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BLW沒有你想像中的那麼難
#BLW也沒有你想像中的危險
#前提是要完全的了解再執行
#學員回饋
每次上完課總是很期待學員給我的回饋,每一個回饋我都非常非常的珍惜,除了消化之後讓未來的課程更好,也會想想能怎麼做讓大環境對『想了解BLW的照顧者』更友善。
#分享在這請大家給對BLW有興趣的照顧者多一點空間
課後學員回饋:
👉 了解到BLW其實沒有這麼遙不可及
👉 台灣討論BLW的地方不多,而執行BLW的爸媽似乎都建立起一道高牆,讓有興趣的人覺得很難踏入
是!了解BLW之後它真的不是遙不可及!
台灣討論BLW的群組真的不多,常常看到只要有照顧者的發文是不正確的BLW概念就會被『指正』,甚至直接請人家到適合的副食品群組去發問。
絕對會被『指正』範例:
問:寶寶7個月大,5個月開始吃食物泥,想轉BLW
答:媽媽你完全沒有了解什麼是BLW,這樣只能算是傳統餵食搭配手指食物,手指食物不等於BLW。
恩!這個回答是沒錯,但是,這世界從來都不缺『指正跟批評』,我們該做的是,宣導BLW正確的概念,讓更多想了解的人有機會了解BLW,就算不執行BLW,把BLW整體概念套用在手指食物的應用不是也很好嗎?
#就是不懂才要來問問題啊
#不管是傳統餵食搭配手指食物還是BLW
#提供寶寶質地安全的食物都是最重要的
或許有時候我們都太專注在這些名詞上了,大家的共同目標不都是找到一個適合寶寶也適合全家的副食品方式嗎?
#曾經我也想過自己開一個BLW版
#但實在太忙了
#想了解BLW但上課時間無法配合歡迎私訊粉絲團
#最近遇到的都是爸爸媽媽甚至寶寶一起來上課
#覺得感動暖心到爆炸
#寶寶聽課寶寶好好吃飯
#Bonita營養獅
#美國營養師
#營養師
「blw也沒有你想像中的危險」的推薦目錄:
- 關於blw也沒有你想像中的危險 在 Bonita 營養獅 - 陳譯庭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blw也沒有你想像中的危險 在 [寶寶] BLW或Contemporary副食品的安全性- 看板BabyMother 的評價
- 關於blw也沒有你想像中的危險 在 Bonita陳譯庭營養師- #執行BLW沒有你想像中的 ...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blw也沒有你想像中的危險 在 blw危險的推薦,PTT、YOUTUBE ... - 社群網紅家電電器推薦指南 的評價
- 關於blw也沒有你想像中的危險 在 blw危險的推薦,PTT、YOUTUBE ... - 社群網紅家電電器推薦指南 的評價
- 關於blw也沒有你想像中的危險 在 2022手指食物危險-大學國高中升學考試資訊,精選在PTT ... 的評價
- 關於blw也沒有你想像中的危險 在 嬰兒副食品必知!少量多樣化、食物泥、寶寶粥、BLW優缺點和 ... 的評價
- 關於blw也沒有你想像中的危險 在 自找麻煩之2+11吃飽沒事幹桶後古道越嶺地獄行 - Mobile01 的評價
blw也沒有你想像中的危險 在 Bonita陳譯庭營養師- #執行BLW沒有你想像中的 ...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執行BLW沒有你想像中的那麼難#BLW也沒有你想像中的危險#前提是要完全的了解再執行#學員回饋每次上完課總是很期待學員給我的回饋,每一個回饋我都非常 ... ... <看更多>
blw也沒有你想像中的危險 在 2022手指食物危險-大學國高中升學考試資訊,精選在PTT ... 的推薦與評價
不管寶寶是#傳統餵食搭配手指食物還是#BLW,作嘔反射可以說是學習的必經過程,意思就是寶寶練習手指食物出現作嘔反射是很正常的。 ... #BLW也沒有你想像中的危險 ... <看更多>
