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對我們『成長』的要求,令我們對自身身分、存在價值產生疑惑、不確定性,因而躁動不安,因而對四周防禦又具破壞力。」最後,剩下的只有自己,和整個世界,我們理解,我們麻木,我們接受了。「所謂青春的破滅,不一定是轟轟烈烈的崩壞瓦解,是默默接受生命中有些什麼正在枯萎,那彷佛什麼都沒發生的平靜。」//
最近,我們都在經歷各種破滅。我的情緒裡,「憤怒」變得不活躍;對於讓人無語的事情,個人的「反應」顯得毫無意義,理順當中的邏輯,知道正在失去什麼,「有些什麼正在枯萎」,才是正經事。人類是既孤獨又從眾的群體動物,每次說到這些,呃,就好想變成貓。
這是早前做的訪問,我最喜歡這種可以直接書寫文字答案的訪問,嗯,因為我是宅女。
Photo by @Jam Yau Chung Yip 謝謝親愛的 Jam 生那天在公司後梯拍的Snap,讓我可以很放鬆地笑了~
謝謝採訪,Only Live Once,對哦,如無意外,人正常只能活一次。
【OLO式青春】麥曦茵:青春需要同理,不需要同情
麥曦茵拍很多青春電影,但那不是要膜拜青春,而是在書寫這場名為青春的災難中,人如何經歷破滅。「我們的媒體,並沒有很強烈提及青少年於青春期探索自身的狀態,也沒有提供讓年輕人對身為『青少年』的價值和肯定。」香港青年所面對的困難,是近乎沒有「餘暇」享受青春。「我若是少年或少女本身,我並不想被批判,能明白就最好,不明白也至少感受,承認我的存在;不認同也沒關係,但我存在,就在你的面前與身邊。並不需要同情,只需要同理。」
採訪/撰文:S. @ Weak Chickens
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全文連結:https://bit.ly/2XRvsU6
___________________
不想像模擬市民般過一生,這裡藏著更多生活可能。
Follow us on IG : https://bit.ly/2yjkquY
___________________
#OLO #OLOMag #青春 #OLO式青春 #麥曦茵 #青春電影
olo式青春 在 林奕匡 Phil Lam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分享最近的訪問 💙
【OLO式青春】林奕匡︰同自己講一次I did it!
林奕匡最近搬屋,成功把家裡60多對鞋子轉贈親朋戚友,他開心到不得了。回想小時候物質生活不多,鞋只得黑白兩對,一對用來表演,另一對平日粗著。入行後工作需要,鞋一下子變多,「用錢來換物質固然有滿足感,但當堆積太多卻會變成煩惱。不如灑脫點,把它們放棄,騰出空間來,使內心平靜和安寧些,是另一種快樂。」他憶起青春時的快樂來得更單純更直接,長大後卻沒了,或許青春讓我們學會的,正是快樂並不需要擁有太多⋯⋯
採訪/ 撰文︰Ellis
攝影︰LC
全文連結:https://bit.ly/2FzSBT5
___________________
不想像模擬市民般過一生,這裡藏著更多生活可能。
Follow us on IG : https://bit.ly/2yjkquY
___________________
#OLO #OLOMag #青春 #林奕匡 #快樂 #平衡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