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害的通盤思考:從防災、救災、和重建下,高雄能怎麼做呢?
#以智慧城市減少災害衝擊
#從戰略思考規劃防救政策
文/三民惟新 陳柏惟
昨日深夜花蓮震災,我們除了為受災同胞祈福外,也希望從政策規劃觀點,改善救災效能,更要減少災害發生與傷害。
#防災
好過日過去介紹過許多統合數據的智慧城市基礎,例如香港的「智慧城市及空間數據分析實驗室」就嘗試統合城市的微氣候資料,進而追求智慧治理的可能。對於處於地震、颱風帶,也有工業安全等問題,屬於「災難大國」的臺灣而言,人口密集的都會區域,更應該建立完整的城市級~國家級防災模型。
雖然大家都想提早預測災難,但遺憾的是有些災難就是難以防範,只能假定他「遲早一定會發生」。但不論地震、水災風災、甚至防疫⋯⋯其影響均和空間分佈有關。當我們能將眾多數據整合到一個共同模型上時,除了能找出分佈模式,介入方式外,可能還有機會發現過去忽略的重要連結。我們認為,系統的整合,資訊的透明,市民的參與,都有助於城市建設思維的改變和防災意識的提升。
舉例而言,本次花蓮地震受災嚴重地帶集中於米崙斷層周遭,就是很明顯的空間分佈模式。在建築體檢、補強,甚至規劃新建設時,都應該結合斷層、地質和歷史災害資料的資料庫,透過嚴重災害模擬模型,增加特定地區防災係數,以及強化「風險地區」相關防災措施,減少未來災害衝擊,結合平時有良好準備的救災體系,提升居民防災意識,才能讓城市往「#韌性城市」的目標更進一步。
#救災
從我們近期的幾項討論,其實都可以發現日本在制定各類政策時,最重要的是確定「情報網」和「後勤系統」。有此一說是,二戰後,大量日本官僚或產官學幹部均有參戰經驗,了解到日本戰敗原因之一就是對情報系統的漠視和國家資源的缺乏,因此在制定政策時,就會把「收集情報」以及「資源調度流通」放在優先。
例如談地方創生時有情報網 #RESAS,而說到災害防救,就要提到 #EMIS (emergency medical information system ,廣域災害救急醫療情報),以及 #DMHISS(Disaster Mental Health Information Support System,災害精神醫療保健支援系統),並以行政命令方式規範全國統一的使用原則。
EMIS和DMHISS系統,在災害發生時可用於派遣要求/分配調度DMAT(災害醫療救援隊)與DPAT(災害精神醫療救援隊),救災過程中也可讓全體參與人員充分了解、分享災區資訊,進行活動紀錄(含病歷)與統計等功能,這樣的資訊系統就是有效救災的最好後盾。而過去實戰累積的資料庫,也是平常演習與教學的最佳參考。
而在後勤方面,日本在承平時期,就建立了完整的資源收集與儲運方針,方便救災時立即動員。在從阪神地震後日益完善的訓練體系,讓全日本平常儲訓了各上千隊的DMAT與DPAT,例如DMAT會員就有6000人,其中醫師2000人以上,平時各自在地方服務(例如災害據點醫院),災害時便能全國指揮動員。而地震時地方可能缺少的住宅、電力等系統,日本也都積極開發模組式、移動式的臨時設備,讓救災人員與災民便於使用。
這樣的資源配置,不就是一種「寓兵於農」(廣泛訓練全國專業人員使其有救災能力)體系嗎?搭配「參謀本部(厚生勞動省DMAT事務局)」與「情報局(EMIS)」的指揮,在「戰時」可以「全國總動員」進行「兵力部署」(都道府縣)、並將資源統籌於「前進基地」。所謂「#救災如作戰」,日本在民間體制也充分詮釋了這道理。
#重建
對於任何災害而言,必須在救災時就把未來的重建需求考量在內。以城市而言,重建基礎建設與建築容易(城市建設)、但讓災後經濟復甦(經濟重建)、社會連結回覆(生活重建)並沒有這麼簡單。
特別要注意的是對於偏遠地區和弱勢居民,研究顯示災難的衝擊甚至發生頻率都更大。日本經驗顯示,過往在經濟成長高峰期,人口與經濟規模持續擴充,災難後似乎也都能重回繁榮。但在地方人口老化、萎縮的現代,災難後伴隨著人口移出、人際關係與商業等合作關係的疏離,常常難以再被修補,以至於「復舊」不等於「復興」。
因此,在初步的居住、基礎建設回覆後,心理健康的後續照護、就業輔導的機制就必須隨之跟上,並且要透過城市重建的機會,用都市設計來促進人際關係、社區營造和未來災害防範。這樣的重建期程至少需要十年,必須提早做好準備與規劃!