blw也沒有你想像中的危險 在 [寶寶] BLW或Contemporary副食品的安全性- 看板BabyMother 的推薦與評價
之前曾經分享過副食品和嬰幼兒進食安全性的資訊
之後很多家長(尤其是家中有早產兒的家長)會私下問我一些問題
後來也有看到很多某某醫師某某治療師各自引用不同的來源闡述自己的觀點
所以家長又從跟隨派系變成跟隨專家
讓我很擔心又深刻感受到這個議題的重要性
所以花了一些時間把目前的相關醫學研究做整理
不會偏向就是要走哪一派
結合之前已經分享過的一些內容再寫一次
但文章也因此變得很長
所以好一陣子停留在95%完成但很難轉貼到PTT
現在內文已經交由粉絲頁貼出
用語和內容可能比一般雜誌文章再深一些些
但相信閱讀完後家長可以更踏實
不會被網路上各種說法搞得無所適從
這邊只轉貼安全性相關的段落
全文裡有不分派系可以依循的共識和一些簡單指引
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全文連結:https://bit.ly/2wPHmVk
建議電腦上觀看
身為語言治療師,對採用BLW的家庭會想再三叮嚀的地方通常是,希望採用BLW的家長們會
對「作嘔」和「嗆到」的反應更加嚴謹看待,書中使用噎到或嗆到(choking)的致死率
,來告訴家長萬一choking也不一定有什麼;再用作嘔(gagging)是一種早期反射,來告
訴家長吃固體作嘔會比較頻繁是正常的,BLW的作者提供了簡易的安全指引,如進食姿勢
和食材挑選,還有哈姆立克法的重要性,卻沒有提供研究可以擔保安全性是一樣的。首先
,要了解choking和gagging的含義到底為何,英文的「噎到」和「嗆到」是同一個字—ch
oking,意思是東西掉入氣管;一點點東西掉進氣管,反應就是「嗆到」,可能會咳嗽,
也可能一點表現也沒有,如果食團比較大塊,擋住幾乎整個氣管通道,就是「噎到」無法
呼吸,至於「作嘔」(gagging)就是像刷牙刷太後面而乾嘔的反應,但當這三個現象過
於頻繁發生,就可能是進食困難的徵兆,沒有一個可以無視。
「噎到」呼吸困難最為嚴重,應該哈姆立克法急救,「嗆到」咳嗽不要拍背,如果有發燒
就要就醫,調整進食方式,「作嘔」是一種不舒服的反射,食物碰到反射的位置就會引發
反射,嬰兒的口腔比較小,舌頭佔口腔很大的空間比例,喉頭還未下降,在口腔控制不純
熟的情況下可能因此容易碰觸到反射點,吃飯時偶爾「作嘔」是正常,可是如果太頻繁發
生,表示身體動不動就要靠反射「自救」,也就是在提醒家長注意食物的質地適不適合,
這三個吞嚥困難的指標,在許多國內外BLW部落格不一致的翻譯下,經常看到有人說「嗆
到沒關係」,讓人看了疑惑又擔心。
2013年開始,澳洲一個營養學及小兒相關醫學的團隊(BLW作者不在團隊內)進行了一項
為期兩年的研究,來了解副食品的引入方式不同會不會引響choking的風險,同時也提出
了一個由BLW延伸的版本,會在過程中明確訂定15則注意事項,以盡可能減少嗆到、噎到
的風險,例如:在餵食一種食物前,大人都先親自測試過能不能光靠舌頭頂上顎就能碾碎
食物,這個調整的版本稱為BLISS(Baby-Led Introduction to SolidS)(Cameron, Tay
lor, & Heath, 2015),經過兩年有隨機控制的研究結果發現,與採用時下餵食指引(Co
ntemporary)的組別(俗稱「傳統」)相比,BLISS組在6個月大時「作嘔」的頻率較高
,但8個月大時相對較低;而在7個月大和12個月大嘗試「嗆到風險較高」的食物時,兩組
嬰兒「嗆到」的頻率沒有顯著差別(Fangupo et al., 2016)。
所以到發文今天為止,根據世人對嬰兒吞嚥的略微了解,採用BLISS的家庭是比較沒有疑
