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尛(ㄇㄚˊ)?」世界大小事
----------------------------------------------
這項發表在《人格與社會心理學》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期刊的研究
「透過長相得知社會階層的可見性」
(The Visibility of Social Class From Facial Cues),
主辦方讓受試者觀看80名男女性的照片,
並猜測照片中人的社會階級。
其中有一半照片中人,
年收入在15萬美元(約台幣427萬)以上,
定義為富人階級;
另一半,
則在3萬5000美元(約台幣100萬)以下,
定義為勞動階級。
為避免影響受試者判斷,
照片中人禁止露出任何表情,
受試者只能根據直覺,
猜測誰是「富人或窮人」。
研究結果得知,
受試者多半能猜出照片中人的社會階級,
正確率達68%,明顯高於隨機機率。
研究人員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
相較於辛苦維持生計者,
有錢人通常過著更快樂、無慮的生活,
「幸福感的落差,實際反映在人們臉上。」
受試者在進行判斷時,
其實不知道自己的根據為何,
「你問受試者是怎麼判斷的,
他們也說不出個所以然。」
----------------------------------------------
訂閱阿尼尛,得知全世界新奇資訊
我們的IG: https://reurl.cc/A848rK
你知道尛?世界大小事:https://reurl.cc/4mjkGD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4萬的網紅メンタリスト DaiGo,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今なら20日間無料⬇️ 【この後すぐ配信】感情コントロール②不安とストレスをあやつる →https://daigovideolab.jp/?utm_source=youtube&utm_medium=social&utm_campaign=official&utm_content=vrnIKr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的推薦目錄:
- 關於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在 阿尼尛 Anima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在 臨床心理師的腦中小劇場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在 メンタリスト DaiGo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在 メンタリスト DaiGo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在 程威銓.海苔熊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放下手機 #尋找真實的互動吧 #猜心好難
#數位裝置很方便 #但也有它危險的一面
.
對大部分的人來說,科技都是首選的溝通平台。在理論上,這是不凡的事。畢竟不分族群、年龄或其他任何因素,科技給每個人的管道、權利和特權都一樣。
.
希望科技有助於打造更兼容的團隊。雖然這點在某些地方必定發生過,但科技也造成了工作者之間的數位隔閡,尤其是對不同年齡層的人。由於較年長的工作者在成長時所伴隨的工具跟年輕的工作者不一樣,所以他們要有效應用這些工具有時候會比較難。結果就是,他們要在專業甚或個人的層次上與我們連結,會變得比較吃力。
.
科技也理當讓每個人在同一個層面上,更容易互相了解與連結隊友,不分地域、語言或文化。不幸的是,文字訊息、動態更新、電子郵件和其他類型的科技型通訊卻是製造問題多過解決,而且或許會在團隊中阻礙了多元想法。
.
#當每個人都依賴各種裝置、
#應用程式和通訊服務時,
#花在了解別人的時間就會比較少,
#而且壓根沒機會去體諒他們的情緒。
在收發訊息時,你會少了語調、用語和表情來親自幫助你去體會到對方是誰,而不只是他們說了什麼。科技平台或許使他人在分享想法和思維時比較容易和比較自在,但人在發布時可能會遭到忽略或是在發送檢討自己的內容時也會有所遲疑。
.
我們都知道,話語雖然重要,有不少溝通卻無關口語肢體語言和聲調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我們全都有過很多的經驗是,自己對所讀到的東西有所曲解,或者別人對我們所寫的東西有所曲解,儘管我們所說的語言都一樣。
.
事實上,在《性格與社會心理學期刊》(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上所發表的研究發現,我們自認在九〇%的時候對電子郵件的語調都解讀正確,但其實只有半數的時候如此。
📖以上摘文出自《低歸屬感世代:面對因科技而變得孤獨的一代,管理者該如何找回工作夥伴間的深刻連結?》,作者丹.蕭伯爾(Dan Schawbel),為暢銷作者、未來職場(Future Workplace)合夥人暨研究總監,千禧品牌(Millennial Branding)及職場趨勢網站(WorkplaceTrends.com)創辦人。
.
如果你對這個議題有興趣:
👉https://tinyurl.com/y29f5n7r
.
--
.
週末兩天,不知道哪裡可以來場真實的人際互動嗎?
這三個場子,已經準備好了,我們很歡迎您喔 🤗
.
