌迷聽得如痴如醉激動落淚,「現在年代很難寫出這種對社會和對人的一種內心思想的吶喊,還有對社會有一種他用批判的眼光去看那個歌曲」。
「在八十年代初期崔健唱這個歌的時候是正好我們國家改革開放,剛進入剛剛開始年輕人正在迷茫的時候。」
#崔健
#中國搖滾教父
#2018年了該變的但是仍然沒有變
#一無所有
#有線中國組
2018年了該變的但是仍然沒有變 在 《海琪的天空》 陳海琪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六四前夕廣州低調獻唱】
【崔健:2018年了,該變的但是仍然沒有變】
六四29周年前夕,被譽為「中國搖滾教父」的崔健在廣州的演唱會低調舉行,場館內外一張海報都沒有。
有消息指當局曾要求崔健在六四前後推出的專輯所有曲目,都不可以演唱會上獻唱。結果,多首崔健在八九民運在天安門獻唱的《一塊紅布》、《從頭再來》、《新長征路上的搖滾》等,都有在演唱會上唱出。但《最後一槍》及《盒子》始終不能出現。
一些在八九民運期間紅極一時的歌曲,崔健沒有作太多介紹。不過在介紹其他作品時,他這樣說:
「我們當年的憤怒至今仍然沒有過去,所以今天晚上我把這首歌再撿回來唱一遍,懷念一下當年我們為甚麼憤怒。說句實話,至今我不知道為甚麼憤怒,也不知道為甚麼受到那種傷害,但這傷害仍然給我們感覺。」
「現在已經是2018年了,該變的但是仍然沒有變,所以這首歌有點好像是跟現實有一點態度的一首歌,好啦,希望大家能夠理解我說甚麼」
有歌迷聽得如痴如醉激動落淚,「現在年代很難寫出這種對社會和對人的一種內心思想的吶喊,還有對社會有一種他用批判的眼光去看那個歌曲」。
「在八十年代初期崔健唱這個歌的時候是正好我們國家改革開放,剛進入剛剛開始年輕人正在迷茫的時候。」
#崔健
#中國搖滾教父
#2018年了該變的但是仍然沒有變
#一無所有
#有線中國組
2018年了該變的但是仍然沒有變 在 Esther Lee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細談(心像術-Heart Imagery) ~ [相聚一刻] ep193
播出:2018年2月19日, 8pm
嘉賓:The School of the Heart,
Daniel Mitel, TSOTH Custodian Leader
Agathi Christodoulidi, HeartMath trainer
即時傳譯:周可凡, TSOTH Teacher
主持:Esther Lee
監製:Tony Chau
場地:匯智社
今集和大家傾傾”心事”,其實是[心像術|Heart Imagery],關於心的事實,心是一個很powerful, 很強大,具有巨大力量的器官,從來沒有人患”心臟癌/Heart Cancer”,因為心很強。心也是我們受孕後,第一個器官,然而,我們知道”心”的事實在很少。就是聖經都說,[箴4:23 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或作你要切切保守你心)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
很多人都說心是很脆弱的,簡直是大錯特錯,心是我們最強的器官,而且是全個身體的”主管”。科學一直以為我們被腦袋主導,其實心叫大腦做的事,遠比心叫大腦做的少,心的電磁場比腦的電磁場強大五百倍!電磁場是做甚麼的?就是接收和輸送訊息,再送到全身去工作。到底健康之道是甚麼?怎樣可以既修行,又享受人生?到底做人最重要是甚麼?
今集請到來自The School Of The Heart的創辦人Daniel Mitel,他不但是資深靈性+太極+空手道導師,一歲半已開始打坐,亦曾出任多間大機構(如可口可樂,LG)高層,Daniel畢業於劍橋大學MBA,一次在西藏發生交通意外後,暈了兩個月沒醒來,然後留下來住了四年去學習。還有他的靈伴,來自法律世家的Agathi Christodoulidi, 利用科學角度,帶我們去認識心,為大家談談”心”的真相。
很多人的心(的能量)阻塞了,但其實感覺仍然在那裡,需要被聆聽;生活壓力很大的人,如何修行?一般觀想Visualization技巧,都會教我們內觀想要的圖像,時間越久愈好,但[心像術|Heart Imagery]卻教我們,保持圖像的時間愈短愈好。怎解釋?夢又是甚麼一回事?是日間活動的投射?是時間旅行的門?解決問題的鑰匙?今集我們會大談冥想和靈性的事。
Part 3, Q&A, Q1:有大師說,中國人應該學氣功、練太極,而不是瑜伽,因為中國人的祖先是龍的傳人,跟印度人的祖先是不同的。Daniel同意嗎?Q2:聞說,宇宙有變,不再支持(贊成、容讓)我們尋找靈性治癒者,為我們清理、加持,自己的課題要自己學,自己的廚房要自己去清潔,不能假手於人。是真的嗎?Q3:今時今日,還有事情能令Daniel和Agathe產生負面情緒如憤怒嗎?