好過日祝福花蓮及早從震災陰霾中走出。
同時我們也會努力從各政策層面的檢討,打造高雄成為韌性城市!
#高雄 #防災 #韌性城市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dmhiss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以智慧城市減少災害衝擊
#從戰略思考規劃防救政策
文/三民惟新 陳柏惟
昨日深夜花蓮震災,我們除了為受災同胞祈福外,也希望從政策規劃觀點,改善救災效能,更要減少災害發生與傷害。
#防災
好過日過去介紹過許多統合數據的智慧城市基礎,例如香港的「智慧城市及空間數據分析實驗室」就嘗試統合城市的微氣候資料,進而追求智慧治理的可能。對於處於地震、颱風帶,也有工業安全等問題,屬於「災難大國」的臺灣而言,人口密集的都會區域,更應該建立完整的城市級~國家級防災模型。
雖然大家都想提早預測災難,但遺憾的是有些災難就是難以防範,只能假定他「遲早一定會發生」。但不論地震、水災風災、甚至防疫⋯⋯其影響均和空間分佈有關。當我們能將眾多數據整合到一個共同模型上時,除了能找出分佈模式,介入方式外,可能還有機會發現過去忽略的重要連結。我們認為,系統的整合,資訊的透明,市民的參與,都有助於城市建設思維的改變和防災意識的提升。
舉例而言,本次花蓮地震受災嚴重地帶集中於米崙斷層周遭,就是很明顯的空間分佈模式。在建築體檢、補強,甚至規劃新建設時,都應該結合斷層、地質和歷史災害資料的資料庫,透過嚴重災害模擬模型,增加特定地區防災係數,以及強化「風險地區」相關防災措施,減少未來災害衝擊,結合平時有良好準備的救災體系,提升居民防災意識,才能讓城市往「#韌性城市」的目標更進一步。
#救災
從我們近期的幾項討論,其實都可以發現日本在制定各類政策時,最重要的是確定「情報網」和「後勤系統」。有此一說是,二戰後,大量日本官僚或產官學幹部均有參戰經驗,了解到日本戰敗原因之一就是對情報系統的漠視和國家資源的缺乏,因此在制定政策時,就會把「收集情報」以及「資源調度流通」放在優先。
例如談地方創生時有情報網 #RESAS,而說到災害防救,就要提到 #EMIS (emergency medical information system ,廣域災害救急醫療情報),以及 #DMHISS(Disaster Mental Health Information Support System,災害精神醫療保健支援系統),並以行政命令方式規範全國統一的使用原則。
EMIS和DMHISS系統,在災害發生時可用於派遣要求/分配調度DMAT(災害醫療救援隊)與DPAT(災害精神醫療救援隊),救災過程中也可讓全體參與人員充分了解、分享災區資訊,進行活動紀錄(含病歷)與統計等功能,這樣的資訊系統就是有效救災的最好後盾。而過去實戰累積的資料庫,也是平常演習與教學的最佳參考。
而在後勤方面,日本在承平時期,就建立了完整的資源收集與儲運方針,方便救災時立即動員。在從阪神地震後日益完善的訓練體系,讓全日本平常儲訓了各上千隊的DMAT與DPAT,例如DMAT會員就有6000人,其中醫師2000人以上,平時各自在地方服務(例如災害據點醫院),災害時便能全國指揮動員。而地震時地方可能缺少的住宅、電力等系統,日本也都積極開發模組式、移動式的臨時設備,讓救災人員與災民便於使用。