🔺認真的你,有好好休息嗎?(就是明天)
﹌﹌﹌﹌﹌﹌﹌﹌﹌﹌﹌﹌﹌
主講:黃天豪、吳家碩、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日期:2020/11/22(日)
時間:15:00-16:30(14:30開放入場,額滿為止)
地點:誠品R79舊書穀倉藝文沙龍區
地址:台北市大同區南京西路16號B1,中山地下書街
報名方式:自由入場,額滿為止
.
🔺 壓力大的你能做些什麼?心理學知識X氣味紓壓課
﹌﹌﹌﹌﹌﹌﹌﹌﹌﹌﹌﹌﹌﹌﹌﹌﹌﹌﹌﹌﹌﹌﹌
主講:蘇益賢(臨床心理師)、唐京睦(氣味體驗規劃師)
日期:2020/11/29(日)
時間:14:30-16:30(14:00開放入場,額滿為止)
地點:肯園(和平店)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二段175巷50號1樓(捷運科技大樓站步行4分鐘)
報名方式:無需報名,自由入場,額滿為止
.
🔺 人生減壓術——壓力不壓抑
﹌﹌﹌﹌﹌﹌﹌﹌﹌﹌﹌﹌﹌﹌
主講:張育彰(身心科醫師)、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日期:2020/12/12(六)
時間:13:00-16:10
地點: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B1第三演講廳(藍廳)
地址:臺中市北區館前路一號
報名方式:https://sa.ylib.com/event/20201212/
--
《從此不再壓力山大:給忙碌人士的紓壓撇步》
📖紙本書 https://tinyurl.com/stressBYEBYE ・時報出版
💻電子書 http://moo.im/a/9sBTUY ・Readmoo讀墨電子書
💰輸入優惠代碼KnKpsy-ifTpU,現省五十元!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在 臨床心理師的腦中小劇場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腦中小劇場 第61場 脆弱世代:自卑解剖入門課】
他們說,我是沒有用的年輕人!
(圖片來源: 好樂團 GoodBand )
這是 好樂團 GoodBand在今年七月底發表的新單曲,以慢板民謠打底,長出來的卻是某種螳臂擋車的壯烈。年輕人高舉纖弱的臂膀,擋住死水微瀾的現在,以及日復一日的未來。
但其實,大人們也一樣脆弱,一樣擋不住現實,被碾壓都是日常,不同之處在於,年輕人勇於展現自己的脆弱。
絕望而成的自卑感,我們都熟悉,但卻非年輕世代所獨有,而是人類終其一生的研修。今年八月,張老師月刊( 張老師文化讀家粉絲團 ) 便以「脆弱世代」為題,集結專業人士探討自卑的養成肌理,以及在整個世代的擴張勢力,而我有幸受邀。
畢竟對我而言,自卑並不陌生,看我有多在意被讀者退讚就知道!因此我決定從大腦機制與心理因素起手,仔細解剖整件事,但在此之前,先發揮一下想像力吧。
那是一間百貨公司。
你推開門,走進類似員工休息室的房間,裡頭有一名化妝師、一位西裝男。你一坐下,化妝師開始上妝,座位前沒有鏡子,根據招募訊息顯示,她要在你的眼角和嘴角各畫上一道傷痕。完成後,她會拿個小鏡子讓你確認妝容,再進行最後補妝。
西裝男是實驗主理人,他說整個過程很簡單,你只要帶著臉上的傷,到同樓層的排隊名店買份套餐就好。但那間店平均要等半個鐘頭,期間你不能離席、不能低頭玩手機、不能遮蔽妝容,即便有人過來攀談也不能迴避(當然他們都是暗樁),你只能待在等候區和各種眼光正面對決,記錄自己的感受。
他們之中有人眼神帶著憐憫,有人迴避與你對望,你想理直氣壯地面對世界,卻又顧忌這些傷痕如何被審視。家暴是最糟糕的選項,因為這會讓形象顯得軟弱,然而你越是擔憂,神態越符合受虐形象。
目光如刺,讓你在30分鐘裡坐如針氈,傷痕逐漸剝奪你的自信,讓你重新解讀旁人的神情,甚至降低對自己的評價,而你不知道的是──
那些傷痕早就在補妝時被抹掉了。
上述實驗,脫胎自美國達特茅斯學院勞勃.克萊克(Robert Kleck,1980)教授40年前的實驗,當時旨在研究「負面生理特徵對社交互動之影響」。
自卑成因很多,僅僅是生理外觀的變化,便可能改變我們對自己的評價。但最有影響力的,不是他人的評價,而是我們去「想像」他人如何評價我們。
這才是讓自卑感運轉的軸心。
【自卑的本質與表現是什麼?】
舉凡跟人有關的一切,都可能引發自卑,包括內在(個人資質、疾病)、外在(生理外觀、成就),以及環境(家庭社經地位、種族)等附加因素。這些因素會伴隨日常活動,透過自我覺察或外界回饋,進入「自我評價」系統,影響一個人的自卑等級。