今集的能量很平靜,內容卻好精彩,學了好多。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N-zoRfOlpSM/hqdefault.jpg)
2018年了該變的但是仍然沒有變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我們常常會說,有錢能使鬼推磨。意思就是有錢連鬼都可以收買啦。有錢可以買的東西真的太多了,我可能買不到青春,但至少可以去拉皮少兩條皺紋吧?我現在還沒去喔,我存起來過十年再用。
但這次肺炎疫情,我真的看到一個金錢沒法收買的,那就是COVID-19 。
紐約時報在前幾天就在頭版頭,刊登了這次在疫情中過世的人的人名,因為美國的死亡人數已經跨過了十萬人,結果整個頭版頭整頁塞滿了人名。要知道現在確診人數跟死亡人數,飆到讓大家車尾燈都看不到的,就是號稱世界上醫療資源最完善、財富淹腳目的全球第一大經濟體美國,而且這個數字還在繼續爆衝當中!我以前在美國住了快三十年,我真的滿頭問號,到底是在幹嘛?最有錢的是你、做最爛的也是你,就好像富二代成績竟然吊車尾一樣,現在想想,富二代吊車尾的還不少,總之這就讓我忍不住開始思考,有錢真的是防疫必需品嗎?
最近就有個小地方抓住了國際媒體目光,還被拿來跟美國做比較,就是印度西南方的「喀拉拉邦」。
喀拉拉邦面積3萬8,863平方公里,比台灣大了一些,卻塞了3500萬人口;印度1月27日首個確診就是出現在喀拉拉邦,不過4個月過去,印度全國病例不斷爆增,至今已有超過14萬人確診,四千多人死亡,喀拉拉邦卻只有896例確診,7人喪命,情勢整個大逆轉,被稱作全印度唯一成功控制疫情的省分。
再拿來跟美國比一比,美國人均GDP達6.5萬美元,但Covid-19死亡率卻出奇高,達到5.8%;反觀以服務業為主的喀拉拉邦,人均GDP只有2900美元,失業率高達11.4%,但在這波疫情中,死亡率只有0.7%,怎麼看都狠狠打臉美國以及其他資源充足的大國。
包括英國BBC、衛報,美國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以及經濟學人,都大篇幅報導這個「喀拉拉現象」,以及他們採用的「喀拉拉模式」。
其實喀拉拉邦政府長期投入大量經費,加強公共衛生基礎建設,當地有2700多家政府醫療機構,平均每10萬人有330張床位,是全國最高,但要比醫療資源,美國更多啊,也沒比較厲害,我們就幫大家歸納出三項喀拉拉防疫秘訣。那第一項,就是跟台灣一樣的「超前部署」。
台灣17年前有SARS教訓,17年的萬全準備就等這一仗,喀拉拉邦在2018年也有「立百病毒」的前車之鑑,這個病毒也是由「果蝠」傳染的,當時一個月就奪走17條性命。
所以這次中國武漢傳出病情的時候,喀拉拉邦就立刻拉響防疫警報。1月就開始在四個國際機場對旅客進行體溫篩檢,追蹤並且隔離疑似個案;2月成立一個24人的防疫小組,3月10日就宣布關閉所有教育機構和娛樂中心,禁止大規模聚會,呼籲民眾不要前往宗教場館,兩天後進一步宣布封城令,比中央政府的全國封鎖令(3/24)早了將近兩週。
不僅如此他們還在每一區都設立負責處理Covid-19的專門醫院,連飯店也變成隔離病房;曾經擔任過中學教師的喀拉拉邦衛生部長「夏拉賈」,兩年前就靠防疫一戰成名,故事還被翻拍成寶萊塢電影。這回更是專訪接不完,還被封為「Covid-19殺手」、「巨星衛生部長」。這次的防疫模範生,怎麼那麼剛好都是女性領導人呀!
我們再看到第二點,同時也是非常具有印度style的「人海戰術」。
大家對印度的第一印象,應該就是人怎麼那~麼多,印度是目前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國家,僅次於中國,雖然人口密集往往會造成防疫困難,但喀拉拉邦反而把這項劣勢轉為優勢,號召民眾擔任防疫志工,結果短短一個月內就有30萬人加入!