這樣的資源配置,不就是一種「寓兵於農」(廣泛訓練全國專業人員使其有救災能力)體系嗎?搭配「參謀本部(厚生勞動省DMAT事務局)」與「情報局(EMIS)」的指揮,在「戰時」可以「全國總動員」進行「兵力部署」(都道府縣)、並將資源統籌於「前進基地」。所謂「#救災如作戰」,日本在民間體制也充分詮釋了這道理。
#重建
對於任何災害而言,必須在救災時就把未來的重建需求考量在內。以城市而言,重建基礎建設與建築容易(城市建設)、但讓災後經濟復甦(經濟重建)、社會連結回覆(生活重建)並沒有這麼簡單。
特別要注意的是對於偏遠地區和弱勢居民,研究顯示災難的衝擊甚至發生頻率都更大。日本經驗顯示,過往在經濟成長高峰期,人口與經濟規模持續擴充,災難後似乎也都能重回繁榮。但在地方人口老化、萎縮的現代,災難後伴隨著人口移出、人際關係與商業等合作關係的疏離,常常難以再被修補,以至於「復舊」不等於「復興」。
因此,在初步的居住、基礎建設回覆後,心理健康的後續照護、就業輔導的機制就必須隨之跟上,並且要透過城市重建的機會,用都市設計來促進人際關係、社區營造和未來災害防範。這樣的重建期程至少需要十年,必須提早做好準備與規劃!
好過日祝福花蓮及早從震災陰霾中走出。
同時我們也會努力從各政策層面的檢討,打造高雄成為韌性城市!
#高雄 #防災 #韌性城市
dmhiss 在 陳信諭 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我們特別轉錄這篇文章,提醒大家震後心理健康和防救系統完整化的重要性。花蓮震災發生已經17小時,很多花蓮人應該仍餘悸猶存。除了不幸的身體傷害外,其實更多人會或多或少受到心理上的衝擊。專業精神科醫師提到,如果在急性期出現以下幾種反應,仍需注意並尋求協助:
1. #狂亂型(過度警覺)
2. #茫然自失型(痲痹、解離)
3. #不眠型(失眠)
另外,文章中也提到日本災難救援系統的制度,除了醫療協助外,心理健康的動員機制和資訊分享系統也已相當完整。
我特別印象深刻的是,參與過 #921大地震 和 #88風災 救災的醫界前輩告訴過我,他們進入災區時,不但資訊不明、到了現場也不知道要先做什麼事,讓專業技能無法發揮。更誇張的是,一些半專業的救災隊或志工執意進入災區,但卻需要別人提供住宿飲食,反而影響專業救災,造成救災系統負擔。
而日本的 #DMAT(災難醫療救援隊)與 #DPAT(災難精神醫療救援隊)不但平時就已固定編組訓練,並非臨時倉促成軍,且特重後勤能力,應該攜帶的所有物資、在災區可活動的時間(輪換)均有明文規範,並編制一名「#後勤士」來管理醫材、藥物、和強大的全國災害醫療資訊系統 #DMHISS,也能協助開車飲食的問題,這種獨立運作與制度化編組能力,是日本可以在災害發生當下就能開始把DMAT和DPAT送往前線,且保持良好協調運作的原因。
打個比喻來說,日本的災害防救已經是大聯盟等級,分工、訓練,選手使用說明書都已經專業化,還有「運動科學」、「數位訓練」等等支援,而我們的還在中職草創期的水準。
這才是我們在災難過後應該要檢討的啊!