這套系統在腦中的位置,大約落在前額葉(Prefrontal lobe)、眶額皮質(Orbitofrontal cortex)及前扣帶迴(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附近,簡單來講,就是眼窩後面那一片區域。
它的功能跟Google評分一樣,用來幫別人和自己「打分數」。當每次社交互動結束,或完成某件事後,它會根據以下幾個參數,綜合評估自己的表現,這些參數包括:事件成果、因應策略、自身資源、周邊回饋,及前述的附加因素,最後決定給自己幾顆星。
星星數所代表的分數,就是「自我價值」。
自卑的源頭,大抵來自長期「低分」或「落差」,不管何者,這都是一種失落。即便自評分數不錯,但在與某項「參照標準」比對後,產生了落差,就有可能造成自卑。這些參照標準包括:對他人的高評價、對自己的預設期望值,或是權威對自己的期待。每次都輸給這些標準後,我們就會覺得:
「再怎樣都不會改變了。」
這幾個字,說的是無望或無助感,衍生的是憂鬱。憂鬱久了,便會出現負面的「自我實現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意思是"人們對自己的負面預期,會影響我們後續的行為動機,最後導致災難成真",通常預言的內容就像「別搞了,反正最後都會搞砸。」
負面預言一旦定型,大腦便會自動地將失敗歸咎個人,成功歸功環境,這種歸因法俗稱「自我挫敗歸因」(Self-defeating attribution),如果濃縮成五個字,就叫做做「都是我不好」,於是最後通往自卑。
總結上述重點,流程歸納如下:
長期失落 → 無望 / 無助感 → 憂鬱(含厭世感) → 負面的自我實現預言 → 自我挫敗歸因 → 自卑 → 脫離社交活動,避免自卑 / 過度尋求關注,避免自卑
【過於自傲其實是自卑?】
自傲成因不一而足,若以自我評價的角度,或許能為過度自傲訂個粗略的公式。
過度自傲=自我評價高+低估對他人評價+外顯言行輕蔑
自我評價高,有以下幾種可能:
● 天賦異稟:出世至今未逢對手,因此真心覺得自己值得高分,此類將才有可能走向謙卑,也可能走向自傲,但無論如何,他就是有本錢威風。
● 自利偏誤(Self-serving bias):將成功歸因於自身,失敗歸咎於環境,人生自認零負評,也就是俗稱的「自我感覺良好」,而這種歸因風格也是養成自戀型人格(Narcissistic personality)的條件之一。
● 認知失調(Cognitive dissonance):無法接受自己低分,為了維持自尊,只好強行調高評分,而這也是「過於自傲其實是自卑」最有可能的出處。
若想對抗自卑,我們需要進行「補償」。補償一般會透過「行動」與「想像」,行動包含了分析與改變,這是一條比較吃力的路。想像則是在缺乏事實根據下,逕自在腦中翻盤,認知失調正屬於後者,因為這樣做省力多了。
● 戒慎恐懼:覺得自己的分數還行,但缺乏「穩定的信心」,隨時擔心跌落神壇,只好搭配外顯言行墊高分數,也藉以掩蓋輕微的焦慮與自卑。
因此過於自傲,可能是真心覺得自己超凡入聖,導致言行輕蔑。但也可能是無法接受自己不太行,只好手動調整自我評價,再搭配外顯言行幫自己加分(或壯膽)。
【家庭或社會氛圍,如何塑造或加強自卑心?】
除了先天氣質,家庭或社會等後天環境,也會把自卑捏進一個人的身體裡,可能因素如下:
● 優勢忽略:提醒孩子的優勢(strength),給出鼓勵,是提升自我價值感最有效的方式,遺憾的是,家長經常忽略這個舉動。畢竟在競爭中落居下風時,我們會傾向看到孩子的劣勢,忘了允許他受傷。因此當家長習慣了糾錯,而不是提醒孩子哪裡做得還不錯時,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數落自己。
● 期望代償:意思就是「你一定要比我強。」當孩子被迫繼承家長的意志時,他便陷入了兩難。即使幹得好,也是父母鋪的路;搞不定,就是浪費父母給的料,不管怎麼做,想到的都是上一代的遺憾。對孩子而言,無法貼合父母的期望,等著他的就是失去認同,而這件事往往是自我否定的開端。
● 語權剝奪:溝通的重要性除了協調,更代表了一種「接納」的姿態。一旦家長強勢包攬話語權,無論是採取忽視或否定,都會讓孩子失去聲量,回饋無法往返,只有無能為力的感受被留下來。因此除了噤聲,孩子大概也只能厭世地用一句「我就爛」來替自己發聲。
● 社群焦慮:自媒體是一種伸展臺,除了討拍取暖,沒人會把糟糕的一面搬上檯面。因此當尋求認同的青少年,看到了他者的光鮮,折射的卻是自身的窘迫時,示弱心態便自然浮現(相信我,其實大人更玻璃心)。誰的生活花俏,誰的聚會滿檔,按讚數讓較量變得透明,勝負沒有轉圜餘地,欣羨之餘,只能哀悼自己矮人一截,然後忘記眼前都是包裝過的門面。
【改善自卑的自助策略】
● 接納自我:當你覺得自己的牌面很糟時,其他人說不定也好不到哪去,但你只能接受。重要的是,「爛牌有爛牌的打法,越爛的牌越要用心打」,有時候,成就感不一定來自贏得多,而是輸得少。