慮的,提倡BLW的父母和醫師,若是依循BLISS的方式排除高風險的食物,和採相對安全進
食方式,也不見得有什麼「錯誤」或「不良影響」,但BLISS的方法目前只有在期刊論文
中看得到,一般民眾還不能取得,所以還沒有任何BLW的部落格是以此為根據,BLISS可保
證的安全性並不能套用在一般的BLW上,如果未依照那15則安全指引,自行使用Rapley版
的BLW的風險仍是未知,因為原作者對於進食安全的描述確實是有點過於理想了,如果沒
有其他研究者的投入,是沒有人能保證BLW的安全性的。總體而言,依目前的研究證據,
正確的邏輯應該是,「暫時不需要擔心『BLISS版本』的寶寶自主進食方式安全性比較低
」,「BLISS(嚴謹的baby-led)與Cotemporary(俗稱傳統)兩種副食品的取向也優劣未
定
,而不是「BLW作者說嗆到作嘔都沒什麼」,也不是「BLW不餵泥好危險」。
比起說太極端的案例,「共識」才是值得關心的,什麼時候可以開始接觸固體類食物和手
指食物,2018年最新的美國兒科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PP)指引列
出了四項觀察要點,不分幾個月大,可以用下列問題檢視有無嘗試固體食物的基本條件:
1. 坐在有良好頭部支持的嬰兒椅或餵食專用椅中的時候,寶寶能不能將頭擺正?
2. 當食物接近嘴巴的時候,寶寶會不會對食物感興趣、嘗試拿食物或主動張開嘴巴?
3. 能不能接過湯匙中的食物並確實吞下?如果持有困難,應等待一至二週。
4. 發展是否成熟?通常寶寶四個月大或體重是出生時雙倍的時候(約5.8kg)差不多會準
備好接觸固體食物。
另外,不管你是「不放心餵食固體食物」或「很放心餵食固體食物」,可以參考現有的(
雖然有點年代)「嗆到」和「作嘔」的常見範圍值,才不會對自己採用的方式感到忐忑。
全文連結:https://bit.ly/2wPHmVk
—
(以下一點點小心得,希望不要被罵當你個版)
自從大概一年前從被朋友召喚到媽寶版發文以後
現在也發了不少文章
語言語音發展、口吃等等都有
每次正覺得「關我什麼事忙得要死我又不是媽媽也不是寶寶的時候」(這段沒同理心的話
請靜音)
看到家長站內信告訴我「受益良多」
就覺得PTT的影響力比我想像的大很多
謝謝這些家長
然後也歡迎大家繼續問我相關的問題
可以讓小小語言治療師我和家長們教學相長
語言治療師的領域有認知(cognition)、語言(language)、言語(speech)、語暢(f
luency)、吞嚥(swallowing)和嗓音(voic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74.114.195.2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byMother/M.1526594448.A.A13.html
吞嚥和進食的發展還可以參考這個表格
https://bit.ly/swallowing-development
只是因為自己可拿餐具的年齡平均落在一歲,所以是提醒萬一寶寶手功能沒有特別快,不
要因為不可餵,忽略寶寶可自己拿餐具前,早期食器使用的經驗。如果會讓你誤會我再修
改,可能加入時間落差的比較。
每個家長都有自己的理由,什麼方便因人而異,點出研究上的結論和限制等等是讓採BLW
的父母不會被批評不餵泥好危險,還有提供補強安全性的方法,也是提醒採傳統時下的方
法的家長,不要太晚開始固體,也不要追量硬餵,各有需要謹慎的地方,不用批評別人的
選擇,共識那四點都適用,還有粗體強調,觀察寶寶的反應也是通用的技巧,不分派系喔
!
※ 編輯: sheilala (174.114.195.24), 05/18/2018 14:55:09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