喀拉拉邦把人海戰術運用在病例追蹤上,分為電訪和親訪,電訪中心運用地理標籤技術定位,志工再一一打電話詢問被監測的對象有沒有出現症狀,還有專門用來防疫的20萬個WhatsApp群組;當地還成立一支「追蹤部隊」,2萬6千名經過認證的社會衛生工作者和稽查員,挨家挨戶訪查隔離檢疫者,同時出動好幾千名警察,嚴格執行封鎖令,騎機車到處巡視,看民眾有沒有乖乖待在家。
但是喀拉拉邦的經濟,靠外邦和外國的日薪移工支撐,封城沒飯吃怎麼辦?當局也有完善的福利制度,把對人民的衝擊降到最低。
原來喀拉拉邦是由左派的共產政府當家,主張人人有飯吃,和印度中央和其他地區的右派種姓色彩大不同。相較其他省份的民眾因為封城挨餓,喀拉拉當局靠2萬個「社區廚房」,填飽30萬移工的肚子,有志工幫忙煮大鍋飯,民眾甚至能依據飲食喜好點餐,至今送出800萬份餐點;地方政府還免費向每個家庭發放15公斤白米、豆類和調味料,而且送貨到府,就算學校關閉,也會送營養午餐給學童,並且提供醫療和個人衛生用品給需要的民眾。
雖然「喀拉拉模式」目前看來很成功,但專家警告,仍然不能掉以輕心。例如印度泰姬瑪哈陵的所在地,北部城市阿格拉(Agra),先前防疫模式被大力讚揚,結果4月初案例暴增,神話破滅!不過喀拉拉邦的表現,依然可以證明財富並不是政府防疫的絕對條件。
西方資本主義的理念向來是:財富能讓民主政府,在承平時期為公眾提供服務,並且在危難當頭時,保護公眾免於傷害,不過看看美國這次的表現,或許就是因為資源太多反而掉以輕心,螺絲不知道鬆了幾百顆,反觀喀拉拉邦這樣相對不寬裕的地方,或許正明白自己沒那個本錢,也就不敢去冒險。錢多有錢多的優勢,但沒錢也有沒錢的做法,你認為資源多寡跟防疫表現成正比嗎?
這周琪斐大放送的關鍵字是 #喀拉拉模式 #窮無損防疫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九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mPm98dj6ZUk/hqdefault.jpg)
2018年了該變的但是仍然沒有變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台灣在同性婚姻立法上是亞洲第一,這也引起很多鄰近國家的討論。如果看看中國的例子也很有趣。從去年底開始,中國也很罕見有官方提同性婚姻合法的議題。
根據中國最大同志交友平台「Blued」2015年發佈的白皮書顯示,中國有將近7000萬同性戀者,約佔總人口比重的5%。中國官方雖分別在1997年和2001年將同性戀非罪化和非病化,但總體仍持保守態度。但是這7000萬人如果沒有好好處理,也是會天翻地覆。
所以12月一次全國人大的記者會上,負責法制事務的官員透露,有大量民眾提議「同性婚姻合法化」應被寫入民法典。這是中國官方罕見地在正式場合觸及同性婚姻相關議題。
雖然這個議題在網路上發酵,登上了微博熱搜榜,閲讀數達到7.3億。甚至在中國媒體的民調也取得超過400萬網友選擇「支持」,佔58%,但是中國政府還是在觀望。
中國官方雖然分別在1997年和2001年將同性戀非罪化和非病化,但整體仍然是持保守態度。像在前幾年中國有一陣子流行許多BL劇。但在2015年底,隸屬於中國廣電總局的兩個官方協會發佈《電視劇內容製作通則》,將同性戀與亂倫、性變態、性侵犯、性虐待並列列入電視劇中禁止出現的內容。雖然該通則一出便引發民眾嘩然,但自此與同性戀相關的影視作品、小說常在中國互聯網上遭到屏蔽和刪除。
在2016年,也有一對湖南長沙的同志伴侶在民政局登記結婚遭拒,向法院起訴。這被視為是中國大陸第一宗同性戀維權案,但法官最終宣判兩人敗訴。2018年5月,芒果TV轉播歐洲歌唱大賽時將彩虹旗畫面用馬賽克遮擋。
雖然中國看起來同婚通過的機率非常渺茫,但其實還是有一些轉機,像是在2019年7月,南京公證處宣佈對LGBT群體開放意定監護公證,允許同性戀群體以書面形式確定自己的監護人和權利。8月,北京也宣佈為兩名同志辦理了意定監護協議公證和生前預囑公證。
台灣同婚立法是奠基在成功的婦女運動基石上,是由下而上的同志運動開始。現在中國倡議人士嘗試用解決問題的方式說幅當局,像是愛滋病的控制,「同妻」問題等等。
而且有很多國家是因為宗教而恐同或反同。中國並沒有這個包袱。我們前幾天也寫了一則新聞,說中國電子商務平台放了一個春節廣告,裡面就是一名年輕男子在春節假期將另一名男子帶到家中吃飯,家人做出不同反應,在新浪微博上引起186.5萬的閱讀量。中國媒體說這是大陸主流廠商廣告中首次出現"同志"情節。
台灣在同性婚姻的立法上,不算是完全成功,因為現在等於是用了一個特別法,也還有很多跟異性戀夫妻差別的待遇。如果中國迎頭改上,標榜人權立國的台灣也要思考下一步怎麼走。
--------------------------------------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每週四晚間十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3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QFm2pN-Y0vM/hqdefault.jpg)
2018年了該變的但是仍然沒有變 在 臺灣學術倫理教育資源中心台灣學術倫理教育資訊中心題庫答案 ... 的推薦與評價
1 促使網路使用行為研究途徑不斷改變的主要原因為何? 2 下列三人都曾進行網路行為研究時,誰的作法較沒有侵害網路使用者的權利,也較無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