● 清點資源:當表現得不如預期時,別急著自責,花一點點時間,客觀分析對自己「有利」和「不利」的條件,清點手邊的資源。這樣做,不是用來提醒現況有多糟,而是提醒自己:「在我擁有的條件中,我能做到多好?」
● 優勢提醒: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場,可惜人生時常跑錯場,因此很多時候並非我們彈藥不足,而是根本抄錯傢伙。所謂優勢,並不一定要跟其他人比,更多是跟自己比,這項優勢或許是某種嗜好、技能,甚至是人格特質。認清這些優勢,不一定能幹大事,但只要偶爾不自卑,人生就不絕望。
● 動起來:誠如阿德勒(Alfred Adler,1931)所言,自卑是一股促使改變的動力,人只有知道自己缺少什麼,才知道要克服什麼。它就像深蹲,可以是癱坐的連續動作,也可以是躍身的預備姿勢。採取行動,試著解決問題,自卑才有意義,不管是改變現狀或尋求協助,都比困坐原地來得有希望。
我們不一定要超越什麼,能爬出泥沼就很不錯,好好吸口氣,比什麼都重要。
參考文獻:
● Adler, A. (1958). What life should mean to you. (A. Porter, Ed.). New York, NY: Capricorn. Books, G.P. Putnam's Sons.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31)
● Kleck, R. E., & Strenta, A. (1980). Perceptions of the impact of negatively valued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n social interac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9(5), 861–873
延伸閱讀:
● Adler, A. (2015)。阿德勒心理學講義(The Science of Living)(吳書榆譯)台北:經濟新潮社。(原著出版年:1927)
● Nelsen, J. (2018)。溫和且堅定的正向教養(Positive Discipline)(葉霖譯)台北:遠流。(原著出版年:1981)
● 鄭芬蘭(2003)。技職大學生自卑感受之分析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師大學報教育類,48(1),67-90
( 全文刊於張老師月刊2020年8月號,第512期,未包含開頭樂團內容)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在 メンタリスト DaiGo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今なら20日間無料⬇️
【この後すぐ配信】感情コントロール②不安とストレスをあやつる
→https://daigovideolab.jp/?utm_source=youtube&utm_medium=social&utm_campaign=official&utm_content=vrnIKrN_FTE
🎧本日の無料オーディオブック
【無料】自分を操り、不安をなくす 究極のマインドフルネス を Amazon でチェック! https://amzn.to/2WY2jHN
そのほかのメンタリストDaiGoの【無料】オーディオブックはこちら→https://amzn.to/2UBuD1j ※Audible無料体験
📚本日の参考📚
【新刊】メンタリストDaiGo の 悩む力ー天才にすら勝てる考え方「クリティカル・シンキング」 を Amazon でチェック! https://amzn.to/2Mc0PI9
Harmon-Jones, C., Hinton, E., Tien, J., Summerell, E., & Bastian, B. (2019). Pain offset reduces rumination in response to evoked anger and sadnes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7(6), 1189–1202.
Researched by http://ch.nicovideo.jp/paleo #今なら
#Dラボとオーディオブックが概要欄から無料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在 メンタリスト DaiGo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この動画内で紹介したおすすめ動画・ニコニコ動画は
知識のNetflix【Dラボ】で見放題!
