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否有、或者曾經有一個疑問:點解食肆的酒,永遠要mark up三、四倍,令人有被搶劫的感覺?
尤其在歐洲北部,很多餐廳都被詬病:"The food was often excellent, but the wine mark-ups insulted the intelligence of their audience"。
//他和跟他想法一樣的人,在巴黎在倫敦開的餐廳,都叫我心花怒放。這些餐廳的共通是:食物好、不造作、時尚有個性、酒單一看就知是a labour of love,充滿別處少見的好喝、獨到、相宜之選,價格接近零售,一切親民,讓整個用餐經驗輕鬆自在。
這些店,都是對食物、對酒、對人生有要求的人開的。作為深深信奉"hate something, change something"的門徒,我喜歡那種與其要委屈捱,不如care enough to get it right的精神。
每次長假期後回港,念念不忘冇藥醫,其中一隻咬住我空虛的心的蟻,就是這方面的遺缺。
.
.
不過,各位觀眾,就算如來負我,回響終於都不負我了,香港如今終於有以零售價賣酒的餐廳了!!//
有一點best kept,藏在西營盤一間偌大的酒舖之中,帶少少秘店的況味,這餐廳漸漸不再是secret了........
吃一口滲昆布和松露暗香的天使冷麵,上面是Kristal魚子醬和一盞紫蘇花,喝一口什麼好?
為酒而來,餐廳專做美味的下酒菜,再來炭燒金目鯛和本地燒雞(配Pilaf rice),惹味豐腴,又喝什麼?
甜品時間, 來一瓶超值之選,不必老是d’Yquem的,1953年的甜酒67歲了,毫無老態,不費吹灰地鮮活風騷.........
.
唯一未如理想,是酒單和整體格局仍太典型「高級」,未能提供另類餐飲體驗"that free wine from the snobbery and elitism that puts so many of us off"。如果你想開一間或知道香港有如此一間餐廳,記得找我。
.
#終於等到你 #發達了
#巴黎倫敦都有 #都出色又有趣
#店內有店少少秘店
#葡萄酒星期六
#餐廳賣酒零售價 #唔markup
#唔使仆返屋企或者去倉攞酒先食飯了
#WineList豐富價錢係抵
#食物價中上 #專做下酒菜
#PaulJabouletAînéHermitageLaChapelle
#GeorgesLaval
#1953年的甜酒
Search