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現實的空間愈來愈小,生活的壓力愈來愈大,文學創作所帶來的心靈空間,便顯得愈發重要。
社區,往往是文學創作的泉源; 反過來,創作亦能深化我們對生活,對社區,對香港的感應,生出更多的理解,甚至想像和寄寓。秋季號《就係香港》除了深入演繹土瓜灣社區的變化和價值,又記錄了香港多條不同河流如何歷盡滄桑而重生, 更邀來兩位從事記者工作的本地新世代作家-----余婉蘭(著有短篇小說集《無一不野獸》)和趙曉彤@chiohiotong(著作包括散文集《步》和訪談文集《織》),分別以土瓜灣益豐大廈及大嶼山東涌河兩個地方為背景,通過短篇小說折射出這個時代的面貌。
余婉蘭《生地》—土瓜灣益豐大廈
「穿過益豐大廈那條深長幽暗的走廊,我覺得,有一雙眼睛正注視自己,那是否阿父的鬼魂跟上來?還是道友、古惑仔?我連續推開幾道防火門,不知拐彎見到的,是人是鬼。我想起,舊居裡傳出很輕微、腳尖踮地板的聲音,嗒嗒走過幾步;還有那頭黑色流浪貓,用牠唯一一隻眼睛,明滅,凝視我。但一回頭,走廊空蕩蕩,只有一戶門口晾掛著滴水的衣服。我突然想起益豐大廈的謀殺案和自殺案,傳聞在後樓梯徘徊的鬼魂,心中發毛,急腳跑回六樓的合租房,驚青青失眠了一夜。但過了幾日,一雙窺視我的眼睛好像消失,阿父的鬼魂遠離了?再過幾日,恐怖的感覺漸漸消失,後樓梯也不再鬼影幢幢,益豐大廈漸漸變回包租婆口中『邊有咁戲劇化』的平凡和家常⋯⋯」
趙曉彤《水流》—東涌河
「中學時,她和他都住在逸東邨,在附近的學校上學。附近是東涌灣,海灣連接着兩條主要的大河:東涌河和黃龍坑。水面總比陸地低,幾棵樹、幾幢樓,或是一排圍欄,足以遮蔽身邊的河海,但他們仍然常常感受到海。夏日,海風總是見隙插隙地吹來屋邨,很涼快...
「初中的地理課,老師在黑板繪圖解說,河流的下游為何吸引人類聚居,是因為河水氾濫會為近河的土地帶來養份,成為平坦而肥沃的農田。他們站在橋上,看看河邊的馬路和路邊的住宅,現代河流的標準是不能氾濫,黃龍坑因此必須失去河流的天然面貌。他和她常常嘲笑黃龍坑,覺得它是屈服於人類規劃而失去自我,真像那些被老師馴養、很守校規的班長....」
歡迎訂閱
https://shop.beinghongkong.com/
#2020就係香港秋季號 #Refract地方小說 #Remap土瓜灣 #益豐大廈 #Reborn走過時間的河 #東涌河
reborn走過時間的河 在 Being Hong Kon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山貝河、 林村河、梧桐河、錦田河、雙魚河、東涌河⋯⋯香港其實有河。
對於高度城市化的香港,一直以來只從經濟角度去定義河流的單一價值------早年仍有本地農業時,沒有河便不能引水溉灌,農作物也生長不起來;在戰後人口膨脹及水荒的日子,政府在河的上游大規模集水引入水塘,結果農業死了,村落也荒廢; 後來,農業被工業及新市鎮取代,原來早被牲畜排泄物和鄉村垃圾污染的河道,更進一步成為工業廢水或污染物的出口,結果工廠活了,河卻死了,只能以黑色污泥和臭味發出無聲抗議,而大雨後引發的河水泛濫,一次又一次彷彿在警告,人要承受自己行為帶來的後果。為了將這些水浸黑點逐一消滅,我們不惜將河都變成渠,覆蓋上硬綳綳的石屎⋯⋯
按漁護署在2002年進行的統計,香港有起過二百條河流、溪澗和明水渠,但在公眾眼中,這些河流的「存在感」卻不高,除了因為大部分都屬「間歇河」(在雨季才有水)外,河流流域面積細小,以至多年來不斷被人工改造及渠道化有直接關係。
城市發展與河流的二元對立,在一條又一條被混凝土封得密不透風的明渠身上,表露無遺。今日,在環境保育意識更高漲時,河流要復育重生,或者原生態保育的聲音時有聽聞,但在現實之中,早已經歷整型失去原來生態的河流,究竟為什麼要重生?可以怎樣重生?甚至有沒有可能重生?種種都值得一一重新思考。
秋季號《就係香港》#Reborn 走過時間的河專題,不但記下了本地多條主要河流的美麗景致,同時就「河流重生」這個近年被受關注的議題,疏理箇中的概念和關係。唯有了解河流本身的經歷,改變我們慣常觀看河流的方式,重生才有可能。
歡迎訂閱
https://shop.beinghongkong.com/
#河流 #Reborn #2020就係香港秋季號
reborn走過時間的河 在 Being Hong Kon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獨家試閱文章,Being Hong Kong minisite 同 HKTV Mall 都有得睇啦!
大家現在可以到我們的網站,或者HKTV Mall 上瀏覽秋季號的文章,並試閱今期精選內容。四篇文章包括了「理想國 ,教育家」專題-回顧昔日數位在逆境中仍能堅守自己的信念、不隨波逐流的教育家,在當日如何從無到有,敢於開創學校新的可能;「Made in TKW 土瓜灣製造」-土瓜灣在本港工業中的角色時常受到忽視,但在早年,不少生活日用品其實都產自這個曾經的工業重地,產品名氣甚至衝出香港,流傳海外;「鄉村小學百年:變與不變」-村校的存在拓展了教育的另類空間,無論是接近大自然的校園、小班教學及師生之間的密切關係,都在主流學校以外,提供了一扇呼吸的窗口;「Reborn走過時間的河」專題 - 本地多條主要河流多年來經歷大規模的渠道化,早已失去原來自然生態,究竟為什麼要重生?可以怎樣重生?甚至有沒有可能重生?
希望大家一起閱讀香港未完的故事!
立即試閱今期精選內容:
https://beinghongkong.com/2020-Autumn-Issue
歡迎訂閱
http://shop.beinghongkong.com
reborn走過時間的河 在 时间的河蔡琴(歌词版)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时间的河 蔡琴最初的结局我们都可以预料但是那故事后来怎么样没有什么发生也没有发生什么我们的故事在从前早已画上句点时间的河啊慢慢地流时间的河啊慢 ... ... <看更多>
reborn走過時間的河 在 文學創作所帶來的心靈空間,便顯得愈發重要...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Being Hong Kong · 2020就係香港秋季號 · 地方小說 · 土瓜灣 · 大廈 · Reborn走過時間的河 · 涌河.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