今なら20日間無料→https://daigovideolab.jp/
🐈
続きは
▶︎ 【超集中力2.0】集中力を研ぎ澄ませるアウェアネス・テクニック→【今なら20日間無料】https://daigovideolab.jp/
科学的に証明されている勉強法10選
→【今なら20日間無料】https://daigovideolab.jp/
今日のオススメ
▶︎ テレサ・アマビール の マネジャーの最も大切な仕事――95%の人が見過ごす「小さな進捗」の力 を Amazon でチェック! https://amzn.to/34nJEXq
▶︎メンタリストDaiGo の 短期間で“よい習慣'が身につき、人生が思い通りになる! 超習慣術 を Amazon でチェック! https://amzn.to/2C946Q3
この動画は、以下の参考文献を元にした、DaiGoの独断と偏見を含む考察により、科学の面白さを伝えるエンターテイメントです。そのため、この動画はあくまでも一説であり、その真偽を確定するものではありません。
より正確な情報が必要な方は参考文献・関連研究をあたるか、信頼できる専門家に相談することをオススメします。
訂正や追加情報があれば、コメントなどに随時追記します。
Mollie Galloway, Jerusha Conner & Denise Pope (2013) Nonacademic Effects of Homework in Privileged, High-Performing High Schools, Th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Education, 81:4, 490-510, DOI: 10.1080/00220973.2012.745469
• Total Paper Citation (6 years): 70
Schmidhuber, J. (2010). Formal theory of creativity, fun, and intrinsic motivation (1990-2010). 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nomous Mental Development, 2(3), 230–247.doi: 10.1109/TAMD.2010.2056368
• Total Paper Citation (9 years): 424
Di Domenico SI and Ryan RM (2017) The Emerging Neuroscience of Intrinsic Motivation: A New Frontier in Self-Determination Research. Front. Hum. Neurosci. 11:145. doi: 10.3389/fnhum.2017.00145
• Total Paper Citation (2 years): 71
Deci, E. L. (1971). Effects of externally mediated rewards on intrinsic motiva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8(1), 105-115.doi:http://dx.doi.org/10.1037/h0030644
• Total Paper Citation (48 years): 5519
Daikoku, T. (2019). Computational models and neural bases of statistical learning in music and language. Physics of Life Reviews. doi: https://doi.org/10.1016/j.plrev.2019.09.001
• Total Paper Citation: just published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747938X16300628
https://pdfs.semanticscholar.org/527e/698c21e1d853900661043f7f7bb71622971e.pdf
https://marginalrevolution.com/marginalrevolution/2005/06/i_always_hated_.html
Cathy Vatterott(2018)Rethinking Homework: Best Practices That Support Diverse Needs (English Edition)2nd Edition こちら、バターロットさんの本には、序文にいきなり Since the first edition of this book was published in 2009, much has changed, but the controversy surrounding homework has not abated. Research has still been unable to show proof of homework's benefit. と書いてあるのが面白いです。この本は宿題に関する様々な研究を紹介する決定版的な本ですが、初版からほぼ10年経過し、宿題に関しては様々な研究が出たものの、宿題のメリットはまだ見つかっていない。ということが前提で考察されています。
▶︎リサーチ協力
Researched by Tatsuya Daikoku Ph.D in Medicin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https://www.google.com/am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Tatsuya_Daikoku/amp
Yu Suzuki http://www.nicovideo.jp/paleo #今なら
#Dラボとオーディオブックが概要欄から無料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在 程威銓.海苔熊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這個影片用「自我驗證」(self verification theory)來說明為什麼你總是習慣活在「覺得自己不好」的影子裡面。(影片裡面一直講錯成「自我肯證」XD,那是另外一個專有名詞 Self affirmation),相關研究可以參考:
Sedikides, C., & Strube, M. J. (1995). The multiply motivated sel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1(12), 1330-1335.
Chang, E. C. (2008). Self-criticism and self-enhancement: Theory, research, and clinical implications.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Wood, J. V., Heimpel, S. A., Manwell, L. A., & Whittington, E. J. (2009). This mood is familiar and I don't deserve to feel better anyway: mechanisms underlying self-esteem differences in motivation to repair sad mood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6(2), 363.
或快一點可看維基百科詞條: https://ppt.cc/fpyKjx
*本片案例經捏造變換,並無可供指認之虞。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在 性格與社會心理學期刊-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的相關結果
《個性與社會心理學雜誌》(英語: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JPSP、性格與社會心理學期刊),美國心理學會出版的一份心理學學術月刊,被認為是 ... ... <看更多>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在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 ResearchGate 的相關結果
Th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publishes original papers in all areas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 <看更多>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在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的相關結果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 publishes original papers in all areas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and emphasizes empirical reports,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