#災害 #醫療 #防救體制
#運送救災物資與有志服務人員請配合統一指揮系統
#災難發生時你應該了解的心理問題
昨日深夜花蓮地震再次撼動全國,震後除了物資和救難能量的投入外,心理健康的緊急評估與介入也極為重要,並且可能常被忽視。
任何人遇到嚴重天災,均會產生精神狀態的不安,其中大部份人會隨著時間而好轉。但如果在急性期出現以下幾種反應,仍需注意並尋求協助(金 吉晴,2016):
1. #狂亂型(過度警覺):對環境感到強烈不安、焦慮、情緒波動大,交感神經過度活化下,對外界的聲音或一舉一動都極為敏感,容易被驚嚇。
2. #茫然自失型(痲痹、解離):受到災難衝擊、活力、思考、情緒、言語都減少或麻痺,現實感減弱,可能無法瞭解週邊環境,甚至出現短暫記憶缺損等解離症狀。
3. #不眠型(失眠):最常見的狀況之一,不一定有其他症狀,但夜間睡眠常中斷、淺眠,擔心餘震發生,一般在數日後逐漸改善。
有以上狀況的災民,是需要醫療協助的。因此在日本的救災體制中,從1993年雲仙普賢岳爆發後,就逐步建立起災難精神醫療的訓練、動員體系。
以現有體制而言,全國都道府縣的精神醫療機構在承平時期就會有 #DPAT(災難精神醫療救援隊)的日常編制與訓練,由醫師、護理、後勤人員組成,具有在災區自行攜帶補給自持活動約一週的能力。
而在災害發生後,隨著全國救災系統的動員以及#DMAT(災難醫療救援隊)的投入後,DPAT也會在72小時內投入災區,並在統一指揮與資訊分享下,和DMAT隊協同運作,支援避難所或地區精神機構等現場。而所有資訊都會進入全國性的「#災害精神醫療保健支援系統」(DMHISS),方便即時彙整與共享(譬如災區狀況,沒有醫療系統時的診療紀錄存取...),且災害後收集的情報與診療紀錄都會作為日後演習或改進政策的參考資料庫。
DMAT到災區是要緊急救援,那麼DPAT要做什麼呢?
其實也是「急救」,只是面向不同,最重要的核心能力之一稱為「#心理急救」(Psychological First Aid, PFA)。根據精神醫學學者Steven Hobfoll 所述,PFA重要的是帶給災民: 1.#安全 2.#安心 3.#周邊連結 4.#自我效能感 5.#希望,而非立即深入的藥物、心理治療。
根據世衛組織在非洲與南美的實證研究發現,災害恢復因素和受難者對危機狀況的了解和社會服務的取得安心感有關。因此,以世界衛生組織版本的PFA而言,救援者在災區必須:
1.#看:觀察注意災民是否安全、即刻需求與嚴重的警示症狀。
2.#聽:主動接觸災民、詢問需求、傾聽安撫。
3.#連結:服務轉介、因應方式、給予正確資訊、與親友等人連結。
特別在災民失去家園、緊急避難時,在避難所或野外等暫時居住地,資訊不明或自相矛盾時,覺得安全、安心、安眠是最重要的,這也是第一線工作人員需要先建立的基礎。
日本這樣的制度已在311大震災中得到驗證並持續改進,熊本地震時,動員能力已經大幅提升,震災後一天已經有13隊DPAT出動,總計救災期間共有全國941隊的DPAT投入災區支援,透過有效的動員體系和迅速介入,將可減少後續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等心理問題,並且迅速讓地區的精神衛生系統可恢復運作,再後續接軌到重建期,這些都是值得同樣災難頻傳的台灣參考學習的。
#地震 #災難精神醫學
dmhiss 在 高雄好過日- 日本災害精神保健醫療情報支援系統(DMHISS ... 的推薦與評價
日本災害精神保健醫療情報支援系統(DMHISS)示意圖,平常時可以事先準備與盤點支援,災害發生時用來動員和指揮,救災時用於記錄和分享資訊,災害發生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