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少子化社會,每個寶寶都在家長細心呵護下長大,也讓開學的分離焦慮、入園的人際相處成為小小孩的重要挑戰。
然而,「情緒力」的學習並非一蹴可幾,台東大學幼兒教育學系教授郭李宗文指出,情緒力的習得需要許多生活與生命經驗的累積,而且愈小開始,學習效果愈好。
🌳孩子情緒的發展像棵大樹,需要大人的培植。大人若能了解孩子的情緒發展歷程, 透過自身經驗分享,孩子將更能了解自我情緒,學會表達與調節。
在親子共讀中,透過不同的故事情節,讓孩子認知情緒、處理情緒、教出好情緒。
#2018線上國際書展限定>>http://bit.ly/2EmPcZ0
2018線上國際書展限定 在 閱讀好生活-康健出版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調身體,也是調心!健康是多面向的,只是我們都看見身上的病痛~🤨
「結構調整」也可以說是「心調整」
透過反復的運動和療效姿勢,調整身體結構,回復原本健康的樣態。從運動走回到心,再從心走回外在,跟自己的身體對話⬇⬇
👉 最新出刊│安心吃好魚>>http://bit.ly/2EmjVDj
👉 【2018 線上國際書展限定】楊定一歷年作品全集(共12冊)+送行李箱>>http://bit.ly/2BOB7y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