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系列報導選讀:
【《文茜的世界財經周報》製作人李祈臻.攝影記者陸念勤2017世界移動通訊大會報導 本屆世界移動通信大會聚焦未來5G技術 ZTE首款突破性概念手機支援5G 5G可終於實現智慧城市 輸掉移動晶片 英特爾要靠5G方案鹹魚翻身 5G來的比想像中快 2018年起韓日冬夏奧運啟用】
文茜的世界週報製作人李祈臻,日前特別到巴塞隆納採訪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並且首次在世界周報的臉書上,進行直播。今天我們為大家報導MWC,首先第一個亮點是「5G不等人」。
全球最大的手機展,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今年的最熱議題,不是新手機,也不是虛擬實境頭盔,而是還不存在的5G。
技術永遠比現實快一步。位在MWC精華地段的大陸中興通訊(ZTE),在攤位中最顯目的地方,放了一支框在玻璃櫃裡、號稱「全球首款突破性概念手機」,支援5G網路環境、同時下載速度可達每秒1G的G級手機,比現在市場主流的第1代4G速度還要快10倍 ,且預計2020年以前上市。在5G國際標準尚未制訂之前,起碼先半隻腳踩進去,要成為5G時代「最先準備好的人」。只是5G最終會應用到手機上,但提早拿出5G實體產品可能過於雄心勃勃,有些事發生在手機行業,決勝卻不在手機本身。因為5G不止是速度。
愛立信(Erricsson)與新創企業NeuroDigital Technologies ,以及倫敦國王學院,以虛擬病人,展現外科醫生如何使用VR頭盔和特殊手套,透過一套觸覺反應的軟體,控制機器手臂執行手術,醫生與病人甚至不需要共處一室。為了觸感和遠端遙控,就需要低延遲性的網路。
谷歌、Uber以及各大車廠早已投入自動駕駛車的開發,但是傳感路燈或是加油站,沒有5G簡直空談,因為無人車不只是汽車,「是關於整座城市的設計和科技。」汽車相互識別、連結以維持行車安全,也必須依靠即時快速反應。
這正是5G特性能解決的問題。延遲率百萬分之一秒,比人類眨眼速度還快400倍,這可能是第一次網路跑的比你的頭腦更快,那些在3G、4G時代想像出的美好,5G商轉之後就能實現。換句話說,5G攸關一整條通訊產業鍊的商機,而這場革命的Match Point(決勝點),可能開始於最上游的晶片大戰。
英特爾自從在智慧型手機晶片的市場上敗陣後,5G成了英特爾翻身的契機。1月的CES上,英特爾就率先發佈全球首款同時支持高低頻(支持6GHz以下以及毫米波頻段)的通用5G數據晶片,超出業內預期。2017MWC的英特爾攤位,他們已經搭建好一個所謂的5G原型,提供外界體驗高速網路連接的天堂會是什麼模樣。有與BMW合作開發自動駕駛車,目標是2021年正式上路,也有智慧居家連網、甚至有一盞會跟你對答的智慧型路燈,這是佈建5G智慧城市的一環。英特爾同時宣布,以14奈米製程打造的第一個5G晶片,2017年下半就要出貨測試。
通訊晶片上遙遙領先英特爾的高通,在展場中兩者攤位奇妙的對峙,高通打出「5G來自帶給你4G的人」旗幟,宣布與全球22家通訊大廠合作,加速5G標準化進程和基礎設施鋪設,相較於英特爾著重解決方案,高通則全力開發技術。攤位上展示5G共享頻譜技術以及最新推出的5G NR(New Radio)原型,覆蓋距離可達200至500公尺,並且在速率和延遲上,比千兆級LTE有很大的提升。
高通執行長莫倫科夫表示,不管是規模還是等級,5G創新革命將是人類首見。我們所處的世界,我們的房子、車子、城市、製造生產和健康照護,都會變得更智慧、更自動、更互聯。
高通將5G對人類的的重要性比喻成電力和汽車的發明,也許言過其實,但高通比英特爾早半年公布了5G原型,高通執行長更發佈調查,到2035年,5G將在全球創造12.3兆美元經濟產出,幾乎相當於所有美國消費者在2016年的全部支出。到2035年,全球5G價值鏈將創造3.5兆美元產出,同時創造2200萬個工作機會,幾乎相當於2016年全球財富1000強企業中前13強企業的的營收總和。
GSMA大中華區總裁斯寒則說,我們說4G到5G並不是替換,它是一個演進,但這個演進的速度近在眼前。5G能夠為我們做什麼?大家有很多的願景。展場上面大的廠商小的廠商,都在談論這個問題。
MWC主辦單位預言,5G商轉很可能最先發生在亞洲,因為2018年冬季奧運在韓國平昌、2020年夏季奧運在日本東京,同時中國大陸已經訂出5G商轉時間表,預計2020正式全面商用。
5g nr是什麼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文茜的世界財經周報》工業4.0系列報導:
【2017世界移動通訊大會 聚未來5G 技術比現實快 ZTE首款突破性概念手機支援5G 5G可終於實現智慧城市 輸掉移動晶片 英特爾要靠5G方案鹹魚翻身 5G來的比想像中快 2018年起韓日冬夏奧運啟用】
文茜的世界週報製作人李祈臻,日前特別到巴塞隆納採訪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並且首次在世界周報的臉書上,進行直播。今天我們為大家報導MWC,首先第一個亮點是「5G不等人」。
全球最大的手機展,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今年的最熱議題,不是新手機,也不是虛擬實境頭盔,而是還不存在的5G。
技術永遠比現實快一步。位在MWC精華地段的大陸中興通訊(ZTE),在攤位中最顯目的地方,放了一支框在玻璃櫃裡、號稱「全球首款突破性概念手機」,支援5G網路環境、同時下載速度可達每秒1G的G級手機,比現在市場主流的第1代4G速度還要快10倍 ,且預計2020年以前上市。在5G國際標準尚未制訂之前,起碼先半隻腳踩進去,要成為5G時代「最先準備好的人」。只是5G最終會應用到手機上,但提早拿出5G實體產品可能過於雄心勃勃,有些事發生在手機行業,決勝卻不在手機本身。因為5G不止是速度。
愛立信(Erricsson)與新創企業NeuroDigital Technologies ,以及倫敦國王學院,以虛擬病人,展現外科醫生如何使用VR頭盔和特殊手套,透過一套觸覺反應的軟體,控制機器手臂執行手術,醫生與病人甚至不需要共處一室。為了觸感和遠端遙控,就需要低延遲性的網路。
谷歌、Uber以及各大車廠早已投入自動駕駛車的開發,但是傳感路燈或是加油站,沒有5G簡直空談,因為無人車不只是汽車,「是關於整座城市的設計和科技。」汽車相互識別、連結以維持行車安全,也必須依靠即時快速反應。
這正是5G特性能解決的問題。延遲率百萬分之一秒,比人類眨眼速度還快400倍,這可能是第一次網路跑的比你的頭腦更快,那些在3G、4G時代想像出的美好,5G商轉之後就能實現。換句話說,5G攸關一整條通訊產業鍊的商機,而這場革命的Match Point(決勝點),可能開始於最上游的晶片大戰。
英特爾自從在智慧型手機晶片的市場上敗陣後,5G成了英特爾翻身的契機。1月的CES上,英特爾就率先發佈全球首款同時支持高低頻(支持6GHz以下以及毫米波頻段)的通用5G數據晶片,超出業內預期。2017MWC的英特爾攤位,他們已經搭建好一個所謂的5G原型,提供外界體驗高速網路連接的天堂會是什麼模樣。有與BMW合作開發自動駕駛車,目標是2021年正式上路,也有智慧居家連網、甚至有一盞會跟你對答的智慧型路燈,這是佈建5G智慧城市的一環。英特爾同時宣布,以14奈米製程打造的第一個5G晶片,2017年下半就要出貨測試。
通訊晶片上遙遙領先英特爾的高通,在展場中兩者攤位奇妙的對峙,高通打出「5G來自帶給你4G的人」旗幟,宣布與全球22家通訊大廠合作,加速5G標準化進程和基礎設施鋪設,相較於英特爾著重解決方案,高通則全力開發技術。攤位上展示5G共享頻譜技術以及最新推出的5G NR(New Radio)原型,覆蓋距離可達200至500公尺,並且在速率和延遲上,比千兆級LTE有很大的提升。
高通執行長莫倫科夫表示,不管是規模還是等級,5G創新革命將是人類首見。我們所處的世界,我們的房子、車子、城市、製造生產和健康照護,都會變得更智慧、更自動、更互聯。
高通將5G對人類的的重要性比喻成電力和汽車的發明,也許言過其實,但高通比英特爾早半年公布了5G原型,高通執行長更發佈調查,到2035年,5G將在全球創造12.3兆美元經濟產出,幾乎相當於所有美國消費者在2016年的全部支出。到2035年,全球5G價值鏈將創造3.5兆美元產出,同時創造2200萬個工作機會,幾乎相當於2016年全球財富1000強企業中前13強企業的的營收總和。
GSMA大中華區總裁斯寒則說,我們說4G到5G並不是替換,它是一個演進,但這個演進的速度近在眼前。5G能夠為我們做什麼?大家有很多的願景。展場上面大的廠商小的廠商,都在談論這個問題。
MWC主辦單位預言,5G商轉很可能最先發生在亞洲,因為2018年冬季奧運在韓國平昌、2020年夏季奧運在日本東京,同時中國大陸已經訂出5G商轉時間表,預計2020正式全面商用。
5g nr是什麼 在 Why are your 5G so unstable? The NR-NSA Architecture 的推薦與評價
轉眼間台灣 5G 開台已經半年了,雖然各家業者都非常積極的建設 5G 基地台,但許多人辦了 5G 卻仍覺得非常不穩定,甚至質疑是否為假 5G ,但其實這些問題都跟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